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P最小系统电路设计

合集下载

F2812DSP的最小系统设计

F2812DSP的最小系统设计

} 3.3 异步串行通信测试程序 void scib_init(void) { ScibRegs.SCIFFTX.all=0xE040;//允许接收,使 //能FIFO,没有FIFO中断,清除TXFIFINT ScibRegs.SCIFFRX.all=0x2021;//使能FIFO接 //收,清除RXFFIN ScibRegs.SCIFFCT.all=0x0000;//禁止波特率校 //验 ScibRegs.SCICCR.all=0x0007;//1个停止位,无 //校验,禁止自测试,空闲地址模式,字长8位 ScibRegs.SCICTL1.all=0x0003; //复位 ScibRegs.SCICTL2.all=0x0003; ScibRegs.SCIHBAUD=0x0001; //设定波特率 ScibRegs.SCILBAUD=0x00E7; //为 9600bps ScibRegs.SCICTL1.all=0x0023; //退出RESET } interrupt void scibRxFifoIsr(void) { recveddata=ScibRegs.SCIRXBUF.all;//从缓冲区 //接收数据 recveddata&=0xFF; //接收数据高8位清零 if(recveddata=='a') //如果接收到的数据为‘a’ { Light=0xFFFE; StartCpuTimer0();//开定时器,流水灯工作 } ScibRegs.SCIFFRX.bit.RXFFOVRCLR=1; ScibRegs.SCIFFRX.bit.RXFFINTCLR=
《 DSP及其在控制中的应用》课程 报告
题目: F2812DSP的最小系统设计
院 系: 航天学院 学 科: 控制科学与工程

基于TMS320F2812的DSP最小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TMS320F2812的DSP最小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基于TMS320F2812的DSP最小系统设计要求:TMS320F2812的DSP最小系统设计包括两个模块,即硬件设计模块和软件检测模块。

硬件设计模块包括电源设计、复位电路设计、时钟电路设计、存储器设计、JTAC接口设计等。

软件检测模块需要编写测试程序。

用Protel软件绘制原理图和PCB图。

从理论上分析,设计的系统要满足基本的信号处理要求。

DSP主要应用在数字信号处理中,目的是为了能够满足实时信号处理的要求,因此需要将数字信号处理中的常用运算执行的尽可能快。

这就决定了DSP的特点和关键技术。

适合数字信号处理的技术:DSP包涵乘法器,累加器,特殊地址发生器,领开销循环等;提高处理速度的技术:流水线技术,并行处理技术,超常指令等。

DSP对元件值的容限不敏感,受温度、环境等外部参与影响小;容易实现集成;VLSI 可以时分复用,共享处理器;方便调整处理器的系数实现自适应滤波;可实现模拟处理不能实现的功能:线性相位、多抽样率处理、级联、易于存储等;可用于频率非常低的信号。

关键词: TMS320F2812,CCS3.3,Protel99SE软件目录第1章绪论第2章系统设计2.1系统方案介绍2.2 系统结构设计第3章硬件电路设计3.1 TMS320F2812芯片介绍3.2电源及复位电路设计3.3 时钟电路设计3.4 DSP与JTAG接口设计3.5 DSP的串行接口设计3.6 通用扩展口设计3.7 总体电路原理图设计第4章软件设计4.1 程序设计4.2 仿真调试总结参考文献附录1:总体电路图附录2:程序代码第1章绪论数字化已成为电子、通信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潮流。

在这种趋势与潮流的推动下,数字信号处理的理论与实现手段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已成为当代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

而DSP芯片作为数字信号处理,尤其是实时数字信号处理的主要方法和手段,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诞生以来,无论在性能上还是在价格上,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迅猛发展。

dsp28335开发板中文资料汇总(dsp28335最小系统

dsp28335开发板中文资料汇总(dsp28335最小系统
外围设备供电。系统内核电压1.9V和I/O口供电电压3.3V。
4.JTAG接口电路
TMS320F28335具有符合IEEE1149.1标准的片内扫描仿真接口
(JTAG),该接口通过仿真器直接访问。为了能与仿真器通信,所设计的最
小系统板上应有14引脚的仿真接口,其中的EMU0和EMU1信号必须通过
上拉电阻连接至电源,其中上拉电阻为4.7kΩ。
元件。
(2)电源模块输出端使用保护电容,其值不能小于10μF,
且不能使用贴片电容或高频陶瓷电容,否则工作不稳定。
这里采用的是TPS767D301电源芯片两路电源输出为DSP芯片和
外围设备供电。系统内核电压1.9V和I/O口供电电压3.3V。
dsp28335封装
dsp28335初始化程序
dsp28335引脚图及功能
小结:
以上给出了TMS320F28335的最小应用系统的设计电路,利用该
电路实时在线对TMS320F28335系统仿真开发。但该系统仅是一个最小的应
用系统,具体模块的应用系统应视实际需要设计。
注意事项:
(1)时钟电路采用内部晶体振荡器,在电路配置时应尽量靠近
TMS320F28335放置,引线要短且粗,电容要稳定,容值准确,应远离发热
TMS320F28335,其具有片上Flash,OTPROM及SARAM存储器在设计最小
应用系统时无需考虑外部存储器接口问题。
下面是F28335最小应用系统的一种连接方式:
1.复位电路设计
首先介绍一下MAX811芯片,MAX811芯片保证了DSP芯片的正常
复位。
VCC:电源
GND:直流地
/RST:自动复位端(上电复位端),低电平有效。在VCC电压低于

基于TMS320F2808 DSP最小系统设计及应用

基于TMS320F2808 DSP最小系统设计及应用

基于TMS320F2808 DSP 最小系统设计及应用TMS320F2808 是德州仪器(TI)公司推出的C2000 平台上的定点DSP 芯片,具有低成本、低功耗和高性能处理能力,特别适用于大量数据处理的测控领域和复杂运算的电机控制领域。

本文在介绍TMS320F2808 的性能基础上设计了以TMS320F2808 DSP 为核心的最小应用系统,并给出了各部分具体硬件电路的设计和典型扩展应用。

1 TMS320F2808 特点TMS320F2808 是美国TI 公司推出的C2000 平台上的32 位定点DSP 芯片,具有低成本、低功耗和高性能处理能力,外设功能增强且极具价格优势,采用100 引脚封装,所有产品引脚兼容,具有高达64 kB 的闪存和100MIPS 的性能。

片上集成了丰富而又先进的增强型外设,如16 路PWM 输出通道、6 路HRPWM 输出通道、4 个eCAP 输入接口、6 个32 位/16 位定时器;串行外没模块,如4 个SPI 模块、2 个SCI 模块、2 个CAN 模块、1 个I2C 模块;12 位16 通道的A/D 转换器;35 个可独立编程复用的通用I/O 引脚(GPIO),其输入引脚具有窄脉冲限定器。

使其具有强大的数字信号处理能力,又具有强大的事件管理能力和嵌入式控制功能,非常适用于工业、汽车、医疗和消费类市场中的数字电机控制、数字电源和高级感应技术。

2 TMS320F2808 最小系统结构DSP 最小系统由DSP 芯片及其基本的外围电路和接口组成,如果去掉其中的任何一部分,都无法成为一个独立的DSP系统工作。

最小系统通常包括DSP 芯片、电源变换电路、JTAG 仿真接口、复位电路、引导模式电路等。

3 硬件电路设计3.1 电源电路及复位电路TMS320F2808 是一个低功耗芯片,内核电源电压为1.8 V,芯片与外部接口间采用3.3 V 电源电压,考虑到硬件系统要求电源具有稳定功能和纹波小的特点,另外也考虑到硬件系统的功耗等特点,因此本设计中采用TI 公司的的TPS70151 电源芯片。

DSP最小系统

DSP最小系统

基于TMS320VC5402的DSP最小系统1关与DSP 的简单介绍1.1 DSP 的简介1.2 DSP的特点DSP 芯片是模拟信号变换成数字信号以后进行高速实时处理的专用微处理器,其处理速度比最快的 CPU 还快 10-50 倍,具有处理速度高、功能强、性能价格比好以及速度功耗比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具有实时处理要求的场合。

DSP 系统以 DSP 芯片为基础,具有以下优点。

1.高速性,DSP 运行速度高达 1000MIPS 以上2.编程方便,可编程DSP 可使设计人员在开发过程中灵活方便的对软件进行修改和升级。

3.稳定性好,DSP 系统以数字处理为基础,受环境温度及噪声的影响比较小,可靠性高。

4.可重复性好,数字系统的性能基本上不受元器件参数性能的影响,便于测试、调试和大规模生产。

5.集成方便,DSP 系统中的数字部件有高度的规范性,便于大规模集成。

6.性价比高2 TMS320VC5402 的硬件资源TMS320VC5402 是 TI 的第七代 DSP 产品之一,它具有优化的 CPU 结构,内部有 1 个 40 位的算术逻辑单元(包括一个 40 位的桶式移位寄存器和 2 个独立的 40 位累加器),一个17×17 的乘法器和一个 40 位专用加法器,16K 字 RAM 空间和 4K×16bit ROM 空间。

共20 根地址线,可寻址 64K 字数据区和 1M 字程序区,具有 64K I/O 空间。

处理速度为 l00M IPS ,速度高、功耗低。

TMS320VC5402 采用修正的哈佛结构和 8 总线结构(4 条程序/数据总线和 4条地址总线),以提高运算速度和灵活性。

在严格的哈佛结构中,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分别设在两个存储空间,这样,就允许取址和执行操作完全重叠。

修正的哈佛结构中,允许在程序和数据空间之间传送数据,从而使处理器具有在单个周期内同时执行算术运算、逻辑运算、位操作、乘法累加运算以及访问程序和数据存储器的强大功能。

DSP试验完整系统硬件设计

DSP试验完整系统硬件设计

DSP试验完整系统硬件设计确定硬件设计方案,器件选择,原理图设计,PCB板设计,硬件调试1,最小系统设计就是满足DSP运行的最小硬件组成:通常采用低电压设计,双电源供电,即内核电源CVDD(为芯片的内部逻辑提供电压,CPU,时钟电路,所有外设逻辑,1.6V,与3.3相比,课大大降低芯片功耗)和I/O电源DVDD(3.3V,直接与外部低电压器件进行接口,不需要额外的电平转换电路)。

电压转换电路:使用LDO稳压器(5V-3.3V),使用齐纳二极管低成本系统,使用整流二极管,使用开关稳压管,电压比较器,等等。

书上介绍的有MAX748A(5转3.3),TPS7301(5转1.6V),TPS767D301来实现双电源(5转3.3和5转1.6都有)。

咱们系统中应用的是TLV1117来实现电压转换,这是为什么?5V供电外接电解电容和电容用意何在,5V的电通过电阻给电解电容进行充电,电容两端的电会由0V慢慢的升到4V左右(此时间很短一般小于0.3秒),我觉得应该是为了稳压吧,让输入电压稳定在5V。

74LVC04是一个反相器,A为输入,Y为输出,EXT_RESET为1A输入,P4的一个引脚输出口。

EXT_RESET复位信号也送入CPLD(XC9536XL有DSPRST引脚,接主芯片的91),作为系统的复位信号之一。

EXT_RESET反相后,作为SMR接入TL16C550C 异步通信芯片的MR(主复位(高电平有效),清除最ACE 寄存器和置位各种电平的输出信号),也就是说在复位有效时,是不能进行异步串口通信的,这一点说明了复位信号不可屏蔽,在任何时候都能对系统进行复位。

TCK测试时钟输入引脚,TDI测试数据输入信号,TDO测试数据输出信号,TMS测试方式选择信号,TRST测试复位信号,EMU0仿真器中断0引脚,EMU1仿真器中断1引脚/关闭所有输出引脚。

TRST为高事,改引脚作为仿真系统的中断信号,。

为低时,所有输出设置为高阻状态。

一种高性能浮点DSP芯片TMS320C6713及其最小系统的设计

一种高性能浮点DSP芯片TMS320C6713及其最小系统的设计

一种高性能浮点DSP芯片TMS320C6713及其最小系统的设计TMS320C6713是美国德州仪器公司(TI)继TMS320C62X系列定点DSP芯片后开发的一种32 bit新型浮点DSP芯片,该芯片的内部结构在TMS320C62X基础上改进,具有如下革命性的特点:(1)处理速度快,工作主频最高可达到300 MHz,峰值运算能力为2 400 MIPS/1 800 MFLOPS;(2)硬件支持IEEE格式的32 bit单精度与64 bit双精度浮点操作;(3)集成了32×32 bit的乘法器,其结果可为32 bit或64 bit;(4)TMS320C62X指令无需任何改变即可在TMS320C6713上运行。

1结构特点TMS320C6713是TI新推出的高速浮点DSP,工作主频200 MHz,其单指令执行周期仅5 ns;具有强大的定点浮点运算能力,运算速度可达1 600 MIPS/1 200 MFLOPS。

与TMS320其他系列DSPs相比,C6000系列DSPs最主要的特点是在体系结构上采用了VelociTI超长指令字VLIW(Very long Instruction Word)结构,VLIW体系结构中,是由一个超长的机器指令字来驱动内部的多个功能单元的(这也是VLIW名字的由来)。

每个指令字包含多个字段(指令),字段之间相互独立,各自控制一个功能单元,因此可以单周期发射多条指令,实现很高的指令级并行效率。

C6000的VLIW采用了类RISC指令集,使用大统一的寄存器堆,结构规整,具有潜在的易编程性和良好的编译性能,在科学应用领域可以发挥良好的性能。

TMS320C6713是一种支持浮点运算的DSP芯片,是德州仪器公司设计的用于高端处理的长指令、多功能的DSP芯片。

其内部结构功能模块如图1所示,它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CPU、片内存储器和片内集成外设3部分。

1.1 CPU内核的功能单元TMS320C6713的CPU是最新采用VelociTI体系结构的DSP芯片。

dsp最小系统设计课程设计

dsp最小系统设计课程设计

dsp最小系统设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DSP最小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独立完成DSP最小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掌握DSP芯片的基本结构和原理、DSP程序的设计方法和流程、DSP最小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等;技能目标包括:能够使用DSP开发工具进行程序设计和调试、能够使用硬件描述语言进行硬件设计、能够进行DSP最小系统的综合测试和性能分析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认识到DSP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DSP最小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流程,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DSP芯片的基本结构和原理:了解DSP芯片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DSP芯片的主要性能参数和选用方法。

2.DSP程序的设计方法和流程:学习DSP程序的设计方法和流程,掌握DSP汇编语言和C语言编程技术,了解DSP程序的调试和优化方法。

3.DSP最小系统的硬件设计:学习DSP最小系统的硬件设计方法,包括DSP芯片的选型、硬件框图设计、硬件电路设计和硬件调试等。

4.DSP最小系统的软件设计:学习DSP最小系统的软件设计方法,包括软件框架设计、软件模块设计和软件测试等。

5.DSP最小系统的综合测试和性能分析:学习DSP最小系统的综合测试和性能分析方法,掌握DSP系统的性能评估和优化技术。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DSP最小系统设计的理论知识,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框架。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DSP最小系统设计的具体方法和流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DSP最小系统设计的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摘要 (I)第1章绪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2章总体设计 (1)2.1系统要实现的功能 (1)2.2系统的设计流程 (2)1.2原理框图 (2)第3章DSP最小系统电路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电源电路设计 (2)3.2复位电路设计 (3)3.3时钟电路设计 (3)3.4JTAG接口电路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DSP的串行接口电路设计 (4)3.6存储器FLASH扩展设计 (4)第4章软件设计 (5)4.1仿真工作原理及测试步骤 (9)4.2测试程序 (9)4.3测试的注意事项 (10)总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致谢 . (8)参考文献 (8)第1章绪论DSP 有两种涵义,一种是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指的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一种是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指的是数字信号处理器。

两者是不可分割的,前者是理论上的技术,要通过后者变成实际产品,两者结合起来才成为解决某一实际问题和实现某一方案的手段。

数字信号处理器是目前IT 领域中发展极为迅速的一类微处理器,其功能强大,应用范围相当广泛,能够完成实时的数字信号处理任务。

DSP 的性能几乎决定了电子产品的性能。

在人们生活当中,DSP可谓无处不在,例如手机,电视机,数码相机,MP3等等都有DSP的存在。

DSP 已经成为通信、计算机和消费类电子产品等领域的基础器件。

因此,只有理论的学习是不够的,设计一个DSP最小系统,掌握这门重要技术,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DSP,为今后进行高精度、高性能的电子设计打下基础。

DSP芯片是模拟信号变换成数字信号以后进行高速实时处理的专用微处理器,其处理速度比最快的CPU还快10-50 倍,具有处理速度高、功能强、性能价格比好以及速度功耗比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具有实时处理要求的场合。

DSP 系统以DSP芯片为基础,具有以下优点。

1.高速性DSP 系统的运行速度较高,最新的DSP运行速度高达1000MIPS以上。

2.编程方便可编程DSP可使设计人员在开发过程中灵活方便的对软件进行修改和升级。

3.稳定性好DSP 系统以数字处理为基础,受环境温度及噪声的影响比较小,可靠性高。

4.可重复性好数字系统的性能基本上不受元器件参数性能的影响,便于测试、调试和大规模生产。

5.集成方便DSP 系统中的数字部件有高度的规范性,便于大规模集成。

6.性价比高常用的DSP价格在5美元以下。

第2章总体设计2.1系统要实现的功能DSP 最小系统的设计是本次设计的主要任务,课题以TMS320C5402为核心器件,并利用外存储器对最小系统电路进行扩展。

在介绍TMS320C5402基本特点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现有技术成果的,研究DSP相关技术,开发出DSP最小系统板。

系统要实现以下功能。

1.最小系统部分的设计能够用于基本的数字信号处理,运行一些简单的程序。

此部分主要包括电源电路、复位电路、时钟电路、JTAG接口的设计等。

2.扩展电路的设计对于DSD 最小系统,DSP 芯片等在芯片出厂时不可能让片内存储器的大小满足所有功能的要求 ,如果将片内存储器做太大,必然造成芯片成本的提高,而太大的片内存储器对很多用户来说是浪费。

2.2 系统的设计流程一个DSP 应用系统的设计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各部分的相互关系如图 2-1 所示。

图2-1 DSP 应用系统的设计过程 1.2原理框图基于TMS320C5402最小系统系统框图。

此最小系统主要由时钟及复位电路、JTAG 仿真调试接口电路以及供电系统,外加Watchdog 电路等模块构成。

系统框图2-2所示。

2.5V 或更低,降低内核电压的主要目的是降低功耗。

TMS320C5402的内核电压为1.8V 。

下面介绍TMS320C5402的电源设计。

1.电源电压结构及要求TMS320C5402 采用了双电源供电机制,以获得更好的电源性能,其工作电压系统要求的描述 确定DSP 芯片及外围设备 系统测试总体设计确定软硬硬件分工 硬件设计 软件设计及调试为3.3V和1.8V。

其中,1.8V主要为该器件的内部逻辑提供电压,包括CPU和其他所有的外设逻辑。

与3.3V供电相比,1.8V供电大大降低功耗。

外部接口引脚仍然采用3.3V电压,便于直接与外部低压器件接口,而无需额外的电平变换电路。

TMS320C5402的电流消耗主要取决于器件的激活度,CVdd消耗的电流主要决定于CPU的激活度。

外设消耗的电流决定于正在工作的外设及其速度。

与CPU相比,外设消耗的电流是比较小的。

时钟电路也需要消耗一小部分电流,且这部分电流是恒定的,与CPU和外设的激活程度无关。

CVdd为器件的所有内部逻辑提供电流,包括CPU、时钟电路和所有外设。

DVdd只为外部接口引脚提供电压,消耗电流取决于外部输出的速度和数量,及在这些输出口上的负载电容。

如图3-1 所示,电源芯片选用TPS73HD325,该电源芯片可以由5V产生3.3V 和1.8V的电压输出,最大输出电流为750mA,可以满足TMS320C5402最小系统的需要。

电源控制电路如图3-1所示。

图3-1 电源控制电路3.2 复位电路设计对于实际的DSP应用系统,特别是产品化的DSP系统,其可靠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由于DSP系统的时钟频率较高,在运行时极有可能发生干扰和被干扰的现象,严重的系统问题可能出现死机现象。

为了克服这些情况,除了在软件上做一些保护措施外硬件上必须做相应的处理。

硬件上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采用具有看门狗(Watchdog)功能的自动复位电路相结合的方式。

自动复位电路除了具有上电复位功能外,还具有监视系统运行并在系统发生故障或死机时再次进行复位的能力。

基本的原理就是通过电路提供一个用于监视系统运行的监视线当系统正常运行时,应在规定的时间内给监视线提供一个高低电平变化的信号,如果在规定时间内这个信号不发生变化,自动复位电路就认为系统运行部正常并对系统进行复位。

自动复位功能可以通过“看门狗”芯片实现,如图3-3就是用MAX706芯片搭建的“看门狗”电路。

两模块的连接方式分别如图3-2和图3-3所示。

图3-2简单的复位电路图3-3具有Watchdog功能的复位电路3.3 时钟电路设计DSP的时钟可以有两种连接方式,即外部振荡器方式和谐振器方式。

如果使用内部振荡器,则必须在X1/XCLKIN和X2两个引脚之间连接一个石英晶体。

如果D0~D15 A0~A15 采用外部时钟,可将输入时钟信号直接连到X1/CI 。

KIN 引脚上,X2悬空。

本文采用的足外部有源时钟方式,直接选择一个3.3V 供电的30MHz 有源晶振实现。

系统工作是通过编程选择5倍频的PLL 功能,可实现F2812的最高工作频率(150MHz)。

晶振电路如图3-4所示。

3.4 JTAG 接口电路设计DSP 仿真器通过DSP 芯片上提供的扫描仿真引脚实现仿真功能,扫描仿真消除了传统电路仿真存在的电缆过长会引起的信号失真及仿真插头的可靠性差等问题。

采用扫描仿真,使得在线仿真成为可能,给调试带来极大方便。

JTAG 接口电路如图3-5所示。

图3-5 JTAG 接口电路3.5 DSP 的串行接口电路设计由于TMS320C54x 中SCI 接口的TTL 电平和PC 机的RS-232C 电平不兼容,所以连接时必须进行电平转换。

本设计选用符合RS-232C 标准的MAX3232驱动芯片进行串行通信。

串行接口电路如图3-6所示。

图3-6 串行接口电路3.6 存储器FLASH 接口设计对于基于DSP 平台的Flash 接口设计,经过综合考虑了几种方案之后决定,采用一再加上简单的外围电路和时序调整电路。

这种芯片仅仅完成Flash 底层的数据链路级交换,并提供给本地微控制器一个并行的接口,但是它并不完成协议层的工作。

协议个带TMS320C54X 的DSP 内核的Flash 接口芯片28F400B3(成本非常低),层的工作需要对微控制器编程,控制Flash 接口芯片来实现接口协议。

所以,开发难度相对来说大一些,要做的编程工作也多一点。

DSP 与Flash 的接口如图3-7所示。

图3-4 晶振电路 __DS图3-7 DSP 与Flash 的接口第4章 软件设计TMS320系列DSP 芯片的开发环境应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常用的软件开发环境为CCS2,硬件环境包括JTAG 仿真器和DSP 硬件平台。

如没有硬件开发环境时,也可以在CCS2软件环境中进行算法仿真。

CCS2代码调试器是一种针对标准TMS320设计接口的集成开发环境IDE,它包含源代码编辑工具、代码调试工具、可执行代码生成工具和实时分析工具,并支持设计和开发的整个流程,如图4-1 所示。

图4-1 CCS2的开发流程图4.1 仿真工作原理及测试步骤DSP 通过JTAG 接口与仿真器相连,仿真器则通过USB 与电脑连接。

电脑上的编译软件CCS2是通过仿真器将程序下载到DSP 内运行的。

在使用JTAG 协议调试程序时,CCS2亦通过仿真器与DSP 交流信息,如CCS2将控制信号通过JTAG 接口送到DSP 以控制程序的运行,而DSP 亦通过该接口将采样信号、运算结果或运行状态送到CCS2进行显示以便观察调试。

DSP 最小系统的测试步骤如下。

1.系统连接。

进行DSP 实验之前,先必须连接好仿真器、DSP 最小系统板卡及计算机。

2.电复位。

在硬件安装完成后,确认安装正确、各个实验部件及电源连接正常后,接通仿真器电源并启动计算机,此时,仿真盒上的“红色小灯”应 点 亮 ,否则DSP 开发系统与计算机连接有问题。

3.运行CCS2程序。

实验板上电,启动CCS 2,CCS2正常启动,表明系统连接正常,否则仿真器的连接、JTAG 接口或者CCS2相关设置存在问题,断开电源,检查仿真器的连接、JTAG 接口连接,或检查CCS2相关设置是否正确。

成功运行程序后,在CCS2环境下程序编写、调试、编译、装载、使用观察窗口等。

_____ _ R/W XF __ CE ___ WE ___ OE4.2 测试程序(1)应用程序是要在硬件板上独立运行的源程序,为了叙述方便,编写一个简单的发光二极管(LED)闪烁测试程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