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三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地理必修二第三章检测有答案

答案:D
答案:C
答案:B
第4题答案
答案:D
答案:C
答案:B
答案:A
03
简答题答案
第1题答案
添加标题
答案:简述工业集聚和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
添加标题
答案:工业集聚的形成条件包括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协作、降低运费、共同利用廉价劳动力等;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包括自发形成和规划形成两种。
添加标题
第2题答案
正确选项:D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答案解析:D选项正确,说明该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较高,气候较为寒冷,适宜发展畜牧业。其他选项错误,A选项该地区没有丰富的煤炭资源,B选项该地区没有大规模的钢铁工业,C选项该地区没有便利的水运条件。
第3题答案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第3题考查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是指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则属于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表现。因此,选项D正确。
题目:简述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 答案: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表现出整体性的特征。具体表现为地理环境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以及地理环境作为一个整体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答案: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表现出整体性的特征。具体表现为地理环境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以及地理环境作为一个整体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题目:简述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表现。 答案:由于地球上各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不同,因此自然地理环境存在着差异性。这种差异性表现在不同地区之间的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要素的差异,以及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答案:由于地球上各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不同,因此自然地理环境存在着差异性。这种差异性表现在不同地区之间的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要素的差异,以及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题目:简述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带性表现。 答案:地带性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一个重要特征,表现为地理环境在不同纬度、不同高度上的带状分布。这种地带性特征是由地球表面的热量和水分条件在不同纬度和高度上的差异所引起的,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气候带、植被带和土壤带等。答案:地带性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一个重要特征,表现为地理环境在不同纬度、不同高度上的带状分布。这种地带性特征是由地球表面的热量和水分条件在不同纬度和高度上的差异所引起的,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气候带、植被带和土壤带等。题目:简述自然地理环境的非地带性表现。 答案:非地带性是指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一些要素在分布上与地带性规律相悖的现象。这种非地带性现象通常是由于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等因素的影响所导致的。例如,沙漠中的绿洲、高山上的冰雪带等都是非地带性现象的例子。答案:非地带性是指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一些要素在分布上与地带性规律相悖的现象。这种非地带性现象通常是由于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等因素的影响所导致的。例如,沙漠中的绿洲、高山上的冰雪带等都是非地带性现象的例子。
最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全册单元测试题6套汇编(WORD版带答案)

最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全册单元测试题6套汇编(WORD版带答案)章节目录: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的协调发展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共16题;共58分)1.人口增长模式中,传统型和现代型的共同特点是()A. 两者的出生率都高B. 两者的自然增长率都高C. 两者的死亡率都低D. 两者的自然增长率都低2.2017年2月21日,《2017年春运返程网络购票大数据报告》火热出炉,报告选定1月30日至2月21日春节后出发的列车数据,对2017春运返程形势进行了整体描述和分析。
下图为“2017年春运返程主要出发地和到达地统计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导致图中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A. 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B. 人口密度地区分布不均C. 自然资源地区分布不均D. 交通线路地区分布差异(2)这种人口流动将()A. 促进沿海地区经济发展B. 减轻沿海地区的环境压力C. 解决东部地区的就业难问题D. 加剧中西部地区的人地矛盾3.适度人口论(或称最优人口论),是探讨一个国家在现有的资源、科学技术水平条件下最适宜人口规模的学说。
下表为“2015年朝鲜和韩国数据对比表”。
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1)韩国的人口合理容量是()A. 980万人B. 1150万人C. 2516万人D. 5062万人(2)与韩国相比,朝鲜的适度人口较低的主要原因是()A. 矿产资源匮乏B. 国土面积大C. 经济落后D. 消费水平高4.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十分必要和紧迫,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制约环境承载力最主要的因素是()A. 人均物质消费量B. 资源总是C. 人均粮食消费量D. 科技水平(2)下列地区中,单位土地面积环境承载力最大的是()A. 珠江三角洲B. 东北平原C. 塔里木盆地D. 青藏高原5.2016年1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第3章单元检测 Word版含解析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第3章单元检测 Word版含解析单位面积产量(千克·年) 500 4 000 800 1 500 4.A.两广丘陵B.黄土高原C.东北平原D.山东丘陵5.影响该城郊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是()A.气候条件B.城市空间结构C.消费市场D.科技水平【解析】第4题,该区域主要农作物有产于热带、亚热带的甘蔗,只有A符合条件。
第5题,市场是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主要区位因素。
【答案】 4.A 5.C青藏高原是我国特殊的高寒气候区,但利用大棚技术使得拉萨的瓜果蔬菜供应充足。
据此完成6~7题。
6.拉萨利用大棚技术种植瓜果蔬菜,主要是改善了当地的()A.光照条件B.热量条件C.水分条件D.土壤条件7.拉萨引种西瓜后发现,直接“铺”在地上生长的西瓜长势欠佳,只有将西瓜“挂”着才能结果。
西瓜“挂”着的原因是()A.可以减少叶子对西瓜的遮掩,增强光照,促进光合作用B.可以充分利用立体空间,节省土地、减少农业投入C.土壤干燥,直接“搁”在地上,容易使西瓜的水分蒸发D.大棚内的地面温度比空气温度低,不利于西瓜的发育成熟【解析】第6题,拉萨地处青藏高原,热量条件是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而采用大棚技术可改善热量条件。
第7题,根据温室效应的原理,大棚内的水汽、二氧化碳吸收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温度较地温高,有利于西瓜发育成熟。
【答案】 6.B7.D下图为某地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
8.该地农业地域类型属于()A.商品谷物农业B.大牧场放牧业C.混合农业D.乳畜业9.图示地区发展该农业地域类型的优势条件最可能是()A.地形平坦B.气候暖湿C.劳动力丰富D.接近市场【解析】第8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的农业生产包括种植业(小麦)、畜牧业(牧场、奶牛场)和林地(果园),因而为混合农业。
第9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城镇位于该区域的中心,说明各种农业生产活动都距市场较近。
【答案】8.C9.D(2019·泰州学业水平模拟)读“我国某地农业结构调整示意图”,完成10~11题。
人教版高一下学期地理(必修二)《3.3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下学期地理(必修二)《3.3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同步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太阳能汽车是一种靠太阳能来驱动的汽车,主要是通过使用太阳能电池把光能转换成电能,电能在蓄电池中备用,用来推动汽车的电动机(如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城市不适宜大范围推行太阳能汽车的是( )A.拉萨B.西宁C.吐鲁番D.成都2.太阳能汽车大范围推行遇到的主要阻碍为( )A.运营成本过高B.环境压力过大C.对地形平坦度要求高D.对太阳能资源要求高近年来,我国经历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银行网点关停潮。
2020—2023年,全国总共有9346个银行网点关闭,其中东部地区大城市关停的银行网点最多。
从城市内部看,银行退出网点主要集中于资本、人口及技术等要素密集的区域。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东部地区大城市关停的银行网点多,主要是因为( )A.金融交易规模小B.移动支付普及率高C.交通设施条件好D.居民储蓄总量少4.推测关停的银行网点多位于城市的( )A.商业区B.工业区C.住宅区D.汽车站5.为提高新布局银行网点未来的运营效率,建议选址时多关注周边的( )A.常住人口数量B.对外交通条件C.政企客户分布D.居民平均收入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某省一些服装企业将部分生产部门转移到东南亚。
在此过程中,该类服装企业自带技术和丝绸、刺绣等原材料,携手相关企业共同“走出去”。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一般来说,服装企业的成本中占比最大的是( )A.原料B.燃料C.运费D.工资7.该企业将部分生产部门转移到东南亚的原因是东南亚( )A.交通运输便利B.基础设施完善C.生产成本较低D.市场需求量大8.该类服装企业“自带原材料”主要是为了( )A.缩短加工时间B.保证产品品质C.降低生产成本D.加强文化交流“低空经济”是以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
2024年2月27日,被称为“空中的士”的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从“无人机之都”深圳直飞珠海,成功完成全球首次跨海跨城飞行,将2个多小时的地面车程缩短至20分钟。
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测试试题(含答案)

第三章《农业地区的形成与发展》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建成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基本农田 4 亿亩,此中新增耕地 2 400万亩,为粮食连续丰产供给保障。
达成以下各题。
1.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主要工作是A.改良农业水利条件B.培养良种C.提升农业技术水平D.鼎力开发耕地后备资源2.此后我国粮食产量的增加,应主要依靠A.扩大耕地面积B.提升粮食单产C.大规模使用化肥、农药D.停止城市化进度读美国地区表示图, 达成下边小题。
3.影响图中河流流向的主要要素是()A.纬度地点B.洋流 C .海陆地点D.地形4.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 图示中部平原地区最典型的农业地区种类是() A.水稻栽种业B.乳畜业 C .商品谷物农业D.大牧场放牧业5.冬天牡丹催花需要从温度、湿度、光照等方面进行精准控制。
影响催花牡丹“花随人意应时开”的最主要要素是()A.天气B.土壤C.市场D.技术读世界局部地区图,回答以下各题。
6.图中暗影部分表示该地区某种农产品的主要产区,该农产品为A.茶叶B.稻米C.玉米D.天然橡胶7.图示地区栽种这类农作物的优势自然条件有A.土地面积广阔B.人口浓密、劳动力丰富C.雨热同期D.交通运输条件便利图甲是我国某省年降水量散布图,图乙为该省某地区甲河水系表示图。
读图表资料,回答以下各题。
编号构造模式投入产出比产值(元/亩)①林网—粮食—蘑菇1:2.441032.76②林网—枣—粮—草莓1:2.701819.10③林网—桃—粮—蔬菜1:2.711809.40④林网—苹果—粮食—蘑菇1:2.691865.008.图乙中甲河下游地区是重要的耕种区,目前限制其农业发展的突出自然要素是( ) A.土壤贫乏B.光照弱C.热量不足D.水源不足9.甲河流域为缓解当地的生态危机,踊跃试验各样林农联合的生态农业,上表为部分试验的效益成就。
此中,林农生态模式的每亩净利润最高的是( )A.①B.②C.③D.④读北京市农业散布图,达成以下各题。
人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三章产业区位因素单元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45分)下图为日本钢铁工业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日本旧钢铁工业中心布局的主要区位条件是()①铁资源丰富②海运条件便利③靠近煤炭产地④市场需求量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日本钢铁工业布局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①钢铁工业污染严重,临海布局利于排污②国内煤铁资源耗尽,目前完全依赖进口③巨型矿石运输船的出现降低了运输成本④冶金技术进步提高了原料和燃料利用率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我国扶贫方式常见的有易地搬迁扶贫与就地扶贫。
2020年5月12日起四川省凉山州"悬崖村"———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列尔村8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陆续搬迁至县城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悬崖村”采取易地搬迁扶贫的原因有()①地形起伏较大②贫困人口众多③水土流失严重④基础设施改造难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为了进一步做好当地精准扶贫工作,凉山州在今后发展过程中不可取的是()A.立足资源发展旅游业B.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C.发展现代金融服务业D.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某品牌手提电脑的生产分工如右图所示。
完成下面小题。
5.相比①②③类分工,影响④类分工布局的主要因素是()A.基础设施B.协作条件C.市场需求D.劳动力成本6.这种生产方式,反映了当今世界()A.信息透明化B.政治多极化C.文化多元化D.经济全球化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曾是不靠山、不靠水、不靠大中城市、不靠交通要道,地下没资源、地上没特产的贫困落后县。
改革开放以来,该县先后经历三次产业变革,特别是近年来“专业市场+电子商务”模式的兴起,“淘宝村”带动了羊绒制品、汽车配件、稀有金属产业的发展,并组建了运营网络辐射全国的龙飞物流园,成为冀东南县级城市中最大的物流企业,其经济发展综合水平连年位列全省30强。
(完整版)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三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三章一、单项选择题1.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A.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B.农作物品种的选择C.农作物生产所选择的地理位置D.农业与地理环境的相互联系2.水稻不宜生长在()A.热带季风气候区B.温带季风气候区C.亚热带季风气候区D.地中海气候区3.下列关于影响农业区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一成不变的B.自然因素变化较快C.社会经济因素变化较慢D.各区位因素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4.在农业的区位选择中,作用越来越大的是()A.气候B.交通运输C.市场D.政策5.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发展立体农业,造成这种农业模式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气候 B.水源C.地形 D.市场6.下列关于澳大利亚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耕作业已实现了商业化和机械化B.世界最大的羊毛生产国和出口国C.世界畜产品的最大产地D.农业地域类型为混合农业7.下列关于季风水田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季风水田普遍分布在亚洲B.作物以小麦、玉米、水稻为主C.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稻米生产国D.亚洲季风水田农业所产小麦占世界水稻总产量的绝大部分8.季风水田区的水稻种植业特点有()①机械化水平高②水利工程量大③单产低,商品率低④农场经营⑤科技水平低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⑤D.②⑤9.有关商品谷物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B.种植的作物是水稻和玉米C.俄罗斯的该类农业一般为国营的D.我国没有此类农业类型10.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一般有()①机械化水平高②地广人稀③市场广阔,交通运输便利④自然条件优越⑤农业科技发达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11.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农业生产国是()A.中国B.美国C.印度D.俄罗斯12.下列国家中商品谷物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均较为典型的是(①美国②阿根廷③加拿大④澳大利亚⑤南非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13.下列国家的大牧场上,以养牛为主的是()A.美国B.澳大利亚C.新西兰D.南非14.具有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特点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季风水田农业B.商品谷物农业C.大牧场放牧业D.乳畜业15.促进潘帕斯草原牧场的商品性经营的因素是()A.气候温暖B.地广人稀C.距海港近D.土地租金低16. 下列关于世界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A.季风气候区都是水田农业B. 发展中国家没有商品谷物农业的分布C. 乳畜业只分布在发达国家D. 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区17.乳畜业的生产对象主要是()A.奶牛B.奶羊C.牛奶D.奶制品南斯拉夫萨瓦河畔有一个农场,一进农场门,映入眼帘的是面积不大的耕地,荡漾着碧波的鱼池,令人悦目的森林,牛羊成群的牧场以及各种各样的加工厂,他们相辅相成,互为利用。
最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三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资料

第三章一、单项选择题1.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A.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B.农作物品种的选择C.农作物生产所选择的地理位置D.农业与地理环境的相互联系2.水稻不宜生长在()A.热带季风气候区B.温带季风气候区C.亚热带季风气候区D.地中海气候区3.下列关于影响农业区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一成不变的B.自然因素变化较快C.社会经济因素变化较慢D.各区位因素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4.在农业的区位选择中,作用越来越大的是()A.气候B.交通运输C.市场D.政策5.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发展立体农业,造成这种农业模式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气候 B.水源C.地形 D.市场6.下列关于澳大利亚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耕作业已实现了商业化和机械化B.世界最大的羊毛生产国和出口国C.世界畜产品的最大产地D.农业地域类型为混合农业7.下列关于季风水田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季风水田普遍分布在亚洲B.作物以小麦、玉米、水稻为主C.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稻米生产国D.亚洲季风水田农业所产小麦占世界水稻总产量的绝大部分8.季风水田区的水稻种植业特点有()①机械化水平高②水利工程量大③单产低,商品率低④农场经营⑤科技水平低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⑤D.②⑤9.有关商品谷物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B.种植的作物是水稻和玉米C.俄罗斯的该类农业一般为国营的D.我国没有此类农业类型10.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一般有()①机械化水平高②地广人稀③市场广阔,交通运输便利④自然条件优越⑤农业科技发达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11.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农业生产国是()A.中国B.美国C.印度D.俄罗斯12.下列国家中商品谷物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均较为典型的是(①美国②阿根廷③加拿大④澳大利亚⑤南非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13.下列国家的大牧场上,以养牛为主的是()A.美国B.澳大利亚C.新西兰D.南非14.具有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特点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季风水田农业B.商品谷物农业C.大牧场放牧业D.乳畜业15.促进潘帕斯草原牧场的商品性经营的因素是()A.气候温暖B.地广人稀C.距海港近D.土地租金低16. 下列关于世界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A.季风气候区都是水田农业B. 发展中国家没有商品谷物农业的分布C. 乳畜业只分布在发达国家D. 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区17.乳畜业的生产对象主要是()A.奶牛B.奶羊C.牛奶D.奶制品南斯拉夫萨瓦河畔有一个农场,一进农场门,映入眼帘的是面积不大的耕地,荡漾着碧波的鱼池,令人悦目的森林,牛羊成群的牧场以及各种各样的加工厂,他们相辅相成,互为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
A.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B.农作物品种的选择
C.农作物生产所选择的地理位置
D.农业与地理环境的相互联系
2.水稻不宜生长在()
A.热带季风气候区
B.温带季风气候区
C.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D.地中海气候区
3.下列关于影响农业区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一成不变的
B.自然因素变化较快
C.社会经济因素变化较慢
D.各区位因素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4.在农业的区位选择中,作用越来越大的是()A.气候 B.交通运输
C.市场 D.政策
5.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发展立体农业,造成这种农业模式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气候 B.水源
C.地形 D.市场
6.下列关于澳大利亚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耕作业已实现了商业化和机械化
B.世界最大的羊毛生产国和出口国
C.世界畜产品的最大产地
D.农业地域类型为混合农业
7.下列关于季风水田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季风水田普遍分布在亚洲
B.作物以小麦、玉米、水稻为主
C.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稻米生产国
D.亚洲季风水田农业所产小麦占世界水稻总产量的绝大部分
8.季风水田区的水稻种植业特点有()
①机械化水平高②水利工程量大③单产低,商品率低④农场经营⑤科技水平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②⑤
9.有关商品谷物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
B.种植的作物是水稻和玉米
C.俄罗斯的该类农业一般为国营的
D.我国没有此类农业类型
10.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一般有()
①机械化水平高②地广人稀③市场广阔,交通运输便利④自然条件优越⑤农业科技发达
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11.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农业生产国是()A.中国 B.美国
C.印度 D.俄罗斯
12.下列国家中商品谷物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均较为典型的是(①美国②阿根廷③加拿大④澳大利亚⑤南非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
13.下列国家的大牧场上,以养牛为主的是()A.美国 B.澳大利亚
C.新西兰 D.南非
14.具有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特点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季风水田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乳畜业
15.促进潘帕斯草原牧场的商品性经营的因素是()A.气候温暖B.地广人稀
C.距海港近D.土地租金低
16. 下列关于世界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季风气候区都是水田农业
B. 发展中国家没有商品谷物农业的分布
C. 乳畜业只分布在发达国家
D. 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17.乳畜业的生产对象主要是()
A.奶牛B.奶羊
C.牛奶 D.奶制品
南斯拉夫萨瓦河畔有一个农场,一进农场门,映入眼帘的是面积不大的耕地,荡漾着碧波的鱼池,令人悦目的森林,牛羊成群的牧场以及各种各样的加工厂,他们相辅相成,互为利用。
农田为畜牧业提供饲料,牲畜为农田提供粪肥,森林能保持水土,河池能润泽草木。
据此回答18—20题:
18.这个农场的农业是()
A.能量密集型农业
B.生态农业
C.外向型农业
D.传统的自然农业
19.你认为在这个特殊的农场中,解决农民生活燃料的最合理的措施是()
A.从农场外购进煤和石油
B.砍伐森林,利用农作物秸秆
C.建立火力发电厂
D.利用牧畜粪便、植物枯枝落叶等制取沼气
20.下列与该农业地域类型相似的农业区是()A.亚洲的水稻种植业
B.澳大利亚的小麦一牧羊带
C.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区
D.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
二、综合题(本题共2小题,共计20分)
21.读下图回答问题。
(12分)
(1)此图是 (国家)局部图,此区主要的农业地域
类型是。
(2)该区发展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是:、、。
(3)除了此农业类型外,该国还有农业地域类型。
21题图 22题图
22.读“美国小麦区和玉米带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1)图中字母表示美国的小麦区和玉米带的分别是_____和____。
(2)美国小麦区主要分布在平原上,本区小麦发展的
自然条件是。
地理试题答题卷
地理答案
二、综合题(每空2分,共20分)
21.
(1)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
(2)气候温和,草类茂盛;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距海港近。
(3)商品谷物农业
22.
(1)E D
(2)中部
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丰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