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进工作面防止煤与瓦斯突出措施

合集下载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1. 引言煤矿瓦斯突出是煤矿开采中常见的安全事故之一,给矿工的人身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防止煤矿瓦斯突出事故的发生,需要制定相应的细则来引导煤矿的防治工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细则。

2. 煤与瓦斯突出的原因分析煤与瓦斯突出是由于在煤层开采过程中,煤层与围岩的力学性质发生变化,导致地下瓦斯在煤矿工作面上涌出而产生的现象。

主要的原因包括: - 煤层中的损伤带 - 工作面上的应力集中 - 煤与围岩的接触面积减小 - 工作面掘进速度过快等3. 预防煤与瓦斯突出的措施为了预防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发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具体措施如下: ### 3.1 加强瓦斯抽放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应加强对瓦斯的抽放工作。

包括安装抽放设备,提高抽放效果,并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的运行情况。

3.2 设备与作业面的防爆措施煤矿作业面和设备容易发生火灾和爆炸,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爆措施,如使用防爆设备、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进行爆炸风险评估等。

3.3 控制工作面进度工作面的掘进速度过快容易导致瓦斯突出事故的发生。

因此,需要合理控制工作面的进度,确保掘进速度适中,避免产生瓦斯突出的情况。

3.4 加强通风管理煤矿的通风是预防瓦斯突出的重要手段。

需要加强对通风系统的管理,确保通风设备正常运行,并定期进行通风系统的检查和维护。

4. 瓦斯突出应急处理尽管采取了一系列的预防措施,瓦斯突出事故仍然有可能发生。

为了应对瓦斯突出事故,需要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并进行相应的培训和演练。

4.1 现场应急预案制定详细的现场应急预案,包括瓦斯突出的预警和应急处理流程,以及应急设备的使用方法和保养要求等。

4.2 应急设备准备现场需要配备相应的应急设备,如逃生器、呼吸器等,以便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进行救援和自救。

4.3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瓦斯突出的应急演练,提高矿工的应急处理能力和操作技能,并及时总结演练中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改进。

煤巷掘进工作面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管理规定

煤巷掘进工作面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管理规定

煤巷掘进工作面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管理规定二〇一〇年五月煤巷掘进工作面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管理规定豫西矿区“三软”突出煤层具有特殊的瓦斯地质特点,主要表现在煤层赋存厚度变化大、煤层构造煤及瓦斯分布规律复杂等。

通过“三软”突出煤层开采的研究和实践,为进一步规范“三软”突出煤层煤巷掘进工作面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管理,依据《煤矿安全规程》、《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等有关规定,制定《突出煤层煤巷掘进工作面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矿井突出煤层的突出危险区煤巷掘进工作面必须按照区域防突措施先行、局部防突措施补充的原则进行设计、施工管理。

第二条矿井突出煤层的无突出危险区煤巷掘进工作面在掘进过程中必须执行连续性突出危险性预测。

若预测为无突出危险性时,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后进行掘进作业;若预测为有突出危险性时,该煤巷掘进工作面必须执行局部防突措施。

第三条突出煤层煤巷掘进工作面沿采空区掘进按无突出危险区管理,执行连续性煤巷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

沿采空区煤柱宽度大于2m按突出危险区管理。

第二章区域防突措施第四条突出煤层突出危险区煤巷掘进工作面区域防突措施包括开采保护层和预抽煤层瓦斯。

预抽煤层瓦斯主要采用井下穿层钻孔预抽区段煤层瓦斯、顺层钻孔预抽区段煤层瓦斯、穿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煤层瓦斯、顺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煤层瓦斯等方式。

区域防突措施的条带长度不得小于60m。

第五条井下穿层钻孔预抽区段煤层瓦斯和穿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的设计、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 穿层钻孔抽放巷道应布置在二1煤层顶(底)板中,距二1煤层法线距离不小于10m,断面不得小于10m2;2. 钻孔直径:108-120mm;3. 钻孔深度和间排距:钻孔要穿透煤层进入煤层顶(底)板0.5m,钻孔间排距按实际测定瓦斯抽放半径确定,但钻孔在煤层中的间排距均不得超过6m,封孔段长度不得小于5m。

4. 钻孔控制范围:钻孔应控制的条带长度不得小于60m。

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综合措施

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综合措施

在开采突出煤层时,必需实行以防止突出措施为主时有避开人身事故的综合措施。

综合措施的内容包括:(1)突出危(wei)险性猜测(2)防治突出措施(3)防治突出措施的效果检验(4)安全防护措施1、突出危(wei)险性猜测依据突出猜测的范围和精度,煤层突出危(wei)险性猜测分为区域突出危(wei)险性猜测和工作面突出危(wei)险性猜测。

区域猜测应猜测煤层和煤层区域的突出危(wei)险性,并应在地质勘探、新井建立、新水平和新实行开辟或者豫备时发展。

在发展区域猜测后,把煤层划分为突出煤层和非突出煤层。

突出煤层经区域猜测后可划分为突出危(wei)险区、突出威逼区和无突出危(wei)险区。

突出煤层在开采过程中,假如已准确把握煤层突出危(wei)险区域的分布规律,并且有牢靠的猜测资料,在确认的无突出危(wei)险区内可不实行防治突出措施。

猜测方法有单向指标法、瓦斯地质法和综合指标法等。

在突出危(wei)险区内,工作面发展采掘前应发展工作面猜测。

采掘工作面经猜测后,可划分为有突出危(wei)险工作面和无突出危(wei)险工作面。

在突出威逼区内,依据煤层突出危(wei)险程度,采掘工作面每推动30~100m,应用工作面猜测方法连续发展不少于两次猜测验证。

惟独连续两次验证都为无突出危(wei)险时,该区域才干连续定为突出威逼区域。

工作面猜测是猜测工作面四周煤体的突出危(wei)险性,应在工作面推动过程中发展。

其他方法有综合指标法、钻屑指标法、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发和 R 值指标法等。

(二) 防止突出措施开采突出煤层时,必需实行综合防突措施,在采用防治突出措施时,应优先选择区域性防治突出措施,假如不具备实行区域性防治突出措施的条件,必需实行局部防治突出措施。

1、区域性防治突出措施1)开采爱护煤层。

在突出矿井中,在煤层群中首先开采没有突出危(wei)险或者突出危(wei)险小的,并能使相邻的突出煤层消退危(wei)险的煤层叫爱护层,而后开采具有突出危(wei)险的煤层叫被爱护层。

掘进工作面防突措施

掘进工作面防突措施

掘进工作面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技术措施1、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技术措施我国多数突出矿井执行的是“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包括突出危险性预测、防突措施、措施效果检验和安全防护措施。

1.1 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1)煤巷掘进工作面预测钻孔布置在工作面布置3个预测钻孔,钻孔要求尽量布置在软分层中,一个钻孔位于巷道工作面中部并平行于掘进方向,其它钻孔开孔于距巷帮0.5m处,终孔点位于巷道轮廓线外2~4m,孔深8~10m,孔径Φ42mm(见图1-1)。

图1-1 煤巷掘进工作面预测孔平面布置示意图2)预测方法及突出危险性预报掘进工作面突出预测可采用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法(q)或钻屑指标法(△h2、S)进行预测。

各方法的预测步骤和判断突出危险性的准则分述如下。

(1)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法(q)采用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法进行突出预测时,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①在掘进工作面的软分层中,靠近巷道两帮,各打一个平行于巷道掘进方向,直径42mm,深为3.5m的预测钻孔(如图1-2所示);②用JN-2型胶囊封孔器封孔(如图1-3所示),封孔后测量室长度为0.5m;③用ZLD-2型钻孔多级流量计(如图1-4a所示)测定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q),测定过程必须在2min内完成,并作好预测记录。

图1-2 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法预测钻孔布置图1—煤层巷道2—钻孔3—瓦斯排出管4—封孔器5—测量室预测过程中,一旦出现下列任一情况,工作面应预测为突出危险工作面,否则预测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①q m超过临界指标值即q m≥5.0 l/min时;②工作面前方有断层、褶曲等构造破坏带;③工作面前方煤层赋存条件急剧变化;④在进行突出预测过程中,预测钻孔出现喷孔、夹钻、顶钻等动力现象;⑤工作面出现响煤炮、煤壁掉碴、片帮、瓦斯忽大忽小等突出预兆。

每执行一次防治突出措施作业循环(包括措施、措施效果检验、采掘作业)后,必须再进行工作面预测,如预测为无突出危险时,还必须再执行防治突出的措施,只有连续两次预测都为无突出危险时,该工作面可视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采取安全防护措施进行掘进作业,每循环留有2m预测超前距。

防止煤与瓦斯突出的局部措施

防止煤与瓦斯突出的局部措施

防止煤与瓦斯突出的局部措施一、对局部防突措施的再认识防止突出措施一般分为两类:区域性防突措施和局部防突措施。

区域性防突措施的目的是消除煤层某一较大区域(如一个采空区)的突出危险性,其优点是在突出煤层开采前,预先采取防突措施。

该措施施工与突出危险区的采掘作业互不干扰,且防突效果优于局部措施,应优先选用。

局部防突措施的作用在于使工作面前方小范围煤体失去突出危险性,仅在预测有突出危险的采掘工作面应用,属于这类措施的局部预抽瓦斯、超前卸压排放瓦斯钻孔等。

实际上,局部防突措施对于每个突出矿井而言都是不可少的。

如对于主要运输巷布置在底板岩石中的矿井,为了开采上保护层,石门揭穿突出危险煤层就要用局部防突措施;又如采用顺层长钻孔大面积预抽煤层瓦斯措施,也必须采取局部防突措施掘进运输巷及回风巷。

同时,在采煤工作面遇见区域性措施效果不好的区域,也可作为补救措施。

二、普遍采用的局部措施(一)局部预抽瓦斯1.石门揭开在透气性较小的突出危险煤层、短时间内要求揭开(穿)的煤层以及有抽放系统的突出矿井,应优先采用预先抽放瓦斯防止突出措施。

此措施与排放钻孔措施的区别在于:后者是采用自然排放瓦斯,而前者是借助于机械真空泵(或矿井的抽放系统)所造成的负压抽取煤层中的瓦斯,这样一来就加快了煤层排放瓦斯的速度,并增加了钻孔有效影响半径。

石门揭开(穿)突出危险煤层采用预先抽放瓦斯防治突出措施应遵守下列要求:(1)煤层透气性较差,矿井有抽放设备或系统,并有足够的抽放时间(一般不应小于3个月)。

(2)抽放钻孔底应布置到石门轮廓线外3~5m的煤层内。

(3)抽放钻孔优先用孔径75~100mm。

(4)抽放有效影响半径一般采用1~1.5m。

(5)石门揭开(穿)突出煤层前必须用工作面预测方法,对措施效果进行检验,或用预抽率判断煤层预抽效果。

只有措施效果检验有效后,方能揭开突出煤层。

中梁山北矿采用该法安全解开84次突出危险层,未发生突出。

此外在天府局三汇二矿、三汇三矿、淮北芦陵矿、淮南谢一矿、窑街海石湾矿采用该措施均取得较好的结果。

掘进工作面防止瓦斯异常涌出安全技术措施

掘进工作面防止瓦斯异常涌出安全技术措施

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时瓦斯涌出异常安全技术措施为预防工作面掘进时,地质条件发生变化,出现瓦斯涌出异常情况而危及作业人身安全或出现其它事故,特编制如下安全技术措施:1、通风科必须严格局扇选型,合理选定安装位置,加强局扇、风筒管理,杜绝局扇吸循环风;每周安排专人对掘进工作面的风量进行测定,确保掘进工作面有效风量满足安全生产的需求。

2、通风科要安排专职瓦检员盯面,及时掌握工作面瓦斯涌出的变化规律及发展趋势,发现瓦斯超限必须立即通知跟班班长撤离现场所有作业人员、切断电源,并在巷口警戒,防止其他人员进入该工作面,人员撤离工作面后瓦检员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

3、掘进队组每班必须合理安排进尺、及时加强支护,控顶距不得超过《规程》规定。

掘进前必须按探放水的要求先打探眼,先探后掘,瓦检员必须现场检查探眼内的瓦斯浓度,队组班长必须配合瓦检员、安全员对工作面全面检查,如有异常及时汇报矿调度室,并按领导指示处理。

4、工作面每班的班组长、掘进机司机、电钳工必须携带便携式瓦检仪,班组长所带的便携式必须吊挂在掘进面距迎头5M范围内的风筒对侧、距顶板不小于300mm、距煤帮不小于200mm的地方。

所带便携式必须保持正常运行状态,及时监控工作面瓦斯变化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5、机电科必须定期对两顺槽巷道内所有电气设备进行防爆检查和“三专、两闭锁、风机自动切换”等装置的检验,查出问题必须及时整改。

6、驻矿安监站必须在工作面每班固定安排一名责任心强业务技术素质高的安全员配合瓦检员,全面监督检查每个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情况,发现瓦斯变化、响动、煤炮等明显征兆,立即将人员撤离至安全地点。

7、加强压风管路管理,每班瓦检员发现压风管无风时,禁止任何形式的采掘工作。

8、正确使用好水幕、隔爆水袋,加强掘进机内、外喷雾管理,加强煤尘管理,掘进头每天至少冲洗一次。

9、工程部、矿方管理人员必须每班至少安排一人到工作面现场查看顶板煤岩性质变化情况,现场监督指导顶板管理工作。

预防瓦斯突出或煤与瓦斯突出的安全措施

预防瓦斯突出或煤与瓦斯突出的安全措施

预防瓦斯突出或煤与瓦斯突出的安全措施
预防瓦斯突出可采用“探、排、引、堵”的安全技术措施,具体如下:
⑴超前探明地质结构。

瓦斯隧道施工,在掘进工作面前方和两侧钻孔,探明是否存在含有大量瓦斯的断层、裂隙和溶洞,以及它们的位置、范围和瓦斯情况。

⑵排放瓦斯。

在探明地质构造后,若断层、裂隙范围不大,溶洞容积较小,或瓦斯不多时,则让其自然排放,若范围较大或瓦斯较多时,喷出持续时间可能较长,就不能让其自然排放,应将钻孔封堵,接入抽放瓦斯管进行抽放。

⑶将瓦斯引至回风流,排出洞外。

若喷出瓦斯的裂隙范围小和瓦斯量不大时,可用金属罩或帆布罩将喷瓦斯的裂隙盖住,然后在罩上接风筒或管子将瓦斯引至回风流排出洞外。

⑷封堵裂隙。

喷瓦斯的裂隙较小,瓦斯量较少时,可用黄泥或其它材料封堵裂隙,阻止瓦斯的喷出。

⑸对有瓦斯喷出可能的隧道地段,应适当加大施工通风量,保证瓦斯不超限。

⑹对开挖工作面进行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工作。

按设计文件规定打超前探孔和检查孔,预测和判定瓦斯突出的危险性,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通过超前地质钻孔探测,量测记录钻孔取芯溢出气体浓度压力及成份,确定可能溢出的瓦斯气体成分和含量。

⑺在超前探测孔钻进过程当中,可能会有瓦斯突出发生,且探孔直径越大,引发瓦斯突出的几率越大,故应该做好防瓦斯突出的应急救援准备措施。

超前探测距掌子面一般不小于20m,探测孔一般不少于5个,孔径界于100~200mm之间为宜。

《煤巷掘进防突措施》PPT课件

《煤巷掘进防突措施》PPT课件

降低瓦斯涌出,增加煤体水分,防突、降尘效果显著。
• 相关规定:
➢ 水力疏松后的允许推进度,一般不宜超过封孔深度,其孔间距不超过 注水有效半径的两倍;
➢ 单孔注水时间不低于9min。若提前漏水,则在邻近钻孔2.0m左右处补 打注水钻孔。
➢ 注水参数应根据煤层性质合理选择。如未实测确定,可参考如下参数: 钻孔间距4.0m,孔径42~50mm,孔长6.0~10m,封孔2~4m,注水压 力13~15MPa。
11
六、前探支架 • (1)防突机理:增加煤体稳定性,防止因顶煤冒落诱导突
• (三)钻孔直径应当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地质构造和瓦斯情 况确定,一般为75~120mm,地质条件变化剧烈地带也可采 用直径42~75mm的钻孔。若钻孔直径超过120mm时,打钻时 易诱发突出,必须采用专门的钻进设备和制定专门的施工安 全措施;
• (四)煤层赋存状态发生变化时,及时探明情况,再重新确 定超前钻孔的参数;
2020/11/16
云南煤矿安全监察局安
5
全技术中心
• 防突机理:
使煤体破裂和松动产生大量裂隙,游离瓦斯得到释放,瓦斯压力降低。
使煤体充分润湿,瓦斯由吸附状态转为游离状态更加困难,煤体力学 性质改变,增强塑性,应力分布均匀,弹性能释放缓慢。
卸压带宽度加大,工作面前方一定范围得到控制。
• 防突效果:
• 一、边掘边抽结合超前排放钻孔防突措施 • 掘进工作面正前采取超前排放钻孔措施,卸压、排放瓦斯; • 两帮预抽钻孔控制掘进影响范围内的煤体,截流瓦斯; • 《规定》要求,可以作为顺层预抽措施预抽煤巷条带瓦斯。
2020/11/16
云南煤矿安全监察局安
1
全技术中心
煤巷掘进工作面采用超前钻孔布置示意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掘进工作面防止煤与瓦斯突出措施————————————————————————————————作者: ————————————————————————————————日期:ﻩ水城县支都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10902运输巷掘进工作面)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为了加强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的防治工作,有效预防煤矿突出事故,保障矿井安全生产和职工生命安全,现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矿井安全设施设计》、《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编制10902运输巷掘进工作面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严格执行区域和局部两个“四位一体”防突措施。

第一章掘进工作面概况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情况10902运输巷掘进工作面在11运输石门见K9煤层处开门,按照方位角301°沿煤层顶板掘进,总长度为585米对应地面标高+2056m~+2110m,井下标高+1938m~+1940m,开采深度118~170m,地面相对应为茂密植被地带,局部有水沟,该巷位于主斜井西翼,原k3煤层运、回两巷已对k9、k13进行顶板穿层预抽,上方为3#煤层为采空区,其余四周均为原始地层,对掘进影响不大。

第二节煤(岩)层赋存该煤层属k9#,煤层厚0.38-2.74米,平均约1.21米,属薄煤层与上层煤1#煤层层间距为10 m,与下层煤13#煤层层间距为20〜35m,9#煤煤层平均倾角24°,煤层结构较简单,含1-2层隐晶高岭石粘土岩夹矸,为较稳定煤层。

顶板以细砂岩为主,次为粉砂岩及粉砂质泥岩,底板为粘土岩。

瓦斯含量16.64m3/t。

该煤层顶板主要为粉砂岩,次为细砂岩及粉砂质泥岩,底板为粘土岩。

第三节巷道布置情况ﻩ该掘进工作面位于主斜井西翼,巷道采用锚网支护。

断面为不规则梯形,巷道净宽为3600mm,巷道上帮高为2950mm,巷道下帮高为1500mm,巷道净断面为8.01m2。

巷道掘进方式为炮掘, 巷道走向长度设计为585m;第二章通风系统一、通风系统该掘进工作面采用压入式通风,最长供风距离600m。

掘进头有效风量为400m3/min,局部通风机采用FBD.NO7.1/2×30KW 型(风量可供范围在360-560m3/min),局扇安装在10902运输巷进风绕道。

ﻩ新风通行路线:主井(副井)→11运输石门→10902运输巷进风绕道(局扇)→掘进工作面迎头。

乏风通行路线:掘进工作面迎头→10902运输掘进回风巷→回风斜石门→风井→地面二、通风设施ﻩ10902运输巷掘进前,在10902运输联络巷安装1组反向防突风门和1组正向调节风门,并根据掘进的需要及时调整通风系统和构筑通风设施。

第三章掘进工作面防突设计ﻩ我矿的《煤层瓦斯突出参数测定及煤层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矿井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设计》正在编制中,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11条要求:“矿井鉴定未完成前,应当按照突出煤层管理。

”及2012年瓦斯等级鉴定结果:2012年度为突出矿井,因此我矿按突出矿井进行管理。

在10902运输巷掘进过程中,均按突出危险掘进工作面进行管理,严格执行两个“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

第一节区域“四位一体”防突措施一、预测预报根据《煤与瓦斯防治突出》第四十二条规定:“区域预测一般根据煤层瓦斯参数结合瓦斯地质分析的方法进行,也可以采用其他经验证实有效的方法”。

我矿利用测定煤层瓦斯含量进行区域预测。

9号煤层原始瓦斯含量为16.64m3/t。

二、区域防突措施1、开采保护层我矿属技改矿井,1#、3#煤已经开采完毕,现利用3#煤层作为9#煤层的保护层进行开采,因此已采取开采保护层措施。

2、预抽掘进工作面瓦斯原k3煤层运、回两巷已对k9进行顶板穿层预抽三、区域措施效果检验为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在掘进前必须严格按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五十五条规定进行区域措施效果检验。

我矿采用直接测定残余瓦斯含量和残余瓦斯压力进行区域措施效果检验。

1、残余瓦斯压力测定(1、测压钻孔的布置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在10902运输巷正迎头头布置1个测压钻孔。

测压钻孔方位为301°,倾角0°,孔深为60m。

(2、测压要求测压钻孔施工结束后立即封孔上压力表观测压力,测压过程中关闭评价范围内钻场抽放管的阀门,使评价范围内钻孔全部处在停抽状态,每天观测压力变化情况并记录。

测定时间为7天以上,如瓦斯压力7天后无变化或压力下降,则认为这个稳定的压力值就是煤层瓦斯压力。

2、残余瓦斯含量的计算及测定1、残余瓦斯含量按下式计算。

WC=(Q气-QC)/G式中:WC―评价单元煤层残余瓦斯含量,m3/t;Q气-评价单元煤层瓦斯储量,m3;QC-评价单元煤层抽排瓦斯量,m3;G―评价单元煤层储量,t。

2、残余瓦斯含量测定①瓦斯含量检测仪器及工作原理采用沈阳研究院生产的WP-1瓦斯含量快速测定仪测定10902运输巷评价单元内的残余瓦斯含量,②瓦斯含量检测孔的布置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在10902运输巷布置3个检测钻孔测定评价单元内的残余瓦斯含量。

在评价单元内共布置3个瓦斯含量检测孔,3个瓦斯含量检测孔分别位于10902运输巷开口点)0m正头处。

①瓦斯含量测定要求取样钻孔施工前关闭钻场抽放管的阀门,使抽放钻孔全部处于停抽状态,停抽8小时后开始施工取样钻孔,钻孔施工结束到开始取样时间不超过30分钟,开始取样到煤样装入煤样筒时间不超过2分钟。

待取样结束后再恢复钻场抽放。

四、区域验证我矿根据《煤与瓦斯突出》第五十七条规定,对10902运输巷进行区域验证,当10902运输巷验证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时,在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并保留2米突出预测超前距离后进行掘进工作,但只要10902运输巷有一次区域验证为有突出危险或超前钻孔等发现了突出预兆,则在以后的掘进作业均立即执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第二节局部“四位一体”防突措施有突出危险工作面掘进期间,首先选取钻屑瓦斯解析指标K1值和每米最大钻屑量S值进行预测预报,再实施超前排放钻孔和效果检验及采取安全防护的综合局部防突措施。

一、预测预报ﻩ采用钻屑指标法预测掘进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即通过测定最大钻屑解吸指标K1值和最大钻屑量Smax值,来进行掘进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预测预报。

由于我矿无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临界的实测资料,参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 将最大钻屑量Smax=6kg∕m和最大钻屑解吸指标K1=0.5mL∕g·min1∕2作为预测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的临界值。

用钻屑指标法预测煤巷推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的临界值表△h2最大钻屑量K1值危险性Pa Kg/m L/m ml/g·min1/2≥200≥6 ≥5.4≥0.5 有<200 <6 <5.4 <0.5 无 当K 1值<0.5m L/g·mi n, 和S<6Kg /m时,掘进工作面为无突出危险,当K1≥0.5m L/g ·min, 或(和)S ≥6Kg/m 为有突出危险。

其钻孔布置方法:在巷道迎头布置三个预测预报钻孔,掘进巷道断面中部布置一个且平行于掘进方向,其余两个孔布置在距两帮50cm 且终孔点控制巷道断面两侧轮廓线外3m,钻孔深度均为10m,钻孔应尽量布置在软分层中。

钻孔每钻进1m,测定1m 段的全部钻屑量S,每钻进2m ,测定一次钻屑瓦斯解析指标k1,钻孔施工机具为风动防突钻机,钻孔直径为φ42mm 麻花钻杆。

如参数不超标,允许掘进8m,必须保留2m的超前距。

预测预报孔布置如下图:ﻩ10902运输巷预测预报示意图123预测预报孔参数如下表:钻孔编号 钻孔长度 钻孔方位角 钻孔倾角备 注 1 10m 301° 0 本表巷道中心线方位角为301°2 10m10° 0 310m232°二、防突措施:ﻩ1、当掘进工作面任何一次预测指标(K1值)和(S 值)大于或等于规定的临界值,或有突出预兆(喷孔、顶钻、夹钻、煤炮声等)时,掘进工作面预测为有突出危险,应立即停止掘进作业,实施防突措施。

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87条规定:“有突出危险的煤巷掘进工作面应优先选用超前钻孔(包括超前预抽瓦斯钻孔、超前排放钻孔)防突措施”,因此我矿选用超前预抽瓦斯钻孔作为掘进工作面的防突措施。

为使工作面前方煤体不留下未卸压抽放空白带,我矿采用长短钻孔相结合的布置方式进行打孔抽放。

再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89条规定确定超前排放钻孔的布置方式和数量:我矿选用在控制范围内均匀布置15个排放钻孔,排放钻孔φ76mm ,钻孔控制巷道两侧轮廓线煤层上帮5m、煤层下帮5 m 。

(缓斜煤层)。

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增多或减少抽放钻孔时,另行编制措施进行补充说明。

防突措施孔布置见下图:防突措施钻孔参数见下表:10902运输巷防突措施钻孔技术参数表 钻孔编号 钻孔长度 钻孔方位角钻孔倾角 备注ﻩ 16.62m238°+2°本图表中心掘进巷迎头1号孔2号孔3号孔4号孔5号孔6号孔7号孔8号孔9号孔10号孔11号孔12号孔13号孔14号孔15号孔10902运输巷防突措施孔设计示意图2 8.41m256°+2°线方位角为301°3 10.76m 268°+3°°413.37m275°+3°5 16.12m 280°+4°616.16m 279°+3°7 15.3m 290°+4°815m301°+5°9 15.3m312°+6°10 16.16m 323°+7°11 16.12m322°+5°12 13.37m327°+10°13 10.76m334°+14°14 8.4m 346°+18°15 6.62m 4°+22°2、根据我矿瓦斯抽放系统的实际情况,该掘进工作面也可采用本煤层瓦斯抽放进行预抽掘进工作面前方瓦斯的抽放方式的防突措施进行该工作面的防突。

具体情况如下:①沿巷道掘进方向每隔20米交叉布置,靠巷道两帮布置钻场;钻场深度为2m,宽度为3米,高度为2m。

②每个钻场布置(靠上帮钻场)10个钻孔(控制巷道中线靠上帮15m的范围);钻场布置(靠下帮钻场)10个钻孔(控制巷道中线靠下帮15m的范围),控制巷道掘进前方60米进行布孔,钻孔顺煤层进行钻进。

三、效果检验:施工完防突措施孔,经抽放24小时后,进行防突措施的效果检验,即在措施孔之间布置3个检验孔,检验孔的深度应小于或等于措施孔的深度,直径为φ42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