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现实主义绘画作品赏析

合集下载

外国美术赏析(20世纪绘画)

外国美术赏析(20世纪绘画)
其实是答辩的标题地方
SZM
早期绘画 文艺复兴时期绘画 巴洛克和洛可可时期绘画
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时期绘画


写实主义绘画 印象派、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绘画 20世纪绘画
SZM
20世纪绘画
1 2 3 4 5
野兽派绘画
表现主义绘画 立体派绘画
超现实主义
抽象主义
SZM
20世纪绘画
一. 野兽派绘画
“野兽”一词是形容他们的绘画作品中那令人惊愕的颜色,
SZM
20世纪绘画
《记忆的永恒》 达利
该画描绘了一个死寂 般宁静的旷野。平静 如镜的海,一抹平川 的沙滩,荒凉的海岸, 以及不可能在这个环 境中出现的方形台座, 一块板,一棵树。 画面突出表现了像软饼似的三块钟表,软绵绵的挂在枯树上和其它地方,近处 一张扭曲的脸,睫毛清晰可见,远处是一片湖水和岛屿。这些毫无联系的东西 构成了荒诞不经的画面,象征时间的扭曲,表达内心的一种永恒与瞬间的矛盾。
扭曲的形态,明显地与自然界的形状全然相悖。野兽派是1898至1908 年在法国盛行的一个现代绘画潮流。野兽派画家热衷于运用鲜艳、浓 重的色彩(往往直接从颜料管中挤出颜料),以直率、粗放的笔法 (不顾对象的体积和明暗,用纯色来代替透视),创造强烈的画面效
果,充分显示出追求情感表达的倾向,表现感情是野兽主义画家的宗
西班牙裔法国画家,西方现代美术中最富有 创造性和影响力的大师。 1900年至1904年,是他的“蓝色时期”; 1904年至1906年,是他的“粉红色时期”; 1906年至1907年间,他进入分析立体主义研究和创作时期; “综合立体主义”。 他的作品没有固定的主意,花样繁多、变化无常不可捉摸,但他永远忠实 于自由。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位画家像毕加索那样以惊人的坦诚之心和天真无邪的 创造力,以完全彻底的自由任意和随心所欲重造世界。 SZM

达利作品赏析---永恒的记忆

达利作品赏析---永恒的记忆

《记忆的永恒》——达利作品赏析说到喜欢的艺术家,个人还是最喜欢达利,高中的美术课上老师第一次介绍他的时候就被他个性的小胡子深深吸引。

随着不断深入的了解,越发觉得这个艺术家十分有个性,当然也就开始喜欢上他和他的艺术了。

而第一次认识达利就是从他的那幅《记忆的永恒》开始的。

《记忆的永恒》典型地体现了达利早期的超现实主义画风。

画面展现的是一片空旷的海滩,海滩上躺着一只似马非马的怪物,它的前部又像是一个只有眼睫毛、鼻子和舌头荒诞地组合在一起的人头残部;怪物的一旁有一个平台,平台上长着一棵枯死的树;而最令人惊奇的是出现在这幅画中的好几只钟表都变成了柔软的有延展性的东西,它们显得软塌塌的,或挂在树枝上,或搭在平台上,或披在怪物的背上,好像这些用金属、玻璃等坚硬物质制成的钟表在太久的时间中已经疲惫不堪了,于是都松垮下来。

达利承认自己在《记忆的永恒》这幅画中表现了一种由弗洛伊德所揭示的个人梦境与幻觉,是自己不加选择,并且尽可能精密地记下自己的下意识,自己的梦的每一个意念的结果。

而为了寻找这种超现实的幻觉,他曾去精神病院了解患病人的意识,认为他们的言论和行动往往是一种潜意识世界的最真诚的反映。

达利运用他那熟练的技巧精心刻画那些离奇的形象和细节,创造了一种引起幻觉的真实感,令观众看到一个在现实生活中根本看不到的离奇而有趣的景象,体验一下精神病人式的对现实世界秩序的解脱,这也许是超现实主义绘画的真正的魅力所在。

而达利的这种将幻觉的意象与魔幻的现实主义作对比的手法,更使得他的画在所有超现实主义作品中最广为人知。

“除了毕加索,萨尔瓦多·达利也许是最为知名的二十世纪画家。

”这是道恩·艾兹(英)在他所著的《达利》一书中的开场白。

确实,在超现实主义画派中,达利(Sal vador Dali,1904—1989)比其他画家更加声名显赫,或者可以说“臭名昭著”——这不仅仅因为他的那些想象力丰富得令人震惊的画面,更因为他那古怪得让人侧目的形象和行为。

太阳墙米罗作品赏析

太阳墙米罗作品赏析

太阳墙米罗作品赏析
米罗是二十世纪绘画大师,超现实主义绘画的伟大天才之一。

他的作品色感强烈,淳朴天真又诙谐,其鲜艳的色彩和丰富的装饰性,给人美的享受。

本次选择的作品叫《太阳墙》,画面非常富有童趣,宽大的画面,鲜艳的红色发挥了最大的视觉效果,画面色彩纯粹,结构简单,由圆形、不同的线条组成,给人的印象很深刻,同时给人很大的想象空间。

米罗的作品《太阳墙》,色彩鲜艳,构图简单。

作品的每一个元素没有固定的含义。

活动旨在通过与名画的对话与感知、想象,激发幼儿对色彩、对构图、对作品各元素的理解,从而在情感上喜欢作品,达到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目的。

米罗的太阳作品笔法弗精,虽善犹恶字形弗妙,虽熟犹生。

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

米罗的太阳作品冠绝时流其绘画,山水取人物、鞍马师法李公麟和唐人;工墨竹、花鸟,皆以笔墨圆润苍秀见长。

埃舍尔版画中的超现实主义

埃舍尔版画中的超现实主义

埃舍尔版画中的超现实主义埃舍尔(M.C. Escher)是一个著名的荷兰版画家,他被广泛认为是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先驱之一。

他的作品以错误视觉和错觉为特点,常被称为“奇幻艺术”或“魔术艺术”。

尽管他的作品常常只是纯粹的艺术抽象,但他的视觉技巧使他成为了“被广泛诠释成为一种突破现实世界的视觉艺术”的超现实主义代表之一。

以下是一些埃舍尔版画中超现实主义的例子。

1.《倒影》这幅作品是一幅有关镜子和反射的作品。

在画面左侧,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孤独的男人靠在一面墙上,在他的脚底下是一堆他自己的彩虹色的镜像,但这些镜像似乎没有反射出任何东西。

在画面的右边,我们可以看到一堆彩虹色的石块,就好像它们被镜子反射出来一样,但是这些石头似乎没有任何东西反射出来。

这幅作品描述了一种迷幻的情境,它的逻辑在于它是无解的,也正是这种逻辑迷惑了我们的眼睛和头脑。

2.《爬楼蜗牛》这幅作品展示了一只蜗牛爬起一座笔直的楼梯。

这似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作品的细节明确而准确地展示了蜗牛在爬行时其壳是如何围绕着楼梯缠绕的。

这幅作品引出了一个超现实的情境:蜗牛在一个不可能的地方完成了一项不可能的任务。

这个情境有一种迷人的奇怪性,因为它赋予了现实世界以不可想象的可能性。

3.《无限过程》这件作品展示了一个迷宫,似乎没有出路,但它同时展示了一些程序化生成的的几何图案。

这些图案看上去无限可复制,就像在无限制的计算机程序中一样。

这种模式重复本身的固有性质,使它们在视觉上和计算上都难以解释和理解,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超现实主义特征。

在某种程度上,这个模式模仿了人们的思维过程,我们不断地重复自己的想法,并把它们发展成新的想法。

4.《手与球》这件作品展示了一只人手托着一个球,并在球上显示出人手的反射。

这似乎是一个常规的画面,但在 closer look as ,我们可以看到人手和球体的形状是相互联系的,并且无法分辨出手与球体的具体形状。

这可以被视为一个超现实主义的图像,因为它迫使我们从一种习惯性的方式中解开我们的思维,更好地思考所看到的东西。

解读超现实主义艺术作品

解读超现实主义艺术作品
牡 牛 中间有一位扛镰 刀 的农夫 和一位 倒置 的妇 女 ; 画面下 方是

起奔 向那茫茫 的宇宙。那 如面饼般慵懒柔软 的钟表令人过 目难
忘, 深远 无边 的背景 给人 以寂冷 虚幻之感 。这些看似 无意识 的
虚幻场景 , 却是经过 了画家深 思与有 意识计 划、 营的结果 。弗 经
洛伊德 曾这 样对 达利说 : 你 的艺术 当中有 什 么东西使 我感 兴 “
治疗苦难和 不幸 留下 的伤 口, 而在那些色彩斑斓 的作 品背后 , 笔
者认 为 总有 苦涩 的东 西在其心 田。从他 的画 中, 我们 能感 受到
他 的热情 、 向往 、 忧郁、 恐惧 , 而这 一切 , 最终溶解在他 的画 中。
我 们 以前所 接受 的教 育 , 一直 是推 崇传 统 艺术 的, 尚技 崇
尔对俄 罗斯 乡村 的热情和对犹太人 小村庄 的由衷眷 恋。倾斜 的 房 屋 , 中的牛和羊 , 空 动物 与人类和谐 生活 , 样 的画面让人超 这 越 尘世 , 进入 了童话般绮 丽的心灵境界 。 生 日》 《 《 、 散步》 幅作 两 品以画 中人物摆脱地球 引力飘 浮在 空 中的形象描绘 了相爱 的两
捧 , 而逐渐形成 了辉煌的超现实主义运 动。 从
对 于它 的不 同意义 ; 而最令 人惊 奇的是这 幅画 中的三只造 型柔 软 的有 延展 性 的钟 表 , 它们慵 懒地或 挂在树 枝 上 , 或搭在 平 台 上, 或躺在 怪物的背上。它们本是人 类文明的唯一痕迹 , 却不 但 再 滴 滴答答 地转 动 了, 间从 此停止 , 时 或者 不 因人 的 意志 而存 在。达 利对这 些不 同寻 常的物体形 象的细致 刻画 , 人们感 受 让
2 世纪初 的诸 多其他 新艺术形 式一起 , 0 为欧美 国家后期现代 艺

米罗

米罗



1921年米罗举办首次个展,却一幅画也没卖 年米罗举办首次个展, 年米罗举办首次个展 但米罗没有气馁,他曾留下这样的感想: 出。但米罗没有气馁,他曾留下这样的感想: 那次个展虽然没有引起太多反响, “那次个展虽然没有引起太多反响,但那些少数 鼓励我的人,却让我怀抱了更大的希望, 鼓励我的人,却让我怀抱了更大的希望,并且让 我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 我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 1925年,米罗参加了在皮埃尔美术馆举行的 年 米罗参加了在皮埃尔美术馆举行的 皮埃尔 第一次超现实主义展览。从这之后, 第一次超现实主义展览。从这之后,米罗的作品 就被人们称为梦幻绘画。 年起, 就被人们称为梦幻绘画。从1930年起,米罗的作 年起 品定期在纽约等城市展出, 纽约等城市展出 品定期在纽约等城市展出,他作为超现实主义领 袖人物,在美国有很大影响。在世界画坛上, 袖人物,在美国有很大影响。在世界画坛上,他 的名望仅次子毕加索。 的名望仅次子毕加索。米罗的超常感受力使他能 用象征手法传达信息,用极自然的艺术语言、 用象征手法传达信息,用极自然的艺术语言、超 越时空的方式与观众交流。 越时空的方式与观众交流。他形象地表达了人类 最强烈的感情热爱、仇恨、信任和恐惧。 最强烈的感情热爱、仇恨、信任和恐惧。
米罗 Joan Miro
米罗 - 生平经历
早年生活
1893年 1893年4月20日,米罗出生于西班牙的巴塞罗那,父亲是一位钟 20日 米罗出生于西班牙的巴塞罗那, 表匠和银匠。体弱多病的小米罗并不喜欢读书, 表匠和银匠。体弱多病的小米罗并不喜欢读书,唯独对绘画表现出兴 但父亲并不支持米罗年少时的画家梦。 趣。但父亲并不支持米罗年少时的画家梦。 1907年,父亲送他进入巴塞罗那商业学校就读经营与会计。出于 1907年 父亲送他进入巴塞罗那商业学校就读经营与会计。 对家庭的责任,米罗17岁时当上一名商业职员。 17岁时当上一名商业职员 对家庭的责任,米罗17岁时当上一名商业职员。职员的职业让他抑 郁不乐,加上工作劳累,第二年他患了重病。身体复元后, 郁不乐,加上工作劳累,第二年他患了重病。身体复元后,米罗回到 巴塞罗那,他的家人同意他进入一所美术学校学习。同期, 巴塞罗那,他的家人同意他进入一所美术学校学习。同期,米罗又选 修桑特·鲁克艺术团体开设的课程 该团体早先成员“新艺术” 鲁克艺术团体开设的课程。 修桑特 鲁克艺术团体开设的课程。该团体早先成员“新艺术”建筑 师安托尼·戈蒂在建筑上的杰出创造性 戈蒂在建筑上的杰出创造性, 师安托尼 戈蒂在建筑上的杰出创造性,激发了年轻的学生米罗的热 给予米罗很深远的影响。在这个艺术团体, 情,给予米罗很深远的影响。在这个艺术团体,米罗结识了两位年轻 的艺术家乔恩·布拉兹和约瑟夫 劳伦斯·阿替格斯 布拉兹和约瑟夫·劳伦斯 阿替格斯, 的艺术家乔恩 布拉兹和约瑟夫 劳伦斯 阿替格斯,他和他们终生保持 往来。这个时候,米罗开始了绘画创作。 往来。这个时候,米罗开始了绘画创作。

埃舍尔版画中的超现实主义

埃舍尔版画中的超现实主义

埃舍尔版画中的超现实主义埃舍尔(Maurits Cornelis Escher)是一位荷兰出生的艺术家,他以其宛如魔术般的版画作品而闻名于世。

他的作品常常被称为“超现实主义艺术”,因为他通过创造不可能存在于现实中的场景和结构,打破了现实与幻想的界限。

埃舍尔的版画作品中充满了超现实的想象力和几何构图,其作品经常令观众感到迷惑和震撼。

埃舍尔的版画作品大多是通过木刻和石版画技术创作而成的。

他运用了大量的几何图形和对称结构,创造了一系列充满错觉和超现实意境的作品。

在他的作品中,观众常常会发现一些不可能存在于现实中的场景,比如无限重复的空间、不停延伸的楼梯和自相矛盾的几何图案等。

这些超现实的元素使得埃舍尔的作品具有了与生俱来的魔幻色彩,同时也让人不禁产生对现实的质疑和思考。

埃舍尔的版画作品中常常出现的一个主题是“无限”。

他通过大胆的构图和几何图形的重复,创造出了一种无限延伸和循环的错觉。

比如他创作的《无尽的楼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画中的楼梯无论怎么爬都无法到达终点,给人一种无限循环的感觉。

这种对无限的探索和表现,成为了埃舍尔版画作品中的一大主题,也是他超现实主义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

除了无限主题外,埃舍尔的作品中还常常出现一些几何图形的幻觉和错觉。

他善于利用对称性和空间关系,创造出了一系列不可能存在的场景和结构。

比如他的作品《相对论》中,画面中三个人的位置关系似乎不符合常理;《天使与魔鬼》中,一个正方体上的结构一会儿是天使,一会儿又变成了魔鬼;《蜥蜴》中则是一系列相互倒映、环绕的蜥蜴图案,给人以一种错觉的感觉。

这些幻觉和错觉的创造,使得埃舍尔的作品更加超现实且充满了魔幻色彩。

埃舍尔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常常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赏。

他的作品不仅引起了人们对艺术的思考和探讨,也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观看体验。

观赏埃舍尔的作品,就如同置身于一个充满错觉和幻觉的世界中,给人一种超越现实的感受和体验。

他的超现实主义艺术成为了艺术史上的经典,也为后人的艺术创作带来了新的启发和影响。

毕加索作品赏析

毕加索作品赏析

毕加索作品赏析-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毕加索《坐着的玛丽••••••••••••泰雷兹》这是毕加索超现实主义时期的作品,人物外形柔和,当然是毕加索式的柔和,线条却又梗又硬,具有希腊式面孔的女人,在他的笔下变成了正面和侧面的缝合体。

构图简单、有趣、线条明快流畅,色彩明快。

人物富于表现力。

毕加索《格尔尼卡》此画结合立体主义、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风格表现痛苦、受难和兽性:画中右边有一个妇女举手从着火的屋上掉下来,另一个妇女冲向画中心;左边一个母亲与一个死孩;地上有一个战士的尸体,他一手握剑,剑旁是一朵正在生长着的鲜花;画中央是一匹老马,为一根由上而下的长矛刺杀,左边有一头举首顾盼的站着的牛,牛头与马头之间是一只举头张喙的鸟;上边右面有一从窗口斜伸进的手臂,手中掌着一盏灯,发出强光,照耀着这个血腥的场面。

全画用黑、白,格尔尼卡(5张)与灰色画成。

这幅画描绘了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遭德军飞机轰炸后的惨状。

画家通过这幅画表达了对法西斯暴行的强烈抗议此画不是用写实的手法进行报道,而是采取象征性的手法有力地揭露了侵略战争的罪恶和法西斯的暴行。

一种史诗般的悲壮触动着观众的视觉和心灵。

画面里没有飞机,没有炸弹,却聚集了残暴、恐怖、痛苦、绝望、死亡和呐喊。

被践踏的鲜花、断裂的肢体,号啕大哭的母亲、仰天狂叫的求救,断臂倒地的男子、濒死长嘶的马匹……这是对法西斯暴行的无声控诉,撕裂长空。

画家以半抽象的立体主义手法,以超时空的形象组合,打破了空间界限,蕴含了愤懑的抗议,成就了史诗的悲壮;在支离破碎的黑白灰色块中,散发着无尽的阴郁、恐惧,折射出画家对人类苦难的强大悲悯。

毕加索采用了剪贴画的艺术语言。

不过,画中那种剪贴的视觉效果,并不是以真正的剪贴手段来达到的,而是通过手绘的方式表现出来。

那一块叠着另一块的“剪贴”图形,仅限于黑、白、灰三色,从而有效地突出了画面的紧张与恐怖气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达利和毕加索都分别是开创一代绘画史的艺术先驱, 达利和毕加索都分别是开创一代绘画史的艺术先驱, 受人景仰的画坛奇才。虽然许多评论家认为两人在 受人景仰的画坛奇才。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绘画风格趋同,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绘画风格趋同,但两人就同一战 争题材却存在表现手法截然不同的表现。 争题材却存在表现手法截然不同的表现。达利的画 面木然的表现这战争的血腥和无人性, 面木然的表现这战争的血腥和无人性,而毕加索的画 面则充满着对人民的同情,同时也对未来充满信心。 面则充满着对人民的同情,同时也对未来充满信心。 而这不同的表现后面有深刻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 而这不同的表现后面有深刻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
超现实主义绘画的特点
在超现实主义绘画中, 在超现实主义绘画中,画家们开始探索自己非理性的一 以找到新的创作自由。 面,以找到新的创作自由。虽然超现实主义绘画作品情 景奇异怪诞,与现实格格不入,体现了“反常” 景奇异怪诞,与现实格格不入,体现了“反常”的特 却具有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永恒感,给人以灵验、 征,却具有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永恒感,给人以灵验、虚 无的感觉。这是一个被抑制的日常世界, 无的感觉。这是一个被抑制的日常世界,这些作品隐喻 着人和宇宙破裂却又相互联系的矛盾,充分体现了“ 着人和宇宙破裂却又相互联系的矛盾,充分体现了“反 常合道”的艺术魅力。 常合道”的艺术魅力。
其它超现实主义作品欣赏
En尼卡》
画面里没有飞机,没有炸弹,却聚集了残暴、恐怖、 画面里没有飞机,没有炸弹,却聚集了残暴、恐怖、 痛苦、绝望、死亡和呐喊。被践踏的鲜花、 痛苦、绝望、死亡和呐喊。被践踏的鲜花、断裂的肢 号啕大哭的母亲、仰天狂叫的求救, 体,号啕大哭的母亲、仰天狂叫的求救,断臂倒地的 男子、濒死长嘶的马匹…… ……这是对法西斯暴行的无声 男子、濒死长嘶的马匹……这是对法西斯暴行的无声 控诉,撕裂长空。 控诉,撕裂长空。
超现实主义绘画作品赏析
第四组: 第四组:朱可 尧
肖菲
侯雪竹
麻羽飞
岳江
制作人: 制作人:肖菲 主讲人: 主讲人:朱可




达利
《内战的预感》 内战的预感》
画中的主体形象是人体 经拆散后重新组合起来 的荒诞而又恐怖的形象。 的荒诞而又恐怖的形象。 形似人的内脏的物体堆 满了地面。 满了地面。所有这一切 都是以写实的手法画出 来的,具有逼真的效果。 来的,具有逼真的效果。 这显然不是现实的世界, 这显然不是现实的世界, 而是像人做噩梦时所呈 现的离奇而又恐怖的情 景。这是当时笼罩在西 班牙国土上的内战的预 兆在画家头脑中的反映 的产物。 的产物。从这个意义上 讲,这一作品是对非正 义战争的一种控诉。 义战争的一种控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