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银行市场结构与制造业增长的开题报告

银行市场结构与制造业增长的开题报告

银行市场结构与制造业增长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银行业是国民经济中关键的金融服务业之一,对制造业和经济增长
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银
行业的市场结构和业务模式逐渐发生了变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银
行市场结构与制造业增长的关系,对于深入了解金融业和实体经济之间
的相互关系、指导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银行市场结构与制造业增长的关系,并分析其
中的内在机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三、研究内容
1. 银行市场结构对制造业增长的影响:对不同市场结构下的银行对
制造业增长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以提炼不同银行市场结构对制造业增
长的作用机制。

2. 金融市场对制造业的融资支持:分析银行市场结构对融资活动的
影响,以及银行与制造业之间的融合模式和合作模式,探究金融市场对
制造业的融资支持对我国经济的意义。

3. 政策建议:结合上述研究内容,从政策角度出发,提出相关的政
策建议,以促进银行与制造业的紧密结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综述法、实证分析法等方法,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构建银行市场结构指数,并通过回归分析等方法,量化银行市场结构对
制造业增长的影响。

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五、研究意义
本研究的结果将有助于深入了解银行市场结构与制造业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为银行和制造业的合作提供参考依据和理论支持,对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本研究也为政策制定部门提供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以促进金融业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发展。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行为分析的开题报告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行为分析的开题报告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行为分析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中国银行业市场在近年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历了市场化、国际化和创新化的进程,市场结构和行为发生了重大变化。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和国际化步伐的加快,中国银行业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银行之间的业务竞争趋势凸显。

同时,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因此,对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和行为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业界价值。

二、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分析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行为,强调银行内部的竞争和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以全面了解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动态,并为银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指导意见。

三、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实证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分析宏观经济政策背景和银行业市场竞争现状,以及选取代表性的银行进行深入案例研究,以获取银行业市场结构和行为相关数据信息和实证结果,以此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

四、研究内容和结构本文将分为四个章节,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本章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并简要概述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结构。

第二章:国内外银行业市场结构与行为分析本章将从国内外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发展历程、市场竞争的趋势和变化、银行业行为特征等维度进行分析,以全面了解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和行为的现状和趋势,为后续章节的深入分析提供基础。

第三章: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分析本章将从银行业机构数量、资产规模、分布情况和银行业分支机构、资本水平和人员规模等方面,对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进行深入分析,以了解银行业市场结构的构成和分布情况,并比较分析国内外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异同点,为后续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第四章:中国银行业市场行为分析本章将以具有代表性的银行为例,分别分析其经营状况、竞争策略和市场服务能力等方面的表现,针对不同类型银行的特点进行细致分析,以研究银行业市场行为的具体表现和模式,为银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

第五章:结论与建议本章将综合前四章的研究内容,对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和行为进行全面总结和评估,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和对未来银行业市场的展望。

我国信贷增长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实证分析的开题报告

我国信贷增长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实证分析的开题报告

我国信贷增长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实证分析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我国信贷增长是基础货币供应量增加的主要途径之一,信贷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备受关注,这对于制定合理的信贷政策和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领域的不断创新,我国的金融市场日趋复杂,金融风险也随之增加。

因此,深入研究我国信贷增长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对于优化金融环境、降低金融风险、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对象和目的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大陆地区的信贷增长和经济增长,目的是通过对我国信贷增长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实证分析,探讨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为完善我国金融政策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将立足于我国实际情况,采用时间序列分析和面板数据分析的方法,以1990年至2019年为研究期间,分别选取整体经济增长、工业增长和农业增长三个角度来观察我国信贷增长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并分析其细节。

四、研究意义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揭示中国经济增长和信贷增长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刻认识金融市场对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为政府制定合理金融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对于金融机构全面掌握中国市场的时空结构,提高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具有实践意义。

我国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开题报告

我国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开题报告
查阅主要文献
文献名称
已阅页码
[16]高冬冬.城市产业专业化与多样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河北:燕山大学,2017
[17]周艳霞.中国城市经济增长质量时空演进研究[D].广东:华南理工大学,2017
[18]玛依拉·米吉提.经济增长、收入不平等对贫困变动的影响研究——基于新疆农村的数据分析[J].新疆农垦经济,2017,3:14
[22]余萍,朱剑峰,赵雯影.商业银行运行效率与经济增长互动机理分析[J].18
[23]沈洪,王红莉.陕西省银行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内生性关系研究[J].西部金融,2016(02):37-42
[24]李俊奇,张红伟.经济增长与银行业发展:基于效率互动的视角[J].统计与决策,2016(01):164-168
[19]王胜邦,朱太辉.银行业转型发展:历史、挑战与未来——对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回顾[J].国际金融,2018,11
[20]李红莲.区域银行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河北:燕山大学,2017
[21]彭丹.经济增长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18,1:53-57
论文的创新点:
(1)研究视角的创新。以往的研究多是从银行结构与银行个体绩效之间的关系作为切入点,主要是微观角度。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考察了银行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银行业对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
(2)研究方法的创新。基于自己所学的知识和前人研究的成果,运用多种指标来综合衡量我国银行业结构,并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建立计量模型并引入银行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交叉项来探索我国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学院相关负责人:
年月日
注:本表由学生填写,经指导教师和学院相关负责人审阅后,由各学院备案。

银行业结构、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空间面板计量的实证分析的开题报告

银行业结构、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空间面板计量的实证分析的开题报告

银行业结构、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空间面
板计量的实证分析的开题报告
本文旨在探讨银行业结构和效率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基于空
间面板计量方法对其进行实证分析。

银行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中最重要
的金融服务提供者之一,其发展对于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银行业的结构和效率对于加深我们对其发展特征的认识以及提
升银行业服务经济的能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
1. 理论分析:回顾银行产业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概括银行业的结
构和效率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

2. 实证模型建立:构建银行业结构和效率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经
济模型,引入空间因素,提高模型的解释力度。

3. 数据集和样本选取:根据银监会公布的数据,结合地方经济数据,选取合适的样本进行分析。

4. 实证结果说明:基于空间面板计量方法,对实证结果进行统计分
析和解释,验证银行业结构和效率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预计本文可以帮助深化人们对银行业的认知,为银行业的规划、发
展和监管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中国银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银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银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中国银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其发展质量和效益直接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

银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是银行业发展的重要指标,它反映的是银行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全部生产要素与其产出量之间的比率。

银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于引导银行业发展更加高效、健康是非常必要的。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中国银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析其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为银行业的高效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研究目标如下:1.探究中国银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分析中国银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状况和现状。

3.探讨中国银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及其贡献度。

4.提出推动中国银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措施和建议。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主要是对国内外已有的关于银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理论和模型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包括资料检索、综合分析等;实证研究法主要是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中国银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影响银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因素进行探讨和解决。

四、研究计划本研究计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调研和文献搜集,对银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计算方法、测算指标等进行研究和了解。

2.收集银行业多年来的相关数据,分析银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状况和现状,计算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和贡献度。

3.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银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并进行灵敏度分析和政策模拟。

4.总结研究结果,提出推动中国银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措施和建议。

五、预期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如下:1.系统阐述中国银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2.揭示中国银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发展状况和现状,给银行业的管理和监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3.分析中国银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及其贡献度,并提出推动中国银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措施和建议。

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中国银行业逐步放开市场化竞争,商业银行业务规模日益扩大。

但是,在敞开大门进入市场的同时,商业银行的风险也随之提升。

因此,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监管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背景下,资产质量的稳健性成为商业银行发展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其对中国银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影响。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1. 研究内容(1)对中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进行分析,以了解资产质量状况和存在的问题;(2)考察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探究这种关系的内在机制和影响因素;(3)根据相关理论和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建立合理的模型,系统性地剖析资产质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4)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提出有效的对策与建议,从而对推进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稳健性和经济增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2. 研究方法(1)文献调研法:通过查询国内外的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资产质量的概念、分类、监测和风险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分析依据;(2)统计分析法:通过对中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状况进行统计分析,使得研究具有客观性和实证性;(3)计量经济学方法:利用多元回归、面板数据分析等计量工具,对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构建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4)案例分析法:借鉴成功的商业银行运营和管理经验,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和比较,提出可供借鉴和参考的对策和建议,为中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和业务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三、研究预期成果及应用价值1. 预期成果(1)全面了解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揭示资产质量稳健性的特点和趋势;(2)探讨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和内在机制,深刻分析其影响因素;(3)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建立资产质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揭示两者的关系和作用;(4)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中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提升和风险管理提供可行性的方案。

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的开题报告

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的开题报告

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金融与经济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金融的发展对于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加速,中国金融领域的发展不断加快,并在近年来取得巨大的进展。

在这种背景下,如何评估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揭示其内在机理,对于指导中国金融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基于实证数据,分析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探索二者之间的内在机理。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中国金融发展的现状及发展历程进行简要梳理,分析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2、构建合理的经济增长模型,并采用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考察金融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3、通过时间序列数据和面板数据的分析比较,深入探究中国金融领域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宏观经济学中相关的理论方法,如时间序列分析、动态数据面板分析、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等,以及基础的统计学分析方法,如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等进行研究。

五、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预计会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金融发展对于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将更加准确地解释金融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2、在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支持中,股票市场和以及银行金融市场将起到不同的作用,具体表现为区别性的政策支持和发展方向。

3、本研究将进一步推动金融领域与经济发展的结合,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科学依据,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六、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创新性:1、本研究采用了多种宏观经济学及统计学方法,从各个角度综合分析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2、针对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之间长期协调、矛盾的问题,本研究重点探索金融领域对实体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和拓展方向。

3、本研究通过对时间序列和面板数据的分析比较,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从多个维度揭示中国金融领域的发展状况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内容范围
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经济和金融改革过程中的独特性,对中国的银行业市场结构的演变,并利用时间序列数据来检验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之间的关系,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度,对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目标模式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证据。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结构如下:(1.我国银行业市场份额。通过查阅统计年鉴和银行年度报告,得到了中国四大国有银行2005-2017的市场份额数据;2.中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CR4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征,能更客观地反映中国银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指数,本文采用四大银行贷款和存款两个指标进行集中度度量;3.中国银行业HHI系数。本文运用14家商业银行2007-2017年间的相关数据测算了中国银行业的HHl指数。4.为了实证考察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银行结构和经济结构匹配程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构建了回归分析模型。
[30]Dekle,R and G.Vandenbroucke.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China's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J].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1,2014.36(1):119一135
论文题目
我国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论文选题意义
经济转轨时期中国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虽然对于相对集中的银行业结构与相对分散的银行业结构哪个更有利于金融稳定和经济增长还有待商榷,而且实证结论也未达成一致,但国内对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却仍非常有限。同时,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外资银行将快速进入中国市场,如何提高中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而提升竞争力又离不开对行业市场结构的研究。本文试图在中国金融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中考察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构建合理的银行业结构提供经验数据。(这里的银行业结构指的银行业资产的分布情况)
查阅主要文献
文献名称
已阅页码
[16]高冬冬.城市产业专业化与多样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河北:燕山大学,2017
[17]周艳霞.中国城市经济增长质量时空演进研究[D].广东:华南理工大学,2017
[18]玛依拉·米吉提.经济增长、收入不平等对贫困变动的影响研究——基于新疆农村的数据分析[J].新疆农垦经济,2017,3:14
[25]倪明明.中国金融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5
[26]Thomas Stöckl. Dishonest or professional behavior? Can we tell? A comment on:Cohn et al. 2014,Nature 516,86–89,“Business culture and dishonesty in the banking industry”[J]. Journal of Behavioral and Experimental Finance,2015,8:89-95
[19]王胜邦,朱太辉.银行业转型发展:历史、挑战与未来——对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回顾[J].国际金融,2018,11
[20]李红莲.区域银行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河北:燕山大学,2017
[21]彭丹.经济增长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18,1:53-57
学院相关负责人:
年月日
注:本表由学生填写,经指导教师和学院相关负责人审阅后,由各学院备案。
论文的创新点:
(1)研究视角的创新。以往的研究多是从银行结构与银行个体绩效之间的关系作为切入点,主要是微观角度。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考察了银行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银行业对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
(2)研究方法的创新。基于自己所学的知识和前人研究的成果,运用多种指标来综合衡量我国银行业结构,并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建立计量模型并引入银行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交叉项来探索我国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其次,一国产业的竞争力主要取决于其产品的成本,成本越低的产业竞争力越强。而一个产业的成本高低主要取决于其是否利用了本国的比较优势,比较优势是由一国的要素享赋决定的。我国现阶段的要素享赋是劳动力资源丰富,因此具备比较优势的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就是说,与我国要素享赋结构相一致的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是现阶段我国最具竞争力的企业,保证这些企业的融资需求应该成为我国当前金融改革的出发点。本文将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匹配程度作为一个解释变量纳入实证模型,并考察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试图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探寻出一种最优的融资制度安排。
[22]余萍,朱剑峰,赵雯影.商业银行运行效率与经济增长互动机理分析[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18
[23]沈洪,王红莉.陕西省银行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内生性关系研究[J].西部金融,2016(02):37-42
[24]李俊奇,张红伟.经济增长与银行业发展:基于效率互动的视角[J].统计与决策,2016(01):164-168
[27]Sethi.P and B.Kumar.Financial structure gap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India[J].Journal of Business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2014,15(4):776-794
[28]Schnizer, Monika. On the Role of Bank Competition for Corporate Control inTransition Economies. Centre for Econimic Policy Research Discussion, 1998,London November: 2014,4:417-423
[29]Cu11,R and L.C.XI1.Job growth and finance:Are som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better suited to early stages of development than others?[J].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2015.27(3):542-572
2.
进度安排
序号
论文各阶段名称
日期
备注
1
确定选题
2
检索相关文献资料和撰写开题报告
3
设计调查问卷,实地考察发放问卷并对问卷进行访谈
4
整理数据处理,拟写
5
在指导老师帮助下进行论文多次修改
6
完成论文定稿
7
数据处理,拟写
学生签名
2018年5月1日
是否同意该生进入论文工作阶段
导师:
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