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经中的婚恋诗 2

合集下载

《诗经》中的婚恋诗浅析

《诗经》中的婚恋诗浅析

《诗经》中的婚恋诗浅析摘要:《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诗经》中的婚恋诗历来是人们广为传诵摘要的,这不仅仅体现其真挚的表达方式和自然的艺术魅力,更因为它反映出周代婚俗与现代人们心中所向往的爱情境界。

本文尝试从《诗经》婚恋诗的内容体现出来的周代姻恋爱现象这一角度,分析了《诗经》中婚恋诗的类别、具体表现。

关键字:关键字:诗经婚恋诗周代婚俗类别历史价值《诗经》韵律和谐,优美质朴,内容丰富多彩,其中婚恋诗占有一定的比例。

朱熹在《诗集传》中写道:“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1] 情者也。

” 男女言情,在《诗经》中占了三分之一、婚恋诗是《诗经》中内容最多、最有价值的部分,正如郑振铎先生所言:“在全部《诗经》中,恋歌可说是最晶莹的圆珠圭壁……[2]他们的光彩竟照得全部的《诗经》都金碧辉煌,光彩眩目起来。

” 《诗经》中有许多反映了周代婚恋情况及成婚礼俗的作品,这些作品记录下了中国古代人民或美好或痛苦的婚恋生活,对于今天我们研究当时社会人们的爱情生活、婚姻制度、社会问题等,都有极大的历史价值。

一《诗经》中的婚恋诗类别<诗经>中表现男女爱情婚姻题材的作品约有50余篇,根据内容的不同,又可分为爱情诗、婚嫁诗和弃妇诗三类:(1)爱情诗即描写恋人之间互相爱慕、欢会、思念、烦恼的诗作。

由于周代礼教初设,古风犹存,男女婚恋禁忌少,所以‘诗经》中的爱情诗显得特别自由活泼,生动地再现了男女相爱相恋的世俗生活,内容丰富多彩。

(2)婚嫁诗婚嫁诗又可分为三类:一是描写结婚仪式与结婚情景,表达对结婚者的祝愿与礼赞:二是表达在婚嫁后的欢乐、幸福等情感;三是写女子嫁后对亲人的思念。

描写结婚的场面或对新娘的赞美。

如‘卫风·硕人’、‘鄢风·君子偕老'、‘周南·桃天》等。

这是赞美和祝福新嫁娘的诗,不但赞美她的美丽,而且隐含着多生子嗣的祝愿。

还有的是描写男女主人公喜悦的心情或夫妻间的和谐幸福。

论文《诗经.国风》中的爱情、婚恋诗

论文《诗经.国风》中的爱情、婚恋诗

论文提纲论题:《诗经.国风》中的爱情、婚恋诗。

论点:通过对《诗经.国风》中的爱情、婚恋诗的分析,论述其中爱情、婚恋诗的主要内容及其表现出来的中国古代人民的婚恋风俗。

这些诗歌表现出了我国古代人民那种真挚纯朴的思想感情和对幸福爱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干涉婚姻的反抗。

论证过程:一、论述《诗经》的价值与地位;二、简介《诗经.国风》;三、分析《诗经.国风》中爱情、婚恋诗的主要内容及其表现出来的婚恋风俗,对待爱情的正确态度。

附参考书目论《诗经.国风》中的爱情、婚恋诗《诗经》是我国五千年文化长河中的伟大的作品,是我们的祖先在劳动、生活和情爱中创作的第一部诗歌总集。

它收集了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之间的305篇作品。

根据其用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诗经》韵律和谐,优美质朴,内容丰富多彩,在这其中爱情、婚恋方面的诗歌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这些诗歌意境优美,读来朗朗上口,一些脍炙人口的诗篇广为流传。

朱熹在《诗集传》中写道:“凡诗这风者,多出于里巷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

”男女言情,在《诗经.国风》中,爱情婚恋几乎占了三分之一的比例,大约60多首。

在其他部分也存在,因此,可以说《诗经》是一部五光十色的婚恋风俗画。

古人为什么把爱情、婚姻当作头等大事呢?因为在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每一个家庭都依靠夫妻来战胜灾害。

婚恋之情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所谓“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人与人之间的,特别是两性之间的感情关系,是自从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的。

性爱特别是在最近八百年间获得了这样的意义和地位,竟成了这个时期中一切诗歌必须环绕的轴心了。

”(恩格斯《路得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这就是《诗经》中婚恋诗甚多的基本原因。

《诗经》中的恋诗描写了男女间这种“最天然的关系”的历程。

首先,描写了青年男女对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早期的《诗经》中描写初恋的感情是纯洁的,充满幻想的,甚至是无拘无束的,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社会制度的自由及人们朴素的爱情观。

《诗经、国风》中的婚恋诗

《诗经、国风》中的婚恋诗

《诗经·国风》中的婚恋诗《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有305篇。

《诗经》按风、雅、颂分为三类。

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国是地区,方域之意。

十五国风共160篇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

国风中,豳风全部是西周作品,其他的除了少数产生于西周外,大部分是东周的作品。

在一百五十篇国风中大约有五十多篇是写婚恋内容的诗歌,这些婚恋内容的诗歌大致可以分这么几类。

一,青年男女的恋歌。

如《关雎》、《汉广》、《野有死麕》、《匏有苦叶》、《简兮》《静女》、《桑中》、《木瓜》、《采葛》、《女曰鸡鸣》《大车》、《丘中有麻》、《有女同车》、《萚兮》、《东门之墠》、《溱洧》、《蒹葭》等。

1,《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这是一首贵族青年失恋时所唱的情歌。

闻一多《风诗类抄》“《关雎》,女子采荇于河滨,君子见而悦之。

”很多学者认为诗的主题应该是歌颂“后妃之德”。

把诗中君子比作周文王,淑女指太姒,这种说法不能够让人信服,我们知道周文王是古代的一位贤明的君主,可以说周兴八百年文王是开始,一个日理万机的圣王可能不太会有闲暇的时光去追求淑女,即使真的确有其事好像也不会出现“求之不得”这种结局。

孔子评价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论语、八佾》。

快乐而不放荡,悲哀而不痛苦这或许才是称作“君子”真正原因。

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来自生活中的爱情故事更能真实地体现其中的意味而被人们所铭记。

《关雎》兼用赋比兴与一体,不是叙述一个完整的爱情故事,而是“求之不得”使的全篇情调变的虚幻与唯美,大大地体现出诗的妙处。

所以说无论是二千多年前的周代还是现代对于爱情这两个字人们普遍持以欣羡的目光,如果永久停留在孔子的评语中或许才是最完美的。

论《诗经》中的婚恋诗及艺术风格

论《诗经》中的婚恋诗及艺术风格

论《诗经》中的婚恋诗及艺术风格摘要:《诗经》中的婚恋诗用它朴素、自然的艺术风格向我们展示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男女之间感情的萌生、发展和结果。

《诗经》中的婚恋诗内容、形象各异,比较全面地反映了那个时代婚恋生活的各个方面。

《诗经》中的婚恋诗包括恋爱诗和婚姻诗两类。

恋爱诗主要表现了青年男女从追求、约会到别后相思的恋爱过程和种种细腻微妙的心理情感。

婚姻诗则主要表现了婚姻生活的幸与不幸。

关键词:《诗经》;恋爱诗;婚姻诗;艺术风格《诗经》中描写男女爱情生活的诗篇数量是比较多的。

在《雅》、《颂》中占的篇章极少,《小雅》中仅有三四首,主要集中在《国风》一百六十篇,反映婚姻恋爱主题的将近一半,描写婚姻恋爱比较好的诗歌,可占《幽风》的三分之一。

在《国风》中看到许多情诗,咏唱着迷惘感伤、可求而不可得的爱情。

在后人看来,这也许是一种含蓄的微妙的艺术表现,但在当日,恐怕主要是压抑的情感的自然流露吧。

所有这些都是劳动人民思想情感的真实表达。

这些诗比较全面的展示了当时婚恋生活的各个方面,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当时婚恋生活的大致情况。

《诗经》中的婚恋诗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表现青年男女相爱相恋的恋爱诗,一类是表现婚后生活的婚姻诗。

一、恋爱诗爱情是男女之间所产生的一种相互爱慕的美好情感,可以让人充满希望,忘却愁苦。

因此,爱情的开始都应该是美丽、动人、并且曲折的,都经历了从追求到相约再到不见而相思的过程。

说到追求,人们脑海里一定会想起“窈窕淑女,君子好逑”[1](P.1)这句话,而这句话就出自《诗经·周南·关雎》一诗,这是一首典型的男子追求女子的诗歌,男子为了自己心爱的女子整夜辗转难眠,用弹琴奏瑟的方法来讨女子的欢心。

这首诗表达了男子对与自己心上人相伴相随的仰慕与渴望,感情单纯而真挚,悠悠的欣喜,淡淡的哀伤,展现了男女之情的率真。

在《诗经》中表达男子对女子追求之意的诗歌颇多,如《秦风·蒹葭》和《周南·汉广》等,都向我们展示了男子追求心爱的女子时的不同的心情和境况,虽然有时因为很多原因,那个“所谓伊人”永远都只能“在水一方”[1] (P.166),但是也不乏有两情相悦,一拍即合的,如《邶风·静女》一诗,就向我们展现了一对恋爱中的男女幽会时的景况: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诗经里的婚恋诗

诗经里的婚恋诗

诗经里的婚恋诗诗经里的婚恋诗如下:1、《诗经·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3、《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4、《诗经·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5、《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6、《诗经·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

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摡之。

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7、《诗经·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8、《诗经·邶风·击鼓》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9、《诗经·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论《诗经》中的婚恋诗

论《诗经》中的婚恋诗

论《诗经》中的婚恋诗婚恋是文明社会中人的一段最为重要的人生经历,因而婚恋也被文学家作为了永恒的文学主题,而在上古社会的诗歌中,婚恋诗止如千百年来那样表达养人们在恋爱婚姻之中的酸甜苦辣《诗经》中的婚恋诗表现了人们从相识相知到相恋相许,再到相弃相别的人生境遇,木文也主要把其分为恋爱诗和婚姻诗两大类。

中国人对于感情的表达是含蓄的,但在西周时期,社会礼教并非十分严厉,因而男女婚恋还较为自由,因而在《诗经》中,其对爱情的描写是细腻而真诚的,其在诗歌之中描述了恋爱之中男女心理、神态与动作等,例如《诗经》中的《邶风·静女》就极为细腻地描写了男女幽会的场景以及主人公的心理这首诗从男子的心理启程去描绘他与女子约于“城隅”,而“静女”却以“不见踪影”去戏耍男子,使男子“搔首蜘躇”,写下了女子的烂漫与开朗,而男子“搔首”的憨态也跃然纸上。

要到女子去了,并将“彤管”赠送给男子,男子便十分惊讶,男子真的女子获赠的“彤管”十分可爱和美丽,而实际上男子对于礼物的钟爱并不是真的以为女子的礼物存有多贵重和可爱,而是因为它就是“美人之贻(获赠)”罢了,这又写下了爱情中的男子爱屋及乌的一种心态。

中国后来的爱情诗极少存有从男子的口吻与角度去写下,这首诗虽是以女子为题,但是却是从男子口吻写下,感情抒发得十分柔和和生动,虽然语高肤浅,但却把男子在约会中急切等候的心理、挠头斜阳的神态描写得十分形象生动,把男子对女子的钟爱之情写的真诚感人。

整张诗气氛随心所欲悠扬,而且情趣盎然,把一幅年长男女幽会的图景形象地展现出在我们而前。

除了表达男女甜蜜的约会或分离的相思之外《诗经》中还有描写情侣闹别扭的“彼狡童兮,不与我高兮。

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写出情人与作者闹别扭不讲话,而作者因此而吃不下饭,睡不养觉;还有描写男子思慕女子的,例如《周南·关眼》中那位爱上采若菜女子的君子,因为“求之不得”而“寤寐思服”“辗转反侧”。

这些发自肺腑的恋歌抒写了《诗经》时代人们的爱情百态。

《诗经》 婚恋诗

《诗经》 婚恋诗

《诗经》婚恋诗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集,其中有很多描述婚恋的诗歌,下面列举一些代表性的作品:
1. 《周南·关雎》:这首诗描述了一个男子对女子的爱慕之情,表达了他对淑女的追求和期望。

2. 《卫风·淇奥》:这首诗以淇水为背景,描述了一位男子的外貌和品格,以及他与心上人的相会。

3. 《郑风·子衿》: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女子对男子的思慕之情,表达了她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

4. 《秦风·蒹葭》:这首诗以蒹葭为背景,描述了一个男子对女子的苦苦追求,表达了他对爱情的执着和坚定。

5. 《邶风·静女》:这首诗描述了一个男子与心上人的约会,表达了他对爱情的珍惜和喜悦。

除此之外,《诗经》中还有许多其他描述婚恋的诗歌,如《召南·鹊巢》、《卫风·木瓜》、《邶风·柏舟》等等。

这些诗歌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婚恋的观念和态度,同时也展示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诗经中的婚恋诗

诗经中的婚恋诗

诗经中的婚恋诗国风·齐风·东⽅之⽇【注释】①姝:貌美。

②履:同蹑,放轻脚步。

即:通“膝”,古⼈席地⽽坐,安坐则膝在⾝前。

③闼(tà榻):内门。

④发:⾛去,指蹑步相随。

⼀说脚迹。

【译⽂】太阳升起在东⽅。

有位姑娘真漂亮,进我家门在我房。

进我家门在我房,踩在我的膝头上。

⽉亮升在东⽅天。

有位姑娘真娇艳,来到我家门⾥边。

来到我家门⾥边,踩在我的脚跟前。

国风·齐风·甫⽥【题解】想念远⽅的⼈,⼗分苦恼,⼏时不见,那个⼩孩当已长⼤成⼈。

【注释】①⽆⽥(diàn 佃)甫⽥:不要耕种⼤⽥。

⽥(diàn 佃),治理。

甫⽥(tián),⼤⽥。

②莠(yǒu 有):杂草;狗尾草。

骄骄:犹“乔乔”,⾼⼤貌。

③忉忉(dāo ⼑):⼼有所失的样⼦,⼀说忧劳貌。

④桀桀:借作“揭揭”,⾼⼤貌。

⑤怛怛(dá达):悲伤。

⑥婉、娈:⽑传:“婉娈,少好貌。

”⑦总⾓:古代男孩将头发梳成两个髻。

丱(ɡuàn 贯):形容总⾓翘起之状。

⑧弁(biàn 辨):成⼈的帽⼦。

古代男⼦⼆⼗⽽冠。

【译⽂】⼤⽥宽⼴不可耕,野草⾼⾼长势旺。

切莫挂念远⽅⼈,惆怅不安⼼惶惶。

⼤⽥宽⼴不可耕,野草深深长势强。

切莫挂念远⽅⼈,惆怅不安⼼怏怏。

漂亮孩⼦逗⼈怜,扎着⼩⼩⽺⾓辫。

才只⼏天没见⾯,忽戴冠帽已成年。

国风·陈风·泽陂【注释】①泽陂(bēi):池塘堤岸。

②蒲:⾹蒲,多年⽣草本植物,多⽣在河滩上。

③伤:因思念⽽忧伤。

按《尔雅》注引《鲁诗》作“阳”,《尔雅·释诂》:“阳,予也。

”④涕泗:眼泪⿐涕。

⑤蕑(jiān):兰草。

⑥卷(quán):⽑传:“卷,好貌。

”马瑞⾠《⽑诗传笺通释》:“卷即婘之省借。

……《⼴雅》:…婘,好也。

”朱熹《诗集传》:“卷,鬓发之美也。

”兹取朱说。

⑦悁(yuān)悁:忧伤愁闷的样⼦。

⑧菡萏:莲花。

⑨俨:庄重威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诗经中的婚恋诗内容摘要:通过对《诗经》中婚恋诗的简读,重温古代社会的单纯与美好、真挚与自然,领悟先民们外在的情感态度所包含的精神实质,深掘《诗经》婚恋诗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激发人们去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的情趣。

关键词:婚恋诗爱情婚姻正文: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是人类感情的最高境界,可遇而不可求,神圣而不可侵犯,神秘莫测,变化多端,极富神秘感和朦胧美,这是爱情的特质,是人类其他感情无法比拟的,因此成为青年男女共同追求的对象。

爱情是文学作品当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它在《诗经》中已体现得十分明朗和完美。

《诗经》三百零五篇,有一百余篇是描写爱情婚姻的,可见先民们对情感的重视,也反映了他们感情的自觉和觉醒。

《诗经》中的婚恋诗可分为两类:恋爱诗和婚姻诗,下面我就分别作以介绍。

一、恋爱诗爱情是男女之间产生的一种互相爱慕的美好感情,可以让人充满希望,忘却愁苦,所以,爱情的开始都应该是美丽、动人而且曲折的。

1、思慕诗说到追求,人们脑海里一定会想起“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句诗,这句话就出自《诗经.周南.关雎》一诗,这是一首典型的男子追求女子的诗歌,男子是个贵族青年,女子是个采荇菜的姑娘,男子对女子一见钟情,随之产生相思之苦,只能在想象中和他亲近、结婚,这首诗就描写了男子“求之不得”的痛苦。

感情单纯而真挚,悠悠的欣喜,淡淡的哀伤,展示了男女之情的率真。

这首诗作为《诗经》之首,有一定的意义,有前人说诗的主题是歌颂“后妃之德”,这是因为《关雎》居三百之首,不如此不足以显示其“正始之道,王化之基”的重要地位。

但是孔子只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倒是切实地道出了这首诗的乐调的风格,也是这首诗的意义所在,是对后人的启发和教育。

在《诗经》中表达男子对女子追求之意的诗歌较多,如《秦风.蒹葭》和《周南.汉广》等,男主人公都是痴情的种子,都在痴痴地等待心上人,默默地期盼,但往往不能如愿,只能站在远处默默地凝望,主人公的爱情朦胧而美丽,真挚而纯洁,体现出人性的美好。

《诗经》中也有女子欣赏思慕男子的诗歌。

《郑风.叔于田》通过女子的口吻,采用夸张的艺术手法,塑造了“叔”的美好形象。

《邶风.简兮》写女子观看舞蹈时被舞师吸引,情不自禁的产生了悦幕之情。

《魏风.汾沮洳》写女子爱上了品貌兼美的农家小伙,认为即使贵族男子也不能与之相比。

这些诗歌写得委婉含蓄,曲折感人,将女子钟情的一面展现出来。

2、约会诗《诗经》中的爱情也不乏两情相悦,一拍即合的,如《邶风.静女》一诗,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对恋爱中的男女幽会时的境况: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全诗是以男子的口吻来写的,生动地描绘了幽会的全过程:男女相约在郊外,女孩看见男子来了,便故意隐藏起来,惹得男子着急,然后又赠送礼物表达爱意。

《邶风.静女》虽然没有从正面描写男子的形象,但是从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男子对女孩的一往情深,对爱情的纯洁美好的向往。

《诗经》中描写男女相爱约会的诗有很多,大多表现了男女相会的愉悦幸福。

《郑风.溱洧》是写三月上巳节青年男女在河边相聚游春的诗,众多男女在这一天洗浴以拔除不祥,祈求幸福,诗歌生动地再现了当时青年男女相聚并趁机表达爱情的盛况。

王秀梅、王国轩在《诗经精粹解读》中说:“这首诗天真纯朴,浪漫自由,标志着和谐、自由和平等,散发着浪漫和自由的气息,真是春意无限,情深意长。

《木瓜》是男女互相赠答的定情诗,充满了柔情蜜意和浪漫气息,成为历代定情诗的典范。

《野有麋鹿》是描写男女情爱的诗,男子在郊外丛林里遇见了一位如花似玉的少女,以小鹿为赠,获得爱情,全诗散发着浪漫气息,曲折动人,回味不倦。

这些诗歌中洋溢着恋爱的纯洁和美丽,散发着浪漫的气息,动人心弦,引发无限的遐想。

3、相思诗有相聚就一定有别离,于是相思就成了爱情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诗经》中的《郑风.子衿》,表达了女子对情人的思念。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女子热恋着一个青年,他们相约在城阙见面,但久等不至,女子望眼欲穿,埋怨情人不来赴约,唱出了“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深深情思。

这首诗歌和《王风.采葛》有异曲同工之妙,《王风.采葛》中男子对女子的的思念,也是一日不见如三月、如三秋、如三岁。

这些诗歌都形象的将恋爱中的男女缠绵悱恻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4、青春感伤诗《诗经》也有感伤青春易逝的诗,如《摽有梅》,其主人公是一位待嫁的女子。

她望见梅子落地,引起青春将逝的伤感,希望马上有人来求婚。

梅子从“其实七兮”到”顷筐墍之”,表达了女子的焦急渴望结婚的愿望。

这些恋爱诗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沁人心肺,将爱情的真善之美书写的淋漓尽致,人性的单纯和美好在这些诗歌中表现出来了,真正深入到人的灵魂深处。

二、婚姻诗《诗经》中的婚姻诗亦有不少,有的表达了新婚的快乐,有的写了少妇对丈夫的思念,有的记述了丈夫对妻子的背弃,有的则叙写了女子对世俗礼教的反抗。

1、新婚诗《诗经》有不少贺新婚的诗歌,表现了新婚的快乐和幸福。

《樛木》是一首祝贺新郎的诗,诗中以葛藟附樛木,比喻女子嫁给“君子”,“累之”、“荒之”、“萦之”写出了女子对丈夫的依赖,“绥之”、“将之”、“成之”写出了男子幸福的降临和新婚的快乐。

而《桃夭》是一首贺新娘的诗,诗人以春天柔嫩的桃枝和鲜艳的桃花比兴新娘的年轻貌美。

《樛木》和《桃夭》均是贺新婚的诗,诗歌都表达了新婚的幸福快乐。

《诗经》中描写婚姻幸福美满的诗歌还有很多,但大多是通过侧面描写的手法来进行表达的,但是《郑风.女曰鸡鸣》一诗,确实通过夫妻对话的形式,直白的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乡野优美的晨景和一个恩爱的小家。

2、思妇诗《诗经》中有很多描写妇女思念外出丈夫的诗,写得如怨如慕,肝肠寸断。

《君子于役》就是一首妇女思念外出服役丈夫的诗。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牛羊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牛羊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这首诗表达了妇女对久役于外的丈夫的思念之情,这位妇人看见放牧的牛羊归来,不禁想起了自己的丈夫,多么希望自己的丈夫归来,难以抑制相思之苦,还不忘关心自己的丈夫。

《诗经》中描写妇女思念丈夫的诗歌还有很多,如《周南.卷耳》,《殷其雷》、《草虫》等,或直抒胸臆,或侧面描写,抒情气氛浓厚,将夫妻间的深厚情感变得更加深厚、凝重。

3、弃妇诗《诗经》中的弃妇诗可以说是其中的经典之作,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对人性的刻画却非常深刻,无论是在人物形象的刻画或是在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手法上都颇具艺术特色。

《诗经》中最具特色的弃妇诗是《邶风.谷风》和《卫风.氓》。

这两首诗都是通过被弃妇女的口吻,来表达对薄情男子的控诉。

但是与《邶风.谷风》相比,《卫风.氓》中的妇女少了一份怨愤,多了一份坚强。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这首诗讲述了一个女子被弃的故事。

诗中的男主人公是一个擅用心机的人,在爱情面前城府极深,决定了女子将来被弃的命运。

诗中的女子是本来是一个懵懂的女孩,在经历了被氓的抛弃、兄弟的嘲笑后依然没有磨灭他对生活的追求,不放弃生活的希望,她的刚强、坚强的性格是值得我们钦佩的。

4、抗婚诗《诗经》亦有一些争取婚姻自由、反抗世俗礼教的诗歌,如《鄘风.柏舟》,诗中的女子要求婚姻自由,向“父母之命”公开违抗,“之死矢靡它”表达了女子对爱情的忠贞和执着,“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是对有情人难成眷属的无奈和叹惜;《将仲子》也叙述了同样的遭遇。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

岂敢爱之?畏我父母。

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

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

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这是一首女子拒绝情人的诗,他拒绝情人的原因,是怕家庭反对、舆论指责。

这种爱和礼教的冲突,使她痛苦不安,透露了当时婚姻不自由的社会现象。

二、《诗经》中婚恋诗的美学价值婚恋诗中的每一首都是充满生命力的歌吟,那一首首歌谣,都是真诚的心的诉说,呼唤着美好,呼唤着祥和。

我们看到了人之真性情的表现,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在这些诗歌中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了,青年男女纯洁率真,大胆热烈,在仲春之际相约相会,自由自在,尽享爱情的甜蜜与美好。

无论是《关雎》、《汉广》中一厢情愿的单相思,还是《静女》、《木瓜》中的两情相悦,定情赠礼;无论是《摽有梅》中少女怀春,感叹青春不再的急迫,还是《子衿》中女子对情人思念的深长,均表现了男女主人公对于爱情的纯洁美好的愿望和要求,反映了他们内心的纯真善良和质朴自然。

他们对于爱情的执着和认真,就令现代人都自愧不如。

这种最质朴自然的对爱的呼唤,贯穿于每一篇恋爱诗里,成为《诗经》婚恋诗的一大特色,和封建时代表达爱情的诗歌不同,《诗经》中的爱情诗表达感情直截了当,男女主人公追求爱情大胆热烈,充满激情。

婚恋诗里的每一首都是充满生命力的歌吟,诗人往往将自己的人生经验投入其中,在审美的王国和诗意的世界里寻求个性的舒展与解脱。

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人们真性情的展现,那一个个生动活泼的场景,仿佛都在向我们招手,充满吸引力,而主人的一颦一笑、一嗔一怪也深深烙上心扉。

读这些作品,我们仿佛回到了天真烂漫的青葱岁月。

这些婚恋诗的作者究竟何人,我们无从拷问,但诗的语言却能在读者的头脑里里构成栩栩如生的形象,在朴素的字里行间,在平易近人的诉说中,无不透露着他们对“善”、对于“美”的诉求。

因为诚挚,所以动人,其尚“善”的价值取向也能在富于感染力的情境中让读者产生信任感及认同感,并为之所吸引、所感动,从而获得思想上的启迪和精神上的享受。

三、《诗经》婚恋诗背后的时代背景《诗经》婚恋诗,刻画了丰富的男女主人公形象,具有丰富的美学价值,反映了当时人们真挚的感情,展示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婚姻制度和习俗。

诗经时代百姓的婚恋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奉行媒聘婚。

媒聘婚就是由男方通过媒人向女方求婚,以六礼成婚;一种是利用上巳节等节日自由婚恋。

“父母之命”到了春秋时代已经形成,父母对儿女的婚姻已具有完全的决定权。

《齐风.南风》:“取妻之如何,必告父母。

”《郑风.将仲子》:“岂敢爱之?畏我父母。

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从这样的声音中,我们都可以听到父母对儿女婚姻生活的干涉,当时男女婚事,没有父母之言,媒妁之言,男女双方是难以自由结合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