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报告

合集下载

移动QQ_绘成移动互联新风景_李丽琴

移动QQ_绘成移动互联新风景_李丽琴
分类号: B H W
市场报 / 2 0 0 1 年 / 0 6 月 / 2 1 日 / 第 C 0 3 版 / 网络通讯
移动Q Q
绘成移动互联新风景
李丽琴
本报讯: 来自中国移动的消息, 移动梦网业务自去年 1 1 月开展以来, 手机发送短消息 量激增。截至 2 0 0 1 年 月底, 移动互联短消息发送量约为月均 4 5 0 0 万条, 腾讯公司 移动 Q Q 以约占总发布量 2 / 3 的绝对优势在众多开通移动短信业务的互联网企业中力拔头 筹, 稳居第一。 移动Q Q 服务是移动通信运营公司的G S M S M S 和W A P 系统与腾讯公司的Q Q 系统互联, 使移动电话用户可以直接和Q Q 用户进行短讯通信的一种服务。目前的Q Q 服务 是基于 P C 的, 在实现 移动Q Q 后, 可以使移动电话用户通过短消息服务和 P C 的Q Q 用户实现信息互通, 从而大大方便移动电话用户和 Q Q 用户的信息交流。实现的具体功能有 : 手机用户可能直接发送消息给Q Q 用户; 手机用户在 Q Q 注册信息中输入手机号码, 就可 以自动接收以自己的Q Q 不在线时, 其它手机通过 移动 Q Q 发送给自己的信息; 如果手 机用户在Q Q 注册信息中未输入手机号码, 可以查询自己不在线时, 其他人发送给自己的信 息; 手机用户可以查看自己的好友状态或通过昵称、电子邮件、 Q Q 号码来查询相应的用户 信息等。 开通 移动Q Q 服务需要具备四个条件: 一是要有一部开通中国移动或中国联通公司 服务。具备以上条件, 用户即可申请 服务的手机; 二是此手机须开通短消息服务; 三是手机用户必须申请一个Q Q 号码; 四是手 机用户当地的中国移动或中国联通开通 移动 Q Q 移动 Q Q 服务。申请途径有两种: 一是通过手机申请; 另一种是在腾讯公司的主页w w w . 1 7 0 0 , 发送即可。开

移动互联网用户需求趋势剖析

移动互联网用户需求趋势剖析

场 ;
移 动 互联 网 用 户 需 求趋 势 剖析
屈 雪莲 李安英
陆 音
上海交通 大学安泰经 济与管理 学院
中国电信集 团上 海研 究院
【 要】 摘 文章首先概述 了移动互联网产 品的特征 ,继而深入分析移动互联 网的用户需求趋势 , 包括多样化、整合
化 、碎 片 化和 合理 化 等 ,就 其表 现形 式和 内 涵进行 了分 析 ,以期 为运 营商 制定 有 竞争 力 的市场 营 销战 略及 策 略提 供启
2 多样化需求趋势
多样化 需求是 当前 移动 互联 网用户 需求最 为显 著的 特征之一 ,主要 体现在两个方面 :

来看待这一多样化 趋势 : 首先 ,从移动互联 网用户上 网的意 图来看 ,图1 中的 用户分析研究表明 ,在经历 了移动增值业务的长期培育之 后 ,对于移动互联网用户而言 。休 闲娱乐及生活服务类业 务已变得同等重要 ;与此同时 ,用户使用移动互联网的具 体 目的也逐渐倾向于多元化发展 ,与热衷于媒体和游戏的 传统互联网用户不 同,移动互联网用户更加关注信息服务
遍具 有高 时效性 、体验 性和 高可定 制性 。与实体 类产 品
相 比 ,其产 品提 供与用 户需 求的适 配时 间更短 、变化 节
据 易 观 国 际 咨 询 公 司 的统 计 数 据 显 示 :截 至 2 0 年 09
底 ,用 户 渗 透率 最 高 的 五 类移 动 互 联 网应 用依 次 为 : 手机 游 戏 ( 1 5 )、手 机浏 览 器 ( 9 9 )、手 机 4 .% 3 .% 邮箱 ( . 36 9% )、手 机 阅 读 ( 4. 3 9% )及 手 机 音 乐 ( 3 5 ),其 中 ,手机 游戏是 用户 接受 程度和 付费意 3 .% 愿最高的移动互联 网应 用。 另一 方面 。随着 移动 互联 网应 用的逐 步发展 ,用户 对其业务需求的多样化特征 1 3趋显著 ,可从以下四个方面

2023年国家电网招聘之通信类题库与答案

2023年国家电网招聘之通信类题库与答案

2023年国家电网招聘之通信类题库与答案单选题(共40题)1、留学异国的人常有“边缘人”的苦闷。

人们显然不可能在进入一块陌生国土的同时,就在一瞬间也加入它的文化,而原来的文化背景又会由于天长地远而渐渐疏离。

在实际生活中,两种____________的文化,会经常骤然直率地在我们面前相遇、碰撞,一开始真有无所适从亦无可躲避的___________。

A.水火不容尴尬B.截然不同窘迫C.南辕北辙狼狈D.针锋相对失落【答案】 B2、()是在接收端逐个统计不相关的分集支路,经过相位校正,并按适当的可变增益加权再相加后送入检测器进行相干检测。

此方法合并效果最好,但实现较复杂。

A.收发合并B.最大比合并C.等增益合并D.选择性合并【答案】 B3、()是由中国提出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于2000年5月正式被ITU确认为国际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

A.TD-SCDMAB.WCDMAC.CDMA2000D.LTE【答案】 A4、串行数据传输的特点是()。

A.在一条线上,一次传输一位B.在不同线上,同时传输几位C.由于存在移位寄存器,位不可能传输D.在系统存储器中,但按矩阵形式传输【答案】 A5、下列关于各种无屏蔽双绞线(UTP)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3类双绞线中包含3对导线B.5类双绞线的特性阻抗为500QC.超5类双绞线的带宽可以达到100MHzD.6类双绞线与RJ45接头不兼容【答案】 C6、《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自2005年12月起施行,原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发布的()同时废止。

A.《资源综合利用目录(2003修订)》B.《工商投资领域制止重复建设目录(第一批)》C.《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2000修订)》D.《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答案】 B7、下列分集信号合并方式中,性能最差的是()。

A.收发合并B.最大比值合并C.等增益合并D.选择性合并【答案】 D8、移动通信中的码分多址是一种利用( ) 所形成的不同码序列实现的多址方式。

中国移动互联网省网数据流量增长分析预测

中国移动互联网省网数据流量增长分析预测
宽和时延、抖动等 网络性能指标提出较高的要求。 “ 瘦终端”概念的引人 ,将本地 终端与 云间的大量 数据传输转变为计算机命令、音频和视频的传输 ,即所 有 的操作处理均在 云端完成 ,“ 瘦 终端 ”与云间的传输 需满足命令 、音频和视频的需求 ,其 中又以视频需求为

2 0 1 3 年 第2 期 ・
1 9
TELEco M EN G| NEERf NG TEcH Nf c s AND ST A NDAR D| ZATl o N
作为推动互联网发展的关键 因素 ,正为互联网数据流量 带来前所未有的增长。
1 . 1视频

半 ,在 2 0 1 1 年年底达到 5 2 %,并预计在 2 0 1 6 年超过
r e f e r e n c e f o r t h e s a f e y t a s s e s s me n t o f t h e We b s i t e .
Ke y wo r ds
We b s i t e ; s e c u r i y t e v a l u a t i o n ; mo b i l e I n t e r n e t
7 0 %。
1 . 3云计算 云计算是网格计算、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效用
随着 3 D电视 ( 3 D T V)和超 高清 电视 ( U HD T V) 技术的逐步引入,以及高清 电视 ( HD T V)应用的普及 , 视频传输将 占用更高的带宽资源 。一段 长度为 2 0 mi n 、 分辨 率 为 7 6 8 0 X 4 3 2 0 像 素 的 UH D T V 2格式 原始视 频 约 占据 4 T B存储 空间,经压缩 后需 由至少 2 5 0 Mb i t / s 传 输带宽进行 实时承 载 ,将 远超 出现 有网络 的承载能 力 ; 而为 承 载分辨 率为 1 9 2 0 ×1 0 8 0 像 素 的 HD T V格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及产业发展研究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及产业发展研究
2 0 生! 旦筮! 翅( 下) Q ! j z : Q : !
学 术 争 鸣
祖 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摘 要:移动互联 网.就是将移动通信和 互联 网二者结合起 来,成为一体 。本文重点介绍 了移动 互联 网的发展 历程 ,然 后基于移动互联 网介绍 了云计 算的相关 知 识,最后介 绍了 3 G技术 的发展现状 以及 3 G 技 术向 4 G技术的过渡。 关键词 :移 动互联 网 云计 算 3 G 4 G 1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在最近几年里 , 移动通信和互联 网成为 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两大产业 。 这 高速增长现象反映 了随着时代与技术 的进步 , 人类对移动性和信息 的需求急 剧上升 。出现移动通信与互联 网相结合 的趋势是历史的必然。 1 . 1 用 户体验成本较高。用户体验移动互 联网成本 高 , 主要体 现在 两方面 , 服务资 费高 和更换终端成本高 。 随着各种资费套餐 的推 出和价格政策 的逐步改 革, 资费高 问题将 逐步得 到缓解 。 有相当一部分 用户因为终端价 格过高 而止 步。 而且 目前推 出的智能手机等终端可支持 的比较成熟 的应用相对来说还很少。 对 于未来可 能出现 的多种应用业务 , 现有 的终端还能否支持 、 是否还需要再次投 入成本等 ,都是造成部分用户观望 的原 因。 1 . 2移动终端处理能力弱 。无论是在运算还是多媒体处理方面 ,移动终端 都与个 人电脑存在着很大差距 ,因此所能处理的应用也相对 功能简单 ;【 本文 转 自:w w w . d y l w . n e t 】 1 . 3网络带宽相对较小 。 尽管随着 3 G等宽带 移动接人技术 的普及 , 带宽的 瓶颈会不断被突破 。 但更多 、 更丰富的移动互联网应用业务的产生也将会对带 宽提 出更高 的要求 ;

互联网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是什么?

互联网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是什么?

互联网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是什么?互联网的发展呈现十大发展趋势:趋势1:中国互联网用户普及率将过半,中国互联网网民数稳居世界第一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6.9%,较2013年底提升了1.1个百分点。

2014年上半年,随着智能手机对功能手机的替代已经基本完成,智能手机用户已形成庞大规模,市场占有率已趋于饱和,增速呈减缓趋势,智能手机对网民普及率增长的拉动效果减弱。

预计2015年年底,中国网民的渗透率将接近50%。

2013年全球网民数为26亿,2013年比2012年的增长率为9%,但尽管如此,中国网民数稳居全球第一。

2013年中国的网民数是第二名美国网民数的2.9倍,但中国的网民渗透率为46%,美国为83%,从渗透率来看,中国的网民数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趋势2:互联网向移动端迁移,得移动互联网得天下全球移动互联网使用量持续增长,占整体互联网的25%(截止到2014年5月),去年这一数据仅为14%,一年之内使用比例翻倍,亚洲移动网民的渗透率也从去年的23%增长至37%,增长速度极快。

截至2014年6月,中国移动网民规模达5.27亿,较2013年底增加2699万人,中国移动网民的普及率(网民占中国人口比例)达39.1%,即近4成中国人在使用手机上网。

同时,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进一步提升,由2013年12月的81.0%提升至2014年6月的83.4%,手机网民规模首次超越传统PC网民规模。

互联网产品和服务也要跟着网民走。

在2012年及2013年诸多大型互联网公司其移动端的流量已经超越PC端的流量,很多大型互联网企业PC业务用户往移动端迁移,呈现出PC业务增长放缓,移动业务增长迅速的态势。

如果一个互联网企业没有在移动端的拳头产品,将很快被移动互联网的浪潮颠覆。

在未来的两三年内,得移动互联网得天下。

趋势3:全球传统媒体严重衰退,中国网络广告收入超越电视广告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中国主流媒介中,电视广告和报纸广告的收入市场份额从2009年开始出现明显的下滑态势,2011年,网络广告的收入超越报纸的收入,在2013年,网络广告收入则超越电视广告收入,网络媒体成为第一大广告收入媒体,在2014年,网络广告的收入份额还将继续增长,而电视则在继续下降,网络广告的收入份额将继续显著领跑市场。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国双数据中心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国双数据中心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China Internet Development Report与您分享中国互联网数据的未来SHARE DATA · SHARE THE FUTURE2013年是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一年。

这一年,借力移动设备,互联网网住了更多的人,以及他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2013年是各行业企业在互联网大显身手的一年。

这一年,借力网络营销,企业网站吸引了更多的网民,以及他们的关注。

2013年是大数据、云计算落地成长的一年。

这一年,借力行业的大趋势,国双数据中心扩充网站数据源,统计数据量级又上新台阶。

基于国双科技的平台,国双数据中心聚合各产品线的数据源,全方位描绘出从宏观到行业、从全网到移动端的互联网图景,为企业、广告运营机构及媒体了解互联网发展,助力运营决策,提供了真正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和研究成果。

前言012013主要观点2013年网民访问质量进一步提升,表明企业需要更多地重视网站的建设与营销推广;搜索引擎依然是网站最主要且最有价值的流量来源,2014年搜索媒体仍将是企业营销渠道的首选;移动端的访问量和营销效果比2012年再次提升,可预见移动端的营销将成为企业重要的营销手段之一;不同行业企业网站的发展程度差异显著,需要企业在制定营销策略时更多地从本行业网民行为出发。

02前言CONTENTS第一章全网概况第二章访问特征010414233240525354第三章跨渠道营销第四章移动互联网第五章行业视角术语解释关于国双数据中心数据来源◆2013◆2013本章目录◆访问质量◆地域分布◆设备分布◆操作系统分布◆屏幕分辨率分布◆浏览器分布◆浏览器语言分布◆Flash&Silverlight2013年,网民访问质量继续提升。

其中平均页面访问数*增幅为8%,平均停留时间*增幅为12%,跳出率*下降了1%。

20132012 3.74p 3.45p 20132012296s 265s 2012201353.8%53.4%停留时间跳出率页面访问数访问质量3.12p20112012254s201158%06注:本报告中,标注*的术语请查阅P52“术语解释”。

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及未来展望

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及未来展望
出现 了大量传统的互联网企业的身影 , 促进整个移 动互联 网行业的快速发展。 但是 , 由于 目 前大多数移 动互联 网产品还未找到合适 的经营模式或者还没有 实现盈利 , 所以在规模上优劣的体现并不十分 明显。 用户规模作为一个行业发展的基础 , 是决定在移 动互联网发展的基数。 从规模增长上看 , 移动互联网用
第二 阶段——应用期( 2 0 0 6 年——2 o 0 8 年) 。 我
国移 动互 联 网在 这个 阶段 除 了内容 之 外 ,开 始有 了

移动互联 网用户数达到 3 . 5 6 亿 ,预计 其数量将 于
2 0 1 5 年左右超过桌面互联网用户数 ;我国移动互联 网投 融 资 笔数 占整个 互 联 网经 济投 融 资 笔 数 的
 ̄( 1 9 8 3 一 ) , 女, 硕士研 究生, 太原大学外语 师范学院助讲 , 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科学。
高 乐( 1 9 7 6 一 ) , 女, 太原市小店区育杰小学教师 , 研 究方向网络教育。

2 6・
中 共 山西 省 直机 关党校 学 报
在国内快速发展 , 各种前端云应用不断涌现 。
( 三) 移 动互联 网基础 条件 分析
决这种屏幕小 , 视觉效果差这样一些问题。从而进一 步推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 二) 移动 互联 网入 口之 争
将经营规模进行 比较我们可以得 出:移动互联
网的增速开始明显高于传统桌面互联 网,两者规模 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同时 , 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中
作为传统互联网的补充 , 成为互动娱乐的应用时代 。 第三个阶段——增长期 ( 2 0 0 9 年——至今 ) 。现
在的移动互联网处于飞速增长 阶段 ,在这个 阶段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4Q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报告近日,百度无线发布了《2010年第四季度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报告》,报告从手机终端发展趋势、浏览器市场、平台之争、接入网络等方面做出了详细的阐述综述根据国际电信联盟数据显示:1980年全球小型机数量总共在 1000万台左右,2000年有超过2亿台终端接入互联网; 2010年底全球互联网用户超过 20 亿,手机注册量超过 50亿;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数的迅猛增长已是必然趋势。

用户数的急速增长意味着巨大的机会,同时也意味着巨大的挑战,终端的小型化、多样化,接入方式的多样化都意味着我们处在全新的互联网生态环境中。

本季度的《百度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报告》围绕“手机终端分布”、“浏览器分布”、“平台分布” 、“接入网络”四个主题进行分析,要点如下:手机终端发展趋势诺基亚、山寨机、三星、索爱4个品牌是当前无线用户的主体,在手机用户中占比75.5%。

占据34.6%的诺基亚在四季度份额不减反增。

iPhone在本季度流量和用户数接近翻番,与android一起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

相反山寨机用户量、用户占比均呈现下降趋势。

单机型分析看,诺基亚5230/iPhone等屏宽>240的触屏手机成为上网用户最为青睐的机型。

浏览器市场目前内置浏览器份额仍然远高于第三方浏览器,但内置浏览器的占比呈现缓慢减小的趋势。

第三方浏览器(以 UCWEB与 QQ浏览器为代表)占据浏览器份额的26%,其中 QQ 浏览器的占比最高为 14.6%,UCWEB 处于第二位,占比为 9.7%。

自带浏览器中基于 WEBKIT 的浏览器比重增长明显,预计在未来几个季度内,覆盖诺基亚高端机、Android、iPhone 手机的WEBKIT浏览器在现有占比基础上还有较大上升空间。

平台之争Symbian S40/S60、MTK、无操作系统占据平台 80%以上的份额,其中智能机平台占比在提高,非智能机平台占比在降低。

MTK是本季度最大的输家,其下降的12.5%份额被各大平台瓜分。

诺基亚Symbian 系统还将长时间占据手机平台的主要份额,短期内其份额还将增加,份额的增加主要依靠 S60之后的系统,S40系的份额将逐步减小。

iPhone OS 的增长符合预期,而受内置google 搜索框的影响Android的表现则差强人意。

接入网络地域分布方面,广东、江苏、河南等经济发达或人口大省的无线用户占比高,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广东地区的优势已并不再明显。

从运营商的角度而言中国移动占据无线80%左右的份额,联通 3G业务的迅速开展使其流量比例稳步小幅上升。

用户网速方面,当前主流用户仍然通过低速网络接入,影响用户打开页面时间的最大的因素是连接时间。

1? 手机终端分布要点概述:诺基亚、山寨机、三星、索爱4个品牌是当前无线用户的主体,在手机用户中占比75.5%。

占据 34.6%的诺基亚在四季度份额不减反增。

iPhone 在本季度流量和用户数接近翻番,与android一起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

相反山寨机在本季度用户量、用户占比呈现下降趋势。

1.1? 无线的主要用户群诺基亚、山寨机、三星、索爱4个品牌的 PV占比超过82.3%Q4 诺基亚、山寨机、三星、索爱四个品牌PV 占比占据总PV的 82.3%。

通过与2010 年手机市场品牌关注度对比可以发现目前无线用户中诺基亚、三星、索爱的 PV 占比与手机市场品牌关注度占比排序一致,由此可预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诺基亚、三星、索爱三个品牌还将占据无线用户领域的主要地位。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 HTC在手机市场关注度占比远高于在无线用户PV量占比,可以预测 HTC手机在无线用户的份额还有提升空间。

(调研数据来自百度无线搜索,因此HTC手机的数据不能代表其在整个移动互联网的比例)。

图表 12010年Q4 百度无线搜索手机品牌 PV 占比诺基亚、山寨机、三星、索爱4个品牌用户占比 75.5%根据 Q4 百度无线搜索统计数据显示诺基亚、山寨机、三星、索爱四个品牌的用户数占比为75.5%。

图表 2 Q4 百度无线搜索手机品牌用户占比诺基亚、山寨机用户是最活跃用户群根据Q4百度无线搜索统计数据显示诺基亚、山寨机用户的活跃度超过其他手机。

图表 3 2010年Q4?度无线搜索手机品牌人均 PV1.2 ?Q4 诺基亚变化趋势Q4 诺基亚日均PV 量、用户量及用户占比增长,人均 PV 下降8.6%。

Q4 诺基亚PV总量、用户总量以及在无线用户中的占比均持续增加,这与诺基亚在当前市场关注度中排名第一的事实相符。

目前虽然诺基亚的市场关注度有所降低,但仍然是无线用户的主要增长点。

图表 4 2010年Q4 诺基亚 PV 及用户占比变化1.3 ?Q4山寨机变化趋势2010年Q4 山寨机用户量、用户占比呈现下降趋势,人均 PV 提升 10.9%。

随着手机逐步向智能机方向过渡,山寨机有被淘汰的趋势,但这个过程并不迅速。

图表 5 Q4 山寨机 PV 及用户占比变化1.4 ?Q4苹果变化趋势无线用户中苹果用户总量及占比大幅提升,人均 PV 基本维持不变。

苹果用户的上升的趋势与当前手机市场苹果机关注度上升的趋势一致,结合这两点我们预测无线用户中的苹果用户占比还将继续提升。

图表 6 2010年Q4 苹果 PV 及用户占比变化2 ?浏览器分布结论概述:目前内置浏览器份额仍然远高于第三方浏览器,但内置浏览器的占比呈现缓慢减小的趋势。

第三方浏览器(以 UCWEB与 QQ浏览器为代表)占据浏览器份额的26%,其中 QQ 浏览器的占比最高为 14.6%,UCWEB 处于第二位,占比为 9.7%。

自带浏览器中基于 WEBKIT 的浏览器比重增长明显,预计在未来几个季度内,覆盖诺基亚高端机、Android、iPhone 手机的WEBKIT浏览器在现有占比基础上还有较大上升空间。

2.1 ?手机浏览器的主体根据百度无线搜索统计数据显示:UCWEB、MAUI、NOKIA自带浏览器、QQ 浏览器、WEBKIT 的 PV 占比为 80%。

目前内置浏览器份额仍然远高于第三方浏览器,但内置浏览器的占比呈现缓慢减小的趋势。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NOKIA的 19.5%只代表NOKIA一部分自带浏览器的份额。

图表 7 浏览器占比第三方浏览器(以 UCWEB与QQ浏览器为代表)占据浏览器份额的26%,其中QQ 浏览器的占比最高为 14.6%,UCWEB 处于第二,占比为 9.7%。

(UCWEB 浏览器内置百度搜索框,这部分流量数据没有包含在本次调研范围内,因此 UCWEB的占比数据相对偏低) ?。

2.2 ?Q4浏览器变化趋势自带浏览器中基于 WEBKIT 的浏览器比重增长明显,预计在未来几个季度内,覆盖诺基亚高端机、Android、iPhone手机的WEBKIT浏览器占比在现有基础上还有较大上升空间。

3 ?手机平台分布结论概述:Symbian S40/S60、MTK、无操作系统占据平台 80%以上的份额,其中智能机平台占比在提高,非智能机平台占比在降低。

MTK是本季度最大的输家,其下降的12.5%份额被各大平台瓜分。

诺基亚 Symbian 系统还将长时间占据手机平台的主要份额,短期内其份额还将增加,份额的增加主要依靠 S60之后的系统,S40系的份额将逐步减小。

iPhone OS 的增长符合预期,而受内置google 搜索框的影响Android的表现则差强人意。

3.1 ?手机平台的主体根据百度无线搜索统计数据显示: Symbian S40/S60、MTK、无操作系统四个平台的 PV 占比超过80%。

图表 8 平台分布3.2 ?Q4 手机平台变化与 Q3 相比 S60、iPhone、Android呈上升趋势,占比分别上升了 6.6%、1.3%、0.3%;MTK、S40呈下降趋势,分别下降了-12.5%、-2.9%。

Q4 以来智能机平台占比提高,非智能机平台降低。

其中MTK平台占比的下降与MTK用户数占比的缩小趋势一致。

Symbian份额的增加主要依靠S60之后的系统,S40系的份额将逐步减小。

4 ?接入网络结论概述:地域分布方面,广东、江苏、河南等经济发达或人口大省的无线用户占比高,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广东地区的优势已并不再明显。

从运营商的角度而言中国移动占据无线80%左右的份额,联通 3G业务的迅速开展使其流量比例稳步小幅上升。

用户网速方面,当前主流用户仍然通过低速网络接入,影响用户打开页面时间的最大的因素是连接时间。

4.1 接入网络地域分布从地域分布方面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如广东、江苏、北京、浙江等,人口大省如河南、山东、河北、四川等省的无线用户占比较高。

图表 9 各省 PV 分布广东省以13%的PV占比排名第一,江苏,河南分列二、三位。

4.2 移动运营商占比分析移动以80%的PV 占比毫无争议的处于第一位,联通与电信分列其后。

图表 10 Q4 运营商 PV 分布图表 11 2010 年运营商 PV占比图表 12 运营商日均 PV 走势4.3 网络速度分析连接时间是影响响应时间长短的主因图表 13 iPhone 响应时间分布由上图可看出连接时间是影响响应时间的主因,随着图片大小的增加,连接时间变化并不明显,响应时间不会成倍增加。

当前主流用户通过低速网络接入iPhone&Android 手机通过低速网络接入的比例较大,由此推断其他手机选择低速网络接入的比例也较大。

图表 14 iPhone 相应时间 PV 分布上图是三张图片在不同响应时间段上的 PV 占比由上图可见,超过 80%的PV分布在300毫秒以上(通过低速网连接)5 ?附录1:TOP 机型TOP20 机型中以 NOKIA 的中高端机型为主。

iPhone 和 Android 手机占比显着增长。

Q4排名1、2位的NOKIA 5230和iPhone有个显着的特征为屏宽>240的触屏手机。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 NOKIA传统的流行机型如 e系列、N系列仍然占据主要地位,除了这些机型本身原因和配套软件多等因素以外,网络资费与网速是重要影响因素,因为在资费和网速限制条件下高端智能机并不能完全展示出性能优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