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南区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
成都高新区22年发展规划

成都高新区22年发展规划“力争‘十四五’末全区GDP突破4000亿元,较2018年翻一番。
”这是2月26日,成都高新区2021年工作会议上透露出的最新信息。
同时,成都高新区明确“加快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增长极、中西部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国家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四个发展目标。
踏上新征程,再创新高度。
锚定“四个发展目标”,成都高新区正在向“十四五”时期的高质量发展不断奋进。
1、加大创新投入“十三五”期间,成都高新区成为四川省首个经济规模迈上2000亿元台阶的高科技园区。
202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400亿元,以8.3%经济增长率领跑全国,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晋升,稳居全国高新区第一方阵。
未来五年,成都高新区将如何撑起4000亿?科技创新是关键。
在上月底举行的2021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应用了隔空无线充电技术的OPPOX2021卷轴概念机引起公众关注。
该技术正是由成都高新区企业——成都斯普奥汀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斯普奥汀”)与OPPO合作开发,可以实现在十多厘米范围内自由“隔空充电”。
“我们看中成都高新区的政策优势和良好的创业环境,这里有专业的政务服务,以及企业发展的人才储备,很适合长远发展。
”斯普奥汀创始人兼董事长喻易强说,五年前,他带着创始团队和系统化的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研究成果回国创业,落户当年,就获得了成都高新区高层次人才创业启动扶持项目基金。
对于成都高新区而言,科技创新,依然是未来五年的“重头戏”。
“十四五”期间,成都高新区将继续加大创新投入,持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科技企业培育。
今年1月21日,成都高新区揭榜挂帅型研发机构(新型研发机构)“岷山行动”计划正式启动,未来五年,成都高新区将投入300亿元建设50个新型研发机构,其中科技投入不低于50亿元;发力核心技术攻关,到2025年力争省级及以上科技创新平台数量翻番,国家级研发机构达210个;积极争创国家实验室,谋划建设电磁空间与泛在互联实验室、生命健康四川省实验室,全面提升公共技术平台质量。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2017年度重点任务的通知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2017年度重点任务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公布日期】2017.03.30
•【字号】成办函〔2017〕47号
•【施行日期】2017.03.30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大气污染防治
正文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2017年度重点任务的通知
成办函〔2017〕47号成都高新区、成都天府新区管委会,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2017年度重点任务》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
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成都高新区、成都天府新区管委会,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要按照市政府部署和要求,明确任务目标,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工作措施,落实工作责任,倒排进度,扎实推进各项重点任务落实,确保完成PM10年均浓度≤97微克/立方米、PM2.5年均浓度≤58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230天的年度空气质量目标任务。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7年3月30日。
天府新区高新片区规划出炉 将开工650亿元项目

天府新区高新片区规划出炉将开工650亿元项目天府新区高新片区规划出炉将开工650亿元项目今日(11月28日)下午,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召开新闻通气会,对外宣布天府新区高新天府新城片区规划及项目建设情况。
根据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相关规划,成都高新区将大力培育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着力引领天府新区国际化现代化水平,努力成为天府新区创新发展的高端示范区。
据悉,今年到明年,成都高新区将加快其区内天府新区两大组团“大源组团”和“中和组团”建设发展,陆续新开工650亿元项目。
成都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杜必强,发展策划局、经贸发展局、科技局、投资服务局、规划建设局,成都高投置业公司、成都天府软件园公司、成都天河生物医药科技研发与产业化中心、成都高新国际低碳环保产业孵化器等企业主要负责人参加通气会并答现场媒体提问。
两大组团支撑天府新区高新天府新城片区已完成总体规划根据《天府新区总体规划》,天府新区高新天府新城片区位于成都市南中轴天府大道,北起绕城高速,南与双流华阳接壤,包括“大源”、“中和”两个组团,总用地面积55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48平方公里,规划人口74万人。
今年以来,成都高新区认真落实《天府新区总体规划》的要求,同步新编和调整修订了《天府新区高新天府新城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实现了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
其中,新编完成了新川创新科技园的总体规划、产业规划和控制性详规,调整修订了相应地区的控制性详规,使天府新区高新天府新城片区规划更加符合天府新区总体规划的要求。
两端两化定位天府新区高新天府新城片区将成创新发展示范区天府新区高新天府新城片区处于天府新区规划“一带两翼、一城六区”中的“一带”和“一城”,位于城市南中轴天府大道现代高端服务业聚集带的北端,因此,高新天府新城的总体规划定位是——“现代商务中心、高端产业新城”。
即:以金融和总部为代表的成都中央商务区(CBD),大力发展科技创新、软件外包、商务会展和文化旅游等高端服务业,建设宜居、宜业、宜人的现代化新城。
成都市郫都区生态文明建设十三五规划

二〇前言...............................................................................................6 一、规划基础............................................................................. 6 (一)“十二五”主要成效....................................................... 6 1. 产业发展结构持续优化....................................................... 6 2.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7 3. 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提高....................................................... 8 4. 生态文化建设特色鲜明....................................................... 8 (二)存在的问题..................................................................... 9 1. 资源能源约束仍然突出....................................................... 9 2. 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9 3. 水生态资源优势未充分发挥............................................. 10 4. 生态文明基础能力有待加强............................................. 10 二、面临形势........................................................................... 10 (一)国家对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新要求.......................11 (二)绿色低碳发展方向引领生态文明建设.......................11 (三)落实“西控”“中优”部署要求突出生态文明建设 12 (四)城市化快速发展要求加快生态文明建设...................12 三、总体要求........................................................................... 13 (一)指导思想....................................................................... 13
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总体规划(2023年2030)

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总体规划(2010-2030)1000字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是中国西部地区设立的国家级新区。
它位于成都市南部,总规划面积为1570平方公里,是我国继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广州南沙新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后成立的第六个国家级新区。
天府新区得名于四川“天府之国”的美称,寓意这里将成为新的繁荣发展之地。
在未来二十年,天府新区将进一步升级,成为多功能、具有高度智能化的现代化空间,核心竞争力大幅度提高。
为此,制定了2010—2030年规划,以实现“和谐、绿色、智慧、富康”的发展目标。
其中“和谐”,是指天府新区将构建一个和谐、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城区。
城市保持覆盖率70%,同时在2020年群众文化参与率达到85%;实施“领袖计划”和“菁英计划”,提供全方位的人才支撑;全民医疗共同发展,形成健康、和谐的社会氛围。
“绿色”,是指天府新区将以生态、零碳、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绿色发展为目标。
新城将创建“一轴、两带”的绿色空间格局,打造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实现城市绿色覆盖率达到40%以上、重要水体水质达到Ⅱ类及以上的目标;建设垃圾资源化、污水资源化的循环经济示范区,发展新能源产业以及产业人口的绿色交通体系。
“智慧”,是指天府新区将以“互联网+”、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管理等为标志,建设智慧城市。
新城将推进城市信息化建设,实现城市精益管理,确保创新能力的合理、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建成率达到80%。
“富康”,是指天府新区将着重发展现代产业,促进经济繁荣,树立产业之城的形象。
规划期内,新城将建成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为主体的产业核心区和现代商业区。
以创新驱动和改革引领为发展思路,加快建立全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和服务体系。
总之,天府新区“和谐、绿色、智慧、富康”的规划目标不仅对成都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和要求,还对中国西部地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成都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成府发[2008]60号
![成都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成府发[2008]60号](https://img.taocdn.com/s3/m/22141b32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7c.png)
成都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正文:---------------------------------------------------------------------------------------------------------------------------------------------------- 成都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市环保局、市发改委制订市政府2008年12月25日以成府发[2008]60号发布)第一条本办法所称主要污染物,是指化学需氧量(COD)、二氧化硫(SO2)和氨氮(NH3N)。
若国家调整考核指标,本办法也将相应调整。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市政府对各区(市)县政府(含成都高新区管委会,下同)“十一五”期间年度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
各年度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以各区(市)县政府与市政府签订的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责任书和市政府下发的其他污染减排文件为依据。
第三条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的责任主体是各区(市)县政府。
各区(市)县政府应依据市政府下达的减排任务,确定主要污染物年度削减目标,制定年度削减计划。
年度削减计划应于当年1月10日前报市减排办(市环保局)和市节能减排办(市发改委)。
第四条各区(市)县政府依照国家、四川省发布的《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统计办法》、《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办法》、《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和市政府的相关要求,负责建立本行政区的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考核体系(以下简称“三大体系”)以及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台账,及时调度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数据、主要减排措施进展情况以及环境质量变化情况等信息。
第五条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内容主要包括4个方面:(一)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完成情况和环境质量变化情况。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完成情况依据国家制定的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统计办法、监测办法、考核办法、核算细则以及我市制定的相关规定予以核定;环境质量变化情况依据市政府与各区(市)县政府签订的年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的要求核定。
天府新区成都高新片区中和组团建设项目推进情况

发展。
社会效益
02
中和组团建设项目的实施,提高了居民生活水平,改善了城市
环境,提升了城市形象。
生态效益
03
中和组团建设项目注重生态保护,通过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等
措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04 未来计划与展望
下一步工作计划
1 2 3
完成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推进中和组团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 桥梁、供水、供电、通讯等方面,提升区域内的 交通便利性和生活品质。
天府新区成都高新片区中和组团建 设项目推进情况
目录
• 项目背景介绍 • 项目建设内容与目标 • 建设进展与成果 • 未来计划与展望 • 总结与建议
01 项目背景介绍
天府新区概述
天府新区是四川省重点发展的 经济区,被定位为西部地区重 要的经济增长极和内陆开放高 地。
天府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和人文资源,是四川省现代化 建设的重要载体。
对未来发展的建议和展望
加强科技创新
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高 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向高端化、
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深化产城融合
优化城市功能布局,促进产业与 城市融合发展,提高城市综合承 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扩大对外开放
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引 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提升区域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建设中和组团范围内的道 路、桥梁、隧道等交通基 础设施。
建设中和组团内的教育、 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设 施。
开发中和组团内的住宅、 商业、文化等房地产项目。
提升中和组团内的生态环 境质量,建设公园、绿地 等公共空间。
建设目标与定位
01 打造天府新区的高品质生活居住区,成为城 市新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川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川府发[2008]18号
![四川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川府发[2008]18号](https://img.taocdn.com/s3/m/46c313c2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55.png)
四川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正文:---------------------------------------------------------------------------------------------------------------------------------------------------- 四川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四川省环保局制订四川省人民政府2008年7月1日以川府发[2008]18号批转)第一条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确保实现“十一五”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四川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川府发[2007]17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川府发[2007]39号)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的通知》(川府发[2007]60号)(以下简称《规划》)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对各市(州)人民政府“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完成情况的考核。
本办法所称主要污染物,是指《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的实施排放总量控制的三项污染物,即化学需氧量、氨氮和二氧化硫。
第三条“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的责任主体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各市(州)人民政府要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县级人民政府,并将其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项目和资金,严格监督管理,确保实现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
第四条各市(州)人民政府要按照《规划》和《目标责任书》的要求,确定主要污染物年度削减目标,制定年度削减计划。
年度削减计划应于当年1月15日前报省环境保护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高新南区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
一、规划目标
成都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区位于成都市南郊,与旧城区连为一体,面积为47平方公里,截止2004年末,高新南区总人口为14 .5万人,全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68亿元。
预计2007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55亿元,2010年可达到400亿元。
由于靠近城区,区内主要水体均受到有机污染,多为4-5类水;但环境空气质量良好,满足环境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要求,除交通干线外,声环境质量较好。
该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的目标是:通过规划的实施,用3至5年时间使环境污染得到基本控制,规划区环境质量达到相应标准的要求,初步实现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水污染总量控制规划
本规划涉及的河流为龙爪堰、栏杆堰两个控制单元。
1. 工业污染源调查及评价
工业污染源调查表见表8-2。
表8-2 工业污染源调查及排放量表
工业企业名称废水排放量
(t/a)
排污去向
水环境功能
区名称
污染物排放量
(kg/a)
COD Cr NH3-N
华西乳业有限责任公司128000 龙爪堰龙爪堰17664 166 成都高新电镀厂3500 龙爪堰龙爪堰500.5 69.3 四川嘉田制版有限公司8000 龙爪堰龙爪堰1088 144
成都新耀华食品有限公司21800 龙爪堰龙爪堰2746.8 413.64
成都新成食品有限公司15296 板桥堰栏杆堰1651 183
成都住矿电子有限公司181688 板桥堰栏杆堰8721 1998 四川海特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1675 污水管网9948 346 成都地奥制药集团148600 污水管网67613 2972 成都普天电缆股份有限公司390000 污水管网185250 8697 成都恩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100000 污水管网41200 2010 成都康宁光缆有限公司70000 污水管网31640 1386
成都美登高食品有限公司8500 污水管网3383 168 吉泰安(四川)药业有限公司8000 污水管网3384 168 成都旺旺食品有限公司309700 污水管网131932 6627.5 成都三联纺织印染有限公司17850 污水管网7318 339
四川华西医药发展有限公司7000 污水管网2464 149
2. 城市生活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各控制河段的生活污染源调查表见表8-3。
表8-3 城市生活污染源调查及排放量表
水环境功能城镇人口数人均综合用水人均综合排水生活污水平均浓度(mg/l)生活污染物排放量(t/a)
区名称 量×104人)
量(t/a ) 量(t/a ) COD 氨氮 COD 氨氮 龙爪堰 2.74 127.75 102.2 229 17.14 641.26 48.00 龙爪堰 2.32 127.75 102.2 229 17.14 542.97 40.64 栏杆堰
1.29
127.75
102.2
229
17.14
301.91
22.60
3. 农村生活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农村生活污染源调查表见表8-4。
表8-4 农村生活污染源调查及排放量表 县市名称 水环境功能区名称
生活污水平均浓度(mg/l )
污染物排放量(吨/年)
COD 氨氮 COD 氨氮 新兴村 龙爪堰 330 33 33.20 5.69 丰收村 龙爪堰 330 33 89.47 15.33 仁和村 龙爪堰 330 33 17.81 3.06 清和村 龙爪堰 330 33 74.10 12.70 灯塔村 龙爪堰 330 33 115.41 19.75 铜牌村 龙爪堰 330 33 17.89 3.07 殷家村 栏杆堰 330 33 64.23 10.99 庆云村 栏杆堰 330 33 74.14 12.71 三元村 栏杆堰 330 33 18.10 3.09 石桥村 栏杆堰 330 33 74.66 12.76 双河村 栏杆堰 330 33 67.95 11.72 大元村
栏杆堰
330
33
4.82
0.85
4. 地表水环境容量计算
入境水质达到标准要求时,高新区水污染物允许排放量计算结果见表8-5。
表8-5 控制单元允许排放量 单位:t/a
5. 各类污染物削减计划
根据成都高新区规划,到2007年全部取消规模化畜禽养殖和散养,农村面源的污染继续减少;全部工业污水和80%的城镇生活污水能够进入城市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为此,确定各控制单元的近期削减量见表8-6。
表8-6
2007年成都高新区入河污染物削减量 2010年各控制单元的削减量见表8-7。
表8-7 2010年成都高新区入河污染物削减量
由以上分析可见,从目前到2010年规划年,要使高新区各控制单元的水环境质量达标是可行的。
三、大气污染总量控制规划
1. 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除城镇居民区外,高新区大气污染源不多,统计情况见表8-8。
表8-8 南部园区主要大气污染源排放情况
编号企业名称
废气排放量
(万Nm3/a)
SO2排放量
(t/a)
烟尘排放量
(t/a)
所在位置
1 成都南星热电股分有限公司118575 1493 1130 石羊场乡
2 成都三瓦窑热电有限责任公司116480 2240 1400 桂溪乡
3 成都水泵厂69 3.32 2.49 永丰路
4 成都市三联纺织印染有限公司263 3.397 3.40 桂溪乡
5 成都仁和电镀厂263 3.397 3.40 桂溪乡
6 成都市高新电镀厂25 0.311 0.18 石羊场乡
2. 大气环境容量计算结果
根据A-P值法,计算出大气环境容量、允许低架源排放量、允许高架源排放量限制见表8-9、8-10、8-11。
表8-9 大气环境容量计算成果统计表(单位:C:mg/m3;Q:104t/a)
表8-10 低架源允许排放量计算成果统计表单位:C:mg/m3;Q:104t/a
表8-11 高架源污染物允许排放量限值计算成果统计表单位:C:mg/m3;Q:104t/a
3. 大气污染总量的负荷分配
高新区SO2及TSP实际排放量、允许排放量限值及削减量统计见下表8-12。
表8-12 各功能区SO2及TSP实际排放量及允许排放量限值
2007年高新南区SO2剩余环境容量为4717.74t/a,TSP剩余环境容量为15827.15 t/a。
至规划年2010年,SO2剩余环境容量为4710.37t/a,TSP剩余环境容量为15822.9t/a。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至规划年2010年,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均远小于环境容量所能承载的负荷,仍有较大的大气环境容量可提供企业自我发展之用。
四、固体废弃物总量控制规划
2004年高新区固体废物产生量约3724t/a,设有9个垃圾中转站,工业固废分散处理,未实现资源化利用。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固体废物的环境影响将日益突出。
1. 固体废弃物产生及排放量预测
根据表8-13中产生及排放强度可预测出2007年、2010年工业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及排放量。
表8-13 各规划期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及排放量单位:t/a
2. 固体废弃物处置及管理规划
(1)重点工程建设
南部园区发展迅速,现虽已有9个垃圾中转站,收运能力仍不能满足园区发展的需要。
因此,规划设置1个压缩能力为150t/d的垃圾压缩站。
(2)管理措施
①从清洁生产、循环经济角度控制各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引导企业系统内部减量化
和循环利用,降低单位产品固体废物产生量。
②设计合理的工业生产链,促进工业废渣的资源化的实现,使一个企业的废渣成为另一个企业的原料。
③建立并逐步完善区域性的危险废物交换网络。
建立专门的危险废物(固体废物)管理中心,充分发挥政府对危险废物的执法、管理和监督作用。
设立危险废物应急管理办公室,负责辖区内危险废物风险事故的应急管理。
五、成都高新南区总量控制规划工程及环保投资
为实现成都高新南区总量控制规划目标,拟采取的环保工程措施见表8-14
表8-14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区总量控制规划工程及投资估算
续表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