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概论(20200910165633)

幼儿园课程概论(20200910165633)
幼儿园课程概论(20200910165633)

第二节幼儿园课程的概念与特质

一、幼儿园课程的概念

是指在幼儿一日生活活动中,帮助幼儿获得有益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币种_ 活动的总和。

二、幼儿园课程的特质

1. 基础性与启蒙性

2. 全面性与综合性

3. 活动性与直接经验性

4. 整合性

(1)内容上的整合:五个领域

(2)方式上的整合:教学组织形式集体/小组/个人教学

(3)资源上的整合:家庭/社区/学校

5. 潜在性

幼儿模仿力强,幼儿园课程不仅体现在教育计划,还体现在环境,生活,游戏以及教师不经

意的行为。

隐性课程:蕴含在环境、材料、活动中,潜移默化地作用于幼儿,影响幼儿发展的课程。

第二章幼儿园开发模式与设计取向

第一节幼儿园课程开发模式

一、目标模式

博比特创始人

泰勒现代课程理论之父

目标模式经典形成标志一一“泰勒模式”

二、过程模式

皮亚杰布鲁纳影响

斯坦豪斯第一次明确提出并系统确立过程模式

过程模式基本内容

内容的选择

拉斯的12条鉴别看来是否有内在价值的活动标准

1. 卢梭自然后果法打破窗户自己承担后果

2.

第二节幼儿园课程设计取向

一、学科中心取向

二、学习者中心取向

起源于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爱弥儿

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杜威

1. 经验中心设计

杜威拉格舒梅科

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一一杜威

经验中心设计强调儿童的兴趣,将儿童视为学校组织教育的基础。

2. 人本主义设计

库姆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罗杰斯

人本主义强调个人的潜能,强调学生积极的自我概念和人际交往技巧,以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3. 开放教室设计

三、问题中心取向

1. 生活情景设计

斯宾塞斯特拉特梅尔福克纳麦金

鼓励学生学习问题解决的过程

2. 核心设计

福恩斯博辛

将社会生活中困扰人的关键问题作为核心

第三章幼儿园课程目标

第一节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内涵与依据

一、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内涵

教育目的

指教育的总体方向,体现的是普遍的,终极的教育价值追求。

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教育目标

教育目的下位概念,它所体现的是不同性质的教育和不同阶段的教育的价值。

《幼儿园工作规程》

课程目标

酵母目标的下位概念,它是根据教育目的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健康领域

的目标等

二、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

1. 普遍性目标

普遍性目标是依据一定的哲学或伦理观、意识形态、社会政治需要引出的对课程进行原则性

规范或总括性指导的目标。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幸福;大演说家;完美生活;

普遍性目标取向体现了课程目标的一般性原则或宗旨。具有普遍性、模糊性、规范性特点。

局限是模糊,泛化,具有一定随意性

2. 行为目标

是以具体的、可被观察与操作的行为来表述的课程目标。特点是具体,精确与可操作。弊端

是人的价值观,情感,态度,审美经验等是很难用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来预先具体化的。

创始于博比特“活动分析法”

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梅杰“行为目标运动”

3. 生成性目标

也称形成性目标或者展开性目标,它是在教育情景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目标。根本特点是过程性。

杜威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

斯坦豪斯“过程模式”

以生成性目标为取向的早期儿童课程与教育方案

意大利“瑞吉欧”幼儿教育方案

美国“项目活动”

这类课程较少带有预设痕迹,课程实施过程能比较充分发挥儿童的主体作用。缺点是带有教育的理想主义色彩,教师实施不仅需要高超的技术与额外的努力,而且比较难以实现。

4. 表现性目标

是指每个儿童在具体的教育情景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

美国课程论专家艾斯纳

特点是创造性

三、制定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基本依据

1. 对幼儿的研究

原因:幼儿园课程的一个基本职能就是要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所以课程编制者必须关

注幼儿的发展,尤其要关注幼儿的发展需要与兴趣、关注幼儿的认知发展、情感萌发、社会

化过程以及个性形成等方面的规律与特点。

2?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

3. 对学科知识的研究

四、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价值性遴选

1. 从幼儿终身可持续发展角度审视幼儿园课程目标

《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应为幼儿的一生发展打好基础。

所以幼儿园课程目标是实现幼儿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使幼儿的主体性不断提升,为其一生发

展塑造好品质。

《纲要》: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的行为倾向是

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

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忽视幼儿学习品质培养,单纯追求知识技能学习的做法是短视而有害的。

2. 以幼儿心理发展及学习特点为依据进行选择

(1)幼儿学习目的性差,无意学习为主。注意力分散,易走神,开小差。

(2)幼儿往往是在操作、感受、交往、体验中学习,在活动中构建知识。(杜威、皮亚杰)(3)幼儿的学习是整体未分化全身心投入的活动,他们经常从自身经验出发来理解学习新的经验.(4)幼儿的学习伴随丰富的体验,会引起情感上的变化。

第二节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体系与层次结构

一、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两种体系

1. 学习内容

2?儿童发展领域

二、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结构与层次

1.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结构

美国布鲁姆把教育目标分成认知、情感、动作三大类

2. 幼儿园课程目标层次

(1)五大领域目标

(2 )学年目标

(3 )单元目标可以以时间(学期、月、周)为单元,也可以以内容(主题、节日)为单元。(4)具体教育活动目标三?幼儿园课程目标表述理解、感受、喜欢、尝试、乐意行为性目标、一般性目标

第四章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第一节幼儿园课程内容的概念及意义

幼儿园课程内容是指依照幼儿园课程目标选定的通过一定形式表现和组织的基本知识、基本态度、基本行为。

第二节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范围及类型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范围指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基本要素或基本组成部分。即有助于幼儿发展的

基本知识、基本态度、基本行为所组成的区域。

第三节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

《纲要》:第一,既适合幼儿现有水平,又有一定挑战性。第二,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

又有利于长远发展。第三,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

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 目标性原则

一是全面,不但德智体美缺一不可,每一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态度、基本行为的内容也要

具备。二是在全面的前提下

第八章经典幼儿园课程理论与方案

第一节五指活动

陈鹤琴1923年鼓楼幼稚园

定义:课程内容由五方面组成,它犹如人的五个手指头,是活的、可以伸缩的,但却是整体的、连通的、互相联系的。

一、基本理论观点

"活教育”理论体系

(1 )活教育的目的论

活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2 )活教育的课程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3 )活教育的方法论

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

二、幼儿园五指活动课程

1. 课程目标

做人、身体、智力、情绪

2. 课程内容

健康、科学、社会、艺术、语文

3. 课程组织

单元教学法(整个教学法):幼儿园的课程从自然和社会两大环境中选择儿童感兴趣的而且适合儿童的人、事、物作为中心,以单元主题来组织,各项活动都围绕单元进行,使各科之间构成内在联系,形成整体。即把儿童所应学的东西整个的、有系统的教给儿童。

4. 课程的编制与实施实施方面强调

(1)采用游戏式教学方法

(2)采用小团体的教学方法

(3)通过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提供引起幼儿的学习动机

5. 课程的评价

1925 张宗麟陈鹤琴《幼稚生应有的习惯和技能表》

第二节幼稚园行为课程及其方案

张雪门南陈北张

1 理论来源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福禄贝尔蒙台梭利

2. 基本观点

生活就是教育,五六岁的孩子们在幼稚园的生活实践,就是行为课程……这份课程包含了工

作、游戏、音乐、故事等材料,也和一般课程一样。然而,这份课程完全根据生活;从生活而来,从生活展开,从生活结束。——张雪门

生活和行动是行为课程的基本要素

3. 方案

(1)目标满足儿童心身的需求,养成儿童“扩充经验的方法”和习惯,培养其生活能力与意识。(2)内容儿童自发的诸般活动儿童的自然环境儿童的社会环境

(3)组织

特点与要求

第一,整体的第二,偏重于儿童的个体发育第三,注重儿童的直接经验

(4)实施行为课程的宗旨是以行动为中心,强调“做”的价值,提倡“教学做”打成一片。运用设计教学法来拟定行为课程计划,并用单元教学法进行。

第三节蒙台梭利课程理论及其方案

1907 罗马儿童之家

一、理论基础

.1. 儿童观

(1)儿童具有发展的内在冲动力——吸收力的心智一方面,注重遗传和内在的生命力;另一方面,蒙台梭利也相信环境对儿童的作用。《童年的秘密》《有吸收力的心智》

(2)儿童发展具有阶段性

四个阶段1-3 ,3-6,6-12 ,12-18 。儿童成长是质变到量变,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因为要进行不同的教育。

(3)儿童发展具有敏感期

语言敏感期0-5 ,感觉发展敏感期0-5 ,行为规范敏感期2-6,肢体协调发展敏感期 2.5-5 。教育应与敏感期相符合,从而促进儿童正常发展,避免延误时期带来儿童心理发展障碍。

(4)儿童的发展是通过工作实现的

《教育的自我活动》

她认为,儿童的最主要活动不是游戏,游戏不能培养儿童严肃认真求实责任感和严格遵守纪律的精神与行为习惯,只有工作才是儿童最主要和最喜欢的工作。

2. 教育观点

(1)主张自由教育

(2)提供有准备的环境有规律、有秩序的生活环境提供有吸引力的、美的、实用的设备和用具允许

儿童独立的活动,自然的表现,使儿童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力量丰富儿童的生活印象

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培养儿童的社会性行为二、教育方案

1. 教育目标

协助儿童开发自己的内在潜能,帮助儿童发展出自发性的人格和养成一种独立、自信、自律、自足以及自我管理的活动习惯,并为儿童进入成人世界做准备。

2. 教育内容

(1)感官教育(核心)直接目的是使儿童感官敏锐,间接目的是培养儿童观察、判断、区别、比较、归类等能力。并强调:

第一,感官教育的刺激应孤立化。不同感官训练采用不同材料第二,感官教育要把握“敏感期”

3-7 岁第三,感官教育要通过具体的步骤和程序“三段式”练习法第一,命名。建立感知觉与其名称的联系。第二,确认。按照教师说出的名称拿出相应的物体。第三,记忆。自己说出物体的名称。(2)日常生活练习

(3)语言教育

(4)数学教育

(5)文化科学教育

3. 教育内容与过程的组织

三。评价

优点:重视儿童的内在需要,强调对儿童的尊重和信任,强调儿童个别化学习,倡导教师耐

心、细致的观察与指导。

缺点:孤立的感官训练,对创造力的忽视,过度强调读写算,忽视儿童的实际生活经验,缺乏增进社会互动与发展语言的机会。

第四节海伊. 斯科普课程

美国韦卡特

第五节意大利瑞吉欧幼儿教育体系与课程方案

瑞吉欧. 艾米莉亚意大利小镇马拉古齐一、理论基础与基本观点

1. 儿童观

(1)儿童是拥有充分生存和发展权的人

(2)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

(3)儿童具有巨大的潜能

(4)儿童天生都是艺术家

2. 教育观

(1)教育不仅仅追求外在的目标,更多的注重内在的品质

(2)教学方法上,反对单向灌输,反对把语言文字作为获取知识的途径。他们认为教育在于给儿童创设学习的情境,帮助儿童在与情境中的人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构建知识。

(3)强调儿童与同伴的相互作用及其价值

(4)在“教”与“学”两者之间,更尊重后者

(5)教师应掌握正确的时机,找到正确的方法,适当地介入,协助儿童发现问题,帮助儿童提出问题(6)幼儿学校是社会生态大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7)环境是重要的教育因素

3. 课程的实施与组织

4. 教师的角色

(1)幼儿的倾听者

(2)幼儿的观察者

(3)幼儿的伙伴与向导

(4)幼儿行为的记录者与研究者

(5)实践的反思者

第六节华德福幼儿教育理念与课程方案

奥地利鲁道夫. 史代纳

1. 理论基础

2. 课程目标与内容

目标:

努力使用各种教育手段和方法,促进幼儿身心灵整体的健康发展,为幼儿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致力于以下几个方面:身体活动能力、感官接受能力、语言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社会能力、动机和专注能力、伦理道德的价值能力。

内容

(1)自由游戏与远足艺术活动故事与晨圈生活活动节日庆典与生日会

第九章园本课程

第一节园本课程概述

一、历史与发展

二、特点与功能

特点:

1. 课程特性方面,具有特色性

2. 课程权力方面,具有自主性

3. 课程民主方面,具有民主参与性和开放性

4. 课程开发方面,具有生成性功能:

第二节

园本课程的开发

一、界定二、条件与实践

1. 条件办学理念幼儿园背景发展机制师资建设课程研究课程内容

第一章 幼儿园课程概述

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述 一、选择题 单选 2、以下课程类型中个,不属于学科课程的是( B )。 A、分科课程 B、核心课程 C、相关课程 D、融合课程 3、依据课程决策的层次标准来分析,任课教师实际理解领会的课程属于( A )。 A、学校层次的课程 B、教学层次的课程 C、观念层次的课程 D、体验层次课程 4、( C )是根据儿童经验或团体生活统整起来的课程,它的理论基础是“经验主义”课程哲学观,所以又称对称经验课程。 A、核心课程 B、广域课程 C、活动课程 D、融合课程 5、( B )是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是生成课程,当受教师水平、物质环境条件、幼儿人数等制约时,容易使幼儿的自主、探索、实践流于表面。 A、隐性课程 B、经验课程 C、学科课程 D、分科课程 6、美国斯坦福大学的( A )从课程的功能出发提出显性课程,隐性课程和悬缺课程三种类型的课程。 A、艾斯纳 B、古德莱德 C、普洛佛斯 D、费尼克斯 7、以下哪种课程是存在于“理想的课程”和“实际的课程”之间的流失的课程。( C ) A、显性课程 B、隐性课程 C、悬缺课程 D、经验课程 8、以下哪种课程是属于社会本位的课程类型。( A ) A、核心课程 B、分科课程 C、融合课程 D、广域课程 9、除了活动课程外,以下哪种课程也是属于经验课程。( C ) A、相关课程 B、融合课程 C、核心课程 D、广域课程 10、目前,我国幼儿园课程主导的定义是( B )。 A、经验论 B、活动论 C、过程论 D、体验论 多选 1、以下哪些是幼儿园课程的特点(ABCD )。 A、幼儿园课程的基础性、启蒙性 B、幼儿园课程的全面性、生活性 C、幼儿园课程的整合性 D、幼儿园课程的活动性和直接经验性 2、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艾斯纳教授从课程功能出发提出以下哪些课程类型( ABC ) A、显性课程 B、隐性课程 C、悬缺课程 D、经验课程 3、关于课程的概念,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观点(ABCD ) A、课程是教与学的内容 B、课程是教与学的计划 C、课程是学习者的经验 D、课程是各种活动 4、幼儿园课程由以下哪些要素组成?(ABCD ) A、幼儿园课程目标 B、幼儿园课程内容 C、幼儿园课程实施 D、幼儿园课程评价 5、以下哪些课程属于以课程决策的层次为标准划分的(AB ) A、理想课程 B、领悟课程 C、隐性课程 D、悬缺课程 填空题 1、按在不同层次上起作用对课程进行分类,可以分为观念层次的课程、社会层次的课程、学校层次的课程、教学层次的课程和体验层次的课程。 2、目前我国幼儿园课程类型主要是分领域课程,其实质是学科课程。 3、悬缺课程是存在于理想的课程和实际的课程之间的流失课程。 4、目前我国幼儿园课程类型主要是分领域课程,其具体样式表现为分科课程和相关

幼儿园课程概述

幼儿园课程 一、幼儿园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概念 1.课程的定义 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以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幼儿在园的一切活动都属于幼儿园课程的范畴。 2.课程的要素 课程组织是依据目标的要求,对构成教育的基本要素或课程实施的各种因素,加以编排、组合、平衡的方式。它包括教育教学计划、学习材料及活动设计、环境创设与布置、教育组织形式、时间与空间的安排等。 (4)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以目标为标准,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或某阶段终结时,对课程各要素的适宜性以及效果进行测量和评估,为教育行政部门鉴定课程方案提供决策的依据,同时也为课程实践者完善课程、提高课程的适宜性提供调整的信息。 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教程评价这四个基本要素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它们相互作用、互相制约、互相调节,从而使课程处于良性循环的动态发展过程之中。 (二)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幼儿园课程与中、小学课程相比较,从内容到形式都有着较大的区别,这是由不同教育阶段的教育任务与目标,以及不同年龄段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决定的。 1.幼儿园课程融合于一日生活之中 幼儿在园所进行的各种活动都包含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幼儿园课程融合在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与环节之中,包括集体活动、小组活动、自选活动、转换过渡与收拾整理、进餐、盥洗、午睡以及人(离)园等。 另外,从幼儿园课程的内容来看,由于幼儿教育不是单纯地传授系统的知识技能,而是注重幼儿全面和谐的整体培养。因此,在内容上就不仅仅限于几门学科,还必须能够满足幼儿身体的、认知的、情感的、社会性的以及沟通与创造等各方面的发展需要。而如此多的内容只通过作业课是不可能完成的,必须综合利用幼儿园的各种教育途径,特别是通过科学地、合理地、有效地安排幼儿的一日生活,使教育渗透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只有这样,才能全面落实幼

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述

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述 一、重难点解析 主题词:课程的多元定义;一元化课程;多元化课程;分科课程;活动课程;显性课程;隐性课程;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幼儿园课程的要素;游戏;教学;日常生活活动(一)课程的定义 1.课程即科目 将课程定义为学科科目(或领域),即主要讨论以文化遗产和科学为基础组织教学的各种课程形态(如科学、数学、语言等)。 认为课程即学科科目(或领域),就会注重学科科学体系,会依据科学和学问的逻辑,并根据学习者的发展特征和认识水平编制成一定体系的教材,让学习者进行“系统的”学习。这种课程通常表现为各科目的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教材等。我国幼儿园过去普遍实施的分科课程(语言课,常识课,计算课,美术课,音乐课和体育课),即是认同这种定义的表现。 2.课程即经验 课程还被从广泛的意义上定义为学习者的经验,即课程被认为“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所获得的一切经验”,而不是学科科目群。 以经验的维度界定课程,起源于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杜威认为,“教育是在经验中,由于经验、为着经验的一种发展过程。”i他主张“把各门学科的教材或知识各个部分恢复到原来的经验。”这种观点即强调从教材转向个人,认为唯有儿童实际经历、理解和接受了的经验,才能称为儿童学习到的课程认为课程即经验,就会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课程,就会“以开发与培养主体内在的、内发的价值为目标,突出地将生活现实和社会课题,或者说是以社区、经验、活动、劳动等等作为内容编成,旨在培养丰富的具有个性的主体。经验课程的基本着眼点是儿童的兴趣和动机,以动机为教学组织的中心。”现在幼儿园课程领域中经常讲的生活课程、活动课程、儿童中心课程就是属于这种经验课程。 3.课程即目标 还有一种观点将课程界定为预期的学习结果和目标。 从这种维度来界定的课程“并不关心学生在学习的情境中将要做什么,而关心的是作为其行为结果——他们将学到什么(或将能做什么)。课程关心的是结果,而不关心发生了什么事。”这就要求事先制定一套有结构、有序列的学习目标作为课程,之后所有的教和学都为达到这些目标服务。在我国50年代以后,幼儿教育学习前苏联的教育模式,国家对幼儿园课程采取中央集中管理的方式,这时的幼儿园课程较多关注的是儿童知识和技能的获得,较多关注的是课程预设目标的实现,因此,当时的幼儿园课程认同的就是“课程即目标”。 4、课程即计划

幼儿园课程概论(20200910165633)

第二节幼儿园课程的概念与特质 一、幼儿园课程的概念 是指在幼儿一日生活活动中,帮助幼儿获得有益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币种_ 活动的总和。 二、幼儿园课程的特质 1. 基础性与启蒙性 2. 全面性与综合性 3. 活动性与直接经验性 4. 整合性 (1)内容上的整合:五个领域 (2)方式上的整合:教学组织形式集体/小组/个人教学 (3)资源上的整合:家庭/社区/学校 5. 潜在性 幼儿模仿力强,幼儿园课程不仅体现在教育计划,还体现在环境,生活,游戏以及教师不经 意的行为。 隐性课程:蕴含在环境、材料、活动中,潜移默化地作用于幼儿,影响幼儿发展的课程。 第二章幼儿园开发模式与设计取向 第一节幼儿园课程开发模式 一、目标模式 博比特创始人 泰勒现代课程理论之父 目标模式经典形成标志一一“泰勒模式” ☆ 二、过程模式 皮亚杰布鲁纳影响 斯坦豪斯第一次明确提出并系统确立过程模式 过程模式基本内容 内容的选择 拉斯的12条鉴别看来是否有内在价值的活动标准 1. 卢梭自然后果法打破窗户自己承担后果 2. ☆ 第二节幼儿园课程设计取向 一、学科中心取向 二、学习者中心取向 起源于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爱弥儿 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杜威 1. 经验中心设计 杜威拉格舒梅科 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一一杜威 经验中心设计强调儿童的兴趣,将儿童视为学校组织教育的基础。 2. 人本主义设计

库姆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罗杰斯 人本主义强调个人的潜能,强调学生积极的自我概念和人际交往技巧,以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3. 开放教室设计 三、问题中心取向 1. 生活情景设计 斯宾塞斯特拉特梅尔福克纳麦金 鼓励学生学习问题解决的过程 2. 核心设计 福恩斯博辛 将社会生活中困扰人的关键问题作为核心 第三章幼儿园课程目标 第一节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内涵与依据 一、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内涵 教育目的 指教育的总体方向,体现的是普遍的,终极的教育价值追求。 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教育目标 教育目的下位概念,它所体现的是不同性质的教育和不同阶段的教育的价值。 《幼儿园工作规程》 课程目标 酵母目标的下位概念,它是根据教育目的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健康领域 的目标等 二、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 1. 普遍性目标 普遍性目标是依据一定的哲学或伦理观、意识形态、社会政治需要引出的对课程进行原则性 规范或总括性指导的目标。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幸福;大演说家;完美生活; 普遍性目标取向体现了课程目标的一般性原则或宗旨。具有普遍性、模糊性、规范性特点。 局限是模糊,泛化,具有一定随意性 2. 行为目标 是以具体的、可被观察与操作的行为来表述的课程目标。特点是具体,精确与可操作。弊端 是人的价值观,情感,态度,审美经验等是很难用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来预先具体化的。 创始于博比特“活动分析法” 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梅杰“行为目标运动” 3. 生成性目标 也称形成性目标或者展开性目标,它是在教育情景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目标。根本特点是过程性。 杜威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 斯坦豪斯“过程模式” 以生成性目标为取向的早期儿童课程与教育方案 意大利“瑞吉欧”幼儿教育方案 美国“项目活动”

幼儿园课程概论

第五章幼儿园经典课程方案 第一节国外著名的幼儿园课程方案 一、蒙台梭利课程模式 (一)蒙台梭利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 儿童具有发展的内在冲动力----吸收力的心智 生命力不仅通过自发活动呈现和发展,还表现出不同感官的敏感期 在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自由、作业和秩序是蒙台梭利为儿童营造的三根主支柱。(二)蒙台梭利课程模式的教育目标和内容 目标——协助儿童开发自己内在的潜能,帮助儿童发展出自发性的人格,养成一种独立、自信、自律、自足及自我管理的活动习惯,并为儿童进入成人世界做准备。 内容:由5个方面组成,它们是:感官教育(训练)(核心、最重要、最富特色的内容)、日常生活练习、语言教育、数学教育、文化教育。 (三)蒙台梭利课程中教师的作用 ?观察者 ?观察不是最终目的,观察为的是对儿童进行引导,在必要时及时给以指导或适 当的刺激,为的是给儿童提供活动的环境和作业的教具,让儿童通过自己的作业,达成自我的发展。 ?榜样 (四)对蒙台梭利课程模式的评价 合理性:1、重视儿童的内在需要,尊重和信任儿童; 2、强调个别化学习; 3、倡导教师耐心、细致的观察与指导 4、有完整成套的教具,使儿童在操作过程中主动学习、自我发展。 局限性:1、孤立的感官训练。 2、忽视创造力。 3、过于强调读、写、算,忽视幼儿实际的生活经验。 4、缺乏增进社会互动与发展语言的机会。 二、海伊斯科普课程 (一)伊斯科普课程的理论基础:皮亚杰的儿童发展理论 (二)伊斯科普课程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关键经验”是该课程的核心 早期,“主动学习”是作为一个关键经验提出并要求儿童掌握;到了后期,“主动学习” 已成为课程实施的一个基础 课程内容:不是明确规定的系统的学科知识,而是围绕关键经验提供的各种类型的活动;具体内容反映在课室内外的环境设置中,往往以“活动区”为中介开展;关注与发展 过程有关的经验 课程组织:具体落实在一日活动的安排中;让10类58条关键经验反复出现在许多不同的活动中;兴趣区(自选)活动、小组活动、团体活动 课程实施:没有一个特殊的教学方法,其课程实施是通过每日的例行活动来完成; 由“计划-操作-回忆”三个环节以及其他一些活动(小组活动、户外活动、团体 活动)组成;把这些环节安排成一日生活时间表;只要这几个环节都包含在内, 具体如何安排并不重要;但计划时间、操作活动时间、打扫整理时间和回忆时 间的先后顺序不能变;操作活动时间应该是时间最长的一个环节。 (三)海伊斯科普课程中教师的作用

幼儿园课程概述

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述 第一节课程的概念与类型 1.课程的经典界定: ①课程即学习的科目:六艺. 其实质是强调学校向学生传授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只关注教学的科目,不评价学生的情感陶冶、个性培养;只关注学科知识的体系、结构、逻辑,不关注学生的需要、兴趣、动机及所学知识对于学生个人的意义。 ②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所有教学活动为目标服务. ③课程即教学计划:课程目标、内容、评价. ④课程即儿童在学校获得的学习经验:杜威. 以儿童为中心 这种课程观将课程的重心由学科和教师转移到了学习者身上,实现了课程本质由客体到主体的转变。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 ⑤课程即学校组织的学习活动:做中学. 活动产生经验,经验依赖于活动,儿童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者在活动中的各种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做中学”是儿童获得经验的主要方式。 ⑥hh 2.课程组织形态视角下的课程的类型:2种分类 ①主体与客体(学科与儿童) ②分与合 3.学科与儿童关系视角中的课程类型: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活动课程) ①学科课程(知识为核心): 学科课程是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如语文、算术、历史、音乐等) ②经验课程(儿童为核心): 经验课程也称活动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是以儿童的主题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

织的课程。 经验课程的特点/优点: [1]以学习者的直接经验为课程开发的基点 [2]学习者是能动的、创造性的 [3]经验课程中,学习者的需要、动机、情感、态度的发展与其智力的发展同等重 要,学习者是整体的存在 [4]重视学习者的个体差异 ③hh 4.分与合关系视角中的课程类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①分科课程: 分科课程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 ②综合课程: 综合课程是一种多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和内在联系。 5.课程功能视角下的课程的类型: 艾斯纳教授:从课程的功能出发,提出三种课程类型: ①显性课程:(正式课程/官方课程):即官方规定的外显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意 图的教育影响。 ②隐性课程:即非预期的教育影响。(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 ③悬缺课程:即学校应该提供、却没有提供的学习经验,也即存在于“理想的课程” 与“实际的课程”之间的流失的课程,是二者的差距。 第二节幼儿园课程的概念与特质 6.幼儿园课程的界定:3种倾向类型 ①学科倾向的界定(历史) ②活动倾向(主导) ③经验倾向

幼儿园课程概论

幼儿园课程概论 第一部分填空 1幼儿园课程概论活动论 2幼儿园课程由四个要素组成: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3课程开发的模式:目标模式与过程模式 4幼儿园课程设计取向:学科中心取向;学习者中心取向;问题中心取向 5幼儿园的课程五大领域为:健康、社会、语言、科学与艺术 6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结构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等人在《教育目标分类学》中曾以儿童身心发展的整体结构为框架,为教育目标的建立提供了一个比较规范、清晰的形式标准,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三大类。 认知领域,主要包括知识的掌握、理解或回忆、再认,以及认知能力的形成、发展等方面的目标。 情感领域,主要包括兴趣、态度、习惯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形成、发展的目标。 动作技能领域,主要包括神经肌肉协调的操作技能、动作技能和行动等方面的目标。 7幼儿园课程的层次是指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纵向结构 8课程实施的取向有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课程创生取向。 9一日生活中的教育活动分成三类:生活活动、游戏活动与教学活动 10影响幼儿园实施课程的主要因素:课程计划因素;一线教师因素;国家政策法规;幼儿园硬件;社会因素。 11课程评价的主体即课程评价的实施者。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人员、幼儿园园长、教师、幼儿、家长等均可以成为评价的主体。 12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内容和范围大致可以划分为课程方案评价、实施过程评价、课程效果评价。 第二部分名词解释 1幼儿园课程------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2泰勒原理----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这四个基本问题被后人成为“泰勒原理”。 泰勒原理:确定教育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评价教育计划 确定教育目标是课程开发的出发点与归宿,构成课程开发的核心。 对目标模式的评价:确定对偶然分解对整合外显对内隐 3普遍性目标---依据一定的哲学或伦理观、意识形态、社会政治需要而引出的对课程进行原则性规范或总括性指导的目标。 4行为目标-----以具体的、可被观察与操作的行为来表述的课程目标。它指明课程实施以后

幼儿园课程概论期末复习

幼儿园课程概论 一、名词解释: 1.五大领域: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可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各领域的内容之间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儿童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 2.隐性课程: 即教学方法、奖励制度、组织结构、学校环境的“副产品”。即非预期的影响。 3.园本课程: 在幼儿园现实的根基上生长起来的,与幼儿园的资源、师资等条件相一致的课程。 4.单元主题活动: 在或长或短的一段时间内,围绕事先选择的主题组织教育活动。 5.五指活动课程: 课程内容由五方面组成,它犹如人的五个手指头,是活的、可以伸缩的,但却是整体的、连通的、互相联系的。分别为: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语文活动。 6.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 儿童的任何一个行为都有两个水平,较低水平的行为是儿童的独立行为,即儿童能独自完成的或自己知道的事物;较高水平的行为是儿童在帮助之下能够达到的行为。这两个行为水平之间构成了一个区域,在这个区域之内的若干程度的行为水平称为最近发展区。 7.维果斯基“心理工具”: 指的是认为创造的标记、符号、文字、公式、图像等。能帮助个人去掌握适应于自己所在文化的心理功能。 8.有准备的环境: 一方面指充满爱与快乐的心理环境,另一方面指经过教师组织与安排的物质环境。 二、选择/判断: 1、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拉尔夫·泰勒(泰勒模式被公认为目标模式经典形态的标志)泰勒原理(课程开发的四个基本问题) (1)确定教育目标 (2)选择学习经验 (3)组织学习经验 (4)评价教育计划 2.高瞻理论(High/Scope)的来源: 第一阶段,启动阶段:20世纪60-70年代。以皮亚杰的认知理论为基础,注重如何发展儿童的认知与智力。《认知中心课程》的出版,标志着High/Scope课程模式的初步形成。 第二阶段,调整阶段:20世纪70-80年代。1979年,High/Scope课程模式的著作《活动中的儿童》诞生,它进一步发展了High/Scope课程,第一次把儿童的主动学习和强调知

幼儿教育学第五章测试题

幼儿教育学第五章测试题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幼课程的基本要素是( )。 A.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形式 B.课程内容、课程要求、课程评价 C.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课程评价 D.课程方法、课程内容、课程组织、课程评价 2.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更应该以素质教育为基本价值取向。幼儿课程促进幼儿素质发展的关键是( )。 A.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 B.学科知识的积累 C.技能训练的加强 D.直接经验的获得 3.( ),在课程内容组织方面,它强调以幼儿的活动为中心,以幼儿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编制的起点,重视依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和能力的变化不断调整和组织课程内容。 A.分科课程 B.经验课程 C.综合课程 D.核心课程 4.幼儿园课程内容最内在的形态( )。 A.知识与经验 B.人、事、物的现象与情境 C.活动 D.上课 5.幼儿园课程要把各种教育因素有机地组织起来,使它们相互支持、相互强化,只有按这样的原则组织起来的整体优化的课程结构,才能转化为幼儿完整、系统的学习经验,以达到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目的,这说明在组织幼儿园课程时应遵循( )。 A.整体性原则 B.生活化原则 C.主体性原则 D.科学性原则 6.( )主要是借助语言讲解来进行的,所以运用时应特别注意直观性原则。 A.间接教学 B.直接教学 C.分组教学 D.个别教学 7.课程评价的内容包括( )和教育工作两大方面。 A.教育活动 B.教师 C.教学环境 D.幼儿发展 8.客观的进行评价就是不抱成见,没有偏见,以评价的标准平等的对待人和事,把通过观察、测量、访谈、调查等方法从各方面所收集的资料和数据,如实地加以描述,并以正确的教育观做出分析和判断。这体现了课程评价的哪项原则( )。 A.评价中要发挥教师的主体性 B.评价要有客观性 C.评价要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D.评价应有利于改进与发展课程 9.五指活动课程的创始人是( )。 A.蒙台梭利 B.陈鹤琴 C.杜威 D.维果茨基 10.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特点及幼儿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幼儿园课程具有 ( )性质。 A.基础性 B.非义务性 C.适宜发展性 D.系统性 11、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基本形式是() A.幼儿园教育活动 B.幼儿园教学 C.上课 D.游戏 12.哪种课程内容的方式有利于幼儿直接经验的发展() A.分科课程 B.核心课程 C.活动课程 D.选修课程 13、()是实现幼儿教育目标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以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A.幼儿园教学活动 B.教学内容 C.幼儿园课程 D.幼儿园环境 14、()是课程的其他要素的抉择依据和标准,并对整个教育过程起导向作用 A.课程目标 B.课程内容 C.课程组织 D.课程评价 15、( )是课程目标的载体,是有关知识和经验 A.课程内容 B.课程组织 C.课程编排 D.课程评价 16、在适当的条件下,素质所蕴含的潜能能释放出来,说明素质具有() A.基础性 B.潜在性 C.稳定性 D.发展性 17、下列关于幼儿园课程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幼儿园课程是终身教育的根基课程 B.幼儿园课程时基础素质教育课程 C.幼儿园课程时基础教育课程的基础部分 D.幼儿园课程是义务教育课程 18、幼儿课程要与幼儿的现实发展需要联系起来,要启于未发,适时而教,循序而育,表明幼儿园课程具有() A.启蒙性 B.奠基性 C.基础性 D.义务性 19、关于“幼儿园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的基础部分”,说法不正确的是()

幼儿园课程第一章概述教案

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述 教学目标: 1、了解各种课程的概念 2、掌握幼儿园课程的概念、特点及类型 3、辨析幼儿园课程的理论基础 4、理解幼儿园课程与教学、游戏的关系 5、对幼儿园课程理论的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幼儿园课程的概念、幼儿园课程的理论基础 教学难点:幼儿园课程的理论基础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 教学准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制作PPT 教学课时:6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间相互问好,把最好的状态给学生 二、自我介绍 三、课程要求 三、介绍新学科 幼儿园课程论对幼儿教育具有重大的作用,幼儿园课程是学习幼儿教育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导出新课。 此不做深入讨论,要着重引发学生的未知学科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四、讲授新课 通过细致的讲述,让学生知道幼儿园课程理论的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一节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概念 众说纷纭,未成共识 (一)课程词源的分析: 中国——始于唐代,学者孔颖达《诗经·小雅·小弁》,如“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 对于教育制度、教学课程的安排、执行,一定要有智慧有德行的人来掌管,才能够依照法度(正确之法和自然之法)来保持和执行。 关于这里的课程有侠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是指1.具体一个人的整个的学习和教育的课程,2.一个人或一些人的单独一门学科的课程,广义的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教育体制,教学理念、学习功课的种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等),课程的编排等;这里的课程近乎是教育的内涵; ?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提及课程,含义接近现代。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 ?在此含义是很清楚的,即指功课及其进程。

幼儿园课程教学大纲

《幼儿园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9XJ05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一)课程的性质 《幼儿园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的“中介性”课程。它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幼儿园课程的基本概念及原理,中、西方当代早期教育课程及其沿革与发展趋势,探讨幼儿园各学习领域在课程中的地位与机制,揭示幼儿园课程的编制、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的一般规律等。使学生了解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常识,获得一个关于幼儿园课程的整体概念,养成具有一定教育素养的课程观,并提高将教育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育实践的能力。 (二)课程的任务 使学生理解课程的基本常识,获得关于幼儿园课程的整体概念,了解当代有代表性的课程方案及早期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趋势,养成具有一定教育素养的课程观,尝试参与课程设计,提高将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实践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㈠知识目标 1.通过课程定义的分析,说明课程涉及的诸多问题,帮助学生找到理解课程的概念框架,用相对清晰的概念框架澄清课程的复杂含义。通过讲述课程改革的大致方向,揭示幼儿园课程的特殊性。 2.认识课程的价值,掌握幼儿园课程设计的基本知识。 3.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和实施的规律和方法。 4.提高学生对幼儿园课程和教育活动的理论认识。 ㈡能力目标 1.有效地为3——6岁幼儿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并评估教学效果。 2.在理解课程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幼儿园课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具有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能力。 3.使学生形成和掌握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必需的态度、基本知识及技能,为开展各种幼儿园教育活动和科研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㈢思想教育目标 1.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精神。 2.具有较强的职业道德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儿童观、课程观。 3.初步具备辩证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知识部分

幼儿园课程概论期末试卷.doc

隆德县职业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理论考试高三年级(4)班幼儿园课程概论期末试卷 (命题人:张丽萍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共七大题) 一、填空。(本题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教育体系是广纳多种理论营养后的一种生动实践。 2、课程以皮亚杰主义为理论基础。 3、蒙台梭利课程教育内容的组织是以为中心。 4、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结构包括、与幼儿心理 发展年龄水平结构三个方面。 5、课程内容既要符合幼儿已有的发展水平、又要能促进其进一步发展,即难度水平 应处在幼儿的。 6、在我国幼儿园的课程实施以教育活动的三种类型呈现,即生活活动、 与,其中仍是课程实施的主要形式。 7、游戏活动的实施需要两个基本条件:第一,保证幼儿的自由活动时间。第二, 。 8、提出并系统确立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的是。 9、至今影响较大的课程评价模式有评价模式、评价模式、 评价模式、评价模式及评价模式。 10、蒙台梭利教育内容是以为核心,教育内容涵盖五个领域,即 、、、及。 二、单项选择。(本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以影响学生的方式为标准可将课程分为( )。 A.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B.理想课程和现实课程 C.认知性课程和情意性课程 D.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12、教育的最基本职能是促使年轻一代更好地适应社会,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这说明在编制幼儿园课程时应考虑到( )。 A.社会要求 B.学科结构 C.人类知识 D.儿童发展 13、所谓( ),是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及活动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它关注的是学生的个性形成和自我实现。 A.学问中心课程 B.经验中心课程 C.综合课程 D.活动课程 14、幼儿园课程要把各种教育因素有机地组织起来,使它们相互支持、相互强化,只有按这样的原则组织起来的整体优化的课程结构,才能转化为幼儿完整、系统的学习经验,以达到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目的,这说明在组织幼儿园课程时应遵循( )。 A.整体性原则 B.生活化原则 C.主体性原则 D.科学性原则 15、课程设计中的目标模式的四个基本步骤依次是( )。 A.确定目标——组织与实施——选择内容——评价

第五章 幼儿园课程 电子教案

第六章幼儿园课程 课题名称:幼儿园课程概述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幼儿园课程的概念,深入理解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内涵; 2、学习了解幼儿园课程的基本要素; 3、理解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4、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初步建立幼儿园课程的概念,树立正确的课程观。重点/难点:幼儿园课程的概念、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内涵 教学准备:教学PPT、案例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课题名称:第二节——第五节幼儿园课程目标、幼儿园课程内容、幼儿园课程组织、幼儿园课程实施、幼儿园课程评价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了解幼儿园课程目标确定依据及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结构层次、表述方式; 2、学习了解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及组织类型; 3、学习了解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途径和影响实施的主要因素; 4、学习了解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内容及评价原则; 5、初步树立幼儿园课程理念,树立正确的课程观。 重点/难点: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结构层次、课程内容组织类型、课程实施的途径教学准备:教学PPT、案例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

请同学们认真分析例三的目标表述,存在什么问题? 教师再结合同学们作业设计中活动内容的选择来点评,请同学们自己说明活动内容选择是依据是什么? 教师举例:《我是有本领的孩子》和《各种各样的纸》主题活动设计中内容的选择 引导同学们分析、总结出选择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原则有哪些? 请学生举例说明课程的组织类型,讨论:两类课程的优缺点分别有哪些?综合课程就是活动课程吗? 教师强调环境的影响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分析判断: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如同建筑工人【例二】幼教小班美术教案:可爱的大苹果 目标:1.根据要求进行美工创作。 2.通过美工活动学习运用手部小肌肉进行“撕、贴”活动。 3.通过活动的进行让幼儿体会美术创作的积极情绪。 【例三】语言活动:小鸭找朋友 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懂得有朋友是快乐的。2、初步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3、初步知道朋友之间要和睦相处。 第三节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幼儿园课程的内容以幼儿在园一日生活来分: 生活活动内容、游戏活动内容、学习活动内容(教学活动) 课程内容是为实现课程目标服务的,课程目标是选择课程内容的重要依据。 主题《各种各样的纸》 一、选择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原则 目标导向原则、基础性原则、价值性原则、发展适宜性原则、兴趣性原则、兼顾“均衡”与“优先”的原则 二、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类型 学科课程: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组织学科。(五大领域) 活动课程: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幼儿教育学第五章教案

第课时 教学内容:第五章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要素第一节幼儿教师1 教育目标: 1.掌握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要素 2.掌握幼儿教师的职能和社会地位 3.了解幼儿教师的社会权利和义务 4.通过教学,使树立学生正确的幼儿教师教育观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 教学难点:幼儿教师的职能和社会地位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高考考点:幼儿教师职业角色的多元化 教学过程: 一、复习 通过默写、提问、习题回顾第四章的内容。 二、导入 1、提出问题:这一章我们学习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要素,那么基本要素包括哪些方面呢?请大家自己看书,找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要素(教师、幼儿和环境),并作简单分析。 2、导入本节课的内容:幼儿教师 三、新课内容 (一)幼儿教师的职能和社会地位 1、教师讲解幼儿教师的职能,社会地位: (1)定位:从教育学意义上来说,幼儿教师是专门的职业和专业人员 (2)职能:遵循国家教育方针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培养人,造就合格社会成员。 (3)地位:地位越来越高,被称为“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二)幼儿教师职业的特点

1、学生看书,找出幼儿教师职业特点体现在哪两个方面?各有何特点。 2、请学生在黑板上默写。 3、教师讲解: (1)幼儿教师职业的劳动特点 ①幼儿教师的劳动复杂而富有创造性。 A幼儿教师的教育任务是多方面的,复杂的 提问:教师的教育对象?教育对象的发展特点?幼儿园的任务?幼儿的一日活动? B创造性:幼儿的个性和发展潜力不同,教师应根据幼儿不同的特点,因材施教,让每个儿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②幼儿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 A提问:幼儿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什么?(模仿) B举例讲解:《说了不许说话》 ③幼儿教师的劳动具有长期性 A学生讨论:你最难忘的一位老师? B举例讲解:《诺贝尔奖得主的幼儿园时光》 C教师讲解长期性的内容。 (2)幼儿教师职业的角色特点 ①教师是幼儿生活的照料者 ②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支持者 提问:为什么是支持者而不是传授者?教师的任务是什么? ③教师是幼儿与社会沟通的中介者 (三)幼儿教师的社会权利和义务 请学生朗读,做初步了解,教师分析简单讲解。 四、高考题解析 1、(2013年,填空题,37)幼儿教师的劳动具有复杂性、创造性、和长期性。 答案:示范性。考点:幼儿教师职业的劳动特点。 2、(2014年,多选题,24)幼儿园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包括()。A复杂性B创造性C示范性D长期性

幼儿园课程概论

第五章幼儿园经典课程方案 第一节国外着名的幼儿园课程方案 一、蒙台梭利课程模式 (一)蒙台梭利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 儿童具有发展的内在冲动力 ----吸收力的心智 生命力不仅通过自发活动呈现和发展,还表现出不同感官的敏感期 在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自由、作业和秩序是蒙台梭利为儿童营造的三根主支柱。 (二)蒙台梭利课程模式的教育目标和内容 目标——协助儿童开发自己内在的潜能,帮助儿童发展出自发性的人格,养成一种独立、自信、自律、自足及自我管理的活动习惯,并为儿童进入成人世界做准备。 内容:由5个方面组成,它们是:感官教育(训练)(核心、最重要、最富特色的内容)、 日常生活练习、语言教育、数学教育、文化教育。 (三)蒙台梭利课程中教师的作用 ?观察者 ?观察不是最终目的,观察为的是对儿童进行引导,在必要时及时给以 指导或适当的刺激,为的是给儿童提供活动的环境和作业的教具,让儿童通过自己的作业,达成自我的发展。 ?榜样 (四)对蒙台梭利课程模式的评价

合理性:1、重视儿童的内在需要,尊重和信任儿童; 2、强调个别化学习; 3、倡导教师耐心、细致的观察与指导 4、有完整成套的教具,使儿童在操作过程中主动学习、自我发展。 局限性: 1、孤立的感官训练。 2、忽视创造力。 3、过于强调读、写、算,忽视幼儿实际的生活经验。 4、缺乏增进社会互动与发展语言的机会。 二、海伊斯科普课程 (一)伊斯科普课程的理论基础:皮亚杰的儿童发展理论 (二)伊斯科普课程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关键经验”是该课程的核心 早期,“主动学习”是作为一个关键经验提出并要求儿童掌握;到了后期,“主动学习”已成为课程实施的一个基础 课程内容:不是明确规定的系统的学科知识,而是围绕关键经验提供的各种类型的活动;具体内容反映在课室内外的环境设置中,往往以“活动区”为 中介开展;关注与发展过程有关的经验 课程组织:具体落实在一日活动的安排中;让10类58条关键经验反复出现在许多不同的活动中;兴趣区(自选)活动、小组活动、团体活动 课程实施:没有一个特殊的教学方法,其课程实施是通过每日的例行活动来完成; 由“计划-操作-回忆”三个环节以及其他一些活动(小组活动、户外 活动、团体活动)组成;把这些环节安排成一日生活时间表;只要这

幼儿园课程概论

第一节 一、幼儿园课程内涵 (一)幼儿园课程定义 教育部“九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中国幼儿园课程政策研究”所认为的幼儿园课程概念就是“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幼儿园工作规程》里所说的“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即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二)幼儿园课程特点 1.幼儿园课程的基础性、启蒙性 2.幼儿园课程的全面性、生活性 3.幼儿园课程的整合性 4.幼儿园课程的活动性与直接经验性 5.幼儿园课程的潜在性 第二节幼儿园课程类型 一以课程组织形态为分类标准的课程类型 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相关课程: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科目。建立共同的关系,但是各科

目仍保持其原来的独立状态。 融合课程:将有关科目合并成为一个新的学科,合并后原来科目不再单独存在。 广域课程:不同知识分支的统合。 活动课程:儿童经验或团体生活统整起来的课程,基础理论就是“经验主义”课程哲学观,所以又称经验课程。 核心课程:受杜威儿童经验中心主义影响而出现的另一经验课程类型。 二其他分类标准课程类型 美国学者古德莱德分类:观念层次的课程、社会层次的课程、学校层次的课程、教学层次的课程、体验层次的课程。 美国艾斯纳教授从课程功能分类:显性课程、隐性课程、悬缺课程 课程类型归纳: 理想课程:实际课程与悬缺课程 实际课程:显性课程与隐形课程 显性课程: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 学科课程:分科课程、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 经验课程:活动课程、核心课程 第二章幼儿园课程开发模式与设计取向 第一节幼儿园课程开发模式 一、目标模式

幼儿园课程概论期末资料

幼儿园课程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1. 幼儿园课程的概念: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 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2. 分与合关系视角中的课程类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分科课程:分科课程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 综合课程:综合课程是一种多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他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 3. 课程程次视角的课程类型:○1理想的课程○2正式的课程○3领悟的课程○4运作的课程○5经 验的课程。 4. 隐性课程:(1968年杰克逊在《班级生活》中首次提出)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 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这是非正式的、非官方的课程,具有潜在性。 5. 隐性课程的特点:○1隐形课程的影响具有弥散性和普遍性。 ○2隐性课程的影响具有持久性。 ○3隐性课程的影响既可能是积极的,也有可能是消极的。 6.隐性课程常规存在的形式和发挥作用的渠道: ○1物质-空间类○2组织-制度类○3文化-心理类 7. 显性课程:是学校教育计划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程”或“官方课程”。 8.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内在联系:一方面,显性课程的实施总是伴随着隐性课程。另一方 面,隐性课程也在不断地转化为显性课程。 9. 幼儿园课程的性质:○1基础性○2非义务性○3适宜发展性 10. 幼儿园课程特点:○1启蒙性○2全面性、生活化○3活动性、间接经验性○4潜在性 ○5游戏性○6整体性 11. 目标模式的代表人物:泰勒 12. 课程模式的代表人物:英国的斯坦豪斯 13. 泰勒原理四个基本问题(原理内容): 1 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2. 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3. 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4. 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在得到实现 14. 幼儿园课程目标:是幼教工作者对幼儿在一定学习期限内的学习效果的预期。 15.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1普遍性目标○2行为目标○3生成性目标○4表现性目标 16. 普遍性目标:普遍性目标是依据一定的哲学或伦理观、意识形态、社会政治需要而引出的 对课程进行原则性规范或总括性指导目标。 17. 行为目标:是以具体的、可被观察与操作的行为来表述的课程目标。*要求举例子

幼儿园课程每章小结

幼儿园课程每章小结 (1)课程的内涵、类型(2)幼儿园课程的内涵、要素与特质关于课程有四大类定义,分别是课程即知识、课程即计划、课程即活动、课程即经验。 常见的关于课程类型的划分方式有以下几种:(1)以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性质为标准,将课程分为德育课程、智育课程、美育课程、体育课程与劳动技术教育课程。(2)以教育内容的性质和组织方式为标准,将课程分为分科课程、广域课程、综合课程、核心课程、活动课程等(3)以学习经验的性质或对学生心理发展的指向为标准,分为认知性课程和情意性课程。(4)古德莱德以课程决策的层次为标准,分为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实行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5)以课程影响学生的方式为标准,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目前我国教育领域对课程内涵的主要观点发生了以下几方面的变化:从注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向注重学生主动构建经验;从强调达成目标转向强调学习过程本身的价值;从只关注分科课程转向关注课程的综合化;从只强调显性课程转向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 幼儿园课程是为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教师充分利用各地各园所拥有的课程资源,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幼儿园课程由四大要素构成,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课程四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课程理念在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弥散性地、深刻地影响着幼儿园课程各要素的状况。因此,确立正确的课程理念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起点。 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与学习特点决定幼儿园课程具有以下特点:目标的全面性、启蒙性;内容的生活性、浅显性;结构的整体性、综合性;课程实施的活动性、经验性等。 00394第二章幼儿园课程设计 (1)幼儿园课程理念的确立 (2)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制定 (3)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4)幼儿园教育途径的选择 (5)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6)幼儿园课程计划的制订幼儿园课程设计就是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育 途径等基本要素组织起来,形成相对幼儿园课程设计就是将课程 目标、课程内容、教育途径等基本要素组织起来,形成相对具体的“静态”课程计划的过程。 其中,幼儿园课程理念是在设计幼儿园课程时需要实施者付诸实践的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信念。 当前幼儿园的课程理念是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幼儿园课程目标以促进幼儿整体发展为取向,课程内容以生活为基点,课程实施以 活动、体验为特点,课程评价以发展为导向。 幼儿园课程目标是对幼儿在一定学习期限内的学习效果的预期,是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具体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