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岭南园林美学思想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浅淡现代中式新岭南风格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浅淡现代中式新岭南风格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浅淡现代中式新岭南风格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意识形态对于建筑景观设计上的影响与桎梏逐渐减少,很多极具地方特色、历史传统特色的设计理念得到重生,并在现代建筑技术的帮助下,实现了自身的复兴与发展。

新岭南风格的景观设计理念无疑是一个生命力在新时代得到复兴的设计理念。

作为中国南方本土文化一个标示性的文化标志,新岭南风格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园林景观;新岭南风格;现代性传统的岭南建筑风格一向以简练、朴素、通秀、典雅的风格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在建筑功能上,则有着隔热、遮阳、通风等极具岭南风格的特点,景观上则有着典型的热带风光特点。

如新岭南风格园林的代表作广东四大明园之一的清晖园。

清晖园的设计特点首先是它因地制宜的实用性,广州地处南方,气候炎热,清晖园为适应这种气候,被设计成前疏后密、前低后高的格局,但是整体格局又显得疏而不空,密而不塞,让人没有空洞或者压抑之感,建筑风格上则是轻盈灵巧,开敞通透。

但是作为一个由古代园林建筑修缮而来的园林,清晖园在设计上有其自身对风格限制。

由于是古代建筑,很多改造工程就会是在对原有的建筑基础上进行的,这就对新的设计思路的施展造成一种很大的制约。

新岭南风格设计思路作为一种复兴的思潮,它与传统的岭南设计还是有所区别的,在新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新时代的实物必定会有其时代性,以及与传统的差异性,现代建筑设计更加强调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现代中式新岭南风格的设计运用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作品,笔者认为是坐落于广州的清华坊可以作为一例典型。

作为别墅住宅小区,清华坊拥有设计极为考究的园林景观,而整个别墅区,就可以是看做一个大的园林,而小区内的别墅建筑也是其园林景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清华坊的设计进行论述。

1.整体结构布局清华坊的宅院在结构布局上采用了岭南传统梳式布局模式,均是以前厅、天井、后院为主的结构。

梳式布局的特点是虽然房屋密度相对较高、房屋间距小,但是由于每家又有围墙,独立成户,封闭性很强,但因为每户内部又有天井,天井小院起到了一个组织空间的作用,因此,这种天井宅院有着外封闭、内开敞的特点。

浅谈岭南建筑元素在庭院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浅谈岭南建筑元素在庭院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浅谈岭南建筑元素在庭院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作者:曾容容来源:《装饰装修天地》2017年第01期摘要: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其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日益升高,庭院景观设计在现实生活中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设计的风格也更加的趋向于本土文化,使传统的民族风格,民族文化成为设计重点。

在项目中健康、绿色、地域文化结合现代的设计理念,使我们的历史性、人文特性可以更好地展现出来。

岭南建筑元素具有强烈的文化地域性,反应了岭南地区人们在建筑中对环境的改善方法和生活方式。

关键词:岭南建筑;岭南建筑元素;庭院景观设计;再生设计;创新方法一、概念阐述1.岭南建筑岭南原是指中国南方的五岭之南的地区,相当于现在广东、海南、广西。

岭南是中国比较有自己气候特点的环境区域之一,两广和海南这些地区不仅在地理环境相连,而且人民生活习惯也有不少的相同之处。

在我国的地理历史上,唐朝岭南道,也包括曾经属于中国皇朝统治的越南红河三角洲一带。

直到宋代以后,越南北部才被分离出去。

所以现在的岭南地区概念中逐渐将越南排除在外。

由于历代行政区划的变动,现在提及到岭南一词,特指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五省区。

正式提出"岭南建筑"的时间是在1957 年。

夏昌世(时任华南工学院建筑学系教授)在这一年的《建筑学报》上发表了题为《通风、隔热、遮阳》的论文。

这个时候大家才开始了解岭南建筑,以及研究岭南建筑。

岭南建筑是我国建筑体系中的有着非常浓厚地域文化建筑气息的建筑风格之一。

经过千百年来不计其数的建筑师研究的结晶并且充分结合岭南人们的生活习惯特性与气候特点,才形成风格独特的岭南建筑艺术。

岭南建筑特点:功能上具备通风、隔热、遮阳的特点,良好的朝向和厅堂、天井、廊道相结合的通风系统。

在建筑形式通常采用多为梳式布局,单体建筑及群体犹如梳子一般,在南北向序地排列成行。

还有就是内开阔,外封闭,并且建筑密集,如明字楼、三间两屋的布局形式,内部天井的建筑形式。

传统岭南元素在当代园林中的创新运用论文

传统岭南元素在当代园林中的创新运用论文

传统岭南元素在当代园林中的创新运用论文摘要:中国的园林艺术源远流长,其中岭南元素独具特色。

传统的岭南园林以其独特的空间布局和建筑风格而闻名,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当代园林对于传统岭南元素的运用也在不断创新。

本文主要探讨了传统岭南元素在当代园林中的创新运用,并通过分析案例来进一步说明其实践意义。

一、引言中国的园林艺术源远流长,历经千年的演变,形成了多种风格独特的园林体系。

其中,岭南园林以其独特的空间布局和建筑风格而闻名。

岭南园林以其典雅的水景和山石景观,独特的建筑格局和装饰手法,深受人们喜爱。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当代园林对于传统岭南元素的运用也在不断创新,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审美观念。

二、传统岭南元素的特点传统岭南园林以其独特的空间布局和建筑风格而闻名,主要包括以下特点:1.水景和山石景观:岭南园林以其典雅的水景和山石景观而著名。

通过合理的布局和景观设计,使园林空间充满了生气和灵动性。

2.建筑格局和装饰手法:岭南园林以其独特的建筑格局和装饰手法而闻名。

传统的岭南园林建筑多为二楼四合院式布局,以及精美的木雕和花窗等装饰。

3.园林文化和精神内涵:岭南园林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和精神内涵,体现了人们对于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三、当代园林中传统岭南元素的创新运用1.创新的空间布局:在当代园林中,传统的岭南元素可以通过创新的空间布局来运用。

例如,可以通过引入现代建筑手法,将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融为一体,创造出独特且富有现代感的园林空间。

2.创新的景观设计:在当代园林中,传统的岭南水景和山石景观可以通过创新的景观设计来运用。

例如,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人工水景和3D打印技术,创造出更加生动和具有艺术感的水景和山石景观。

3.创新的建筑格局和装饰手法:在当代园林中,传统的岭南建筑格局和装饰手法可以通过创新的设计和施工技术来运用。

例如,可以采用现代材料和技术,将传统的建筑格局和装饰手法赋予新的内涵和表现力。

岭南园林艺术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探讨

岭南园林艺术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探讨

岭南园林艺术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探讨作者:周春晖来源:《南方农业·下》2022年第07期周春晖.岭南园林艺术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探讨[J].南方农业,2022,16(14):-53.摘要岭南园林艺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因岭南地区独特的地势条件,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建筑艺术。

基于此,从布局方式、模糊空间的营造、景物的处理方式和植物的应用等方面分析了岭南园林的艺术特色,并从审美性与实用性相结合、自然与人文气息的营造和综合应用空间布局3个方面对岭南园林艺术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岭南园林;空间布局;實用性;现代建筑中图分类号:TU986.4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ki.1673-890x.2022.14.017坚持岭南园林艺术与现代建筑领域的有效融合,不仅是新时期岭南园林艺术的丰富与发展,也是现代建筑行业升级与完善的一次积极尝试。

在实际工作的开展中,相关从业者需要从岭南园林的艺术特色中获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元素并加以利用。

1 岭南园林造园特色分析在历史的积淀下,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岭南园林形成了独特的造园方法,其在空间的营造、植被的应用等方面所表现出的艺术特色,都与江南园林或北方园林有明显差异。

结合岭南园林的建筑风格,从园林布局方式、模糊空间的营造和景物处理方式和植物的应用4个方面展开分析。

1.1 岭南园林布局方式岭南园林最重要的特点是在空间的布局上,巧妙地实现了住宅与园林的有效融合。

在园林设计中,一石、一木、一花和一草都属于建筑空间,在日常生活中围绕这个空间展开各种活动[1]。

就空间布局而言,岭南园林的布局目的在于实现自然空间与建筑空间的融合,更注重自然空间的打造,很多建筑或布局都是为自然空间服务的[2]。

前庭后院或前厅后宅是岭南园林中较常见的庭院布局方法。

岭南园林在建筑过程中,为了满足实用的目的,常将主要的建筑布置在园林的后面,即园林的前半部分为园林区,后半部分为住宅区,中间选择水池花木或回廊亭台进行间隔。

浅析岭南元素在园林主题民宿中的运用——以广州从化“田缘花舍”园林景观建设施工为例

浅析岭南元素在园林主题民宿中的运用——以广州从化“田缘花舍”园林景观建设施工为例

浅析岭南元素在园林主题民宿中的运用———以广州从化“田缘花舍”园林景观建设施工为例林玉琳(广东四季景山园林建设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520)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最重要的衡量指标之一,乡村民宿产业能有效带动乡村旅游业,促进乡村各项产业的发展。

作为民宿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宿景观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手段之一。

以“田缘花舍”的设计及施工为例,从总体思路、布局规划、元素运用、植物配置等对该民宿进行了分析,探索岭南元素在主题民宿中的运用。

关键词:岭南元素;花文化;乡村振兴中图分类号:TU2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23)16-0076-031民宿概况“田缘花舍”位于广州市从化区鳌头镇西塘村童话小镇,是一家以“花文化”为主题的特色民宿。

民宿的前身是西塘村里废弃的小学校舍,通过专业团队的精心改造,成为独具西关风情的岭南特色民宿。

民宿在保持校舍原貌的条件下进行改建,配备了茶艺室、书吧、主题餐厅等设施。

整个改造包括:民宿楼(占地面积约398m2,建筑面积约1592m2)、餐厅(占地面积约186m2)、利用小学废弃的前后操场打造独具岭南特色的前后花园(共3400m2)。

该民宿于2018年被评为“广州市十佳民宿”,于2019年荣获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奖,于2021年被评为“广州红棉二星级”民宿[1]。

2总体改造思路“田缘花舍”前身为废弃的乡村小学,建筑比较规整,缺乏灵动性,倘若对旧建筑进行拆除重建,将会导致历史文化流失以及人文记忆断层。

因此,如何将旧建筑进行活化利用,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在改造过程中,除了保留原有校园骨架外,还应对自然、人文、美感等要素进行综合考虑,最终建设团队采用岭南中式风格对旧建筑进行改造,该民宿总体改造思路如下。

2.1因地制宜原则在对场地建筑进行改造和加建的过程中,建设团队始终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岭南风格的特点及运用地方特色在设计中的体现

岭南风格的特点及运用地方特色在设计中的体现

岭南风格的特点及运用地方特色在设计中的体现摘要:岭南园林是由自然景观所形成的自然园林和适合于岭南人民生活习惯的园林,岭南园林体现了岭南人民崇尚自然、热爱生活的审美情趣,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这种把西方雕塑手法与中国园林布局相结合的艺术方式,体现了岭南园林建设中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显著特点。

关键词:类型;造园理念;造园特点;文化影响;设计体现前言:中国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精湛的技艺,其历史可以追述到《诗经》中周文王营造的灵台、灵囿和灵沼,随后中国园林经历了汉代时宏大的皇家园林、魏晋南北朝时期以自然情趣为主题的山水园林、唐宋时期的私家园林与皇家园林,直到明清时期的江南私家园林与北方皇家园林到达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高峰。

它通过人文的艺术加工与创造,将建筑、山水、植物融为一体,形成景象优美、意境深远的园林特色,使其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岭南园林是通过利用自然景观形成的自然园林,并且适合岭南人民生活习性的私家园林,岭南园林反应了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审美情趣,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这种把西方雕塑手法与中国园林布局相结合的艺术方式,体现了岭南园林建设中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显著特点。

它通过人文的艺术加工与创造,将建筑、山水、植物融为一体,形成景象优美、意境深远的园林特色,使其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岭南园林是中国园林的一种形式,岭南地区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和人文习俗,因此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岭南园林文化。

一、岭南园林的类型及造园理念。

岭南园林的类型可按不同的特点分为如下几类:一是按归属类型分,有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公共园林等;二是按布局类型分,岭南园林有庭院式、自然山水式、综合式等;三是按地域类型分,岭南园林有广东园林、广西园林、福建园林、台湾园林、海南园林等。

岭南园林造园理念具有多元兼容性,不拘泥于某种形式,只要“万物皆备于我”,便可接纳融合,为我所用,博彩各家之长,并结合自身的地域文化特点,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

岭南古典园林的美学特征

岭南古典园林的美学特征

岭南古典园林的美学特征作者:杨悦来源:《当代旅游(下旬)》2018年第02期摘要:余荫山房是岭南的古典园林,也是广东的四大园林之一。

岭南园林建筑带有地域性特色,其传统的建筑空间布局与北方的园林空间布局是有差异的,南方园林主要以私家园林为主,布局精致、小巧,在美学应用上具有岭南特色。

文章中主要是对古典园林的艺术特色、文化、布局等方面进行分析,介绍岭南园林余荫山房的美学特征。

关键词:余荫山房;岭南园林;地域文化;美学岭南原本是指中国南方的五岭之南的地区,相当于现在广东、广西及海南全境。

岭南是中国一个特定的环境区域,这些地区的地理环境相近,生活习惯也有很多相同之处。

现在岭南这一词,就是指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五省区。

岭南建筑既有保留古制的一面,又有融汇中西方的另一面。

岭南沿海尤其是广州一地主要是以海上交通为主,所以中外文化交流十分的活跃。

岭南园林主要是指狭义的广府园林。

岭南园林也是作为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三大流派之一,在中国造园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现代园林的创新和发展上,更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岭南四大园林分别是清晖园、余荫山房、梁园、可园。

岭南园林有几个比较鲜明的特色:第一是体型轻盈、通透、朴实,园林体量较小。

第二是装修精美、华丽,大量运用木雕、砖雕、陶瓷、灰塑等民间工艺、门窗格扇、花罩漏窗等都精雕细刻,还有镶上套色玻璃做成纹样图案。

第三是布局形式和局部构件受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就如在园中看到的中式传统建筑中采用罗马式的拱形门窗和巴洛克的柱头,还运用条石砌筑规整形式水池,厅堂外设铸铁花架等,都反映出中西兼容的岭南文化特点。

一、岭南园林中地域性文化的应用在园林的设计中,被人们铭记于心触动人心的作品都有着同样的特征——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都是深深的根植与当地地域特色中产生。

在园林中就是要充分的利用地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对地域性文化的深入研究,“因地制宜”也是在园林设计中的前提条件,也是体现了园林的地域特色所在。

浅谈岭南园林美学思想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浅谈岭南园林美学思想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浅谈岭南园林美学思想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摘要:本文在对岭南园林构成特点、发展历史分析基础上,以东莞市东城区文化中心景观设计为例,从岭南园林美学的特质角度上进行分析,分别是认真与从容、开放与融合、崇尚自然与真实为美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最后揭示了岭南园林在营造过程中所遵循的美学思想内涵。

通过对提炼和延续不同的地域文化,强化现代园林的地域风格、传承当地的文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使园林的艺术能够古为今用,为现代园林的营造提供宝贵的理论和经验。

关键词:岭南园林;美学思想;地域文化;营造1 前言中国的古典园林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期影响,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是源于自然高于自然。

大体演进脉络是:园林的规模,由大而小。

园林的景观,由单纯的粗放宏观逐渐发展为以精致的微观为主。

园林的创作方法由单纯的写实,逐渐过渡到写实与写意相结合,最终转化为以写意为主。

园林早期模仿自然,逐渐再造自然,以文人画家的审美造园。

中国古典园林蕴含美学思想将中国园林引入自然的和人造的融为一体的自然山水园林的境界,形成了以“有假为真,苑白大开”的美学思想,从而以“意境”为美学的核心。

2 岭南园林综述岭南园林是我国古典园林的奇葩,在中国园林史中占据重要的篇章。

由于岭南地区位于中国大陆的最南地带,东南频海,区内丘陵地多而平地少,期间河流纵横。

加上气候炎热、多雨又多台风,春雨之际湿度很大,有时达到饱和点,这种特殊的自然条件对园林影响很大。

因此,岭南园林是强调顺应地域环境特征。

同时,岭南园林的选址尽可能离开闹市,把园林宅邸建在真山真水的大自然环境之中甚至将宅院融入大自然,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建园者崇尚自然,追求平实,不太重视人工制造的假山流水,也不羡慕江南园林那种咫尺山林的小巧[1]。

3 东城区文化中心景观设计工程概况东城区文化中心位于东莞市东城区政府的东北面,将原有的停车场改成政府的后花园,属于东城区政府的扩建工程,是由我们岭南公司设计以及施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岭南园林美学思想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7-10-09T12:19:55.473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5期作者:李焕连[导读] 最后揭示了岭南园林在营造过程中所遵循的美学思想内涵。

通过对提炼和延续不同的地域文化,强化现代园林的地域风格、传承当地的文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使园林的艺术能够古为今用,为现代园林的营造提供宝贵的理论和经验。

岭南园林设计有限公司 523125
摘要:本文在对岭南园林构成特点、发展历史分析基础上,以东莞市东城区文化中心景观设计为例,从岭南园林美学的特质角度上进行分析,分别是认真与从容、开放与融合、崇尚自然与真实为美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最后揭示了岭南园林在营造过程中所遵循的美学思想内涵。

通过对提炼和延续不同的地域文化,强化现代园林的地域风格、传承当地的文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使园林的艺术能够古为今用,为现代园林的营造提供宝贵的理论和经验。

关键词:岭南园林;美学思想;地域文化;营造
1 前言
中国的古典园林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期影响,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是源于自然高于自然。

大体演进脉络是:园林的规模,由大而小。

园林的景观,由单纯的粗放宏观逐渐发展为以精致的微观为主。

园林的创作方法由单纯的写实,逐渐过渡到写实与写意相结合,最终转化为以写意为主。

园林早期模仿自然,逐渐再造自然,以文人画家的审美造园。

中国古典园林蕴含美学思想将中国园林引入自然的和人造的融为一体的自然山水园林的境界,形成了以“有假为真,苑白大开”的美学思想,从而以“意境”为美学的核心。

2 岭南园林综述
岭南园林是我国古典园林的奇葩,在中国园林史中占据重要的篇章。

由于岭南地区位于中国大陆的最南地带,东南频海,区内丘陵地多而平地少,期间河流纵横。

加上气候炎热、多雨又多台风,春雨之际湿度很大,有时达到饱和点,这种特殊的自然条件对园林影响很大。

因此,岭南园林是强调顺应地域环境特征。

同时,岭南园林的选址尽可能离开闹市,把园林宅邸建在真山真水的大自然环境之中甚至将宅院融入大自然,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建园者崇尚自然,追求平实,不太重视人工制造的假山流水,也不羡慕江南园林那种咫尺山林的小巧[1]。

3 东城区文化中心景观设计工程概况
东城区文化中心位于东莞市东城区政府的东北面,将原有的停车场改成政府的后花园,属于东城区政府的扩建工程,是由我们岭南公司设计以及施工。

占地面积为3800㎡,场地呈现中间高,两边低的地形,其中4号楼首层是屋顶花园,有两层地下车库。

设计通过细腻的处理手法,以庭院式的景观呈现在游人面前。

以湖泊为中心,将岭南风格的建筑小品与湖泊景观相结合,游于园中,步移景异,感受流水的灵动与怡人的景色,突出重点,构成东城区文化中心的景观中心区。

东城区文化中心的设计无论是理念上还是表达形式上都是延续了岭南造园的艺术,也兼容了现代设计手法,形成了现代与传统的融合,实现城市空间环境的美学价值。

自然山水重回传统中国的记忆,在细节和体验中明确文化身份和精神归属,寻找一种适合现代中国人的理想的生活方式。

4岭南园林美学的特质分析
4.1 岭南园林美学的认真与从容
岭南园林造园秉承务实的理念,追求生活的实在性和注重物质的回报效应。

造园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注重交际性和实用性,即使是住宅园林,也强调其空间的交往环境,而淡化其怡情养性的休闲环境。

园林的营造,尽量做到多用途。

通过跟游人的沟通、交流,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繁闹的城市里,东城区文化中心的环境优美、视野开阔、空气清新,不仅为游人提供了一个可以在工作之外驻息、身心放松的空旷环境,也提供了一个运动的场所,在宁静中寻找激情,对生活充满希望。

同时,东城区文化中心的设计也存在不足,应该增加遮阴、避雨的构筑物或者设施,南方的天气阵雨频繁而突然,游人往往是乘兴而来,有时却会因没有避雨的地方而败兴而归。

而白天,面对南方的骄阳,更需要一个可以遮阴,凉快的休息地方。

在整个交谈过程中,游人的坦诚、以及他们表达的认真与从容。

岭南人的敏捷开朗、讲究实际和敢拼敢闯的性格特征和多元兼容的文化特征深刻影响岭南园林的地方特征的呈现。

这种认真与从容的精神,是岭南文化从古至今传承不止的宝贵财富。

4.2岭南园林美学的开放与融合
岭南文化天然就具有开放兼容的品格,因为岭南文化本身就是在白越文化、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吴文化以及西方文化的不断融合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因而岭南文化想来就善于吸收外来文化,当受到不同文化冲击与挑战时,又能兼收并蓄并择善而从。

岭南园林造园因受商品意识和商人思想的影响,园林讲究的是实用,园林景观景象的表述也不拐弯抹角,在园林的尺度上是近距离的对话,意在园林的融合性和亲近性。

园林尺度较小,讲究景观与人的近距离对话。

东城区文化中心以绿荫草坪营造开阔的景观空间,通过疏林草地强调景观的舒适性和景观性。

东城区文化中心地处亚热带,观赏植物品种繁多,园内一年四季都是都花团锦簇、绿荫葱翠。

除了亚热带的花木之外,还大量引进了外来的植物。

岭南文化的开放融通、择善而从,都融进了东城区文化中心的景观设计里。

4.3 岭南园林美学的崇尚自然、真实为美
崇尚自然是岭南文化历史来秉承的审美理想。

无论是传统的岭南造园,还是当代的现代公共园林,都崇尚“自然为宗”,表现出“求真而传神、求实而会意”、“崇尚自然而超于自然”的审美情趣,形成了独特的岭南风格。

东城区文化中心追求人工环境与当地自然环境相结合,绿地美学效应、社会效应相统一的思想与岭南文化是不谋而合的,是分不开的,因而能把岭南文化融入其中。

从构图来看,东城区文化中心线条流畅而通达,平面构图简单而协调,用色沉着而统一,这些都反映了“自然、真实”的设计理念。

其中宽阔的草地、青翠的植物、幽曲的园路与入口景观区假山跌水、清泉石桥比较,更接近大自然的朴素与野趣。

可以说,岭南园林在深刻领悟自然美的基础上,透过造园家的心灵对自然外物加以提取概括,来表达自然之道。

分明是人工造山、造水、造园,却借助奇山瘦水、怪石花木、虫鱼鸟兽,创造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

5 总结
东城区文化中心的成功,既是岭南文化的反映,同时也是对传统岭南园林美学的诠释,最能反映一个项目的景观设计好坏的既不是设计者,也不是建造者,而是使用它,与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的大众,即是文化的主体。

任何设计观念都离不开一定的美学原则,实际在造园的过程中并非只是简单的再现或模仿自然特征,而是在深切领悟自然美的基础上将自然界的众多元素加以萃取、抽象、概括、典型化,且这种创造却并不违背蔼然的天性,恰恰相反,是顺应自然并更加深刻的表自然。

我想,对于坚持“道法自然”“阴阳和谐”“中庸之道”的传统美学精髓,园林设计者开始探索在园林建设中怎样继承和保护传统文化,怎样展示和突出地域特点,尤其是在具有优秀传统古典园林的地区要更好地发展和创新,并在设计中合理体现,追寻适合现代中国人的理想的生活方式,这才是作为设计者的必须考虑的要点。

参考文献:
[1]陆琦. 岭南造园与审美岭南建筑丛书[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6.
[2]张蕾, 屈寒飞. 浅谈岭南园林造园特色[Z]. 河南: 中州建设, 2005.1.
[3]宗白华. 美学与意境[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7:210.
[4]陆琦. 岭南园林艺术[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32-56.
[5]陈芬芳. 中国古典园林研究文献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研究史初探[D].天津: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