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福田区医学重点学科(实验室类)评估体系(试行).

合集下载

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及优势重点学科(群)2011年专项经费 …

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及优势重点学科(群)2011年专项经费 …

10 骨科运动医学群 10 骨科运动医学群 10 骨科运动医学群 10 骨科运动医学群 10 骨科运动医学群 10 骨科运动医学群 19 泌尿外科男科群 19 泌尿外科男科群 19 泌尿外科男科群 19 泌尿外科男科群 23 妇科 23 妇科 23 妇科 26 儿科 30 新生儿科 30 新生பைடு நூலகம்科 30 新生儿科 30 新生儿科 34 口腔科 34 口腔科 34 口腔科 37 急诊医学科 37 急诊医学科 37 急诊医学科 40 消化内科 41 呼吸内科 42 血液内科 43 肾病学 44 肾病学
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及优势重点学科(群) 2011年专项经费分配表
序号 1 3 3 3 6 6 8 重点学科名称 卫生毒理学科群 肝病防治学科群 肝病防治学科群 肝病防治学科群 神经学科群 神经学科群 心血管外科 类别 所在单位 经费分配 (万元) 优势重点学科(群)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优势重点学科(群)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优势重点学科(群)深圳市中医院 优势重点学科(群)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优势重点学科(群)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优势重点学科(群)深圳市人民医院 优势重点学科(群)深圳市心血管医院 优势重点学科(群)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优势重点学科(群)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优势重点学科(群)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 优势重点学科(群)南山区人民医院 优势重点学科(群)深圳市人民医院 优势重点学科(群)宝安区沙井人民医院 优势重点学科(群)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优势重点学科(群)深圳中山泌尿外科医院 优势重点学科(群)深圳市人民医院 优势重点学科(群)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优势重点学科(群)深圳市人民医院 优势重点学科(群)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优势重点学科(群)罗湖区人民医院 优势重点学科(群)深圳市儿童医院 优势重点学科(群)深圳市妇幼保健院 优势重点学科(群)深圳市人民医院 优势重点学科(群)宝安区妇幼保健院 优势重点学科(群)深圳市儿童医院 优势重点学科(群)深圳市人民医院 优势重点学科(群)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优势重点学科(群)宝安区龙华人民医院 优势重点学科(群)深圳市人民医院 优势重点学科(群)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优势重点学科(群)宝安区人民医院 重点学科 重点学科 重点学科 重点学科 重点学科 深圳市人民医院 深圳市人民医院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深圳市人民医院

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

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

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为了规范和加强我市医学重点学科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医学重点学科整体水平,促进全市卫生健康事业可持续发展,我委制定了《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市卫生健康委2019年11月11日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医学重点学科整体水平,促进全市卫生健康事业可持续发展,根据有关规定并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深圳市市级医学重点学科(不含中医类,下同)的评审、建设和管理。

本市中医类市级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第三条市级医学重点学科是指符合本市市级医学重点学科建设规划,经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评审确定,学科整体实力处于市内领先水平,或者有明显特色、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和辐射带动作用、通过重点扶持和建设有望达到省内先进水平以上的学科或者在市内处于先进水平、特色优势明显的专科。

第四条市级医学重点学科遵循整体规划、合理布局、鼓励先进、分类实施、围绕临床、注重创新、协调发展的原则,采取自由申报、平等竞争、择优支持、定期考评、系统管理的发展模式。

第二章建设管理第五条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统筹市级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管理的工作,主要履行下列职责:(一)制定市级医学重点学科建设规划、管理制度、评审以及绩效评估指标;(二)发布市级医学重点学科申报通知(以下简称申报通知)、组织评审立项,建立市级医学重点学科信息管理系统;(三)组织开展市级医学重点学科建设指导、绩效评估、周期验收和监督检查等;(四)协同各相关部门,共同保障市级医学重点学科的建设。

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成立市级医学重点学科建设专家委员会,负责参与医学重点学科相关政策制定,对医学重点学科的建设规划、绩效评估与管理提供专家咨询、政策建议,以及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工作。

第六条各区(新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对本区区属医疗卫生机构纳入市级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管理的学科进行统筹管理,主要履行下列职责:(一)根据申报要求审核区属医疗卫生机构的市级医学重点学科申报项目,配合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做好项目申报和评审工作;(二)按照本办法规定,协调区财政部门落实本区市级医学重点学科的财政补助资金,督促本区区属医疗卫生机构落实自筹配套资金;(三)加强本区市级医学重点学科的管理,配合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做好督导检查、绩效评估和周期验收等工作。

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开展深圳市第三批医学重点学科中期评估工作的通知

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开展深圳市第三批医学重点学科中期评估工作的通知

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开展深圳市第三批医学重点学科中期评估工作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公布日期】2008.05.28
•【字号】
•【施行日期】2008.05.28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
正文
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开展深圳市第三批医
学重点学科中期评估工作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我市15家第三批市医学重点学科已完成2006~2007年的建设工作。

根据《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管理办法》,为了解重点学科建设情况,我局现开展第三批医学重点学科中期评估工作。

此次评估仍采用我局于2007年5月11日下发的《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分类评估体系(试行)》(深卫科发〔2007〕20号)进行。

由于2007年我局已对第三批重点学科进行了2006年度建设工作检查,故此次中期评估采用书面评估为主,若有必要,再进行现场考评。

请第三批各重点学科按评估体系相关类别要求上报2007年数据、相关证明材料及中期评估自查报告。

如2006年也有资料需补充,也可一并上报。

相关材料请于2008年6月20日前上报我局。

二〇〇八年五月二十八日。

医院重点学科的评估和监控指标体系

医院重点学科的评估和监控指标体系

成果。
学科交叉融合情况
02
是否与其他学科进行了有效的交叉融合,形成了新的学科增长
点。
学科国际化发展情况
03
是否在国际上开展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提高了学科的国
际影响力。
学术活动规范性监控指标
学术活动的组织情况
是否定期举办学术会议、研讨会、讲座等学术活动,并吸引了广 泛的参与。
学术活动的规范性
是否符合学术规范和伦理标准,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
Chapter
数据采集难度及解决方案
数据采集难度:由于医院信息系统复杂 、数据源多样,导致数据采集难度大、 成本高。
加强与医院信息部门的沟通与协作,优 化数据采集流程。
利用大数据技术和数据挖掘算法,对海 量数据进行高效处理和分析。
解决方案
建立统一的数据采集标准和规范,确保 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评估结果客观性问题及改进措施
建议
建立完善的学科评估机制,定期对重点学科进行评估和监控;加强与国际先进医 院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构建科学合 理的学科人才梯队;加强学科品牌建设,提升学科知名度和影响力。
THANKS
感谢观看
监控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指标体系应全面覆盖学科建设的 各个方面,各指标之间相互独立 又相互联系,形成有机的整体。
指标体系应根据学科发展变化进 行动态调整,以适应不同时期的 评估需求。
科学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
可操作性原则 动态性原则
指标体系的构建应符合学科发展 规律,能够客观、准确地反映学 科发展实际情况。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以口腔医学为特色,注重学科品牌建设,通过国 际化合作与交流,提升学科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 影响力。

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公布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及优势医学重点学科名单的通知

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公布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及优势医学重点学科名单的通知

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公布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及优势医学重点学科名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公布日期】2011.12.20
•【字号】深卫人发[2011]547号
•【施行日期】2011.12.20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
正文
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公布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及优势医学重点学科名单的通知
(深卫人发[2011]547号)
福田、罗湖、盐田、南山区卫生人口计生局,宝安、龙岗区卫生局、人口计生局,光明、坪山新区公共事业局,委直属各单位,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提升我市医疗技术服务能力,更好地为市民提供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加强我市医学学科体系建设,我委确立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毒理学科(群)、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等80个项目作为全市医学重点学科(88个建设单位),其中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毒理学科(群)等11个作为优势医学重点学科(群),现予以公布。

本轮医学重点学科的建设周期暂定五年。

优势医学重点学科(群)是在医学重点学科的基础上为了整合全市、全院相关资源、促进学科向更深更广发展,提升我市的医学学科学术层次而设立,优势重点学科(群)的召集人是该学科群的总学术带头人(首席专家),负责该学科(群)不同单位之间技术协作、学科建设、联合
攻关等组织协调。

各学科带头人(首席专家)为相应学科建设的直接责任人;各学科所在的医疗卫生机构为设置单位,其主要负责人负责领导该重点学科建设,对建设周期内建设成果负领导责任。

附件: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优势医学重点学科(群)名单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日附件:。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评估指标体系评价项目和评价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评估指标体系评价项目和评价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评估指标体系评价项目和评价要素学术水平(分值22)围绕本学科文献整理与研究、内涵与外延的确定及名词术语的标准化开展研究的工作情况,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在国际、国内同类学科中所处的水平和地位,其学术创新与特色,对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以临床疗效为核心的中医药学术水平提高的意义与作用,学术交流开展的情况。

学科队伍(分值16)学科队伍结构状况和发展潜力,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等的学术水平、学术思想和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与影响;学科队伍人才的培养措施和效果。

人才培养(分值16)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机制、规模和水平;课程体系改革、教材建设、教学内容的更新与规范、方法与手段的更新等课程建设水平。

科学研究(分值18)承担科研项目的质量和数量;科研成果的水平及国际国内对其的评价;科技成果、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显示度及其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

条件建设(分值18)仪器设备的数量、水平和管理满足学科建设与发展需要的状况;部(局、省、区、直辖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情况;图书信息、情报资料和校园网络建设情况;后勤保障的力度;学科自身建文史及自我发展的能力。

管理水平(分值10)对学科建设实行目标、组织、运行、经费管理的状况与效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分值及内涵解释一、指标体系分值1.学术水平(22)研究方向(3)学科水平(4)*创新与特色(6)学术影响(6)学术交流(3)2.队伍建设(16)队伍结构(4)*学科带头人水平(4)学术带头人水平(3)后备学术带头人水平(2)培养机制(3)3.人才培养(16)*高层次人才培养(8)课程建设(8)4.科学研究(18)*科研课题(6)*科研成果与转化(7)论文及论著(5)5.条件建设(18)*基地建设(8)公共辅助体系(3)经费筹措能力(3)仪器设备水平与应用(4)6.管理水平(10)*目标管理(3)组织管理(2)运行管理(3)经费管理(2)二、指标体系内涵解释按A、B、C、D级打分,共100分。

深圳市卫生计生委关于成立深圳市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中心的通知

深圳市卫生计生委关于成立深圳市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中心的通知

深圳市卫生计生委关于成立深圳市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中心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14.02.10•【字号】深卫计医政[2014]22号•【施行日期】2014.02.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机构与医师正文深圳市卫生计生委关于成立深圳市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中心的通知(深卫计医政〔2014〕22号)市医管中心,各区卫生计生局,各新区公共事业局,市直属各医疗卫生单位,社会办各医院,有关单位:根据原卫生部《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的有关规定,为加强我市医学检验的质量控制管理,推进检验结果的互认,我委决定成立深圳市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中心。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深圳市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其成员名单见附件。

该中心应认真履行《办法》职责,负责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工作的实施,积极开展工作,切实提高全市医学检验的质量,循序推进全市不同医疗机构之间检验结果互认。

同时要定期向我委报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工作计划和总结报告,为我委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并完成我委下达的其它各项指令性任务。

二、各区(新区)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单位要积极支持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中心的工作,挂靠医院(市人民医院)要为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中心提供开展工作所需的办公场所、设备、经费,配备必要的符合要求的专职或兼职人员等,确保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中心正常运转。

附件:深圳市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中心成员名单深圳市卫生计生委2014年2月10日附件深圳市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中心成员名单主任:吴文苑深圳市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成员(排名不分先后):刘小平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检验科副主任;李卓成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龙峰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主任;单万水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何进才深圳市中医院检验科主任;张雅贤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病理部主任;马东礼深圳市儿童医院检验科主任;郝建华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叶国强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许瑞环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检验科主任;马江涛深圳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申报广东省医学重点实验室和医学重点学科的通知

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申报广东省医学重点实验室和医学重点学科的通知

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申报广东省医学重点实验室和医学重点学科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11.07.27•【字号】深卫人医政[2011]5号•【施行日期】2011.07.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申报广东省医学重点实验室和医学重点学科的通知(深卫人医政〔2011〕5号)各区卫生行政部门,光明及坪山新区公共事业局,市属各医疗卫生单位,社会办各医院:根据省卫生厅《关于开展广东省医学重点实验室和医学重点学科申报工作的通知》(粤卫办函〔2011〕237号)精神,我委要求各医院积极申报广东省医学重点实验室和医学重点学科,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范围:省医学重点实验室、医学重点学科均实行分类申报,分为临床类和公共卫生类。

公共卫生包括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职业病防治、结核病防治、精神卫生、食品安全和血液安全等。

省医学重点实验室的申请单位主要是各地级以上市及部属、省属、部队驻穗医疗卫生单位及高等医药院校;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的申请单位主要各地级以上市及部属、省属、部队驻穗医疗卫生单位及高等医药院校附属医院。

具体申报条件见《方案》。

中医系统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建设不列入本次申报范围。

二、申报程序及时间:请申报单位按《通知》要求,认真填写《广东省医学重点实验室申请书》和《广东省医学重点学科申请书》(一式八份及电子版),并于2011年8月5日前报我委医政处。

三、具体申报要求可登录广东省卫生科教网科研管理栏(http:///Html/sciedu/Class3153/Class1178/26020620110721090400.h tml)查看《关于开展广东省医学重点实验室和医学重点学科申报工作的通知》(粤卫办函〔2011〕237号)。

(联系人:医政处刘月红,电话:25539720,邮箱:*********************)二〇一一年七月二十七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II-11 (20分)
学术业绩
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的论文:
1、在SCI 收录期刊发表论文,每篇得分=3+IF×8。EI 每篇3 分。要素不全得分减半。
2、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发表论著,每篇1 分。外文期刊发表论文按统计源期刊论著计分。
3、撰写卫生部规划教材,主编5 分/本;副主编3 分/本;编者1 分/本。
提供汇总表,立项通知文件原件。
III-4 (20分)
年人均科研经费
计算公式=已经批准的在研项目总经费/(研究期限×人数)。
人均≥5万元为20 分,以后每减少0.5 万元减少2分,最低0 分。
提供经费本和立项批文。
I-2 科技优势
(共250分)
II-4 科技成果、专利及转化、应用
(共150分)
III-5 (50分)
查学科提交相关项目的资料,经专家论证,每项25分,最高分50 分,超过标准分记为加分。
根据报送项目,专家评估。
II-2 追踪及开展先进技术的能力
(共100分)
III-2(100分)
开展先进技术项目数
本学科各年度成功开展具有市级先进以上技术水平诊疗项目数。
国际领先每项100 分。
国际先进并填补国内空白每项50 分。
国内先进并填补省内空白每项30 分。
省内先进并填补市内空白每项10 分。
市内先进并填补区内空白每项5 分。
各档次项目得分累计相加为本项目得分,超过标准分记为加分。
根据报送项目,统一查新和专家评估。
I-2 科技优势
(共250分)
II-3 科研项目
(共100 分)
III-3 (80分)
各级立项科项目数
成果转化和转让
成果应用、推广、转化每项5 分。超过标准分记为加分。
查技术合同、经济效益等。
I-3 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
(共200分)
II-5 带头人(限1 人)
(共80 分)
III-10 (20分)
学术地位
学科带头人在本学科同行专家中的学术地位(兼任学术组织.学术期刊职务)。
1、担任本学科国际权威学术组织主任委员(主席)职务20 分。
深圳市福田区医学重点学科(实验室类)评估体系(试行)
总分:1000分,部分指标加分另计。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评分标准及检查办法
I-1 技术水平
(共150 分)
II-1 解决重大或疑难问题能力
(共50 分)
III-1(50 分)
解决重大或疑难问题项数。
面向公共卫生解决影响居民健康主要卫生问题或面向临床解决疑难问题能力。
市级以上科技奖励
本学科获市级以上科技奖励数。
1、国家级奖得分=∑{50-[(等级-1)×50×20%]}计算得分。
2、省、部级奖得分=∑{25-[(等级-1)×25×20%]}计算得分。
3、市级奖得分=∑{10-[(等级-1)×10×20%]}计算得分。
4、国家级或省、部级奖第二、第三完成单位得分为相应等级的60%、40%。
以上三级别科技奖得分合计数累计相加,超过标准分记为加分。
提供汇总表,查证书原件。
III-7 (20分)
发明专利
获得发明专利授权,每项10 分,超过标准分记为加分。
提供汇总表,查证书原件。
III-8 (10分)
实用新型专利
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每项5 分,超过标准分记为加分。
提供汇总表,查证书原件。
III-9 (20分)
国内外进修.培训和参加学术交流情况。
1、为期1 个月以上的国外进修、培训,累计达到3 个月4 分,每增加1 个月加2 分;为期1 个月以上国内进修、培训,每月1 分。最多10 分。
2、在国外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本人撰写的论文参加交流每次2 分,大会宣读论文每次5分。参加全国性学术交流,学术报告2 分,大会宣读论文每次1 分。最多10 分。
4、撰写其他学术专著,主编2 分/本;副主编1分/本;编者0.5 分/本。
各项分别评分,累计计算,超过标准分记为加分。提供汇总表,查论文原件。
III-12 (20分)
人才培养
作为导师(第一导师)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情况。
1、作为博士研究生导师招收博士研究生每名5 分;取得该项资格暂未招收学生的2分。
本学科承担的各级立项科研项目数。
1、国家级重大项目每项40 分,重点项目每项20 分,一般(面上)项目15 分。
2、省级重大项目每项15 分,重点项目每项10 分,一般(面上)项目5 分。
3、市级项目(含厅局)重点项目5 分,一般项目2 分。
4、区级项目(资助)1分。
市级以上项目无资助得分减半。区级项目(无资助)不得分,同一项目市、区都立项以单项高分者计算。各级各类项目得分累计计算,超过标准分记为加分。
2、作为硕士研究生导师招收硕士研究生每名3 分;取得该项资格暂未招收学生的1分。
得分累计计算,超过标准分记为加分。招收博士后按博士研究生记分。
查导师的任命文件和招生计划等相关资料。
I-3 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
(共200分)
II-5 带头人 (限1 人)
(共80 分)
III-13 (20 分)
学术交流和专业培训
2、担任本学科国际权威学术组织副主任委员(副主席)/全国学术组织主任委员(会长)/SCI、EI 收录期刊主编职务16 分。
3、担任国际权威学术组织委员/全国学术组织副主任委员(副会长)/全省学术组织主任委员(会长)/SCI、EI 收录期刊副主编/CSCD 收录期刊主编职务12 分。
4、担任全国学术组织委员/全省学术组织副主任委员(副会长)/SCI、EI 收录期刊编委
/CSCD 收录期刊副主编职务8 分。
5、担任全省学术组织委员/CSCD 收录期刊编委/全市学术组织主任委员(会长)职务4分。
6、担任全市学术组织副主任委员(副会长)职务2 分,委员1分。
7、学术期刊审稿人,SCI 2 分/篇,统计源期刊0.5 分/篇。
一级学术组织职务获得标准分,二级以下分支机构按{标准分-[(分支机构级别-1)×标准分×20%]}。以单项职务得分最高者作为评分依据,任多个职务得分不累计。累计计算,超过标准分记为加分。查民政部门认可的学会、任职聘书原件。
发表学术论文
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的论文:
1、在SCI 收录期刊发表论文,每篇得分=3+IF×8。EI 每篇3 分。要素不全得分减半。
2、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发表论著,每篇1 分。外文期刊发表论著按统计源期刊论著计分。
二项分别评分,累计计算,超过标准分记为加分。提供汇总表,查文章原件。
III-6 (5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