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驾驶辅助系统开始普及
民航自动驾驶发展历史

民航自动驾驶发展历史
民航自动驾驶系统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但真正成
熟和广泛应用是在近几十年。
以下是民航自动驾驶系统发展历史的
概述:
1. 早期阶段,20世纪初,飞行员主要依靠手动操纵飞机进行
飞行。
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自动驾驶系统开始出现在一些飞机上,但主要用于辅助飞行员进行飞行。
2. 二战后,二战后,随着航空工业的快速发展,自动驾驶系统
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一些先进的飞机开始配备自动驾驶系统,用
于辅助飞行员进行飞行和导航。
3. 197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民航自动驾驶系统开
始向更加智能化和自主化发展。
一些先进的飞机开始配备了自动驾
驶系统,可以实现自动起降、自动导航等功能。
4. 1990年代,随着GPS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民航自动驾驶系
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飞机可以通过GPS实现精准的导航和定位,大大提高了飞行的安全性和效率。
5. 当代,目前,民航自动驾驶系统已经非常成熟和普及。
现代
民航飞机几乎都配备了先进的自动驾驶系统,可以实现全程自动飞行、自动着陆等功能。
同时,一些航空公司也在研发无人驾驶客机,未来有望实现完全自动化的民航飞行。
总的来说,民航自动驾驶系统经过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从最
初的辅助功能到如今的全自动化飞行,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随着技
术的不断发展,民航自动驾驶系统的未来发展空间将更加广阔。
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行业现状

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行业现状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新能源汽车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其中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更是受到广泛关注。
这些系统如何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并如何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行业的面纱。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是什么?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是一种集成了传感器、控制器和算法的技术,能够实现车辆自主感知、决策和执行行驶任务的系统。
通过激光雷达、摄像头、超声波传感器等设备,智能辅助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周围环境,帮助驾驶员避开障碍物、保持车距、自动泊车等功能。
行业现状如何?目前,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逐步普及: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下降,智能辅助系统逐渐走进了更多普通消费者的视野。
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开始将智能驾驶技术作为核心竞争力,推动着市场的快速发展。
功能不断升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功能也在不断升级完善。
从最初的自动驾驶辅助到自动泊车、交通拥堵自动辅助驾驶,再到最新的自动跟车、自动变道等功能,不断提升的功能迎合了用户对安全、舒适和便捷的需求。
面临挑战与机遇:虽然智能辅助系统发展迅猛,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如技术标准、法律法规、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然而,这些挑战也为行业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各家新能源汽车企业积极探索创新,努力提升行业整体水平。
前景展望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作为未来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必将在未来取得更大突破。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将更好地服务于消费者,实现更高效、更安全的驾驶体验。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看到更多智能、便捷、绿色的新能源汽车出现在我们生活中,为城市交通发展和环境保护贡献力量。
就目前行业现状而言,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仍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需要行业内外共同努力,共同推动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未来出行带来更多可能性。
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作为汽车科技的新潮流,正快速崛起并对整个行业带来积极影响。
人工智能对汽车行业的影响

人工智能对汽车行业的影响现如今,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是全球科技界研究的热点之一。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其中就包括汽车行业。
本文将探讨人工智能对汽车行业的影响。
一、自动驾驶技术的突破自动驾驶技术是人工智能在汽车行业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通过引入人工智能算法和传感器技术,车辆可以感知周围环境并做出相应的决策,实现自动驾驶。
这项技术的突破将极大地提升汽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并为驾驶员提供更多的便利。
其次,自动驾驶技术可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统计数据表明,大多数交通事故是由人为因素引起的,如疏忽驾驶、疲劳驾驶等。
而自动驾驶技术的引入可以避免这些人为因素的出现,从而有效地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此外,自动驾驶技术还可以提高交通效率。
由于自动驾驶车辆具有更高的反应速度和更精确的操作能力,道路上的车辆可以更好地协同行驶,避免了一些由于人为驾驶而引起的拥堵和交通事故。
这将极大地提高交通效率,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二、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普及除了自动驾驶技术外,人工智能还在汽车行业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可以通过感知车辆周围环境的传感器,提供实时的道路状况信息和驾驶建议,帮助驾驶员更好地应对各种驾驶挑战。
例如,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可以通过车载摄像头识别道路上的交通标志和标线,提醒驾驶员注意交通规则和车道保持。
此外,它还可以通过对驾驶员的行为和眼神追踪进行分析,评估驾驶员的精神状态和疲劳程度,并提醒驾驶员及时休息,以保障行车安全。
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普及将给驾驶员带来更高的驾驶安全性和舒适性。
同时,它还可以提高驾驶效率和减少能源消耗,对环境保护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智能网联汽车的兴起智能网联汽车是指通过互联网将车辆与其他车辆、道路基础设施和云平台进行连接的汽车。
人工智能在智能网联汽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实现车辆之间的信息交互和资源共享。
汽车驾驶辅助系统

汽车驾驶辅助系统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汽车驾驶辅助系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这些系统通过一系列的传感器和计算机技术,提供了许多功能以提升驾驶安全性和便利性。
本文将探讨汽车驾驶辅助系统的优势和发展趋势。
一、背景随着汽车数量的快速增长,交通事故也随之增加。
为了应对这个问题,汽车制造商和科技公司纷纷开发驾驶辅助系统。
这些系统使用先进的传感器和计算机算法,帮助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更加安全地行驶。
二、主要功能1. 自动紧急刹车系统自动紧急刹车系统是驾驶辅助系统的一项关键功能。
它能够监测前方交通状况,并在紧急情况下自动刹车,避免碰撞事故的发生。
这项技术大大减少了人为疏忽或延迟刹车的风险。
2. 车道保持辅助系统车道保持辅助系统能够监测汽车在车道内的位置,并在驾驶员驶离车道时进行提示或纠正。
这有助于减少因疲劳驾驶或分神驾驶而导致的事故。
3. 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结合了巡航控制和车距监测功能。
它可以自动调整车速以保持与前车的安全距离,从而避免追尾事故的发生。
4. 盲点监测系统盲点监测系统通过传感器监测驾驶员盲区内的车辆,并在需要时发出警报。
这项技术帮助驾驶员更好地感知周围交通状况,减少了变道时的风险。
5. 倒车辅助系统倒车辅助系统使用摄像头和传感器来监测后方障碍物,在倒车时提供可视化和声音提示。
这对于驾驶员在狭小空间中进行倒车操作非常有帮助,避免了碰撞和事故的发生。
三、发展趋势1. 人工智能的应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汽车驾驶辅助系统也将充分利用这些技术。
通过深度学习和模式识别算法,驾驶辅助系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适应驾驶员的行为和需求,提供更智能化的驾驶辅助服务。
2. 无人驾驶技术的融入无人驾驶技术已经成为汽车行业的热门话题。
许多汽车制造商和科技公司正在研发无人驾驶汽车,并且这些汽车将配备先进的驾驶辅助系统。
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将使驾驶辅助系统更加成熟和可靠。
3. 各种驾驶场景的适应能力未来的驾驶辅助系统将能够适应更多的驾驶场景。
汽车驾驶辅助系统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三到五年发展趋势报告

汽车驾驶辅助系统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三到五年发展趋势报告As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continues to evolve, the market for 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s (ADAS) is experiencing significant growth. These systems are designed to improve vehicle safety and driving experience by providing automated assistance to the driver. In this article, we will analyze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automotive driving assistance system industry, as well as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over the next three to five years.Current State of the Automotive Driving Assistance System Industry:The global ADAS market has witnessed remarkable growth in recent years, driven by increasing consumer demand for safety features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in the automotive sector. The introduction of regulations mandating the inclusion of ADAS features in vehicles has further fueled market expansion. Additionally, the growing trend towards autonomous vehicle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AI and machine learning technologies into ADAS are propelling the marketforward.China, as the world's largest automotive market, has become a key player in the ADAS industry. The country's rapid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supportive government policies, and the presence of major automotive manufacturers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robust growth of ADAS in China.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 also hold significant market shares, owing to stringent safety regulations and the presence of established automotive companies.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of the Automotive Driving Assistance System Industry (Next 3-5 Years):Looking ahead, several trends are expected to shape the future of the ADAS market. Firstly, the continued integration of advanced technologies such 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iDAR, and radar systems will enhance the capabilities of ADAS, enabling vehicles to perceive and respond to their surroundings with greater accuracy. This will pave the way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of semi-autonomous and autonomous driving systems.Moreover, the prolif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EVs) andthe rapid expansion of connected car technologies will drive the demand for ADAS. These technologies will enable seamless communication between vehicles and infrastructure, leading to enhanced safety and traffic management systems.In addition, the shift towards shared mobility and the rise of ride-hailing services will create new opportunities for the ADAS market. As the demand for connected and autonomous vehicles in urban environments increases, ADAS will play a crucial role in ensuring the safety and efficiency of these transportation modes.It is also anticipated that the ADAS market will witness increased collaboration between automotive manufacturers and technology firms. This collaboration will focus on developing integrated and comprehensive ADAS solutions, leading to a more standardized and interoperable ecosystem.In conclusion, the automotive driving assistance system industry is poised for significant growth over the next three to five years. With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supportive regulations, and changing consumer preferences driving themarket, the ADAS sector is set to redefine the future of automotive safety and mobility.汽车驾驶辅助系统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三到五年发展趋势报告随着汽车行业不断发展,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市场正经历着显著增长。
无人驾驶时代:2024年自动驾驶的全面普及

05
自动驾驶产业链与商业模式创新
产业链上游:关键零部件供应商
传感器供应商
提供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感知设备。
芯片供应商
提供高性能计算芯片、图像处理芯片等核心元件。
高精度地图与定位服务商
提供高精度地图数据、定位技术解决方案。
产业链中游:整车制造商与集成商
整车制造商
研发和生产具备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
产业发展愿景
构建完善的自动驾驶产业链,推动相关产 业协同发展,提升国家竞争力。
02
自动驾驶技术体系与关键技术
感知技术
01
02
03
传感器融合
利用雷达、激光雷达、摄 像头等多种传感器,实现 高精度、高可靠性的环境 感知。
目标识别与跟踪
通过图像处理、模式识别 等技术,识别并跟踪车辆 周围的行人、车辆、道路 标志等目标。
多元化出行服务
提供多元化的出行服务,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 化需求。
智能网联技术
利用智能网联技术,实现车与车、车与基础设施、车与行人的互联互通,提升 出行效率。
跨领域合作与协同创新机制构建
政府引导与支持
政府应发挥引导作用,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推动自动驾驶 技术的发展。
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加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用户的 合作与交流。
国内政策法规现状与挑战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自动驾驶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 规,包括道路测试管理规范、商业化应用试点政策等,为 自动驾驶的落地提供了有力支持。
然而,国内自动驾驶政策法规仍面临诸多挑战,如地方政 策差异大、法律法规不完善、安全监管体系不健全等,制 约了自动驾驶的快速发展。
未来,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加强跨部门协调合 作,推动自动驾驶产业的健康发展。
l2级辅助驾驶发展历程

l2级辅助驾驶发展历程【原创版】目录1.L2 级辅助驾驶的定义和简介2.L2 级辅助驾驶的发展历程3.L2 级辅助驾驶的功能和应用4.L2 级辅助驾驶的未来发展趋势正文L2 级辅助驾驶,指的是车辆在特定场景下可以实现部分自动驾驶功能,但驾驶员需要随时准备接管车辆。
这种驾驶辅助系统在现代汽车行业中已经越来越普遍。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 L2 级辅助驾驶的发展历程、功能和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L2 级辅助驾驶的定义和简介L2 级辅助驾驶,又称为部分自动驾驶,其主要功能是协助驾驶员完成一些驾驶任务,如车道保持、自动泊车等。
但与 L3 级及以上的自动驾驶不同,L2 级辅助驾驶系统在任何时候都需要驾驶员保持注意力,随时准备接管车辆。
二、L2 级辅助驾驶的发展历程L2 级辅助驾驶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1.萌芽期:20 世纪 90 年代,一些汽车厂商开始尝试将电子辅助系统应用于汽车驾驶,如自动泊车、巡航控制等。
2.发展期:2000 年代初,随着传感器、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L2 级辅助驾驶系统逐渐成熟,功能越来越多,如车道保持、自动紧急制动等。
3.普及期:2010 年代,L2 级辅助驾驶系统开始在越来越多的车型中应用,逐渐成为汽车的标配。
三、L2 级辅助驾驶的功能和应用目前,L2 级辅助驾驶的功能主要包括:1.车道保持:通过摄像头、雷达等传感器监测车辆是否偏离车道,如有偏离会自动纠正。
2.自动泊车:通过传感器寻找合适的停车位,自动完成泊车。
3.自动紧急制动:当检测到前方有障碍物时,车辆会自动紧急制动。
4.驾驶员疲劳监测:通过监测驾驶员的行为,如连续打哈欠、视线偏离等,判断驾驶员是否疲劳,并给出提示。
四、L2 级辅助驾驶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进步,L2 级辅助驾驶将向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发展。
未来,L2 级辅助驾驶将实现更多功能,如自动行驶、自动换道等,以提高驾驶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总之,L2 级辅助驾驶作为自动驾驶的初级阶段,已经在现代汽车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汽车现时技术状况怎么写

汽车现时技术状况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汽车行业也在不断进行技术革新。
汽车技术的进步涵盖了诸多领域,包括动力系统、安全性能、驾驶辅助系统等。
本文将探索当前汽车技术的状况,并分析其对驾驶体验和未来发展的影响。
动力系统汽车动力系统的发展是汽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燃油发动机仍然是目前主流的动力源,但电动车辆(EV)技术的普及正在改变这一格局。
纯电动汽车的销量持续增长,同时混合动力汽车(HEV)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电动车辆的发展受益于电池技术的进步。
近年来,电池容量和续航里程都得到了显著提升,使电动车成为日常通勤和长途旅行的可行选择。
此外,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在不断完善,为电动车辆的充电提供了更便捷的方式。
安全性能汽车安全性能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随着技术的进步,汽车安全系统也在不断完善。
目前,许多汽车配备了先进的主动安全技术,例如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车道保持辅助系统(LKAS)和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ACC)等。
这些安全技术的引入使驾驶者更容易避免碰撞和事故。
例如,AEB可以通过传感器监测前方的障碍物,并在必要时自动制动车辆;LKAS可以帮助车辆保持在车道内;ACC可以根据前方车辆的速度调整巡航速度,保持安全距离。
在 pass驾驶辅助系统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驾驶辅助系统在现代汽车中越来越普及。
这些系统可以提供更舒适的驾驶体验,并提高行车安全性。
当前的驾驶辅助系统主要包括自动泊车系统、车道保持辅助系统和交通标志识别系统等。
自动泊车系统能够帮助驾驶者轻松停车,通过使用传感器和相机来控制汽车的转向和制动。
车道保持辅助系统利用摄像头和传感器来检测车道,并自动调整方向,以保持车辆在车道内行驶。
交通标志识别系统可以识别道路上的交通标志并提醒驾驶者。
这些驾驶辅助系统的引入提高了驾驶者的安全性和驾驶体验,使驾驶变得更加轻松和便捷。
未来展望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未来汽车行业将迎来更多革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进驾驶辅助系统开始普及作者:周路菡来源:《新经济导刊》2016年第08期作为高壁垒、长周期行业,中国要想在ADAS领域取得突破,核心还是要突破软件算法和高精度地图的壁垒先进驾驶辅助系统或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英文简称ADAS),是用于警示或者辅助驾驶员驾驶的汽车安全系统。
ADAS是实现无人驾驶的基础,同时作为车辆智能化的初级阶段产品,有望率先普及商业化。
ADAS目前在中国的装车率只有3%左右,提升空间巨大。
随着汽车安全性和智能化需求的增加,未来ADAS在中国的市场渗透率还会进一步提升。
ADAS系统的四个核心分别是传感器、处理器、软件算法和地图。
由于ADAS 的本质是人工智能,核心是算法。
作为高壁垒、长周期行业,中国要想在ADAS领域取得突破,核心还是要突破软件算法和高精度地图的壁垒。
自动驾驶的基础是ADAS近年来谷歌、特斯拉、沃尔沃等公司的无人驾驶技术迎来了快速发展,传统汽车及互联网企业也都纷纷进入该领域。
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汽车智能化发展开始引领多个行业产生变革。
先进驾驶辅助系统或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英文简称ADAS,是用于警示或者辅助驾驶员驾驶的汽车安全系统。
目前ADAS可以实现的功能已经超过20种。
常用的驾驶辅助功能包括:自动紧急刹车、防碰撞预警、车道偏移预警、盲区监测、车道保持、主动跟随巡航、行人监测预警等。
据悉,ADAS主要是借助摄像头、雷达等感知元件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分析周围环境,在危险来临前预警或直接控制汽车。
比如ADAS可检测并分析前方车辆或行人,快碰撞时发出警报。
另外还可以通过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来进行车道保持、交通标志识别、智能灯控等。
目前,很多量产车已经开始普及先进驾驶辅助系统,比如目前沃尔沃、奥迪、比亚迪秦与唐、标致3008系列均搭载了ADAS系列。
但是ADAS除了能在车厂预装(前装市场),也可由消费者单独购买后安装在其车上(后装市场)。
只是目前由于ADAS后装需要较多的配件和线路改造,目前还鲜有车主进行。
目前ADAS技术已经引起了很多企业的兴趣。
为推动ADAS技术的攻关和推广,北京市科委在年初还组织编制了《北京市智能网联驾驶技术创新工程(2016—2025年)》,提出了北京市智能网联驾驶技术研发、示范应用及产业发展目标。
重点任务包括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测试验证体系建立、示范运营、试验环境建设及产业培育等。
北京市科委还牵头成立了智能网联驾驶技术专家委员会。
专家委员会由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李克强教授等23名专家组成,分为整车组、感知组、通信及信息组、标准及验证组等4个专业组,并设总体组统筹推进专家组工作。
据了解,无人驾驶的技术路径有两条:通过ADAS系统实现和通过V2X系统实现。
ADAS系统是实现无人驾驶的核心系统,车通讯系统是无人驾驶系统的环境信息补充系统,两种路径融合是未来无人驾驶技术发展方向。
按照欧洲道路运输研究咨询委员会(ERTRAC)对于无人驾驶路径的预测,这两条路径将在2020年开始融合,并预计在2030年最终实现城市环境的无人驾驶。
目前,ADAS在硬件方面也都相当成熟,博世、恩智浦、大陆等零部件供应商每年向车企供应的传感器、执行器早已达到千万数量级,如此庞大的一个供应量足以说明,ADAS在硬件方面已经相当可靠。
特别是恩智浦近日还利用最新BlueBox引擎,发布了功能强大的自动驾驶平台。
ADAS有望率先普及商业化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迅速推出市场,与目前发达国家政府对该技术的政策支持不无关系。
由于目前自动驾驶处于辅助驾驶向半自动驾驶推进的阶段,而ADAS技术体系又包括自适应巡航ACC,车道偏离预警LDW,车道保持辅助LKA,前装预警FCW,自动紧急制动AEB,盲点探测BSD,自动泊车AP等功能,这些功能在保证行车安全,降低交通压力和减少事故等方面都有很多帮助。
所以很多政府都鼓励车企积极装备ADAS系统。
为提升汽车安全,欧洲早在2014年就强制要求卡车必须安装LDW和FCW等辅助驾驶系统,否则不让上路。
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自2011年起就将汽车前撞预警FCW纳入车辆安全评分,并规定自2018年开始五星安全标准车辆必须配备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
NHTSA还在汽车五星安全标准中明确汽车要有ADAS。
NHTSA指出,高达94%的汽车事故与人为失误有关,因此强烈建议安装ADAS主动安全系统,包括前撞预警FCW,车道偏离预警LDW,以及后视系统RVS;并建议安装行人检测系统PDS,自动紧急制动AEB,盲区检测BSD等。
2016年3月,20家占据美国汽车市场份额99%以上的制造商(通用、福特、菲亚特克莱斯勒、丰田、本田、日产、马自达、三菱、富士重工业、现代、起亚、奥迪、宝马、戴姆勒、大众、保时捷、沃尔沃、玛莎拉蒂、捷豹路虎、特斯拉)同意自2022年起乘用车标配AEB,丰田更主动表态自2017年开始为在美销售新车标配AEB。
正因为欧美日等国家均将ADAS列入汽车安全法规,这也让中国交通运输部开始关注ADAS的发展。
比如为了测试车道偏离预警系统(LDW)和前车碰撞预警系统(FCW)技术应用的作用性以及制定合理的技术评估标准,交通运输部与Mobileye于2015年6月至2016年2月展开了实车测试实验。
测试期间,约300台配备Mobileye防撞系统的客车和卡车在山东、浙江和江苏等地分别进行盲测和实测,累计测试路程1,500万公里。
测试结果显示配备Mobileye系统的汽车:1)每百公里前防撞警告次数平均下降27%;2)每百公里无意识车道偏离次数平均下降26%;3)使用车距检测和警告时,每百公里碰撞警告次数平均下降39%;4)汽车风险指数平均降低21-35%。
所以ADAS可大幅提高汽车安全,提升单车智能化,将优先得到推广应用。
2016年3月,交通运输部下发的国家标准GB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征求意见稿)》明确要求11米以上大客车应装备符合标准规定的车道偏离报警系统(LDW)和前车碰撞预警系统(FCW)。
行业专家表示,《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征求意见稿)》将可能于2016年底公布执行,在法规的促进下,ADAS将得到推广。
有了政策的支持,ADAS作为车辆智能化的初级阶段产品,有望率先普及商业化。
业内分析指出,2016年后ADAS系统市场将进入快速发展期,未来5年行业规模复合增速有望保持20%以上,2020年全球ADAS市场预计在200-300亿美元。
机构保守预计中国ADAS市场在2020年达到200亿人民币以上。
ADAS在中国提升空间巨大目前,虽说ADAS的全球市场渗透率还不高,大约只有5%,但随着汽车安全性和智能化需求的增加,未来ADAS的市场渗透率还会大幅度提升。
根据咨询公司PRNewswire预测,到了2020年,全球ADAS渗透率将会达到25%,全球新车ADAS搭载率更是有望突破50%。
有数据显示,ADAS目前在中国的装车率只有3%左右,提升空间巨大。
目前,各大车企都在加紧产品升级,以适应更激烈的市场竞争,各大厂商也纷纷将ADAS作为汽车的标杆。
2015年,长安、广汽和吉利都在生产的自主品牌乘用车上配备了ADAS配置。
比如2015年4月上市的吉利博瑞2015款1.8T旗舰型就配备了自适应巡航控制、全景摄像头、车道偏离警示系统、并线辅助系统、前方碰撞预警系统或主动刹车系统、自动泊车入位等6项ADAS功能。
博瑞的厂家报价为17.68万元,比没有ADAS配置的2015款1.8T尊贵型价格仅高出2万元,平均每项ADAS功能的价格是3000元。
2015年9月上市的长安CS75的几款四驱SUV也搭载了并线辅助、胎压监测、定速巡航、车道偏离预警和全景摄像头等ADAS产品。
2016年,比亚迪和东风标致也正在推进自己的ADAS研发计划。
据比亚迪的工作人员透露,目前已经有供应商在向他们展示激光雷达的产品。
未来一两年像特斯拉那样在某个量产车里加入ADAS、半自动驾驶功能也并不是没有可能。
另外,在之前曝光的百公里加速仅需2.9秒的比亚迪汉上面,就规划了要搭载自适应巡航和并线辅助功能。
东风标致3008是第一次搭载ADAS系统,新3008上的ADAS功能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一步到位”。
前方碰撞预警、360度全景影像、车道偏离警示以及盲区监测四项功能,组成了新3008的ADAS系统的功能前阵。
此外,东风标致推出了“技术升蓝”计划。
据介绍,东风标致将在2016年推出的其他车型上搭载ADAS。
在驾驶及驻车辅助方面,有限速预设智能巡航系统、限速自适应巡航系统,以及交通拥堵路况自驾驶系统,在限速、拥堵路段实现轻松驾驶;其搭配的360度全景倒车影像、360度可视泊车辅助系统,以及第四代City Park智能泊车辅助系统,能够让部分女司机们告别“停车恐惧症”;在主动安全方面,其搭载的车道保持辅助、主动式盲区探测系统、防多次碰撞自制动系统、防碰撞自制系统,以及远近光自适应调节系统,在危险发生之前能够进行及时预判,全方位保障车辆安全;在应急预警方面,不仅有前方碰撞预警、车道偏离警示和盲区探测预警,还将搭载线束信息提醒和驾驶员注意力警示系统。
根据IHS公布报告,中国ADAS市场从2013年的9.7亿美元迅速增长到2019年的31亿美元。
保守预计中国ADAS市场规模在2020年会达到200亿人民币。
中国突破在于软件算法和地图ADAS 是高壁垒、长周期行业。
有媒体曾整理出一份ADAS领域的数据,在商用车市场,威伯科、大陆和博世三家公司占据了60%的市场份额;在乘用车市场,大陆、德尔福、电装、奥托立夫和博世则占据了65%的份额。
可以看出,前装ADAS市场主要被国外供应商所垄断,而且行业集中度很高。
当然,ADAS 技术最大的壁垒除了硬件,关键还在于识别算法。
尤其是在中国,不管是做了两三年的初创公司,做了五六年的国有主机厂,还是做了十多年 ADAS 研究的高校团队,大家在其实际路测里程方面都比较匮乏,没有足够的路测里程,没有大量的数据,这就直接影响系统算法的可靠性。
虽然有些研究团队声称达到了99%的精准度,但是对于涉足人生命安全的应用,哪怕是很小很小的概率事件,如果你的驾驶时间或里程基数比较大,乘上小概率事件也将会变成一个大概率。
一旦发生就有可能殃及人命。
比如今年5月7日发生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特斯拉Model S电动汽车车主死亡事件,这是自动驾驶技术造成的第一起致死车祸,而这次车祸的原因是Model S汽车的自动驾驶系统未识别出突然横在前面的白色牵挂卡车,结果没有制动,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目前,ADAS 领域全球标杆企业是以色列的Mobileye。
这家企业创立于1999年,由以色列著名计算机视觉科学家 Ziv Aviram 和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教授阿姆农·沙书亚(Amnon Shashua)等联合创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