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第二框《文化创新的途径》学案(有答案)
教学设计10:5.2 文化创新的途径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过程努力发展成“中国创造”,该如何做?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视频、图片欣赏)中国杂技芭蕾《天鹅湖》创新,充分展示中华民族文化加以继承和发展,成为通过文化交融实现文化创新的艺术典范。
思考6:在创新过程中要处理好什么关系?学生阅读书本,思考并总结:通过舞蹈视频观看,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轻松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
错误倾向:“守旧主义”、“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老师情景设疑】辨一辨:对应的错误倾向①中国版《天鹅湖》应全部采用中国传统的元素。
②中国传统杂技非常优秀,没必要借鉴外国的芭蕾求创新③芭蕾艺术是高雅艺术,我们应该把它照搬过来。
④杂技是街边玩意,老“古董”,不登大雅之堂。
学生判断思考并结合书本回答:①“守旧主义”:一味固守本民族传统文化。
②“封闭主义”: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
③“民族虚无主义”:一味推崇外来文化。
④“历史虚无主义”:根本否认传统文化。
情景设疑1通过学生的自主思考、讨论提高认识,更好地突破难点。
课堂小结【老师引导学生分析并归纳】我们应怎样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学生总结回答:①我们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②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③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师生共同小结,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可以帮助学生及时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的补缺补漏。
【板书设计】【课堂练习】一、选择题:1、古代的诗词歌赋,成功地融进现代的歌词中。
方文山的《青花瓷》中“翠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陈小奇的《涛声依旧》中的“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凤凰传奇的《荷塘月色》,“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只为你守候那皎白月光。
游过了四季,荷花依然香,等你宛在水中央。
”这种风格的创作说明( A )A.古今整合能使古典艺术焕发现代价值B.东西整合能使现代艺术具有古典韵味C.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实现作品的创新D.传统文化是现代艺术发展的主要源头2、韩剧《来自星星的你》播出以来,受到了中国观众的追捧。
第二框 文化创新的途径学案

一、(学案)学习指导(一) (学案)知识网络(二) (学案)课程标准要求通过介绍文化创新的两面性,进一步理解“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通过“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这一内容的学习,理解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的交融也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途径;在文化创新中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这是进行文化创新的重要保证。
(三) (学案)学法指导1.(学案)小组合作式的学习方法2.(学案)问题式的学习方法问题式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求同学们以问题作为学习的载体,自觉以问题为中心,围绕问题的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来组织自己的学习活动,并在这样的活动中逐步形成一种强烈而又稳定的问题意识,始终保持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由发现新问题为起点,到解决新问题为终点的过程。
例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和“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内涵有什么不同?如何理解“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有什么区别?对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借鉴”、“交流”、“融合”这三种提法有什么不一样?如此等等。
总之,衡量学生的学习水平高低,重要的67不是看学生掌握了多少,而是看学生发现了多少;重要的不仅是要学生解决问题,而是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有勇气面对问题;重要的不是学生提问的正确性、逻辑性,而在于学生发问的独特性和创造性。
二、(学案)知识点拨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有两条,.一是立足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二是立足于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这两条途径都要以“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的原则为保证。
这种文化创新的途径,可以称为综合创新。
(一) (学案)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社会实践张岱年先生首先提出的文化“综合创新论”,力主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文化的创新问题。
具体地说,一方面需要总结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其优点和缺点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另一方面要深入研究西方文化,对其优点和缺点也要有明确认识,然后根据中国国情,将上述两个方面的优点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创造出一种更高的文化。
高中政治 第五课 第二框 文化创新的途径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第五课第二框文化创新的途径一、学习目标:1、理解创新与继承的关系2、掌握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3、如何进行文化创新?三、巩固练习: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因为()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③社会实践要为文化创新的成果服务;④文化创新的动力和灵感来自社会实践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在当代中国,要进行文化创新必须做到()①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②正确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③既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又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④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漫画在现代中国的报刊中比比皆是,然而漫画并非“原产”于中国,而是向西方画界学习得来的。
目前漫画已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此回答3—4题。
3、漫画之“漫”,就在于运用夸张的手法、简略的笔触对某些行为或人进行批评或讽刺,以警示世人。
由此可见()A、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B、文化创新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C、文化创新是文化魅力之所在D、文学艺术是文化繁荣的前提4、漫画是中国人向西方学来的,现在已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说明()A、文化创新的需要来自社会实践B、文化创新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C、文化创新要体现时代精神D、发展民族文化必须学习、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B组5、下列对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的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①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②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③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④创新是继承的必要前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6、原始的爱尔兰人的踢踏舞并未得到观众的普遍喜爱,但《大河之舞》对踢踏舞作了艺术性的改编,并把大量的非爱尔兰元素融入其中,为《大河之舞》走上国际市场作了一个豪华大剧作,结果风靡全球。
高中政治 第5课 文化创新(第2课时)《文化创新的途径》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第5课文化创新(第2课时)《文化创新的途径》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课前预习】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基本途径之一)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3.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1)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
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
(2)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基本途径之二)1.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2.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由此可见,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3.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这就需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
4.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三、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1.克服文化发展的错误方向。
(1)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的错误倾向,即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倾向。
(2)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即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
2.坚持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
(1)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2)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3)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
(4)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学案5-2文化创新的途径新人教版必修3

文化生活学案5-2 文化创新的途径一.学习目标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创新与借鉴、融合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二.知识导学三.随堂检测1.下图是近四届奥运会的会徽北京奥运会会徽是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巧妙结合,是动与静的完美结合,它的设计别出心裁,独树一帜,是目前最有神韵、最完善的奥运会会徽。
这说明()A.文化阶新的根本目的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B.既要继承传统文化,又要积极进行文化创新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标准D.文化创新是民族文化繁荣的动力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创新途径的理解。
与传统文化结合,这就是继承传统文化,别出心裁和独树一帜,这是进行文化创新,故B项正确表达题意;A、C、D项分别强调创新与实践、创新与民族文化发展的关系等,都偏离题意。
2.俄国革命胜利后出现的“无产阶级文化派”,宣称“无产阶级是未来的创造者,不是过去的继承者”。
因此要“把资产阶级文化作为一堆废物扔掉”去“臆造自己特殊的文化”。
主张对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文化,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
这一思潮,在“二战”结束后的冷战时期依然盛行。
“无产阶级文化派”是:A.具有革命性的,符合马克思注意主义的一种新的主张B.一种非此即彼的非科学思想C.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的表现D.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创新中各种倾向的理解。
首先,“无产阶级文化派”的观点是一种错误思想,故A项排除;其次其全盘否定以往的文化,就是否定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故D项观点正确,入选;B、C项观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也不能选择。
答案 D3.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是(D )A. 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相结合B. 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C. 文化工作者的创新努力D. 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4.中国儒家的自然观、道德观和政治思想,成为西方启蒙运动中“百科全书派”有力的思想武器。
这表明(B )A. 文化来源于社会实践B. 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C. 不同民族文化的竞争、排斥D. 文化具有民族特色5.有人说:“文化创新来自创造者的灵感。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5.2文化创新的途径优质教案+导学案课时合集(含预习案习题及答案)

【教学设计】第五课文化创新第二框《文化创新的途径》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本课内容为《文化生活》(人教版)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五课“文化创新”的第二框。
如何进行文化创新既是一个社会热点,具有很强的思想理论性,也具有很强的探索实践性。
在前面的学习探索的过程中同学们基本明确了文化的交流、传播和发展,也明白了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需要创新。
那么,怎样进行文化创新便是本课探讨的内容,也是本单元的重点、难点和落脚点。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明确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2)理解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3)在文化创新过程中要把握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
(二)能力目标(1)增强学生文化创新的意识和能力;(2)初步具备认识和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赏析赵本山小品的成功,使学生感悟文化创新必须立足于实践;(2)通过探究《金镶玉》等奥运元素的成功创新,激发学生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3)通过了解中国杂技芭蕾《天鹅湖》的成功,激发学生学习世界优秀文化发展本民族文化的热情,投身于社会实践,积极进行文化创新。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文化创新的途径。
难点:怎样看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借鉴界和融合。
如何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四、学情分析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够切身体会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了解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了解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也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途径。
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应该投身社会实践,善于学习他人之长处,积极进行文化创新五、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实践探索法,教学过程中努力贯彻新课程的理念,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这一学习的主体和主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创新”地学习,体现新的学生观。
5.2文化创新的途径(导学案)

【导学案】第五课文化创新第二框《文化创新的途径》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了解我们应该如何正确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来推动文化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呢?二、预习内容1、立足于,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空谈文化创新。
另一方面,体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3、文化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化创新的。
4、对于文化创新而言,这意味着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与的关系。
5、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倾向,被称为“”和“ ”;那种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被称为“”和“”。
三、提出疑惑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道“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2、理解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相互交流、借鉴、融合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途径。
二、学习过程围绕“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与“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这两目,认真阅读教材并结合现实生活,探究以下问题:(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与基本途径分别是什么?(2)如何正确认识传统与创新的关系?(3)文化创新为什么需要博采众长?(4)为什么说文化多样性是的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5)怎样进行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其原则是什么?2、围绕“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一目,结合教材P55的探究活动,探究以下问题:(1)理解“守旧主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封闭主义”这几种错误倾向。
(2)区分对待文化多样性、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
三、反思总结四、当堂检测1、发展先进文化,必须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
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A、发展先进文化B、打破传统文化的束缚C、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D、促进实践的发展2、孔子认为,“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意思是说,孝顺长辈、尊敬兄长是能够爱别人的前提和根本。
但封建社会片面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甚至变成“愚孝”,成为束缚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枷锁。
学案13:5.2 文化创新的途径

文化创新的途径【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和基本途径2.认识文化创新要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学习重点】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和基本途径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课前预习】1.立足于社会实践,是__________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__________。
2.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3.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__________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4.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__________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__________。
5.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__________、__________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7.那种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倾向,被称为“__________”和“封闭主义”;那种一味推崇__________,根本否定__________的倾向,被称为“__________”和“历史虚无主义”。
8.要立足于发展__________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交汇点上,发扬中华民族__________,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__________上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课堂探究】探究一:20世纪60年代,基于抗击疟疾的需要,屠呦呦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另辟蹊径,引入西医炼药技法,用低沸点的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经过190多次实验,终于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从而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
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对青蒿素的发现历程对文化创新有哪些启示?探究二:美国拍摄的动画片《花木兰》产生了轰动效应,使花木兰成为西方观众最为熟知的东方女性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届高二思想政治《文化生活》学考学案第五课第二框《文化创新的途径》学案班别姓名学号[考点要求]1.识记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和基本途径。
2.理解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相互交流、借鉴、融合对文化发展和创新的作用。
3.掌握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态度。
[知识梳理]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1.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继承传统,推陈出新(1)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文化创新既是一个,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创造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2)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一方面,,空谈文化创新。
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
另一方面,体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1.必要性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实现文化创新,需要。
2.创新与交流、借鉴、融合的关系(1)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
(2)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的过程。
(3)是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的过程。
(4)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3.对待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正确态度和原则(1)正确态度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
不同民族文化只有,相互借鉴,才能共同推动世界文化繁荣。
(2)原则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为我所用。
三、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1.文化创新的两种错误倾向(1)“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即一味固守本民族的,拒绝接受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倾向。
(2)“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即一味推崇推根本否定的倾向。
2.坚持正确方向,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1)实现文化创新,要立足于的实践。
(2)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
(3)发扬中华民族,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
(4)在上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练习巩固]一、选择题1.2019年央视春晚将设立的三个分会场及主题分别是:江西井冈山——回首来时路、昂首新时代;吉林长春(一汽)——奋力推动东北振兴、展开时代新篇章;广东深圳——青春时尚、科技未来之城。
晚会将通过电视、网络等多终端多渠道播出,力争为观众打造各具特色、异彩纷呈的视听盛宴,共同描绘举国同庆新春佳节的图景。
这样的设计能够让我们感受到①大众传媒服务春晚舞台,现代科技助力文化传承与发展②一城一故事一曲一传奇,传统文化是创新的根基与源泉③百花齐放才有春色满园,风格迥异的地域文化相映生辉④一方水土滋养一方文化,自然因素差异决定了文化特色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2.习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
这说明A.社会实践是文化的源泉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必然要求C.文化创新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D.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3.2019年10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
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我们应该①坚持中西医并重、打造中西医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模式②发挥中医药优势、推动我国生命科学实现创新突破③将商业运营作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最佳手段④要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出去”,加强文化交流,实现中西医完全一致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今年7月,国产电影动画片《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
该片取材于中国的神话故事并对该故事进行了重新的架构,颠覆了原有的哪吒形象,打造适合青少年和成人观看的动画片,大量运用特效镜头,制作精美,实现了票房口碑“双丰收”。
该片成功说明①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②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③文化创新要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④文化创新是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传统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近期在央视播出的电视节目《故事里的中国》,受到广泛好评。
节目通过精选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优秀的现实主义题材文艺作品,融合影视、戏剧、综艺等艺术手法,用新方式新创意新思路重现了新中国历史上的艺术经典。
这档节目广受好评是因为①在守正创新中“为时代画像、为时代明德”②植根于本民族历史文化,引领世界文化的发展③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④立足社会实践,讲好中国故事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6.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这些都启示我们,要实现中华文明的发展和创新,应该A.立足实践、大胆革新B.坚守文化立场,创新传统文化C.兼收并蓄、海纳百川D.克服守旧主义,历史虚无主义7.一排排在街道两旁架起走廊的骑楼,是广州独特的风景。
骑楼在广州的大规模兴起要追溯到清末时,在西方思想、观念的影响下,工匠们对城市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
骑楼是东西方建筑艺术交融的产物,也是广州近代对外交往留下的痕迹。
这说明A.建筑物是一个地区历史发展轨迹的有力见证B.文化多样性要求消除建筑文化发展的差异性C.建筑文化交流的意义在于强化文化的统一性D.与外来文化融合是建筑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8.近年来,美丽乡村、历史文化名镇等项目在各地快速推进,一批村镇旧貌换新颜。
但同时,“千村一面”“仿古村”“仿洋村”等现象凸显;乡村风貌城市化、趋同化、乡村建设缺少社会人文风貌支撑等问题突出。
这些现象和问题导致了乡村风貌保护工作堪忧。
为此,美丽乡村建设要①尊重个性,保持乡村地域文化特色②与时俱进,逐步淘汰古老乡村建筑③面向市场,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④立足实践,实现内容和形式的创新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9.中医药学术体系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在“中医现代化”的口号下,有人把盲目改造中医传统、简单模仿西医当成中医现代化的方向。
可是,失去了传统文化依托的中医,就如同离开土壤的大树,只有枯萎和死亡。
这启示我们,文化发展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A.守旧主义B.封闭主义C.民族沙文主义D.民族虚无主义10.2019年,《都挺好》成了“现象级”的热播剧。
该剧聚焦中国式的家庭矛盾,以多角度反映百姓生活、塑造人物关系,传递“都挺好”的普世观念。
该剧的成功表明A.社会实践是优秀文化作品的源泉B.文化创新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C.文化创新需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D.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11.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都留下了无数不朽作品,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时代的烙印和特征.今天要创作出在人民中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就要从根本上A.超越生活、改变社会B.立足实践、扎根生活C.继承传统、满足大众D.博采众长、海纳百川12.瓷器是中国特产。
荷兰代尔夫特瓷器,在中国瓷器的基础上通过消化、吸收,加上自已的元素,尤其跟荷兰的文化结合起来,受到全世界的喜欢。
由此可见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中国文化具有包容性特点③文化传承需要求同存异,兼收并蓄④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3.相声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形式,近些年来的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
今年两会期间,有代表提议在高等院校设立曲艺学科专业以推广文化传统教育。
这是因为A.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B.教育具有文化传承的特定功能C.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和稳定性D.传统文化发展要满足人们的需求14.2019年11月,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等单位举办“汉语盘点2019”仪式。
“汉语盘点”坚持用字词勾勒年度热点,浓缩时代精神,让人们体会汉语丰富的文化内涵。
“汉语盘点”活动的现实意义在于①彰显汉语魅力,记录社会变迁②体会文化创新,推进汉语传播③见证中华文明,传承古老文化④吸收外来文化,推动文化创新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5.金庸的武侠作品,以故事、人物滋养着读者的心灵,几代人的青春里都住着一个金庸。
他笔下的群侠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他的作品抒写世道人心,浸润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
他的小说正版发行超过5亿册,被影视圈数次翻拍。
材料表明①文学作品的创作要面向世界,以我为主②优秀文化作品可以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③应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④大众传媒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二、材料分析题16.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成功与他的生活阅历相关。
他的作品立足于生活实践,植根于农村。
莫言说“我小说中的人物确实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土生土长起来的,土是我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
”莫言从小接受的“民间叙事教育”——听老人讲故事赋予了他天马行空的虚构能量。
因此,一旦遭遇以马尔克斯为首的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潮流即折叠变形为颇具东方色彩的“魔幻先锋”……诺贝尔委员会的颁奖词称他“很好地将魔幻现实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结合在一起”。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途径”的有关知识,说说莫言圆梦“诺奖”给予我们的启示。
第五课第二框《文化创新的途径》学案答案一、选择题1.C【解析】①③:2019年央视“春晚”设立三个分会场及三个不同主题,晚会将通过电视、网络等多终端多渠道播出,力争为观众打造各具特色、异彩纷呈的视听盛宴,这样的设计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大众传媒服务“春晚”舞台,现代科技助力文化传承与发展,百花齐放才有春色满园,风格迥异的地域文化相映生辉,①③符合题意。
②:文化创新的源泉是社会实践,②错误。
④:自然因素差异影响而不能决定文化特色,④错误。
2.A【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作用。
A: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这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的源泉,A正确且符合题意。
BCD:材料不能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必然要求”、“文化创新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BCD不符合题意。
3.A【解析】①②: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我们应该坚持中西医并重、打造中西医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模式,发挥中医药优势、推动我国生命科学实现创新突破,①②符合题意。
③:商业运营重在追求经济效益,必会出现自发性的弊端,不能作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最佳手段,③说法有误。
④:文化具有多样性,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出去”,加强文化交流,但不能实现中西医完全一致,④说法有误。
4.C【解析】②③:国产电影动画片《哪吒之魔童降世》上取材于中国的神话故事并对该故事进行了重新的架构,颠覆了原有的哪吒形象,打造适合青少年和成人观看的动画片,大量运用特效镜头,制作精美,实现了票房口碑“双丰收”,该片成功说明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要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②③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