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耳穴及耳图
常用耳穴的定位和主治表

解剖分部
穴名
定位
主治
耳轮脚
及耳轮部
膈(耳中)
在耳轮脚上
呃逆、黄疸
直肠(直肠下段)
耳轮起始部,近屏上切迹的耳轮处,与大肠穴同水平
便秘、脱肛、里急后重
尿道
直肠穴上方,与膀胱穴同水平的耳轮处
尿频、尿急、遗尿
肛门(痔核点)
与对耳轮上脚前缘相对的耳轮处
痔,肛裂,脱肛,肛门周围炎
外生殖器
尿道穴上方,在与交感穴同水平的耳轮处
落枕,颈椎综合征
胸椎(乳腺)
轮屏切迹至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连线的中2/5处
胸胁疼痛,经前乳房胀痛,乳腺炎,产后泌乳不足
腰骶椎
轮屏切迹至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连线的上2/5处
腰骶部疼痛
颈
颈椎穴前侧近耳腔缘
落枕、颈部扭伤、瘿气
胸
胸椎穴前侧近耳腔缘
胸、胁部病症
腹
腰骶椎穴前侧近耳腔缘
腹痛、腹泻、腹胀,急性腰扭伤
腹痛,腹泻,胆道疾患,鼻塞,心动过速
上耳根(郁中、脊髓1)
耳根最上缘
鼻出血
下耳根(郁中、脊髓2)
耳垂与面颊交界下缘
头痛、牙痛、咽喉痛、哮喘
耳背沟(降压沟)
对耳轮上下脚及对耳轮在耳廓背面呈“Y”形凹沟部
高血压,皮肤瘙痒症
风溪(结节内、过敏区、荨麻疹点)
指、腕两穴之间
荨麻疹、皮肤瘙痒症,过敏性鼻炎
腕
平耳轮结节突起处的耳舟部
腕部扭伤、肿痛
肩(阑尾2)
与屏上切迹同一水平线的耳舟部
肩关节周围炎,肩部疼痛
肩关节
肩Hale Waihona Puke 锁骨穴之间肩关节炎锁骨(肾炎点、阑尾3)
耳穴 ppt课件

[主治]睾丸炎,附睾炎,外阴瘙
痒。
5·肛门 [部位]在三角窝前方的耳轮处。 [主治] 痔疮,肛裂。
6·耳尖 [部位]在耳廓向前对折的上部尖
端处。 [主治]发热,高血压,急性结膜
炎,麦粒肿。 7·结节 [部位]在耳轮结节处。 [主治]头晕,头痛,高血压。
8·轮1 [部位]在轮结节下方的耳轮处。 [主治]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
17.心 [部位]在耳甲腔正中凹陷处。 [主治]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心律 紊乱(过速、过缓、不齐)、心绞痛、 高血压、冠心病等
血管性头痛;神经官能症、神 经衰弱、精神病、失眠、多梦
口腔炎、咽炎、失语等
18·气管 [部位]在心区与外耳门之间。 [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咳嗽、
气喘 咽喉炎 感冒
19·肺 [部位]在心、气管区周围处。 [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 胸痛、感冒
7·咽喉 [部位]在耳屏内侧面上1/2处
。 [主治]急慢性咽炎,失音,
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 8·内鼻 [部位]在耳屏内侧面下1/2处
。 [主治]感冒,鼻炎,副鼻窦
炎,鼻衄。
(六)对耳屏穴位 1·额 [部位]在对耳屏外侧面的前部。 [主治]前头痛、头晕 失眠、神经衰弱
鼻炎、副鼻窦炎、牙痛、近视眼
咽炎、气管炎、支气管炎。
2·食道 [部位]在耳轮脚下方中1/3处。 [主治]食道痉挛性狭窄、食道 炎、 吞咽后1/3处。 [主治]贲门疾患:如贲门痉挛、 呕吐、恶心、纳呆
胸闷不适
(七)耳甲穴位 4·胃
[部位]在耳轮脚消失处。 [主治]治疗各种胃病:胃炎、胃 溃疡、胃痉挛、胃肠功能紊乱、
9·腹 [部位] 腰骶椎内侧。 [主治]腹痛,腹胀,腹泻,急性腰扭 伤,肥胖。
中医耳穴-ppt课件

2、神经体液学说 耳廓有丰富的神经分布 脊神经丛的耳大神经和枕小神经
脑神经的耳颞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迷 走神经的分支、交感神经的分支。 体液中神经乙酰胆碱、17羟皮质类固醇、三 磷酸腺苷、儿茶酚胺、内源性吗啡物质等对 全身的调节和整合作用。
耳神经血管分布图
3、全息理论 内蒙古的张颖清氏在研究胚胎发育过程中发 现DNA半保留复制和细胞的有丝分裂,提出 了著名的生物全息论。
耳穴视诊法
变色(约50%):红色反应、白色反应、暗 灰色反应、深褐色反应。 变形(约20%):隆起、凹陷、点状、片状、 隆起伴有点片状凹陷或不规则凹陷。 耳穴皮肤粗糙不平增厚或是皱褶 丘疹(约15%) :常见点状丘疹或水炮样丘 疹 脱屑(约10%):白色糠皮样或鳞状脱屑 血管变化(15%):血管扩张、扭曲、网状、 血管中断。
(一)耳穴治病机理
1、经络学说: 中医认为身体脏腑,皮肤孔窍,四肢百骸通过经络 与耳廓紧密联系,故有"耳为宗脉之所聚"。
中医认为疾病的途径:病邪-→经络口-→络脉-→节 --经脉-→脏腑。"有诸内必有诸外",脏腑有病也会 反映到经络口来,耳廓面积小,病经口更容易找。 当人体生病时,在相应耳廓上有反应点,刺激穴位 达到宣通经络、疏通气血、镇静止痛、脱敏止痒等 功效。
(三)耳廓的分区
1.耳轮分区:共分为12区 2.耳舟分区:共分为6区 3.对耳轮分区:共分为13区 4.三角窝分区:共分为5区 5.耳屏分区:共分为4区 6.对耳屏分区:共分为4区 7.耳甲分区:共分为18区 8.耳垂分区:共分为9区 9.耳背分区:共分为5区
6.对耳屏分区:共分为4区 7.耳甲分区:共分为18区 8.耳垂分区:共分为9区 9.耳背分区:共分为5区
人体耳穴图

人体耳穴图耳穴在耳部得分布有一定规律,与身体各部相应得穴位在耳廓得分布象一个倒置得胎儿。
一般说来,与头面部相应得穴位在耳垂;与上肢相应得穴位在耳舟;与躯干与下肢相应得穴位在对耳轮与对耳轮上下、脚;与内脏相应得穴位多集中在耳甲艇与耳甲腔、为了便于掌握耳针穴位得部位,必须熟悉耳廓解剖名称耳轮:耳廓最外缘得卷曲部分;其深入至耳腔内得横行突起部分叫”耳轮脚”;耳轮后上方稍突起处叫”耳轮结节”;耳轮与耳垂得交界处叫”耳轮尾”。
对耳轮:在耳轮得内侧,与耳轮相对得隆起部,又叫对耳轮体;其上方有两分叉,向上分叉得一支叫”对耳轮上脚”,向下分叉得一支叫”对耳轮下脚”。
三角窝:对耳轮上脚与下脚之间得三角形凹窝。
耳舟:耳轮与对耳轮之间册沟,又称舟状窝。
耳屏:指耳廓前面瓣状突起部,又叫耳珠。
屏上切迹:耳屏上缘与耳轮脚之间得凹陷。
对耳屏:对耳轮下方与耳屏相对得隆起部。
屏间切迹:耳屏与对耳屏之间得凹陷。
屏轮切迹:对耳屏与对耳轮之间得稍凹陷。
耳垂:耳廓最下部,无软骨得皮垂。
耳甲艇:耳轮脚以上得耳腔部分。
耳甲腔:耳轮脚以下得耳腔部分。
外耳道开口:在耳甲腔内得孔窍。
常用耳穴1、耳中(膈) HX1定位:耳轮角处,即耳轮1区。
应用:血虚、血瘀、血热引起得皮肤疾患,顽固性得皮肤瘙痒、荨麻疹。
2、直肠 HX2定位:耳轮脚棘前上方得耳轮处。
应用:便秘。
3、耳尖 HX6、7定位:耳廓向前对折得上部尖端处。
应用:头面五官科各种急性炎症,如麦粒肿,目赤肿痛,咽喉肿痛,面神经炎,荨麻疹,湿疹,痤疮,皮肤瘙痒等。
4、风溪 SF1、Zi定位:耳轮结节前方,指与腕之间,耳舟1、2处交界处。
应用:皮肤过敏,皮肤瘙痒;荨麻疹,湿疹;指掌角化症;痤疮。
5、交感 AH6a定位:耳轮下脚得末端与耳轮交界处。
应用: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诸证,失眠,多汗,颜面潮红等。
6、子宫(内生殖) TF2定位:在三角窝前1/3得凹陷处。
应用: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白带过多,盆腔炎;黄褐斑,痤疮;肥胖。
彩色耳穴实拍图耳穴快速记忆法定位法及各种操作方法课件

06
注意事项与实操练习
操作前的准备事项
环境准备
确保操作环境清洁、安静 ,避免干扰和打扰。
工具准备
准备好所需的耳穴定位工 具、按摩工具等,确保其 干净、完好。
个人准备
操作者应保持良好的个人 卫生,双手干净,穿着整 洁。
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精确定位
根据彩色耳穴实拍图,确保准确找到耳穴位置 ,避免偏离。
穴位分布
耳穴按照人体解剖部位分布在耳廓的不同区域,如头面部、躯干部、四肢部等 。每个部位都有相应的耳穴,便于诊断和治疗。
耳穴疗法的原理和效果
原理
耳穴疗法主要基于中医的经络理论和脏腑学说,通过刺激耳穴来调和气血、调整 脏腑功能,达到治病养生的目的。同时,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耳穴刺激能够激 活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产生镇痛、抗炎、抗过敏等多种生理效应。
总结词:通过贴压耳穴来刺激相 应器官和部位。
耳穴针刺法
总结词:通过针刺耳 穴来调节身体功能和 治疗疾病。
详细描述
选择合适的针具:根 据需求和体质选择合 适的针具,如细针、 毫针等。
确定刺激点:根据病 症确定需要针刺的耳 穴刺激点。
针刺操作:将针具刺 入选定耳穴,以一定 角度和深度进行刺激 ,达到调节身体功能 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注意操作前需消毒严 格,避免感染。
将心脏耳穴与心脏部位关联,将 肺耳穴与呼吸功能关联,从而更 容易记住它们的位置和作用。
分类记忆法
定义
根据耳穴的位置、形状、颜色等特征 进行分类,以便记忆。
示例
将耳垂上的穴位分为一类,将耳轮上 的穴位分为另一类,再根据不同颜色 、形状等特征细分,以便更容易记忆 和识别。
图像记忆法
定义:通过使用图像、图表等视觉辅助工具,帮助记忆耳穴的位置和功 能。
耳穴图

耳穴图(耳朵人体全息图)1 耳廓表面解剖为了便于掌握耳针穴位的部位,必须熟悉耳廓解剖名称耳轮:耳廓最外缘的卷曲部分;其深入至耳腔内的横行突起部分叫"耳轮脚";耳轮后上方稍突起处叫"耳轮结节";耳轮与耳垂的交界处叫"耳轮尾"。
对耳轮:在耳轮的内侧,与耳轮相对的隆起部,又叫对耳轮体;其上方有两分叉,向上分叉的一支叫"对耳轮上脚",向下分叉的一支叫"对耳轮下脚"。
三角窝:对耳轮上脚和下脚之间的三角形凹窝。
耳舟:耳轮与对耳轮之间册沟,又称舟状窝。
耳屏:指耳廓前面瓣状突起部,又叫耳珠。
屏上切迹:耳屏上缘与耳轮脚之间的凹陷。
对耳屏:对耳轮下方与耳屏相对的隆起部。
屏间切迹: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
屏轮切迹:对耳屏与对耳轮之间的稍凹陷。
耳垂:耳廓最下部,无软骨的皮垂。
耳甲艇:耳轮脚以上的耳腔部分。
耳甲腔:耳轮脚以下的耳腔部分。
外耳道开口:在耳甲腔内的孔窍。
2 耳穴在耳廓上的分布规律人体发生疾病时,常会在耳廓的相应部位出现"阳性反应"点,如压痛、变形、变色、水疱、结节、丘疹、凹陷、脱屑、电阻降低等,这些反应点就是耳针防治疾病的刺激点,又称耳穴。
耳穴在耳廓的分布有一定规律,一般来说耳廓好象一个倒置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朝上。
其分布规律是:与头面部相应的穴位在耳垂邻近;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舟;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和对耳轮上、下脚;与骨脏相应的穴位多集中在耳甲艇和耳甲腔;消化道在耳轮脚周围环形排列。
耳穴分布规律表身体部位耳穴分布区域头面部耳垂或附近上肢耳舟下肢对耳轮上下脚躯干对耳轮胸腔脏器耳甲腔腹腔脏器耳甲艇盆腔脏器三角窝消化道耳轮脚周围环形排列穴位名称:膈[耳穴]【定位】:在耳轮脚上。
【主治】:呃逆,黄疸。
穴位名称:直肠下段[耳穴]【定位】:在耳轮起始端,近屏上切迹处(与大肠穴同水平的耳轮处)。
(完整版)常用耳穴的定位和主治表

胸椎(乳腺)
轮屏切迹至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连线的中2/5处
胸胁疼痛,经前乳房胀痛,乳腺炎,产后泌乳不足
腰骶椎
轮屏切迹至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连线的上2/5处
腰骶部疼痛
颈
颈椎穴前侧近耳腔缘
落枕、颈部扭伤、瘿气
胸
胸椎穴前侧近耳腔缘
胸、胁部病症
腹
腰骶椎穴前侧近耳腔缘
腹痛、腹泻、腹胀,急性腰扭伤
在耳轮脚下方中1/3处
食道炎、食道痉挛
贲门
在耳轮脚下方后1/3处
恶心、呕吐、贲门痉挛
胃
在耳轮脚消失处
胃痛、呃逆、呕吐、消化不良,失眠,牙痛
十二指肠
在耳轮脚上方后1/3处
十二指肠溃疡,幽门痉挛,胆道疾病
小肠
在耳轮脚上方中1/3处
消化不良、心悸,腹痛
大肠(结肠、血基点)
在耳轮脚上方前1/3处
痢疾、腹泻、便秘,咳嗽,座疮
三角窝部
神门
在三角窝后1/3的上部
失眠、多梦、烦躁
盆腔
在三角窝后1/3下方
盆腔炎、腰痛
内生殖器(子宫、精宫、天癸)
在三角窝前1/3凹陷处
痛经、带下、不孕、阳痿、遗精
角窝上(降压点)
三角窝前上方
高血压
耳屏部
外耳(耳)
屏上切迹前方近耳轮部
耳聋,耳鸣,眩晕,外耳道炎,中耳炎
外鼻(鼻净点、饥点)
在耳屏外侧面正中稍前
遗尿、失眠、内耳性眩晕
枕
在对耳屏外侧的后上方
头痛、失眠、神经衰弱、眩晕、哮喘
颞(太阳)
在对耳屏外侧的中部
偏头痛
额
在对耳屏外侧面的前下方
前头痛、头昏,失眠,眩晕
标准耳穴图

标准耳穴图(耳朵人体全息图)1 耳廓表面解剖为了便于掌握耳针穴位的部位,必须熟悉耳廓解剖名称耳轮:耳廓最外缘的卷曲部分;其深入至耳腔内的横行突起部分叫"耳轮脚";耳轮后上方稍突起处叫"耳轮结节";耳轮与耳垂的交界处叫"耳轮尾"。
对耳轮:在耳轮的内侧,与耳轮相对的隆起部,又叫对耳轮体;其上方有两分叉,向上分叉的一支叫"对耳轮上脚",向下分叉的一支叫"对耳轮下脚"。
三角窝:对耳轮上脚和下脚之间的三角形凹窝。
耳舟:耳轮与对耳轮之间册沟,又称舟状窝。
耳屏:指耳廓前面瓣状突起部,又叫耳珠。
屏上切迹:耳屏上缘与耳轮脚之间的凹陷。
对耳屏:对耳轮下方与耳屏相对的隆起部。
屏间切迹: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
屏轮切迹:对耳屏与对耳轮之间的稍凹陷。
耳垂:耳廓最下部,无软骨的皮垂。
耳甲艇:耳轮脚以上的耳腔部分。
耳甲腔:耳轮脚以下的耳腔部分。
外耳道开口:在耳甲腔内的孔窍。
2 耳穴在耳廓上的分布规律人体发生疾病时,常会在耳廓的相应部位出现"阳性反应"点,如压痛、变形、变色、水疱、结节、丘疹、凹陷、脱屑、电阻降低等,这些反应点就是耳针防治疾病的刺激点,又称耳穴。
耳穴在耳廓的分布有一定规律,一般来说耳廓好象一个倒置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朝上。
其分布规律是:与头面部相应的穴位在耳垂邻近;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舟;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和对耳轮上、下脚;与骨脏相应的穴位多集中在耳甲艇和耳甲腔;消化道在耳轮脚周围环形排列。
耳穴分布规律表身体部位耳穴分布区域头面部耳垂或附近上肢耳舟下肢对耳轮上下脚躯干对耳轮胸腔脏器耳甲腔腹腔脏器耳甲艇盆腔脏器三角窝消化道耳轮脚周围环形排列穴位名称:膈[耳穴]【定位】:在耳轮脚上。
【主治】:呃逆,黄疸。
穴位名称:直肠下段[耳穴]【定位】:在耳轮起始端,近屏上切迹处(与大肠穴同水平的耳轮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pg
Fpg
耳廓表面解剖耳轮:耳廓最外缘の卷曲部分;其深入至耳腔内の横行突起部
分叫“耳轮脚”:耳轮后上方稍突起处叫“耳轮结节”;耳轮与耳
垂の交界处叫“耳轮尾”。
对耳轮:在耳轮の内侧,与耳轮相对の隆起部,又叫对耳轮体;其上方有两分叉,向上分叉の一支叫“对耳轮上脚”,向下分叉の
一支叫“对耳轮下脚”。
三角窝:对耳轮上脚和下脚之间の三角形凹窝。
耳舟:耳轮与对耳轮之间凹沟,又称舟状窝。
耳屏:指耳廓前面瓣状突起部,又叫耳珠。
屏上切迹:耳屏上缘与耳轮脚之间の凹陷。
对耳屏:对耳轮下方与耳屏相对の隆起部。
屏间切迹:耳屏与对耳屏之间の凹陷。
屏轮切迹:对耳屏与对耳轮之间の稍凹陷处。
耳垂:耳廓最下部,无软骨の皮垂。
耳甲艇:耳轮脚以上の耳腔部分。
耳甲腔:耳轮脚以下の耳腔部分。
外耳道开口:在耳甲腔内の孔窍。
Fpg
Fpg 常用耳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