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旅游观光产业园建设项目申请报告模板
农业生态旅游观光产业园建设项目申请报告

农业生态旅游观光产业园建设项目申请报告一、项目背景和意义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对农村旅游的兴趣增加,农业生态旅游观光产业园正逐渐成为人们休闲度假和亲近自然的热门选择。
本项目将在城市周边地区建设一座农业生态旅游观光产业园,旨在通过打造一个集农业观光、科普教育、休闲娱乐和美食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提供给市民和游客们一个放松身心,享受农业乐趣的空间。
该项目的建设将激活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同时也可以丰富城市居民的休闲娱乐生活,提高城市的品质和文化内涵。
二、项目内容和规模本项目计划占地面积100亩,其中建筑面积70亩。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功能区:1.农业观光区:打造农田、果园、畜牧养殖等现代化农业生产基地,让游客们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农田里的劳作和农业生产过程。
2.科普教育区:建设农业科普馆、农业实验室等,向游客们普及农业知识,让他们了解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
3.休闲娱乐区:设置游乐设施、休闲广场等,提供给游客们休闲娱乐和放松身心的场所,同时也可以通过举办各种活动来增加游客的参与度。
4.美食体验区:建设餐饮区和农产品销售区,让游客们能够品尝到地道的农家菜和新鲜的农产品,同时也可以促进当地农业产品的销售。
三、项目投资和筹资方式按照初步的估算,本项目的总投资额为5000万元。
其中,建设费用包括土地征用费、基础设施建设费、园区建设费等,预计金额为3500万元。
运营费用包括人员工资、设备采购、日常维护等,预计金额为1500万元。
项目的筹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引进国内外投资、银行贷款、政府支持资金等。
我们将积极与各方合作,争取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
四、项目预期效益和可行性分析1.经济效益方面:2.社会效益方面:本项目的建设不仅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增加收入的机会,还为游客们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学习农业知识、放松身心的场所。
同时,通过举办各种农业活动和科普教育,还能够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和农业科技水平,有助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的升级。
生态休闲农庄立项申请报告材料

生态休闲农庄立项申请报告材料一、项目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休闲需求不断增长。
生态休闲农庄作为一种结合农业和旅游的休闲方式,近年来备受关注。
本项目旨在开发建设一家生态休闲农庄,满足人们对于绿色环保、休闲度假的需求。
二、项目概述1.项目名称:生态休闲农庄2.项目地址:XXXX市XXXX区XXXX镇3.项目规模:占地面积100亩,投入资金XXXX万元。
4.项目介绍:生态休闲农庄将通过种植有机蔬菜、水果、养殖家禽家畜等方式,打造一个绿色环保的休闲农场。
农场内将设置休闲旅游项目,如农家乐、采摘园、儿童乐园等,吸引游客前来度假和体验农耕乐趣。
三、市场分析1.休闲度假市场: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人们对休闲度假的需求逐渐增加。
生态休闲农庄作为一种新颖且有趣的休闲方式,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2.健康食品市场:随着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度的提高,有机农产品市场逐渐兴起。
本项目将种植有机蔬菜、水果等农产品,满足市场对于健康食品的需求。
3.农旅结合市场:文化旅游、农业旅游等休闲旅游方式受到了人们的青睐。
生态休闲农庄将结合旅游项目,打造多元化的休闲体验,吸引更多游客。
四、项目优势1.地理优势:项目位于交通便捷的城市周边,市区内有大量的游客资源,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
2.环境优势:项目占地面积大,绿化率高,环境幽静,为游客提供了一个远离城市喧嚣的休闲场所。
3.产业优势:项目结合了农业和旅游,能够满足人们对于健康食品和休闲度假的需求,具备良好的市场竞争力。
4.潜在市场优势: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有机农产品市场逐渐兴起,加之农旅结合的需求增加,本项目具备较大的市场潜力。
五、项目实施方案1.土地规划:按照农庄规划,划分耕地、果园、畜牧区、休闲区等功能区域。
2.设施建设:建设农业设施,包括温室大棚、饲养场、采摘园等,并配备相应的农机设备和休闲设施。
3.产品种植和养殖:根据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的有机农作物种植,如蔬菜、水果,并养殖家禽家畜等。
农业创新旅游观光园建设项目申请报告

农业创新旅游观光园建设项目申请报告项目背景当前,农业旅游已成为休闲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升级,资兴市政府决定开展农业创新旅游观光园建设项目。
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建设一座现代化、具有创新性的农业观光园,以加强对农业活动的教育和推广,提高人们对农业科技与现代化的认知,促进可持续农业发展。
项目内容本项目将建设以蔬菜、水果、花卉等农业为主题的观光园,包括:- 农业示范区:展示优质农产品和农业科技成果- 农业教育区:让游客了解农业知识并参与种植、采摘等农作活动- 休闲娱乐区:提供各种农业主题的娱乐项目,如野餐、DIY、观光等- 餐饮住宿区:提供当地农产品特色餐饮和民宿服务,增加游客停留时间和消费额。
项目计划本项目将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12个月):场地准备和规划、设计及技术研发- 第二阶段(18个月):建设和调试- 第三阶段(6个月):试运营和推广项目预算本项目预算总额为500万元人民币,其中:- 土地收购费用:150万元- 建设费用:250万元- 设备购置费用:50万元- 工程建设管理费用:50万元- 拓展市场费用:50万元项目收益本项目预计将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体验和消费,为当地农业经济带来巨大的收益和发展潜力。
同时,通过科普、宣传与教育等方式,提高公众对现代农业及其科技应用的认知度,促进可持续发展。
结论农业创新旅游观光园建设项目是一个既有现实意义,又充满创新精神的项目。
经过前期调研和比较,我们认为该项目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也符合政府的发展重点和区域优势。
建议政府投入资金和资源,积极支持该项目的建设。
生态农业暨观光基地项目请示

生态农业暨观光基地项目请示尊敬的XXX领导:我单位拟申请生态农业暨观光基地项目,请领导批准。
一、项目背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健康饮食和生态环境。
因此,生态农业产业成为当下的热门行业之一。
我单位有一片自然环境优美、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的农田,我们拟将其打造成与自然和谐、生态友好的农业观光基地,既能保护环境,又能提升经济效益,符合国家现代农业发展战略规划。
二、项目内容1.打造观光基地该项目涵盖生态农业和农业观光两个方面,观光基地旨在展现农业生产与生活,吸引游客前来参观、休闲、学习和购物。
观光基地主要包括:农人乐园、农业生产展览馆、美食体验区、乡村民俗展示区、生态绿道等。
2.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该项目的重点,主要种植有机蔬菜、水果、茶叶等,采用无污染、无农药、无化肥、无公害的种植方式,让消费者放心食用,产品销售将通过观光基地销售、在线销售等多个渠道。
3.旅游观光服务为游客提供旅游观光服务,推出各类农业观光项目、体验项目,如采摘果蔬、DIY手工制作等,为游客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体验,加强对农业生产的认识和理解。
三、项目意义1.生态环境保护该项目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推广有机农业生产理念,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达到绿色发展。
2.经济效益与传统农业相比,生态农业更具市场前景,可以满足消费者对健康、有机、绿色食品的需求,提高种植效益,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3.文化传承通过建立乡村旅游基地,强化对乡村文化的挖掘和传承,为游客提供了解乡村文化的机会,激发文化自信。
四、项目投资及预期收益该项目预计总投资2000万元人民币,年收益300万元人民币,投资收益期为5年。
五、项目落地方案本项目符合国家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我单位拥有优质农田资源,拟选址在农村开展,利用乡村旅游开发政策等相关政策扶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共同打造生态农业与旅游观光的文化品牌。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申报标准文本(模板)

市场分析
市场分析
市场分析
市场分析
市场分析
一、旅游客源市场分析及定位
旅游业是世界第一大产业,是世界上最大的创汇产业,同时也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据世界旅游业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旅游客源。未来若干年,中国旅游业将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国内政局稳定,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旅游市场空前扩大。据国际研究资料表明,旅游是消费者仅次于食品和住房的第三大消费项目。劳动生产率越高,人们的闲暇时间就会越多;经济越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越高,旅游的需求量将会越大。经济学家们认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居民就会产生国内旅游的动机;达到3000美元,就会产生到邻国去旅游的动机;达到5000美元,就会到较远国家去旅游的动机。我国目前正处于旅游需求第一层次的起点,将会出现大规模的国内旅游高潮。目前国内已有40多个城市,1亿多人口达到小康水平,而这些群体大多集中在两个三角洲特别是长江三角洲一带。据统计以长江三角洲为核心区的沪、苏、浙地区总人口超过1.3亿。而且长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高,是中国最大城市群所在区,城市多而集中,城市人口规模大。******林场地处长江三角洲内,南京、苏州、上海、杭州、宁波、温州、台州等大中城市到园区的公路里程一般在400公里之内,现在各大城市到***的高速、一级公路网全线开通,到达园区的时间一般在4小时之内,交通十分便利。
*********山生态农业观光园是一个以生态开发为宗旨,集科研、种植、养殖、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园,为确保产品优质高产,生态园聘请农业专家为技术指导,将水产的养殖与销售,果树、蔬菜的种植,以及观光休闲集于一体,总面积约为315亩。
杭州********农业开发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公司,是现代农业与传统农户经营相结合之路的有益探索,将秉承“以科技发展农业,以农业带动经济”的发展战略,在*********山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开发建设上以技术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注重发展高科技农业产品,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建立良好的景观生态系统,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力争把******山观光园建成“生态农业示范区”。
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申请报告范本(WORD档)P23 精品

第一章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第一节申报单位概况一、项目名称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园项目二、项目性质新建三、项目申报单位名称XX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四、项目负责人XXX五、项目申报单位概况AA市雄姿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创建于一九九四年四月,隶属于吴县市商品房开发总公司,具有市政工程总承包二级资质的企业。
公司拥有注册资金2000万元,资产总额近9330万元。
现公司主要业务已包含市政工程、道路工程、防洪工程、土方及给排水工程等。
现从业人数为180人,拥有各类技经人员101人。
拥有各类机械60余台,总动力2536kw,人均装备力14.09 kw。
公司总经理室、总师室、副总经理室3个,下设技术科、办公室、财务室、安全科、设备科、质量科、经营科、劳动人事科、招投标科及工程队。
近年来,公司积极参与AA市政府实施的实事工程建设,先后完成AA市工业园区及吴中区等地多项市政工程建设任务,承接了宝带小区道路及排水工作、新浦路混凝土路面工程、胜浦污水厂工程、浦东路工程、苏春工业坊区内道路工程、AA工业园区高尔夫二期填土工程、E1包污水管网改造工程施工一标段工程、月苑街道路铺设工程、相城区东西一号路工程、旺山工业园二期地块填土工程、东太湖取填土C标地块填土工程等;在吴中区承接了城区文曲路、夏莲路、县前街延伸、光福工业小区内环路、驻苏部队军民同心路,完成了月浜村污水管管道铺设。
以质量高、进度快、信誉好赢得了业主及有关部门的认可与好评。
公司还积极参与xx县城东扩北进的道路建设,投资5000万元承建的东湖路工程已于2007年9月竣工通车;投资3500万元承建的连城路工程已于2008年8月竣工通车;投资6000万元承建的城北出口路工程目前已竣工通车投资3000余万元承建的xx县多功能园区一期四条道路工程已正式开工建设。
这几项工程,均系xx县人民政府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和重点工程。
该公司一贯坚持“以质量求生存、向管理要效益”的企业宗旨和“团结、拼搏、创新、奉献”的企业精神,从开拓上下功夫、从质量上创信誉、以发展求稳定,进一步扩大企业经济实力,为社会营造更多、更好的满意工程、提供更优质的满意服务。
XX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申请报告

XX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申请报告一、项目背景生态农业观光园是指以生态农业为特色,结合农业科技、休闲娱乐等元素,打造吸引游客的农业旅游景区。
该项目旨在通过提供有机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及农业科普等服务,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
二、项目目标1.建设现代化的生态农业观光园,夯实农村旅游基础;2.推动乡村农民增收,提高农业产值;3.提供消费者可信赖的有机农产品;4.加强农业科普教育,推动农业文化传承。
三、项目内容1.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修建、厕所建设、园区绿化等,以提供游客舒适的参观环境;2.农业示范园建设:选取一些生态农业模式进行示范,如有机蔬菜种植、绿色果园、养殖基地等,增加农产品产量和品质;3.农产品加工厂建设:建设农产品加工厂,对园区内的农产品进行初加工,提供更多产品选择,并提供线上线下销售服务;4.主题活动展示:设计一些互动性强、寓教于乐的主题活动,如采摘季节、农耕体验等,让游客了解农业生产过程,增加游览体验;5.农业科普教育:建设农业科普教育中心,开展相关培训和讲座,普及农业知识,增强游客农业意识。
四、投资分析该项目总投资估计约为X万元,其中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示范园建设、农产品加工厂建设、主题活动展示、农业科普教育等方面的费用。
预计年销售收入为Y万元,年运营成本为Z万元。
根据初步估算,预计项目投资回收期为A年,静态投资回收率为B%。
五、市场分析农业观光园在近年来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其吸引力在不断增加。
随着人们对有机农产品的需求增加,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市场前景广阔。
该园区周边居民众多,具有较大的潜在客户群体。
六、风险分析1.竞争风险:附近存在其他农业观光园,竞争激烈;2.自然风险:天气因素对农产品产量和游客数量造成不确定性;3.管理风险:园区运营管理不善,产品质量差等问题。
七、推进措施1.品牌建设:加强园区品牌建设,提升知名度;2.优质服务:提供优质的农产品和服务,树立良好口碑;3.拓宽销售渠道:通过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拓宽农产品销售范围;4.与农户合作:与当地农户合作,推广先进的农业科技;5.加强宣传:通过广告、推广活动等方式,宣传园区特色和优势。
农业生态旅游观光产业园建设项目申请报告书

农业生态旅游观光产业园建设项目申请报告项目申报书项目名称: 康雅农业生态旅游观光产业园项目项目单位:龙里县康雅生态旅游有限公司目录贵州省龙里县康雅农业生态旅游观光产业园 (1)第一章总论 (4)一、项目名称 (4)二、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所有制形式 (4)三、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期限 (4)四、申报书的编制依据 (5)五、项目概况 (6)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规划原则 (7)一、项目所在镇基本概况 (7)二、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9)三、项目建设规划原则 (10)第三章园区建设的必要性和优势分析 (12)一、园区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12)二、项目建设优势分析 (15)三、市场分析 (16)四、营销策略、方案、模式 (17)五、公司对申请项目的支持情况 (19)第四章项目建设方案 (19)一、项目园区的类型 (19)二、总体布局规模 (20)三、园区功能分区 (20)四、园区技术体系建设 (22)五、产业链建设 (23)六、重点发展项目 (23)七、市场主体培育 (24)八、品牌农业建设 (24)九、服务体系建设 (25)十、加大金融扶持力度 (26)第五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26)一、投资估算 (26)二、资金筹措 (27)三、具体项目投资估算 (27)第六章效益分析 (38)一、经济效益 (38)二、社会效益 (39)三、生态效益 (40)第七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41)一、项目组织机构设置管理原则 (41)二、机构设置及职能 (41)三、人力资源解决方案 (42)四、员工培训 (43)第八章项目综合评价结论与建议 (44)一、项目综合评价结论 (44)二、建议 (45)第一章总论一、项目名称康雅农业生态旅游观光产业园二、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所有制形式项目建设单位:龙里县康雅生态旅游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计划投资:15000 万元企业类型:有限公司三、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期限1、建设地点:贵州省龙里县洗马镇哪磅乡羊昌村、关口村、狗场村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生态旅游观光产业园建设项目申请报告项目申报书项目名称: 康雅农业生态旅游观光产业园项目项目单位:龙里县康雅生态旅游有限公司目录贵州省龙里县康雅农业生态旅游观光产业园 (1)第一章总论 (4)一、项目名称 (4)二、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所有制形式 (4)三、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期限 (4)四、申报书的编制依据 (5)五、项目概况 (6)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规划原则 (7)一、项目所在镇基本概况 (7)二、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9)三、项目建设规划原则 (10)第三章园区建设的必要性和优势分析 (12)一、园区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12)二、项目建设优势分析 (15)三、市场分析 (16)四、营销策略、方案、模式 (17)五、公司对申请项目的支持情况 (19)第四章项目建设方案 (19)一、项目园区的类型 (19)二、总体布局规模 (20)三、园区功能分区 (20)四、园区技术体系建设 (22)五、产业链建设 (23)六、重点发展项目 (23)七、市场主体培育 (24)八、品牌农业建设 (24)九、服务体系建设 (25)十、加大金融扶持力度 (26)第五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26)一、投资估算 (26)二、资金筹措 (27)三、具体项目投资估算 (27)第六章效益分析 (38)一、经济效益 (38)二、社会效益 (39)三、生态效益 (40)第七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41)一、项目组织机构设置管理原则 (41)二、机构设置及职能 (41)三、人力资源解决方案 (42)四、员工培训 (43)第八章项目综合评价结论与建议 (44)一、项目综合评价结论 (44)二、建议 (45)第一章总论一、项目名称康雅农业生态旅游观光产业园二、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所有制形式项目建设单位:龙里县康雅生态旅游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计划投资:15000 万元企业类型:有限公司三、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期限1、建设地点:贵州省龙里县洗马镇哪磅乡羊昌村、关口村、狗场村等。
2、建设规模:康雅农业生态旅游观光产业园10500亩,其中综合配套服务区200亩,现代蔬菜高效生产示范区1000亩,观光休闲体验区7500亩,红米种植基地1500亩以及500头生态猪养殖示范区300亩。
3、建设期限:建设期为五年(2016年至2020年)。
四、申报书的编制依据(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中发[2013]1号文件)(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文件) (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关于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意见》(农业部农计发[2009]33号)(4)国家旅游局令第23号《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办法》(5)《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意见》(黔府办发〔2013〕17号)(6)《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标准》(黔农发〔2013〕51号(7)《龙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8)《贵州省"33668"扶贫攻坚行动计划》(2015)(9)《2015年贵州省扶贫开发改革专项小组重点改革工作实施方案》(黔扶改通〔2015〕1号)(10)《龙里县洗马镇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1月)五、项目概况“康雅农业生态旅游观光产业园”项目依托龙里县洗马镇地区的地理环境优势,以产业化为载体,以形成绿色农业生态种植和特色旅游产业品牌为目标,以建设新农村、改善和优化农村经济为目的,将科学规划管理、绿色生态种植技术、特色旅游资源开发与市场营销网络有机组合的农村综合型、实用型、生态型和教育示范型的一种模式。
该项目建设的核心是开发建设新型观光农业休闲旅游产业园区。
通过实施“康雅农业生态旅游观光产业园”项目,园区将形成龙里县新农村各类人才培训基地。
园区建设在洗马镇羊昌村等,建成后使整个园区更加秀丽宜人,景色如画,是旅游、观光、休闲的好去处。
景区内具备良好的种植观光旅游方面的自然条件。
力争将园区建成贵州省颇具影响力的综合农业生态旅游休闲产业园。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规划原则一、项目所在镇基本概况1、地理位置洗马镇位于贵州省的中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北部,龙里县的北端。
东临贵定县,西面与醒狮镇相连,南接谷脚镇,北面与开阳县毗邻。
镇区距贵阳市60公里,距都匀市193公里,距龙里县城58公里,全镇土地总面积为320.5平方公里,总人口48675人。
全镇总体地势南高北低,全镇平均海拔高度约为1100米。
2、行政区划全镇辖1个居民社区、33个行政村,374个村民小组,280个自然村寨。
2014年末全镇总人口为4867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832人,农业人口40843人,村民以汉族为主,布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有11891人,占全镇总人口的24.43%。
3、气候条件洗马镇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具有农业丰产型的气候特点,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多云寡照,湿度较大,适宜农作物和林木、果蔬的生长。
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干旱,冰雹,低温、多雨等。
4、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相对较为丰富,但欠开发,在洗马镇北面南明河自西向东,东面清水江从南至北,形成一个半包围结构在两岔河汇集,形成了较美的峡谷风光,水、山、岩溶三者溶为一体,有“小三峡”之美誉,吸引着相当数量的游人,沿江旅游已开始起步;巴江村的古城墙、惜字塔和水尾村的古驿道至今依稀可见;红军长征途经水尾村,可憩亭和百岁老人家里留下许多红军的故事,间隙泉蔚为传奇,引人入胜,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5、物产和特产洗马镇农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烤烟为主,农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烤烟和玉米。
农作物年产量达到6.46万吨,其中粮食总产量达到23000吨。
现有耕地总资源4.8万亩,其中常用耕地面积4.32万亩。
常用耕地面积中,水田占1.58万亩、旱地占2.74万亩,人均占有耕地0.88亩;森林覆盖率约为58.6%。
6、民风民俗洗马镇平坡农民画独具特色,久负盛名,响誉省内外的“平坡农民画”有“东方毕加索”之美誉,当地农民画家人才辈出,男女老幼都能作画,画作在国家、省级多次获奖;石板滩村依托独具地域特色的印苗文化,创办了龙里县“苗之印”手工艺品合作社,并注册“苗之印”商标,利用农闲季节,组织当地苗族妇女积极开展印苗民族服装及民族饰品的开发和创作,指导和帮助苗族妇女依靠传统手工技艺增加收入,推进印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真可谓“山清水秀,人杰地灵”。
7、经济发展状况农业:镇党委、政府将烤烟产业作为优势经济、特色经济和亮点经济加以落实。
2014年,种植烤烟4800亩,总产值约858万元;“185”蔬菜示范核心区9个,种植刺梨14700亩,特色养殖有竹鼠、养兔、养牛、养羊、养猪(香猪、黑猪、野猪)等项目,哪嗙片区发展荷花(藕)种植2266亩,其他相对连片的梨、桃、李等经果林种植10396亩。
工业:镇内有丰富的煤、硫铁矿、重晶石等矿产资源。
全镇有落掌、永鑫、金涌等5家煤矿,全部停产;有牛场、新庄、三岔河、龙井冲等砂场4个,只有新庄是正常营业。
2014年,全镇乡镇企业总产值达6168.7万元。
第三产业:有个体工商户690余家,均属小商品零售业,餐饮服务,或农产品经营加工。
二、项目建设指导思想遵循“市场导向,政府引导,突出特点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按照“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基本方针,把握农业及旅游业的重大发展的机遇,依托省内外知名旅游胜地,以农业生态和民俗文化为主体,把观光农业园建设集观光旅游休闲渡假和生态农业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风景旅游区,提升改造传统的农业产业,使之成为贵州现代化农业和农村的窗口,省内一流的高档优质无公害旅游食品供应基地和展示当地农家风貌和民俗风情的观光休闲胜地。
实施旅游带动战略,推动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充分发挥农业景观的旅游功能,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丰富旅游业内涵,拓宽旅游业发展领域,实现高效农业观光农业和旅游农业的有机结合,形成旅、农共生发展的新型高效产业,带动和促进龙里县乃至贵州省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
三、项目建设规划原则1、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创建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生态、安全、环保、循环的农业系统,促进农林牧渔业协调发展。
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
2、市场导向原则在确保粮食安全,粮食自给水平不下降的前提下,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客观经济规律,顺应消费者对安全食品、健康食品的市场需求,满足各类人群的需要,发展优质化、多样化的绿色、无公害和有机农产品。
立足省内市场,积极开拓国内国际市场,搞活流通,重点发展市场需求旺盛,具有竞争优势的绿色农副产品。
3、科技先导原则科学的认识和严格地遵循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异的客观规律,结合农业生产技术要求,依托各级农业科研、教学、技术推广单位,加强农业基础技术、应用技术及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研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先进适用技术。
鼓励农产品生产企业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为全县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4、因地制宜原则由于各地的自然经济条件不同,旅游观光农业园区规划的重点也不一样。
因此要因地制宜,讲求实效,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使农旅有机结合、布局合理,协调发展。
5、标准化生产与产业化经营原则保持和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严格生产技术规程,逐步通过公司+农户的方式,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在公司的统一管理下,组织农户按照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的生产方式实行标准化种养,统一加工、统一品牌、统一销售,推进产业化经营,以适应农业产业发展要求。
6、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发展农业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改善,是发展现代综合农业的根本目的,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
发展园区农业生产要完全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7、推进精准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原则通过园区项目的建设以及投入运营,拉动及带动园区项目所在地农户参与进来,最终带动农户及周边居民一起脱贫致富,同时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在本地区的实现。
第三章园区建设的必要性和优势分析一、园区建设的必要性分析1、是落实“国发2号文件”和“5个100工程”精神的重要举措,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三农”问题始终关系着整个国家发展稳定的全局。
做好本项目建设是有利于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致富的重要举措。
也是落实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提出推进“5个100工程”重点发展平台建设和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精神的具体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