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房内新生儿窒息的预防和复苏体会

合集下载

新生儿窒息抢救及护理体会

新生儿窒息抢救及护理体会

新生儿窒息抢救及护理体会在产科医学中,新生儿窒息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需要紧急而有效的抢救措施。

作为护理人员,我们要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以便在窒息发生时能够迅速采取措施进行抢救。

本文将分享我在新生儿窒息抢救及护理中的一些体会和经验。

一、窒息的原因及症状新生儿窒息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无法自主呼吸,导致缺氧的情况。

窒息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胎儿宫内窘迫、感染、先天性异常等。

窒息的症状通常包括呼吸困难、脸色发绀、乏力、无反应等,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抽搐。

二、窒息抢救措施窒息抢救的关键在于迅速、果断的行动。

以下是我个人在抢救中采取的一些措施:1. 呼叫急救团队:在发现新生儿窒息的情况下,首先要立即呼叫急救团队。

急救团队会有专业的医务人员迅速到场,进行抢救。

2. 气道通畅:确保婴儿的气道通畅是窒息抢救的首要任务。

可以采取背部拍击、按压胸骨或使用呼吸囊等方法,帮助婴儿顺利呼吸。

3. 人工呼吸:如果婴儿没有自主呼吸,可以采用人工呼吸的方法进行抢救。

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面罩呼吸法,将面罩紧密覆盖在婴儿口鼻部位,并用力吹气;另一种是管道呼吸法,将气管插管后进行呼吸。

4. 心肺复苏:当婴儿心跳停止时,需要进行心肺复苏。

按压胸骨可以有效恢复心脏的跳动,同时结合人工呼吸,维持婴儿的生命体征。

三、窒息后的护理窒息后,对婴儿的护理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护理体会:1. 监测生命体征:在窒息抢救后,我们需要密切监测婴儿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体温等。

如果有异常情况出现,及时采取措施。

2. 保持温暖:婴儿在窒息抢救后往往体温较低,我们需要为其提供良好的保暖环境,确保其体温稳定。

3. 配合医生治疗:婴儿窒息后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治疗,如抗感染药物、氧疗等。

我们需要遵循医生的嘱托,配合进行治疗。

4. 家长心理支持:窒息抢救的过程对家长来说是一次极度的心理冲击,我们需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安慰。

与家长保持沟通,告知婴儿的状况和护理情况。

在新生儿窒息抢救及护理中,我们要时刻保持冷静、果断的态度。

新生儿窒息复苏及复苏后护理体会

新生儿窒息复苏及复苏后护理体会

新生儿窒息复苏及复苏后护理体会【摘要】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急危重症,及时的复苏和护理对患儿的生命至关重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新生儿窒息的体征和应急处理方法,包括清除呼吸道阻塞物等;其次详细阐述了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步骤和技巧,如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术;接着探讨了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护理措施,包括监测呼吸心率、保持体温等;对观察和预防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并发症以及家庭护理技巧和注意事项也有详细说明。

最后强调了对新生儿窒息复苏及复苏后护理的重视,提醒医护人员和家长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以确保新生儿的安全和健康。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够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及复苏后护理的意识和水平,为新生命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复苏、护理、体征、应急处理、步骤、技巧、措施、观察、预防、并发症、家庭护理、注意事项、加强重视1. 引言1.1 新生儿窒息复苏及复苏后护理体会的重要性新生儿窒息复苏及复苏后护理体会的重要性在新生儿护理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新生儿护理水平的提高,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逐渐减少,但窒息仍然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急救事件之一。

一旦新生儿出现窒息症状,及时而正确的抢救和复苏措施可以挽救他们的生命,避免发生严重后果。

对新生儿窒息复苏及复苏后护理的重视和实施,不仅可以确保新生儿在窒息事件后能够从容度过,恢复健康,更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率并改善生活质量。

了解新生儿窒息复苏的体征和应急处理、掌握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步骤和技巧、实施科学的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护理措施、及时观察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掌握家庭护理技巧和注意事项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加强对新生儿窒息复苏及复苏后护理的重视,将有助于提高新生儿窒息抢救的成功率和护理效果,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更好地保障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2. 正文2.1 新生儿窒息的体征和应急处理新生儿窒息是指由于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或其他原因导致的吸氧不足,引起呼吸和心跳停止的一种急性危重情况。

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抢救体会

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抢救体会

盖鼻 、 口和下颏 的尖端 , 立 足够有 效通 建
气是新生儿复苏最重要的步骤。
新 生儿 窒 息
新 法 复 苏
d i1 . 9 9 j i n 0 7 —6 4 . 0 o: 0 36 /. s .10 s 1x 2 1 1
胸外 按压 : 3 在 0秒有效 正压人 工 呼 吸后 , 心率仍 <6 0次/ , 进行 胸 外按 分 应
常见 的一种紧急状况 , 而抢救不及时或不 恰当, 是造成新 生儿 死亡或伤残的主要原 因 之 一 。据 世 界 卫 生 组 织 报 导 , 年 4百 每
多 万 新 生 儿 死 亡 中 约 有 14死 于 新 生 儿 /
复 苏 前 准 备 工 作
窒息 , 还有 10万 以上婴 儿在分娩 窒息后 0 出现 脑 瘫 、 习 障 碍 和 其 他 残 疾 等 问 学
苏 新 生 儿 时 最 快 速 、 直 接 、 易 得 到 的 最 最
清理呼吸道 , 持呼 吸道 通畅 ; 立 保 建 呼吸 , 增加通气 ; 维持循环 , 保证 足够 心搏
出量 ; 物 治 疗 ; 价 。 药 评
母体方面 : 孕妇本身疾病如妊娠合并
各 种严 重的 心肺疾 病或 伴心 肺功 能不全 者、 妊娠 高血压 、 慢性 肾炎、 糖尿 病 、 重度 贫血、 急性 失血 、 置胎 盘、 前 胎盘 早剥 、 孕
粪污染且新生儿无活力 、 正压人工 呼吸超 过数 分钟 不能改 善临床症 状是 气管插 管
的 最 合适 指 征 。如 需 吸引 胎 粪 , 用 导 管 使 吸 胎 粪 , 引 时 间 不 要 超 过 3~5秒 。 如 吸 需做 正压 人工 呼 吸 , 则快 速将 人 工 通 气 气
生 儿窒息新法复苏抢救体会做 如下总结 。

新生儿窒息复苏及护理体会

新生儿窒息复苏及护理体会

因各 种 原 因 造 成 羊 水 被 胎 粪 污 染 , 在 胎 头 娩 出 后 要 及 时 将 其 口 咽 、 鼻 腔 插 入 导 管 或 吸 引 球 进 行 吸 引 , 待 胎 儿 娩 出后 , 要 评 估 婴 儿 是 否 有 活 力 。
包括以下 3个方面:呼吸 、心率和肌张力 ,若其 中 有一项不好,如呼吸暂停,心率c1 0次 /分或肌张 0 力弱,应立 即插入 喉镜用 1 2号或 1 4号吸痰管清理 呼吸道,也可做气管插 管吸引直 至清理 干净,因为
术 室 的 医 护 人 员 不 仅 要 知 道 各 自应 该 做 什 么 , 而
水及分泌物,快速有效地改善新生 儿缺氧状况 ,迅
医学信息 2 0 0 8年 1 第2 0月 1卷 第 1 0期
M d a I f r a o . c 2 0 . o . 1 N 1 e i 1 o m t n O t. 0 8 V 1 2 . O c n 0
早 期 及 时 插 管 吸 引 能 较 彻 底 清 除 呼 吸 道 深 部 的 羊
由于新 生儿 窒息 常是胎 儿窘 迫 的延续 ,事 先 了解母体高危 因素 、胎心胎动 、羊水状况 、胎盘 功
能 等 是必 要 的 , 复 苏成 功 的 5条 经验 是 : ( 1)每 一
例分娩都应受到复苏训练的人员在场;( 2)产房手
吸 、心 率 正 常 、皮 肤 红 润 , 则 可 置 于 在 母 亲 怀 中 , 但 要 密 切 观 察 和 监 测 新 生 儿 的 生 命 体 征 , 即给 予 支 持护理 ,以防病 情有 突变 。 2. 3羊水 有 胎 粪污 染 的 胎 儿 出生 时及 出生 后的
处 理
下 所 采 取 挽 回 生 命 的 急 救 措 施 , 要 求 做 到 复 苏 迅

关于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的护理体会

关于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的护理体会

关于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的护理体会【关键词】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护理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娩出后1分钟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律呼吸的缺氧状态。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出生后常见的一种紧急状况,而抢救不及时或不恰当,是造成新生儿死亡或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导,每年四百多万新生儿死亡中约有1/4死于新生儿窒息,还有100万以上婴儿在分娩窒息后出现脑瘫、学习障碍和其他残疾等问题[1]。

因此,我们产房助产士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配合医生积极抢救,正确处理,以降低新生儿死亡和预防远期后遗症的发生。

现将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做如下总结:1 新生儿窒息的原因新生儿窒息是胎儿宫内窘迫的延续,凡引起胎儿宫内窘迫的因素,在出生前没有得到纠正而持续至出生后均可导致新生儿窒息。

1.1母体方面孕妇本身疾病如妊娠合并各种严重的心肺疾病或伴心肺功能不全者、妊娠高血压、慢性肾炎、糖尿病、重度贫血、急性失血、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孕妇有吸毒、吸烟、酗酒史等引起孕妇全身的血氧含量降低;急产、缩宫素使用不当引起过强宫缩、不协调宫缩、产程延长特别是第二产程延长、长时间仰卧位、羊水过多、多胎妊娠等使子宫胎盘局部血氧含量降低。

1.2胎盘脐带因素如胎盘发育障碍(过大或过小)、胎盘形状异常、胎盘感染、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等使母胎之间气体交换不充分;脐带绕颈、扭转、打结、脱垂、血肿、过长、过短、脐带附着于胎膜使脐带血运受阻。

1.3胎儿因素如胎儿有各种严重的先天性心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颅内出血、颅脑损伤、胎儿畸形、母儿血型不合、胎儿宫内感染、胎儿吸入羊水、粘液和血液引起呼吸道阻塞、肺发育不良、膨胀不全、膈疝、早产儿、巨大儿、小于胎龄儿等。

1.4难产处理不当如产程延长、特别是第二产程延长使胎头受压时间过长;臀产、急产、使用产钳或胎头吸引器助产引起颅内出血;分娩前短时间内使用麻醉剂或止痛剂使呼吸中枢受抑制。

2 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表现根据窒息程度分为轻度窒息和重度窒息。

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护理体会

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护理体会
( 收稿 E期 :0 1 1— 3 t 2 1- 2 1 )
至影响造 血功 能等 副作用 , 护士应善于观察患者 的面色 、 神态 ,
新 生儿 窒息 Biblioteka 苏 的护理体 会 .-+4 玲 -
岳 灵英
( 长治市第 二人 民医院, 山西 长治 O 60 ) 4O 0
【 摘要 】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的护理措施 ,提 高新生儿
我院产科 2 0 年 1 06 月—- 1 年 1 2 1 0 月活产新生儿 1 2 0例 , 3
窒息抢救 的成功 率。方法 8 窒息新 生儿根据 窒息程度分 O例
窒 息儿 8 , 息发生 率为 6o %。其 中 , 宫产 1 0例 窒 .7 剖 2例 , 胎 吸5 , 例 宫内窘迫 l , 3例 正常分娩 5 0例 ; 重度窒息 1 例 , 1 占窒 息 总人数的 1 . %。对轻度窒息儿给予清理 呼吸道 、 37 5 触觉刺激
中发生新生儿窒息 8 例 , O 由于抢救及 时 、 迅速 , 1 无 例发生严
重后遗症 , 现将抢救配合及护理介绍如下 。
1 临 床 资 料
作者简介 : 王玲玲 , , 女 本科 , 主管护师。
E ma I 2 5 8 1 4 q . m — .1 0 5 8 2 @ qc : o
关键 。
给予早期气管插管清理 呼吸道 , 正压 给氧 , 部分 配合胸外按压 或药物等 。经积极抢救和精心 的护理 ,5例治愈 ,5 6 1 例转新生 儿科治疗 。全部患儿痊愈 出院, 1 无 例发生严重后遗症。
2 护 理
【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复苏
抢救
护理
新生儿窒息是指新 生儿娩 出后 1 i n仅有心搏而无呼 吸的 m

新生儿窒息的抢救与护理体会

新生儿窒息的抢救与护理体会

新生儿窒息的抢救与护理体会【摘要】新生儿窒息是一种常见但危急的情况,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在抢救过程中,要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包括清除呼吸道阻塞物、进行心肺复苏等。

抢救时要注意保持冷静、稳定情绪,及时转移患儿到医疗机构。

窒息后的护理包括监测患儿呼吸、体温等情况,提供适当的营养和饮水。

预防新生儿窒息的关键是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窒息原因。

家庭护理技巧包括提醒家长定期进行婴儿窒息的应急演练。

抢救与护理的及时性和正确性至关重要,家庭应密切关注新生儿的呼吸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未来需要加强对新生儿窒息的关注和研究,提高全社会对窒息抢救与护理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抢救、护理、窒息的危害、注意事项、预防、家庭护理、重要性、建议、关注重点。

1. 引言1.1 什么是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窒息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因窒息原因导致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的情况。

窒息的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是胎儿宫内窘迫、产程过长、窒息性窒息、窷别致突然停止呼吸等。

在新生儿窒息的情况下,孩子的氧气供应会受到限制,导致大脑和其他器官无法正常运作,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危及生命。

对窒息的抢救和护理至关重要。

窒息的症状包括呼吸急促、呼吸困难、脸色发紫、呼吸停止等。

在发现新生儿窒息的情况下,不要惊慌,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包括清除气道、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等。

在抢救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冷静,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在窒息后的护理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孩子的呼吸状况和心率,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足够的氧气供应。

家庭护理技巧也至关重要,包括正确的喂养方式、保持环境清洁等。

预防新生儿窒息的方法主要包括孕期保健、分娩过程管理、新生儿护理等方面。

家庭护理对于新生儿窒息的患者同样重要,家人应了解窒息护理的基本知识,定期进行复查。

通过以上内容,我详细了解了新生儿窒息的定义和危害,对如何抢救、护理、预防和家庭护理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将继续探讨窒息的抢救方法、抢救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窒息后的护理方法、以及家庭护理技巧等内容,希望能够为更多人提供帮助和指导。

新生儿窒息的抢救与护理体会

新生儿窒息的抢救与护理体会

新生儿窒息的抢救与护理体会【摘要】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常见的急救状况之一,一旦发生窒息,需要及时抢救和有效护理。

本文首先介绍了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包括窒息相关疾病和意外情况。

详细描述了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方法,包括呼吸暂停时的紧急处理和心肺复苏等技术。

接着介绍了新生儿窒息后的护理措施,强调了对窒息儿童的密切观察和定期复查的重要性。

还阐述了家庭护理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合理饮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提出了预防新生儿窒息的建议,强调了孕期保健和生活环境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介绍,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处理新生儿窒息,提高抢救和护理的效果。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抢救、护理、原因、方法、措施、家庭护理、预防、体会、总结1. 引言1.1 新生儿窒息的抢救与护理体会在新生儿窒息的抢救与护理中,首先要重视及时发现和快速反应。

一旦发现新生儿出现呼吸困难、吸气声微弱、皮肤苍白等窒息迹象,应立即采取抢救措施。

在抢救过程中,要确保新生儿的呼吸道通畅,采取有效的呼吸支持措施,如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

要及时调配好抢救设备和药物,以备不时之需。

护理新生儿窒息后,首要任务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新生儿能够正常呼吸。

要监测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如心率、呼吸频率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在护理过程中,要注重新生儿的营养摄入和体温调节,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环境条件,促进新生儿身体的康复和发育。

家庭护理是新生儿窒息康复的重要环节。

家长要了解新生儿窒息的抢救和护理知识,及时观察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并进行必要的护理。

家庭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度适宜,避免感染和其他不良因素的影响,为新生儿的健康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预防新生儿窒息是最为重要的措施。

家长要定期进行孕期检查,避免孕期不良生活习惯和高危行为,确保新生儿在母体中健康发育。

家长要注意新生儿的日常护理,及时接种疫苗,保持优良的生活习惯,预防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2. 正文2.1 新生儿窒息的原因1. 胎儿窒息:胎儿在子宫内发生窒息,可能是由于胎盘功能不全、宫内感染、胎儿发育异常等原因导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房内新生儿窒息的预防和复苏体会
发表时间:2013-10-24T09:21:21.107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8期供稿作者:陆海云[导读]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30秒:(A)第一个30秒:快速评估,保温,摆正体位,清理气道,擦干全身,必要时给氧。

陆海云(江苏省射阳县人民医院 224300)
【摘要】新生儿窒息是导致全世界新生儿死亡、脑瘫和智力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分娩过程中,绝大多数新生儿状态良好,能耐受宫内外环境的变化。

10%的新生儿需要一些帮助,1%的新生儿需要通过主要的复苏技术才能存活。

本文通过对三年内发生在产房的35例新生儿窒息的复苏抢救得出以下体会:新生儿窒息重在预防;复苏环境中温度的管理十分重要;复苏要争分夺秒,黄金一分钟;同时手法准确,步骤顺序正确。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预防复苏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8-0152-02 1 资料
本文提取了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产房分娩发生新生儿窒息的病例35例,Aparg评分2-7分,本人亲自参与了17例,运用窒息复苏国际联络委员会(ILCOR)所提出的国际新生儿复苏指南[1]中的方法及流程,从新生儿复苏环境、用氧、温度管理(包括早产儿及复苏后)、通气策略和装备、胎粪吸引、及复苏效果检查等方面进行总结。

2 方法
按照新生儿窒息复苏流程图(见指南)所提及的ABCDE复苏原则进行,图中 (A)(B) (C)(D) 4个30s 顺序地呈现复苏一个严重窒息的新生儿所需经历的四个复苏阶段:(A)通畅气道(B)提供正压人工呼吸(气囊面罩或气管插管)(C)施行胸外按压(D)注入肾上腺素。

流程图强调对新生儿窒息的分段评估及应采取的干预措施。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30秒:(A)第一个30秒:快速评估,保温,摆正体位,清理气道,擦干全身,必要时给氧。

(B)第二个30秒,评估呼吸、心率和肤色,必要时正压通气。

(C)第三个30秒,继续评估呼吸、心率和肤色,必要时正压通气加胸外按压。

(D)第四个30秒,重复评估呼吸、心率和肤色,必要时使用肾上腺素。

流程图内第1个30s即出生后需进行“快速评估”,提出“有活力”和“无活力”的概念,是针对羊水胎粪污染新生儿是否气管插管、气管吸引胎粪问题,如羊水胎粪污染,新生儿有活力(呼吸规则或哭声响亮、肌张力好、肤色红润)不需要作气管插管;新生儿无活力(3条中有1条不好)则立即将新生儿置于开放暖箱保暖下摆正体位(可先不擦干)经口气管插管气管吸引胎粪,吸引后完成初步复苏再“评估”呼吸、心率和肤色。

“快速评估”及“评估”开始的时间为30s。

3 结果
28例复苏成功,送新生儿科观察;5例复苏后仍有呻吟,送新生儿科进一步抢救;2例死亡,其中一例合并先天性两性畸形放弃抢救,另一例妊娠31周+3、胎膜早破、有宫内感染征象,因窒息严重于分娩后半小时生命体征消失,经家属同意宣告停止抢救。

4 讨论
新生儿窒息(asphyxia of newborn)是指由于产前、产时或产后的各种病因,使胎儿缺氧而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发生呼吸、循环障碍,导致生后1min内无自主呼吸或未能建立规律呼吸,以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为主要病理生理改变的疾病。

严重窒息是导致新生儿伤残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新生儿窒息仍是当今引起婴儿死亡和影响儿童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

根据我国妇幼卫生监测显示:2000年我国5岁以下儿童前三位死亡原因为肺炎、出生窒息、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窒息为第2死因,在城市感染性疾病得以控制后出生窒息已成为第一位死因。

智力致残原因依次为:产时窒息、早产、宫内窘迫等。

产房是新生儿窒息发生和复苏抢救的第一现场,因此,为了更好地预防和积极的抢救,产房必须保证:每一次分娩时,都有训练有素的人员在场,如果分娩情况复杂还需要更多的人员,而且必须准备辐射床或暖箱、听诊器、毛巾、气囊、氧源、面罩、气管插管、喉镜及叶片、胎粪吸引器、秒表等抢救复苏器械。

复苏过程应注意的问题:1、迅速:黄金一分钟复苏A,B,C三步,也包括各步骤中的评估在内,每步最多不超过30s,就要决定是否切换到下一步,不能迟疑不决。

无需等到1分钟评分后再来复苏。

而是在1分钟毕就已经迅速完成复苏A,B两步。

此时大多数窒息儿得到救治。

2、顺序:各步骤一定要依次续贯进行。

施救时不能随意错动和颠倒。

应严格完成前一步,再考虑进行后一步。

否则达不到复苏的最佳效果。

3、保暖和体位,新生儿刚出生时适宜温度为27-31°C,因为胎儿在羊水的温度是母亲体温加0.5°C[2],所以如环境温度太低,使新生儿丢失过多的热量,从而大大降低复苏的成功率。

如没有调节环境温度的设备,可为新生儿创造一个合适的微环境,即围绕新生儿所处局部的环境要达到适宜温度,特别是早产儿,这关系到复苏的成功和速度,方法有:干浴巾、红外线复苏台或白炽灯加罩、塑料薄膜等。

4、手法和力度,手法要正确,力度合适。

5、根据新生儿是否有活力决定是否行胎粪吸引。

6、适时终止复苏。

5 预防
由于新生儿窒息与胎儿在子宫内环境及分娩过程密切相关。

凡影响母体和胎儿间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的原因,以及产时各种影响到胎儿胎盘循环的护理措施,都会造成胎儿缺氧而引起窒息。

因此,在产房内分娩过程中,为尽量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要做到:(1)体位管理:自由体位待产, 非平卧位分娩;(2)饮食支持,严禁禁食,避免酸碱平衡失调;(3)导乐陪伴,避免精神因素所致的儿茶酚胺分泌,引起血管收缩而影响胎盘血供;(4)合理使用缩宫素,避免子宫强直收缩,影响胎盘血供(5)头娩出后: 耐心等待下一次宫缩再协助胎肩娩出!娩肩困难者取俯卧位协助娩出;(6)胎儿娩出后:等待脐带搏动消失后断脐(窒息复苏时不要断脐!)脐循环在预防脑损伤中具有重要意义;(7)避免产时麻醉镇静药应用,并注意应用时间。

[3]
参考文献
[1]2005 AHA Guidelines fo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 . Part 13: Neonatal Resuscitation Guidelines. Circulat, 2005, 112:IV-188-IV-195.
[2]曹泽毅主编,《中华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P:905页.
[3]张宏玉主编,《助产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第十章第六节,《新生儿窒息的复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