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

合集下载

浅谈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论文

浅谈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论文

浅谈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论文•相关推荐浅谈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论文(精选7篇)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

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浅谈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浅谈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论文篇1一、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1、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指教师道德人格不断发展完善的需要教师良好的道德人格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可能自发地形成,而是在后天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教师只有在教育实践中,通过努力学习,认识到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了解到社会主义教师道德的内容和意义,并通过自身的修养,将认识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情感、意志和信念,进而外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和习惯,才能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

同时,还由于对进入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来说,在道德品质上都有善有恶,从来就没有尽善尽美的“完人”。

而社会又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对教师道德水平的要求、教师道德人格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所以,这样必然要求教师不断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面向未来的要求,坚持不懈地进行教师道德品质修养,以便更好地培养出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教育发展需要的品格,从而更出色的承担起培养下一代的责任。

总之,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对于教师来说,在其自身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中,具有决定意义。

它使教师按照社会主义教师道德的要求,通过积极的自我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认识和选择能力,不断克服自身一切非社会主义道德意识的影响,从而形成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道德品质,并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

2、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需要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应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懂得教育的规律,具有教学和教育的各种能力,而且必须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这样才能在职业劳动中,不断提高对教师道德的认识,规范自身的教师道德行为,以培养出崇高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所作为,有所前进,完成时代赋予教育任务。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1. 教师自身方面爱岗位。

作为一名在岗教师,首要应该做到的是爱岗位,做一个尽职尽责爱岗敬业的人民教师。

职业无分好坏,任何工作无论贵贱大小都值得尊敬。

教师这一职业在整个领域里也常常被人分为三六九等,我国高校分为重点院校、普通院校以及职业院校等,显而易见职业院校在教育领域是处于低位,因而常常被普通人认为职业学院的学生都是高考失利的,老师都是在其他院校不受欢迎的,因此就造成现今很多职业学院的老师和学生缺乏奋斗的动力,缺乏应有的自信和自豪感,这样的恶性循环导致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并没有特色之处。

现如今,我想做的并不是安于现状,我有梦想,我想将我的梦想与我的学生分享,最重要的是激发他们的梦想,让他们在职业学院也一样出彩,学会更多的技能,进而服务社会大众。

爱学生。

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

因此教师必须有大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学生、更爱自己的教育事业。

从教师自身的角度来看,应自觉加强师德修养,不断提高师德水平,最基本的是要学会如何去爱学生爱教育事业。

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要学会如何去适应它爱它。

教师更是一个与爱不可分割的一个职业角色,因为他所面对的是学生,要做的事就是培养教育,所以爱是每个教师必备的教育素养,是教育素养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一种品质,教育只有依托着爱而存在,才算有意义。

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师需要对待所有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以一个可以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的父亲一样教书育人。

做一名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只有爱心还不够,必须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

教师的责任心同样是职业道德修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责任心主要体现在教书育人上,在教学过程中,应以讲授理论为辅,实践为主,培养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能力,使他们从中获得一些小小的成就感,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逐步建立并重拾信心,当有了信心之后他们自身就会对理论知识有所渴望。

作为一名职业学院的教师,所需要的责任心更大,中学时期成绩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学习能力欠缺以及自控能力较差,对待本身学习能力和自控能力都不足的学生,需要做的不是责骂或者任意放纵,而应该有的放矢的进行管理,因材施教,逐步培养他们的自觉性,激发他们还未被发掘的学习能力,只有这样才不会激起青春期的叛逆心理。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对促进教师发展的重要意义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对促进教师发展的重要意义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对促进教师发展的重要意义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对促进教师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当今社会,高校教师作为教育界的重要一支,其职业道德修养对于促进教师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教育工作中,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和榜样,其品行和道德修养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也对学生的成长产生重要影响。

在本文中,我将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对促进教师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理论指导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首先需要理论指导。

只有深刻理解教育的伦理、道德要求,教师才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守教育初心,对教书育人有着深刻的理解,才能引领学生走向光明的未来。

高校教师在修养道德素养的过程中,需要深入学习相关理论,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理论水平。

二、教书育人教育的本质在于教书育人,而这正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意义所在。

教师的品德和操守是学生的楷模,良好的道德修养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的示范作用。

当教师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时,学生们自然而然地会受到良好的影响,激励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书育人是高校教师的神圣使命,而这一使命需要建立在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基础上。

三、案例分析职业道德修养还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的形式展现出对教师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育界曾出现过一些贪污腐败、违纪违法的案例,这些均是职业道德修养不到位的表现。

相反,许多身处困境时仍然坚守初心的教师,他们体现了高尚的职业道德,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与尊重。

这些案例不仅可以激发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还能够在实践中提醒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

四、激励机制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意义还体现在激励机制上。

只有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才能够推动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

可以通过评先评优、提供晋升机会等方式,来激励那些具有高尚道德修养的教师。

这样一来,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水平将得到不断提升,从而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

五、科学管理科学的管理体制和措施也是促进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保障。

浅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浅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浅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摘要】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对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包含了一系列行为规范和职业操守,能够塑造教师良好的职业形象和价值观。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提升可以有效影响学生,促进学生的良好职业道德养成。

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能够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水平,从而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最终,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有助于促进整个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升学校的声誉和社会地位。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值得高度重视和加以培养。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内涵、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素养、提升、发展、重要性、促进、高等教育事业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等教育是国家培养人才、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渠道,而高校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一些高校教师在职业道德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学术不端、德行不端等现象时有发生。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教育质量,也损害了高校教师的形象,甚至可能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这个信息爆炸、竞争激烈的时代,高校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更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只有具备了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职业道德素养,高校教师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教育使命,为学生树立榜样,为社会传递正能量。

本文将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涵、作用以及如何培养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等方面展开探讨,旨在呼吁全社会关注并重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共同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1.2 研究意义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教师是引导学生思想和行为的重要人物,他们的职业道德修养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教育质量。

研究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不仅在于提升教师自身的素养,更重要的是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研究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在于引导教师正确履行职责。

浅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浅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浅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1. 引言1.1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高校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和榜样,他们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如果高校教师缺乏职业道德修养,便无法起到好的示范作用,无法对学生起到积极引导作用。

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

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才能更好地履行教学职责,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也会对教师自己的职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才能获得同事和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事业。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影响学生健康成长以及教师职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2. 正文2.1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涵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涵是指高校教师在从事教学、科研、学术交流等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守的一整套行为规范和职业准则。

高校教师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明确自己的教育宗旨和价值观,为提高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而努力奋斗。

高校教师应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不断学习、研究和探索新知识,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高校教师还应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严格要求自己,兢兢业业,尊重学生,尊重同事,维护学术规范和职业操守。

高校教师还应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积极参与学校和学院的各项工作,为学校和学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涵是一个全面、多方面的概念,要求高校教师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和专业素养。

2.2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核心价值观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核心价值观包括责任、专业、诚信、公正和尊重。

责任是指高校教师应当对教育事业和学生负责,尽职尽责地完成教学任务,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专业是指高校教师应当具备扎实的学术素养和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研究水平。

诚信是指高校教师应当遵守职业操守,真诚待人,言行一致,不造假、不欺骗。

浅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浅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浅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无法忽视。

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的榜样和引导者。

高校教师应该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以保证教育事业的顺利进行。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在于对学生的影响力。

高校教师是学生的导师,他们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导者。

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和行为习惯形成。

高尚的职业道德可以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从而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相反,如果高校教师缺乏职业道德修养,甚至存在不端行为,就会给学生的心灵和健康造成严重的伤害,导致学生的道德水平下降,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在于对自身的要求。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标志和核心要求,也是高校教师身份的象征。

高校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学术素养和专业知识,还要有高度的自身修养和责任感。

职业道德修养涉及到高校教师的思想道德、职业行为规范、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要求高校教师具备良好的教学品质、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卓越的教学能力。

只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高校教师才能承担起培养优秀人才的重任。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在于对社会的影响力。

高等教育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高校教师是高等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质量和社会效益。

高尚的职业道德可以提升高校教师的社会声誉和影响力,使高校教师在社会中具有更大的行动空间和影响力,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相反,如果高校教师缺乏职业道德修养,甚至出现违法犯罪行为,将给社会形象和教育事业造成严重的损害。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不可否认。

只有高校教师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为学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导向;只有高校教师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才能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只有高校教师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才能在社会中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和贡献价值。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具备的意义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具备的意义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具备的意义培养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在学校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与教师自身的道德、学生健康成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有很大关系。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搜集整理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具备的意义文章内容。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具备的意义一、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师提升自身道德境界的关系教师道德科学揭示了社会主义教师道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阐明了社会主义教师道德规范产生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指出了对教师道德品质和人格的要求以及教师应养成的规范。

学习教师道德科学,能使教师掌握教师道德的专业知识,从而使教师在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提高道德修养,实现道德价值追求。

教师道德价值追求有三种境界:第一种是职业意识境界。

教师意识到自己所从事的劳动是作为公民在社会分工中承担的专业化劳动。

由此确认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角色,完成一定的职责、任务,对社会做出贡献。

同时,又在教育劳动中获得利益、地位。

第二种是事业心境界。

事业心是职业意识的社会化,当教师意识到教育是人类文明传承和社会发展的伟大事业时,就能自觉地把职业宗旨与祖国的前途、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命运联系起来,从而上升到事业心的境界。

第三种是志向境界。

教师将职业与自己的生命、个性和人生理想融为一体,把职业的社会期望和道德义务化为个人的职业良心和人生志向,从而达到“随心所欲”的自由境界。

志向境界是职业意识和事业精神的人格化。

学习教师道德科学,其根本目的就是提升教师的道德境界,形成理想人格。

二、教师职业道德与学生健康成长的关系把青少年造就成社会主义新人,这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党和政府把培养青少年一代的重任交给教师,把国家的希望和未来托付给教师,教师的道德品质对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奠基性的作用。

一方面,教师的道德品质是完成教育的基础。

教育源于受教育者的认同,只有受教育者对教育者所给予的教育认同时,教育才会发生效力。

一个在学生心中有良好形象的教师,就能顺利地完成教育任务,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教师的形象较差,学生对教师所言所行根本不信,那么教师就无法进行教学工作。

浅论新时期师德修养的意义、作用和途径

浅论新时期师德修养的意义、作用和途径

浅论新时期师德修养的意义、作用和途径新时期教育的目的是为未来社会培养合格人才,在当前实施学校集中教育的过程中,首要的是通过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教师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引导者、教育者,教师素质的高低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素质教育工程的成败。

而师德修养在教师素质修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探索新时期师德修养的可行的途径和方法也将提高到非常重要的高度。

一、新时期师德修养的重要意义首先,教师道德素质在教师素质构成中更显重要新时期教师劳动的知识性、专业性、艺术性、长期性、示范性、创造性的特点决定构成教师素质的特殊性。

教师素质作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培养人才所必须具有的身心的相对稳定的潜在的基本品质。

其本质特点是指教师自身的质量,主要包括教师的机体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与心理素质等。

教师道德作为一种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思想情操和人格品质。

道德素质并不是指规范本身和准则本身,而是教师把这些规范、准则逐步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准则和教师道德的外在表现。

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正是个性与品德形成时期。

尽管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对儿童、青少年的个性形成和品德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教师的作用最大。

教师通过一定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对学生产生影响的同时,还通过本人的人格特征、言行举止等对学生产生影响。

在多数学生眼里,教师的话都是对的,教师都是正确的。

教师的言行就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个性的形成和品德的发展。

因此被称为“师魂”的教师道德素质将比文化素质更重要。

其次,师德修养的魅力将主要从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诲人不倦”等要求,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特征的体现。

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

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
一、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
1、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指教师道德人格不断发展完善的需要
教师良好的道德人格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可能自发地形成,而是在后天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

教师只有在教育实践中,通过
努力学习,认识到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了解到社会主义教师
道德的内容和意义,并通过自身的修养,将认识内化为自己的道
德情感、意志和信念,进而外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和习惯,才能
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

同时,还由于对进入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
人来说,在道德品质上都有善有恶,从来就没有尽善尽美的“完人”。

而社会又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对教师道德水平的要求、
教师道德人格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所以,这样必然要求教师
不断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面向未来的要求,坚持不懈地进行教师道
德品质修养,以便更好地培养出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教育发展需
要的品格,从而更出色的承担起培养下一代的责任。

总之,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对于教师来说,在其自身道德品
质的形成和发展中,具有决定意义。

它使教师按照社会主义教师
道德的要求,通过积极的自我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认识和
选择能力,不断克服自身一切非社会主义道德意识的影响,从而
形成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道德品质,并不断提高自己
的精神境界。

2、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需要
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应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懂得教育的规律,具有教学和教育的各种能力,而且必须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这样才能在职业劳动中,不断提高对教师道德的认识,规范自身的教师道德行为,以培养出崇高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所作为,有所前进,完成时代赋予教育任务。

人民教师肩负着教育和培养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崇高使命,为了培养好青年一代,应重视职业道德修养,教师应当把自己修养成为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

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多因素、多矛盾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运动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每一教师要实现自身道德品质从无到有、从低到高的转变,就必须注意把握和坚持如下基本原则。

1、坚持知和行的统一
知即对教师道德的认识及其在这一基础上所形成的观念等。

这是师德修养的前提。

行即行为,也就是教师把职业道德的理论认识付诸于行动,这是师德修养的目的。

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中,知和行是统一的。

一个教师如果缺
乏必要的道德知识,连起码的道德善恶是非也分不清,不知道哪
些言行与自身职业相符合,哪些言行与自身职业相违背,是不可
能形成正确师德观念的。

而学习了师德理论也并不能说明他具备
了某种道德品质,如果只学不用,只说不做或者言行不一,说得
冠冕堂皇也只能是徒有其名,培养高尚的师德品行只是一句空话。

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就是要把学习道德理论、提高道德认
识同自己的行动统一起来,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师的师德观
念不是自发产生的。

教师只有掌握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教
育学、心理学、文学、伦理学、美学知识和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
常识、基本原理,懂得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美,什么
是丑,什么是高尚的行为,什么是卑劣的行为,什么是人民教师
应当具备的职业道德品质,为什么应当具备这些道德品质等等,
才能提高对师德的认识,形成师德观念,为师德修养提供科学的
理论指导。

因此,教师首先要不断学习道德理论,从而不断激发
出道德情感,增强自身的道德意志和信念,为形成道德品质打下
基础。

实践证明,教师关于道德修养的理论越正确、越全面、越
深刻,按照道德原则和规范去行动的自觉性才会越强。

同时教师
又要努力去实践道德理论,有道德去规范自己的行动。

夸美纽斯说:“道德的实现是由行动,而不是由文字。

”张载也曾指出:“若要成德,须是速行之。

”这就是说道德知识必须付之于实际
行动,转化为道德行为。

事实上,教师的道德风貌、道德水平的
高低主要是由他们的行为和事业表现出来的。

因此,每一教师在
师德修养过程中更要注重品德实践,注重行,自觉培养道德行为
习惯,真正成为道德的高尚者。

总之,只有坚持知和行的统一,
才能真正提高师德修养。

2、坚持动机和效果的统一
所谓动机,就是趋向于一定目的的主观意向和愿望。

它是意
识到了的行为动因,即激励人们行动的主观原因。

所谓效果,就
是人们行动所产生的客观结果和后果,它是人的行为的客观记录。

动机和效果是人的行为的互为存在、互为转化的两个要素。

动机是人的行为的思想动力。

离开动机,就不会有行为的发生,
也就谈不到什么效果。

效果反映一定动机,动机本身就包含着对
一定效果的追求并指导行为达到一定的效果。

动机体现在效果之中,并通过效果去检验。

动机作为主观东西,只有转化为效果才
实现了作用,否则动机就成了一种毫无意义的空想或假想。

效果
又是不断产生新的动机的基础。

教师职业道德的修养过程同样是动机和效果的相互依存、相
互转化的过程。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动机来自于社会、对职业、
对学生所负的责任;来自对师德修养意义和作用的理解。

作为教师
只有时时意识到自己的职业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不仅担负着向下一
代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重任,而且负有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的职责;自身道德素质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素质、影响别人的素质……当教师把这些认识和理解转化为自己的迫切需要和强烈欲
望时,就形成了加强师德修养的内在动机。

教师要真正担负起为
人师表、教书育人的职责还必须把这内在动机转化为行动,用教
师道德的基本原则规范自己的言行,运用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的
实践,以提高实际效果。

坚持动机和效果的统一。

教师要不断进行道德理论和知识的学习,加深对师德修养意义和作用的理解,不断增强修养的动力; 同时要善于通过各种方式把良好的道德动机转化为客观的、外在的、现实的实际行动。

在动机和效果的统一上实现师德境界的升华,既重视动机,又重视效果,才不会成为“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在动机和效果的统一上对自己提出比较全面的要求,是师德修养中必须坚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