西北大学中国史真题
2012年西北大学文学院618中国古代文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

2012年西北大学文学院618中国古代文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2年西北大学文学院618中国古代文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1.《玉台新咏》2.三言二拍3.话本4.兴观群怨二、简答题1.结合作品,试论孟浩然诗歌特色。
2.结合作品,试述司马相如《天子游猎赋》的特色。
三、论述题1.试论述辛弃疾《摸鱼儿》(匆匆春又归去)是否是对《离骚》香草美人意象的继承与创新。
2.试比较分析《红楼梦》中晴雯与袭人性格的差异。
2012年西北大学文学院618中国古代文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一、名词解释1.《玉台新咏》答:《玉台新咏》是继《昭明文选》之后一部上继《诗经》、《楚辞》下至南朝梁代的汉族诗歌总集,历来认为是南朝徐陵在梁中叶时所编。
收诗769篇,计有五言诗8卷,歌行1卷,五言四句诗1卷,共为10卷。
除第9卷中的《越人歌》相传作於春秋战国之间外,其馀都是自汉迄梁的作品。
内容中多收录男女感情的记述表达,以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刻画出古代女子丰富的感情世界,也展示出深刻的社会背景和汉族文化内涵。
2.三言二拍答:三言二拍是指明代五本著名传奇短篇小说集及拟话本集的合称。
总计四百多万字,收录故事尽200篇。
“三言”是明代冯梦龙所编纂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二拍”则是凌蒙初所编《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
由于“三言”和“二拍”编著年代相近,内容形式类似,故后人常将其合并,称为“三言二拍”。
3.话本答:话本是指“说话”艺人的底本,是随着民间说话伎艺发展而来的一种文学形式。
“话本”的称谓,可能在唐代已经出现。
今存宋元话本常出现“话本说彻,且作散场”之类套语,可见“话本”含有故事文本之义。
话本主要分为小说、讲史、说经、合生四家,其中以小说、讲史两家为最重要,影响也最大。
4.兴观群怨答:兴观群怨,来自孔子对诗社会作用的高度概括,是对诗的美学作用和社会教育作用的深刻认识,开创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源头。
2013年西北大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通史)真题试卷(题后含答

2013年西北大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通史)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名词解释4. 简答题6. 论述题名词解释21-2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1.里耶秦简正确答案:2002年发现于湖南省湘西龙山县里耶镇的秦代简牍,共发掘出三万六千余枚。
里耶秦简内容丰富,涵括户口、土地开垦、物产、田租赋税、劳役徭役、仓储钱粮、兵甲物资等相关政令和文书。
里耶秦简对研究秦的统一和秦文化的传播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极大地增添和充实了秦代的历史文献和档案资料。
2.《七略》正确答案:西汉时刘歆所编著的目录学著作。
西汉成帝时,刘向、刘歆父子受命整理群书。
在整理群书过程中,刘向著成目录学著作《别录》。
刘向死后,刘歆继续校书,并将《别录》简化,把著录的书分为六略,即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再在前面加上一个总论性质的“辑略”,编成了《七略》。
《别录》、《七略》奠定了我国目录学的基础,在唐末时,两书佚失。
3.理学正确答案:宋元明清时期的哲学思潮,又称道学。
它产生于北宋,盛行于南宋与元、明时代,清中期以后逐渐衰落。
广义的理学,泛指以讨论天道性命问题为中心的整个哲学思潮,包括各种不同学派;狭义的理学,专指以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以理为最高范畴的学说,即程朱理学。
理学是北宋以后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理论表现,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4.康有为正确答案:康有为(1858—1927年),广东南海人,号长素,晚清政治家、思想家,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进士。
曾和弟子梁启超等发起戊戌变法运动,辅佐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书,后遭失败。
他还写了一系列今文经学著作如《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为变法提供理论支持。
其政治活动及学术思想在清末民初都产生了极大影响。
5.西安事变正确答案:西安事变是张学良与杨虎城在西安发动的一场兵谏。
因蒋介石亲赴西安督促张学良继续剿共,而张学良则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遂于1936年12月12日发动兵谏,软禁蒋介石,向全国发出八项通电。
西北大学2017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史学701真题与答案

西北大学2017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史学701真题与答案一、名词解释1、白马驿之祸白马驿之祸又称白马之祸,是唐朝末期朱温诛杀朝官的一次事件。
事件发生在天祐二年(905年),朱温在李振的鼓动下,杀死了众多大臣,大约三十余人。
杀死后并投尸于河。
史称“白马驿之祸”。
事后两年的天祐四年(907年),朱温逼唐哀帝李柷禅位,改国号梁,是为梁太祖,改元开平,定都于开封。
白马驿之祸是对唐朝旧臣的一次较彻底的清除,唐朝政府的势力基本被扫除。
也因此结束了绵延多年的唐朝官僚集团的党争。
这次事件实际上扫除了他篡位过程中的一大障碍。
当朝士们的尸体在浑浊的黄河水中随波浮沉的时候,帝国的一切道德准则、礼法规范也随之而被埋葬,帝国本身便再没有继续存在的理由了。
2、军机处军机处是清朝官署名,也称“军机房”、“总理处”。
是清朝时期的中枢权力机关,于雍正七年(1729年)因用兵西北而设立。
雍正十年(1732年),改称“办理军机处”。
设军机大臣、军机章京等,均为兼职。
乾隆帝时期复设军机处,从此成为清朝的中枢权力机关,一直到清末。
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
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
同时,军机处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
另外,军机处在办公场所和官员设置上没有正式的规定,也无品级和俸禄。
需要强调,军机处虽然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但归根结底听命于皇帝,成为封建皇权的统治工具。
宣统三年(1911年)四月责任内阁成立后军机处被撤销。
3、五代十国五代十国(907年—96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
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
960年,后周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篡后周建立北宋,五代结束。
而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许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余个割据政权被后世史学家统称十国。
西北大学中国史真题

西北大学自主命题个人感觉题不难,但全是大题,写了很多,文献知识考了不少,太偏了一、名词解释里耶秦简七略理学康有为西安事变二、简答题简论安史之乱的影响(貌似是影响)试论檀渊之盟的影响(〃〃〃忘了是论影响还是其他了)从洋务运动看中国近代化的特点三、材料分析题1、夫《春秋》者,系日月而为次,列时岁以相续.中国外夷,同年共世,莫不备载其事,形于目前.理尽一言,语无重出:此其所以为长也.至于贤士贞女,高才隽德,事当冲要者,必盱衡而备言;迹在沉冥者,不枉道而详说.如绛县之老,杞梁之妻,或以酬晋卿而获记,或以对齐君而见录.其有贤如柳惠,仁若颜回,终不得彰其名氏,显其言行.故论其细也,则纤芥无遗;语其粗也,则丘山是弃:此其所以为短也. 《史记》者,纪以包举大端,传以委曲细事,表以谱列年爵,志以总括遗漏.逮于天文,地理,国典,朝章,显隐必该,洪纤靡失:此其所以为长夜.若乃同为一事,分在数篇;断续相离,前后率出;于《高纪》则云语在《项传》,于《项传》则云事具《高纪》.又编次同类,不求年月;后生而擢据首帙,先辈而抑归末章;遂使汉之贾谊将楚屈原同列,鲁之曹沫与燕荆轲并编:此其所以为短也(考题中以上内容为繁体字,无句读)(1)、将以上内容以简体字形式抄写到答题纸上,并加以句读。
(2)、结合以上内容谈谈两本史书的源流体例和特点得失。
2、(材料内容摘自同盟会章程)简论三民主义四、论述题1、论述中国古代中后期的赋税制度及作用影响。
2、论述中国近代的乡村建设运动。
一、名词解释1、孟仲叔季2.墨家3、平城之围4、达鲁花赤5、南岳军事会议二、简答题1、论述前四史2、根据“方田均税法”“经界法”“公田法”说说宋代政府与豪强之间的关系3、明代内阁制度的发展与演变三、材料题1、给了一段四库全书的内容,第一小问是句读,第二问是解释文中的几个词,第三问是说说中国古代目录书籍的特点和作用2、给我好几段材料,问题是联系近代城市发展模式,谈谈资源、环境和发展的关系(让我觉得像极了高中历史题)四、论述题1、论述从秦代到清代,政府对边疆管理的措施2、民国初年社会的变化,并分析原因整体感觉好偏啊,充分照顾到了文献学考生和中国近代史的考生。
2015年西北大学701中国史真题及详解(回忆版)【圣才出品】

2015年西北大学701中国史真题及详解(回忆版)一、名词解释1.元和中兴答:元和中兴是指唐朝唐宪宗在位时因治国有方,国家政治一度回到正轨的时代,被视为中兴之局。
元和年间,政府财政情况有所好转,同时吐蕃势衰,各地藩镇也在长时间的战乱中实力也有所削弱,借助这大好形势,唐政府“以法度裁制藩镇”,被藩镇割据多年的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区又归中央政府管辖,唐王朝复归于统一,史称“元和中兴”。
2.粮食统购统销答:建国初期对有关国计民生的商品实行有计划的统一收购和统一供应的政策。
为了贯彻过渡时期总路线,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解决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所需的最重要物资的供求矛盾,国家决定对粮、棉、油等农副产品实行统购统销政策。
l953年10月首先决定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即对农民中的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对城市居民和农村缺粮户实行粮食定量配售,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
这一政策对保障城乡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基本生活资料的需要、稳定市场物价、促进三大改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三长制答:三长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所确立的基层政权组织制度。
太和十年(486年),北魏政府下令实行三长制以代替宗主都护制。
其主要内容有:每五家为邻,设一邻长;五邻为里,设一里长;五里为党,设一党长。
三长的职责是检查户口田地,征收赋税,调发徭役,维护治安。
此制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同时也打击了世家大族地主的利益。
4.禁军三衙答:禁军三衙是宋代掌管禁军的机构。
分有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侍卫亲军步军司,合称三衙。
唐后期,习惯称藩镇的亲兵为牙(衙)兵,五代至宋的皇帝多半是由藩镇而夺得帝位,故相沿称为三衙。
三衙的长官分别称为殿帅、马帅、步帅,合称三帅。
三衙各统一部分兵力,以便互相制约,其目的是为提高和巩固皇权,防止武将专权;南宋初,虽恢复三衙,但已无权管辖全国军队,三衙的军队仅为驻守临安的三支大军。
5.《读史方舆纪要》答:《读史方舆纪要》原名《二十一史方舆纪要》,是我国古代汉族历史地理、兵要地志专著。
2006年西北大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史)真题试卷(题后含

2006年西北大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史)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名词解释6. 论述题名词解释21-2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1.二里头文化正确答案:1959年,徐旭生先生在河南偃师县发现了二里头遗址,引起了考古学界和历史学界的重视,上世纪60年代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
此后在豫西和晋西南地区发现了数十处遗址,经过重点发掘的有偃师二里头、登封告城望城岗、夏县东霞冯、临如煤山等遗址。
在这些相同类型的文化遗址中,偃师二里头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因此把这些文化遗存称之为二里头文化。
二里头文化遗存可以分为四期,根据碳—14测定,都在夏代纪年的范围之内或稍微偏晚。
目前,虽然还没有足以确定它是夏代文化的直接证据,但所提供的丰富考古资料,有力地推动了探索夏代文化的工作。
2.弭兵正确答案:春秋中期,晋、楚争霸,给中原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而晋、楚两国本身也疲于征战,于是在两大霸国之间出现了“弭兵”的活动。
“弭兵”之会总共有两次。
公元前579年,宋国执政华元约合晋楚,订立了停止武力、互帮互助的盟约。
盟约订立后三年,晋楚之间再次爆发战争。
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双方都想停止战争,而一些小国也疲于奔命,希望和平,一时间“弭兵”成为大势所趋。
由宋大夫向戌倡议,公元前546年,晋、楚、齐、秦、鲁、宋、郑、卫、曹、许、陈、蔡、滕、邾等14国诸侯会于宋。
会议规定,除齐、秦两大国和滕、邾等属国外,原来从属于晋、楚的国家要互朝晋、楚,对两国尽同样的义务。
“弭兵之会”以牺牲中小国利益的办法确立了晋、楚两国的霸权地位,但也赢得了比较安定的和平环境,客观上为生产的发展和新兴势力的夺权创造了有利条件。
3.云梦秦简正确答案:1975年12月,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秦代竹简一千余支,内容大部分是秦的法律及文书,为我们了解和研究《秦律》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资料。
因出土地在湖北云梦,故称。
竹简上的《秦律》包括法律条文三种,治狱案例一种。
西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真题

西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真题西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真题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
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1.古代神话中炼石补天的神话人物是A.盘古B.羿C.禹D.女姻2.《诗经》的《将仲子》属于A.郑风B.卫风C.小雅D.大雅3.下列《诗经》作品属于史诗的是A.《伐檀》B.《采薇》C.《公刘》D.《七月》4.下列作品中多记纵横家言论的是A.《尚书》B.《国语》C.《左传》D.《战国策》5.先秦著名历史散文《春秋》属于A.编年体B.纪传体C.国别体D.纪事木末体6.下列作品中属于《九歌》的是A.《礼魂》B.《抽思》C.《招魂》D.《思美人》7.按照《史记》体例,全书的纲领是A.本纪B.世家C.列传D.表8.《汉书》记载的是A.后汉的历史B.西汉的历史C.东汉的历史D.两汉的历史9.“赋”作为文体的名称,最早见于A.《高唐赋》B.《赋篇》C.《登徙子好色赋》D.《吊屈原赋》10.西汉初期辞赋创作的发展趋向是A.从情思浓郁、质实纯朴向缺少真情、辞藻华丽方向发展B.从关注社会、政治、人生向远离社会、政治、人生方向发展C.从为统治集团歌功颂德向愤世嫉俗方向发展D.从表达人世进取情志向抒发避世高蹈意愿方向发展11.下列辞赋中表达怀人主题的是A.《自悼赋》B.《李夫人赋》C.《哀二世赋》D.《非有先生论》12.汉代著名大赋《二京赋》的作者是A.司马相如B•扬雄C.班固D.张衡13.《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A.《文心雕龙》B.《文选》C.《玉台新咏》D.《典论・论文》14.《乐府诗集》中保存两汉乐府民歌最多的类别是A.《鼓吹曲辞》B.《杂曲歌辞》C.《相和歌辞》D.《杂歌谣辞》15.开创了文人“拟乐府”诗歌创作全盛局面的是A.陶渊明B.曹操C.曹丕D.曹植16.曹丕对七言诗的发展有重大贡献,其代表作是A.《白马篇》B.《燕歌行》C.《善哉行》D.《杂诗》17.正始诗歌的代表作家是A.曹植与阮籍B.嵇康与阮籍C.陆机与潘岳D.左思与嵇康18.史称“少负壮志,有纵横之才,善交胜己,而颇浮夸”的诗人是A.左思B.刘琨C.潘岳D.张华19.下列诗人中以写游仙诗著称的是A. 丁仪B.郭璞C.陶渊明D.刘琨20.东晋玄言诗的特点是A.情伤一时,心存百代B.理过其辞,淡乎寡味C.质而实绮,耀而实腴D.绸旨星稠,繁文绮合21•“永明体”又称A.骚体诗B.新体诗C.古体诗D.近体诗22.宫体诗的主要特点是A.格调慷慨悲凉B.词采丽靡轻艳C.意韵清逸玄远D.语言峻切犀利23.下列文句出自曹植《洛神赋》的'是A.精鹫八极,心游万仞B.孤蓬自振,惊沙坐飞C.翩若惊鸿,婉若游龙D•春草碧色,春水绿波24.《博物志》是在《山海经》的系统上发展出来的,属于A.志怪小说B•志人小说C.骈文D.辞赋25.上官仪诗歌的艺术风格是A.慷慨悲壮B.沉郁顿挫C.婉媚工整D•清新自然26.宋之问、沈俭期在诗歌创作领域的主要贡献是A风骨的确立B.律诗的定型C.提出“六对”、“八对”之说D.提出风雅、兴寄之说27.李白绝句的艺术特点是A.大气磅礴B.雄奇浪漫C.自然明快D.深隐奥僻28.贾岛诗歌的艺术风格是A.峭健俊爽B.深情绵邈C.清奇幽微D.正大高华29.自居易的著名诗作《长恨歌》《琵琶行》属于A.杂律诗B.感伤诗C.闲适诗D.讽谕诗30.下列诗人中继承元、白新乐府写实批判精神的晚唐诗人是A.姚合B.司空图C.皮H休D.陆龟蒙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2015年西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国史》真题及标准答案

2015年西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国史》真题(总分:100.00,做题时间:180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5,分数:25.00)1.三长制(分数:5.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北魏孝文帝改革确立的基层政权组织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北大学自主命题
个人感觉题不难,但全是大题,写了很多,文献知识考了不少,太偏了
一、名词解释
里耶秦简
七略
理学
康有为
西安事变
二、简答题
简论安史之乱的影响(貌似是影响)
试论檀渊之盟的影响(〃〃〃忘了是论影响还是其他了)
从洋务运动看中国近代化的特点
三、材料分析题
1、
夫《春秋》者,系日月而为次,列时岁以相续.中国外夷,同年共世,莫不备载其事,形于目前.理尽一言,语无重出:此其所以为长也.至于贤士贞女,高才隽德,事当冲要者,必盱衡而备言;迹在沉冥者,不枉道而详说.如绛县之老,杞梁之妻,或以酬晋卿而获记,或以对齐君而见录.其有贤如柳惠,仁若颜回,终不得彰其名氏,显其言行.故论其细也,则纤芥无遗;语其粗也,则丘山是弃:此其所以为短也. 《史记》者,纪
以包举大端,传以委曲细事,表以谱列年爵,志以总括遗漏.逮于天文,地理,国典,朝章,显隐必该,洪纤靡失:此其所以为长夜.若乃同为一事,分在数篇;断续相离,前后率出;于《高纪》则云语在《项传》,于《项传》则云事具《高纪》.又编次同类,不求年月;后生而擢据首帙,先辈而抑归末章;遂使汉之贾谊将楚屈原同列,鲁之曹沫与燕荆轲并编:此其所以为短也
(考题中以上内容为繁体字,无句读)
(1)、将以上内容以简体字形式抄写到答题纸上,并加以句读。
(2)、结合以上内容谈谈两本史书的源流体例和特点得失。
2、(材料内容摘自同盟会章程)
简论三民主义
四、论述题
1、论述中国古代中后期的赋税制度及作用影响。
2、论述中国近代的乡村建设运动。
一、名词解释
1、孟仲叔季
2.墨家
3、平城之围
4、达鲁花赤
5、南岳军事会议
二、简答题
1、论述前四史
2、根据“方田均税法”“经界法”“公田法”说说宋代政府与豪强之间的关系
3、明代内阁制度的发展与演变
三、材料题
1、给了一段四库全书的内容,第一小问是句读,第二问是解释文中的几个词,第三问是说说中国古代目录书籍的特点和作用
2、给我好几段材料,问题是联系近代城市发展模式,谈谈资源、环境和发展的关系(让我觉得像极了高中历史题)
四、论述题
1、论述从秦代到清代,政府对边疆管理的措施
2、民国初年社会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整体感觉好偏啊,充分照顾到了文献学考生和中国近代史的考生。
2015西北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史
一、名词解释50分
三长制,
粮食统购统销,
读史方舆纪要,
元和中兴,
禁军三衙
二、简答90分
1.隋文帝发展经济的措施
2.唐宋时期的选官制度
3.明清时期地方制度和官职的变化
三、材料80分
1.汉书,句读挟书律,春秋分为五,诗分为四……
解释汉朝对图书管理的态度和刘向父子对目录学的重要贡献
2.乡村建设运动的经验教训
四、论述80分
1.中国古代史的史料类型极其价值
2.谈谈对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看法
西北大学2013古代史复试(学硕) 一,名词解释
1、孟津之誓
2、元和中兴
3、澶渊之盟
4、杜佑
5、李提摩太
6、二五减租
7、二十五史
8、
二、简答
1、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2、
三、材料题
汉书〃艺文志
四、论述
1、评述隋文帝
2、王安石变法在财政经济方面的内容及影响
学硕的题
1、论述《史记》
2、选官制度的变化
3、科举制的影响
目前就记得这么多了,希望对你有用,哪天我闲下来了,再给你找找以前复习的有用的资料。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