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 溶液的酸碱性
新沪教版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 第1节 溶液的酸碱性 教案(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广泛应用的酸、碱、盐第1节溶液的酸碱性一、知识与技能:1.将掌握用酸碱指示剂定性地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的方法。
2.用pH试纸定量地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认识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溶液的酸碱性及其对生命活动、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和影响。
溶液的酸碱性、酸碱度的测定与判断。
溶液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第一课时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教学过程:【引入】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质给你留下“酸”的印象?【学生交流】【教师讲述】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尝来知道酸味,但我们是不允许尝化学试剂的味道的,那么我们怎么确定物质的酸性或碱性呢?【学生回忆】如何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学生实验1】在小试管中分别滴几滴白醋、稀盐酸、酸果汁,再滴入1~2滴石蕊试液。
现象:石蕊由紫变红。
【学生实验2】在小试管中分别滴几滴纯碱溶液、氨水、石灰水,再滴入1~2滴石蕊试液。
现象:石蕊由紫变蓝。
【学生实验3】在小试管中分别滴几滴食盐水、蔗糖水,再滴入1~2滴石蕊试液。
现象:石蕊不变色。
【结论】利用石蕊试液可以鉴别酸性,碱性,中性的溶液:石蕊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遇中性溶液不变色。
【教师讲述】像石蕊试液这样能检验溶液酸碱性的试液,叫酸碱指示剂。
酸碱指示剂有多种,酚酞也是常见的酸碱指示剂。
【活动与探究1】在小试管中分别滴几滴白醋、稀盐酸、酸果汁,再滴入1~2滴酚酞。
现象:酚酞不变色。
【活动与探究2】在小试管中分别滴几滴纯碱溶液、氨水、石灰水,再滴入1~2滴酚酞。
现象:酚酞由无色变红。
【活动与探究3】在小试管中分别滴几滴食盐水、蔗糖水,再滴入1~2滴酚酞。
现象:酚酞不变色。
【小结】酸碱指示剂在酸碱溶液里的颜色变化。
石蕊试液酚酞试液蓝色石蕊试纸红色石蕊试纸中性溶液紫色无色酸性溶液红色无色红色碱性溶液蓝色红色蓝色【拓展视野】学生阅读酸碱指示剂的发现【探究】什么样的物质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小结】在酸性、中性和碱性溶液中能显示出不同的颜色。
沪教版:第七章第一节溶液的酸碱性_九年级化学教案_模板

沪教版:第七章第一节溶液的酸碱性_九年级化学教案_模板课题§7.1溶液的酸碱性课型新授课2课时教学目标1、识溶液的酸碱性,会用酸碱指示剂定性地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会用PH试纸定量地测定溶液的酸碱度;2、知道酸碱性溶液对生命活动及作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其影响;3、通过指示剂的使用,了解化学测量在化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4、会用溶液酸碱性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有关现象。
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溶液的酸碱性一、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二、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石蕊无色酚酞酸度碱度酸性红无色三、溶液酸碱性与生命活动的关系碱性蓝红色+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试管、玻璃棒、表面皿紫色石蕊试剂、无色酚酞、PH试纸各种待测液:稀盐酸、白醋、苹果汁、纯碱溶液、肥皂水、石灰水、氨水、食盐水、白糖水、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入新知识:教师设疑小结1小结2利用生活中有酸味的食品,如:食醋、酸奶及一些常见的水果等,引出“酸”的知识。
(1)生活中还知道哪些物质有“酸”味?(2)你能否结合前面所学知识设计实验证明这些物质的溶液是否呈酸性?溶液酸碱性并介绍酸碱指示剂(酚酞试剂)。
[1] [2] [3] 下一页第六章铁第一节铁的性质教学目的知识;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铁的物理性质;掌握铁的化学性质;常识性介绍铁生锈的原因和防锈的方法。
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思想教育;对学生进行受国主义教育和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教育。
重点难点铁的化学性质。
教学方法讲授与实验、讨论相结合。
教学用具仪器:试管、镊子。
药品:新铁钉、铁粉、细铁丝、薄铁片、锌粒、镁条、铜片、稀硫酸、稀盐酸、硫酸铜溶液。
其它:投影仪、投影片、一周前做的铁生锈的三个实验。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投影]彩色图片;钢铁是人类生产、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材料,如:车、船、机械、桥梁、房屋等,人体中也含铁。
联系生产、生活实践、进行识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展示]我国钢铁发展简史引入课题阅读课本117~118页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展示]新的细铁丝、薄铁片的样品[介绍]铁的密度、熔点、沸点[板书]一、铁的物理性质观察:纯铁的颜色、光泽、状态、硬度、思考、铁的延性、展性及导电、导热性、学习铁的物理性质。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溶液的酸碱性教案

教案:化学溶液的酸碱性一、教学目标:1.知道溶液的酸碱性是由其中的离子所决定的。
2.掌握酸碱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
3.理解溶液酸碱性的判定方法。
4.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推理和判断的综合能力。
二、教学内容:1.溶液的酸碱性的概念和性质。
2.酸碱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
3.溶液酸碱性的判定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老师出示一瓶农药,让学生观察其外观,并带领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农药是酸性物质还是碱性物质?如何判断?(2)溶液的酸碱性有哪些判定方法?通过学生的思考与交流,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习内容(30分钟):(1)溶液的酸碱性的概念和性质:教师通过讲解和图示,介绍溶液的酸碱性的概念和性质,包括酸碱的定义、酸碱指示剂、酸碱中和反应等内容,并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
(2)酸碱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教师通过实验演示,将酸溶液和碱溶液依次加入同一量的自来水中并搅拌,观察溶液酸碱性的变化,并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
(3)溶液酸碱性的判定方法:教师通过课件讲解和实例解析,详细介绍常用的溶液酸碱性判定方法,包括pH值判定、酸碱中和指示剂的使用等,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实验验证。
3.实践操作(40分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以下实验:(1)观察常见酸碱溶液的性质:选取常见酸碱溶液,观察其颜色、气味、导电性等性质,并填写实验记录表。
(2)判定酸碱溶液的pH值:使用pH试纸或万能指示剂,判定几种不同酸碱溶液的pH值,并填写实验记录表。
(3)制备中和溶液:选取酸溶液和碱溶液,逐滴加入对方制备中和溶液,直至出现中和现象,并填写实验记录表。
4.总结(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梳理知识点,巩固学生对溶液酸碱性的理解。
五、拓展延伸:教师布置相关的拓展作业,鼓励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溶液酸碱性,并提出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际的酸碱物质和溶液,深化了学生对溶液酸碱性的认识。
溶液的酸碱性-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

溶液的酸碱性-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酸碱定义及特征;2.让学生知道用pH值表示酸碱度大小;3.让学生形成区分酸、中性、碱性的概念和方法;4.掌握一些常见酸和碱的性质及应用;5.发展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1.区分酸、中性、碱性;2.pH值是怎样表示酸碱度大小的;3.常见酸和碱的性质分析。
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通过生活现象导入本课的主题,启发学生思考酸、中性、碱性物质的特征,并结合实物让学生预测材料的酸碱性。
二、探究酸碱的定义和特征1.利用小实验让学生发现酸碱的区别和特征;2.让学生了解物质的酸碱性与其离子产生的关系;3.引导学生思考水和非水溶液中酸碱的不同表现。
三、酸碱度大小的表示1.学习酸碱度大小的表示方法——pH值;2.几个关键的pH值记忆。
四、物质酸性和碱性的诊断方法1.了解常见酸碱试剂及其作用;2.用试剂测试家庭常见物质的酸碱性。
五、酸碱反应及其应用1.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2.学习一些酸碱反应对生活的应用。
六、小结回顾今日的学习内容,总结本课的重点、难点,强调知识的关键性,确保学生掌握核心的理论知识,掌握实验操作技能。
板书设计知识点1.酸碱定义和特征;2.pH值是怎样表示酸碱度大小的;3.区分酸、中性、碱性;4.酸碱中和反应及应用;5.常见酸和碱的相关知识。
酸碱度大小的表示——pH值公式$$ pH=-\\log[H^+] $$必备实验1.用增色法来诊断溶液的酸碱性;2.测定柠檬酸柠檬酸的酸碱特性。
作业1.阅读教材,完成课后习题;2.收集不同物质的酸碱性,整理成表格。
参考资料1.《教科书》;2.《化学实验》;3.《化学周刊》;4.《科学技术文献》。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设计:7.1溶液的酸碱性

面对新奇,我们每个人天生都有一个好奇心但是这还不够,科学探究还需要拥有锲而不舍,永不困倦的探索精神,因为只有他才能使我们不断接近真理。
【学生实验探究】实验:向稀盐酸,稀硫酸,白醋,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碳酸钠溶液,食盐水,糖水分别滴入1—2滴紫色石蕊试液,记录现象。
【学生实验】组织学生分组实验:1向稀盐酸,稀硫酸中滴入1—2滴酚酞试液;2向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碳酸钠溶液中滴入1—2滴酚酞试液;3向蔗糖水,食盐水,纯水中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记录现象。
【探究归纳】酸性溶液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常见酸碱溶液与指示剂的变色情况
见下表。
加深理解,记忆
表格归纳,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及时运用所学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
通过多媒体和亲身的体验,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化学是一门有趣的学科。
了解到化学学科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自觉用科学知识揭破巫术,科学生活。
通过以上学习,学生们认识到了化学是一门有趣的,有用的的学科。通过学习,我们可以更健康,更文明地生活。这样也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内驱力。
仔细观察波义耳是怎样偶然发现盐酸能使紫罗兰花瓣变红色的。
认真观察,并积极思考,对老师的问题有初步的想法。
仔细观看视频看看波义耳是怎样对待以上现象的。
分组做实验,记录现象并思考其原因。
记录,总结
仔细观看PPT,并思考所提出的问题。
巧用网络上的一个Flash动画“波义耳与指示剂的发现”来组织教学。视听结合,既成功利用了多通道效应,也有助于为教师减负,让教师从琐碎的讲解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组织学生实施科学探究。
沪教版九年级全册(全国版)化学《7.1溶液的酸碱性》优秀教学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应认识到化学科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增强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教师将通过引入相关的生活实例和科学故事,激发学生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同时,教师还将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实验中的失败和挫折,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学生应学会尊重实验事实,勇于修正错误,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在团队合作中,学生将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他人意见,培养和谐的社会交往能力。通过这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学生将能够在学习中获得全面发展。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部分,我会结合教材和教学资源,系统地向学生讲解溶液酸碱性的基本概念、酸碱度的量化和酸碱性的判断方法。我会用生动的例子和实际案例来说明酸碱性在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在讲解过程中,我会注意与学生的互动,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观点,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
(三)学生小组讨论
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设计相关的合作任务,如共同设计实验方案、共同分析实验数据等。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观点,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教师应加强对小组合作的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提高学习效果。
(四)反思与评价
反思与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调整能力。在《7.1溶液的酸碱性》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思考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在案例背景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基本概念、原子结构、离子化合物等知识,但对于溶液的酸碱性认识尚浅。因此,在设计教学案例时,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验、讨论、探究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溶液的酸碱性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不同难度的教学资源,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7.1溶液的酸碱性

第 1 节溶液的酸碱性教课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会用 pH 试纸测溶液的酸碱度。
2.能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测试一些物质的 pH。
【过程与方法】经过对各样操作的比较及对测试数据的解析,建立正确的测试和读数方法。
【感情态度价值观】让学生自主测试,拓展活动的空间,培育尊敬事实的看法和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意识。
教课重难点【教课要点】用 pH 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教课难点】用 pH 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的原理。
教课过程[ 引入 ] 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时仅知道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是不够的,常常还需要知道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即溶液的酸碱度。
比方;就某地区的土壤而言,不但要知道它呈酸性还是碱性,还要确实知道该土壤的酸碱度,以便选择适合种植的植物。
[ 设问 ] 利用酸碱指示剂,只好试验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不可以试验溶液的酸碱度。
那么如何表示和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呢?[ 讲解 ] 溶液的酸碱度常用 pH来表示, pH的范围在 0 ~ 14 之间。
[投影][板书]1.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 pH范围平时在0~ 14之间。
pH<7溶液呈酸性pH>7溶液呈碱性pH = 7溶液呈中性[比一比,赛一赛] 以小组为单位,在组与组之间睁开比赛,看谁能很快记住酸碱度与pH之间的关系。
[ 课堂练习 ]1 .某溶液 pH= 3,则该溶液 ( )2.已知苹果汁的近似 pH为 2. 9~ 3 . 3 ,在苹果汁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
显示的颜色是()A.无色B.红色C.蓝色3 .以下各 pH表示溶液酸性最强的是A. pH= 14 B.pH=7D.紫色( )C. pH= 1 D.pH=0[答案)1.A 2 .B 3 .D[ 过渡 ] 认识了 pH与酸碱度的关系,那如何测定溶液的pH呢 ?[ 讲解 ] 测定 pH最简略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 展现 ]pH 试纸[ 介绍 ] 每一本 pH试纸上都有一个标准比色卡,标准比色卡上列出了14种不一样的颜色,分别对应 1~ 14之间的 pH。
沪教版(上海) 九年级第一学期 3.3溶液的酸碱性教案

溶液的酸碱性说课稿1.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选自初三化学上册教材第三章第三节3.3溶液的酸碱性,是第三章节溶液下的最后一个主题:溶液的酸碱性,也是第三章节五个二级主题中的一个,本节内容几乎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得的现象或随手可能的物质,教学内容浅显,与生活、实践联系广泛,教学有较大的开放性,在了解物质的初步分类以及酸碱盐类物质的组成后通过对生活中一些常见溶液的酸碱性分析,了解酸性溶液、碱性溶液以及溶液酸碱性的本质。
2.学情分析根据班级的整体情况,由于本班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比较慢,因此我采用“温故而知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先将学生们最为熟悉的化合价顺口溜和原子团拿出来做复习,重温所学知识,之后再让学生们慢慢过渡到新知识上去,让学生方便理解,更加能够接受,上课时为了引发学生的兴趣还配上几组教师演示实验,让学生们动嘴、动眼、动脑,全方面调动学生积极性,以达到预设教学效果。
3.教学思路本节内容我设计了一课时,本节课属于第一课时。
从内容上来看,3.3溶液的酸碱性只需要一节课便能讲完所有知识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在于让学生初步了解化合物的分类,知道pH值的范围以及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初步学会石蕊、酚酞、pH试纸的测试方法等。
一开始先从学生们最为熟悉的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以及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开始复习所学知识点,给他们一个对新知识的缓冲空间,再给出几类化合物细致分类,让学生们分别找找每一类化合物,即氧化物、酸、碱、盐四大类物质的组成情况的特征。
再有教师从酸碱盐氧化物中各挑选一种药品(固体状)设问学生根据你以前所掌握的知识是否能测出这几种药品的酸碱性,从而引出物质的酸碱性在溶液中才能体现得出来这一重点。
自然而然地引入到如何检测溶液的酸碱性上去。
接下来从化学家波义耳发现紫色石蕊开始教师演示实验石蕊和酚酞分别在酸碱中性溶液中的变化。
在同样都呈碱性的碳酸钠溶液以及氢氧化钠溶液中要求学生区分哪一种溶液的碱性比较强,从而引入酸碱度的问题,引出pH值,简单介绍pH值的范围以及pH试纸的使用范围等,利用教师给步骤,学生上台演示来深化学生对使用pH试纸的方法的掌握以及注意点的掌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溶液的酸碱性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溶液的酸碱性,学会用酸碱指示剂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2)学会利用pH试纸来定量的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3)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及其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认识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
(2)能通过实验现象对某些问题初步作出正确的科学判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酸碱指示剂的使用,了解化学测量在化学研究和生
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学习重点:溶液的酸碱性、酸碱度的测定与判断。
三、学习难点:溶液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四、预习导航:
1、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表现出_______性,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表现出_________性。
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为了使用方便,通常还用________或_________石蕊试纸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酸性溶液使蓝色石蕊试纸变_______,碱性溶液使红色石蕊试纸变_________
2、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即酸碱度)常用表示。
PH值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pH=7,溶液呈性;
pH<7,溶液呈性,pH越小,酸性越;
pH>7,溶液呈性,pH越大,碱性越;
3、测定溶液pH的方法为,用___________蘸取待测液沾在______________,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________________对照,就可以确定溶液的酸碱度。
4、鉴别盐酸、澄清石灰水、食盐水这三种溶液,可选用一种试剂是________。
5、健康的体液pH必须维持在_____________内。
大多数农作物适宜在____________的土壤中生长,改良酸性土壤可以用_____________。
正常的雨水因溶有空气中的
_____________而略显_________性。
人们通常把pH小于_________的雨水称为酸雨。
五、学习过程:
六、效果评价:
1、要确定溶液的酸碱度,可以使用()
A.石蕊试液
B.酚酞试液
C.pH试纸
D.蓝色石蕊试纸
2、在pH=0的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
A.紫色
B.红色
C.蓝色
D.无色
3、用稀的碱性溶液或清水浸泡,可使残留在蔬菜上的农药降低毒性。
如用碱性溶液浸泡蔬菜,可在水中加入适量的()
A.白酒
B.纯碱
C.白糖
D.食醋
4、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是()
A.肥皂水
B.食盐水
C.白醋
D.石灰水
5、有A、B、C三种溶液,A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B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C遇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均无变化,则三种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A>C>B
B.C>B>A
C.B>A>C
D.B>C>A
6、用pH试纸测量某溶液的pH时,若事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则测量结果会
()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7、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饮用雪碧,下列有关雪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饮用雪碧后一段时内,人体内的血液的pH将上升
B.夏天饮用冰雪碧,喝后不久打嗝,主要是因为雪碧受热,溶于其中的CO2溶解度变小,放出大量CO2气体
C.往雪碧中滴入酚酞指示剂,雪碧会变红色
D.喝雪碧后打嗝是一种热辐射的过程
七、学习记忆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