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中秋诗句

合集下载

中秋节人们为什么要赏月

中秋节人们为什么要赏月

中秋节⼈们为什么要赏⽉中秋赏⽉,是指⼋⽉⼗五观看满⽉,民间中秋赏⽉活动约始于魏晋时期,盛于唐宋。

⼀起来看看中秋节⼈们为什么要赏⽉,欢迎查阅!中秋节⼈们为什么要赏⽉1“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声;平分秋⾊⼀轮满,长伴云衢千⾥明。

”宋代诗⼈李朴的《中秋》描写了在⼴袤⽆垠的⽉夜⾥赏⽉的情景。

在远古时代,是祭⽉的⽇⼦,⽽中秋赏⽉的源头正是在秋分祭⽉那⾥。

秋分祭⽉由来已久祭⽉是⼀种古⽼的祭祀礼仪,祭⽉在上古作为季节祭祀仪式被列⼊皇家祀典、例⾏祭祀。

先⼈认为,“⽇者,阳之主”,“⽉者,阴之宗也”。

⽇⽉代表着阴阳两极,两者和谐是万物蓬勃⽣长的保证。

《礼记·祭义》中记载:“⽇出于东,⽉出于西,阴阳长短,终始相巡,以⾄天下之和。

”所以先⼈⼗分重视祭祀⽇⽉。

⽇和⽉是天地之神,皇家称⽉神为夜明之神,只有天⼦才能与之沟通,所以祭⽉就成为皇家的“专利”。

古有“春祭⽇,秋祭⽉”之说。

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祭⽇、祭地、秋分祭⽉、祭天的习俗。

其祭祀的场所称为⽇坛、地坛、⽉坛、天坛。

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向。

《礼记》载:“天⼦春朝⽇,秋⼣⽉。

朝⽇之朝,⼣⽉之⼣。

”这⾥的⼣⽉之⼣,指的正是夜晚祭祀⽉亮。

《管⼦·轻重⼰》说:“秋⾄⽽⽲熟,天⼦祀於太惢,西出其国百三⼗⼋⾥⽽坛,服⽩⽽絻⽩,搢⽟揔,带锡监,吹埙箎之风,凿动⾦⽯之⾳。

朝诸侯卿⼤夫列⼠,循於百姓,号⽈祭⽉,牺牲以彘。

”《史记·封禅书》记载:“祭⽇以⽜,祭⽉以⽺彘特。

”即⽤⽜祭⽇,⽤⽺猪祭⽉。

秦汉两朝传承了皇室祭⽉礼仪,并在各地均建有⽇⽉祠。

史载,秦始皇祭⽇于成⼭,祭⽉于莱⼭。

汉武帝则“⼣⼣⽉则揖”,即⾏朝⽇⼣⽉之礼。

北魏、隋唐直⾄明清历代沿⽤秋分祭⽉礼仪。

明世宗时,还在北京修建⽉坛,专供天⼦于秋分设坛在夜晚祭祀⽉神。

规定每三年⼀⼤祭,遇丑、⾠、未、戌年皇帝亲⾃在⽉坛祭⽉。

其他年份则派⽂⾂代祭⽇,遣武⾂代祭⽉。

⽇⽉如梭,沧海桑⽥。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皇家祭⽉礼仪也流传到了民间,并逐渐成为⼀种民俗流传下来,⼈们祈求⽉神降福⼈间,表达⼀种美好的⼼愿。

中秋节古诗20首

中秋节古诗20首

中秋节古诗20首1. 《月下独酌》月明星稀,清风不暇,塞鸿归去,谁人共我佳节。

青衫短焉,梦中花落,只愿此情常在,醉心酒绿。

2. 《诗经·秋风辞》秋风送爽,月光如水,中秋佳节自非常。

喜欢当令之时,与亲朋好友共团圆,畅叙愿望,实为人生最美妙时刻。

3. 《广陵散·月》含情凝结,杯中月,惊起半夜无眠。

中秋佳节,月光如水,花月两依然。

4. 《杂曲歌辞·明月几时有》人语自凭栏,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5.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今夜将晓,月亮垂下,边关何处?思亲心切。

相隔千里,中秋之夜分外思念,寄语家人平安。

6. 《竹里馆》一轮明月照竹亭,醉卧美人念家乡。

中秋佳节,远离故园,思念家人,寄托相思之情。

7. 《南乡子·登京司馆有感》古今多少事,悠悠赋纵横。

中秋佳节,念家乡之情,浓浓岁月重瞳。

8. 《古风二首·邀月》七宝花盆里,火树银花颗颗垂。

中秋时节,花好月圆之际,愿同饮美酒,畅叙人生乐事。

9. 《满江红·众里寻她千百度》月泽莹莹,影如轮。

中秋佳节,思念之心,寄予远方亲人。

10. 《满江红·庐山谣》秋风萧瑟,月色如霜。

佳节胜好时,遥望故乡梦中。

11. 《雨霖铃》一别音书倍悬垂,遥在郊原泪已垂。

中秋之夜,思绪万千,念及久远的情谊。

12.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夜半清凉,中秋佳节,且把思念洒满江湖。

13.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中秋佳节之时,将忧愁抛诸脑后,展望未来的美好。

14.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中秋即事,念家人,酒杯中的满月如何问青天?15. 《江城子·九月十六》九月黄花垂楼月,千里暮云陵水濆。

中秋夜晚,明月高悬,思念家乡之情于心。

16.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中秋佳节,回首往事,心头涌起丝丝思念之情。

17. 《南歌子·十八首》月亮可爱,月中有灵。

中秋节的起源、食俗、古诗佳句

中秋节的起源、食俗、古诗佳句

中秋节的起源、食俗、古诗佳句中秋节的起源、食俗、古诗佳句每逢中秋来临,赏月谈月便成为人们久谈不衰的话题。

追溯中秋赏月的来历,据《长安玩月诗序》载:“秋之于时,后夏先冬;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之夜,又月之中。

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魄圆。

”也就是说,八月十五在秋季八月中间,故曰:“中秋”。

为何人们钟情中秋赏月呢?有诗道:“明月四时有,何事喜中秋?瑶台宝鉴,宜挂玉宇最高头;放出白豪千丈,散作太虚一色。

万象入吾眸,星斗避光彩,风露助清幽。

”从时令上说,中种是“秋收节”,春播夏种的谷物到了秋天就该收获了,自古以来,人们便在这个季节饮酒舞蹈,喜气洋洋地庆祝丰收,这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描绘。

从渊源上说,中秋又是“祭月节”,它源于远古人类对自然的崇拜。

古代帝王的礼制中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

最初祭月的日子在“秋分”这一天,“秋分”这个季节在八月内每年不同,所以秋分这一天不一定有月亮,祭月无月是大煞风景的,逐渐约定俗成,祭月的日子固定在八月十五日。

从科学观察来看,秋季地球与太阳的倾斜度加大,华夏大地上空的暖湿空气逐渐消退,而此时,西北风还很微弱。

如此,湿气已去,沙尘未起,空气即显得格外清新,天空特别洁净,月亮看上去既圆又大,是赏月的最佳时节。

恰如古诗所云:“光辉皎洁,古今但赏中秋月,寻思岂是月华别?都为人间天上气清澈。

”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盛于唐宋。

据宋朱翌《曲消旧闻》说:’中秋玩月,不知起于何时?考古人赋诗,则始于杜子美。

”浏览唐诗,中秋赏月诗确有多篇,如王建有诗云:“月似圆盛色渐凝,玉盆盛水欲侵棱。

夜深尽放家人睡,直到天明不炷灯。

”徐凝的诗云:“皎皎秋月八月圆,嫦娥端正桂枝鲜;一年无似如今夜,十二峰前看不眠。

”宋代,民间中秋赏月之风更加兴盛。

据《东京梦华录》对北宋京都赏月盛况有这样的描写“中秋夕,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我连坐至晓”。

《新编醉翁谈录》记载:“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服饰之,登楼或于中庭拜月,各有所期: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菡萏露水诗句

菡萏露水诗句

菡萏露水诗句“蒹葭露下晚,菡萏水中秋。

”诗句出处:《寄赠虢州张参军》;是唐朝诗人韩翃的作品。

三十事诸侯,贤豪冠北州。

桃花迎骏马,苏合染轻裘。

观妓将军第,题诗关尹楼。

青林朝送客,绿屿晚回舟。

好栗分通子,名香赠莫愁。

洗杯新酒熟,把烛故人留。

百雉归云过,千峰宿雨收。

蒹葭露下晚,菡萏水中秋。

忆昨陪行乐,常时接献酬。

佳期虽雾散,惠问亦川流。

开卷酲堪解,含毫思苦抽。

无因达情意,西望日悠悠。

《寄赠虢州张参军》唐朝诗人韩翃的作品。

【注释】:蒹:没长穗的芦苇。

《诗经·秦风·蒹葭》:“蒹葭(jiā)苍苍,白露为霜。

”(葭:初生的芦苇。

)葭:①未长穗的芦苇。

《诗经·秦风·蒹葭》:“蒹(jiān)葭苍苍,白露为霜。

”(蒹:芦类。

)②通“笳”。

胡笳,古代一种乐器。

杜甫《小至》:“吹葭六琯(guǎn)动飞灰。

”(琯:同“管”。

乐器名。

)谢灵运《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鸣葭戾朱宫。

”露:①露水。

《诗经·召南·行露》:“畏行多露。

”白居易《暮江吟》:“露似真珠月似弓。

”引申为润泽。

《汉书·晁错传》:“覆露万民。

”②露天;在屋外。

《史记·平准书》:“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太仓:京都谷仓。

陈:指陈旧的谷物。

因:积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③显露;泄露。

《论衡·对作》:“文露而旨直。

”《后汉书·蔡邕传》:“事遂漏露。

”④败坏。

《荀子·富国》:“入其境,其田畴秽,都邑露。

”⑤羸弱;疲惫。

《左传·昭公元年》:“于是乎节宣其气,勿使有所壅闭湫底以露其体。

”(湫底:闭塞不通。

)《战国策·秦策三》:“诸侯见齐之罢露,君臣之不亲,举兵而伐之。

”⑥通“辂”。

车子。

《史记·楚世家》:“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荜露蓝蒌,以处草莽。

”(辟:避。

《诗经》中最经典的43句话及其出处

《诗经》中最经典的43句话及其出处

《诗经》中最经典的43句话及其出处第1篇:《诗经》中最经典的43句话及其出处01关关雎鸠,在河之州。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02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诗经·周南·桃夭》03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诗经·周南·兔?》04汉之广矣,不可泳思;*之永矣,不可方思。

《诗经·周南·汉广》05未见君子,我心伤悲。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

《诗经·召南·草虫》06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诗经·邶风·柏舟》07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诗经·邶风·柏舟》08我思古人,实获我心!《诗经·邶风·绿衣》09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邶风·击鼓》10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诗经·邶风·凯风》11胡为乎泥中!《诗经·邶风·式微》12天实为之,谓之何哉!《诗经·邶风·北门》13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诗经·邶风·静女》14委委佗佗,如山如河。

《诗经·?风·君子偕老》15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风·相鼠》16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17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18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诗经。

卫风。

氓》19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诗经。

卫风。

氓》20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诗经·卫风·木瓜》2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22一日不见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新编国学经典名句出处及其意思国学庞杂,经、子、史、集都是国学,且有精华也有糟粕。

诗经里中秋节的诗句

诗经里中秋节的诗句

诗经里中秋节的诗句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诗经作为我国古代文学的珍贵遗产,里面也有一些描写中秋节的诗句。

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诗经中关于中秋节的诗句吧。

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记录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思想和情感。

在诗经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关于中秋节的诗句,这些诗句以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表达了古人对中秋节的美好祝愿和对亲友团聚的思念之情。

首先,在《诗经·卫风·硕鼠》中有一句:“居予独不殷,众予其欢欣”。

这句诗描绘了人们在中秋节的喜庆气氛和欢乐心情。

人们团聚在一起,庆祝丰收的到来,互相祝贺,分享属于这个节日的快乐。

这句诗使用了“居”和“众”这两个词,巧妙地传达了人们的欢乐和团结。

其次,在《诗经·卫风·硕鼠》中还有一句:“宜民宜人,受福之言。

”这句诗强调了中秋节的喜乐与祝福。

当人们相聚在一起,共度中秋节时,他们互相祝福,表达对朋友和亲人的美好祝愿。

这句诗所体现的是中国人重视团圆和传递祝福的习俗。

此外,《诗经·秦风·白驹》中的一句:“彼姝者也,安歌而舞。

”也是描述了中秋团圆时的欢庆氛围。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形象地表现了人们载歌载舞、团聚欢庆的场景。

正是在中秋节这个特殊的时刻,人们通过歌舞来表达自己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还有,《诗经·豳风·兔爰》中的一句:“兔爰先戕,告之以揺。

”这句诗表达了对中秋节月亮的崇敬之情。

古人将月亮看作是中秋节最重要的象征之一,为了纪念丰收和富饶,人们会在中秋节这一天赏月,将月亮作为团圆的象征。

这句诗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了古人对月亮的敬仰和珍视。

总的来说,在诗经中关于中秋节的诗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于中秋节的热爱与祝福。

他们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中秋佳节的美好向往,表达对亲人、朋友以及整个社会的美好祝愿。

这些诗句不仅富有艺术性,还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我们了解中秋节文化的重要窗口。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诗句中月亮的雅称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诗句中月亮的雅称

一、概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我国古代诗人苏轼的名篇之一,该诗描绘了中秋圆月,表达了诗人对亲人思念的深情祝愿。

其中“千里共婵娟”一句中的“婵娟”一词,是对月亮的雅称,表现了诗人对月亮的赞美和思念之情。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月亮一直被视为吉祥、圆满和团圆的象征,因此在古代诗词中有许多关于月亮的赞美之词,而“婵娟”便是其中的一种雅称。

二、婵娟的涵义1. 婵娟一词最初出现在《诗经》中,“婵娟独立,长在河之洲”一句中,形容了女子容颜的美丽动人。

从文字直观上看,“婵娟”两个字形似女子俏丽的行走姿态,所以在古代汉语中,这个词语代表了女性的美丽动人之姿。

2. 由于月亮的圆润明亮和女性的柔美动人有些相似之处,古代文人墨客就将月亮的形象与女性的容颜通联起来,用“婵娟”来形容美丽的月亮,从而创造了一个美丽动人的诗意表达,使得赞美月亮的诗词更加生动有趣。

三、婵娟的文学价值1. “婵娟”的雅致和高贵,使得在古代诗词中被频繁使用。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也曾有“君若逢春时矣,婵娟柳眼荧煌”的写照,可见此词语的文学价值。

如此雅致之词可以提升诗词的文学价值,使得诗句更加高雅、有韵味、富有诗情画意。

2. “婵娟”不仅仅代表了月亮的美丽动人,也代表了诗人对祖国河山、对亲人思念的深情赞美。

当诗人表达“千里共婵娟”时,不仅仅是对月亮的赞美,更是对离别的亲人的思念。

这样的雅致词语不仅在文学艺术上有着重要价值,也从情感表达上具有了深远的内涵。

四、婵娟的影响1. 在我国古代文人的诗词创作中,“婵娟”一词被广泛运用,成为诗词中形容月亮的常用雅称,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对月亮的美好祝愿和思念之情。

2. 随着时间的推移,“婵娟”一词已经渐渐融入了人们对月亮的喜爱和赞美之中,成为文学作品和民间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代表着月亮美丽动人的形象。

3. 值得一提的是,“婵娟”一词无论在现代文学作品还是在民间歌谣中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和传承。

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诗句中,诗人苏轼用“婵娟”来形容月亮,也成为了后人对月亮赞美的经典之作。

中秋思念的诗句

中秋思念的诗句

中秋思念的诗句中秋思念的诗句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说到诗句,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诗句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

那么什么样的诗句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秋思念的诗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秋思念的诗句11、悠悠兮离别,无因兮叙怀。

——徐淑2、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李白3、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晏殊4、不知何处吹芦菅,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5、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李白6、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7、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8、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9、本知人心不似树,何意人别似花离。

——萧子显10、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欧阳修11、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温庭筠《商山早行》1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1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张籍《秋思》14、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刘皂《旅次朔方》15、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6、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17、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18、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19、何处积乡愁,天涯聚乱流。

岸长群岫晚,湖阔片帆秋。

买酒过渔舍,分灯与钓舟。

潇湘见来雁,应念独边游。

20、旅次经寒食,思乡泪湿巾。

音书天外断,桃李雨中春。

欲饮都无绪,唯吟似有因。

输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

21、驱马傍江行,乡愁步步生。

举鞭挥柳色,随手失蝉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经》中中秋诗句
导读:《诗经·陈风》《月出》
月出皓兮,佼人浏兮,舒忧受兮。

劳心蚤兮。

月出照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

劳心悄兮。

月出皎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

劳心惨兮。

无从考证这首到底是不是描写中秋的诗歌,但是拜月、咏月诗中,这首应该是相当早的时间。

月光如水,美人如花,迷一离的意境,委婉缠一绵的情感,人月互相映, “巧笑倩兮、美一目盼兮”的佳人形象活灵活现在读者面前。

清代方玉润《诗经原始》评论《月出》:“从男意虚想,活现出一月下美人”
《诗经·宛丘》之中秋之赏
夜读《诗经·宛丘》,每有疑惑。

诗云:“悟其多矣,维其嘉矣。

悟其多矣,维其偕矣。

悟其多矣,维其时矣。

”人类总爱触景生情,平常的鼓声,听起来总有些模糊,那是心不在时。

中秋佳节,伊人卷怀,所以有善始善终。

立秋之初,我家有女初长成,养在闺房人不知;中秋之时,有女如玉,正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美好时节,然而,中秋之后就是晚秋,离坚冰来临的`日子也就不遥远了。

中秋,乾在九五,坤在六三,《乾》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坤》曰“含章可贞”。

中秋十五,就是怎样决策‘善始善终’之时,这是中秋之夜留给人类永恒的话题,孔子制诗《宛丘》,并在《论语》中说: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值此中秋佳节,再读《宛丘》,悟婉秋诗四首。

婉秋之一
今夕何夕,鼓击中流?
嫦娥玉兔,邂逅仲秋。

风铃吟唱,有欲有逑。

坎其击鼓,天凉好个秋。

婉秋之二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有凤来仪。

我歌且遥,达于故里。

玉兔媛媛,熟我院梨。

婉秋之三
温其如玉,河水涟漪。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坎其击缶,共婵娟兮。

岁月如歌,卷而怀伊。

婉秋之四
瞻彼秋月,悠悠思伊。

怀哉怀哉,壮心不已。

执子之手,清扬婉兮。

与子谐老,归去藏兮。

附录:《诗经陈风宛丘》原经
子之汤兮①,
宛丘之上兮②。

洵有情兮③,
而无望兮④。

坎其击鼓⑤,
宛丘之下。

无冬无夏⑥,
值其鹭羽⑦。

坎其击缶⑧,
宛丘之道。

无冬无夏,
值其鹭翿⑨。

【注释】
①汤(shāng):广大貌;浩茫貌。

形而上为‘尚’,形而下为‘殇’。

②宛丘:四周高中间平坦的土山。

形而上为‘婉逑’,形而下为‘晚秋’。

③洵:确实,实在是。

形而上为‘舜春’,形而下为‘殉情’。

有情:尽情欢乐。

④望:德望。

一说希望;一说向往。

⑤坎:击鼓声。

⑥无:不管,不论。

⑦值:持。

鹭羽:用白鹭羽一毛一做成的舞蹈道具。

⑧缶(楚音读hǒu吼):瓦盆,可敲击发声。

形而上为‘否’,否卦;形而下为‘殕’,东西fu败生长白膜。

⑨翿(d&agra一ve;o):伞形舞蹈道具。

聚鸟羽于柄头,下垂如盖。

形而上为‘道’,形而下为‘倒’
【《诗经》中关于中秋诗句大全】
1.诗经中关于中秋的诗句
2.诗经中关于爱情名句
3.诗经中关于母爱的诗句
4.诗经中关于爱情的诗句
5.诗经中关于亲情的诗句
6.诗经中关于男女爱情的诗
7.诗经中关于爱情的诗
8.诗经中关于爱情的名句
上文是关于《诗经》中中秋诗句,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