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工艺学下》复习题
生物工艺学试题及答案

生物工艺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生物工艺学主要研究的对象是什么?A. 微生物B. 植物C. 动物D. 以上都是2. 以下哪个不是生物反应器的特点?A. 高效性B. 特异性C. 可逆性D. 可控性3. 酶工程中,固定化酶技术的优点不包括以下哪项?A. 可重复使用B. 易于控制反应条件C. 酶活性降低D. 稳定性提高4. 以下哪个是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宿主细胞?A. 大肠杆菌B. 酵母菌C. 植物细胞D. 以上都是5. 生物制药中,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主要依赖于哪种技术?A. 基因克隆技术B. 细胞融合技术C. 蛋白质纯化技术D. 酶固定化技术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生物工艺学中,________是指利用生物体的代谢过程来生产所需的产品。
7. 酶工程中,固定化酶的常用方法包括吸附法、________和化学交联法。
8. 基因工程中,________是将外源基因导入宿主细胞并表达的过程。
9. 生物制药中,________是一种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具有治疗作用的蛋白质。
10. 生物工艺学的应用领域包括医药、食品、农业、________等。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生物工艺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12. 描述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骤。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论述生物工艺学在现代医药产业中的重要性。
14. 讨论生物工艺学与传统化学工艺学相比的优势和局限性。
五、案例分析题(10分)15. 某公司开发了一种新型生物农药,利用基因工程改造的微生物来生产。
请分析这种生物农药与传统化学农药相比的优势和可能面临的挑战。
答案一、选择题1. D2. C3. C4. D5. B二、填空题6. 发酵7. 包埋法8. 转化9. 重组蛋白药物10. 环保三、简答题11. 生物工艺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包括:生物修复技术,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生物能源的开发,如生物柴油和生物乙醇;以及生物材料的利用,减少对石油基材料的依赖。
生物工艺学试题及答案

生物工艺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生物工艺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生物技术的应用B. 生物产品的生产过程C. 生物材料的处理D. 生物信息的分析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生物工艺学的主要研究内容?A. 细胞培养技术B. 发酵技术C. 基因编辑技术D. 食品加工技术答案:D3. 生物工艺学中,哪个阶段是产品形成的关键?A. 原料准备B. 生物反应C. 产品提取D. 产品纯化答案:B4. 在生物工艺学中,下列哪项不是发酵过程中需要控制的条件?A. 温度B. pH值C. 氧气供应D. 光照强度答案:D5. 细胞培养中常用的培养基类型不包括以下哪项?A. 液体培养基B. 固体培养基C. 半固体培养基D. 气体培养基答案:D6. 以下哪种设备不是生物工艺学中常用的生物反应器?A. 搅拌式生物反应器B. 气升式生物反应器C. 固定床生物反应器D. 离心机答案:D7. 在生物工艺学中,下列哪项不是产品提取的方法?A. 沉淀法B. 吸附法C. 离心法D. 蒸馏法答案:D8.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生物工艺学中常用的消毒剂?A. 乙醇B. 过氧化氢C. 氯化钠D. 碘伏答案:C9. 生物工艺学中,下列哪项不是细胞培养的类型?A. 原代培养B. 传代培养C. 悬浮培养D. 固定培养答案:D10. 在生物工艺学中,下列哪项不是基因工程产品开发的关键步骤?A. 目标基因的克隆B. 目标基因的表达C. 目标基因的纯化D. 目标基因的测序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生物工艺学中,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细胞的生长和代谢?A. 温度B. pH值C. 营养物质D. 有毒物质答案:ABCD12. 在生物工艺学中,下列哪些是发酵过程中常用的控制参数?A. 溶氧量B. 搅拌速度C. 底物浓度D. 产物浓度答案:ABCD13. 生物工艺学中,下列哪些是细胞培养的常见类型?A. 原代培养B. 传代培养C. 悬浮培养D. 共培养答案:ABCD14. 在生物工艺学中,下列哪些是产品提取的常用方法?A. 沉淀法B. 吸附法C. 离心法D. 超滤法答案:ABCD15. 生物工艺学中,下列哪些是基因工程产品开发的关键步骤?A. 目标基因的克隆B. 目标基因的表达C. 目标基因的纯化D. 目标基因的测序答案:ABC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6. 生物工艺学中的生物反应器根据其结构和操作方式可以分为______式和______式两大类。
生物工艺试题及答案

生物工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细胞培养中常用的培养基是:A. 肉汤培养基B. 固体培养基C. 液体培养基D. 选择性培养基答案:C2. 在生物反应器的设计中,搅拌桨的主要作用是:A. 增加溶氧B. 提高温度C. 促进pH稳定D. 维持细胞形态答案:A3.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细胞培养中常用的生长因子?A. 胰岛素B. 血清C. 抗生素D. 葡萄糖答案:C4. 以下哪个过程不属于细胞代谢工程的范围?A. 基因表达调控B. 细胞器的改造C. 细胞外基质的构建D. 细胞核的移植答案:D5. 细胞培养中,细胞贴壁生长的培养方式称为:A. 悬浮培养B. 贴壁培养C. 微载体培养D. 共培养答案:B6. 在生物工艺中,细胞的大规模培养通常采用哪种生物反应器?A. 搅拌罐式反应器B. 静态培养瓶C. 微孔板D. 摇瓶答案:A7. 以下哪种细胞器在蛋白质合成中起关键作用?A. 线粒体B. 内质网C. 高尔基体D. 核糖体答案:D8. 细胞培养中,细胞传代是指:A. 细胞的遗传变异B. 细胞的分裂增殖C. 将细胞从一个培养容器转移到另一个容器D. 细胞的分化答案:C9. 在生物工艺中,细胞的悬浮培养通常需要控制哪些参数?A. 温度、pH、溶氧B. 温度、pH、光照C. 温度、pH、CO2浓度D. pH、光照、CO2浓度答案:A10.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细胞生长和产物形成的主要因素?A. 营养物质的供应B. 代谢废物的积累C. 培养基的pH值D. 培养基的颜色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细胞培养的效率?A. 培养基的组成B. 培养容器的材质C. 培养环境的温度D. 培养基的颜色答案:A, B, C2. 在生物反应器的操作中,以下哪些参数需要实时监控?A. 温度B. pH值C. 溶氧浓度D. 细胞密度答案:A, B, C3. 以下哪些是细胞代谢工程的目的?A. 提高细胞的生长速率B. 增强细胞的稳定性C. 提高产物的产量D. 降低产物的纯度答案:A, B, C4. 以下哪些是细胞培养中常用的细胞计数方法?A. 显微镜直接计数B. 血细胞计数板计数C. 流式细胞仪计数D. 电子显微镜计数答案:A, B, C5. 在生物工艺中,以下哪些是细胞培养的常见问题?A. 细胞污染B. 细胞死亡C. 细胞生长停滞D. 细胞形态改变答案:A, B, C, 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描述细胞培养中常用的培养基类型及其特点。
生物工艺学复习资料(含填空题)

一、名词解释1.促进剂:指那些既不是营养物又不是前体但能提高产量的添加剂。
对于菌体生长的抑制剂常是次级代谢产物形成的促进剂。
2.组成型突变:在DNA上,调节基因R和操纵基因O的突变可干扰阻遏蛋白的形成或结合。
RNA聚合酶不需要诱导物便能工作,这类作用称“组成型”突变作用。
3.反馈抑制:某代谢途径终点产物的过量积累抑制该途径前面第一步或第二步酶的活性。
4.次级代谢物:次级代谢物又称次生代谢物,是某些微生物通常在生长后期(分化期)合成的大分子化合物,不是微生物生长所必须的,但对产生菌的生存有一定价值。
5.补料分批发酵:又称半连续发酵或半连续培养,指在分批培养过程中,间遏或连续地补加新鲜培养基的培养方法。
6.临界氧浓度:指不影响菌的呼吸或产物合成所允许的最低氧浓度。
7.连续发酵:也称连续流动培养,既培养基料液连续输入发酵罐,同时连续排出含有产品的发酵液。
8.工业生物技术:应用化学、生物学及工程学的原理,对生物催化剂进行改造和改良,并依靠生物催化剂的作用,将物料进行加工转化以提供产品或为社会服务的技术。
9.富集培养:是指能增加混合菌群中所需菌种数量的一种技术。
方法要领是给混合菌群提供一些有利于所需菌种生长或不利于其他菌种生长的条件。
10.杂交育种:是指将两个基因型不同的菌株经吻哈(或接合)使遗传物质重新组合,从中分离和筛选出具有新性状的菌株。
11.原始亲本:经考察选定的准备用来配对杂交的菌株称为原始亲本,常是具有应用潜力的野生菌株或需要进一步改良的现用生产菌株。
12.自然选育:不经过人工处理,利用菌种的自然突变而进行菌种筛选的过程叫自然选育。
13.直接亲本:微生物杂交育种直接用来配对杂交的菌株称为直接亲本。
直接亲本由原始亲本经诱变获得,经诱变后带有适当的遗传标记,常用的遗传标记有颜色、营养要求和抗药性等。
14.原生质体融合:在等渗条件下将两亲本的原生质体混合,由聚乙二醇(PEG)作为助融剂,使它们互相凝集,发生细胞融合,接着两亲本基因组由接触到交换,从而实现遗传重组。
生物工艺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生物技术,.灭菌,.菌种的扩大培养 . 生长因子,. 临界氧浓度. 诱变育种,.培养基 .前体,. 反复补料培养.呼吸商, . 临界稀释率,. 生物反应动力学, . 比生长速率μ,. 空气的相对湿度补料分批培养,. 竞争性抑制,. 培养基的分批灭菌,. 发酵. Ks .空气湿含量,.合适诱变剂量,. 倒种,. 自然选育,生物反应动力VVM二、单项选择题1.对于不产孢子的菌丝体来说,那种方法最为理想且保存时间长。
A 菌丝速冻法B 沙土管保藏法C真空冷冻干燥法D 液氮超低温保存法2.下面出现那种异常情况最可能是噬菌体污染了。
A pH上升B pH下降,菌丝体畸变C pH下降,菌丝体消解D pH上升,菌丝体畸变3.下面那种诱变剂在不同pH下以不同机制进行诱变,并有“超诱变剂”之称。
A NTGB 快种子C 氮芥D 亚硝酸4. 进行淀粉酶生产的活动过程中,我们应当选用那种原料作为碳源。
A 乳糖B 淀粉C葡萄糖D 蔗糖5.种子罐的种子移植到发酵罐中主要采用()法。
A 差压法B 火焰接种法C 微孔接入法D 紫外无菌接种6.下面哪个选项能够表达接种龄()。
A 对数后期B 对数中期C 对数前期D 培养12小时7.种子的总量为50m3,发酵罐培养液消后体积为500m3请问接种量为()A 9.9%B 10%C 91%D 50m38.分批培养过程中,不考虑抑制作用,减速期的长短下面那种说法正确()。
A Ks值越大减速期越长B Ks值越大减速期越短C u max越大减速期越短D u max越大减速期越长9. 初级代谢产物或分解代谢产物的形成速率和菌体生长多为()。
A 生长关联型B非生长关联型C部分生长关联型 D 和菌体浓度相关型10.连续培养时,容易遭到那种杂菌的污染()。
A 杂菌一次污染量太多B比生长速率大C 杂菌比生长速率小D 对数期的杂菌11.对于产孢子能力强、孢子发芽快、生长繁殖旺盛的菌种主要采用()直接作为种子罐的种子。
生物工艺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生物工艺考试题及答案大全一、选择题1. 生物工艺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生物学基础B. 生物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C. 工业生产技术D. 化学工程原理答案:B2. 以下哪个不是生物工艺中常用的微生物?A. 酵母菌B. 乳酸菌C. 枯草杆菌D. 蓝藻答案:D3. 发酵过程中,控制pH值的目的是:A. 增加氧气供应B. 维持微生物生长的最佳环境C. 促进微生物代谢D. 抑制微生物生长答案:B4. 以下哪个是生物工艺中常用的生物反应器类型?A. 搅拌槽B. 离心机C. 过滤机D. 干燥器答案:A5. 基因工程在生物工艺中的应用主要包括:A. 提高产品产量B. 改变产品性质C. 增加产品种类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6. 生物工艺中常用的发酵方法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固态发酵;液态发酵7. 微生物的代谢途径可以通过_________技术进行改造。
答案:基因工程8. 在生物工艺中,_________是影响微生物生长和产物形成的关键因素。
答案:环境条件9. 酶固定化技术可以提高酶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稳定性;重复使用性10. 生物工艺产品的质量控制通常包括对产品的_________、_________和安全性的检测。
答案:纯度;活性三、简答题11. 简述生物工艺中发酵过程的三个基本阶段。
答案:发酵过程通常包括三个基本阶段:首先是接种阶段,将微生物接种到培养基中;其次是对流阶段,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生长和代谢;最后是产物积累阶段,微生物代谢产生的物质逐渐积累。
12. 描述生物工艺中常用的几种生物反应器的特点。
答案:常用的生物反应器包括搅拌槽、气升式反应器和膜生物反应器等。
搅拌槽通过机械搅拌提供混合和氧气供应;气升式反应器利用气体上升的动力进行混合;膜生物反应器则利用半透膜来控制物质的进出,适用于某些特定的生物工艺过程。
四、论述题13. 论述基因工程在提高生物工艺产品产量和质量方面的作用。
生物工艺考试题及答案

生物工艺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细胞培养中常用的培养基是:A. 肉汤培养基B. 固体培养基C. 液体培养基D. 选择性培养基答案:C2. 以下哪个不是生物反应器的类型?A. 搅拌式生物反应器B. 气升式生物反应器C. 固定床生物反应器D. 离心式生物反应器答案:D3. 在生物工艺中,细胞悬浮培养技术主要用于:A. 微生物发酵B. 植物细胞培养C. 动物细胞培养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4. 下列哪项不是细胞代谢产物的提取方法?A. 沉淀法B. 吸附法C. 离心法D. 蒸馏法答案:D5. 在生物工艺中,下列哪项不是细胞培养的关键因素?A. 营养物质B. 氧气供应C. 温度控制D. 辐射强度答案:D6. 细胞培养中常用的细胞计数方法不包括:A. 血细胞计数板法B. 流式细胞仪法C.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D. 重量法答案:D7. 以下哪种细胞培养技术不适用于大规模生产?A. 悬浮培养B. 微载体培养C. 贴壁培养D. 灌注培养答案:C8. 在生物工艺中,细胞的贴壁生长通常需要:A. 表面活性剂B. 抗生素C. 血清D. 抗生素和血清答案:C9. 以下哪种细胞培养基不适合用于动物细胞培养?A. DMEMB. RPMI 1640C. LB培养基D. 以上都不是答案:C10. 细胞培养中常用的灭菌方法不包括:A. 湿热灭菌B. 干热灭菌C. 辐射灭菌D. 化学灭菌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细胞培养中,通常需要添加________以促进细胞生长。
答案:血清2. 在生物反应器的设计中,搅拌桨的设计需要考虑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剪切力;氧气传递效率3. 细胞培养基的pH值通常维持在________至________之间。
答案:7.2;7.44. 细胞培养中,CO2的浓度通常维持在________%。
答案:55. 细胞培养过程中,需要定期更换培养基,以去除________和________。
生物工艺试题及答案

生物工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生物工艺学主要研究的是()。
A. 生物分子的合成与应用B. 生物材料的制备与加工C. 利用生物体或生物分子进行工业化生产的过程D. 生物信息的获取与分析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生物工艺学中的发酵技术?()。
A. 固态发酵B. 液态发酵C. 好氧发酵D. 基因发酵答案:D3. 在生物工艺中,下列哪项不是细胞培养的基本条件?()。
A. 无菌操作B. 营养物质C. 温度和pHD. 紫外线照射答案:D4. 基因工程中,常用的运载体是()。
A. 质粒B. 病毒C. 细菌D. 噬菌体答案:A5. 植物细胞培养过程中,脱分化和再分化是()。
A. 同步发生的B. 连续发生的C. 交替发生的D. 随机发生的答案:C6. 动物细胞培养中,贴壁生长的细胞一般会经历()。
A. 接触抑制B. 营养耗竭C. 代谢抑制D. 程序性死亡答案:A7. 在生物工艺中,下列哪项不是蛋白质纯化的方法?()。
A. 凝胶过滤层析B. 离子交换层析C. 亲和层析D. 离心分离答案:D8. 酶的固定化方法不包括()。
A. 吸附法B. 共价结合法C. 交联法D. 沉淀法答案:D9. 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抗生素时,通常需要控制的参数是()。
A. 温度、pH、溶氧量B. 温度、pH、光照强度C. 温度、pH、CO2浓度D. 温度、pH、湿度答案:A10. 下列哪项不是生物工艺中常用的灭菌方法?()。
A. 干热灭菌B. 湿热灭菌C. 辐射灭菌D. 化学灭菌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生物工艺中常用的微生物包括()。
A. 细菌B. 酵母C. 放线菌D. 病毒答案:A、B、C12. 细胞培养中常用的培养基包括()。
A. DMEMB. RPMI 1640C. 蛋白胨水D. 琼脂糖答案:A、B13. 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工具酶包括()。
A. 限制性内切酶B. DNA连接酶C. 逆转录酶D. 聚合酶答案:A、B、C、D14. 蛋白质纯化过程中可能用到的层析技术包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工艺学下复习题1 生物下游加工过程的特点是什么?生物产品特点:①产物浓度低的水溶液 (原因:a 氧传递限制;b 细胞量;c 产物抑制②组分复杂(a 大分子;b 小分子;c 可溶物;d 不可溶物;e 化学添加物由于起始浓度低,杂质又多,所以提取步骤多,常导致收率低,成本高。
发酵液的产品浓度与价格成反比。
P3图13.1.③产物稳定性差(a 化学降解(pH , 温度);b 微生物降解(酶作用,染菌)c剪切力(影响空间结构、使分子降解)④由于分批操作和微生物变异,发酵液每批不尽相同,提取方法要有弹性。
选择提取方法要考虑放罐时间、杂菌污染、加入添加物等,⑤质量要求高(药品或食品)2 生物下游加工过程的一般工艺流程和阶段是什么?①预处理和固液分离技术: 絮凝,离心,过滤,微过滤。
②细胞破碎技术: 球磨,高压匀浆,化学破碎技术③初步纯化技术(目的在于浓缩): 盐析法,萃取,有机溶剂沉淀,化学沉淀,大孔吸附树剂,膜分离技术④高度纯化技术(精制): 各类层析,亲和,疏水,聚焦,离子交换⑤最后纯化-成品加工喷雾干燥,气流干燥,沸腾干燥,冷冻干燥,结晶3 凝聚和絮凝是两种方法,两个概念。
凝聚:指在投加的化学物质(铝、铁的盐类)作用下,胶体脱稳并使粒子相互聚集成1 mm 大小块状凝聚体的过程。
絮凝:指使用絮凝剂(天然的和合成的大分子量聚电解质)将胶体粒子交联成网,形成10mm大小絮凝团的过程。
其中絮凝剂主要起架桥作用。
4 凝聚的机理:1)中和粒子表面电荷 2)消除双电层结构3)破坏水化膜5 常用的凝聚剂电解质有硫酸铝 Al2(SO4)3•18H2O(明矾);氯化铝 AlCl3•6H2O;三氯化铁 FeCl3;硫酸亚铁 FeSO4·7H2O ;石灰;ZnSO4;MgCO36 絮凝的机理——架桥作用7 工业常用的絮凝剂分为三类:人工合成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天然有机高分子聚合物、无机高分子聚合物1)目前常用的是人工合成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如聚丙烯酰胺类衍生物、聚乙烯亚胺衍生物;聚丙烯酸类和聚苯乙烯类衍生物。
2)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天然有机高分子改性絮凝剂根据其原料来源不同可分为淀粉类、纤维素类、植物胶类和聚多糖类。
其中淀粉改性絮凝剂的研究开发最引人注目。
3)无机高分子聚合物有聚合铁系和铝系两大类8 高价无机离子的去除方法1.Ca2+ ——草酸、草酸钠,→形成草酸钙沉淀(注意回收草酸);2.Mg2+——三聚磷酸钠,→形成三聚磷酸钠镁可溶性络合物;3.Fe2+ ——黄血盐,→普鲁士兰沉淀9 预处理的目的:促进从悬浮液中分离固形物的速度,提高固液分离的效率:⑴改变发酵液的物理性质,包括增大悬浮液中固体粒子的尺寸,降低液体黏度。
⑵相对纯化,去除发酵液中的部分杂质(高价无机离子和杂蛋白质),以利于后续各步操作。
⑶尽可能使产物转入便于后处理的一相中(多数是液相);10 常见的固液分离方法过滤filtration离心Centrifugation 膜分离membrane separation双水相萃取 ATPS 扩张床吸附 EBA11 错流过滤又称切向流过滤(Cross-Flow Filtration)传统过滤时过滤液体垂直于过滤介质,过滤阻力主要来之滤饼。
错流过滤打破了传统过滤的机制,即液体的流向和滤膜相切。
12 细胞破碎(cell rupture)技术是指利用外力破坏细胞膜和细胞壁,使细胞内物质包括目的产物成分释放出来的技术。
13 机械破碎法又可分为高压匀浆破碎法(homogenization)高速珠研磨破碎法(bead grinding)超声波破碎法(ultrasonication)14 非机械方法很多(1 酶解(2 化学法溶胞(3 物理法渗透压冲击冻结和融化干燥法其中酶法和化学法溶胞应用最广。
15 基因工程包涵体的纯化方法收集菌体细胞细胞破碎包涵体的洗涤目标蛋白的变性溶解目标蛋白的复性16 常用包涵体蛋白变性剂:5-8 mol/L盐酸胍和6-8 mol/L尿素, 作用:破坏离子间相互作用;表面活性剂如1-2% SDS,作用:破坏蛋白质肽链间的疏水相互作用。
PH>9.0的碱溶液和有机溶剂,使用较少。
影响变性因素:时间、pH、离子强度、变性剂种类和浓度。
17 包涵体蛋白的复性原理:在变性剂溶液中,溶解的蛋白质呈变性状态,即蛋白质高级结构被破坏,但一级结构和共价键没有破坏。
当部分变性剂被除去后,蛋白质会重新折叠成具有活性的正确构型,该过程称复性。
复性方法:稀释法除变性剂-加入大量水或缓冲液。
膜分离法除变性剂-透析、超滤、电渗析。
层析法:凝胶层析,高效疏水层析18 沉淀法的分类根据所加入的沉淀剂的不同,沉淀法可以分为:(1)盐析法;(2)等电点沉淀法;(3)有机溶剂沉淀法;(4)非离子型聚合物沉淀法;(5)聚电解质沉淀法;(6)复合盐沉淀法等(7)亲和沉淀法(8)选择性沉淀法。
19 盐析在高浓度的中性盐存在下,蛋白质(酶)等生物大分子物质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降低,产生沉淀的过程。
20 盐析法机理(1)破坏水化膜,分子间易碰撞聚集,将大量盐加到蛋白质溶液中,高浓度的盐离子有很强的水化力,于是蛋白质分子周围的水化膜层减弱乃至消失,使蛋白质分子因热运动碰撞聚集。
(2)破坏水化膜,暴露出憎水区域,由于憎水区域间作用使蛋白质聚集而沉淀,憎水区域越多,越易沉淀。
(3)中和电荷,减少静电斥力,中性盐加入蛋白质溶液后,蛋白质表面电荷大量被中和,静电斥力降低,导致蛋白溶解度降低,使蛋白质分子之间聚集而沉淀。
21 Cohn经验式蛋白质溶解度与盐浓度的关系㏒ S=β-KsI S—蛋白质的溶解度,g/L; I-离子强度,I=1/2∑mizi2 mi—离子 i的摩尔浓度;Zi—所带电荷;β—常数,图中截距Ks—盐析常数,图中直线斜率22 β和Ks的物理意义β—β代表截距,即当离子强度为零,也就是纯水中的假想溶解度的对数。
与蛋白质种类、温度、pH 值有关,与盐无关;Ks—盐析常数,代表图中直线的斜率;从一些实验结果表明,Ks与温度和pH无关,但和蛋白质与盐的种类有关。
但这种变化不是很大,例如以硫酸铵作为沉淀剂时,Ks值对不同的蛋白质来说,其变化不会超过1倍。
23 盐析法分为两类,第一类叫Ks分段盐析法,在一定PH和温度下通过改变离子强度实现,(固定pH, 温度,改变盐浓度),由于蛋白质对离子强度的变化非常敏感,易产生共沉淀现象,用于早期的粗提液;第二种叫β分段盐析法,在一定离子强度下通过改变PH和温度来实现,(固定离子强度,改变pH及温度),由于溶质溶解度变化缓慢,且变化幅度小,因此分辨率更高,用于后期进一步分离纯化和结晶。
24 等电点沉淀法在低的离子强度下,调pH至等电点,使蛋白质所带净电荷为零,降低了静电斥力,而疏水力能使分子间相互吸引,形成沉淀的操作称为等电点沉淀25 有机溶剂沉淀法概念:在含有溶质的水溶液中加入一定量亲水的有机溶剂,降低溶质的溶解度,使其沉淀析出。
26 有机溶剂沉淀法机理A 降低溶剂介电常数(介电常数D有机 < D水),减小溶剂的极性,从而削弱了溶剂分子与蛋白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加了酶、蛋白质、核酸等带电粒子之间的作用力,因相互吸引而聚合沉淀。
B 破坏水化膜:由于使用的有机溶剂与水互溶,它们在溶解于水的同时从蛋白质分子周围的水化层中夺走了水分子,破坏水化层,降低蛋白质分子的溶剂化能力,破坏蛋白质的水化层,使蛋白质沉淀。
C 相反力:疏水基团暴露并与有机溶剂疏水基团结合形成疏水层27膜分离技术概念:用半透膜作为选择障碍层,利用膜的选择性(孔径大小),以膜的两侧存在的能量差作为推动力,允许某些组分透过而保留混合物中其它组分,从而达到分离目的的技术。
28常见膜分离方法——按分离粒子大小分类:(1 透析(Dialysis,DS)(2 微滤(Microfiltration,MF)(3 超滤(Ultrafiltration,UF)(4 纳滤(Nanofiltration,NF)(5 反渗透(Reverse osmosis,RO)(6 电渗析(Electrodialysis,ED)(7 渗透气化(Pervaporation,PV)29对于不同种类的膜材料的基本要求:(1 耐压:膜孔径小,要保持高通量就必须施加较高的压力,一般模操作的压力范围在0.1~0.5MPa,反渗透膜的压力更高,约为1~10MPa (2 耐高温:高通量带来的温度升高和清洗的需要(3 耐酸碱:防止分离过程中,以及清洗过程中的水解;(4 化学相容性:保持膜的稳定性;(5 生物相容性:防止生物大分子的变性;(6 成本低。
30 影响截留率的因素:(1 分子形状:线状分子易透过,σ线 < σ球;(2 吸附作用:溶质吸附于膜孔壁上,降低膜孔有效直径(3 浓差极化作用:高分子溶质在膜面沉积,使膜阻力↑,较小分子溶质的截留率↑,分离性能↓。
(4 温度/浓度,T↑C↓,使↓σ,因为膜吸附作用↓;(5 错流速度↑,↓σ,因为浓差极化作用↓;(6 pH、离子强度影响蛋白质分子构型,影响σ31 截断分子量:(molecular weight cut-off,MWCO)相当于一定截留率(通常为90%或95%)的分子量,随厂商而异32 超滤是以压力为推动力,利用超滤膜不同孔径对液体中溶质进行分离的物理筛分过程。
其截断分子量一般为6000到 50万,孔径为几十nm,操作压0.2-0.6MPa。
33 反渗透利用反渗透膜选择性的只能通过溶剂(通常是水)而截留离子物质性质,以膜两侧静压差为推动力,克服渗透压,使溶剂通过反渗透膜实现对液体混合物进行分离的过程。
操作压差一般为1.5~10.5MPa,截留组分为小分子物质。
34 萃取:当含有生化物质的溶液与互不相溶的第二相接触时,生化物质倾向于在两相之间进行分配,当条件选择得恰当时,所需提取的生化物质就会有选择性地发生转移,集中到一相中,而原来溶液中所混有的其它杂质(如中间代谢产物、杂蛋白等)分配在另一相中,这样就能达到某种程度的提纯和浓缩。
35 液液萃取是以分配定律为理论基础分配定律:一定T、P下,溶质在两个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分配,平衡时,溶质在两相中浓度之比为常数。
K=C1/C2=萃取相的溶质浓度/萃余相的溶质浓度K-分配系数常温常压下,K为常数,应用前提条件:A稀溶液,B溶质对溶剂互溶没有影响,C溶质分子为同一分子类型,不发生缔合或解离36 分离因素表示有效成分A与杂质B的分离程度。
β=KA / KBβ=1,K A = KB,分离效果不好;β>1,K A > K B,分离效果好;β越大,KA 越大于KB,分离效果越好。
37 弱电解质的表观分配系数弱酸的表观分配系数:K=K0 /(1 +10 pH - pK )弱碱的表观分配系数: K=K0 /(1 +10 pK - pH )K0-只与T、P有关; K-与T、P和pH有关K可通过实验求出,而K0不能,可由公式求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