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A工艺概况20110322

合集下载

PTA生产技术与工艺流程介绍

PTA生产技术与工艺流程介绍

PTA生产技术与工艺流程介绍概述PTA(对苯二甲酸聚酯聚对苯二甲酸酯)是一种重要的合成纤维原料,广泛应用于纺织、化工、饮料包装等行业。

本文将对PTA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进行介绍。

原料PTA的主要原料是苯和空气中的氧气。

其中,苯是从原油提炼得到的,而氧气则可通过分离空气得到。

此外,为了提高反应效率和产品质量,还需要使用一些催化剂和助剂。

生产技术PTA的生产技术主要包括苯氧化、还原相脱氧和酯化合成三个步骤。

1.苯氧化:将苯和氧气经过反应器,加热至适当温度下进行催化氧化。

催化剂通常采用金属锰或锰盐,能够提高反应速率。

该反应生成的产物是对苯二甲酸。

2.还原相脱氧:将对苯二甲酸经过还原反应,去除产生的二氧化碳。

该反应需要使用催化剂,如蒽醌铝钠。

3.酯化合成:将还原相脱氧得到的对苯二甲酸与甘醇反应,生成PTA。

反应需要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并添加酯化反应催化剂。

通常使用的甘醇为乙二醇。

工艺流程PTA的生产工艺流程一般分为苯氧化与还原相脱氧工艺和酯化合成工艺两个主要步骤。

苯氧化与还原相脱氧工艺1.原料处理:将苯和空气经过处理设备进行净化和预热。

2.反应器操作:将处理后的苯和氧气通过反应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氧化反应,生成对苯二甲酸。

3.还原相脱氧:将对苯二甲酸进行还原相脱氧处理,去除产生的二氧化碳,得到还原相脱氧产物。

酯化合成工艺1.原料准备:将酯化反应中需要的甘醇(乙二醇)进行净化和预热。

2.反应器操作:将还原相脱氧产物与甘醇经过反应器,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酯化合成反应,生成PTA。

3.产物处理:对产生的PTA进行提纯和干燥处理,得到最终产品。

注意事项在PTA的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原料质量:保证苯和甘醇的质量,避免对反应产物产生不利影响。

2.反应条件:控制反应温度、压力和催化剂的投加量,以提高反应效率和产品质量。

3.安全措施:采取合适的防爆、防火和防毒措施,确保工作环境安全。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了解了PTA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

PTA氧化工艺简介课件

PTA氧化工艺简介课件

催化剂(钴、锰)
LN HAC
LN PX
BST-PX混合罐 BST-PX计量罐
催化剂混合罐
计量罐 开车加料罐
催化剂中间贮槽
凝液
BST贮槽
槽车
第18页/共40页
HD-204 HD-204
PTA二线-氧化催化剂配制系统
助催化剂四溴乙烷(BST) 将助催化剂(BST)按BST: PX=1: 6比例与PX贮罐来的PX充分混合
第22页/共40页
PTA二线-氧化反应系统
➢ 氧化反应由原来的 三个并联操作的反 应器HR-301A~C, 变为了一台大反应 器, 反应器中设置 有一个双速立式双 层浆叶的搅拌器, 它使气体充分分散 并使固体颗粒处于 悬浮状态。
8150
MM
检查口
Hale Waihona Puke 蒸汽出口Ø915(36") Ø300
溶剂喷嘴Ø230(9")
粗对苯二甲酸中的主要杂质为4-CBA,采用4-CBA的加氢还原反 应原理,在高温高压下,通过钯—炭催化剂的作用进行加氢还原,使 4-CBA转化为易溶于水的对甲基苯甲酸(PT酸)。在加氢反应过程中, 其它有机杂质同时被还原。加氢还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如下:
第2页/共40页
PTA生产方法与基本原理
HAC
HG-20第2 21页/共40页
HG-204
PTA二线-氧化反应器进料混合系统
➢ 反应器进料混合罐HD-204中各种物质的配比
物料名称 PX HAC H2O
醋酸钴/锰 醋酸甲酯 四溴乙烷
含量(%) 18.5-21.5
65-75 6-10 0.018-0.030 0.5-3 0.068-0.090
尾气中约50%的碳氧化物来自醋酸燃烧。醋酸尽管不 参加主反应, 但在氧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 是氧化反应器进料中的PX和钴/锰/溴催化剂的溶剂, 并 且与结晶出的CTA形成浆料, 使产品很容易从反应系统 分离出来。

PTA合成工艺简介

PTA合成工艺简介

PTA合成工艺简介PTA生产技术及工艺流程简述目前世界PTA生产厂家采用的技术虽有差异,但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类:(1)精PTA工艺此工艺采用催化氧化法将对二甲苯(PX)氧化成粗TA,再以加氢还原法除去杂质,将CTA精制成PTA。

这种工艺在PTA生产中居主导地位,代表性的生产厂商有:英国石油(BP)、杜邦(Dupont)、三井油化(MPC)、道化学-因卡(Dow-INCA)、三菱化学(MCC)和因特奎萨(Interquisa)等。

(2)优质聚合级对苯二甲酸(QTA、EPTA)工艺此工艺采用催化氧化法将PX氧化成粗TA,再用进一步深度氧化方法将粗TA精制成聚合级TA。

此工艺路线的代表生产厂商有三菱化学(MCC)、伊斯特曼(Eastman)、杜邦(Dupont)、东丽(Toray)等。

生产能力约占PTA总产能的16%。

两种工艺路线差异在于精制方法不同,产品质量也有所差异。

即两种产品所含杂质总量相当,但杂质种类不一样。

PTA产品中所含PT酸较高(200ppm左右),4-CBA较低(25ppm 左右),而QTA(或EPTA)产品中所含杂质与PTA相反,4-CBA 较高(250ppm左右),PT酸较低(25ppm以下)。

两种工艺路线的产品用途基本相同,均用于聚酯生产,最终产品长短丝、瓶片的质量差异不大。

目前,钴-锰-溴三元复合体系是PX氧化的最佳催化剂,其中钴是最贵的,所以目前该方面的一直进行降低氧化催化剂能耗的研究。

PTA生产过程中所用TA加氢反应催化剂为Pd/C,目前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工业化的精对苯二甲酸制备工艺很多,但随着生产工艺的不断发展,对二甲苯高温氧化法成为制备精对苯二甲酸的最主要的生产工艺,这种工艺在对苯二甲酸的制备工艺中占有绝对优势。

对二甲苯高温氧化工艺是在高温、高压下进行的,副反应较多;而且由于温度高、压力大对设备本身的要求就高。

因此工艺改进主要就集中在降低氧化反应温度和降低氧化反应的压力两个方面。

PTA生产及技术工艺

PTA生产及技术工艺
16
2 PTA装置及工艺简介
2.1 PTA生成工艺
• PTA生产工艺过程可分为二个部分:氧化单元和加
氢精制单元。原料对二甲苯以醋酸为溶剂,在催化剂 作用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得到粗对苯二甲(CTA),
经过结晶、分离和干燥得到粗品。粗对苯二甲酸经加
氢精制去除杂质,再经结晶、分离和干燥得到精对苯 二甲酸(PTA)。
22
2.3 氧化工艺简介
TA单元生成PTA的原料粗TA(CTA),采用MPC 专有的液相催化氧化对二甲苯的工艺。TA单元主要 由进料准备、氧化、分离和干燥、溶剂和催化剂回 收四部分组成。基础工艺流程为对二甲苯(PX)、 醋酸溶剂(Q)和醋酸钴、醋酸锰催化剂、及四溴 乙烷(TBE)助催化剂一起进入氧化反应器TD-201, 空气(空气与纯氧的混合气)在流量控制下进入反应 器底部,三台在线氧分析仪检测尾气中氧气的浓度。
33
分离和干燥
真空过滤机M-301将固态的对苯二甲酸从浆液 中分离出来。过滤机分离出来的固体进入干燥机 M-311/M-311B。粗对苯二甲酸在旋转式干燥机M311/M-311B中,用5 kg/cm2G或7 kg/cm2G蒸汽加 以干燥,干燥机进料螺旋输送机将TA料送入干燥 机,干燥机出料螺旋输送机将干料由干燥机送出 。干燥的粗对苯二甲酸固体离开干燥机后,经气 体输送系统送入中间料仓S-3501A/B中。
1.2 PTA在经济生活中的用途
PTA是重要的有机原料之一,广泛用于与化学纤维、轻工、 电子、建筑等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同时,PTA的应用又 比较集中,世界上90%以上的PTA用于生产聚对苯二甲酸 乙二醇酯(简称聚酯,PET)。生产1吨PET需要0.85-0.86吨 的PTA和0.33-0.34吨的MEG(乙二醇)。聚酯包括纤维切片、 聚酯纤维、瓶用切片和薄膜切片。国内市场中,有75%的 PTA用于生产聚酯纤维;20%用于生产瓶级聚酯,主要应 用于各种饮料尤其是碳酸饮料的包装;5%用于膜级聚酯, 主要应用于包装材料、胶片和磁带。可见,PTA的下游延 伸产品主要是聚酯纤维。

pta工艺技术简介

pta工艺技术简介

pta工艺技术简介PTA(Purified Terephthalic Acid)是聚酯产业链中的重要原料,主要应用于生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树脂,用于纺织、瓶片、膜片、瓶胚等制品。

本文将对PTA工艺技术进行简单介绍。

PTA的生产工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苯液氧法,另一种是气相氧化法。

传统的苯液氧法是最早应用于PTA生产的方法。

该方法主要包括苯氧化、深度精制、净化和结晶等步骤。

首先,苯经过催化剂的催化,在高温高压下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苯甲醛。

然后,苯甲醛经深度精制处理,通过蒸馏除去杂质物质,得到高纯度的对苯二甲酸甲酯。

接下来,对苯二甲酸甲酯通过加氢反应,生成PTA。

最后,PTA经过净化处理,通过结晶过程得到纯度较高的PTA产品。

而气相氧化法是一种新的PTA生产工艺,与传统的苯液氧法相比,具有更高的产能、更低的能耗和更小的环境污染等优势。

该工艺首先将苯与空气中的氧气引入反应器,通过催化剂的作用,在合适的反应温度下,发生氧化反应生成苯甲醛和二氧化碳。

然后,苯甲醛经过深度精制处理,得到高纯度的对苯二甲酸甲酯。

接下来,根据需要的产品规格,对苯二甲酸甲酯通过加氢反应,生成PTA。

最后,PTA经过净化和结晶等处理,得到纯度较高的PTA产品。

在PTA工艺技术的发展中,研发出了多种改进工艺,如溶剂精制工艺、生物法和电解法等。

这些改进工艺在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环境污染等方面都有积极的意义。

总的来说,PTA是聚酯产业链中的重要原料,生产PTA的工艺技术主要有传统的苯液氧法和气相氧化法两种。

随着技术的发展,改进工艺方法也逐渐涌现,为PTA生产提供更好的选择。

PTA工艺技术简介

PTA工艺技术简介

SSEC封面主讲人:李真泽中国石化集团上海工程有限公司PTA 生产技术和主要专利商简介PTA工艺流程原材料及公用工程消耗主要工艺设备装置布置投资及经济效益国内PTA供需分析及预测SSEC在PTA领域中的业绩目录PTA生产工艺技术简介PTA 生产技术和主要专利商简介PTA生产工艺技术简介氧化反应方程式:H3C-C6H4-CH3+ 3O2→HOOC-C6H4-COOH + 2H2O + 318.7 千卡/克分子加氢反应方程式:HOOC-C6H4-CHO + 2H2→HOOC-C6H4-CH3+ H2OPTA生产工艺技术简介PTA 生产技术和主要专利商简介当前世界上最主要的PTA技术专利商:9BP(原Amoco)9INVISTA(原属ICI,后归Dupont,再独立为INVISTA)9Mitsui(三井化学)其他还有以BP技术为蓝本发展起来:9Mitsubishi(三菱化学)9Daw Chemical(原属INCA,后被Daw并购)其中以BP生产技术的市场占有率为最高。

PTA 生产工艺流程PTA生产工艺技术简介氧化单元9空气压缩9进料配置9氧化反应9结晶9过滤9干燥9溶剂回收9溶剂脱水精制单元9进料配置9加氢反应9结晶9离心分离9过滤9干燥9排气洗涤和溶剂回收9母液中固体回收PTA 生产工艺流程PTA 生产工艺技术简介工艺空气压缩催化剂配制氧化配料氧化反应闪蒸结晶真空过滤干燥尾气冷凝尾气催化氧化闪蒸汽冷凝溶剂回收蒸汽及凝水系统精制配料加氢预热加氢反应闪蒸结晶压力离心分离真空过滤产品干燥气流输送母固回收残渣回收包装储存高压蒸汽空气Co,Mn,Br -PX循环溶剂溶剂回收脱离子水蒸汽透平膨胀透平闪蒸蒸汽氢气废水催化剂残渣废水循环溶剂母液醋酸溶剂回收反应尾气HAC母液中固体排入大气废水处理装置H 2O尾气洗涤典型PTA 装置工艺流程示意图PTA 生产工艺流程PTA 生产工艺技术简介工艺空气压缩2催化剂配制氧化反应2闪蒸结晶真空过滤干燥尾气冷凝1尾气洗涤和吸附1闪蒸汽冷凝洗涤共沸蒸馏溶剂回收蒸汽及凝水系统精制配料加氢预热加氢反应闪蒸结晶压力离心分离真空过滤产品干燥气流输送母固回收催化剂回收PET 装置低压蒸汽及凝水空气Co, Mn, Br PX,HAC循环溶剂溶剂回收脱离子水膨胀透平1闪蒸蒸汽氢气废水催化剂废水循环溶剂母液回收的醋酸溶剂反应尾气母液中固体废水处理装置醋酸正丁酯排入大气离心分离排入大气残渣至回收WQ工艺空气压缩1氧化反应1尾气冷凝2Q 尾气洗涤和吸附2膨胀透平2再生气处理排入大气W 中石化百万吨级PTA 装置流程示意图PTA 生产工艺流程PTA 生产工艺技术简介四级冷凝冷却分别回收0.29、0.24、0.098和-0.029MPaG副产蒸汽四级冷凝冷却分别回收0.35和0.2MPaG 副产蒸汽四级冷凝冷却分别回收0.43和0.2MPaG 副产蒸汽四级冷凝冷却分别回收0.3、0.24、0.1和-0.03MPaG 副产蒸汽3. 反应尾气冷凝冷却系统CS /Ti CS /Ti CS /Ti CS /Ti 反应器材质下进轴锚式搅拌上进轴、涡轮式及浆式三级搅拌上进轴、涡轮式及浆式二级搅拌底进轴变速锚式搅拌氧化反应器搅拌机1台立式罐顶端设蒸馏塔1台立式罐1台立式罐2台立式罐顶部设分离塔氧化反应器气液相鼓泡反应带强烈搅拌的气液相鼓泡反应带强烈搅拌的气液相鼓泡反应气液相鼓泡反应氧化反应类型186℃1.0 MPa 201℃1.5 MPa 191℃1.26 MPa 185~189℃0.97~1.12 MPa 氧化反应条件2. 氧化反应50万吨/年60万吨/年90万吨/年100万吨/年1. 最大生产能力MitsuiINVISTA BP 中国石化项目主要PTA 生产技术的特点比较PTA 生产工艺流程PTA 生产工艺技术简介60块板1座316L /317L /Ti60块板1座316L /双相钢90块板1座316L /317L /Ti 60块板1座316L /317L /Ti 醋酸精馏塔共沸蒸馏设共沸剂回收塔共沸蒸馏设共沸剂回收塔直接精馏共沸蒸馏设共沸剂回收塔工艺流程7. 溶剂回收系统真空鼓式2台真空鼓式2台真空鼓式2台真空鼓式4台6. 真空过滤立式离心机3台无无立式离心机6台5. 氧化离心立式罐带搅拌(浆料罐)立式罐带搅拌立式罐带搅拌立式罐带搅拌结晶器形式1台3台串联3台串联2台串联结晶器台数4. 结晶系统MitsuiINVISTA BP 中国石化项目主要PTA 生产技术的特点比较PTA 生产工艺流程PTA 生产工艺技术简介13014011014512. 综合能耗指标kg 标油/t 产品压力离心分离后真空过滤分离压力离心分离后真空过滤分离压力离心分离后真空过滤分离压力过滤分离后真空过滤分离11. 产品分离系统采用结晶器闪蒸汽副产蒸汽加热直接采用结晶器闪蒸汽和蒸汽凝液加热直接采用结晶器闪蒸汽加热直接采用结晶器闪蒸汽加热10. 精制预热系统蒸汽利用催化燃烧高压催化燃烧催化燃烧再生热氧化燃烧9. 氧化尾气处理设置催化剂回收装置,回收催化剂水溶液,经浓缩后,送氧化反应器。

PTA合成工艺技术

PTA合成工艺技术

PTA合成工艺技术PTA合成工艺技术是指对金属或金属合金材料进行喷涂处理的一种工艺技术。

PTA(Plasma Transferred Arc)是一种利用直流等离子体电弧喷涂技术,通过高温等离子体电弧的瞬间高热能和高速气流的作用,将喷涂材料熔化并喷射到工件表面,形成一层均匀致密的涂层。

下面将对PTA合成工艺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PTA合成工艺技术的关键在于掌握好加热源和喷涂源之间的协调配合。

加热源是通过电弧产生高温等离子体,而喷涂源则是通过给予材料足够热能来使其熔化,并将喷射到工件表面。

这两个源的功率和速度需要精确调节,以确保喷涂材料在喷射过程中能够充分熔化,并以适当的速度形成均匀涂层。

PTA合成工艺技术的优点是能够在保持材料组织和化学成分不变的情况下,在工件表面形成一层新的金属涂层。

这些涂层具有很高的附着力和耐磨性,能够提高工件的硬度、耐腐蚀性和耐磨性,从而延长工件的使用寿命。

此外,PTA合成工艺技术还具有喷涂速度快、成形效果好和表面质量高的特点,能够满足不同领域对涂层性能的要求。

PTA合成工艺技术的应用领域广泛。

例如,在制造业中,PTA 合成工艺技术可用于修补或加强零部件的表面,以增强其抗压性和耐磨性,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在能源领域,PTA合成工艺技术可用于提高发电设备和石油化工设备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减少设备的维修和更换频率。

此外,PTA合成工艺技术还可用于航空、航天和军事等领域,以提高飞机、舰船等载具的耐磨性和抗腐蚀性。

PTA合成工艺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材料科学和工艺技术的不断进步。

材料科学的发展使得喷涂材料具有更高的熔点和更好的机械性能,从而提高了涂层的质量和耐久性。

而工艺技术的进步则使喷涂操作更加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涂层质量的稳定性。

总之,PTA合成工艺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喷涂技术,通过瞬间高温等离子体电弧和喷射速度的配合,能够在材料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的涂层,提高工件的硬度、耐腐蚀性和耐磨性。

PTA 生产工艺综述

PTA 生产工艺综述

PTA 生产工艺综述咨询电话:(0086)571 82718253 转 773【作者:千木】【发布时间:2006/10/21 08:59:18】【字体:大中小】【关闭】精对苯二甲酸是制造聚酯纤维、薄膜、绝缘漆的重要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以及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也用作染料中间体。

长期以来,我国PTA工业的发展滞后于聚酯工业的发展。

据海关统计,自1990年以来,我国PTA进口量呈逐年快速增长趋势,2005年进口量高达649.73万t,自1990年至2005年的15年间年均增长率达到22.07%,其中尤以1995至2000年间增长最快,年均增长率高达44.26%(见表1)。

表1 我国历年精对苯二甲酸进口量1 PTA生产工艺1.1 我国早期PTA生产工艺我国早期生产PTA的厂家有上海石油化工总厂涤纶厂、北京燕山石化总公司长征化工厂和辽阳化纤总厂等厂家。

其生产方法主要分为低温氧化法和高温氧化法两种。

1.1.1 对二甲苯低温氧化法原料对二甲苯(PX)在醋酸溶液中,以醋酸钴(或醋酸锰)及溴化物为催化剂,以三聚乙醛为氧化促进剂,在130-140℃和1.5-4.0MPa压力下,用空气一步低温氧化生成对苯二甲酸。

产品对苯二甲酸先在160℃和0.55MPa压力条件下用醋酸洗涤,再在100℃和常压条件下用醋酸洗涤,然后干燥得到产品精对苯二甲酸。

1.1.2 对二甲苯高温氧化法对二甲苯以醋酸为溶剂,以醋酸钴、醋酸锰为催化剂,在四溴乙烷存在下,于221-225℃和0.255MPa压力下氧化生成对苯二甲酸。

反应产物在280-290℃和6.5-7.0MPa压力下溶解于水中,成对苯二甲酸水溶液。

然后用钯/活性炭催化剂加氢处理,除去微量对羰基苯甲醛,经结晶、洗涤、干燥,得成品精对苯二甲酸。

1.2 PTA生产工艺进展1.2.1 PTA生产工艺进展概述PTA是聚酯产品的主要原料,由于聚酯工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采用PTA直接酯化、连续缩聚工艺实现工业化生产以来,和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工艺路线相比,因其具有流程简短、原料消耗低、生产工艺容易控制、成本低等诸多优点,20世纪70年代以后,PTA工艺已成为聚酯工业发展之重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9-10
24
PTA工艺技术简介
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三井油化公司引进Amoco公司技术 后,在此工艺基础研究开发了三井-Amoco技术。 其主要特点有:采用反应-脱水2段塔釜式反应器,中温氧 化(185℃),较高的钴锰比,共沸精馏脱水回收溶剂及 低压蒸汽透平回收反应热等技术 三井油化工艺由于其氧化反应器的操作和设计压力均低于 Amoco和Invista工艺,采用鼓泡塔反应器,低速防沉淀搅 拌。
高速发展的中国PTA产业
2009年中国大陆PTA技术进步情况 最先进的技术经济指标 综合能耗:90kg标油/t PTA(宁波逸盛) PX消耗:654 kg/t PTA 醋酸消耗:36 kg/t PTA(大连大化) 最大的产能和装置规模 最大规模氧化反应器:90万吨/年(珠海BP) 最大规模PTA生产线165万吨/年(厦门翔鹭) 最大PTA单一产地:180万吨/年(浙江远东石化)
2014-9-10 14
高速发展的中国PTA产业
全球PTA发展预测: 2010年 生产能力(万吨) 4937 产量(万吨) 4100 2015年 6090 5365 2020年 7200 6500
年增长率(%)
开工率(%)
6.0
83
5.5
88
3.9
90
2014-9-10
15
高速发展的中国PTA产业
2014-9-10 6
高速发展的中国PTA产业
中国PTA产能已经完全占据全球老大的地位,目 前中国PTA产能占全球PTA产能的1/4,亚洲PTA 产能的1/3。 目前我国 PTA生产能力主要集中于消费中心和原 料接卸条件较好的地区,如福建、浙江、江苏以 及山东和大连的沿海一带,地理位置上的优势, 使得这些地区形成中国 PTA产业的 “黄金带”。 2010年浙江省PTA产能将占全国总产能的30%, 成为我国最大的PTA生产基地
2014-9-10 12
高速发展的中国PTA产业
国产化成套技术工业化应用 大连逸盛大化:基本技术内涵是国产化技 术 重庆蓬威石化:采用中纺院成套技术,对 于部分技术内容的独立性存在异议,但总 体国产化技术的工业化应用是成功的。
2014-9-10
13
高速发展的中国PTA产业
中国大陆PTA行业未来展望: 有3年相对稳定的市场环境 技术进步的速度加快 国产化装置越来越多 装置规模越来越大,从传统的60-70万吨/年 跃升到200-220万吨/年 装置的物耗能耗指标进一步降低 个别PTA装置考虑转产PIA。
其中以BP、INVISTA生产技术的市场占有率为最高。
2014-9-10 20
国内技术现状
我国近年来研发加速,其中以中纺院开 发的国产化装臵已经在重庆投产和在三房 巷建设源自2014-9-1021
代表性PTA生产技术的主要氧化参数比较
工 艺
温 度(℃) 压 力 (MPa) 停留时间* (min) 含水量 (%) CTA晶体粒径 (μm) 反应器类型 搅拌器功率 (kW) 溶剂比HAC︰PX (kg/kg) 催化剂Co+Mn+Br (μg/g) 催化剂配比Co:Mn︰Br (mol/mol)
我国PTA产业发展的制约三要素 首先,我国PTA应用领域范围还比较窄,尚需开发。PTA 是一种用途相对单一的化工中间产品,主要用于生产纤维 用聚酯。从国际上聚酯产品消费结 果分析,近十多年以 来,纤维用聚酯的PTA消费量约占2/3左右,非纤维聚酯 占1/3,而我国PTA几乎全部用于生产涤纶用聚酯。 其次,我国推进的本土化PTA技术均为传统工艺,在生产 流程、能源消耗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与世界领先水平相 比,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第三,原料因素已成为制约我国PTA产业发展的桎梏。尽 管国内PTA生产能力快速发展,但其原料PX发展相对滞 后。
2014-9-10 7
高速发展的中国PTA产业
PTA行业概况(2010年) 中国大陆目前有PTA生产企业18家; 2009年底产能1487万吨,占全球产能31%; 2009年产量1195.84万吨; 2009年进口量625.68万吨; 2009年PTA消费量约1821.39万吨; 2009年PTA国产化自给率65.66%。
2014-9-10 9
高速发展的中国PTA产业
其它拟建PTA装置产能 厦门翔鹭石化有限公司50万吨/年 仪征化纤3#100万吨/年 海南逸盛石化(洋浦)200万吨/年 中石油乌鲁木齐分公司100万吨/年 江阴汉邦二期125万吨/年 福建佳龙二期工程110万吨/年 大连长兴岛(恒力)二期工程200万吨/年 四川南充120万吨/年
2014-9-10
25
PTA工艺技术简介
伊士曼/鲁奇EPTA工艺技术主要由氧化单元、粗对苯二甲 酸(CTA)分离单元、后氧化单元、EPTA分离单元以及催化 剂回收单元五大部分组成,省去了加氢精制工序 ,能节 约大量的投资成本和操作费用 。 主要特点是采用鼓泡塔反应器,不用搅拌桨,反应温度低 (155℃~165℃),压力小(0.56Mpa),因取消了精制单元, 增加了后氧化反应单元,以生产中纯度PTA,即EPTA。 反应过程缓和,PX和醋酸燃烧消耗低,因反应釜内压力 低,空压机能耗低。Eastman生产工艺技术对氧化后的CTA 后处理与Amoco有很大的不同。CTA经后氧化器(可称为熟 化器),在较高的温度下深度氧化和再结晶,去除TA中的 4-CBA和P-TA等杂质。结晶、过滤、干燥后,得到EPTA。
2014-9-10 16
PTA生产方法与基本原理
PTA生产工艺都是以对二甲苯(PX)为 原料,以钴、锰、溴为三元催化剂,以醋 酸作溶剂,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用空气 氧化制得对苯二甲酸(TA)浆料,经结晶、 分离和干燥后得到TA粉料,再经加氢精制、 结晶、分离、干燥后得到PTA粉料。
2014-9-10
2014-9-10 5
高速发展的中国PTA产业
至2007年年初有宁波三菱、宁波逸盛两套 各60万吨装置投产,4月再有辽化60万吨新 产能投产;至2007年年底中国的PTA产能 已经达到1040 万吨; 2008年国内有BP珠海90万吨和台化宁波 80—90万吨PTA投产,中国PTA产能达到 历史性的1210万吨。也就是说,中国PTA 从2005 年到2008年3年间产能增加了一倍 多。
精对苯二甲酸(PTA) 生产方法与基本原理
粗对苯二甲酸中的主要杂质为4-CBA,采用4-CBA的加氢还原反应原理,在高 温高压下,通过钯—炭催化剂的作用进行加氢还原,使4-CBA转化为易溶于水 的对甲基苯甲酸(PT酸)。在加氢反应过程中,其它有机杂质同时被还原。加 氢还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如下:
2014-9-10
19
技术来源
当前世界上最主要的PTA技术专利商: BP(原Amoco) INVISTA(原属ICI,后归Dupont,再独立为INVISTA) Mitsui(三井化学)
其他还有: Mitsubishi(三菱化学) Daw Chemical(原属INCA,后被Daw并购) Eastman(生产EPTA)
17
PTA生产方法与基本原理
粗对苯二甲酸(TA) 生产方法与基本原理
以高纯度对二甲苯(PX)为原料,醋酸为溶剂,醋酸钴和醋酸锰为催化剂,四 溴乙烷或氢溴酸为促进剂进行空气催化氧化,经结晶分离干燥,得到粗对苯 二甲酸(TA)。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分步反应方程式如下:
2014-9-10
18
PTA生产方法与基本原理
2014-9-10
23
PTA工艺技术简介
Invista工艺,即原Du Pont-ICI工艺,ICI(帝国化学) 差不多与Amoco公司同时将PX高温氧化技术投入生产, 1980年才由于技术上独创而获得专利权。 Invista也采用高温氧化和高速大功率搅拌,装置的工程 规模提升模式为15万吨/年、20(25)万吨/年、35(40) 万吨/年和50万吨/年。目前Invista氧化反应器体积已达 500m3,PTA产量达到60万吨/年以上。
Eastman-Lurgi
160 0.66 120 3.3~5.5 40~60 鼓泡塔 0 10:1 2420 15:1:12 69
单位体积(充气浆料)负 荷(kgTA/m3·h)
2014-9-10
PTA工艺技术简介
PTA的生产工艺为阿莫科公司率先开发,1999年BP收购了Amoco,其 PTA生产工艺相应改称BP-Amoco工艺。 主要工艺为以对二甲苯(PX)为原料,以钴、锰、溴为三元催化剂, 以醋酸作溶剂,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用空气氧化制得对苯二甲酸 (TA)浆料,经结晶、分离和干燥后得到TA粉料,再经加氢精制、结 晶、分离、干燥后得到PTA粉料。 BP-Amoco采用高温氧化,高速大功率搅拌,对氧化反应器的放大,采 用了渐进的做法,BP曾用三台7.5万吨氧化反应器并联生产22.5万吨/ 年PTA,用二台22.5万吨氧化反应器并联生产45万吨/年PTA。
2014-9-10 10
高速发展的中国PTA产业
中国大陆PTA现有产能和产能预测 现有产能:1547万吨/年 现有+在建:2317万吨/年 现有+在建+拟建:3302万吨/年 以上产能将在2014年下半年实现 预测到2013年底,中国大陆PTA产能将达 到3000万吨/年
2014-9-10 11
2014-9-10 4
高速发展的中国PTA产业
回顾中国PTA产业发展史,近3年的PTA产业发展 十分迅猛。纺织品配额在2005年取消后,PTA需 求量随 之激增,造成国内各地纷纷投资新的PTA 生产线。 自2005年年底,中国的PTA产能增至589.5万吨, 一举超越韩国、台湾地区以及美国,成为世界第 一 PTA生产国; 2006年年初开始即有上海亚东、翔鹭石化、三鑫 石化、扬子石化45万吨装置在年中之前先后投产, 当年中国PTA总产能达到870万吨左 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