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肿瘤临床路径概要
膀胱肿瘤切除手术临床路径表单(2011年版)

膀胱肿瘤切除手术临床路径表单(2011年版)概要本文档是膀胱肿瘤切除手术的临床路径表单,旨在规范手术过程和提供患者的综合护理。
本表单适用于2011年版的膀胱肿瘤切除手术。
临床路径表单1. 术前准备- 患者需进行全面身体检查,包括肾功能、心肺功能等。
- 必要时进行盆腔CT检查或其他相关检查。
- 针对患者的特殊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术前准备。
2. 手术准备- 患者需在空腹状态下进行手术。
- 确保手术所需的器械、消毒液和药物齐全。
- 手术室环境应保持干净、整洁。
3. 手术步骤- 患者经过麻醉后,进行膀胱肿瘤切除手术。
-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如经腹腔镜手术或开放手术)。
- 手术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血液循环情况。
4. 术后处理- 手术结束后,患者应进入恢复室观察。
- 给予适当的镇痛和抗生素治疗。
- 鼓励患者进行早期活动和功能康复锻炼。
5. 术后观察与随访- 对患者进行术后观察,包括尿液排出情况、伤口愈合情况等。
- 患者出院后,定期进行随访,注意复查相关检查结果。
6. 并发症处理- 如出现术后并发症,及时处理并进行相关护理。
- 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记录和汇报工作。
结论本表单为膀胱肿瘤切除手术临床路径的指导,可为医护人员提供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和护理要点。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进行个性化调整和补充。
请医护人员严格按照本表单进行操作,以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和患者的康复。
注意:本表单为2011年版,如有最新版本,请优先使用最新版本。
临床护理路径在膀胱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11

临床护理路径在膀胱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膀胱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
方法:选择60例膀胱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
结果:实验组相比对照组,住院天数少,住院费用较低,且术后镇痛应用少,术后排气恢复早。
同时,两组之间,膀胱出血及感染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结论:对膀胱肿瘤手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以缩短病人住院天数,促进恢复,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效改善了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膀胱肿瘤;围手术期;临床护理路径;满意度【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4-0243-02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PN)是临床路径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是医疗卫生机构的一组成员共同制订的一种照顾模式,是一种对某种疾病的大多数病人最有效照顾流程的护理规;以病人为中心,围绕康复,以病人结果为导向的管理模式[1]。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是目前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有效方法,具有治疗范围广,操作简单,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特点,还可以保留良好的膀胱功能,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3]。
现对需要手术治疗的60例膀胱肿瘤患者进行围手术期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4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的患者60例,年龄60-80岁,平均70岁;伴有疾病:高血压病22例,肺功能不全8例,糖尿病30例。
手术方式: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手术时间:60~90min,术中未发生大出血,均顺利度过围手术期。
按床位单双号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手术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临床路径在膀胱肿瘤经尿道电切术中的应用

临床 路 径 是 2 O世 纪 8 O年 代 美 国 医 疗 机 构 在 临 床 医 疗 服 务 中用 来 控 制 医 疗 费 用 和 保 证 医 疗 服 务 质 量 的 一 种 成 功 手
日, 理 支 付 医 疗 费 用 为 特 征 ; 病 种 设 计 最佳 的 医 疗 和 护 理 合 按 方 案 , 范 医 疗 和 护 理 行 为 ; 能 提 供 高 质 量 , 效 率 的 服务 , 规 它 高
美 国 、 洲 及 亚 洲 国家 的部 分 医 院 中 已得 到广 泛 的应 用 , 其 欧 尤 美 国 , 今 有 6 % 的 医院 应 用 了该 方 法 [ 。 临床 路 径 是 近 几 至 O 2 ] 年 引 进 我 国 的 , 应 用 的范 围还 比较 小 , 少 数 医 院 已着 手 对 其 有
时 间要 求 的 照顾 计 划 , 以减 少 康 复 的延 迟 和资 源 的 浪 费 , 服 使 务 对 象 获 得 最 佳 的 医疗 护 理 服 务 质 量 _ 。它 以 缩 短 平 均 住 院 1
作 者 单 位 : 齐 哈 尔 医 学 院 第 五 附 属 医 院 ( 庆 油 田 总 医 院集 团 龙 南 齐 大
表 2 两 组 产 前 产 后 IG IA、 M、 3 C 、 P含 量 及 g 、g I C 、 4CR g
白 细 胞 W B N 比较 C、
创伤明显高于阴道分娩 。 本 次 研 究 中 , 们 还 测 定 了产 前 和 产 后 W B 计 数 和 N 我 C
的 变 化 , 后 第 四 天 W B 与 N 与 产 前 无 明 显 差 异 ,P > 产 C
发 症 发 生率 、 后 情 况 比较 , 预 P< 0 0 。 论 临床 路 径 作 为 一 种 科 学 的 医疗 护 理 模 式 , 合 理 使 用 有 .5 结 可
膀胱癌根治性放疗修改后临床路径

放疗六科临床路径膀胱癌根治性放疗临床路径(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膀胱癌术后(ICD-10:C67.900)不适合根治性膀胱切除或不能耐受化疗的患者或不可根治切除膀胱癌需行放射治疗的患者(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65天。
(三)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膀胱癌。
2.符合膀胱癌术后放疗标准。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入院后常规检查需3-4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消化道肿瘤标志物、凝血功能、感染筛查等;(2)膀胱镜、盆腔CT或MRI、胸片、胸腹部CT、心电图;CT放疗定位。
2.根据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心脏彩超(老年人或既往相关病史者);(2)全身骨ECT(疑有骨转移者);(3)SPECT(疑有其余部位转移者);(4)PET-CT。
(五)放疗前准备:1.确认肿瘤标志物状态。
2.评估心脏及肺功能、肝肾功能、骨髓储备等。
3.无放疗禁忌。
(六)放疗方案选择:根据NCCN《膀胱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肿瘤放射治疗学(第4版)》(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膀胱癌的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2011年),《膀胱癌的诊疗规范》(2018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适形或调强放疗。
(七)放疗期间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1.放疗期间定期复查血常规,建议每周复查1次。
根据具体血像变化,复查时间间隔可酌情增减。
2.脏器功能评估。
(八)放疗中及放疗后治疗:1.放疗期间脏器功能损伤的相应防治:止吐、保肝、止血等。
2.预防行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发热、腹痛、腹泻明显患者建议立即进行病原微生物培养并使用抗菌药物。
3.必要的升血、针对放射性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反应等的药物。
(九)放疗日:开始时间为入院第15天。
(十)出院标准:1.放化疗结束,一般情况良好,无明显副反应。
临床路径实施方案

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路径实施方案为规范医护人员执业行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控制和降低临床常见病医药费用,减轻患者负担,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制订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
一、临床路径定义与内容临床路径是医生、护士和其他人员共同制定的针对某种诊断或手术所做的最适当的有顺序性和时间性的整体服务计划,是标准化诊疗护理流程,是医院实施实时质量管理的最简单易行的方式。
目的是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服务、减少康复的延迟和资源的浪费。
它主要是针对ICD 码对应的病种或某种手术使用标准化的、综合多学科的过程来调整医疗行为,对病人的诊断,包括多种检查、治疗及护理要依据预先指定的基于时间或治疗结果的流程表顺序进行,在规定的时间、预算的费用内达到预定的治疗结果。
临床路径的内容包括预期结果、评估、多学科的服务措施、病人与其家人的相关教育、会诊、营养、用药、活动、检验与检查、治疗和出院计划以及变异的记录等内容。
二、总体目标通过临床路径管理实现医疗服务诊疗护理常规的标准化,提高工作效率和内涵质量。
通过明确病种的诊疗护理操作规程,使医护人员行为规范化、标准化,有效避免乱开药、滥检查等过度治疗现象,同时增进医患沟通,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合理使用医疗资源,控制非必要医疗支出。
三、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工作,贯彻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保障医疗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
四、临床路径实施(一)成立组织,明确职责1.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组长:马金生副组长:李智伟高克毅王大峰成员:马金生李智伟高克毅王大峰段新杰王震宇吴会战李庆民刘海静何清芳刘贵炎马建军宁雪光张洪辉高菲孙兰香赵毅杨双合唐志军孙云峰曹飞陈艳红院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办公室,设在医教部。
膀胱肿瘤日间手术临床路径+表单(2020年版)

膀胱肿瘤日间手术临床路径一、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㊂第一诊断为膀胱肿瘤(I C D10:D41.401)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 U R B T)57.4900X001(二)诊断依据㊂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1.病史:无痛肉眼血尿或体检发现;2.辅助检查:影像学检查或膀胱镜检查及组织活检㊂(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1.适合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 U R B T)㊂2.能够耐受手术㊂(四)进入路径标准㊂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 C D1067.901膀胱肿瘤疾病编码;2.单发非肌层浸润肿瘤,仅限于膀胱单发表浅肿瘤,肿瘤直径小于2厘米,有蒂;3.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诊断时,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㊂(五)术前准备术前所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㊁尿常规㊁尿培养;(2)肝肾功能㊁电解质㊁血糖㊁血型㊁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㊁丙肝㊁梅毒㊁艾滋);(4)X线胸片㊁心电图;(5)泌尿系B超;(六)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卫办医发 2015 43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㊂(七)手术日期为入院当日或第2天1.麻醉方式:硬膜外麻醉或全麻㊂2.手术方式: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 U R B T)㊂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必要时用抗菌药物㊂(八)术后评估制度患者术后即安排在麻醉复苏室苏醒,麻醉医生和复苏室责任护士根据标准对患者进行评估,符合标准者转各专科病房恢复㊂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㊂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卫办医发 2015 43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㊂(九)标准住院日期1-2天(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无明显腹痛㊁发热及血尿等㊂㊂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㊂3.出院评估㊂专科医生和责任护士对患者依据P A D S评分量表完成打分;满分10分,评分ȡ9分的患者结合实际情况完成出院评估,符合出院条件者方可办理出院手续;出院前需行出院指导,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及宣教㊂对出院后尚需治疗者,医生应开具治疗方案,以出院医嘱形式明确告知患者,患者理解并签字确认㊂(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㊂1.并发疾病控制不好,需请会诊,进一步诊治,延长住院时间㊂2.术中电切不能达到治疗目的,需进一步治疗(如膀胱全切㊁动脉化疗等)㊂3.术后出血,需二次止血㊂4.术中㊁术后出现心脑血管意外㊁下肢静脉血栓等㊂二、日间手术表单DŽ⢙㦟㧼ᣇ⭘ᰦ㾱ᗵˈ㦟⭘䞹哫˖㦟⭘ѝᵟƶ˗ՠ䇴㘵ᛓਾᵟƶ㇑ቯޕ㖞ѝᵟƶᵟ࠷⭥ⱔ㛯㜡㞰䚃ቯ㓿㓿㹼л哫ޘᡆ䞹哫ཆ㟌⺜ǃ哫㞠ƶ˗ḕṨޘᆹᵟƶ˗㘵ᛓ᧕Ӕᇔᵟƶѝᵟሬᤷ⍇ߢ㜡㞰৺㇑ቯᑖᡰਾᵟƶ⨶ᣔ⨶ᗳࡽᵟƶ˗Ⳟ༷४ᵟƶ˗ᮉᇓ䲒ޕƶ㦟⭘สᖰᰒ㘵ᛓƶ˗伏Პƶ˗⨶ᣔ㓗йƶ㿴ᑨ⨶ᣔ⯵⯮、ཆቯ⋼ƶ˗⢙㦟㧼ᣇ⭘֯䱢亴ࡽᵟƶ༷߶ࡽᵟᇔᵟ䰤ᰕƶ˗ౡ५㦟⭘ƶ˗亥俆Ṹ⯵䲒տᵟ䰤ᰕ・ᔪƶ˗ᇔ、ޣտޕƶ˗㔝䲒տ⨶࣎ƶࡽᵟᐕ⨶ᣔౡ५ᐕ⯇䇺ਾ䲒ޕ˗˗ ˗ ˖ḕỰޣԆަƶ˖ⴞ亩ḕỰⲴ䘹ਟḕỰ༠䎵㌫ቯ⋼ƶ˗മ⭥ᗳǃ⡷㜨㓯;ƶ˗˅⓻㢮ǃ∂ẵǃ㛍щǃ㛍҉˄ḕㆋ⯵⯮ᙗḃᝏƶ˗㜭࣏㹰ࠍǃර㹰ǃ㌆㹰ǃ䍘䀓⭥ǃ㜭࣏㛮㛍ƶ˗ޫษቯǃ㿴ᑨቯǃ㿴ᑨ㹰ƶ˖ⴞ亩ḕỰⲴ享ᗵ˗˅≤伏⾱˄ౡ५ࡽᵟƶ˗ᵟ䰤ᰕˈ䲒տ㓖亴ƶ˗Җ਼㹰䗃ǃҖ਼ᛵ⸕ᵟ䰤ᰕ㖢ㆮƶ˗ՠ䇴䞹哫ǃᵟƶ˗ߥᛵ㘵ᛓՠ䇴ƶ˗ḕㆋ⯵䇺䰘ᐸ५、уƶ˅ᡀᆼ䇺䰘˄ࡽᵟ֒ᐛ༽䰪ᰬཙ ˖ᰕ䲒տ߶ḷᰕᴸᒤ˖ᵏᰕ䲒ࠪᰕᴸᒤ˖ᵏᰕ䲒տ˖ਧ䲒տ˖ਧ䇺䰘˖喴ᒤ˖࡛ᙗ˖ဃ㘵ᛓᵟ࠷⭥ⱔ㛯㜡㞰䚃ቯ㓿㹼˗˅ '˖'&,˄ⱔ㛯㜡㞰ᯝ䇺аㅜ˖䊑ሩ⭘䘲˅ᰕҼㅜ˄˅ᰕаㅜ˄ㆮᐸ५˅ᰕҼㅜ˄˅ᰕаㅜ˄ㆮ༛ᣔ˗ ˗ ˖˅⯷ਁᒦƶ ⯷ᒦਸƶ˄ഐˈᴹƶᰐƶᖅ䇠ᔲਈᛵ⯵ḕ༽ᵏᇊˈ⌘♼㜡㞰ᖻ㿴ਾ䲒ࠪƶ᷌㔃⨶⯵ⴻḕਾઘ ˈṸᯩḕ༽䇯䲿⸕ƶ䇺ቡ䇺ᙕቯ㹰ǃ✝ਁ⧠ࠪౡƶ˗ሬᤷ㦟⭘䲒ࠪƶ˗䇯䲿㓖亴ƶ˗㔝䲒ࠪ⨶࣎ƶ˗˅㖞⮉᷌ྲ˄㇑ቯᤄ䇺䲿ਣᐖཙ 㘵ᛓౡƶ˗伏侞䍘⍱ॺƶཙ⢙㦟㧼ᣇ˖㦟ᑖ䲒ࠪƶ˗⨶ᣔ㓗Ҽƶ˗䇔⺞ᆇㆮᒦ䀓⨶㘵ᛓᗇਆˈౡ५䲒ࠪާᔰƶ˖ౡ५䲒ࠪ˖ౡ५↺⢩Ԇަƶ˗ࡲ䞨ᣁ⭘֯ᰦ㾱ᗵƶ˗⢙㦟㧼ᣇ⭘֯㜹䶉ƶ˗伏侞䍘⍱ॺƶ˗⨶ᣔ㓗Ҽƶ˖ౡ५䙊Პ˗亩һ⌘ਾ䲒ࠪԓӔᇦ৺㘵ᛓੁƶ˗ՠ䇴䲒ࠪᡀᆼˈߥᛵ䱵ᇎਸ㔃࠶䇴ᦞṩˈᡯḕƶ˗⯷ਁᒦⲴ⨶༴䲒տ㾱䴰ᴹ⋑ḕỰƶ⅑а⌘♼㜡㞰ণƶᰕ⅑ᡆᰕᖃᵟ ਾᵟሬᤷ⍫⭏ਾᵟƶሬᤷ≤侞伏侞ਾᵟƶ⌅ᯩ⨶ᣔ㇑⍱ᕅਾᵟƶሏ㿲ᛵ⯵亩һ⌘⍇ߢ㜡㞰৺ਾ䞹哫ƶ⍇ߢ≤ⴀ㧼ᰐ᧕㇑ቯƶ㦟⭘ส༽ᚒਾᰦሿ ƶ伏侞ࡽᵟ༽ᚒਾᰦሿ ƶ⨶ᣔ㓗аƶ㿴ᑨ⨶ᣔਾᵟ3587ƶᖅ䇠ᵟ৺ᖅ䇠〻⯵ਾᵟᡀᆼƶ亩һ⌘৺ᛵ⯵ᖵӔᇦ৺㘵ᛓੁਾᵟƶ˗ᡯ⯵、у᧕Ӕ㘵ᛓਾᵟƶ˗ՠ䇴ǃ䟂㣿ᇔ༽ᚒਾᵟƶ˗ḕỰᆖ⨶⯵䘱ᵜḷਾᵟƶਾᵟ。
泌尿外科临床路径(13个)

肾癌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肾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肾癌(ICD-10:C64,D09.101)行腹腔镜肾癌根治术(ICD-9-CM-3:55.5107)(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病史。
2.体格检查。
3.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适合腹腔镜手术。
2.能够耐受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64,D09.101肾癌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天。
术前所必需检查的项目:1.血、尿常规;2.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胸片,心电图。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3天。
1.麻醉方式:全麻或联合硬膜外麻醉。
2.手术方式:腹腔镜肾癌根治术。
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必要时用抗菌药物。
4.输血:必要时。
(九)术后住院恢复≤9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尿常规;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
2.术后抗菌药物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十)出院标准。
1.一般情况良好。
2.切口愈合好。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2.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
3.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
膀胱移行细胞癌临床路径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移行细胞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膀胱移行细胞癌(ICD10:C67.901)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011版》(那彦群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10月)1、病史。
2、体格检查。
3、超声检查:除泌尿系统B超还包括腹部脏器B超检查及膀胱三维B超检查。
4、泌尿系统平片和静脉尿路造影(KUV+IVU)。
5、盆腔CT检查。
6、胸部X光检查。
7、尿道膀胱镜检查。
8、膀胱肿物活检(可省略)。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011版》(那彦群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10月)1、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2、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11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经影像学检查确定为非肌层浸润的膀胱肿瘤患者。
2、除外合并其它部位移行上皮肿瘤的。
3、除外合并膀胱结石、尿道狭窄、严重泌尿系感染的。
4、除外合并其他泌尿系统疾病或其他正在治疗的疾病。
六、术前准备:6天。
入院后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细胞分析+凝血4项、尿液分析+尿沉渣分析、大便常规+OB、血型鉴定、住院生化、免疫3项2、胸片、心电图3、腹部及泌尿系B超检查,膀胱三维B超检查4、盆腔CT检查5、泌尿系统平片和静脉尿路造影(KUB+IVP)6、尿道膀胱镜检查,必要时行膀胱肿物活检七、选择用药:抗菌素:头孢二代、喹诺酮类,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
术后持续使用静脉抗菌素3天,继续口服抗菌素1周。
八、手术日:为入院后第7天麻醉方式:椎管内或根据情况选择全麻或其他麻醉方式。
术中用药:麻醉用药输血:根据出血情况病理:平均术后3~4个工作日出结果九、术后住院恢复4天十、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无十一、出院标准:1、体温正常。
2、拔除尿管后排尿通畅,无肉眼血尿,无腹痛。
3、无其他并发症。
十二、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1、并发症。
此种疾病常伴有泌尿系统的其他病变如泌尿系感染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膀胱肿瘤临床路径(2009 年版)一、膀胱肿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膀胱肿瘤QD-10: C67,C79.1,DO9.0 D30.3Q41.4 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 )ICD-9-CM-3:57.49O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年)
1.病史。
2.体格检查。
3 .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或内窥镜检查。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年)
1.适合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 )。
2.能够耐受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W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 -10: C67,
C79.1,D09.0,D30.3,D41.4 膀胱肿瘤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
也不影响第一诊断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W3天。
所必需检查的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4.胸片,心电图。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 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1术日为入院后W3天。
1.麻醉方式: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或全麻。
2.手术方式: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
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必要时用抗菌药物。
4.输血:必要时。
(九术后住院恢复W5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
2.术后抗菌药物应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十)出院标准。
1.一般情况良好
2.拔除尿管。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2.电切手术效果不满意,需进一步治疗(如膀胱全切、动脉化疗等)。
3.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
4.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
二、膀胱肿瘤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膀胱肿瘤(ICD-10 : C67, C79.1Q09.0 , D30.3Q41.4 )
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 (ICD-9-CM-3 : 57.4901)
患者姓名:__________ 性别: _ 年龄: _ 门诊号:_____________________ 住院号:____________ 住院日期:年月 ~ 出院日期一 __________________ 年_月_日标准住院日W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