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三章单元测试题及标准答案
地理必修二第三章检测有答案

答案:D
答案:C
答案:B
第4题答案
答案:D
答案:C
答案:B
答案:A
03
简答题答案
第1题答案
添加标题
答案:简述工业集聚和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
添加标题
答案:工业集聚的形成条件包括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协作、降低运费、共同利用廉价劳动力等;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包括自发形成和规划形成两种。
添加标题
第2题答案
正确选项:D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答案解析:D选项正确,说明该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较高,气候较为寒冷,适宜发展畜牧业。其他选项错误,A选项该地区没有丰富的煤炭资源,B选项该地区没有大规模的钢铁工业,C选项该地区没有便利的水运条件。
第3题答案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第3题考查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是指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则属于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表现。因此,选项D正确。
题目:简述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 答案: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表现出整体性的特征。具体表现为地理环境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以及地理环境作为一个整体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答案: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表现出整体性的特征。具体表现为地理环境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以及地理环境作为一个整体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题目:简述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表现。 答案:由于地球上各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不同,因此自然地理环境存在着差异性。这种差异性表现在不同地区之间的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要素的差异,以及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答案:由于地球上各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不同,因此自然地理环境存在着差异性。这种差异性表现在不同地区之间的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要素的差异,以及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题目:简述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带性表现。 答案:地带性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一个重要特征,表现为地理环境在不同纬度、不同高度上的带状分布。这种地带性特征是由地球表面的热量和水分条件在不同纬度和高度上的差异所引起的,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气候带、植被带和土壤带等。答案:地带性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一个重要特征,表现为地理环境在不同纬度、不同高度上的带状分布。这种地带性特征是由地球表面的热量和水分条件在不同纬度和高度上的差异所引起的,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气候带、植被带和土壤带等。题目:简述自然地理环境的非地带性表现。 答案:非地带性是指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一些要素在分布上与地带性规律相悖的现象。这种非地带性现象通常是由于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等因素的影响所导致的。例如,沙漠中的绿洲、高山上的冰雪带等都是非地带性现象的例子。答案:非地带性是指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一些要素在分布上与地带性规律相悖的现象。这种非地带性现象通常是由于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等因素的影响所导致的。例如,沙漠中的绿洲、高山上的冰雪带等都是非地带性现象的例子。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第3章单元检测Word版含解析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第3章单元检测Word版含解析(时间45分钟,总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5分)20世纪80年代后,国度调整棉花消费规划,提出〝南方动摇,南方开展,新疆大开展〞的指点方针。
90年代以来,新疆的棉花产业开展迅速,棉花总产、单产、调出量延续19年位居全国首位。
读图完成1~3题。
1.新疆成为我国最大的棉花消费基地,其主要的区位要素是()A.市场宽广B.政策支持C.科技提高D.休息力廉价2.图中产棉区Ⅰ与Ⅲ相比,棉花消费最清楚的优势是()A.耕空中积大B.热量条件好C.光照条件好D.机械化水平高3.新疆为完成棉花消费的可继续开展,最有效的措施是()A.加大农业科技投入B.扩展棉花种植面积C.延伸产业链,停止深加工D.完善棉花流通体系【解析】第1题,新疆的棉花产业开展迅速,是在国度鼎力支持下取得的,20世纪80年代以后经过农业区划及实施棉花区域规划末尾战略性调整,积极开展条件适宜的新棉区,国度提出〝南方动摇,南方开展,新疆大开展〞的棉花规划指点思想,重点是在南疆地域积极开展棉花消费。
第2题,与产棉区Ⅲ相比,产棉区Ⅰ气候干旱,晴天多,光照条件好。
第3题,新疆棉花质量优秀,但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新疆棉花消费受水资源充足的制约,难以进一步扩展消费规模。
为完成棉花消费的可继续开展,今后要充沛依托科技,进一步提高质量和单产。
【答案】 1.B 2.C 3.A(2021·上海市虹口区一模)读我国某城市郊区农作物资料,完成4~5题。
4.A.两广丘陵B.黄土高原C.西南平原D.山东丘陵5.影响该城郊农业区位的主要要素是()A.气候条件B.城市空间结构C.消费市场D.科技水平【解析】第4题,该区域主要农作物有产于热带、亚热带的甘蔗,只要A契合条件。
第5题,市场是决议农业消费类型和规模的主要区位要素。
【答案】 4.A 5.C青藏高原是我国特殊的高寒气候区,但应用大棚技术使得拉萨的瓜果蔬菜供应充足。
人教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习题(附答案)

地理必修二第三章习题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我国农业耕作方式的“东耕西牧”,粮食作物分布的“北麦南稻”以及糖料作物的“南蔗北甜”的分布特点,反映出农业生产活动具有()A.季节性B.周期性C.地域性D.计划性2、由于不合理的农业灌溉会导致()A、土壤盐碱化B、水土流失C、水体污染D、土地荒漠化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若a、b、c分别表示蔬菜水果、粮食、木材,则影响①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地形和气候 B.土壤和水源C.市场和交通 D.科技和劳动力4、如果a、b、c分别表示农业生产社会经济投入中的资金、科技、劳动力,则下列各点中最能代表亚洲水稻种植业的是()A.① B.② C.③ D.以上均不可能右图是我国西北某类农业区的示意图,回答下面试题5-65、与黄河中下游平原相比,该地农业的优势条件()A.热量充足 B.土壤肥沃 C.水资源丰富D.太阳辐射6、该类农业区国土整治面临的主要课题是()A.水地流失的治理 B.酸性土壤的改良C.荒漠化的治理 D.河流的综合治理下图为某地土地利用图和农业产值构成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7、该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大牧场放牧业B.种植园农业C.混合农业D.商品谷物农业8、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A.劳动力投入多,科技含量低B.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C.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D.生产灵活性差,市场适应性弱下图是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读图完成9-11题。
9、下列各区农业与地形因素最密切的是()①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②海南岛种植天然橡胶③江南丘陵种植茶树④吐鲁番种植葡萄⑤上海郊区发展园艺业⑥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A. ①③B. ③④C. ①⑥D. ②⑤10、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图中的()A. 气候B. 土壤C. 市场需求D. 政策11、关于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 图中未表示出的因素还有水源、科技B. 政策的导向是农业市场地域范围扩展的主要因素C. 促使农业向区域专业化方向发展的原因是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D. 一般情况下,图中各区位因素是不变的如下图所示,北方某村春夏生产粮食,秋冬利用塑料大棚生产蔬菜,同时开办了养猪场,读图回答12~14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三章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1

第三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D【解析】全国农业划分出优化发展区、适度发展区和保护发展区,能够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发展适合当地实际的农业生产,这体现因地制宜的地理学基本原则,选项D符合题意;发展区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因此不是体现整体性,A不符合题意;三个发展区的划分没有体现开放性特征,B不符合题意;三个发展区的划分属于空间布局,不是时间分配,因此C不符合题意。
2.【答案】B【解析】与长江中下游相比,东北区纬度较高,降水较少,水热条件较差,A不符合题意;与长江中下游区相比,东北区人口密度相对较小,平原面积较大,人均耕地广,导致农产品的商品率较高,这是东北区的突出农业区位优势,B符合题意;与长江中下游区相比,东北区对外交通不具有优势,C不符合题意;东北区大部分地区被称为“北大荒”,说明当地种植历史不长,因此D不符合题意。
3.【答案】B【解析】中国人口众多,蔗糖的消费市场广阔,A错;甘蔗种植需要高温多雨的气候,中国热带面积较小,而巴西以热带气候为主,水热充足,B对;巴西平原地区往往以热带丛林为主,甘蔗种植面积小,主要甘蔗种植区位于巴西高原边缘地区,C错;巴西主要甘蔗种植区位于东南部,水源条件与我国南方甘蔗种植区相似,D 错。
4.【答案】B【解析】题中信息表明,受中美贸易战影响,2018年中国进口8400万吨大豆,其中巴西占7100万吨,巴西大豆出口量大增,市场价格上涨,种植大豆的经济效益增加,导致巴西农民放弃种植甘蔗转而生产大豆,因此选项B符合题意。
巴西的气候、政策、劳动力并没有多大的变化,因此这些因素不是影响巴西农民“弃糖转豆”的主导因素,排除A、C、D。
5.【答案】B【解析】读材料可知,“我国智能手机制造业飞速发展,技术更新周期大大缩短”,基本上以三个月为一个周期,三个月内某一领域就会有技术更新,说明我国智能手机制造技术更新速度快,更新周期短;我国是全球第一大手机市场,竞争激烈,各手机生产公司加快技术研发,不断推出新机型,以抢占市场,故选B。
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测试试题(含答案)

第三章《农业地区的形成与发展》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建成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基本农田 4 亿亩,此中新增耕地 2 400万亩,为粮食连续丰产供给保障。
达成以下各题。
1.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主要工作是A.改良农业水利条件B.培养良种C.提升农业技术水平D.鼎力开发耕地后备资源2.此后我国粮食产量的增加,应主要依靠A.扩大耕地面积B.提升粮食单产C.大规模使用化肥、农药D.停止城市化进度读美国地区表示图, 达成下边小题。
3.影响图中河流流向的主要要素是()A.纬度地点B.洋流 C .海陆地点D.地形4.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 图示中部平原地区最典型的农业地区种类是() A.水稻栽种业B.乳畜业 C .商品谷物农业D.大牧场放牧业5.冬天牡丹催花需要从温度、湿度、光照等方面进行精准控制。
影响催花牡丹“花随人意应时开”的最主要要素是()A.天气B.土壤C.市场D.技术读世界局部地区图,回答以下各题。
6.图中暗影部分表示该地区某种农产品的主要产区,该农产品为A.茶叶B.稻米C.玉米D.天然橡胶7.图示地区栽种这类农作物的优势自然条件有A.土地面积广阔B.人口浓密、劳动力丰富C.雨热同期D.交通运输条件便利图甲是我国某省年降水量散布图,图乙为该省某地区甲河水系表示图。
读图表资料,回答以下各题。
编号构造模式投入产出比产值(元/亩)①林网—粮食—蘑菇1:2.441032.76②林网—枣—粮—草莓1:2.701819.10③林网—桃—粮—蔬菜1:2.711809.40④林网—苹果—粮食—蘑菇1:2.691865.008.图乙中甲河下游地区是重要的耕种区,目前限制其农业发展的突出自然要素是( ) A.土壤贫乏B.光照弱C.热量不足D.水源不足9.甲河流域为缓解当地的生态危机,踊跃试验各样林农联合的生态农业,上表为部分试验的效益成就。
此中,林农生态模式的每亩净利润最高的是( )A.①B.②C.③D.④读北京市农业散布图,达成以下各题。
人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三章产业区位因素单元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45分)下图为日本钢铁工业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日本旧钢铁工业中心布局的主要区位条件是()①铁资源丰富②海运条件便利③靠近煤炭产地④市场需求量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日本钢铁工业布局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①钢铁工业污染严重,临海布局利于排污②国内煤铁资源耗尽,目前完全依赖进口③巨型矿石运输船的出现降低了运输成本④冶金技术进步提高了原料和燃料利用率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我国扶贫方式常见的有易地搬迁扶贫与就地扶贫。
2020年5月12日起四川省凉山州"悬崖村"———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列尔村8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陆续搬迁至县城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悬崖村”采取易地搬迁扶贫的原因有()①地形起伏较大②贫困人口众多③水土流失严重④基础设施改造难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为了进一步做好当地精准扶贫工作,凉山州在今后发展过程中不可取的是()A.立足资源发展旅游业B.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C.发展现代金融服务业D.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某品牌手提电脑的生产分工如右图所示。
完成下面小题。
5.相比①②③类分工,影响④类分工布局的主要因素是()A.基础设施B.协作条件C.市场需求D.劳动力成本6.这种生产方式,反映了当今世界()A.信息透明化B.政治多极化C.文化多元化D.经济全球化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曾是不靠山、不靠水、不靠大中城市、不靠交通要道,地下没资源、地上没特产的贫困落后县。
改革开放以来,该县先后经历三次产业变革,特别是近年来“专业市场+电子商务”模式的兴起,“淘宝村”带动了羊绒制品、汽车配件、稀有金属产业的发展,并组建了运营网络辐射全国的龙飞物流园,成为冀东南县级城市中最大的物流企业,其经济发展综合水平连年位列全省30强。
(完整版)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三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三章一、单项选择题1.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A.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B.农作物品种的选择C.农作物生产所选择的地理位置D.农业与地理环境的相互联系2.水稻不宜生长在()A.热带季风气候区B.温带季风气候区C.亚热带季风气候区D.地中海气候区3.下列关于影响农业区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一成不变的B.自然因素变化较快C.社会经济因素变化较慢D.各区位因素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4.在农业的区位选择中,作用越来越大的是()A.气候B.交通运输C.市场D.政策5.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发展立体农业,造成这种农业模式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气候 B.水源C.地形 D.市场6.下列关于澳大利亚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耕作业已实现了商业化和机械化B.世界最大的羊毛生产国和出口国C.世界畜产品的最大产地D.农业地域类型为混合农业7.下列关于季风水田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季风水田普遍分布在亚洲B.作物以小麦、玉米、水稻为主C.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稻米生产国D.亚洲季风水田农业所产小麦占世界水稻总产量的绝大部分8.季风水田区的水稻种植业特点有()①机械化水平高②水利工程量大③单产低,商品率低④农场经营⑤科技水平低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⑤D.②⑤9.有关商品谷物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B.种植的作物是水稻和玉米C.俄罗斯的该类农业一般为国营的D.我国没有此类农业类型10.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一般有()①机械化水平高②地广人稀③市场广阔,交通运输便利④自然条件优越⑤农业科技发达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11.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农业生产国是()A.中国B.美国C.印度D.俄罗斯12.下列国家中商品谷物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均较为典型的是(①美国②阿根廷③加拿大④澳大利亚⑤南非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13.下列国家的大牧场上,以养牛为主的是()A.美国B.澳大利亚C.新西兰D.南非14.具有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特点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季风水田农业B.商品谷物农业C.大牧场放牧业D.乳畜业15.促进潘帕斯草原牧场的商品性经营的因素是()A.气候温暖B.地广人稀C.距海港近D.土地租金低16. 下列关于世界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A.季风气候区都是水田农业B. 发展中国家没有商品谷物农业的分布C. 乳畜业只分布在发达国家D. 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区17.乳畜业的生产对象主要是()A.奶牛B.奶羊C.牛奶D.奶制品南斯拉夫萨瓦河畔有一个农场,一进农场门,映入眼帘的是面积不大的耕地,荡漾着碧波的鱼池,令人悦目的森林,牛羊成群的牧场以及各种各样的加工厂,他们相辅相成,互为利用。
高一地理必修2第三章测试

第三章农业地域形成与发展复习题【知识结构】:1.农业区位有两层含义:一是农业生产所选定的____________;二是______与__________各因素的相互联系,这些因素就是农业的____________。
2.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有自然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社会经济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地中海气候区不能发展水稻种植主要受________因素影响。
千烟洲的立体农业主导因素主要是________。
改革开放以来,东南沿海一些耕地经历了“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的景观变迁,主导因素是________。
新疆绿洲农业最大限制性因素是________,也是主导因素。
影响大城市郊区的蔬菜、花卉、乳畜、肉、蛋、奶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
北京、天津等地停止水稻生产,该种耐旱作物,主要原因是当地___________。
温室改造了气候中的________条件。
梯田改造了自然条件中的_________条件。
灌溉设施则改变了______条件。
3.农业区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
________-因素较稳定,而___________因素变化较快。
_________的发展和农产品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使_______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例:中国冬季海南岛的“北运菜”;美国东南弗罗里达半岛蔬菜供应五大湖地区;阿根廷牛肉装上冷冻船供应欧洲。
4.农业地域是指一定的_____和一定的________阶段,在______、社会、经济和______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区。
同一地域内,农业生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具有相同的特征。
5.混合农业主要是以______业与______业想结合为特征的农业地域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三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作者:————————————————————————————————日期:
2
第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
A.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B.农作物品种的选择
C.农作物生产所选择的地理位置
D.农业与地理环境的相互联系
2.水稻不宜生长在()
A.热带季风气候区
B.温带季风气候区
C.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D.地中海气候区
3.下列关于影响农业区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一成不变的
B.自然因素变化较快
C.社会经济因素变化较慢
D.各区位因素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4.在农业的区位选择中,作用越来越大的是()A.气候B.交通运输
C.市场D.政策
3
5.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发展立体农业,造成这种农业模式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气候 B.水源
C.地形 D.市场
6.下列关于澳大利亚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耕作业已实现了商业化和机械化
B.世界最大的羊毛生产国和出口国
C.世界畜产品的最大产地
D.农业地域类型为混合农业
7.下列关于季风水田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季风水田普遍分布在亚洲
B.作物以小麦、玉米、水稻为主
C.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稻米生产国
D.亚洲季风水田农业所产小麦占世界水稻总产量的绝大部分8.季风水田区的水稻种植业特点有()
①机械化水平高②水利工程量大③单产低,商品率低④农场经营⑤科技水平低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②③⑤D.②⑤
9.有关商品谷物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4
A.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
B.种植的作物是水稻和玉米
C.俄罗斯的该类农业一般为国营的
D.我国没有此类农业类型
10.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一般有()
①机械化水平高②地广人稀③市场广阔,交通运输便利④自然条件优越⑤农业科技发达
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11.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农业生产国是()A.中国B.美国
C.印度D.俄罗斯
12.下列国家中商品谷物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均较为典型的是(①美国②阿根廷③加拿大④澳大利亚⑤南非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
13.下列国家的大牧场上,以养牛为主的是()A.美国B.澳大利亚
C.新西兰D.南非
5
14.具有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特点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季风水田农业B.商品谷物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D.乳畜业
15.促进潘帕斯草原牧场的商品性经营的因素是()A.气候温暖B.地广人稀
C.距海港近D.土地租金低
16. 下列关于世界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季风气候区都是水田农业
B. 发展中国家没有商品谷物农业的分布
C. 乳畜业只分布在发达国家
D. 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17.乳畜业的生产对象主要是()
A.奶牛B.奶羊
C.牛奶D.奶制品
南斯拉夫萨瓦河畔有一个农场,一进农场门,映入眼帘的是面积不大的耕地,荡漾着碧波的鱼池,令人悦目的森林,牛羊成群的牧场以及各种各样的加工厂,他们相辅相成,互为利用。
农田为畜牧业提供饲料,牲畜为农田提供粪肥,森林能保持水土,河池能润泽草木。
据此回答18—20题:
6
18.这个农场的农业是()
A.能量密集型农业
B.生态农业
C.外向型农业
D.传统的自然农业
19.你认为在这个特殊的农场中,解决农民生活燃料的最合理的措施是()
A.从农场外购进煤和石油
B.砍伐森林,利用农作物秸秆
C.建立火力发电厂
D.利用牧畜粪便、植物枯枝落叶等制取沼气
20.下列与该农业地域类型相似的农业区是()A.亚洲的水稻种植业
B.澳大利亚的小麦一牧羊带
C.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区
D.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
7
8
二、综合题(本题共2小题 ,共计20分)
21.读下图回答问题。
(12分)
(1)此图是
(国家)局部图,此区主要的农业地域 类型是 。
(2)该区发展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是: 、 、 。
(3)除了此农业类型外,该国还有 农业地域类型。
21题图 22题图
22.读“美国小麦区和玉米带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图中字母表示美国的小麦区和玉米带的分别是_____和____。
(2)
美国小麦区主要分布在 平原上,本区小麦发展的
自然条件是 。
地理试题答题卷
地理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8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D D C C C C D A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B A
C C
D A B D B
二、综合题(每空2分,共20分)
21.
(1)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
(2)气候温和,草类茂盛;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距海港近。
(3)商品谷物农业
22.
(1)E D
(2)中部
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丰富等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