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诞生:由古典走向现代

从单纯的时间性概念来看,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指1917年至现在的文学,近年来人们一般又把它称为中国20世纪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它的诞生之初被叫做中国新文学,这一称谓不仅是一个单纯的时间性概念,而且是中国文学史乃至思想史上一种革命意义的显示。其发展过程既是中国文学本身现代化的过程,又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过程的艺术显示。因此,中国现当代文学又是一种具有“现代意义”的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源头是五四文学。五四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本质性变异,它划定了从传统文学到现代文学的不同历史时代。它的发生与发展有着复杂的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的深刻背景。

首先,五四文学的诞生有着深刻的外来文化背景。从作品的翻译介绍开始,到文学观念的倡导、文学创作的出现和文学思潮的形成,都与外来文化的影响有着直接的关系。

对外国文学和文化的译介中,严复和林纾的贡献功不可没。严复被胡适称为“介绍西洋近世思想的第一人”(1),他翻译了赫胥黎的《天演论》等西方近代社会科学的名著,对近代中国的知识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林纾在五四之前,共译介西方文学名著170多种,1200余万字。在此之后,王国维、蔡元培、鲁迅等人介绍和引入了西方文学和美学理论。而对中国新文学发生具有本质性影响的还是西方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的思想主题和写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文艺思潮,这使中国新文学具备了真正的反封建的“现代意义”,成为中国文化大系统现代化转化的先期完成形态。与思想主题、文学思潮的进入相一致,在外来文学的示范下,各种与传统文学相异的文学样式应运而生,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历史。诗歌从古典走向现代白话诗;小说由章回体的故事小说走向多样的性格小说和心理小说;戏剧从传统戏曲经“文明新戏”走向现代话剧;散文由文言文走向白话杂文和美文。各种文学流派和社团迅速丛生和更迭。

其次,传统文学和文化对新文学的诞生有着复杂的影响。从五四文学的发生前提来看,传统文学和文化的影响在表层上是一种相反的刺激,新文学以现代意识为尺度,以传统为批判对象,形成了新的文学观念和思想主题。而其积极的影响则是潜层的,并且后来逐渐显现和加强的。作为传统文学的组成部分,对于新文学的形成而产生积极影响的是中国近代文学。黄遵宪倡导的“诗界革命”和梁启超所主张的“小说界革命”和“新文体”运动等,从文学观念、文体语言等诸方面对新文学的初生构成了重要的影响。(1)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

从文学发展的多样性、主题的走向以及与中国社会的关系来看,中国现当代文学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一)1917年~1927年文化整体批判时期

(二)1927年~1937年政治分野与文化批判时期

(三)1937年~1949年政治分野与文化反思时期

(四)1949年~1978年政治与文学一体化时期

(五)1978年~1990年政治变革与文化转型时期

----------------------------------------------------------------

(1)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

第二节1917~1927:文化整体批判时期的文学

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一文,首次提出文学变革的主张。2月,陈独秀在同一杂志上发表了更激烈的呼应文章《文学革命论》。这两篇文章标志着文学革命运动开始和中国新文学的发生。文学革命的主要内容就是废除文言文、建立白话文,反对“非人”的文学而建立“人的文学”。新旧文学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论争。新文学阵营通过与以林纾等人为代表的国粹派、以梅光迪、吴宓等人为代表的“学衡派”、以章士钊为代表的“甲寅派”的多次论争,最终确立了主流地位。

1921年1月,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个有影响的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成立,主要成员有周作人、沈雁冰、叶圣陶等人。7月,另一个有影响的文学社团创造社成立,发起人为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人。稍后,新月社、语丝社、莽原社等相继成立。

五四文学以西方现代人道主义和个性主义思想为构成基础,对旧文学和旧文化进行了整体的批判,表现出了初生的活力与幼稚。受传统社会的专制政治的压制和封建礼教的影响,人道主义和个性主义一直是中国思想文化中所欠缺的,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思想史基本上是宗法观念对个人意识制约的历史。而关于人的本体价值的认识过程不过是那部浩瀚伦理巨著的简短序言。中国第一代现代作家通过自己的创作表现出对人道主义和个性主义主题的追求,呼唤“人的解放”。最早发出这一声音的是以胡适、沈尹默、周作人等人的创作为代表的初期白话诗。胡适的诗集《尝试集》(1920年)被称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白话新诗集。而稍后鲁迅的创作则是这一主题的最强音,他的小说《狂人日记》(1918年)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把中国历史概括为“吃人”的历史,这是前所未有的发现。

以叶圣陶、冰心、王统照、许地山等文研会作家为主体而形成的写实主义“问题小说”作家群,与鲁迅的思考相一致,从更广阔的视角提出了“人的主题”;与此同时,受近代日本文学和欧美文学的影响,以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等创造社作家为主体而形成的浪漫主义“身边小说”作家群,从个人的生活感受出发,强化了个性解放的思想主题。20年代初,王鲁彦、许钦文、许杰、台静农等一些流寓都市的作家,以现代意识为尺度,描写故乡农村自然的美丽和社会的黑暗,被后人称之为乡土文学,其思想内容成为五四文学主题的继续。

1915年《新青年》杂志创刊后,陈独秀、李大钊、钱玄同、鲁迅、周作人等人先后以“杂感”的形式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化批判和社会批评文章。这不仅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

的主流思想,而且也为中国新文学创造了一种新的文体——杂文。其后的朱自清、冰心、丰子凯、周作人等人,以优美的抒情见长,提供了另一种现代文体——“美文”。这两种散文文体就其作品的内容来说,可能是五四新文学中对比比较鲜明的两极。杂文是新文学中时代意识和批判意识最为强烈的文体,而美文则可能是新文学中批判意识最为淡漠的文体。这可能是由于两种文体的审美原则的本来原则所致,在体现五四文学的成就和特色上,二者的价值都是不可忽视并且是不可替代的。

1926年,徐志摩主编北京《晨报》副刊《诗镌》,以此为阵地,形成了以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等为主体的新月诗派。这个诗人群体在思想上表现为一种抽象的西方现代人文精神和中国传统士大夫精神的融合,而在艺术上亦表现出东西方诗美原则的融合。继承了五四文学的人文精神,并以新的格律诗的主张和实践弥补了中国新诗过于散漫的不足。

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从艺术上看,五四新文学是一种与传统文学迥异的现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名副其实的革命。它存在的前提便是对传统文化和传统文学的反叛,它在反传统的过程中获得生命并确立本质。

1927~1937:文学的政治分野与文化批判

1927年4月,由于蒋介石政治集团进行血腥的“清党”行动,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这一政治事件迅速激化了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政治结构,现代作家也随之发生明显的分化,文学主题发生转化。这一时期的文学被称为“30年代文学”。

1928年初,成仿吾、李初梨、冯乃超等后期创造社成员以及钱杏村等太阳社(1928年成立)成员,在苏俄文学和日本左翼文学的影响,主张建设“革命文学”,提出由“文学革命”向“革命文学”转化。“革命文学”的主张是以否定五四文学为前提的,因此,倡导者们从一开始就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鲁迅、茅盾、郁达夫等第一代著名作家。于是,双方展开了激烈论争。在中共领导阶层的直接介入下,双方暂时停止论争,于1930年3月2日成立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和“革命小说”的创作是左翼文学运动中影响最大的两个活动。左联以《拓荒者》、《萌芽》等刊物为主要阵地,宣传和介绍苏俄、日本等国的无产阶级文学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著。在此之中,鲁迅、瞿秋白、冯雪峰等人的译介工作引人注目。与此同时,左联还与新月派、“民族主义文艺运动”以及“自由人”、“第三种人”等进行了不无偏颇的论争。

从整体说来,左联在文艺理论上的影响要远远大于文学创作本身。在有限的创作中,革命小说的影响和争议最大。蒋光慈是革命小说的始作俑者,1925年便创作了日记体小说《少年飘泊者》,其后又有《短裤党》、《田野上的风》等问世。革命小说在题材和主题的选择上无疑是具有开创性的,成为了中国社会革命的证据。而且,其受人指责的“革命加恋爱”的模式,也表现出了五四文学个性解放的主题向30年代阶级解放主题过渡的形态以及知识分子人生历程的真实状态。但是,革命小说在艺术上总体说来是不成功的,公式化的构思,主观化空洞的叙述,使作品缺少艺术感染力。真正获得艺术上成功的还是后来张天翼、艾芜和沙汀以及后来茅盾的小说创作。

左联的诗歌创作也有一定的影响。殷夫和“中国诗歌会”(1931年成立)蒲风等人的红色鼓动诗作为时代政治的反映,成为历史的记录。而洪深的话剧也具有同样的意义。

左联的理论主张和艺术实践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价值是复杂的。总体上说,其政治意义远远大于文学的意义。而其组织活动也存在着政治的盲动性和思想的宗派性,这极大地影响了后来文学的发展。

与左联比较靠近,亦可以称之为左翼小说的东北作家群的创作,在这一时期也是值得重视的。东北作家群是指“九.一八”事变后流亡内地的东北文学青年群体。其中,萧红、萧军、骆宾基、端木蕻良等人以深沉的笔调描写东北民众的不幸生活和抗日情绪,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最能代表“30年代文学”成就的是自由主义作家群。所谓自由主义作家群是指左联作家和国民党当局御用的“三民主义文艺”、“民族主义文学”之外的作家的创作。在这一作家群中,除了巴金、老舍、曹禺等著名作家之外,还有京派小说、海派小说、现代派诗歌、“论语”派小品文等作家及作品。

巴金是五四人文精神的真正传人,他继承了鲁迅等人文化批判的思想,《家》等小说所表达的仍是一个“人的解放”的时代主题;老舍的小说《骆驼祥子》等作为现代市民小说的代表,表现出一种平民意识和复杂的文化观念;曹禺的成名作《雷雨》是中国现代话剧艺术成熟的标志。

现代派诗歌是继20年代初以李金发、穆木天、王独清为代表的象征诗之后,中国新文学中现代主义艺术的一个典范。现代派诗人除戴望舒以外,还有“汉园三诗人”(何其芳、卞之林、李广田)、废名等人。他们改变了早期象征诗单纯模仿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倾向,吸收了中国传统诗词的艺术手段,使外来诗歌艺术中国化。

京派作家是20年代后期中国新文学中心南移之后,活跃在北京一带的作家沈从文、废名(冯文炳)、萧乾、芦焚等人以《水星》、《现代评论》、《大公报.文艺副刊》等为阵地而形成的一个北方作家群。京派的存在,具有以下两种意义:第一,以对乡村中国的深情叙述表现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反思。这是京派作家与新文学的第一代作家的最大不同。这种反思既是对五四文学的承继,又是对五四文学的批判。沈从文等人一般都有一个自己情之所系的乡村境界,这是他们所认同的人生世界,也是他们所创造的艺术世界。在他们的作品中,文化的价值判断再也不象五四文学那样明确、单一,而是有着某种程度的传统和乡村回归意识。通过乡村文明与都市文明、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对比,使中国新文学的主题变得更加丰富,更加复杂。京派作家的创作把鲁迅等第一代现代作家所开拓的改造国民性的思想主题加以简化,更加注重民族道德人格的反思和重塑。而其中乡村社会的人性美和自然美大多成了他们最终的理想境界。第二,确立了一种抒情性的写实主义风格。京派文学是作家的一种人生体验,也是一种主观想象;是一种浪漫又是一种实在。纯情的乡间少女和睿智的山野老人,常常成为京派作家笔下的形象系列。自然化的性情和民间性的意识使作品长于抒情也长于叙事,创造了一种与当时革命小说和海派小说迥异的审美风格。

海派小说是指30年代前后以上海为中心、以《无轨列车》、《现代》等刊物为阵地,具有浓郁的都市风格和现代主义色彩的一个文学流派。由于这一流派的形成与日本新感觉派小

说的影响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当时被左翼人士称之为新感觉派文学。主要代表作家有施蛰存、刘呐鸥、穆时英等。新感觉派作家多以上海大都市的现代生活环境为场景,着重描写都市社会的人们对现代生活的复杂感受,表现现代物质文明与人性的冲突。施蛰存的《梅雨之夕》、刘呐鸥的《都市风景线》、穆时英的《上海的狐步舞》等作品所表达的都是这种现代场景和现代感受。通过他们的小说,使人真正认识了都市社会和现代文明。从小说艺术的角度来看,新感觉派可能给中国现代文学带来的的意义要比思想的意义要大。作为现代主义艺术流派,新感觉派在描写生活时不注重写实而强调人物对环境的主观感受,在叙述中常常打破生活的逻辑,注重表现幻觉和下意识。作品的场面转换迅速,节奏加快,具有现代心理小说的一般特征。必须指出的是,无论是思想意识还是审美风格,新感觉派与同时期的京派小说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甚至也由此带来了对立。尽管京派小说以其乡村场景、平民意识以及抒情性的写实主义风格,为中国读者带来先天的亲和感而为至今深得人们的厚爱,但是,新感觉派小说为中国文学提供的新异素质,为中国读者提供的现代都市观念,则更有意义。

自由主义文学无论其自身还是人们对其评价,都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他们大多在政治上向往西方民主,反对政治专制统治,又与当时中国最前沿的政治力量和思想保持一定的距离,表明了思想与艺术的某种自由和中间状态。总之,是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育种丰富和发展。

1937~1949:政治的分合与文化的复兴

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又一次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政治结构,也改变了中国文化和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

在民族危亡之际,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而文学界出现了五四之后未曾有过的大团结、大统一。标志这一新局面形成的便是1938年3月27日成立的“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文协”集合了中国文艺界左、中、右各方的文艺家,它不但超越了社团、流派的界限,而且超越了新旧文学、文化的界限,更重要的是它超越了30年代以来最为尖锐、鲜明的阶级、党派的界限。“文协”创办了会刊《抗战文艺》,提出了“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救亡成为这一时期文学的最大主题。

民族意识的强化,带来了政治的统一和文学的统一。最终,也带来了文化意识的复兴,向传统回归成为当时一种时代潮流。

抗日战争整合了全民族的政治、文学和社会心理,“统一”成为抗战前期救亡文学的基本面貌。这里统一的主题:歌颂抗日志士的英勇,控诉敌人的残暴,揭露汉奸的卑鄙;有统一的的形式:短小、通俗;有统一是风格:昂扬、热烈。这种“统一”来自于当时人们对抗战认识的普遍简单化和反应的急促化,这亦是人们面对巨大事变所必然作出的表现形态。在抗战前期救亡文学运动中重大收获之一就是小型化、纪实性作品的大量涌现。短剧、诗歌、报告文学、短篇小说等成为当时主要的文艺样式。为了适应这一时代的需要,作家们不仅暂时放弃了自己的思想个性,而且也真诚地放弃了自己的艺术个性。因为那是一个需要统一也就出现了统一的时代。但也许正是如此,公式化、模仿化也便成为一种普遍性的倾向。

在民族危亡的时候,对于民族意识的强化、历史的肯定性回顾,是时代所确定的一般作家心理和社会心理的需要。因为民族意识和传统文化的高扬是人们获得精神支持的最重要的

手段。所以,抗战文学的文化价值取向与五四文学有很大的不同:由反叛传统到向传统认同。这种文化意识到了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40年代前后表现得更加强烈。这便是以反映春秋战国、晚明和太平天国历史为中心的历史剧创作高潮的出现。如郭沫若的《屈原》、《虎符》,阳翰笙的《李秀成之死》,阿英的《明末遗恨》(又名《碧血花》),欧阳予倩的《忠王李秀成》等。

抗日战争是全民战争,而为了取得这一战争的胜利必须动员最广大的民众参加。因此,启发农民的政治觉悟,积极参加抗战便成为政治家和文艺家的当务之急。为了适应农民的文化程度和审美需要,以回归传统文学和民间文学为目的的文艺大众化运动成为三四十年代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潮流。歌谣体诗歌、章回体小说、街头剧、秧歌剧等形式格外活跃。特别是以赵树理的小说创作为中心的解放区文学在此方面表现得最为突出。

可以看出,从内容到形式,在抗战时期中国文学界出现了一个传统文化和文学复兴或回归运动。

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政治区域呈现出一种十分复杂的状态。国统区、沦陷区和解放区三分天下,而文学状况也有所不同。进入40年代后,这种差异在国统区和解放区之间则更加明显。歌颂性的主题和暴露性的主题的差异表明了中国新文学此时在政治主题上的分离。这种分离应该说是表面的,因为歌颂光明和暴露黑暗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国统区文学代表着这一时期中国文学的最高成就,至少在艺术价值上是如此。其中,尤以回顾性长篇小说创作成就最为提出。抗战后期,许多作家从亢奋的激情中平静下来,从动荡的生活中安定下来,进入较为纯净、深刻的创作状态。

40年代国统区的文学发展特征明显,突出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暴露性的作品成为创作的主潮之一。

随着战争的延续和对国统区政治统治认识的加深,抗战初期歌颂性的主题很快转入暴露性的主题。在国统区早期的暴露性作品中,影响最大的应该说是张天翼的《华威先生》。作品刻画了一个沽名钓誉借抗战而排斥异己的小政客的形象。华威先生是一个被纳入政治机器而又被世俗化了的官僚,他具有很高的概括性。沙汀作为左联阵营中的一个优秀的文学新人,此时他创作了著名的“三记”:《淘金记》、《困兽记》、《还乡记》,还有著名的暴露性小说《在其香居茶馆里》,批判了当局兵役制度的黑暗和乡俗的丑陋。暴露和批判成为国统区作家的创作时尚,连言情小说作家张恨水也创作了批判政治腐败的《八十一梦》和《五子登科》。

讽刺诗创作也是国统区暴露性文学中格外发达的种类。30年代的乡土诗人臧克家此时一改往日诗风,出版了讽刺诗集《宝贝儿》等。而最著名的讽刺诗人还是马凡陀(袁水拍)和《马凡陀的山歌》。诗歌采用民谣的形式,以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为内容,对国统区末期社会的一切反常现象进行了辛辣而形象的讽刺,成为民众心理的生动反映。

讽刺性的创作在戏剧方面亦有所表现。陈白尘的讽刺喜剧代表着这一创作潮流中的最高成就,他的《乱世男女》、《升官图》、《禁止小便》等属于政治讽刺剧。其中,《升官图》最为著名,勘称现代讽刺喜剧的经典之作。作品以两个强盗的一场升官梦为内容,讽刺了官场

的丑恶和荒诞。作品在构思上明显受到果戈里的《钦差大臣》的影响,风格辛辣,剧情凝练,笑过之后令人深思。

第二,回顾性作品和描写知识分子生活的作品大量涌现。

关注现实应该说一直是国统区文学创作的主潮,但是,进入40年代后,回顾性和知识分子题材的作品急剧增多。这和作家的创作心态和生活环境的变化有关。抗战后期,许多作家从亢奋的激情中平静下来,从动荡的生活中安定下来,进入较为纯净、深刻的创作状态。

其中,尤以回顾性长篇小说创作成就最为突出。巴金的长篇小说《春》、《秋》、《憩园》是回顾性作品中的经典之作,而他的《寒夜》则是独具特色的暴露性作品。林语堂此时创作的长篇小说《京华烟云》,以大家族的历史为内容,充满了文化风俗史的色彩,小说在后来得到较高的评价。也许是久在异乡而更加怀念故乡和童年生活的缘故,回顾性作品在东北作家群此时的创作中表现得最为突出。萧红的《呼兰河传》、萧军的《第三代》、端木蕻良的《科尔沁旗草原》(第二部)、骆宾基的《姜步畏家史》等。回顾性的创作,无疑是一种更深入的思考。回顾中不仅有怀念,更有批判,表现出对于五四文学主题的继承。萧红的《呼兰河传》是回顾性作品中的艺术精品。作者以女作家特有的细腻的情感和婉约的叙述为人们描述了东北山村的淳朴而愚昧的生活,浓烈的抒情和自由的结构为中国现代小说世界增添了一种散文体式。

知识分子题材的创作的引人注目除了是因为与前期的激情的抗战文学形成的比较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大概是与知识分子的现实生存状态以及作家的创作习惯有关。

沙汀的《困兽记》、师陀的《结婚》、萧乾的《梦之谷》等小说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知识分子的现实生活和精神状态。而钱钟书的长篇小说《围城》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它恰好集中了讽刺文学和知识分子题材作品的全部特征。从而40年代的中国新文学做了一个完满的结束。除了小说之外,表现知识分子生活的题材在戏剧创作中也为数不少。夏衍在抗战之初创作的话剧《法西斯细菌》是其中的代表作。剧作把知识分子的人生追求和时代政治通过真实可信的生活细节深刻地表现出来,在当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三四十年代国统区文学中,“七月”派是值得重视的一个作家群。全面抗战开始,胡风主持《七月》、《希望》杂志,团结了一批青年作者,形成了一个非常有影响的文学派别。七月派包括七月派诗歌和七月派小说。前者主要有艾青、田间、牛汉、绿原、阿垅等30余位青年诗人;后者主要有路翎、丘东平、彭柏山、贾植芳等青年作家。路翎的代表作《财主的儿女们》是20世纪中国文学中表现中国知识分子命运和价值的最深刻的作品。七月派作家群受胡风的理论影响较大,因此在50年代初的政治运动中均受到迫害,作为一个文学流派而完全消失。

40年代,在国统区文坛出现了徐、无名氏两位具有特殊意义的作家。其特殊意义就在于他们的创作把奇特神秘的故事情节和对生命价值的严肃探讨结合起来,使作品既有大众化的通俗性,又有贵族化的先锋性。因此,他们的作品非常流行,拥有大量的读者。徐的代表作《鬼恋》、《风萧萧》和无名氏的代表作《北极风情画》、《露西亚之恋》,都把当代政治内容和力气浪漫的爱情故事相融合,在当时风行一时。

40年代后期,在国统区还活跃着一个以校园诗人为主的青年诗人群体,这就是被后人命名的“九叶诗人”。这是继现代派诗人之后现代主义诗歌艺术在中国的余响。九叶诗人包括穆旦、新笛、袁可嘉、杭约赫、陈敬容、唐、唐祈、郑敏、杜运燮。他们在中国新诗史上的最大贡献是对于诗的一种综合:自我意识与群体意识的综合、东西方诗美原则的综合。可以说,九叶诗人的追求在40年代具有总结性的意义。

沦陷区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地域,文化与文学都表现为复杂的矛盾性。但是,无论是东北沦陷区还是华北、上海及其它沦陷区,都有真正的现代文学存在。身陷上海沦陷区的张爱玲创作的小说《倾城之恋》、《金锁记》等作品,把传统的故事和现代的手法结合起来,成为雅俗共赏的流行小说。东北沦陷区的梅娘在《蚌》、《鱼》、《蟹》等小说中,揭示大家庭中女性的不同命运,具有现代性和可读性。

解放区文学从内容上看,似乎是一种全新的文学。但是本质上说来,解放区文学却是属于民间文化系统的,政治性追求和民间性追求是解放区文学的最大特征。对于解放区文学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发表。因此,解放区文学已经确定了中国后来文学发展的基本方向。

小说创作代表着解放区文学的最高成就,也体现了着解放区文学的基本特征。赵树理的影响之下,形成了以山西作家群为主的山药蛋派,包括马烽、西戎等。这个作家群的创作和影响直至60年代。除此之外,创作了《荷花淀》、《芦花荡》等名篇的孙犁以一种诗体

小说影响了河北的一些文学青年,如刘绍棠、韩映山等,在50年代形成了荷花淀派。由于政治上的迫害,1957年这个作家群解体。

50年代前后,一批以土改斗争为内容的小说问世,成为中国最具时代特色的文学作品。其中,丁铃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等。

解放区的诗歌创作表现出更加明显的回归传统的特征。民歌体长篇叙事诗兴盛一时,公木的《十里盐湾》、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阮章竟的《漳河水》、张志民的《王九诉苦》等影响较大。解放区与国统区文学的最大区别,是文学人物身份和文学形式的变化。就前者来说,由知识分子转向劳动民众特别是农民;就后者来说,对外来文学的接受范围明显缩小,向民族化、民间化转化。这一倾向与中国政治和文化的确定有直接的关系,而且愈来愈明显。

在解放区的戏剧创作中,贺敬之、丁毅的新歌剧《百毛女》把革命的主题与西方化、民族化、民间化融为一体,成为一定意义的成功楷模。

1949~1978:政治与文学的一体化时期

中国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不仅是国家制度的改变,而且是文化与文学的改变。1949年7月2日,全国第一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是作家从组织上到思想上时下了前所未有的统一,毛泽东的《讲话》作为当代文学的基本纲领被进一步确认和强化,中国新文学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政治家们对文艺工作、作家思想的高度重视和直接领导、管理,使文艺事业过分政治化了。此後的绝大多数文艺运动和论证都是有政治家发动、介入并用政治运动的方式和行政手段来进行和解决的。包括1951年的“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

1952年“对于《红楼梦》研究中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倾向”的批判、1953年批判胡风“反革命集团”、1957年文艺界“反右派”的斗争、1965年批判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直至1966年发生的“文化大革命”。

也许是因为在时间上与刚刚过去的历史太接近的缘故,反映革命历史斗争题材的作品成为五六十年代小说特别是长篇小说创作的热点。杜鹏程的《保卫延安》、梁斌的《红旗谱》、杨沫的《青春之歌》、吴强的《红日》、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高云览的《小城春秋》等。短篇小说创作上有王愿坚的《党费》、峻青的《黎明的河边》等。这类小说有着鲜明的共同特征:在思想上具有革命的英雄主义色彩和阶级斗争的普遍逻辑;在艺术上体现为所谓“革命的浪漫主义与革命的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具有浓厚的浪漫气息。茹志鹃的短篇小说《百合花》在艺术表现上独具特色,在此类小说创作中堪称佳作。

1956年在政治上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短暂局面,这对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一批对现实生活有比较独到而深刻认识、艺术上比较成熟的所谓“干预生活”的作品问世,受到了人们的欢迎。然而,很快在其后的“反右斗争”中被定为“毒草”,作者们被打成右派。

诗歌创作在50年代初,经历了一阵“新华之歌”的大合唱之后,在50年代中期,出现了贺敬之、郭小川的创作为代表的“政治抒情诗”。政治抒情诗多以当时社会的重大事件为内容,多采用政治性的术语,感情豪迈、热烈,既有鼓动性。贺敬之的《放声歌唱》、郭小川的“致青年公民”组诗,在当时反响强烈,并且对中国后来的诗歌创作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与此同时,闻捷发表了抒情组诗《天山牧歌》,一举成名。他歌唱爱情与劳动,并以西北边疆的少数民族的风俗画和草原的风光画,为中国当代诗坛吹进了一股清新之风。而名躁一时的1958年“大跃进新民歌”运动,则是浮夸、冒进的时代政治的形象写照。

50年代开始后,是一个需要颂歌也就产生了颂歌的时代。这在散文创作中表现得也比较突出。杨朔、秦牧的散文影响最大。杨朔以诗的意境和诗的语言,夸饰性地歌唱中国现实社会。他的《雪浪花》、《茶花赋》、《荔枝蜜》等成为当代散文史上的名篇。秦牧的散文以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见长,明显受到过周作人小品文的影响,在当代文学界别树一帜。

五六十年代的戏剧创作是一个热闹而缺少精品的领域。与其它文学部类一样,歌颂性的作品成为主流。影响较大的有老舍的《龙须沟》、《茶馆》等。

“文化大革命”的10年,是中国文学被极端政治化的时代,也是五四文学传统被彻底割断的时期。而且连“文革”前17年的文学也都被否定,解放区文学中形成的“工农兵方向”被强调到了极端的境地。适应这一潮流,出现了群众性创作的高潮,也出现了不无可取之处的文人创作,如浩然的《金光大道》、姚雪垠的《李自成》(第一部)、李心田的《闪闪的红星》等。而作为“文革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革命样板戏”。“三突出”原则(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成为文学创作的一般法则。

“文革”期间,最有价值的是所谓“地下文学”。如张强的长篇小说《第二次握手》、“知青文学”、1976年春天出现的“天安门诗歌”等。“天安门诗歌运动”是一个预言:中国政

治和文学的春天就要来了。

1978~1990:政治变革与文化转型期的文学

“文革”结束之初的文学是改换和恢复的文学。“改换文学”是文革文学的翻版和继续,只不过是将文学的主题的政治倾向和人物身份进行一下改换而已;恢复的文学是恢复文革前17年文学的评价。此时的文学还没有真正变革。

1978年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这一政治变革的惯性终于把中国文学带到了一个历史的新时期。因此,这一时期的文学被称之为“新时期文学”。

新时期文学的第一步,是“伤痕文学”的出现。伤痕文学以小说创作为主,着重表现的是“文革”10年给人们肉体上和精神上带来的创伤,具有浓重的感伤情绪。主要作家作品有: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郑义的《枫》等。痛定思痛,稍后出现的文学把思考的线索进一步延伸到文革以前的政治生活之中,痛感于极左政治给国家和人们带来的灾难和伤害,因而对过去的政治进行反思。这些文学作品被称为“反思文学”。主要作家作品有: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等。

从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的主题来看,对于政治的控诉和反思从一开始就不是直接去审判过去的政治,而是通过人性的善恶对比而重提“人的问题”。因此,新时期文学在一定程度上重复着五四文学的主题。文革10年,人性退化而神性和兽性膨胀。在觉醒的时代,人们有理由要求“人的解放”。

在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中,值得注意的是“知青文学”和“大墙文学”。

知青文学是中国文学中一种特殊的现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作为一种极端化的政治运动,它给青年人身心上带来的伤害是极为深重的。因此,知青文学最初成为最本质的伤痕文学。如前面所提到的小说《伤痕》。此外,如梁晓声的《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叶辛的《蹉跎岁月》、张贤亮的《灵与肉》等。上山下乡作为一种政治运动已被否定,但是作为人的生命中最宝贵的一段人生和情感历程,仍然留有难忘的记忆。因此,稍后的知青文学在控诉中又多了一种留恋和怀念,表述对难忘的爱情、乡情和自然的苦涩而甜蜜的回忆。如史铁生的《我遥远的清平湾》、孔捷生的《南方的岸》等。

大墙文学是指以劳改农场和监狱生活为内容的创作,这些作品多是作者经历的亲身体验。丛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张贤亮的《土牢情话》、《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

是由于作家政治性思维的惯性,也是由于社会的发展,在80年代前后,出现了一股改革文学的热潮。改革文学时作家按照对当代中国改革的政策,努力对经济体制改革进行表现和理解而创作的主流文学。率先之作是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张契的《改革者》、李国文的《花园街五号》、张洁的《沉重的翅膀》等。改革文学具有严重的公式化和概念化的倾向,而且缺少现实深度,因而,很快陷入困境。

文革10年的悲剧是政治的悲剧,更是人的悲剧、文化的悲剧。因此,反思政治和人性成为80年代初中国文坛的一种热潮。这一思潮是在1979年开始的关于人道主义和人的异化问题的讨论中形成的。戴厚英的《人啊,人!》、张笑天的《蓠蓠原上草》、雨媒的《啊,人......》、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孙步康的《感情危机》、电影《苦恋》(白桦)等小说冲破了原有的政治概念和伦理概念,提出了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对政治的反思总是有限度的,1982年春,一场“清除资产阶级精神污染”的运动在文学界展开,深一步的探讨被终止。

现实政治的制约以及对历史和现实问题的深层思考,人们对于政治和历史的反思从80年代中期转向了一种文化批判和文化反思。这就是影响极大的“寻根文学”热潮的出现。这一文学思潮的出现,表明中国当代文学努力走出政治化时代的开始。

寻根文学又称文化寻根小说,它是有着明确的理论主张和目的的一种文学思潮。寻根文学与学术界文化问题讨论殊途同归,他们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根性,力图用自己的理解来重铸民族精神。作品背景往往都选择缺少明确时间性的乡村社会,严格意义上说,寻根文学的作品主题的价值取向一般比较复杂。既有“断根”性的文化批判,又有真正意义的文化寻根。主要作家作品有:郑义的《老井》、王安亿的《小鲍庄》、阿城的《棋王》、韩少功的《爸爸爸》、朱晓平的《桑树坪纪事》等。寻根文学是新时期文学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文学思潮。

80年代后期,小说创作出现一种新的倾向,即淡化作品的社会意义而追求表现方式的个性。其中,现代派小说、先锋小说和新写实小说都有这一倾向。

现代派小说以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徐星的《无主题变奏》为代表,以形式的变幻、意识的荒诞而引人注意。但是,创作上的对形式的刻意追求和移植性,并未能深入人心。先锋小说是继现代派小说之后出现的又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思潮,主要作家作品有:苏童的《妻妾成群》、北村的《施礼的河》、余华的《呼喊与细雨》等。先锋小说的影响范围较前者有所扩大。新写实小说应该说是继寻根文学之后成就较大的文学潮流。新写实小说注重表现平民生活,主张写作的“无倾向”即所谓“零度写作”。与先锋小说不同,新写实小说追求作品的可读性。代表作家和作品是池莉的《烦恼人生》、方方的《风景》、刘恒的《伏羲伏羲》等。但是,随着文学的通俗化,先锋小说发生转向,向写实传统进行回归。

80年代中期开始,小说创作出现了通俗化的普遍倾向,1985年甚至被称之为“通俗文学年”。其标志除了上面提到的先锋的转向之外,是台港武侠、言情小说的流行和“王朔现象”的出现。

以金庸、梁羽生、古龙三大家为首的的台港武侠小说在80年代前期进入大陆,很快走红,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武侠小说热。其中,金庸作品的印数在短时间内,超过了任何一位现代文学的作家。他的读者中包括许多高级知识分子,而对于金庸的研究亦随之成为一门显学。在1994年,北京大学破例聘任金庸为客座教授,而关于金庸小说的研究亦进入了大学的课堂。以琼瑶、三毛、席慕容等女作家为主的台港抒情文学也在大陆涌起阵阵热潮。台港文学热就其外在原因来说,是社会和文化的商品化的需求;而就其内在原因来说,是台港文学的人情味和理想境界适应了大陆读者的精神需要。

几乎与台港文学热的同时,大陆文坛出现了王朔。王朔是新时期中国文坛影响最大,争

议也最大的一位作家。王朔的《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顽主》等小说为文坛带来的最大特色是平民意识和被称之为“京味儿”的地方色彩。王朔通过新的市民人物形象的塑造,表达出与以往不同的平民意识,嘲笑权威和神圣,贬损知识分子。具有不无偏激的平民“思想起义”的特征。

新时期文学的俗化倾向是中国文学的文化结构趣于完整的一中标志,也是对大众文化权利的尊重。但是,同样,他也不能取代精英文化和文学而存在和发展。

新时期诗歌的发展最初诗朦胧诗运动开始的。朦胧诗是一个青年诗人群体,主要代表诗人由北岛、顾城、舒婷、徐敬亚等人。朦胧诗是一种艺术运动,也是一种思想运动。作为艺术运动,朦胧诗受中外现代主义诗歌的影响,丰富了中国诗歌美学的内容;作为一种思想运动,朦胧诗表达了明确的自我意识,成为思想解放的先声。围绕着朦胧诗的价值和意义,文学界曾发生过激烈的争论。

除朦胧诗之外,海出现了以杨牧、周涛等认为中心的“新边塞诗”、以艾青等老一代诗人为主而形成的“归来的诗人”的创作,以及第二代朦胧诗人——“新生代”诗人。“新生代”是认识80年代后期议论最多的诗歌现象。这个群体以校园诗人为主,口号是“打倒北岛”,声称不追求诗歌的社会意义,在艺术上模仿西方意象派诗歌,主题比朦胧诗更加隐晦。也就是从这时起,新时期中国诗歌远离了社会,也远离了读者,最终失去了影响力。与其把诗歌的衰落视为社会商品化缘故的“他杀”,还不如把它视为自我封闭的“自杀”。

劫后余生,文革中被迫害致死的老一代政治家的后代,在文革后所写的回忆性散文是新时期散文创作的最初成果。此类散文的代表作是陶斯亮的《一封终于发出的信》。抒情性散文在新时期是最不景气的,人们对于杨朔式的散文失去兴趣之后,而未能有更为优秀的创作来代替,因此,散文的冷落与小说和诗歌的形式成为强烈的反差。然而,散文的另一部类报告文学则一直处于比较兴盛的状态。除最早问世的徐迟的《歌德巴赫猜想》之外,80年代初还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关于重大社会问题的报告文学作品。其中,刘宾雁的《人妖之间》影响较大。90年代,以复兴周作人、林语堂等人的散文为起点,散文热突然兴起。几乎所有作家、诗人乃至学者都写作散文,台港及海外作家的一些散文作品也被引入。其中,余秋雨的散文成为当代散文成功的典范。这些散文与文革前的散文相比,最大的不同便是个人化写作,淡化社会功能。

与散文创作一样,新时期的戏剧创作也明显逊于小说和诗歌。1978年,宗福先创作的话剧《于无声处》以其超前性的政治的内容而风行全国。此后,同类作品为数不少,但今天看来,都没有重要的艺术价值。而真正在艺术上进行探索的是高行健等人的具有现代派色彩的《绝对信号》、《车站》。戏剧的不景气主要是来自于影视业的发达,如果把电影和电视剧创作也视为戏剧创作的话,新时期的舞台则是格外繁荣的。

进入90年代之后,中国文学表现为一种无序、无主潮的时期。文学的个人化、多元化倾向明显。这,也许是文学回归为文学的表现。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 [ 829 ] 考试科目名称: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中国现代文学史75 分 中国当代文学史75 分 4)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中国现代文学史 3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 中国当代文学史 3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简答题:中国现代文学史 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中国当代文学史 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论述题:中国现代文学史 1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30 分 中国当代文学史 1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30 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考试目标: 1、全面认识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2、系统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从 20 世纪初到 21 世纪初文学思潮、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的发展轨迹,各阶段的的名家名作,各重要流派的特点及其代表作品。 考试内容: 中国现代文学部分 一、第一阶段的文学( 1917 ~ 1927 ) (一)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1.文学革命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2.根据胡适、陈独秀、周作人等的主张分析文学革命的基本观点。 3.分析评价五四文学革命的重要贡献。 4.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新月社等重要文学社团成立的时间、主要骨干、创办的主 要刊物、文学主张、性质和意义。 5.周作人的文学批评观与茅盾(沈雁冰)等的文学批评观的异同。 (二)诗体的解放与探索 1.初期白话诗人的主要代表的特征、成就和局限。 2.以胡适、沈尹默、周作人、刘半农、刘大白的创作为例,分析初期白话新诗的得 与失。 3.结合《凤凰涅槃》、《天狗》、《炉中煤》、《地球,我的母亲!》等作品,分 析郭沫若《女神》的思想和艺术。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

论鲁迅对文学的影响 寻常的人,都是在歌颂和期盼黎明的曙光驱赶走夜的黑暗,而鲁迅,却在深夜里思索,夜幕让他的思想有了惊人的穿透力。他用自己的心血和生命所创造的不朽的文学作品,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他的思想精神和气节人格,使鲁迅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巨匠,不仅仅是在文学造诣方面,更是在他对革命,对整个中华民族文化与精神的不懈努力和奋进之心,鲁迅是属于整个中华民族的。他在中华民族新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峰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先生的第一篇文章《狂人日记》,正是对那个封建专制,人吃人的社会的最强的反抗之音,他以自己的笔写下对那些,亦或明哲保身,委曲求全,亦或扮演吃人角色的人最有力的控诉。而在这样的社会中,只有疯子,才是最不受那些封建礼教束缚的人,因为他的疯,使他摆脱了封建礼教的对心灵的摧残和压迫,也只有疯子才有权利拥有纯净的灵魂,希望这社会都是疯子! 而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一篇文章便是家喻户晓的《阿Q正传》,这篇文章之所以这么家喻户晓,是因为他写出了“一个现代我们国人的灵魂”,即表现国民性的弱点。阿Q性格极其复杂,充满矛盾。他质朴而又愚蠢,受尽剥削欺凌而又不敢正视现实,妄自尊大;对权势者有着本能的不满,而又受到封建传统观念和正统思想的严重影响。但作为他的主要性格特征的是他的“精神胜利法”(通称“阿Q精神”),即在接连不断的失效中随时幻想自己是胜利者,用以自宽自解,自欺欺人。这种精神胜利法使阿Q不能正视自己的悲惨地位并沉溺到更为屈辱的奴隶生活中去。

中国现当代文学必读书目

汉语言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 必读书目 现代文学部分 作品类: 鲁迅,建议通读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野草》、《朝花夕拾》 小说类:《狂人日记》、《孔乙已》、《在酒楼上》、《示众》、《阿Q正传》、《阿长与山海经》、《无常》、《死火》、《影的告别》、《蜡叶》、《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野草〉英文译本序》、《灯下漫笔》、《这个与那个》、《“友邦惊诧”论》、《二丑艺术》、《捣鬼心传》、《奇怪》、《病后杂谈》、《阿金》、《铸剑》、《采薇》; 杂文类:《灯下漫笔》、《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我之节烈观》、《二丑艺术》、《爬与撞》、《为了忘却的记念》、《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 郁达夫:《沉沦》、《薄奠》、《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古都的秋》、《钓台的春昼》;叶绍钧:《潘先生在难中》、《倪焕之》 冰心:《超人》,诗歌集《春水》、《繁星》,散文集《寄小读者》 庐隐:《海滨故人》 王鲁彦:《菊英的出嫁》 台静农:《拜堂》 许地山《命命鸟》、《缀网劳蛛》、《春桃》 王统照《沉思》、《山雨》 冯文炳:《竹林的故事》、《十二月十九日》(废名) 胡适:《蝴蝶》、《一颗星儿》(建议通读《尝试集》),独幕剧《终生大事》 郭沫若:《凤凰涅磐》、《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地球,我的母亲》、《夜半十里松原》、《天狗》、《太阳礼赞》;《瓶·第十六首:春莺曲》、《瓶·第三十七首》、《我想起了陈涉吴广》、《屈原》、《论诗三札》、《我的作诗的经过》、《〈少年维特之烦恼〉序引》(建议通读《女神》) 沈尹默:《月夜》 刘半农:《叫我如何不想她》 汪静之:《伊底眼》

宗白华:《夜》 李金发:《弃妇》 闻一多:《忆菊》、《死水》、《发现》(建议通读诗歌集《死水》、《红烛》) 徐志摩:《雪花的快乐》、《再别康桥》、《沙扬娜拉》、《翡冷翠山居闲话》 朱湘:《采莲曲》 周作人:《故乡的野菜》、《喝茶》、《苦雨》、《北京的茶食》(建议通读散文集《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 俞平伯:《清河访》 朱自清:《背影》、《荷塘月色》、《春》 梁遇春:《观火》 田汉:《获虎之夜》 丁西林:《压迫》、《一只马蜂》 茅盾:《蚀》、《子夜》、《春蚕》 老舍:《离婚》、《骆驼祥子》、《月牙儿》、《断魂枪》、《四世同堂》 巴金:《家》、《寒夜》、《春天里的秋天》 沈从文:《萧萧》、《丈夫》、《边城》、《八骏图》、《绅士太太》 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1930春上海》、《夜》、《在医院中》、《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柔石:《为奴隶的母亲》 沙汀:《代理县长》、《在其香居茶馆里》、《随军散记》 艾芜:《山峡中》 吴组缃:《一千八百担》 李劼人:《死水微澜》 萧乾:《雨夕》 林徽因:《九十九度中》、《别丢掉》 施蛰存:《春阳》 张恨水:《啼笑因缘》、《八十一梦》 张天翼《包氏父子》、《华威先生》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笔记(全)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导论:中国现代文学的相关解释 一、关于“现代” 二、分期问题 三、现代化的基础(近代文学的铺垫) 导论 一、关于“现代” 古代-----近代-----现代------当代 1、不仅仅是时间概念(包含诸方面,也不仅是经济) 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学,是中国文学自身的一种变革,不仅反帝反封,还具有启蒙性质 2、与“传统”的区别和联系 (1)区别: ①表现对象: 现:普通人,现代社会、全人类的问题(农民、知识分子是重点) 传:英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 ②创作手法: 现:现实主义为主,也有其他探索,但回归现实主义(因为中国现实问题太多) 传:套路化的浪漫主义 ③重视思想理论 现:有逻辑和理论体系 传:感悟式、评点式 (2)联系 ①发愤著作:“移情”(西说法),欲有所为 ②实录精神:忠实于现实 ③抒情意识:古代诗文固有的传统,现代诗、散文也有充分表现,有些小说抒情味道也很浓 ④追求意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浑然忘我 3、小结: 现代是一种从创作理念到表现形式的现代化; 重视学习、吸收、借鉴 一个民族性矛盾:学西方,但不可质变 二、分期 中国现代文学是在西方文化冲击下进行变革的、力图塑造现代民族灵魂、具现代艺术形式的文学。 时间段:1917-1949 1、1917-1927:五四为代表的20年代文学 2、1928-1937:左翼文学与人文主义文学并存的30年代文学 3、1937-1949:以全民抗战文学为开端及承续、发展的多地域、多文化的40年代文学 三、文学现代化的基础(19世纪末——1917,文学革命兴起前的近二十年) 1、文化、政治、世界、本土、现实、历史等各方面的影响和折射 政治:维新——革命,封建统治飘摇,帝制结束; 经济:工业化,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新的社会力量增长,物质、阶级基础 文化:产生具备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有现代思想、革新意识的知识分子 以文学改良政治、变革社会,探索、发现人生,是纯文学意识。 2、对人的发现人的观念的演变,贯穿与推动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内在 自我的认识动力 “人”的观念:包括人的本质、个性,人的价值、自由、权利,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爱情婚姻观、友谊观等等。 中国现代文学史:由文学如何实践与表现这一不断演变的人的观念,而构成、丰富、发展。 3、文学现代化首先变革的几个方面: (1)文化机制的变革 ①印刷、著作等相关法律保障文学活动 ②报刊、书籍、现代出版业发展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简答论述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简答论述题 1鲁迅《呐喊》,《彷徨》,与《故事新编》从三部作品之中分析鲁迅的写作内容及其艺术手法。 答:鲁迅是以启蒙主义精神从事文学创作的,在“立人”的出发点上,揭露封建礼教对于人性的束缚与摧残,他的小说立足于为人生,改良人生,努力“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以其独特的呐喊与彷徨,或揭示封建礼教,或针砭麻木灵魂,或抨击冷漠的社会,或讴歌诚与爱,呈现出执着的反封建精神。 内容:(1)鲁迅的小说揭示封建礼教。中国历史上第一篇短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把吃人的内容和仁义道德的表面看得清清楚楚,揭破了那些戴着礼教吃人的滑头伎俩。其思想忧郁深广。这篇小说揭露了社会到家庭的“吃人”现象,从而抨击了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吃人”的本质。这篇小说体现了他小说彻底反封建的总体倾向。 (2)鲁迅的小说抨击冷漠的社会。社会环境的冷漠是孔乙己悲剧的重要原因。孔乙己是一个不幸者,他生活在一个麻木而冷酷的环境之中,人们自私冷漠,无情无义,给人一种冻僵了的感觉。这种社会是孔乙己悲剧的催化剂。对于孔乙己这样一个弱者来说,社会不仅没有关爱他,更为严重的是人们还把他当作笑柄。老板的无情,长衫的不屑,伙计的鄙视,甚至短衣帮的讥笑,都深深地伤害了孔乙己本来就千疮

百孔的心,这种社会正是鲁迅所批判的冷漠社会。 (3)鲁迅的小说针砭麻木的灵魂,小说《药》这是其中的代表之作。《药》所描绘的是辛亥革命之前清末封建社会的现实,封建势力猖獗,人民群众在封建势力重压之下处于麻木落后,不觉悟的精神状态,他们不懂得反抗自救,不理解革命者为之奋斗,流血牺牲的目标是什么,更谈不上以实际行动支持革命。一句话,《药》暴露了人民群众在封建压迫下麻木愚昧的精神状态,呼吁人们寻找唤醒他们的“药方。(4)鲁迅的小说努力讴歌诚与爱在一件小事中,鲁迅先生把一位平凡的人不能再平凡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车夫写的那样的光辉伟大,事情是这样的:一天,鲁迅先生有急事鼓了一辆车去S门,但路上,人力车的车把碰到了一位衣衫破烂的老妇人,当时,鲁迅先生不以为然,认为她并没有受伤,于是,挥挥手让车夫快些走,但车夫却完全不理会鲁迅先生,而是“傻傻的”跑过去把老妇人扶起来,并关切的问她的伤势,再把她送到警署去做检查,当时,鲁迅先生看着车夫的背影,心里觉得他不再低微,而是变得伟大起来,而鲁迅先生觉得自己又是那样的渺小,心里的愧疚感便油然而生。 《一件小事》的特点是短小精悍,内容警策深邃。在歌颂下层劳动人民崇高品质的同时,还反映了知识分子的自我反省,表现出真诚向劳动人民学习的新思想。在五四运动时期能有如此认识是很不寻常的,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中传考研之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方向解析

中传考研之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方向解 析 1.中国现当代思潮流派与作家作品方向 中国现当代文学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文学的发生、发展和衍变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与中国社会变革相适应的“文学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其中包括新文学对传统文学的变革与改造、新文学在语言形式和审美观念上的变革、以及现当代文学在促进“人的现代化”方面所发挥的特殊作用等内容。 本方向着重于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演变进行历史透视,从而实现对其演进和发展历程的理性梳理和多元阐释。本方向以小说、诗歌、散文等多个领域的文学思潮、文学流派和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探讨文学思潮外部环境对其演变发展的影响,探究各个文学流派发展的内在规律及其文化和艺术价值,深入探寻文学思潮的发展与作家创作的互动关系,从而建立起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整体认识,并引发文学发展进程与时代人文环境的思考,为当代文化建设提供深层的、规律性的借鉴。 本方向要求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重大历史现象和代表性作家作品有全面的认识和把握,提倡史料与理论并重。本方向的研究生教学既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与科研能力的培养,也重视培养学生广博的视野和良好的素质,提高其文学修养及写作能力。学位获得者具有在相关的媒体、文化宣传、新闻出版、党政管理等部门工作或在一般院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能力。 主干课程有: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方法论、中国现当代文化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思潮与批评研究、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国现代文学专题、鲁迅专题研究、京派作家研究等。 2.中国现当代戏剧影视文学方向 在传统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中,现当代戏剧和影视文学研究与当代最鲜活生动的传媒创作和艺术生产的联结最为紧密,戏剧影视文学是当代艺术中最发达、最活跃的大众艺术之一,中国传媒大学自身的优势为本方向的研究提供了最广阔的舞台和最优秀的研究资源。本研究方向即是对当代覆盖面最广、社会关注度最高的大众文化进行深度研究,它既是传统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对传统中文学科的拓展和深化。 本研究方向力图在勾勒中国现当代戏剧发展主要脉络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中国现当代戏剧理论建设的内涵和戏剧活动的规律,突出对经典名家名剧以及戏剧流派的深度研究;本方向在梳理中国现当代影视文学发展历史的基础上,主要侧重于研究现当代电影文学以及影视改编剧的艺术成就和艺术规律,借助文学、美学、影视文化学、文化传播学、社会伦理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研究成果,为当代最活跃的影视文学的健康发展提供深层次的规律性借鉴。 本方向要求对中国现当代戏剧影视文学的代表性作家作品和重要的戏剧流派与影视改编现象有全面的认识和把握,同时要求本方向研究者具有跨学科的理论知识储备,具有广阔的学术视野和深刻的洞察力。本方向的研究生教学注重增强学生在理论和艺术研究实践方面的研究能力,使文学传统学科更贴近新兴艺术的发展,提升其综合研究能力。学位获得者具有在相关的媒体、网络、文化宣传、新闻出版、党政管理等部门工作或在一般院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能力。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作品专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研笔记 ——现当代文学·作品专题 (考研期间根据根据[《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钱谷融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 整 理) 第一编小说部分 1,鲁迅:《在酒楼上》 (1),学术界对《在酒楼上》的潜在作者、叙述者与人物的关系,主要有两种分析: ①"认为吕纬甫是鲁迅投射了反思和批判目光的人物,而小说叙述者'我'则更多地代表了鲁迅的立场,'我'对吕纬甫在五四落潮期的'敷敷衍衍,模模胡胡'的颓废状态采取的是审视和批判的态度。而吕纬甫也在见证着自己当年的革命热情的同路人--叙述者'我'的面前表现出一种自省的心态。从这个意义上看,鲁迅在小说中坚持的是五四式的启蒙主义话语,吕纬甫的声音是作者力图压抑甚至摆脱的声音"。 ②"关注吕纬甫讲的故事本身,就会感到这其实是两个十分感人的故事,有一种深情,有一种人情味,笼罩着感伤的怀旧情绪","吕纬甫身上是有鲁迅的影子的,吕纬甫的声音可能比小说叙述者'我'更代表鲁迅心灵深处的声音","小说中的'我'不仅是吕纬甫故事的倾听者,同时也更是一个审视者,,吕纬甫一遍又一遍的自我嘲讽、自我申辩、自我否定,正因为他一直感受着'我'的潜在的审视的目光。从而'我'与吕纬甫之间呈现为一种内在的对话关系,这可以看作是作者两种声音的外化。'我'与吕纬甫的辩难,正是作者内在的两种声音在冲突,在对话,在争辩,最终很难说哪一种是主导性的声音。这种辩难性正是鲁迅小说思维的体现,是鲁迅认知和把握世界的基本思维在小说文本层面的印证。" 细读小说文本,作出你自己的分析。 (2),这篇小说关于"废园"里的"老梅"的描写是历来最为人们所称道的;细读这段文字,体会它的写法的精妙处,并结合上下文的描写,体会它在小说中的作用。 (3),有进一步研究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思考一个问题:1956年,曹聚仁北上访问已72岁的周作人,谈到鲁迅的作品。曹聚仁表示自己最喜欢的是《在酒楼上》,周作人同意曹聚仁的看法,”这是最富鲁迅气氛的小说"(参看曹聚仁:《与周启明先生》)。--你同意周作人的评价吗?能否结合文本的描写,谈谈你对"鲁迅气氛"的理解,并以这样的眼光去重读鲁迅的其他小说,看看会不会有新的发现。 【扩展性阅读书目】 《孤独者》、《伤逝》。均收《彷徨》,是《在酒楼上》同时期的关于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 【参考书目】 吴晓东等:《现代小说研究的诗学视域》,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1期。 严家炎:《复调小说:鲁迅的突出贡献》,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3期。 卢今:《〈在酒楼上〉讲解》,收《走进鲁迅世界》(小说卷),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 2,鲁迅:《铸剑》 (1),重点阅读(最好能朗读)小说中关于"铸剑开炉"、"以头相搏"的场面描写,细心体味鲁迅丰富的想象力,诡奇而绚丽的文字。对比你原来读过的鲁迅作品,你对鲁迅的语言风格有什么新的体认? (2),"三头相搏"的场面无疑是小说情节发展的顶点,在大多数作家的笔下,小说都到此嘎然而止;但鲁迅却偏要精心安排"复仇完成以后"情节的新的发展,于是出现了"辨头"的闹剧,"三头并葬"的滑稽戏,到最后的"大出丧"变成全民"瞻仰"“狂欢节 ",小说又出现了一个高潮。请想想,小说的前后两个高潮之间,构成了怎样的关系? 请细心比较前后的文字,作者的叙述语调(以及内在的情感)发生了什么变化?你或许会意识到鲁迅的这篇小说原来存在着两个调子,再去重读全篇小说,体会这"两种调子"在小说中的相互纠缠,渗透,对峙,消解,起伏,激荡,并由此体味作者深广的忧愤和内心的矛盾与痛苦。 (3),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进一步分析"黑的人(宴之敖者)"的形象,还可以联系鲁迅作品中的其他人物,例如《理水》里的夏禹和他的弟子,《非攻》里的墨子,《过客》(见《野草》)里的主人公,《孤独者》里的魏连殳--他们都是鲁迅作品中的"黑色家族"的成员,从外貌到内心世界和性格都有相似之处,并注入了鲁迅的主体精神("宴之敖"本是鲁迅的笔名,鲁迅还说过:"我就是魏连殳")。可以就此写一篇小论文。 【扩展性阅读书目】 《补天》、《理水》、《非攻》。都是《故事新编》里的小说,并且都可以从"两个调子"的角度去阅读。 【参考书目】 钱理群:《试论鲁迅小说中的复仇主题--从〈孤独者〉到〈铸剑〉》,收《走进当代的鲁迅》,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整理

名词解释 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为朦胧诗。它以“叛逆”的精神,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给新时期文学带来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食指、北岛、顾城、舒婷、梁小斌、江河、杨炼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 .文学研究会:是新文学运动中成立最早、影响和贡献最大的文学社团之一。它于1921年1月4日在北京中山公园来今雨轩成立其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 七月诗派: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七月诗派崛起于抗战烽火之中,跨越了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两个历史阶段,是这一时期坚持时间最长、影响广大的文学流派。七月诗派以艾青、田间为先驱诗人,在胡风的理论引导和组织下,聚集了一大批诗歌写作的“初来者”,因《七月》杂志而得名 胡适、徐志摩、梁实秋等。先后创办了新月书店、《新月杂志》;主张文学的超阶级、超党派性;以“永恒的人类的文学”否定“无产阶级的阶级的文学”。

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成了一场文学革命运动。在中国文学史上竖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示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 新格律诗:诗体的一种。其体结构自由,段数、行数、字数没有一定规格;语言有自然节奏而不用韵。在西方以美国诗人惠特曼为创始人。我国"五四"以来的新诗也流行这种诗体。所谓新格律诗中国现代新诗的一种形式。又称现代格律诗。是五四以后出现的新诗中不同于自由诗、但又有别于传统诗体、没有固定格律的格律诗体。 戴望舒:代表作有《雨巷》,并因此作被称为雨巷诗人,此外还有《寻梦者》、《单恋者》、《烦忧》等。 艾青:拥有两个创作高潮,第一个高潮是七月派中《鱼化石》《向太阳》为代表,以及后期朦胧诗中也有《致橡树》等诗作 两组意象:太阳、土地 两种情感基调:太阳(光、热)对光明和理想的追求,温暖热烈;土地系列对农民、土地和中国的深层的爱,艾青式的忧郁。 散文: 历史反思(巴金)(p300):巴金在1978年12月在香港《大公报》和《文汇报》等报刊上发表以反思“文革”为主的散文随笔。 价值:老作家散文的代表,最大的价值在于它以“说真话”的方式展示了作者自己建国以后的心路历程,表现了“自我解剖”的忏悔意识。《随想录》这部散文集获得了广泛的赞誉,诸如“说真话的大书”、“揭露‘文革’的博物馆”、“当代散文史上的里程碑”、“世纪的遗嘱”、“知识分子的忏悔录”,等等。《随想录》中的文章大致右分为两类,一类偏重议论,接近杂文, 另一类以抒情为主,属于抒情散文。散文集:《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 随想录: 写作风格:真实自然朴实率真 基本精神:以赤子之心反思历史,剖析自我探求真理。 文化散文:(余秋雨)(p307~p308):代表作:《文化苦旅》《千年一叹》等 地位,意义:散文本身的突破,一是视角的突破,传统散文多呈现出意识形态视角,余秋雨散文则呈现出文化视角;二是选材的突破,通常散文多以现实生活为素材,余秋雨的散文则以文化史材料为素材;第三点最为重要,即散文观念的突破,传统散文在选材上习惯选取零散材料,表达片断感受,认为散文是小品,是小摆设,呈小篇幅,至多不过“以小见大”,余秋雨的散文选取完整材料,表现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方法综述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方法综述 姓名:CMM 摘要: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发生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学科特征,对研究者提出了特殊的知识,理论研究策略方面的要求以及相应的基本原则,为研究者提供了无穷尽的问题,并要求研究者运用恰当的方法、论证、分析、解决、问题。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性研究;学科特征;研究方法 中国现当代文学在高等教育体系内是中国语言文学专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本科阶段,它是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在研究生阶段,它是报考人数多、影响大,颇受欢迎的二级学科。如果要学好中国现当代文学,并进一步在专业研究中有所建树,那么就必须熟练掌握相应的研究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的研究成果。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历史整体联系的学科观念 中国现当代文学虽然可区分为现代与当代时期,每一时期之内又可区分为不同的阶段,但它们的延续性远远大于断裂性,与古典文学相比,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的共同性远远高于相异性,是一个整体的学科,许多文学现象跨越了不同时期,只有将其来龙去脉置于历史联系的框架内才能得到准确审视。上世纪80年代提出20世纪中国文学概念,90年代以来部分研究者以现代性统摄现当代文学研究,其目的都是希望打破人为制造的学科割裂,追求在统一的富于弹性的整体观照下,对文学历史,文学现象作出更符合历史实际也更深入有效的阐释。例如,黄曼君将数千年形成的古代文论视为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预制的观念立场问题意识方法论特征,陈思和打通现当代文学隔阂的新文学整体观,洪子城梳理左翼革命文学从上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一脉相承的传统,刘纳、陈平原将中

国现代文学的嬗变追询到近代,都体现了这一学科观念的渗透与内化。 李怡的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是另一层意义上历史整体联系和分类比较的成功例证坚持两条腿走路方针,经典研究与一般问题研究发掘新学术空间并举,针对学科对象历史短暂而研究队伍庞大的现状,有人认为现当代文学史的线索已经明了,应该确定一批经典命题,集中力量进行攻坚,同时放弃对一般性文学现象和次要作家作品的研究,避免研究力量的分散和浪费。比如指认鲁迅,郭沫若、朱自清、老舍、巴金、沈从文、曹禺、艾青、穆旦、赵树理、王蒙、张承志、王安忆等人为经典作家,他们的代表作为经典作品;从上世纪初到新世纪的几次文学转型为经典文学现象,小说、诗歌文体为经典文体,等等。 但是,这里的疑惑是,倘若不经过充分的反复的学术研究,怎么确定经典的身份?因为学术阐释恰是很重要很特别的选择接受机制和过程。其实,学科研究还存在大量空白,就以研究相对比较充分的现代文学为例,许多作家作品的研究既不深入也不细致,有的甚至无人问津。比如,对上世纪40年代中长篇小说的繁荣和现代话剧类型的丰富这一文学历史现象和文体创作现象的求证仅仅仰仗几位作家几部作品的研究成果是远远不够的。没有丰满的学科细节研究,对文学发展轨迹的认识始终是模糊的,经典性命题也无法显现。还有人着眼于克服低水平重复研究的弊病,提出要发现新论题,寻找新的学术生长点。这方面已经涌现出一批成果,如探讨地域文化与文学风格的关系,疏理教育史与文学史的线索,发掘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世界性因素,考察古今文学的延传与变异等。由于经典命题蕴含深广,所以对经典的深入研究既有可能深化学科研究,也有可能拓开新的学术空间;反过来,在一般性问题与新问题研究的过程中完全可能形成经典命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 名词解释: 1、伤痕小说:产生于70 年代末至80 年代初 . 开山之作为刘心武的《班主任》, 因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而得名 , 主题主要于展示“文革”给人民大众带来的精神与肉体创伤的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王亚 平《神圣的使命》、丛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宗璞《我是谁》. 张贤亮《邢老汉与狗的故事》;长篇小说:莫应丰的《将军吟》、古华的《芙蓉镇》、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 2、反思小说:主要指1979 至 80 年代初出现的对解放后几十年曲折历史和人的现实处境等进行反思的小 说. 发轫之作: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 , 其他代表性作品有中短篇小说:《李顺大造屋》、《绿化树》等;长篇小说:《古船》等 . 与伤痕小说内容上有交叉 , 是伤痕小说的深化 . 但存在偏重于政治反思 , 文化反思不够等缺陷 . 3、先锋小说:中国文坛80 年代中后期出现的 , 在创作思想和形式技巧上都呈现出强烈的西方现代主义文 学气息的小说创作流派. 又叫后新潮小说、“拟现代派”. 主要代表作家有马原、残雪、苏童、格非、余华、叶兆言、孙甘露、洪峰、北村等人. 三大特点:( 1)话语的叛逆性,即对权威叙事话语的颠覆与反抗. ( 2)形式的前卫性, 即大胆尝试最新的文体试验. ( 3)形态的多样性, 即现代派小说(余华、残雪)、后现代主义小说(马原)、解构主义小说(王朔)、新历史主义小说(苏童)等. 4 、女性主义小说:指80 年代中期以后出现的我国女性作家描写女性独特的社会、情感经历、带有鲜明 女性性别特征的小说. 对女性的自我认同与男权话语的抗拒是其中心价值取向. 代表作家有林白、陈染等. 5、朦胧诗:崛起于70 年代末期、 80 年代初期 , 是新时期初期出现的现代诗潮, 其名来源于一篇诗评《令人 气闷的“朦胧”》, 诗歌既有主题或内容上哲理的思考, 又有写法上现代诗艺如象征手法的运用. 代表诗人有:北岛、顾城、舒婷、杨炼、江河等人. 7、寻根小说:对民族文化或传统文化与地方文化进行反思、审视与批判的小说, 其目的主要在于发掘民族 文化传统的活用资源, 重铸民魂或民族精神, 同时在全球化语境下参预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对话. 所谓寻根 , 就是寻求民族文化之根. 代表作家有贾平凹、韩少功、阿城等. 其特点是:一超越政治视角, 走向文化视角 . 二是追寻民族文化之根, 参预与世界文学的对话. 8、新写实小说:指(1)80 年代后期开始出现、( 2)书写普通人的生存状态或生存本相、(3)在价值取向、叙事风格与审美趣味方面有别于传统现实主义特别是“革命”现实主义小说的写实主义小说. 代表作家有池莉、方方、刘恒、刘震云等. 二、知识点: 反思小说:高晓声的反思小说, 从农民个体命运中反思历史的曲折. 如其作品《李顺大造屋》. 农民李顺大一生造屋的曲折经历. 1 )第一次:大跃进将造屋材料全部充公.2 )第二次:造屋之钱被文革被造反派头 头骗走或抢走.3 )第三次:文革中买造屋材料处处碰壁.4 )第四次:改革即将来临的1977 年 , 终圆造屋梦 .

中国现当代文学整理笔记教学文稿

中国现当代文学整理 笔记

中国现当代文学整理笔记 (以钱理群版《中国文学三十年》和朱栋霖版《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为基础)第一章 20年代文学思潮与运动(依钱版名称) 一、名词解释: 1、晚清文学革新运动: 1、在维新运动直接促助下,出现了突破传统的观念和形式,以适应社会改良与变革要求的尝试,其中包括提出“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的新诗派,让诗歌“适用于今,通行于俗”的“诗界革命”,将小说的政治宣传与思想教化功能极大提高,企求达到“改良群治”和“新民”目标的“小说界革命”。以及要求打破桐城派古文藩篱,推广平易畅达的“新文体”的“文界革命”。 2、在晚清,裘廷梁呼吁提倡过白话文,为后来的文学革命大力倡导白话文造成一种蓄势。 3、清末民初,域外小说翻译大盛,打破思想封闭状态,开始参与世界文学“对话”,晚清域外小说输入造成的开放态势被文学革命承续并扩展。 2、“人的文学”: 1、1918年12月,《新青年》刊登了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对当时的文学革命影响很大。 2、周作人从个性解放的要求出发,充分肯定人道主义,强调一种“利己而利他,利他即是利己”的“理想生活”,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认为新文学即人的文学,应充分表现“灵肉一致”的人性。这深深影响了五四时期表现个性解放主题的创作,“人的文学”成为五四时期文学的一个中心概念。

3、在《平民文学》中,周作人进一步阐述“人的文学”的主张,强调文学须应用于人生上,提出“普遍”与“真挚”的原则,并申明“以真为主,以美即在其中”的文学观念,这对五四时期尤其是为人生派的创作影响很大。 3、鸳鸯蝴蝶派: 1、始于20C初,盛行于辛亥革命后,得名于清之狭邪小说《花月痕》中的诗句“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因其内容多写才子佳人情爱,又因鸳蝴派刊物中以《礼拜六》影响最大,故又称“礼拜六派”。主要作家有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李涵秋、李定夷等。主要刊物有《礼拜六》《小说时报》《眉语》等。 2、他们的文学主张,是把文学作为游戏、消遣的工具,以言情小说为骨干、情调和风格偏于世俗、媚俗的总体特征。代表作有徐枕亚的《玉梨魂》、李涵秋的《广陵潮》。 3、这股文学思潮存在时间较长,到1949年才基本消失。这一流派的出现有社会和文学自身原因,在从古代小说到现代小说的过渡期间起过一定的承前启后作用。 4、文学研究会: 1、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是文学革命后第一个纯文学团体,主要成员有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王统照、许地山、叶绍钧等12人,后来发展到170多人。以《小说月报》为阵地,积极倡导新文学。 2、其文学宗旨为"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明显表现出对"为人生而艺术"的现实主义倾向。他们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特别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资料汇总

虑到国内中文强势院校近几年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方向的研究生入学考试越来越多不提供参考书目的现实状况,我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及道听途说所得,大海捞针般列举出这些资料,重点书目并附扼要说明文字,希望能为与我有同一考研目标却苦无门路的同学带来稍许宽慰…… 1、现代文学类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合著,虽有缺点,但目前国内还没有一部现代文学史能超过它,何况该书代表了中国当下主流意识形态对现代文学的官方阐述。该书配套有温儒敏先生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这是一个分量很重的补充读本。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温儒敏、李宪瑜、贺桂梅、姜涛等合著,提供了这个学科的研究概况,非常精炼,也很全面。 朱栋霖、朱晓进、龙泉明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上下册),在原《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基础上增订而成,叙述更完整而富于特色,比如不再坚持解放区、国统区、沦陷区的分章叙述,台港文学也不再作为整体附后而是采取了分期编入的方式,文学各个阶段分期还附有详尽的文学大事年表,是最适合本科生全面了解现当代文学演进概况的一个本子,所以目前全国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广泛选用这部教材。 程光炜、刘勇、吴晓东、孔庆东、郜元宝合著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至2011年10月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最新的第三版,现正行销海外。该书为二十多年来“重写文学史”显著成果之一,各专题章节均由大陆相关研究的知名学者编著,建立了与读者“平等对话”的叙述姿态,观点新颖、语言平实且脉络清晰,部分章节显示出编写者尝试突破体制内主流话语霸权的可贵努力,是一部有着相当独立价值的现代文学史。 王晓明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原分四卷,最新修订本分上下两卷),收集了80年代至今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主要论文,其中的很多论文在不少专家的集子里出现过。看了这个以后再看他们的专集,就能把握住他们的研究方向。 刘俊等人编写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导引》,从文学史的观照、作家作品解析、思潮流派透视等角度收编学科内专家学者最经典的探索成果,建议作为案头必备书,以便随时翻阅。 范伯群、朱栋霖编写的《1898-1949中外文学比较史》,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翔实而又独创性地论述中国现代文学与外国文学关系的文学史著作。以新的文学史观、文学观重新诠释1898-1949年间的中国文学所受外国文学影响的情况,经过不断地吸纳、排斥、变异与自我创造,直至实现中国文学现代化、本土化的全过程。它以比较文学的特有立场与宽广视域,将历史文献学的方法与理论分析相结合,探涉了一般文学史难以展开的领域。

中国现当代文学整理笔记

中国现当代文学整理笔记 (以钱理群版《中国文学三十年》和朱栋霖版《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为基础) 第一章 20年代文学思潮与运动(依钱版名称) 一、名词解释: 1、晚清文学革新运动: 1、在维新运动直接促助下,出现了突破传统的观念和形式,以适应社会改良与变革要求的尝试,其中包括提出“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的新诗派,让诗歌“适用于今,通行于俗”的“诗界革命”,将小说的政治宣传与思想教化功能极大提高,企求达到“改良群治”和“新民”目标的“小说界革命"。以及要求打破桐城派古文藩篱,推广平易畅达的“新文体”的“文界革命"。 2、在晚清,裘廷梁呼吁提倡过白话文,为后来的文学革命大力倡导白话文造成一种蓄势。 3、清末民初,域外小说翻译大盛,打破思想封闭状态,开始参与世界文学“对话”,晚清域外小说输入造成的开放态势被文学革命承续并扩展. 2、“人的文学": 1、1918年12月,《新青年》刊登了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对当时的文学革命影响很大。 2、周作人从个性解放的要求出发,充分肯定人道主义,强调一种“利己而利他,利他即是利己”的“理想生活",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认为新文学即人的文学,应充分表现“灵肉一致”的人性。这深深影响了五四时期表现个性解放主题的创作,“人的文学”成为五四时期文学的一个中心概念. 3、在《平民文学》中,周作人进一步阐述“人的文学”的主张,强调文学须应用于人生上,提出“普遍"与“真挚”的原则,并申明“以真为主,以美即在其中”的文学观念,这对五四时期尤其是为人生派的创作影响很大. 3、鸳鸯蝴蝶派: 1、始于20C初,盛行于辛亥革命后,得名于清之狭邪小说《花月痕》中的诗句“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因其内容多写才子佳人情爱,又因鸳蝴派刊物中以《礼拜六》影响最大,故又称“礼拜六派”.主要作家有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李涵秋、李定夷等。主要刊物有《礼拜六》《小说时报》《眉语》等。 2、他们的文学主张,是把文学作为游戏、消遣的工具,以言情小说为骨干、情调和风格偏于世俗、媚俗的总体特征。代表作有徐枕亚的《玉梨魂》、李涵秋的《广陵潮》. 3、这股文学思潮存在时间较长,到1949年才基本消失.这一流派的出现有社会和文学自身原因,在从古代小说到现代小说的过渡期间起过一定的承前启后作用。 4、文学研究会: 1、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是文学革命后第一个纯文学团体,主要成员有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王统照、许地山、叶绍钧等12人,后来发展到170多人.以《小说月报》为阵地,积极倡导新文学。 2、其文学宗旨为”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明显表现出对"为人生而艺术”的现实主义倾向. 他们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特别注重对社会黑暗的揭露和灰色人生的诅咒,表现新旧冲突。写法上一般倾向于19世纪俄国和欧洲的现实主义,也借鉴自然主义,重视强调实地观察和如实描写。叶圣陶的《倪焕之》、许地山的《缀网劳蛛》、冰心的《超人》等均为文学研究会的力作。文学研究会也注重翻译,以译俄、法及北欧的现实主义名著为多,他们还猛烈抨击作为游戏和消遣的鸳鸯蝴蝶派文学。文学研究会的小说创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纲要(下)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重点 第二十三章 1949~1976文学思潮 第一节 50年代、60年代文学运动与文学思潮 一、三次文代会(时间、地点、中心议题) 1、第一次全国文代会 1949年7月2日~19日在北平召开,会议由郭沫若提议,毛泽东到会讲话,朱德致贺词,周恩来做政治报告。 这次大会是来自解放区和国统区的两支文艺队伍大会师的盛会。大会总结了五四以来 文艺工作的成绩与经验,确定了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谈话讲话》为新中国文艺 事业的总方针,指出了新中国成立以后文艺必须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总 方向,提出了社会主义时期文艺的新任务,成立了以郭沫若为主席,茅盾、周扬为副 主席的全国文艺界的组织——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这次大会标志着中国新文学以此为起点,进入了当代文学的阶段。 2、第二次全国文 代会 1953年9月23日~10月6日在北京召开。中心议题:繁荣创作,批评错误倾 向。 3、第三次全国文代会 1960年7月23日~8月13日在北京召开。 中心议题:确定文学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总结经验教训。 二、50年代初,三次大的批判运动 1、1951年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导演、编剧:孙瑜演员:赵丹教育家:陶行知 2、1954年对俞平伯《红 楼梦》研究的批判 代表人:俞平伯李希凡、蓝翎(后来发展到批判胡适的唯心主义)文批的表现:“打棍子,扣帽子,抓辫子” 3、1952~1955年对胡风文学思想的批判 典型:人物、题材、风格、现实主义——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1980年得到平反(平 反的只是人,不包括文学思想) 到1985年彻底平反梅志——《胡风传》 4、“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30年代整理

第九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二) 一、填空题 1.最早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主要团体是创造社和太阳社。 2.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0 年成立于上海。 3.新月社后期,梁实秋宣扬人性论,反对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4、1935年下半年到1936年上半年,左翼文学内部发生了“两个口号”的论争,即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之争。 5.30年代的自由主义文学思潮主要有新月派、论语派、自由人、第三种人等。 6、1930年到1931年,由潘公展等国民党党员组成了“民族主义文学”,其代表作有《国门之战》、《黄人之血》。 二、名词解释 1、左联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简称,1930年3月2日成立于上海,是左翼作家的统一战线组织,左联的成立,推动了左翼文学运动的迅猛发展。 2.普罗文学 1928年到1930年的革命文学,描写现实革命斗争题材,着力表现无产阶级与其他劳苦大众生活的不幸与走向革命的必然历程太阳社后期创造社成员,蒋光慈。洪灵菲。郑伯奇。华汉,咆哮了的土地 3、“两个口号”论争 发生于1935年下半年到1936年上半年,左翼文艺界围绕“国防文学”与“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展开的争论,是左翼文学界内部的思想分歧和论争。 4、京派 京派是30年代自由主义文学流派,围绕《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形成的团体,主张文艺关注人生,但和政治保持距离,代表作家有周作人、沈从文、萧乾等。 5、论语派 论语派是30年代的一个散文流派,提倡幽默、闲适的小品文,代表人物有林语堂、陶元德等。 6、民族主义文学 民族主义文学是30年代初的国民党文学派别,宣扬封建意识和法西斯思想,代表人物有潘公展、黄震遐等。 三、简答题 1.左联成立后进行过哪几次思想论争? 一是1928-1930年左翼文坛和新月派的论战。新月派的“人性论”观念受到左翼作家的批判。二是1930-1931年和国民党“民族主义文学”的论争。鲁迅等人揭露了他们的“庞大派文学”的实质。三是1931-1933年左联和“自由人”、“第三种人”的论争。论争的中心是文艺的阶级性、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问题。 2.简析“两个口号”论争的背景及意义。 1935年下半年,党中央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上海文学界地下党领导于1935年底提出“国防文学”口号。1936年4月,鲁迅、冯雪峰等为了补救“国防文学”在意义上的不明了性,又提出了“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口号。主张国防文学的人对此指责,于是发生了长达四五个月的两个口号的论争,使左翼文学处于分裂状态。这场论争,是左翼文艺界在新形势下围绕建立文艺界统一战线而发生的思想分歧和论争。左翼文艺界通过论争达到了团结,为过渡到下一个时期的抗战文艺运动和建立更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奠定了基础。 3.简析京派的文学主张。 京派的基本特征是关注人生,但和政治斗争保持距离,高蹈于现实功利之上,强调艺术的独立品格。他们的文学思想是以讲求“纯正的文学趣味”所体现出的文学本体观。 四、论述题 1.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兴起的背景。 1927年,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左翼文学运动)兴起于上海,有其历史原因:一、国民党破坏了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开始了长达十年之久的由中国共产党单独领导革命的格局,有必要提出和建设与革命步调一致的无产阶级文学。二、1928年前后,国际无产阶级运动蓬勃开展,使中国作家受到很大鼓舞。三、大革命失败后,许多革命作家到达上海,他们经历了阶级斗争的风云变幻,思想进一步革命化。从混合型的革命文学,进而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2.试析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倡导者们的主张及其不足。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介

华锐学院中文系系级重点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简介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我院中文系第一批重点建设的两门课程之一。学校对我系的重点课程的建设极为重视,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采取了诸多相应措施,进行了非常有效的目标责任经管,目前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本课程建设的整体构想和基本做法简单介绍如下: 一、课程目标 (1)学习本课程将使学生获得对中国文学(现当代文学阶段)发展过程及其特点的正确认识,通过文学史的教案,力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五四”文学革命以来的文学思潮、文学运动、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发展的基本简况以及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主要成就和经验教训。 (2)通过文学作品的介绍,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的、美学的观点、方法,分析和评价各个历史时期的作家作品。 (3)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和鉴赏能力。 (4)提高学生阅读、评析各类文学作品的水平,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培养学生研究文学现象的能力,能写出符合学位要求的现当代文学研究论文。 二、课程定位与学习要求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我院中文系所有师范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作为一门基础专业课,其对实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良好的理论素养和业务素质、熟练扎实的专业技能的中文师范教育的专业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该课程的教案,可以使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从微观上赏析重要作家的经典作品,进而提高其文学作品的赏析、批评及创作能力,为以后从事中小学语文教案以及从事企事业单位的文秘、宣传等相关工作,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本课程作为师范教育专业的一门理论课程,其课程教案要以培养职业能力为重点,同时体现师范特色和人文特色。本课程教案要做好与中小学语文教案的衔接工作,对中小学语文教案实践有充分的了解和较全面的把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