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我国的珍稀动物》

合集下载

四年级科学《我国的珍稀动物》教学设计

四年级科学《我国的珍稀动物》教学设计

四年级科学《我国的珍稀动物》教学设计们应该怎样保护这些珍稀动物呢?12、让学生自己思考并提出保护建议。

13、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的活动会对动物造成伤害,具有热爱自然、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14、通过课外探究,了解更多保护珍稀动物的方法和行动。

15、课堂结束,希望同学们能够认识到珍稀动物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保护行动。

Practice has XXX is related to human activitiesXXX animals?To protect rare animals。

what can we do。

Our country has enacted the Wildlife n Law。

established many nature reserves。

and XXX some rare animals。

all of which are for better n of rare animals.During the activity。

students were able to observe pictures of different rare animals such as the white-headed langur。

Mandarin duck。

Yangtze alligator。

and XXX introduce its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living environment。

XXX。

XXX.Possible revised n:Through our research。

we have learned that the decline in the number of XXX。

hunting。

encroachment on wildlife habitats。

environmental n。

and n have destroyed the XXX wild animals and even led to the n of some rare species。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制四年级上册第5课《我国的珍稀动物》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制四年级上册第5课《我国的珍稀动物》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制四年级上册第5课《我国的珍稀动物》第5课《我国的珍稀动物》1.每年4月8日是国际珍稀动物保护日。

2.我国的珍稀动物有:大熊猫,朱鹮,华南虎,白头叶猴,扬子鳄,金丝猴,白鳍豚等。

大熊猫是喜湿性动物,喜食竹类,栖于我国长江上游高山深谷的茂密竹林里。

朱鹮生活在温带山地森林和丘陵地带,喜欢栖息于疏林地带高大的树上,主要以小鱼、泥鳅、甲虫等为食。

华南虎是典型的山地林栖动物,生活在我国南方的热带雨林中,也常出没于山脊、矮林灌丛或砾石塘等地方,多在夜间活动,嗅觉发达,行动敏捷,以草食性动物为食。

白头叶猴的栖息地位于我国广西南部的亚热带植被繁茂的岩溶地区,因为这里为其生存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

它们常采食可口的树叶、野花、野果。

3.我国珍稀动物的生存现状:(中国)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较多的国家,也是世界濒危动物种类较多的国家。

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物种,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分布于我国四川西北部山区及甘肃南部等地。

2015年2月28日,国家林业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截至2013年底,中国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为1864只。

中国珍稀鸟类-朱鹮被动物学家誉为“东方明珠”, 2018年5月23日,陕西省洋县举行首届朱鹮国际论坛,公布朱鹮保护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

华南虎作为中国特有虎种,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度濒危的十大物种之一,是中国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据中新社2017年11月报道,根据华南虎谱系登录信息显示,截至2017年11月已知的华南虎一共有165只。

白头叶猴因以树叶为食,头部高耸着一撮直立的白毛而得名。

中国新闻网公布,截至2017年7月,在全球白头叶猴唯一栖息地中国广西崇左市,白头叶猴的数量达到1000只左右。

4.珍稀动物为什么会濒临灭绝呢?答:(1)生存环境发生变化。

(2)繁殖能力下降,适应环境能力减退。

(3)人类为了经济利益猎捕珍稀动物。

(4)人类的生产、生活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和污染,使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变小以及使它们感染疾病等。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5.《我国的珍稀动物》青岛版 共12张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5.《我国的珍稀动物》青岛版   共12张
• 3.有些处于食物链顶端的某些大型动物,如华南虎、东北虎等,一旦遇到食物和栖息地 的破坏和急剧变化,很容易变成濒危种类。
• 4.有较高经济价值和商业价值的野生动物,如雪豹、梅花鹿等,被人类所大量猎捕而造 成濒危。
• 5.由于动物残留种群基因交换机遇减少,近亲繁殖而损害种群繁衍。 • 6.人类经济活动和现代化生产,对自然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和污染,导致了动物个体的
9
珍稀动物为什么会濒临灭绝呢?
• 1.自然灾害的直接破坏,使得某些数量较少动物种群中的个体大量死亡。自然灾害所造 成的食物严重缺乏使某动物种群大量饥饿致死。
• 2.由于人类活动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使得动物种群在地理上形成隔离的小种群,而这样 的小种群最容易成为特种而且难以适应生境的剧然变化,它们一般总是最先绝灭。
第一单元 动物王国 4.我国的珍稀动物
1
知识回顾
→鸟
→昆虫
→鱼
→哺乳动物
2
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 宝”,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 截至2019年11月,全球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达到600只。 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种,主要栖息地是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
4
华南虎 是中国特有的虎亚种,仅在中国分布,亦称“中国虎”,于1981 年被列入CITES公约附录Ⅰ保护名单,在野外已灭绝。
5
白头叶猴
群体活动,成员通常为5-9只,由成年雄性作为首领。昼行性动物,清晨开始觅食, 主要食物是树叶,新鲜的嫩芽、花朵、树皮和一些水果。白头叶猴平均寿命25岁。 分布狭窄,数量稀少,现仅存数百只,是全球25种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之一,被公 认为世界最稀有的猴类。
3
朱鹮受到生存环境恶化、天敌威胁和自身生物学性质的影响而濒危。由于 适合朱鹮筑巢的高大乔木遭砍伐,以及适合朱鹮觅食的水田大面积改造为 旱田,该物种的生存空间正在不断收缩,另外越来越广泛使用的农药也威

《我国的珍稀动物》参考教案

《我国的珍稀动物》参考教案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科学
年级

学期

课题
《我国的珍稀动物》
教科书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科学四年级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
教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员
姓名
单位
授课教师
指导教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能列举我国的几种珍稀动物,知道珍稀动物的名称和分布。
2.科学探究:
能用科学的词汇、图表等方式记录观察到的信息,会陈述证据和研究结果。
(1)交流讨论:人类的哪些行为会影响动物的生存。
(2)交流讨论:为保护珍稀动物,我们能做些什么?
(三)拓展与应用
1.了解普氏原羚的野外生存现状和人们采取的保护措施。
2.课后延伸:进一步了解人们为保护珍稀动物开展的工作和采取的具体措施。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一)提出和聚焦问题
1.猜谜语的方式切入课题,激发学生对珍稀动物的兴趣。
2.介绍大熊猫的资料。
(二)科学实践活动
1.认识我国的珍稀动物。
(1)观看资料,了解我国有代表性的珍稀动物。
(2)对珍稀动物进行信息的分类记录。
(3)对珍稀动物的生存现状进行讨论。
2.人类行为与珍稀动物生存现状的关系。
3.科学态度:
能在活动中分工协作,主动与同学进行交流;能倾听同学的发言,乐于完成探究活动。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能认识到人类的行为会对动物造成伤害,具有热爱自然、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通过交流查阅的资料,引导学生认识一些我国的珍稀动物。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我国的珍稀动物》课件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我国的珍稀动物》课件
认识我国一些珍稀的动物
大熊猫
华南虎
白头叶猴
朱鹮
红腹锦鸡
大鲵
扬子鳄
中国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 类较多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 濒危动物较多的国家之一。
பைடு நூலகம்
珍稀动物为什么会濒临灭绝呢?
1、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差; 2、繁殖能力低下; 以上是内因。 3、它们的栖居环境发生了严重的自然条件变化(对于它 们来说是恶化的变化); 4、人类的捕杀; 5、人类的开发活动侵犯了它们的栖居地、破坏了它们的 正常生活环境条件(包括造成污染和对植被的破坏); 这些是外因。 外因和内因都对物种灭绝起了作用。
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 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 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有特殊意 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 陆地水域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 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给这些珍稀的动物创造能 适应它们生存、繁殖的环境。
法》
《中华人们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
做为小学生,我们应该积极行动 起来,向全世界发出倡议:保护 珍稀动物,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 生。

小学科学第5课我国的珍稀动物(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第5课我国的珍稀动物(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第5课我国的珍稀动物(教学设计)小学科学课教学设计:我国的珍稀动物引言:本教学设计是以小学科学第5课《我国的珍稀动物》为基础,为小学生提供对我国珍稀动物的认识和了解的学习机会。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我国珍稀动物的名称、外貌特征、生活环境以及保护意义,以加深对生态保护的认识。

本教学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动物保护意识,增强他们对珍稀动物的关注和保护。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习并掌握我国的珍稀动物的名称、特征、分布范围,以及珍稀动物的保护意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总结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激发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对珍稀动物的关注和保护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我国的珍稀动物的名称、特征、分布范围。

2. 教学难点:珍稀动物的保护意义及如何参与珍稀动物的保护行动。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图片、PPT课件、珍稀动物介绍的资料。

2. 环境准备:保护动物的海报或展板。

3. 学生准备:准备珍稀动物图片或图册。

四、教学过程设计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描绘珍稀动物形象的图片,让学生猜测这是一种什么动物,引起学生对珍稀动物的兴趣。

第二步:呈现(10分钟)1. 教师使用多媒体工具呈现我国的珍稀动物的图片或幻灯片,并简要介绍这些动物的名称和特征。

2. 学生观察图片,逐一了解不同珍稀动物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第三步:学习(25分钟)1. 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取一个珍稀动物进行深入了解。

教师提供图册或资料,让学生查阅相关信息。

2.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并总结珍稀动物的名称、特征、栖息地、饮食习性等信息。

3. 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所了解的珍稀动物,并提出问题让其他组回答。

第四步:讨论与分享(10分钟)1. 学生展示和分享他们在小组内收集到的珍稀动物的信息,教师引导学生与其他组进行讨论和交流。

2. 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总结各组分享的珍稀动物的特征和保护意义,激发学生的保护动物的意识。

我国的珍稀动物教案

我国的珍稀动物教案

第四节我国的珍稀动物教材分析本节教材的地位:《我国的珍稀动物》是《第三章多种多样的动物》的最后一节,是在学生对一些常见的动物已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进一步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阅读教材中所给的几种珍稀动物的资料,使学生认识我国常见的珍稀动物及它们的生存状况,更主要的是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找出珍稀动物濒危的主要原因。

教材以学生喜爱的图文并茂的形式出现,让学生通过小组学习,掌握如何查阅资料和分析资料、得出结论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并培养学生相互合作、共享资料的意识。

在此基础上,了解一些对珍稀动物的保护措施,提高保护自然环境,珍爱动物的意识,并能主动地向社会、向朋友宣传珍爱动物的重要性,以此来提高全民珍爱动物的意识,保护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重点:造成珍稀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原因。

难点:对资料的分析得出正确结论。

学生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年龄在12~13岁之间,他们大部分十分活泼、大胆,而且具有了一定的独立性。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科普类的读物十分感兴趣,他们有的阅读过《十万个为什么》、有的阅读过《动物趣谈》、还有的阅读过《动物之最》等等;他们收看过许多有关动物的电视节目,如人与自然、动物世界、探索时代等;有些学生还去过北京动物园,亲眼目睹过许多真实的动物。

通过以上途径,学生对一些珍稀动物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所以他们对本课的学习积极性较高。

另外,七年级的学生对色彩鲜艳的图片、视听结合的录像画面、亲身经历过的事等感兴趣,能激发他们探究的积极性。

但七年级的学生搜集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还较低,课前,教师需指导学生如何查阅资料;上课时教师需列出阅读提纲,帮助学生提高分析材料的能力;课后需要教师再结合教材进一步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设计理念生物科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应以观察、实验、分析、归纳、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我国的珍稀动物》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

《我国的珍稀动物》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

《我国的珍稀动物》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背景分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珍稀动物面临着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和种群数量的急剧减少。

为了增强学生对我国珍稀动物的保护意识和了解,本作业设计将围绕我国的珍稀动物展开,让学生通过研究和调查,深入了解我国的珍稀动物种类、生存状况以及面临的威胁,并提出保护建议。

二、作业目标1. 了解我国的珍稀动物种类和分布情况。

2. 掌握我国珍稀动物面临的主要威胁和保护现状。

3. 提出保护珍稀动物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三、作业内容安排1. 课前调研学生可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对我国的珍稀动物进行初步调研,了解珍稀动物种类、分布情况以及面临的威胁。

2. 实地考察学生可组织实地考察珍稀动物保护区或者动物园,亲身感受珍稀动物的生存环境和面临的挑战。

3. 专题研究学生可选择一种我国的珍稀动物进行深入研究,包括生活习性、食性、繁殖方式等方面的内容,并撰写相关报告。

4. 应用实践学生可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份保护珍稀动物的宣传活动或者方案,以提高社会对珍稀动物的保护意识。

5. 作业总结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实践经验,撰写一篇关于我国的珍稀动物保护的总结报告,包括调研过程、研究成果和保护建议等内容。

四、作业评价标准1. 调研报告:内容详实,准确反映我国珍稀动物的种类和分布情况。

2. 专题研究报告:结构清晰,逻辑严谨,深入挖掘选定动物的相关信息。

3. 应用实践:创意突出,实用性强,能有效提高社会对珍稀动物的保护意识。

4. 作业总结报告:结论明确,保护建议具体可行,思路清晰。

五、作业实施方式1. 个人独立完成:学生独立进行调研和专题研究,并提交相应的报告。

2. 小组合作完成:学生可自由组成小组,共同完成实地考察和应用实践部分的作业内容。

六、作业时间安排本作业设计将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相关活动的时间,一般可在一个学期内完成。

七、参考资料1. 《中国珍稀动物图鉴》2. 网络资源:中国林业网、中国动物园协会网等网站提供的相关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 成 记 录 单动物保护法自




宣传日
阅 读 资 料
人人参与 共同保护
指动物的野生群体数量已降到
濒危动物 濒临灭绝的程度,而且危险因
素依然存在,如朱鹮、白鳍豚 等。
指野生群体数量明显下降,需
易危动物 要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如大
熊猫、云豹等。
稀有动物
指自定名以来,记录的数量有 限。
讨论:
人类的哪些行为会影响动物的生存?
还有什么?
环 境 污 染
过度开采
食用野生动物
讨论: 为了保护珍稀动物,我们能做什么?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四年上
3、我国的珍稀动物
你知道 我国还有哪些珍稀动物吗?
你认识它们吗?
身体特征 生活环境 生活习性
身体特征 生活环境 生活习性
整理资料,交流,记录
选择一种珍稀动物的名称、特征、 分布区域和生存状况
讨论:
这些动物为什么被称为珍稀动物?
自然界较为稀有和珍贵的动物
等级划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