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控技术发展

汽车电控技术发展
汽车电控技术发展

汽车电控技术发展:混动车电动车的未来

2010年6月1日,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出台《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正式公布。同时,新能源汽车技术标准也将在近期陆续出台,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国产化发展路线也将确

定。

相比国外的新能源汽车进程来说,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在之前仍然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众多厂家都纷纷表示要推出混合动力车型和纯电动车等新能源车型,但由于技术原因和市场的不确定性都没有推出来,但,随着《通知》的颁布,相信新能源时代汽车时代即将

绽放。

想必,大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概念都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就目前国际上新能源汽车的推出来看,其发展的方向主要集中在油电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以及可替代能源三大方向上,其中,最受人关注的还是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而这两种车型的核心技术是汽车电控技术。要了解这些新能源汽车,我们应该先了解其技术因素。为此,本文在这里就对这两种新能源车型原理做一个

简单介绍。

油电混合动力车——发展快速,技术层面参差不齐

说起油电混动动力车想必大家不会陌生,已经在国内上市很久的丰田普锐斯就是最早推出的油电混合动力车,早在1997年普锐斯就已经在日本上市销售,而在2006年普锐斯正式引入中国国内,历经4年时间,期间本田思域混合动力、F3DM等混动车型也慢慢的跃入人们的眼帘,混合动力车型也慢慢的为人们所接受。由于处在技术过渡阶段,目前,这种车型的数量在新能源车型中所占比例是最

大的。

F3DM

思域混合动力

通常意义上的混合动力是指油电混合动力,包括汽油、柴油和电能的混合。利用电能来减少汽油(或柴油)的消耗是混合动力汽车节油的方式:利用电动机瞬间高扭矩输出的特性,弥补、改善车辆启动、加速时能量消耗大的问题。同时,利用减速、刹车对

电池进行充电,达到能量回收的目的。

普锐斯

混合动力汽车采用能够满足汽车巡航需要的较小发动机,依靠电动机或其它辅助装置提供加速与爬坡所需的附加动力。其结果是提高了总体效率,同时并未牺牲性能。混合动力车设计成可回收制动能量。在传统汽车中,当司机踩制动时,这种本可用来给汽车加速的能量作为热量被白白扔掉了。而混合动力车却能大部分回收这些能量,并将其

暂时贮存起来供加速时再用。当司机想要有最大的加速度时,汽油发动机和电动机并联工作,提供可与强大的汽油发动机相当的起步性能。在对加速性要求不太高的场合,混合动力车可以单靠电机行驶,或者单靠汽油发动机行驶,或者二者结合以取得最大的效率。比如在公路上巡航时使用汽油发动机。而在低速行驶时,可以单靠电机拖动,不用汽油发动机辅助。即使在发动机关闭时电动转向助力系统仍可保持操纵功能,提供比传

统液压系统更大的效率。

混合动力车的分类很多,按照混合动力单元对车辆的驱动形式分类,大致可把混合动力汽车分为串联式、并联式和混连式三种,(这个很好理解,类似与我们在初中物理

中学习过的电路连接方式)

串联方式

串联式混合动力系统一般由内燃机直接带动发电机发电,产生的电能通过控制单元传到电池,再由电池传输给电机转化为动能,最后通过变速机构来驱动汽车。在这种联结方式下,电池就象一个水库,只是调节的对象不是水量,而是电能。电池对在发电机产生的能量和电动机需要的能量之间进行调节,从而保证车辆正常工作。这种动力系统在城市公交上的应用比较多,轿车上很少使用。

并联方式

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有两套驱动系统:传统的内燃机系统和电机驱动系统。两个系统既可以同时协调工作,也可以各自单独工作驱动汽车。这种系统适用于多种不同的行驶工况,尤其适用于复杂的路况。该联结方式结构简单,成本低。本田的思域混合动力

采用的就是并联式联结方式。

混联方式

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的特点在于内燃机系统和电机驱动系统各有一套机械变速机构,两套机构或通过齿轮系,或采用行星轮式结构结合在一起,从而综合调节内燃机与电动机之间的转速关系。与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相比,混联式动力系统可以更加灵活地根据工况来调节内燃机的功率输出和电机的运转。此联结方式系统复杂,成本高。丰田

普锐斯采用的是混联式联结方式。

以混联方式为例,我们为大家简单介绍下混合动力汽车的工作原理,希望大家看过

后对此有一个浅显的了解。

启动及中低速行驶时

当汽车启动时,油电混合动力系统仅使用由HV蓄电池提供能量的电动机的动力启动,这时发动机并不运转。因为发动机不能在低旋转带输出大扭矩,而电动机可以灵敏、顺畅、高效地进行启动。对于发动机而言,在低速-中速带的效率并不理想,而另一面,电动机在低速-中速带性能优越。因此,在用低速-中速行驶时,油电混合动力系统使用

HV蓄电池的电力,驱动电动机行驶。

一般行驶时

油电混合动力系统采用发动机,使它在能产生最高效功率的速度带驱动。由发动机产生的动力直接驱动车轮,依照驾驶状况部分动力被分配给发电机。由发电机产生的动力用来驱动电动机和辅助发动机。利用发动机和电动机这一双重传动系统,发动机产生

的动力以最小消耗被传向地面。

一般行驶时剩余能量充电

油电混合动力系统采用发动机,使它在能产生最高效功率的速度带驱动。由发动机产生的动力直接驱动车轮,依照驾驶状况部分动力被分配给发电机。由发电机产生的动力用来驱动电动机和辅助发动机。利用发动机和电动机这一双重传动系统,发动机产生

的动力以最小消耗被传向地面。

全速行驶时

在需要强劲加速力(如爬陡坡及超车)时,HV蓄电池也提供电力,来加大电动机的驱动力。通过发动机和电动机双动力的结合使用,油电混合动力系统得以实现与高一级发动机同等水平的强劲而流畅的加速性能。

减速行驶时

在踩制动器和松油门时,TOYOTA油电混合动力系统使车轮的旋转力带动电动机运转,将其作为发电机使用。减速时通常作为摩擦热散失掉的能量,在此被转换成电能,

回收到HV蓄电池中进行再利用。

停车时

在停车时,发动机、电动机、发电机全部自动停止运转。不会因怠速而浪费能量。当HV蓄电池的充电量较低时,发动机将继续运转,以给HV蓄电池充电。另外有时因

与空调开关连动,发动机会仍保持运转。

根据在混合动力系统中,电机的输出功率在整个系统输出功率中占的比重,也就是常说的混合度的不同,混合动力系统还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一、微混合动力系统。

Smart fortwo mhd

代表的车型是Smart fortwomhd。这种混合动力系统在传统内燃机上的启动电机(一般为12V)上加装了皮带驱动启动电机(也就是常说的Belt-alternatorStarter Generator,简称BSG系统)。该电机为发电启动(Stop-Start)一体式电动机,用来控制发动机的启动和停止,从而取消了发动机的怠速,降低了油耗和排放。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这种微混合动力系统的汽车不属于真正的混合动力汽车,因为它的电机并没有为汽车行驶提供持续的动力。在微混合动力系统里,电机的电压通常有两种:12v 和42v。其中

42v主要用于柴油混合动力系统。

二、轻混合动力系统

别克君越ECO-Hybrid

代表车型是长安的杰勋、上海通用称别克君越ECO-Hybrid等车型。该混合动力系统采用了集成启动电机(也就是常说的IntegratedStarterGenerator,简称ISG系统)。与微混合动力系统相比,轻混合动力系统除了能够实现用发电机控制发动机的启动和停止,还能够实现:(1)在减速和制动工况下,对部分能量进行吸收;(2)在行驶过程中,发动机等速运转,发动机产生的能量可以在车轮的驱动需求和发电机的充电需求之间进行调节。轻混合动力系统的混合度一般在20%以下。

三、中混合动力系统

Civic混合动力车

本田旗下混合动力的Insight, Accord和Civic都属于这种系统。该混合动力系统同样采用了ISG系统。与轻度混合动力系统不同,中混合动力系统采用的是高压电机。另外,中混合动力系统还增加了一个功能:在汽车处于加速或者大负荷工况时,电动机能够辅助驱动车轮,从而补充发动机本身动力输出的不足,从而更好的提高整车的性能。

这种系统的混合程度较高,可以达到30%左右,目前技术已经成熟,应用广泛。

四、重混合动力系统

丰田的普锐斯和未来的Estima属于重混合动力系统。该系统采用了272-650v的高压启动电机,混合程度更高。与中混合动力系统相比,完全混合动力系统的混合度可以达到甚至超过50%。技术的发展将使得完全混合动力系统逐渐成为混合动力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以上各种不同的混合方式,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和排放。各大汽车厂商在过去的十几年,通过不断的研发投入,试验总结,商业应用,形成了各自的混合动力技术之路,而在市场上的表现也是各具特色。

纯电动汽车——各大厂家相逐追捧,大面积推广尚需时间

从广义上理解,纯电动汽车是指利仅利用电能进行驱动的汽车。至于车内电量的来源,无论是利用电池、太阳能、燃料提供电力的车辆都可以看做是纯电动汽车。但是,由于摄取电能的方式直接决定了车辆的内部构造和运作原理,为了方便介绍,我们这里指的纯电动汽车仅为利用车载电池作为电力来源的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由底盘、车身、蓄电池组、电动机、控制器和辅助设施蓄电池六部分组成。由于电动机具有良好的牵引特性,因此蓄电池汽车的传动系统不需要离合器和变速器。

车速控制由控制器通过调速系统改变电动机的转速即可实现。

比亚迪E6纯电动车

纯电动汽车利用电源、驱动电动机、传动装置、形式装置等一些列结构,将电能转化为车辆行驶的动能。电动汽车本身不排放污染大气的有害气体,因此是十分环保的车型。即使是从生产电动汽车的整个周期上看,其各种有害气体和CO2的排放量也比传

动汽油车更低。

奥迪纯电动跑车e-tron

目前,影响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是车载电池。对于车载电池来说,能量密度、充电时间、连续放电率和自放电率、运行环境、安全可靠性和寿命维护都是关键性的指

标。

电动车具有如此之多的优点,各大汽车厂商都将目光瞄准到这块未经开垦的市场上,其中丰田、本田等日本厂商对这方面关注较早,通用、大众、奔驰、宝马以及咱们国产的各大汽车厂商都将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集中在这一块。

朗逸纯电动车

其中,大众集团在不久前的北京车展上展示了大众汽车朗逸电动车(E-Lavida)。大众汽车集团中国电动车战略的另一重要车型——高尔夫电动车则会在上海世博会亮相。大众汽车还将组建一支由高尔夫电动车和朗逸电动车组成的示范车队,环游中国各大城市。在2013至2014年间,首款国产的大众汽车电动车型将下线。

而奔驰集团则在前不久宣布与比亚迪汽车合作,成立合资公司,研发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而在去年年11月份,戴姆勒集团开始生产SmartForTwo电动小车。未来,奔驰还将推出E-CELL纯电动汽车,采用锂电池提供能量,利用一台100千瓦电动机驱动,峰值扭矩达到320牛米,不过该车型行驶距离有限,在经过两个小时充电后最长可以

行驶200公里,显然更适合在市区行驶。

最新汽车底盘电控技术考试试卷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13级2班期末理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代号填在横线空白处)。 1.所列四个字母中哪个在自动变速器上表示行驶档()。 A P B N C R D D 2.自动变速器能实现自动操纵汽车起步和换档等功能,换档不中断动力传递等特点,并具有操作轻便乘座舒适和( )优点。 A减轻驾驶劳动强度 B过载保护性能好 C什么人均能开车 D有利安全 3.双作用叶片泵的转子和定子的中心是重合的,当转子旋转时,叶片由大半径处向小半径处移动时,则两叶片间的空间容积渐减小而( )。 A排油 B吸油 C形成真空 D压力平衡 4.在进行自动变速器道路试验时,超速档开关()。 A 置于ON,指示灯灭 B 置于OFF,指示灯亮 C 先开后关 D 先关后开 5.汽车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目前多采用() A液力控制 B电子控制 C机械控制 D气、液控制 6.汽车液力变距器中改变转距输出的元件为() A涡轮 B泵轮 C导轮 D锁止离合器压盘 7.汽车液力变距器锁止离合器压盘在分离状态时与()连线 A壳体 B导轮 C涡轮 D泵轮

8.汽车自动变速器输出轴转速传感器一般采用() A电磁式 B霍尔效应式 C光电式 D开关式 9.一般情况下,安装在汽车仪表盘上,与车速表装在一起,并用软轴与变速器的输出轴相连的传感器是()。 A舌簧开关式和光电式车速传感器 B磁阻元件式 C磁脉冲式 D以上都正确10.一般情况下,装在变速器上通过蜗杆蜗轮机构与变速器的输出轴相连的传感器是()。 A舌簧开关式 B光电式车速传感器 C磁阻元件式和磁脉冲式 D以上都正确 11.在模式选择开关中,表示自动、标准运行模式的是()。 A Auto、 NormaL B Auto、 Sport C Manu、NormaL D Manu、Sport 12.在模式选择开关中,表示自动、运动的运行模式是() A Auto、 NormaL B Auto、 Sport C Manu、NormaL D Manu、Sport 13.下列指示灯中,NORM表示的是()。 A高度控制指示灯 B刚度阻尼指示灯 C高度控制照明灯 D以上均不正确 14.整体式液压动力转向系统是将()。 A.转向器、转向动力缸、转向控制阀三者分开布置。 B.转向动力缸和转向控制阀组合制成一个整体。 C.转向器、转向动力缸、转向控制阀三者组合成一个整体。 D.以上都不正确。 15.半分开式液压动力转向系统是将()。 A.转向器、转向动力缸、转向控制阀三者分开布置。 B.转向动力缸和转向控制阀组合制成一个整体。 C.转向器、转向动力缸、转向控制阀三者组合成一个整体。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开发现状及趋势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开发现状及趋势 丁志盛叶挺宁 摘要:介绍了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相关技术背景、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EECS,ECU汽车发动机电喷 一、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概述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Engine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简称EECS)通过电子控制手段对发动机点火、喷油、空气与燃油的比率、排放废气等进行优化控制,使发动机工作在最佳工况,达到提高性能、安全、节能、降低废气排放的目的。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主要包括: - 燃油喷射控制; - 点火系统控制; - 怠速控制; - 尾气排放控制; - 进气控制; - 增压控制; - 失效保护; - 后备系统; - 诊断系统等功能。 另外,随着网络、集成控制技术的广泛应用,作为汽车控制主要单元的EMS系统通过 CAN(Controllers Area Network)总线与其他控制系统,例如:安全系统(如ABS、牵引力电子稳定装置ESP (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底盘系统(如主动悬挂ABC(Active Body Control))、巡航控制系统(Speed Control System或Cruse Control System)以及空调、防盗、音响等系统实现网络互联,实现信息共享并实施集成优化统一控制。在不久的将来,车载通讯平台将利用现有无线通讯网络为汽车驾驶提供更广泛的咨询、娱乐等增值服务(如GPS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开发主要涉及以下技术容: - 传感器 主要包括空气流量传感器、空气温度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冷却液温度传感器、转速传感

汽车电控制动系统新技术简介

电控制动系统简介 一、电控制动系统的发展 1.概况 在汽车发展初期,制动器的作用较小,因为驱动系的摩擦系数很高以致车辆不制动也足以减速下来。随着功率和速度的不断提高,以及交通密度的不断加大,在20世纪20年代人们便开始考虑如何制造出相应的制动系统以符合更高的驱动和驾驶性能的需要。汽车技术进步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提高主动安全性以避免发生事 故,并充分发挥车辆的动力性能。随着电子学和微电 子学的不断发展,开发能够对紧急情况做出足够快速 反应的系统成为可能。电控制动系统的“鼻祖”是ABS, 该系统自从在1978年开始大量投入生产后,一直在不 断地改进并增加新的功能,这些功能可以主动参与到 行车过程中,以提高行车稳定性。目前,这类系统已 经发展为各种辅助驾驶员驾驶的系统,如驱动防滑系 统、牵引力控制系统、制动辅助系统等。制动辅助系 统(如图1所示)在紧急情况下对驾驶员的制动进行 加强,在保持车辆操纵性的前提下,达到最短的制动 行程。 ABS发展历史: 1950年飞机着陆装置中开始开发并使用。 1954年美国福特林肯轿车最先使用法国飞机用 ABS。 1970年林肯、凯迪拉克等高级轿车开始使用(后轮控制式)ABS。 1978年奔驰450SEL和宝马7泵列使用博世公司的4轮控制式ABS。 1984年日本车开始使用ABS。 1990年韩国车辆开始使用ABS(选装)。 至今ABS已成为轿车上的常用装备。 2.现代电控制动系统种类 现代轿车电控制动系统种类繁多,不同车型安装的制动系统的种类与作用也不相同,给维修人员带来了比较大的麻烦。 现将较常见的几种电控制动系统作简单介绍,图2为电控制动作用示意图,各系统的具体内容在第一篇各章详细讲解。 ABS防抱死制动系统 ASC+ (T) 自动平衡防滑/循迹(加速防滑及轮胎抓地控制系)(宝马) ASD防滑差速器控制系统(奔驰) ASR加速防滑控制系统/驱动防滑控制系统(奔驰、大众、奥迪) BAS辅助制动系统(奔驰/宝马) CBC弯道制动控制系统(宝马) DBC动态制动控制系统(宝马) DSC动态行车稳定系统(宝马)

汽车电控技术试题B卷完整版

汽车电控技术试题B卷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笑嘻嘻职业学院2017-2018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汽车电控技术》试卷 专业汽车维修、营销年级 16级任课教师 姓名学号班级 考试方式(闭卷/开卷):闭卷考试时量:120分钟试卷编号(B卷): 一、填空题:(每题1分×30=30分) 1.电控系统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部分组成。 2.一般来说,蓄电池电压为________,传感器的供电电压为________,信号电压为___________。 3.大众系列电路中的30为___________,31为___________,15为-_______________,X线为___________ 脚继电器上的85为___________,86为___________87为-___________ 5.传感器将___________传递给ECU,经ECU判断分析、计算之后,对___________发出控制指令。 6.三线有源传感器的三根线一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传感器的检测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8.油门位置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采用冗余设计,其信号电压

特点分别为___________倍关系、和值为___________的特点。 9.电控发动机系统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系统 10.曲轴位置、凸轮轴位置传感器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 二、选择题:(每题2分×10=20分) 1.下列属于执行器的是() A.水温传感器 B.喷油器 D.发电机 2.喷油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 A.油箱油量 B.油泵电压 C.喷油脉宽 D.油泵的泵油能力 3.单缸独立点火系统点火线圈为4线,1根12V供电,两根搭铁,另一根为() A.传递信号给ECU B.受ECU控制的信号线 C.屏蔽线 D.次级供电 4.单缸独立点火系统由()直接驱动点火线圈进行点火。 B.分缸线 C.火花塞 D.转速信号 5.一般来说,缺少()信号发动机将不能点火。 A.爆震 B.水温 C.转速 D.上止点 6.点火闭合角主要通过()加以控制。 A.通电电压 B.通电电流 C. 通电时间 D.通电大小 7.发动机启动前,ECU控制的步进电机处于() 步级步级步级步级 8.双缸同时点火是指() A .1、4和2、3缸同时点火、2和3、4缸同时点火 、3和2、4缸同时点火 D .1、2、3、4缸同时点火 9.发动机发生爆震时,ECU控制() A.增大点火提前角 B.减小点火提前角 C.增加喷油量 D.减小喷油量 10. 水温传感器短路或断路时,ECU按()℃控制喷油 三、判断题(每题1分×20=20分) 1.汽车电子化将围绕节能、环保、安全、舒适等方面发展() 2.汽车运行过程中,若有故障,可带电随意拆下可疑部件插头进行检查() 3.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喷油持续时间越长,喷油量越多。() 4.点火控制主要包括点火正时控制,闭合角控制、爆震控制。() 的产生()5.废气再循环是指将部分废气引入进气管,参与燃烧,目的是降低NO X 6.现在发动机多采用多点、顺序、间歇喷射方式() 7.有氧传感器参与的控制称为闭环控制。()

汽车电控技术课程标准

《汽车电控发动机及检修》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 QF1006B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授课单位:汽车团队 学分: 4 学时:72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 1.课程性质与定位 1.1课程性质 本课程性质为职业能力课程,培养学生掌握发动机机械系统结构,能进行发动机机械系统拆装以及零部件的检修,熟练掌握电控发动机的检测、诊断与维修方法。本课程功能模块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必修主干课程。 1.2课程任务 本课程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方式,主要针对汽车机电维修工岗位,培养学生对发动机结构、电控系统结构、工作原理的认识,并能够熟练使用各种现代的诊断和检测设备进行综合故障诊断、分析、排除。本课程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更好的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具有发动机机械系统的结构分析、拆装、检修能力; 2、合理使用发动机机械系统拆装常用工具、量具; 3、具备规范拆装和更换传感器和执行器的能力; 4、能够按要求使用万用表、解码仪、示波器等检测工具; 5、正确使用万用表检测各传感器和执行器等电路; 6、正确使用解码仪和示波器诊断、分析和排除故障。 2.课程教学目标

本节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对于高级工就业岗位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设计以具体工作任务为载体的教学情景,完成一个教学情境,即完成一个工作任务,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学生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具备而相应的技能,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技能。 本课程以专业的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通过设计工作任务,完成工作任务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具体就是按照教学规律进行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条件和教学评价的设置,使学生能够获得相应的职业能力。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心理,进行归纳、整合、实训,并对应其所学专业的重点不同,实施不同教学模式。 2.1、基本知识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 1、会收集和使用相关的汽车维修资料; 2、掌握发动机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 3、掌握配气机构构造与检修方法; 4、掌握汽缸体和曲柄连杆机构的构造与检修方法; 5、了解冷却系构造与检修方法; 6、了解润滑系的构造与检修方法; 7、掌握常用工具的功能与使用方法; 8、熟悉电控发动机的构造及其结构原理; 9、熟悉电控发动机各传感器和执行器的结构原理; 10、掌握电控发动机的新技术知识; 11、能熟悉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故障现象; 12、能熟悉点火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故障现象; 13、能熟悉辅助控制系统的故障现象。 14、掌握万用表、解码仪、示波器等检测工具的使用技巧; 2.2 能力目标 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

汽车电控技术期终考试A卷

朱明工作室zhubob 《现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期末考试试卷(A)卷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电子控制装置一般由、和执行器组成。 2.ECU一般由、A/D转换器、和输出接口组成。 3.大部分的牵引力控制系统是采用双重的控制方式,即发动机输出转矩控制与方式或发动机输出转矩控制与方式。 4.EFI的燃油系统的总喷油量包括、和喷油增量。 5.自动变速器由、、液压系统、电子控制系统、手控连杆机构和壳体组成。 6.自动变速器的模式开关有模式、模式和普通模式。 7.安全气囊传感器按功能分有和两大类。 8.燃油压力调节器的作用是使与之差为一恒定值。 9.曲轴位置传感器的型式有式、光电式和式三种。 10.目前常用的无分电器式点火系有和两种。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6分) 1.EFI喷油信号持续时间与蓄电池的电压无关。() 2.电磁式轮速传感器优于霍尔式轮速传感器。() 3.变矩器与偶合器最大的不同是可改变输入轴的扭矩。() 4.怠速控制的本质是控制进气量。() 5.连接自动变速器的任何两个基本元件,必为空挡。() 6.EFI的发动机,油泵只有在发动机起动和运转时才工作。() 7.故障码的清除是利用断开汽车电源总开关来进行。() 8.自动变速器可实现无级变速,提高汽车机动性。()9.曲轴位置传感器的G2信号是检测第一缸上止点的信号。() 10.STA信号用来判断发动机是否处于怠速状态。() 11.检修、排除故障后,原来存贮的故障代码会自动消失。() 12.EFI利用喷油器进行喷油量的反馈控制。() 13.进气温度修正.通常以200C为进气温度信息的标准温度。() 14.电控防盗系统可确保车门不被窃贼暴力打开。() 15.安全气囊是一种常见的主动式安全装置。() 16.排气再循环就是将所有的废气再送回气缸燃烧。()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最佳空燃比是()。 (A)14.7 (B)15.1 (C)14.1 (D)16.1 2.爆震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是()。 (A)光电效应 (B)压电效应 (C)霍尔效应 (D)电磁效应 3.下面那项不是ABS系统的工作过程。()。 (A)升压 (B)保压 (C)减压 (D)冲压 4.故障自诊断系统用电控单元ECU监视和发现()的故障部位。 (A)机械系统 (B)驾驶员操作不当 (C)仪表系统 (D)电子控制系统 5.顺序喷射的喷射时刻约在各缸( )行程前700。 (A)进气 (B)压缩 (C)作功 (D)排气 6.下面那项不属于电子悬架的工作。()。 (A)改变悬架的刚度 (B)改变车身高度 (C)改变阻尼系数 (D)改变轮胎气压 7.按汽缸点火次序喷油,叫做()喷油正时控制。 (A)同时喷射 (B)分组喷射 (C)顺序喷射 (D)分级喷射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试题一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综合试题一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和。 2.汽车故障的变化规律可分为3个阶段,早期故障期、和。 3.汽车发动机上的电控技术主要包括、、点火系统及辅助控制等四大系统。 4.无分电器点火线圈与一般点火线圈不同,其与没有连接,为互感作用。 5.采用旁通方式测量的热线式空气流量传感器与主流方式测量方式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将和安装在旁通气道上。 6.节气门体可分为、半机械式和节气门三种。 7.V.A.G1552诊断仪功能中的Interrogate fault memory中文含义是。 8.柴油机电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和三部分。 9.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类型按喷射时序分类可分为、 和三种。 10.电控共轨喷射系统中有一条公共油管,用向共轨中泵油,用电磁阀进行压力调节并由压力传感器反馈控制。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哪项不是电控发动机的优点()。 A、良好的起动性能和减速减油或断油 B、加速性能好 C、功率大 2.火花塞属于点火系统当中的()。 A、执行器 B、传感器 C、既是执行器又是传感器 3.以下哪项是汽车起动困难的机械方面的原因()。 A、汽缸压缩压力不足 B、高压火不足 C、个别重要传感器有故障 4.当汽车处于早期故障期也就是汽车的磨合期时,此时的汽车诊断一般是()。 A、总成损坏 B、材料老化 C、机械磨损 5.泵喷嘴的结构柴油控制系统,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A、喷嘴像泵的结构 B、泵油柱塞和喷油器合成一体 C、压力小于传统式的 6.汽缸内最高压缩压力点的出现在上止点后()曲轴转角内为最佳。 A、20°~25° B、30°~35° C、10°~15° 7.影响初级线圈通过电流的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有()。 A、发动机转速和温度 B、发动机转速和蓄电池电压 C、发动机转速和负荷 8.电子控制柴油机系统在加注燃油时不小心误加汽油,会造成()损坏。 A、喷油器 B、高压泵 C、低压泵 9.发动机不能起动,无着车迹象时,应首先进行()。 A、检查喷油器及电路 B、检查高压火花 C、解码仪读取故障码 10.锥体形涡流发生器存在于以下()空气流量传感器中。 A、叶片式 B、卡门旋涡式 C、热线式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多选或错选不得 分,少选1个扣1分,共15分) )

汽车电控技术试题(A卷)2018

笑嘻嘻职业学院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汽车电控技术》试卷 专业汽车维修、营销年级16级任课教师 姓名学号班级 考试方式(闭卷/开卷):闭卷考试时量:120分钟试卷编号(A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20=40分) 1.传感器的信号电压为() A.5v B.0-5v C.12v D.24v 2.哪个不是曲轴位置传感器的类型() A.光电式 B.霍尔式 C.电磁感应式 D.压电式 3.电控系统不包括() A.传感器 B.ECU C.执行器 D.节温器 4.大众系列电路图中的15号线为() A.常火线 B.受点火开关控制的火线 C.搭铁线 D.大容量电器火线 5.继电器里面的86脚为() A.继电器的常火线 B.线圈正极供电 C.线圈搭铁 D.空脚 6.执行ECU指令的是() A.传感器 B.继电器 C.ECU D.执行器 7.以下传感器中,采用冗余设计的传感器是() A.油门位置传感器 B.燃油压力 C.水温传感器 D.氧传感器 8.无源传感器是指没有() A.电阻 B.供电 C.电容 D.信号 9.以下哪个不是电控发动机的控制系统() A.燃油供给系统 B.点火系统 C.辅助控制系统 D.ABS系统 10.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信号电压的特点是() A.2倍关系 B.和值为5V C.和值为12V D.没有规律 11.下列属于执行器的是() A.水温传感器 B.喷油器 C.ECU D.发电机 12.喷油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 A.油箱油量 B.油泵电压 C.喷油脉宽 D.油泵的泵油能力 13.单缸独立点火系统点火线圈为4线,1根12V供电,两根搭铁,另一根为() A.传递信号给ECU B.受ECU控制的信号线 C.屏蔽线 D.次级供电 14.单缸独立点火系统由()直接驱动点火线圈进行点火。 A.ECU B.分缸线 C.火花塞 D.转速信号 15.一般来说,缺少()信号发动机将不能点火。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习题集及答案复习

第二章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1.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分类:按喷射方式(连续、间歇喷射)、按有无空气量计(D型、L型)、按喷射位置(进气管喷射、缸内直接喷射)按喷油器的数目(多点喷射、单点喷射系统)、按各缸喷油器的喷射顺序分(同时喷射、分组喷射、顺序喷射)按有无反馈信号分(开环和闭环控制系统) 单点喷射系统是利用节气门开启角度和发动机转速控制空燃比的。单点喷射是在节气门上方装有一个中央喷射装置。27.单点喷射又称为节气门体喷射或中央喷射。 多点燃油喷射系统根据喷油器的安装位置又可分为进气道喷射和缸内喷射,多点喷射是在每缸进气门处处装有1个喷油器 同时喷射喷油正时的控制是以发动机最先进入作功行程的缸为基准。缺点是由于各缸对应的喷射时间不可能最佳,造成各缸的混合气形成不均匀 顺序喷射正时控制其特点喷油器驱动回路数与气缸数目相等,ECU根据,凸轮轴位置传感器信号、曲轴位置传感器信号、发动机的作功顺序确定各缸工作位置。 L型电控燃油喷射系统,ECU根据发动机转速信号、空气流量计确定喷油时间 8.一般在起动、暖机、加速、怠速满负荷等特殊工况需采用开环控制。 9.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功能是对喷射正时、喷油量、燃油停供及燃油泵进行控制。 10.燃油停供控制主要包减速断油控制、限速断油控制 11.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由空气供给系统、燃油供给系统、控制系统组成 12.燃油供给系统的功用是供给喷油器一定压力的燃油,喷油器则根据电脑指令喷油 13.电控燃油喷射发动机装用的空气滤清器一般都是干式纸质滤心式。 16.各种发动机的燃油供给系统基本相同,都是由电动燃油泵、燃油滤清器、燃油压力调节器、脉动阻尼器组成 电子燃油控制系统有空气供给系统、燃油供给系统、控制系统子系统组成。 电动燃油泵分类:按安装位置不同分(内置式【具有噪声小、不易产生气阻、不易泄漏、安装管路较简单】、外置式【串接在油箱外部的输油管路中】)、按其结构不同分(涡轮式、滚柱式【主要由燃油泵电动机、滚柱式燃油泵、出油阀、卸油阀,输油压力波动较大,在出油端必须安装阻尼减振器】、转子式侧槽式。)按照触发油泵运转的信号来源分(油泵开关控制、发动机控制模块控制) 燃油泵概述:安全阀作用:【避免油管破裂或燃油泵损坏】、燃油泵中止回阀:【为了发动机熄火后密封油路,以便发动机下次起动更加容易】燃油泵工作只能使燃油在其内部循环,其目的是防止输油压力过高油泵转速控制方式:【利用串联电阻器、利用油泵控制模块控制】燃油泵的控制电路主要ECU控制的燃油泵控制电路、燃油泵开关控制的燃油泵控制电路、燃油泵继电器控制的燃油泵控制电路三种类型。 19.脉动阻尼器的功用是衰减喷油器喷油时引起的燃油压力脉动,使燃油系统压力保持稳定 23.凸轮轴位置传感器可分为电磁式、霍尔式、光电式三种类型 26.对于喷油器一般要进行喷油器电阻检查、喷油器滴漏检查、喷油器喷油量检查 34.发动机起动后,在达到正常工作温度之前,ECU根据冷却液温度信号对喷油时间进行修正。 48、空气流量计组成分类分类【叶片式、热式、卡门旋涡式】 20.热式空气流量计的主要元件是热线电阻可分为热线式、热膜式 21.卡门旋涡式空气流量计按其检测方式可分为光学检测方式;超声波检测方式 57.EFI主继电器的作用是接通ECU和其电源间的连线,其功能防止ECU电路的电压下降 节气门体组成分类组成【节气门、怠速空气道】、作用【控制发动机正常运行工况下的进气量】.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分电位计式、触电式和综合式三种

汽车电控新技术与维修行业分析

汽车电控新技术与维修行业分析(刘杰) 摘要:能源和环保是当今世界与汽车有关两大热点问题。现代汽车的发展趋势是动力好、操作方便、行驶安全、乘坐舒适,并且更重要的是节能、环保,汽车制造技术的发展必然要适应这一发展方向。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是现代汽车新技术的核心正在快速发展中,呈现了电脑化、智能化、多样化态势。现代汽车被喻为“四个轮子的电脑”。汽车维修企业作为汽车后市场的服务者,应该主动适应汽车技术的发展,才能在的激烈竞争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关键词:汽车;电控;新技术;维修行业 一、汽车电控新技术 现代汽车是典型的机、电、液一体化产品。其中的电子控制技术已成为衡量现代汽车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汽车上的电控系统主要有:电子燃油喷射系统(EFI) 、电控点火装置(ESA)、废气再循环控制(EGR)、怠速控制(ISC)、制动防抱死控制系统(ABS)、防滑控制系统(ASR)、电子控制悬架系统(ASS )、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AT)、电子助力转向(EPS) 、巡行控制系统(CCS)等。 汽车电控系统主要由传感器、电子控制中枢(ECU)、驱动器和控制程序软件等组成,大体可分为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底盘综合控制系统,车身电子安全系统,信息通讯系统四个部分。 (一)发动机电控新技术 1、电控汽油喷射系统 发动机电控燃油喷射装置是根据各传感器测得的空气流量、进气温度、发动机转速及工作温度等参数,适时调整供油量,保证发动机始终在最佳工作状态,提高发动机的综合性能。分为单点喷射(SPI)、多点喷射(MPI)和缸内直接喷射3种型式。缸内直喷当前电控燃油喷射中的前沿技术,其喷油器安装在气缸盖上,工作时直接将汽油喷入气缸内进行混合燃烧。直喷技术的实现大大降低了汽油机的油耗,动力性能更为优越;配合其他机构使高空燃比稀燃技术得以实现。 2、电子点火控制系统 由微处理机、传感器及其接口、执行器等构成。该装置根据传感器测得的发动机参数进行运算、判断、点火时刻的调节,使发动机保证在最佳点火提前角(ESA)下工作,输出最大的功率和转矩,降低油耗和排放。目前出现了一种无分电器微机控制点火系统

汽车电控技术试题(A卷)2018

~ 笑嘻嘻职业学院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汽车电控技术》试卷 专业汽车维修、营销年级16级任课教师 姓名学号班级 考试方式(闭卷/开卷):闭卷考试时量:120分钟试卷编号(A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20=40分) 1.传感器的信号电压为() , 2.哪个不是曲轴位置传感器的类型() A.光电式 B.霍尔式 C.电磁感应式 D.压电式 3.电控系统不包括() A.传感器 C.执行器D.节温器 4.大众系列电路图中的15号线为() A.常火线 B.受点火开关控制的火线 C.搭铁线 D.大容量电器火线 5.继电器里面的86脚为() A.继电器的常火线 B.线圈正极供电 C.线圈搭铁 D.空脚 { 6.执行ECU指令的是() A.传感器 B.继电器 D.执行器 7.以下传感器中,采用冗余设计的传感器是() A.油门位置传感器 B.燃油压力 C.水温传感器 D.氧传感器 8.无源传感器是指没有() A.电阻 B.供电 C.电容 D.信号 9.以下哪个不是电控发动机的控制系统() A.燃油供给系统 B.点火系统 C.辅助控制系统系统 、 10.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信号电压的特点是()

倍关系 B.和值为5V C.和值为12V D.没有规律 11.下列属于执行器的是() A.水温传感器 B.喷油器 D.发电机 12.喷油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 A.油箱油量 B.油泵电压 C.喷油脉宽 D.油泵的泵油能力 13.单缸独立点火系统点火线圈为4线,1根12V供电,两根搭铁,另一根为() A.传递信号给ECU B.受ECU控制的信号线 C.屏蔽线 D.次级供电 ) 14.单缸独立点火系统由()直接驱动点火线圈进行点火。 B.分缸线 C.火花塞 D.转速信号 15.一般来说,缺少()信号发动机将不能点火。 A.爆震 B.进气温度 C.曲轴位置 D.下止点 16.点火闭合角主要对()加以控制。 A.通电电压 B.通电电流 C. 通电时间 D.通电大小 17.发动机启动前,ECU控制的步进电机处于() 步级步级步级步级 — 18.双缸同时点火是指() A .1、4和2、3缸同时点火、2和3、4缸同时点火 、3和2、4缸同时点火 D .1、2、3、4缸同时点火 19. 废弃再循环的作用是抑制()的产生。 A .CO B. CO2 C .NO X 20.爆震传感器安装在() A. 二、判断题:(每题1分×30=30分) 利用电脉冲的宽度来控制每次喷油器打开的时间,从而控制喷油量。() 2. 初级点火线圈通电的瞬间,次级点火线圈中感应出高压电() 3.三元催化器和氧传感器在发动启动的瞬间就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 4.点火开关打开后,发动机故障灯亮,说明发动机存在故障,应赶快修理。() 5.前氧传感器的作用是检测废气中氧的含量,用来修正喷油。() 6.速传感器的作用是用来测量汽车的行驶速度。() 7.二次空气喷射的目的是利用燃烧后的高温,是废气中残留的HC和CO再次燃烧。() 8.不同车型解码器诊断插头的针脚数一样,脚的功用也相同。() Ⅱ诊断插头有16个针脚。() 、P0645、P1388、P0113都不是故障码。() 11.空气流量计和进气压力传感器都是检测进气量的多少() 《 12.无源传感器相当于一个发电机。() 13.安全气囊拆装时,只要发动机熄火就可以进行() 14.传感器检测时,可用探针、回形针等从线边缘将电引出,方便测量()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教案 2010 ~ 2011 学年度上学期 课程名称: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 授课教师:计端 课程所属系(部):汽车与环境工程系

课程名称: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 授课班级:2009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1、2、3班 2009汽车电子技术班 课程类型:□理论课□实践课 总学时:96 学分:5 使用教材:杨庆彪李佳音主编汽车电控发动机检修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 教学方法、手段:理论教学、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 考核方式:过程性考核 主要参考书目: 1、邹长庚主编《现代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构造原理与故障 诊断(发动机部分)》北京理工版 2、(美)汤姆逊学习公司编《发动机机械和发动机性能 修理训练》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3、李东江主编《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维修技巧》北 京理工大学出版出版

标题:课题一:发动机无法起动故障的检修 1.1燃油系统原理、点火系统原理 教学目标与要求:1、了解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2、能指出电控发动机各个系统主要部件的具体位置 3、初步了解电控发动机各系统的工作内容 4、熟悉电控发动机的各主要部件的名称 授课时数:4课时 教学重点:能指出电控发动机各个系统主要部件的具体位置 教学内容及过程: 知识讲授: ※1、概论 一、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过程 二、国外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应用的概况 1、动力传动系统的控制 (一)发动机部分的电子控制 (二)自动变速器的电子控制 2、底盘方面的控制 3、车身方面的控制 三、发动机电控系统控制内容 主要控制——汽油喷射(喷射量、喷射定时)、点火控制(点火时刻、闭合角、爆震的防止) 辅助控制——怠速控制、进气控制、排放控制等 四、发动机汽油喷射的发展过程 60S 机械式 67S K,KE,D,型 73S L型 79S 集中控制 80S TBI 83S 单点,a/n

汽车车身电控技术试题集

一、填空题 1、常用的机械式碰撞传感器有__滚球式________ 、___偏心锤式______、___滚轴式______ 三 种。 2、安全气囊的气体发生器是利用热效反应产生____氮气_____ 而充入气囊。 3、安全气囊系统有两个电源:一个是___汽车____电源;另一个是___备用_____电源。 4、车载网络系统的架构主要有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 5、电动车窗升降系统一般由_____主控系统_____ 、__分控开关______、门窗器___ 等组成。 6、门窗升降器的传动机构有__绳轮式________ 、___交叉臂式_______两种。 7、电动座椅调整系统由___电动式_______ 、____开关_______、___传动装置_______ 组成。 8、汽车总线的传输协议三要素分别为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 9、电动后视镜按安装位置不同可以分为____内后视镜______ 、____外后视镜_______、____ 下视镜______ 三种。 10、碰撞碰撞传感器相当于一只控制开关,其工作状态取决于汽车碰撞时_减速度_的大小。 11、前照灯主要由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部分组成。 12、电动后视镜按镜面形状不同可以分为___平面镜_______ 、____双曲面镜_______、____球面 镜______ 三种。 13、电动后视镜按防眩目功能可以分为______普通型后视镜__________、____防眩目型后视镜 _________二种。 14、目前全球共有四种导航系统,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 15、防模糊后视镜在后视镜中加入了___除雨滴______装置;或采取了___亲水处理________技术 使其具有防模糊雾化功能。 16、汽车电子导航系统主要由电脑(ECU)、显示器、地图数据与软件、卫星天线以及遥控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组成。 17、CAN总线系统中电控单元的结构由三部分构成,即____接受器______、____收发器______ 及 ____控制器______ 。 18、GPS全球定位装置具有__测量_______ 、__测绘_________、___精确时间和定位导航_______ 三大功能。 19、电子控制装置一般由传感器、 ECU 和执行器组成。 20、安全气囊是辅助安全系统,简称 SRS 。安全气囊系统主要由、、、等组成。 安全气囊传感器按功能分有和两大类。 21、GPS系统是由组成,通过准确计算这个系统可以提供全球 9000Km 范围内任一物体的位置、 速度、信息。 22、CAN总线系统中电控单元的结构由三部分构成,即、_________ 及。 23、电控变色外后视镜可根据眩目光的强度自动调节___反射率_____。 24、汽车总线的传输协议三要素分别为、和。 25、电动座椅调整系统由、、组成。 26、碰撞传感器相当于一只控制开关,其工作状态取决于汽车碰撞时的大小。 27、车身计算机的输入信号主要是由传感器或驾驶员的操纵按钮所产生的电压信号,一般来说, 电压信号分为:_____数字__和模拟信号。 28、电子显示器件有液晶显示器、发光二极管、及 ______________等,非发光型的有,这些均 可以作为汽车电子显示器件使用。 29、巡航系统按功能分为、、三种。 30、前照灯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汽车电控技术详细教案知识交流

部门:汽车工程系班级:13汽营汽车电控技术 项目:汽车悬架电子控制系统 悬架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课时:2课时时间:第10周 本讲教学目标: 知识点: ·汽车悬架系统概况 ·悬架系统的类型 ·电控悬架系统的组成及功用·电控悬架系统的工作原理 能力点: ·了解悬架系统概况 ·熟悉悬架系统的类型 ·掌握电控悬架系统的组成和功用·掌握电控悬架系统的工作原理本讲主要内容: ·汽车悬架系统概况 ·悬架系统的类型 ·电控悬架系统的组成及功用 ·电控悬架系统的工作原理 教学条件: 教材、悬架实物、常规教学工具 本讲教学要求 ·简介·悬架系统概况 ·重点讲解·电控悬架系统的功用、结构和原理 教学重点:·电控悬架系统的组成和功用 ·电控悬架系统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电控悬架系统的功用、结构和原理教学方法及手段:讲解辅助教具

本讲教学内容:汽车悬架电子控制系统 悬架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复习回顾电控自动变速器结构、功能 (针对自动变速器通过学生模拟4S店销售进行回顾) 实物展示 邀请学生亲自感受普通悬架 剖析普通悬架减振器原理分析不足引新课导入:汽车悬架在汽车的行驶过程中其什么作用?现代悬架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要求呢? 概述 汽车悬架是车身或车架与车轮或车桥之间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其作用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 (1)与轮胎共同作用,缓冲和吸收来自车轮的振动,使汽车平稳行驶。 (2)将车轮与路面之间产生的驱动力和制动力及其力矩传递到车身。 (3)将车身支承在前后车桥上,并保持车身与车轮之间的几何关系。 传统的悬架系统主要由弹簧、减振器、稳定杆等组成。为提高汽车乘坐的舒适性,要求悬架做得比较软。以满足汽车在不平路面上行驶时车轮有较大的运动空间。但这将导致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路面的颠簸而使车身位移增大,这种位移的增大会对汽车行驶的稳定性带来十分不利影响。反之,为提高汽车操纵的稳定性,要求悬架要有较大的弹簧刚度和较大的减振器减振阻尼,以限制车身过大的运动。但这又会导致车身产生较大颠簸,从而影响汽车的乘坐舒适性和车辆行驶的平顺性。 因此,传统的悬架在设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不断在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中寻求妥协。尽管近年来传统悬架在结构上的不断更新和完善,采用优化设计方法进行设计,已使汽车,特别是轿车的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有了很大提高,但传统悬架仍然受到诸多的限制。如最终设计的悬架参数(弹簧刚度和减振器减振阻尼等)是不可调节的,使得传统悬架只能保证汽车在一种特定的道路和速度条件下达到性能最优的匹配,并且只能被动地承受地面对车身的作用力,而不能根据道路、车速的不同而改变悬架参数,更不能主动地控制地面对车身的作用力。 讨论:先进悬架具备的要求。

汽车电子新技术

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汽车新技术》大作业 汽车电子新技术 系(院)名称: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2009食品科学与工程 学生姓名:晁培龙 学生学号:200906010040 2012 年6 月

摘要 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汽车智能化新技术正在逐步得到应用。汽车电子化技术使汽车的操纵越来越简单,动力性和经济性越来越高,行驶安全性越来越好,这是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汽车电子新技术

目录 一、汽车电子技术的现状 (1) 二、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历程 (1) 三、汽车电子新技术举例 (1) 1.线控技术DBW (1) 2.CAN总线网络 (2) 3.汽车巡航控制系统CCS (2) 4.汽车导航系统GPS (3) 5.汽车电控制动系统EBS (3) 6.乘员感知系统OPDS (4) 四、学习感想 (4) 参考文献 (5)

一、汽车电子技术的现状 汽车的电子化、智能化、网络化是现代汽车发展的重要标志,随着消费者对汽车功能和性能要求的日益提高,汽车正在逐渐由机械系统向电子系统转换,目前全球汽车电子产业面临着高速增长的机遇。 在国外,电子系统已占到一辆普通轿车总成本的30%,在高级轿车上比例更高,在国内,中高级轿车电子装置的配置已经接近或达到了国外汽车工业发达国家水平。但我国汽车电子业总体上还与国外有很大差距。 二、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历程 汽车电子技术经过两个阶段的发展,现正处在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汽车电子设备主要采用分立电子元件组成电子控制器,并开始由分立电子元件产品向集成电路产品过渡;第二阶段则主要采用集成电路和8位微处理器开发汽车专用的独立控制系统;第三阶段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汽车电子设备广泛采用16位或32位微处理器进行控制,控制技术向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在该阶段相继出现了很多新的技术研究领域和研究热点。 三、汽车电子新技术举例 1.线控技术DBW DBW是线控油门的英文缩写,也可称之为电控油门,即发动机的油门是通过电子控制的。传统的油门控制方式是驾驶员通过踩油门踏板,由油门拉索直接控制发动机油门的开合程度,从而决定加速或减速,驾驶员的动作与油门动作之间是通过拉索的机械作用联系的。而DBW将这种机械联系改为电子联系。驾驶员仍然通过踩油门踏板控制拉索。但拉索并不是直接连接到油门,而是连着一个油门踏板位置传感器,传感器将拉索的位置变化转化为电信号传送至汽车的大脑ECU(电子控制器),ECU将收集到的相关传感器信号经过处理后发送命令至油门作动器控制模块,油门作动器控制模块再发送信号给油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试题及答案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试题 及答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1.电子控制单元(ECU)主要由输入回路、A/D转换器、计算机、输出回路组成。(√)1 1 2.电控汽油喷射系统是利用空气流动时在节气门上方喉管产生负压,吸出汽油,经过雾化后送给发动机。 (×) 2.从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输入进ECU后,首选通过输入回路,其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都直接输入微机。 (×) 3.进气系统的作用是控制和测量发动机运行时吸入气缸的空气量,其中空气流量是由发动机内燃烧汽油产生负压后自动吸入的,是无法控制的。 () 4.二氧化锆(ZrO2)氧传感器中,二氧化锆固体电解质在温度高时,氧离子在内部容易移动,会产生氧浓度差的电效应,因此需要加装瓷加热器。 (×) 1.二氧化钛(TiO2)氧传感器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二氧化钛的电阻值随氧含量的变化而改变的特性制成的。 (√) 2.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热敏电阻通常具有正温度系数。 (×) 3.电磁喷油器的喷油量取决于ECU提供的喷油脉冲信号宽度。 (×) 7.控制空气量的执行机构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控制节气门最小开度节气门直动式;另一种控制节气门旁通气道中空气流量的旁通空气式。 (√) 8.由于三元催化转换装置的特性是空燃比附近的转换效率不高,所以必须将空燃比控制在大于:1的范围。 (×) 5.共振式的压电爆震传感器,当振荡片与被测发动机爆震时的振动频率不一致时,压电元件有最大的谐振输出。 (×) 6.点火提前角过大,即点火过早,容易产生爆震。 (×) 7.怠速控制的实质是通过调节空气通道的流通面积来控制怠速的进气量。 (√) 8.在排放控制中,三元催化剂的催化和还原能力很强,但在空燃比低于时,其转换效率很低,只有在空燃比大于:1时,才能高效进行还原。 (×) 9.在巡航控制中,节气门由执行器通过另一个臂,代替驾驶员的踏板对节气门进行控制。 (×)

电控发动机波形分析

电控发动机波形分析 第一节:示波器在汽车诊断上的应用 一:概论 汽车上的电子设备每年都在增加,而且电子设备在汽车上所占比例每年都在上升,所以在维修汽车时,电子设备的修理工作也就越来越多,这就向今天的汽车维修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现代的汽车修理工作,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机械修理,而是机械和电子一体化的维修,如果一个汽车维修企业不具备有效地排除汽车电子设备的故障能力,那么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这个企业部将面临被淘汰的危险。为了取得这方面的成功就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①必备的测试设备;②必须的维修资料;③必要的技术培训,如果其中任何一个条件不具备,那么汽车修理的质量就很难保证。 汽车示波器的诞生为汽车修理技术人员快速判断汽车电子设备故障提供了有力的工具,用普通的示波器去测试电子设备时,最大的困难是设定示波器(即调整示波器的各个按纽,使显示的波形更为清楚)和分析波形的形状,汽车示波器将汽车电子设备的测试设定变的非常简单,只要象点菜单一样选择要测试的内容,无需任何设定和调整就可以直接观察波形了,这是因为汽车示波器是专门为汽车维修人员设计的“傻瓜”示波器,它的设定调整是全自动的,使用汽车示波器,就像使用一台“傻瓜”照相机一样方便。 示波器与万用表相比有着更为精确及描述细致的优点,万用表通常只能用一、二个电参数来反映电信号的特征,而示波器则用电压随时间的变化的图象来反应一个电信号,它显示电信号比万用表更准确、更形象。所以“一个画面通常要胜过一千个数字”。 汽车电子设备的信号有些是变化速率非常快的,变化周期达到千分之一秒,通常测试仪器的扫描速度应该是被测信号的5-10倍,许多故障信号是间歇的,时有时无,这就需要仪器的测试速度高于故障信号的速度。汽车示波器完全可以胜任这个速度,汽车示波器不仅可以快速捕捉电路信号,还可以用较慢的速度来显示这些波形,以便可以一面观察,一面分析。它还可以用储存的方式记录信号波形,可以倒回来观察已经发生过的快速信号,这就为分析故障提供了极大方便。无论是高速信号(例如:喷油嘴、间歇性故障信号),还是慢速信号(如:节气门位置变化及氧传感器信号),用汽车示波器来观察都可以得到想要得到的波形结果,一个好的示波器就像一把尺子,它可以去测量计算机系统工作状况,通过汽车示波器可以观察到汽车电子系统是如何工作的。 此外,汽车示波器能够使你确认故障是否真的被排除了,而不是仅仅知道故障码是否尚未清除,这可以通过修理前后从汽车示波器中观看到氧传感器的信号波形来加以判断。这可以实实在在的在修理中提高你的水平,汽车示波器能够显示出需要你修理的故障是怎样地一种波形,使得你能够清楚故障的真实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