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地区导学案(有答案)

合集下载

《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中图版北京》

《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中图版北京》

《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导学案主题: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一、导入南极和北极是地球上两个极端的地区,拥有奇特的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

今天我们将探索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特点和区别。

二、目标1. 了解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2. 掌握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动植物资源。

3. 比较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对其影响。

三、导学1. 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南极地区位于南极洲,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区之一,气温极低,冰雪覆盖。

而北极地区则位于北极圈,同样寒冷,但气候相对温和一些。

南极地区是一个大陆,而北极地区则是一个海洋,被冰层覆盖。

2. 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动植物资源南极地区的动植物资源相对较少,主要是一些适应极端环境的生物,如企鹅、海豹等。

而北极地区的动植物资源更为丰富,有北极熊、北极狐等动物,以及各种冰岛植物。

3. 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相对较为脆弱,人类活动对其影响较大。

近些年来,南极地区面临着气候变暖、资源开发等问题。

而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也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如过度捕捞、污染等。

四、小结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是地球上奇特的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

我们应该珍爱这些地区,共同呵护我们共同的故里。

五、作业1. 请写一篇关于南极地区或北极地区的文章,介绍其地理特点和生物资源。

2. 思考:你认为应该如何珍爱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请写出你的建议。

六、拓展1. 了解更多关于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信息,拓展你的地理知识。

2. 参与环保活动,为珍爱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下7.5《两极地区》导学案

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下7.5《两极地区》导学案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第七章第五节《两极地区》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认识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范围和地理位置特点。

2.学会在极地投影图中判别方向,认识极地在空中交通上的重要意义。

3.知道两极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并能分析其形成原因。

4.了解两极地区淡水资源、矿产资源和海洋生物资源现状,认识到保护两极地区生态和资源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科学考察。

(2)南极洲气候严寒的原因。

2.教学难点南极洲气候寒冷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一)冰雪世界读教材p60-63相关内容,并结合图7-40、7-42,完成下列各题。

1.地理位置和范围(1)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和。

(2)北冰洋被哪几个大洲包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北极地区指以北的区域,包括洋、大陆和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

(4)南极洲被哪几个大洋包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南极地区包括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洋、南洋和南洋的一部分。

(6)简述北冰洋和南极洲地理位置的特点。

(7)思考:站到南极点,前后左右都是方。

2.居民长期居住在北极地区的原住居民是_________人和_______人,属于人种,他们多居住在岛、美国的州、北部以及北冰洋沿岸地区。

南极洲没有国家和定居人口。

3.资源(1)矿产资源:北极地区南极地区(2)淡水资源:地球上%的淡水以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

(3)动物资源:读教材p64-65正文内及图7-47,完成下列各题。

A.两极共有的动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极特有的动物是南极特有的动物是:B.极地动物一般都有的特点________,它们如何适应严酷的自然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世界地理一轮复习导学案两极地区(答案版)

世界地理一轮复习导学案两极地区(答案版)

课题:两极地区★地图填充★1.读南极洲图,完成下列要求:(1)在图中用字母填注:A.非洲、B.南美洲、C.大洋洲;D.太平洋、E.大西洋、F.印度洋、G.德雷克海峡、H.南极半岛、I.罗斯海、J.威德尔海。

(2)给图中各条经线标注度数。

(3)用彩笔标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绘制西风漂流。

(4)位置:在南极圈以内,被大西洋、_______、_______三大洋包围。

(5)范围:南极大陆以及周围的海洋。

(6)地形:以高原为主,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洲,有“冰雪高原”之称。

(7)气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风)。

(8)自然资源: 资源丰富资源宝库资源丰富2.读北极地区图,在图中标注经纬线,并完成下列题目。

(1)位置:指北极圈以北的广大区域。

(2)范围:_______的大部分(e),以及沿岸的(a)、(b)、(c)三洲的部分陆地和岛屿(如格陵兰岛)。

(3)气候:气候寒冷,冬季黑暗漫长,1月均温介于-20℃至-40℃,最暖月为____(月份);年降水量:100~250毫米。

(4)科学考察的宝地:、、、等资源丰富,图中f处建有我国的_____科考站。

★问题探究★1、为什么说北极上空是亚、欧、北美三洲之间的空中捷径。

2、从气压、地表形态来分析南极大陆风力在的原因。

3、为什么说南极洲是“白色沙漠”?4、南极洲资源多分布在大陆边缘地带的原因可能是什么?5、为什么说南极洲有丰富的煤藏是“大陆漂移说”的证据?6、中山站在长城站的哪一个方位?说出沿图中箭头进行的方向变化。

7、比较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陆地气候及自然带的差异。

★调动运用★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工作者生活在南极洲,必然需要能源。

从其他大洲带入运输费用较高,如果就地解决能源问题,最适宜开发利用的能源是__________________。

(2)若我国南极科考队从中山站出发,徒步前往昆仑站,沿途可能遇到的危险有(多选)( )A.暴风雪迎面扑来,看不清路 B.积雪覆盖的冰裂隙随时有可能吞没队员C.严寒和高原反应使队员身体不适D.随时会遭遇熊的袭击(3)受________风的影响,从南极洲观察到洋流呈________时针方向环流。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湘教版》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湘教版》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生物多样性。

2. 掌握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自然资源和环境问题。

3. 理解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在举世气候变化中的重要性。

导学内容:一、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1. 北极地区:位于北极圈内,包括北极洲、格陵兰岛、斯瓦尔巴群岛等地。

主要国家有俄罗斯、加拿大、挪威等。

2. 南极地区:位于南极圈内,主要由南极洲组成,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区。

主要国家有阿根廷、智利、澳大利亚等。

二、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1. 北极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冰雪覆盖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暂而凉爽。

2. 南极地区:气候极其寒冷,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区,冰雪覆盖全年,极端气温极低。

三、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生物多样性1. 北极地区:生物种类较少,主要有北极熊、北极狐、北极海豹等适应寒冷环境的动物。

2. 南极地区:生物种类丰富,有企鹅、海豹、海鸟等奇特的南极动物,海洋中也有丰富的生物资源。

四、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自然资源和环境问题1. 北极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但开发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导致气候变暖等问题。

2. 南极地区:目前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开发,珍爱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是首要任务。

五、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在举世气候变化中的重要性1. 北极地区: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影响举世气候变化,北极地区也是举世气候变暖的敏感区域。

2. 南极地区:冰盖融化会对举世气候和海洋生态系统产生重大影响,需要举世共同尽力珍爱。

导学案练习:1. 请简要描述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2.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有何不同?请列举其中的一些动植物种类。

3. 为什么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自然资源开发会对环境造成破坏?你认为应该如何平衡资源开发和环境珍爱的干系?4. 为什么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在举世气候变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你认为应该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对这些地区的影响?导学案总结:通过进修《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这一主题,我们不仅了解了这两个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生物多样性,还深入了解了它们在举世气候变化中的重要性。

《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中图版北京》

《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中图版北京》

《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导学案一、导入1. 引入话题:大家知道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吗?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2. 激发进修兴趣:通过观看一段有关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视频,让学生对这两个奇奥的地区产生兴趣。

二、整体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动植物资源等基本情况。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珍爱认识,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热情。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动植物资源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之间的异同的地方,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整合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阶段:播放关于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视频,激发学生对这两个地区的兴趣。

2. 进修阶段:讲解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动植物资源等基本知识,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小组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 拓展阶段: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探究活动,让他们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观察,进一步了解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特点。

4. 总结阶段:引导学生总结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异同的地方,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五、课后延伸1. 安置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文章,展示他们对这两个地区的理解和观点。

2.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有关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科普知识竞争或展览,拓展他们对地理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动植物资源。

2. “珍爱环境、珍惜资源”:倡导学生尊重自然环境,珍爱地球资源。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他们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珍爱认识。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和实践能力。

两极地区的导学案

两极地区的导学案

两极地区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运用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地图,说明两极地区的位置。

并能从图上指出环绕北冰洋的大洲和环绕南极洲的大洋。

(重点)2、通过资料能指出两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

3、利用两极地区气温图,总结、归纳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并能通过比较区分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难点)4、了解两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意义。

并能在地图上指出我国在南极地区的两个科学考察站。

知识链接: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围绕着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2、地球上南北极圈以内的地区由于太阳的斜射,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

并且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知识点一:独特的自然环境1、看课本P100—101页的图10.1和图10.2,并阅读相关内容,自主完成下面的内容:(1)说出两极地区的纬度位置(2)请同学们从极地图中找出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和周围的大洲或大洋,(? 完成下表。

知识点二:科学考察的宝地1、阅读自学P104教材内容,自主完成下面的内容:(1)南极地区为什么被称为自然资源的“大仓库”?(2)从图10.1南极地图上,找出中国的三个科学考察站。

(3)为什么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建站时间都选择在2月?(4)北极地区被发现并开采了那些资源?知识点三: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看书日本南极捕鲸的资料及相关内容,自主分析两极地区都有大量的生物资源,但都不同程度地遭到滥捕和滥杀,使两极地区的鲸鱼资源已陷于危机之中。

该怎样对待两极地区的资源呢?课堂检测1、下列不是南极地区美称的是()A.风库B.冰雪高原C. 白色沙漠D.世界屋脊2、南极科考队员要克服的恶劣气候是()A.酷寒、干燥、烈风B.冰雪、台风、酷寒C.暴雪、酷寒、烈风D.干燥、台风、寒潮3、到南极大陆进行考察的最佳时期是()A、每年的3月到9月B、每年的9月到次年的3月C、每年的4月到10月D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3月4、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是:( )A、亚洲、大平洋B、南极洲、北冰洋C、欧洲北冰洋D、大洋洲、太平洋5、一支探险队,历经千辛万苦到达了地球上的某一点,环顾四周,发现前后左右均为南方,你认为他们站在了()A.北极点B.北极圈C.南极点D.南极圈6、北极地区分布有世界最大的岛屿,其名称是()7、下列属于两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A.斑马、大象B. 考拉、袋鼠C.鸭嘴兽、鸸鹋D.企鹅、北极熊8、在开发利用南极过程中,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A在冰雪中掩埋废弃物B大规模开发南极矿藏C大量捕杀鲸鱼D、作为科研和和平利用基地。

两极导学案

两极导学案

第三章第四节两极地区导学案【学习目标】1、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其重要性2、两极地区的气候特征3、运用自然地理原理分析北极地区和南极洲自然特征的形成原因【学习过程】【自主导学】在北极地区图上填注:1、主要经纬线:0°、180°经线和北极圈。

找出北极圈穿过的国家。

2、读北极地区图回答:(1)图中大洲分别是:C _________ ,H_________ ,D_________ 。

(2)岛屿:G_________ 。

(3)大洋:F _________ ,E_________ 。

海峡:B_________ .3、航空交通位置的重要性北极地区虽然气候恶劣,海运困难,但其上空却是重要的交通要冲,是联系_________ 、_________ 和______ ___ 的最短航线和空中走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4、气候北极地区冬季_________,一月均温介于-20℃~—-40℃,夏季_________,气候严寒,干燥,年降水稀少。

北极地区多为冰雪覆盖,冬季冰雪覆盖面积为73%,夏季为53%。

北冰洋上的浮冰平均厚度为3米。

永久性冰雪集中分布在_________的内陆地区。

5、北冰洋的主要特征①世界上面积最、平均深度最的大洋。

②世界最的大洋。

极寒的气候,使北冰洋上广布有常年不化的冰盖,约占北冰洋的2/3;大洋的周围多冰山和浮冰漂移。

③面积辽阔。

北冰洋的大陆架占北冰洋的36%,其他大洋还不到10%。

④北冰洋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

有世界第一大岛岛。

【合作讨论】为什么说北极上空是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三大洲之间的空中捷径?读“南极地区图”,回答问题:1、主要经纬线:0°、180°经线和南极圈2、读南极地区图回答:⑴写出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A 洋;B 洋;C 洋;D 洲;E 洲。

⑵我国建立的科考站:F ,G 。

⑶在图上画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南极洲地理位置的特点:南极洲几乎全部在以内。

七下地理湘教版两极地区导学案

七下地理湘教版两极地区导学案

盘县松河中学七年级地理导学案第周第课时共课时上课时间:2012年月日星期教研组长签字:年级组长签字:盘县松河中学七年级导学案第周第课时共课时上课时间:2011年月日星期教研组长签字:年级组长签字:盘县松河中学七年级地理导学案第周第课时共课时上课时间:2011年月日星期教研组长签字:年级组长签字:盘县松河中学七年级导学案第周第课时共课时上课时间:2011年 月 日 星期 教研组长签字: 年级组长签字:盘县松河中学七年级地理 导学案 第 周 第 课时 共 课时上课时间:2011年月日星期教研组长签字:年级组长签字:盘县松河中学七年级导学案第周第课时共课时上课时间:2011年月日星期教研组长签字:年级组长签字:盘县松河中学七年级地理导学案第周第课时共课时上课时间:2011年月日星期教研组长签字:年级组长签字:盘县松河中学七年级导学案第周第课时共课时上课时间:2011年 月 日 星期 教研组长签字: 年级组长签字:盘县松河中学七年级地理 导学案 第 周 第 课时 共 课时上课时间:2011年月日星期教研组长签字:年级组长签字:盘县松河中学七年级导学案第周第课时共课时上课时间:2011年月日星期教研组长签字:年级组长签字:盘县松河中学七年级地理导学案第周第课时共课时上课时间:2011年月日星期教研组长签字:年级组长签字:盘县松河中学七年级导学案第周第课时共课时上课时间:2011年 月 日 星期 教研组长签字: 年级组长签字:盘县松河中学七年级地理 导学案 第 周 第 课时 共 课时上课时间:2011年月日星期教研组长签字:年级组长签字:盘县松河中学七年级导学案第周第课时共课时上课时间:2011年月日星期教研组长签字:年级组长签字:盘县松河中学七年级地理导学案第周第课时共课时上课时间:2011年月日星期教研组长签字:年级组长签字:盘县松河中学七年级导学案第周第课时共课时上课时间:2011年 月 日 星期 教研组长签字: 年级组长签字:盘县松河中学七年级地理 导学案 第 周 第 课时 共 课时上课时间:2011年月日星期教研组长签字:年级组长签字:盘县松河中学七年级导学案第周第课时共课时上课时间:2011年月日星期教研组长签字:年级组长签字:盘县松河中学七年级地理导学案第周第课时共课时上课时间:2011年月日星期教研组长签字:年级组长签字:盘县松河中学七年级导学案第周第课时共课时上课时间:2011年 月 日 星期 教研组长签字: 年级组长签字:盘县松河中学七年级地理 导学案 第 周 第 课时 共 课时上课时间:2011年月日星期教研组长签字:年级组长签字:盘县松河中学七年级导学案第周第课时共课时上课时间:2011年月日星期教研组长签字:年级组长签字:盘县松河中学七年级地理导学案第周第课时共课时上课时间:2011年月日星期教研组长签字:年级组长签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世界地理分区和主要的国家
第十二节、两极地区
【考纲要求】
1.南极洲的位置、范围,主要区域特征。

2.北极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区域特征。

3.熟悉区域分析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教学重点】
1、两极地区的位置、气候、资源
2、两极地区方向判断
【教学难点】
两极地区的位置、气候、资源
【自主学习】
1.完成教材64页左读图查阅1、
2.
2.完成教材64页右读图查阅1、2、3,读图说明1、2.
3.完成教材65页左下读图查阅。

4.完成教材65页右下读图查阅,读图说明1、2.
【教学过程】
一、北极地区
1、位置:指___北极圈___________以北广大区域。

2、范围: _北冰洋_____及其周边陆地、岛屿组成。

其陆地部分分属加、美、俄、丹、冰、挪、瑞、芬等八个国家和北美、亚、欧等三大洲。

【思考一】为什么说北极上空是亚、欧北美三洲之间的空中捷径?
由于地球是球体,两点之间的最近距离是一条沿地球表面的大圆劣弧线
亚欧、北美位于北半球,沿地球表面的大圆劣弧线偏向北极点
3、气候:_冰原__气候为主。

冬季从11月起直至下一年的4月,为___极昼__时期,最冷月为一月,夏季为7、8__两个月,为极昼时期,最暖的_8_月平均气温只有—8°C.
4、科学考察的宝地: 石油、天然气、铁、金属矿等资源丰富,我国建有黄河科考站。

5、主要居民是因纽特人。

6、自然带苔原带,生物资源北极熊、驯鹿。

北冰洋的主要特征:世界上面积最小、平均深度最浅;世界上最寒冷的大洋。

大陆架面积辽阔约占北冰洋的36%;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

格陵兰岛为世界第一大岛。

二、南极地区
1、位置:(1) 纬度位置:几乎都在北极圈以内是世界上位置最南、纬度最高的大洲。

(2)经度位置:跨 360经度;所占经度最广,兼跨东西两半球。

南极半岛(60°W),与南美洲隔海相望。

(3)相对位置:南极洲几乎全在南极圈内;四周被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所包围;与南美洲、大
洋洲和非洲相望。

四周被辽阔的三大洋所包围与其他大洲远隔重洋,是世界上发现最晚的大陆。

(4) 战略位置:从地球位置来看,南极洲是联系南美洲、大洋洲和非洲的空间交通捷径,战略地位重要。

2、范围: 南极大陆以及周围的海洋。

3、地形: 以高原为主,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洲,有“冰雪高原”之称。

【思考二】南极洲降水少,为什么会形成巨厚的冰层?
南极洲气候酷寒,降水形式主要是雪,还因为冷,蒸发极为微弱,所降的雪几乎都积累起来,经过漫长的年代,形成巨厚的冰层.
【思考三】教材65页左上读图说明1、2。

4、气候: 冰原气候为主,酷寒、干燥、烈风为主要特征。

【思考四】教材65页左上读图分析。

5.自然带:冰原带.
6、资源和科研宝地
(1)自然资源: 淡水资源:体积占冰川体积的90%以上,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周围海洋上多冰山;矿产资源:煤、铁储量最丰富。

生物资源:磷虾、鲸、、。

【思考五】教材65页左下读图说明。

【思考六】教材65页左下读图分析。

【合作探究一】我国黄河站、中山站、长城站和昆仑站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哪个最长?描述四个科考站两两间的相对位置,并计算两两之间的实际距离。

根据四地的地理坐标描点绘制经纬网图
【合作探究二】目前南极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什么?怎样产生的?带来什么危害?
1:冰盖变薄,消失;原因:气候变暖;危害:海平面上升,各地出现气候异常现象。

2:臭氧层空洞;原因:人类大量使用氟利昂等制冷剂,破坏了臭氧层。

危害:臭氧层被破坏后,来自太阳和宇宙空间的大量射线可以直达地面,杀伤地球上生物的皮肤。

人类患皮肤癌的概率上升。

【强化训练】
读1989年中、美、苏、法、英、日六国组成的国际横穿
南极队考察路线图,回答1~4题。

1.当图中A点时间为1989年12月12日12时,北京时间为()
A.12日14时B.13日2时C.12日2时D.13日14时
2.在上题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2日、13日的范围相等B.12日的范围是13日的一半
C.12日的范围是13日的3倍D.13日的范围是12日的一半
3.当考察队到达东方站这天,考察队员回忆的下列有关情况,正确的是()
A.太阳从西南天空下落,又从东南天空徐徐升起B.中国的五星红旗迎风向北偏西飘扬
C.天气异常寒冷,气温低达-70℃D.夜晚睡觉时,考察队员的房子时常被烈风掀倒4.有关南极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B.世界上最寒冷的大洲
C.特有的鸟类是企鹅D.每年的7月到9月是暖季
我国第三个南极科考站昆仑站(80°25′S,77°06′E)于20XX年1
月27日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地区胜利建成。

读下图,完成
5~6题。

5.在昆仑站进行天文观测的优势是()
A.纬度高,气温低
B.全天候,观测广
C.极夜期长,空气稀薄
D.极昼期长,海拔较高
6.据图和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昆仑站在长城站的西南方向
B.此时昆仑站可见美丽的极光
C.三个科考站的地球自转速度相同
D.中山站至昆仑站的直线距离约为1 200千米
北冰洋是北半球各大洲海上交通捷径。

读“西北航道”示意
图(图中阴影部分为6月5日的范围),回答7~10题。

7.下列国家,位于西北航道沿岸的一组是( )
A.美国、加拿大、俄罗斯
B.加拿大、俄罗斯、冰岛
C.挪威、加拿大、瑞典
D.俄罗斯、芬兰、加拿大
8.黄河站在北京的( )
A.东北方B.西北方向 C.东南方 D.西南方向
9.黄河站极昼持续的大约时间和当地的盛行风分别是( )
A.1个月东南风
B.3个月东北风
C.5个月西南风
D.6个月西北风
10.此时,北京时间为( )
A.6月5日8时
B.6月4 日8时
C.6月5 H
16时 D.6月4日16时
11.读南极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南极洲图上填出中国科考站:A长城B中山.
(2)没有极昼极夜的科学考察站是A
(3)大陆漂移说除了找到岩石性质相似的证据外,还在
南极找到什么证据?南极有煤,说明南极洲曾经有大量
森林存在。

(4)南极特有的鸟类是企鹅,在其体内发现了DDT说明了
南极环境遭到污染。

12.20XX 年我国派出28名科考人员参加了北极黄河站科考活动,进行现代冰川与气候环境变化监测研究。

读北极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等温线的分布特征,判断此
时的季节,并简述理由。

夏季 同纬度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
(或海洋等温线向南(低纬)凸)
(2)A 是一个发达国家,但二氧化碳排放
量是全世界最低的,简要分析其原因。

(提
示:从板块构造学说的角度进行分析)。

A 国位于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生长边界,
地热资源丰富,其大量的开发利用减少了
化石燃料的使用,降低了二氧化碳的排放
量。

(3)B 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其西侧海岸
幽深、曲折,属于峡湾地貌,它是由于冰川作用形成的。

(4)C 是我国建立的首座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78º55´N ,11º56´E),当黄河站开始出现极昼的时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11°05´N 。

这一天在黄河站观察到的太阳高度最大的时刻,北京时间为19点12分(精确到分)。

(5)20XX 年2月26日,“植物界诺亚方舟”仓库在C 岛正式落成,以便在地球遭遇极端灾害后还能保存世界各地的生命种子。

选择仓库建在此处最主要的原因是( D )
A.寒流流经此处,气候寒冷
B.国际航线众多,交通便利
C.人烟稀少,安全性好
D.冷高压控制之下,气候寒冷
13.读极地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A 是白令海峡。

北美洲的土著居民 印度安人和因纽特人,是1万年前踏着该海峡上的
冰桥从西伯利亚过来的黄种人。

(2)C 岛上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淡水资源,
C 、
D 两地纬度相同但自然景观不同,原因是:
C 地受寒流影响,
D 处受暖流影响。

(3)D 半岛西侧幽深的峡湾是由冰川侵蚀(或冰川刨蚀)作用形成的。

其东侧海域盐度很低的主要原
因是纬度高,蒸发弱,海域封闭,四周河流淡水汇入。

(4)当B 地昼长为24小时,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①)
①C 地日出时间是0点 ②北极熊正在冬眠
③地中海沿岸温和多雨 ④北印度洋上自东向西的商船顺风顺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