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上数学第22章二次函数22.2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数学第22章二次函数22.2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2.通过分析二次函数图像,提升直观想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3.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多种解法,培养问题解决和数学运算的能力。
4.将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应用于实际问题,增强数学建模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5.在小组讨论和问题解决过程中,培养合作交流、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理解二次函数图像与一元二次方程解的关系,掌握二次函数标准形式及其图像特征。
-举例:求解x²-5x+6=0,展示不同解法并比较各自优劣。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学会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模型,解决最值、交点等问题。
-举例:抛物线与直线的交点问题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如物体抛掷的最高点问题。
2.教学难点
-图像与方程关系的理解:学生往往难以将二次函数图像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直观地联系起来。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们的分组讨论进行得相当积极。他们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这让我感到很欣慰。然而,我也观察到,在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的过程中,一些学生仍然感到困难。这告诉我,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对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
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尝试扮演了一个引导者和启发者的角色,鼓励学生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问题。我注意到,当他们被鼓励去探索和发现时,他们的思考变得更加深入。不过,我也发现时间管理上存在一些问题,有时候讨论可能会拖沓,影响到了课堂的整体进度。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_课件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_课件

=0
没有交点
没有实根
<0
有交点
有实根
≥0
归纳
△<0 △=0
△>0
求抛物线与坐标轴的交点 如何求抛物线与坐标轴的交点? 如何确定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个数?
例题 答案:
例题
答案:有(2.5,0),(-1,0) 归纳:一元二次方程
,则抛物线
例题 不与x轴相交的抛物线是( D )
练习——求交点 (0,-5)
例题
可以通过不断缩小根所在的范围,来估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第二步:取平均数 取2和3的平均数2.5, 当x=2.5,y=-0.75<0. 那根是在2与2.5之间, 还是2.5与3之间呢?
例题
可以通过不断缩小根所在的范围,来估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第三步:取异号缩小范围 一定得让相应的y值异号, 这样才能保证抛物线穿过x轴, 即根在该范围之间. 当x=2.5时,y<0, 当x=2时,y<0, 当x=3时,y>0, 所以根是在2.5与3之间
解:(3)当h = 20.5时,
因为
,所以方程无实根.
球的飞行高度达不到 20.5m .
思考 (4)球从飞出到落地要用多少时间? 解:(4)落地即h = 0,
当球飞行 0s 和 4s 时,它的高度为 0m , 即0s时,球从地面飞出,4s 时球落回地面.
讨论
通过刚才的例子可以发现,
二次函数
何时为一元二次方程?
例题
可以通过不断缩小根所在的范围,来估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第四步:再取平均数 取2.5和3的平均数2.75, 当x=2.75,y=0.0625 > 0. 第五步:再取异号 所以根是在2.5与2.75之间
所以该抛物线与 x 轴有两个交点.

九年级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和区别

九年级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和区别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和区别一、二次函数1、自变量x 和因变量y 之间存在如下关系:y=ax 2+bx+c (a ,b ,c 为常数,a≠0,且a 决定函数的开口方向)①a>0时,开口方向向上 ②a<0时,开口方向向下③|a|还可以决定开口大小a 绝对值越大开口就越小,|a|越小开口就越大④一次项系数b 和二次项系数a 共同决定对称轴的位置。

当a 与b 同号时(即ab >0),对称轴在y 轴左;当a 与b 异号时(即ab <0),对称轴在y 轴右。

⑤常数项c 决定抛物线与y 轴交点。

抛物线与y 轴交于(0,c )⑥抛物线是轴对称图形。

对称轴为直线 x =2ab-,。

对称轴与抛物线唯一的交点为抛物线的顶点P 。

特别地,当b=0时,抛物线的对称轴是y 轴(即直线x=0)⑦抛物线有一个顶点P ,坐标为 P [2a b -,a b 4ac 42- ]。

当2ab -=0时,P 在y 轴上;当Δ= b 2-4ac=0时,P 在x 轴上。

2、二次函数的两种表达式①一般式:y=ax 2+bx+c (a ,b ,c 为常数,a≠0) ②顶点式:y=a(x-h)2+k [抛物线的顶点P (h ,k )] 3、抛物线与x 轴交点个数 Δ= b2-4ac >0时,抛物线与x 轴有2个交点。

Δ= b2-4ac=0时,抛物线与x 轴有1个交点。

Δ= b 2-4ac <0时,抛物线与x 轴没有交点。

二、一元二次方程y= ax 2+bx+c ,当y=0时,二次函数为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即ax 2+bx+c=0 三、两者之间的联系①ax 2+bx+c=0,即为y= ax 2+bx+c ,y=0时 ②方程的根x 1,x 2是使ax 2+bx+c 为零的x 的取值③x 1,x 2对应图像上是y =ax 2+bx+c 函数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

④方程根的个数即是使ax 2+bx+c=0的x 的个数即是y= ax 2+bx+c y=0,为y= ax 2+bx+c 图像与x 轴的交点个数。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考点)-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考点(解析版)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考点)-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考点(解析版)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考点一站到底)知识点☀笔记知识点一 利用判别式判断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个数判别式 Δ=b 2- 4ac二次函数y =ax 2+bx +c 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图象图象与x 轴 的交点个数根的情况Δ>0a >0与x 轴有 2个交点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a <0Δ=0a >0与x 轴有 1个交点有两个相等的 实数根a <0Δ<0a >00个交点没有实数根a <0二次函数y =ax 2+bx +c 的图象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就是对应方程ax 2+bx +c =0(a ≠0)的根.考点☀梳理解题指导:①确定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k =0的根的情况,可以利用二次函数y =ax 2+bx +c 的图象与y =-k 的图象的交点情况进行判断.②用图象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根的步骤:(1)画出函数的图象,并由图象确定方程根的个数; (2)由图象交点的位置确定交点横坐标的范围; (3)估计方程的近似根.考点1: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必备知识点:①二次函数y =ax 2+bx +c 的图象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就是对应方程ax 2+bx +c =0(a ≠0)的根.题型1 图形法确定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根例1.(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下表是若干组二次函数25y x x c =-+的自变量x 与函数值y 的对应值: x …1.31.41.51.61.7…y … 0.36 0.13 ﹣0.08 ﹣0.27 ﹣0.44 … 那么方程x 2﹣5x +c =0的一个近似根(精确到0.1)是( )A .3.4 B .3.5 C .3.6 D .3.7【答案】B【分析】观察表格可得-0.08更接近于0,得到方程的一个近似根(精确到0.1)是1.5,再由25y x x c =-+的对称轴为x =52得到方程250x x c -+=的另一个近似根(精确到0.1)是3.5【详解】解:∵二次函数25y x x c =-+, ∵对称轴为直线x =52,观察表格得:方程250x x c -+=的一个近似根(精确到0.1)是1.5, ∵另一个近似根m 满足 1.52m +=52, ∵m =3.5, 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图象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根,弄清表格中的数据是解本题的关键.=ax 2+bx +c 的图象,并求得一个近似根为x =﹣4.3,则方程的另一个近似根为( )(精确到0.1)A .x =4.3B .x =3.3C .x =2.3D .x =1.3【答案】C【分析】根据抛物线与x 轴的一个交点为(﹣4.3,0),又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 =﹣1,即可求解. 【详解】解:∵抛物线与x 轴的一个交点为(﹣4.3,0),又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 =﹣1, ∵另一个交点坐标为:(2.3,0), 则方程的另一个近似根为x =2.3,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根据二次函数图象求方程的近似根,掌握抛物线的对称性是解题的关键.练习1.(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根据表格中二次函数y =ax 2+bx +c 的自变量x 与函数值y 的对应值,可以判断方程 ax 2+bx +c =0的一个解x 的范围是( )x 00.5 1 1.5 2 y =ax 2+bx +c 1-0.5-13.57A .0<x <0.5B .0.5<x <1C .1<x <1.5D .1.5<x <2【答案】B【分析】利用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性质.【详解】解:观察表格可知:当x =0.5时,y =-0.5;当x =1时,y =1, ∵方程ax 2+bx +c =0(a ≠0,a ,b ,c 为常数)的一个解x 的范围是0.5<x <1.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用图象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根,解题的关键是找到y 由正变为负时,自变量的取值即可.练习2.(2022.浙江湖州.九年级期末)在二次函数y =ax 2+bx +c 中,函数y 与自变量x 的部分对应值如表,则方程ax 2+bx +c =0的一个解x 的范围是( ) x (1)1.11.2 1.3 1.4 … y …-1-0.490.040.591.16…A .1<x <1.1B .1.1<x <1.2C .1.2<x <1.3D .1.3<x <1.4【答案】B【分析】根据表格中自变量与函数的值的变化情况得出当y =0时相应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即可. 【详解】由表格中数据可知,当x =1.1时,y =-0.49. 当x =1.2时,y =0.04于是可得,当y =0时,相应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为1.1<x <1.2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用图像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根,解题的关键是找到y 由正变为负时自变量的取值即可.练习2.(2022·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如表,是二次函数()y f x =的自变量x 与函数值y 的几组对应值.那么方程()0f x =的一个近似解是( )x 0.9 1 1.1 1.2 1.3 1.4 y -1.49-1-0.490.040.591.16A .1B .1.1C .1.2D .1.3【答案】C【分析】由表格可得抛物线与x 轴的一个交点在(1.1,0)和(1.2,0)之间且距离(1.2,0)较近,进而求解. 【详解】解:由表格可得 1.1x =时,0y <, 1.2x =时,0y >,()0f x ∴=的一个解在1.1与1.2之间, |0.49|0.04>,()0f x ∴=的一个近似解是1.2,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二次函数与方程的关系.练习4.(2022·江苏·九年级专题练习)观察下列表格,估计一元二次方程2350x x +-=的正数解在( )x-1 0 1 2 3 425x x +- -7 -5 -1 5 13 23A .-1和0之间B .0和1之间C .1和2之间D .2和3之间【答案】C【分析】令y =x 2+3x -5根据x =﹣1和x =5时的函数值,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令y =x 2+3x -5, 当1x =时,10y =-<, 当2x =时,50y =>,∴x 2+3x -5=0的一个正数x 的取值范围为1<x <2,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与坐标轴的交点问题,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例1.(2022·吉林省实验中学九年级阶段练习)抛物线253y x x =-+-与y 轴的交点坐标是( ) A .()0,3 B .()0,3-C .()0,5-D .()0,5【答案】B【分析】把x =0代入253y x x =-+-求得y 的值,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当x =0时,253y x x =-+-=﹣3, ∵抛物线253y x x =-+-与y 轴的交点坐标是(0,﹣3).故选:B例2.(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已知二次函数y =x 2﹣6x +5.函数图象与x 轴交点坐标为_____,与y 轴的交点坐标为__________;【答案】 (5,0),(1,0) (0,5)【分析】利用y =0解方程得到图象与轴的交点,利用x =0求图象与y 轴的交点即可. 【详解】把y =0代入y =x 2﹣6x +5得0=x 2﹣6x +5, 解得x 1=5,x 2=1,∵抛物线与x 轴交点坐标为(5,0),(1,0), 把x =0代入y =x 2﹣6x +5得y =5, ∵抛物线与y 轴交点坐标为(0,5), 故答案为:(5,0),(1,0);(0,5).【点睛】此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解一元二次方程,正确掌握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练习1.(2021·江苏·南通市八一中学九年级阶段练习)抛物线y =23x +4x +2与x 轴的交点个数是_____. 【答案】0【分析】先计算判别式的值,然后根据判别式的意义进行判断. 【详解】解:∵Δ=24-4×3×2=-8<0, ∵抛物线与x 轴没有交点. 故答案为:0.【点睛】本题考查了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解题关键是把求二次函数y =2ax +bx +c (a ,b ,c 是常数,a ≠0)与x 轴的交点坐标问题转化为解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的应用进行解决. 练习2.(2022·浙江温州·九年级期中)已知二次函数1y x k =--+的图象过点0,3.(1)求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求该二次函数图象与x 轴的交点坐标. 【答案】(1)()214y x =--+ (2)()1,0-,()3,0【分析】(1)把点()0,3代入函数解析式,求出k 的值即可得到函数表达式; (2)取y =0,得到()2140x --+=,求出x 的值,即可得到答案. (1)解:把()0,3代入()21y x k =--+得:()2013k --+=,解得:4k =,∵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是()214y x =--+; (2)当0y =时,()2140x --+=, 解得:11x =-或23x =,∵该二次函数图象与x 轴的交点坐标是()1,0-,()3,0.【点睛】此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二次函数图象与x 轴的交点等知识,熟练掌握方法是解题的关键.练习3.(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如图,已知二次函数223y ax x ++=的图象与x 轴交于点A (﹣1,0)和点B ,与y 轴交于点C .(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和点B 的坐标; (2)直接写出y 的最大值为 .【答案】(1)2y x 2x 3=-++;B (3,0); (2)4【分析】(1)运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令y =0,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可求得点B 的坐标; (2)运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解析式化为顶点式,即可得出答案. (1)∵抛物线223y ax x ++=经过点A (﹣1,0), ∵a ﹣2+3=0, 解得:a =﹣1,∵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2y x 2x 3=-++, 令y =0,得2230x x -++=, 解得:13x =,21x =- ∵B (3,0); (2)∵()222314y x x x =-++=--+, ∵当x =1时,4y =最大值. 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抛物线与x 轴交点坐标,二次函数最值等,难度较小,是常见的基础题.练习4.(2021·江西上饶·九年级阶段练习)如图,抛物线23y ax bx ++=(a ≠0)与x 轴交于点A (1,0)和点B (﹣3,0),与y 轴交于点C ,连接BC ,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交于点E ,顶点为点D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求∵BOC 的面积. 【答案】(1)223y x x --+= (2)92【分析】(1)根据抛物线23y ax bx ++=(a ≠0)与x 轴交于点A (1,0)和点B (﹣3,0),即可得到关于a 、b 的方程,从而可以求得a 、b 的值,然后即可写出抛物线的解析式;(2)根据(1)中抛物线的解析式,可以写出点C 的坐标,然后再根据点B 的坐标,即可得到OC 和OB 的长,再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求得∵BOC 的面积. (1)解:∵抛物线23y ax bx ++=(a ≠0)与x 轴交于点A (1,0)和点B (﹣3,0),∵309330a b a b ++=⎧⎨-+=⎩, 解得12a b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23y x x --+=. (2)解:由(1)知,223y x x --+=,∵点C 的坐标为(0,3), ∵OC =3,∵点B 的坐标为(﹣3,0), ∵OB =3, ∵∵BOC =90°, ∵∵BOC 的面积是2OB OC ⋅=33922⨯=.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二次函数的性质,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 例1.(2022·福建省长汀县第二中学九年级阶段练习)定义:min{a ,b }=(),().a a b b a b ⎧≤⎨>⎩若函数y =min{x +1,223x x -++ },则该函数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答案】3【分析】根据定义画出函数图象,设直线y =x +1,抛物线2y x 2x 3=-++,联立直线与抛物线方程得抛物线与直线交点坐标,结合图象求解.【详解】解:依题意,设直线y =x +1,抛物线2y x 2x 3=-++, 联立直线与抛物线方程得2123y x y x x =+⎧⎨=-++⎩, 解得23x y =⎧⎨=⎩或10x y =-⎧⎨=⎩,∵直线与抛物线交点坐标为(-1,0),(2,3), 如图,∵x ≤-1时,y =223x x -++,函数最大值为y =0,-1<x ≤2时,y =x +1,函数最大值为y =3, 当x >2时,y =223x x -++,y <3, ∵x =2时,函数取最大值为3, 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解题关键是掌握函数与方程及不等式的关系.通过数形结合求解. 例2.(2022·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抛物线223y x x =-,当1y =-时,自变量的值为_________. 【答案】1或12【分析】把y =1代入解析式中得到关于x 的方程,解方程即可 【详解】解:223y x x =-, 当1y =-时,2231x x -=-, 解得11x =,212x =, 故答案为:1或12.【点睛】本题考查函数值以及自变量,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函数值的计算方法.练习.(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已知,当时,的值为;当时,y 的值等于9. 【答案】 3 0或6【分析】令y =0即可得到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求出x 的值即可;令y =9即可得到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求出x 的值即可.【详解】解:∵y =x 2-6x +9中的值为0, ∵令x 2-6x +9=0,解得x =3; ∵y =x 2-6x +9中的值为9, ∵令x 2-6x +9=9,即x 2-6x =0, 解得1206x x ==,. 故答案为:3;0或6.【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根据函数值得到关于x 的元二次方程,求出x 的值是解答此题的关键.练习.(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如图,抛物线与轴交于、两点,且点、B 都在原点右侧,抛物线的顶点为点P ,当ABP △为直角三角形时,m 的值为________.【答案】2【分析】设点A (x 1,y 1),B (x 2,y 2),则AB =|x 2-x 1|,求出点P (m ,-(m -1)2),由抛物线的对称性知∵ABP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建立方程|x 2-x 1|=2(m -1)2,根据根与系数关系可求得m 值. 【详解】解:设点A (x 1,y 1),B (x 2,y 2),则AB =|x 2-x 1|, 令y =0得22210x mx m -+-=,∵x 1+x 2=2m ,x 1·x 2=2m -1,则|x 2-x 1|2=4m 2-8m +4=4(m -1)2,由抛物线2221y x mx m =-+-=(x -m )2-(m -1)2得顶点坐标为P (m ,-(m -1)2), 抛物线的对称性知∵ABP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x 2-x 1|=2(m -1)2, 即4(m -1)2=4(m -1)4, 解得:m =2或m =0或m =1,∵抛物线2221y x mx m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且点A 、B 都在原点右侧, ∵2m >0且m ≠1且2m -1>0,即m >12且m ≠1, ∵m =2, 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根与系数的关系、解高次方程等知识,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意创造非凡、探索未来.某商店准备用2400元购进一批冰墩墩钥匙扣出售.假如每个钥匙扣的进价降低20%,则可以多买50个.(1)求每个冰墩墩钥匙扣的进价;(2)市场调查发现:当每个冰墩墩钥匙扣的售价是20元时,每周可以销售200个;每涨价1元,每周少销售10个.设每个冰墩墩钥匙扣的售价是x 元(x 是大于20的正整数),每周总利润是w 元. ①求w 与x 的函数关系,并求每周总利润的最大值;②当每周总利润大于1870元时,直接写出每个冰墩墩钥匙扣的售价. 【答案】(1)每个冰墩墩钥匙扣的进价为12元(2)①2105204800w x x =-+-,最大值为1960元;②每个冰墩墩钥匙扣的售价为24元或25元或26元或27元或28元【分析】(1)设每个冰墩墩钥匙扣的进价为x 元,根据题意列出分式方程,进而计算求解即可;(2)①根据题意列出二次函数关系,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求得最大利润即可;②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求得x 的范围,根据题意取整数解即可.(1)设每个冰墩墩钥匙扣的进价为x 元,由题意得:()2400240050120%x x +=-,解得12x =,经检验,12x =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答:每个冰墩墩钥匙扣的进价为12元;(2)①()()122001020w x x =---⎡⎤⎣⎦2105204800x x =-+-()210261960x =--+ ∵0a <且x 是大于20的正整数∵当26x =时,w 有最大值,最大值为1960元②由题意得,21052048001870x x -+-=,解得23x =或29∵抛物线开口向下,x 是大于20的正整数∵当2329x <<时,每周总利润大于1870元,∵售价为24元或25元或26元或27元或28元.【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二次函数的应用,一次函数的应用,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或关系式是解题的关键.练习.(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如图,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求a 的值和图象的顶点坐标;(2)点(,)Q m n 在该二次函数图象上;①当11n =时,求m 的值,②当m <x <m -3时,该二次函数有最小值2,请直接写出m 的取值范围. 【答案】(1)2a =;()1,2-(2)①4m =-或2;②41m -<-【分析】(1)将点P 的坐标代入二次函数解析式可得关于a 的方程,再解方程即可得出a 的值.将二次函数的解析式进行配方,即可得到图象的顶点坐标;(2)①将点Q 的坐标代入二次函数解析式,求解方程即可得到m 的值;②根据当1x =-时,二次函数取最小值为2,得出13m m -≤+<,解关于m 的不等式组即可.(1)解:∵二次函数21y x ax a =+++的图象经过点()2,3P -,∵()()23221a a =-+⨯-++.解得:a =2;∵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222312y x x x =++=++.∵图象的顶点坐标是()1,2-.(2)①∵点(),Q m n 在该二次函数图象上,且n =11,∵21123m m =++.解得14m =-,22m =,∵m 的值为-4或2;②∵二次函数()222312y x x x =++=++的最小值为2,∵13m m -≤+<,解得:41m -≤-<,∵m 的取值范围是41m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的最值,能够正确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是解题关键.题型4 根据二次函数系数求对应方程根的情况或与x 轴交点情况例1.(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如图,抛物线2y ax =与直线y bx c =+的两个交点坐标分别为(2,4)A -,(1,1)B ,则方程2ax bx c =+的解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12x =-,21x =【分析】二次函数图象与一次函数图象交点的横坐标即为2ax bx c =+的解:12x =-,21x =.【详解】解:抛物线 2y ax =与直线y bx c =+的两个交点坐标分别为 ()2,4A - , ()1,1B ,∴方程组2y ax y bx c ⎧=⎨=+⎩的解为1124x y =-⎧⎨=⎩ ,2211x y =⎧⎨=⎩ , 即关于x 的方程 20ax bx c --=的解为12x =-,21x =,所以方程2ax bx c =+ 的解是 12x =-,21x =,故答案为: 12x =-,21x =.【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图象与方程的解的关系,函数与方程是密不可分的,方程的根的个数问题,往往可以转化为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问题.例2.(2022·福建南平·九年级期末)如图,抛物线2y ax bx c =++的对称轴为1x =,点P 是抛物线与x 轴的一个交点,若点P 的坐标为()4,0,则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0ax bx c ++=的解为__________.【答案】124,2x x ==-【分析】根据函数的对称轴和点P 的坐标可以得出与x 轴的另一交点坐标,从而得出结论.【详解】解:∵抛物线2y ax bx c =++的对称轴为x =1,点P 是抛物线与x 轴的一个交点,坐标为(4,0),∵抛物线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坐标为(−2,0),∵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0ax bx c ++=的解为:124,2x x ==-.故答案为:124,2x x ==-.【点睛】本题考查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问题,关键是对二次函数性质的掌握和运用.练习1.(2022·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已知抛物线2y x bx c =++的部分图像如图所示,则方程20x bx c ++=的解是___________【答案】11x =-或23x =【分析】根据抛物线的轴对称性即可求得抛物线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的坐标,这两个交点的横坐标就是方程20x bx c ++=的解.【详解】解:由图像可知抛物线与x 轴的一个交点坐标为(1,0)-,对称轴为直线1x =,设抛物线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2(,0)x ,则2112x -+=, 解得:23x =.∵方程20x bx c ++=的解为11x =-或23x =.故答案为:11x =-或23x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利用二次函数的图像求解一元二次方程,以及抛物线的对称性问题,正确理解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的横坐标与相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练习2.(2021·湖北·武汉二中广雅中学九年级阶段练习)如图,已知抛物线223y x x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直线25y kx k =-+与它有三个公共点时,则k 值为______.【答案】222-+或53【分析】先确定A 、B 、C 三点坐标,y =kx -2k +5=k (x -2)+5,可得直线经过定点(2,5)画出图形,分别找到两个极限位置,求出k 的值.【详解】解:∵223y x x =--∵当y =0时,解得x =-1或x =3;当x =0时,解得y =3∵A (-1,0),B (3,0),C (0,3)∵y =kx -2k +5=k (x -2)+5∵直线25y kx k =-+必过定点(2,5)要使直线y =kx -2k +5与图像有三个公共点,则可得到如图所示的两个极限位置,①直线经过A 、N ,此时将点A (-1,0)代入可得:0=-k -2k +5,解得:k =53②直线经过点N 与抛物线相切时,由题意可得:22325x x kx k -++=-+整理得:2(2)220x k x k +--+=2(2)4(22)0k k ∆=---+=,解得222k =-±由图像可知,k >0,则222k =-+综上可知,25y kx k =-+与223y x x =--有三个公共点时,则k 值为222-+或53. 故答案为222-+或5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与抛物线的交点问题,根据题意找到恰好有3个公共点的位置以及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练习3.(2020·北京房山·九年级期中)若二次函数23y kx x =--的图象与轴有交点,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答案】13k ≥-且0k ≠##k ≠0且k ≥13- 【分析】根据二次函数的定义可知0k ≠,由题意令0y =,得出一元二次方程,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大于或等于0,解不等式即可求解.【详解】解:∵二次函数223y kx x =--的图象与x 轴有交点,令0y =,则2230kx x --=,∵4120k =+≥且0k ≠,解得13k ≥-且0k ≠. 故答案为:13k ≥-且0k ≠.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定义以及二次函数与x 轴交点问题,转为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是解题的关键,注意不要漏掉0k ≠.练习.(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已知抛物线与轴的一个交点为,则代数式2225m m -+=_____________. 【答案】15【分析】把点(,0)m 代入二次函数解析式可得25m m -=,然后问题可求解.【详解】解:把点(,0)m 代入二次函数解析式得:250m m --=,则有25m m -=,∵()222252515m m m m -+=-+=; 故答案为1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专题10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九年级数学上册(解析版)

专题10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九年级数学上册(解析版)

专题10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考点1:分析方程的根;考点2:分析坐标轴交点。

1.已知二次函数y=x2﹣3x+m(m为常数)的图象与x轴的一个交点为(1,0),则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3x+m =0的两实数根是()A.x1=1,x2=﹣1B.x1=1,x2=2C.x1=1,x2=0D.x1=1,x2=3解:∵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是y=x2﹣3x+m(m为常数),∴该抛物线的对称轴是:x=32.又∵二次函数y=x2﹣3x+m(m为常数)的图象与x轴的一个交点为(1,0),∴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质知,该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的坐标是(2,0),∴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3x+m=0的两实数根分别是:x1=1,x2=2.答案:B.2.已知m>n>0,若关于x的方程x2+2x﹣3﹣m=0的解为x1,x2(x1<x2),关于x的方程x2+2x﹣3﹣n=0的解为x3,x4(x3<x4).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x3<x1<x2<x4B.x1<x3<x4<x2C.x1<x2<x3<x4D.x3<x4<x1<x2解:关于x的方程x2+2x﹣3﹣m=0的解为抛物线y=x2+2x﹣3与直线y=m的交点的横坐标,关于x的方程x2+2x﹣3﹣n=0的解为抛物线y=x2+2x﹣3与直线y=n的交点的横坐标,如图:由图可知,x1<x3<x4<x2,答案:B.题型01方程的根3.二次函数y=ax2+bx+c(a≠0)和正比例函数y=23x的图象如图所示,则方程ax2+(b−23)x+c=0(a≠0)的两根之和()A.大于0B.等于0C.小于0D.不能确定解:设ax2+bx+c=0(a≠0)的两根为x1,x2,∵由二次函数的图象可知x1+x2>0,a>0,∴−>0.设方程ax2+(b−23)x+c=0(a≠0)的两根为m,n,则m+n=−K23=−+23,∵a>0,∴23>0,∴m+n>0.答案:A.4.抛物线y=x2+bx+3的对称轴为直线x=1.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bx+3﹣t=0(t为实数)在﹣1<x<4的范围内有实数根,则t的取值范围是()A.2≤t<11B.t≥2C.6<t<11D.2≤t<6解:∵y=x2+bx+3的对称轴为直线x=1,∴b=﹣2,∴y=x2﹣2x+3,∴一元二次方程x2+bx+3﹣t=0的实数根可以看作y=x2﹣2x+3与函数y=t的图象有交点,∵方程在﹣1<x<4的范围内有实数根,当x=﹣1时,y=6;当x=4时,y=11;函数y=x2﹣2x+3在x=1时有最小值2;∴2≤t<11.答案:A.5.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经过(﹣3,0)与(1,0)两点,关于x的方程ax2+bx+c+m=0(m>0)有两个根,其中一个根是3.则关于x的方程ax2+bx+c+n=0(0<n<m)有两个整数根,这两个整数根是()A.﹣2和0B.﹣4和2C.﹣5和3D.﹣6和4解:∵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经过(﹣3,0)与(1,0)两点,∴当y=0时,0=ax2+bx+c的两个根为﹣3和1,函数y=ax2+bx+c的对称轴是直线x=﹣1,又∵关于x的方程ax2+bx+c+m=0(m>0)有两个根,其中一个根是3.∴方程ax2+bx+c+m=0(m>0)的另一个根为﹣5,∵关于x的方程ax2+bx+c+n=0(0<n<m)有两个整数根,∴抛物线y=ax2+bx+c与直线y=﹣n的交点的横坐标在﹣5与﹣3之间和1与3之间,∴关于x的方程ax2+bx+c+n=0(0<n<m)有两个整数根,这两个整数根是﹣4和2,答案:B.6.抛物线y=ax2+bx+c经过点A(﹣3,0)、B(4,0)两点,则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1)2+c=b﹣bx的解是x1=﹣2,x2=5.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1)2+c=b﹣bx变形为a(x﹣1)2+b(x﹣1)+c=0,因为抛物线y=ax2+bx+c经过点A(﹣3,0)、B(4,0),所以方程ax2+bx+c的解为x1=﹣3,x2=4,对于方程a(x﹣1)2+b(x﹣1)+c=0,则x﹣1=﹣3或x﹣1=4,解得x=﹣2或x=5,所以一元二方程a(x﹣1)2+b(x﹣1)+c=0的解为x1=﹣2,x2=5.答案:x1=﹣2,x2=5.7.已知函数y=|x2﹣4|的大致图象如图所示,如果方程|x2﹣4|=m(m为实数)有4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m的取值范围是0<m<4.解:方程|x2﹣4|=m(m为实数)有4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可以转化为函数y=|x2﹣4|的图象与直线y=m的图象有四个交点,因为函数y=|x2﹣4|与y轴交点(0,4),观察图象可知,两个函数图象有四交点时,0<m<4.答案:0<m<4.8.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3x﹣1=0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都在﹣1和0之间(不包括﹣1和0),则a的取值范围是−94<a<﹣2.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3x﹣1=0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3)2﹣4×a×(﹣1)>0,解得:a>−94设f(x)=ax2﹣3x﹣1,如图,∵实数根都在﹣1和0之间,∴﹣1<−−32<0,∴a<−32,且有f(﹣1)<0,f(0)<0,即f(﹣1)=a×(﹣1)2﹣3×(﹣1)﹣1<0,f(0)=﹣1<0,解得:a<﹣2,∴−94<a<﹣2,答案:−94<a<﹣2.9.设二次函数y1=2x2+bx+c(b,c是常数)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1)若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1,0),(2,0),求函数y1的表达式及其图象的对称轴.(2)若函数y1的表达式可以写成y1=2(x﹣h)2﹣2(h是常数)的形式,求b+c的最小值.(3)设一次函数y2=x﹣m(m是常数),若函数y1的表达式还可以写成y1=2(x﹣m)(x﹣m﹣2)的形式,当函数y=y1﹣y2的图象经过点(x0,0)时,求x0﹣m的值.解:(1)∵二次函数y1=2x2+bx+c过点A(1,0)、B(2,0),∴y1=2(x﹣1)(x﹣2),即y1=2x2﹣6x+4.∴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2=32.(2)把y1=2(x﹣h)2﹣2化成一般式得,y1=2x2﹣4hx+2h2﹣2.∴b=﹣4h,c=2h2﹣2.∴b+c=2h2﹣4h﹣2=2(h﹣1)2﹣4.把b+c的值看作是h的二次函数,则该二次函数开口向上,有最小值,∴当h=1时,b+c的最小值是﹣4.(3)由题意得,y=y1﹣y2=2(x﹣m)(x﹣m﹣2)﹣(x﹣m)=(x﹣m)[2(x﹣m)﹣5].∵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x0,0),∴(x0﹣m)[2(x0﹣m)﹣5]=0.∴x0﹣m=0,或2(x0﹣m)﹣5=0.即x0﹣m=0或x0﹣m=52.10.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x2+(1﹣5m)x﹣5=0(m≠0).(1)求证:无论m为任何非零实数,此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2)若抛物线y=mx2+(1﹣5m)x﹣5与x轴交于A(x1,0)、B(x2,0)两点,且|x1﹣x2|=6,求m的值;(3)若m>0,点P(a,b)与Q(a+n,b)在(2)中的抛物线上(点P、Q不重合),求代数式4a2﹣n2+8n 的值.(1)证明:由题意可得:Δ=(1﹣5m)2﹣4m×(﹣5)=1+25m 2﹣10m +20m=25m 2+10m +1=(5m +1)2≥0,故无论m 为任何非零实数,此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2)解:mx 2+(1﹣5m )x ﹣5=0,(x ﹣5)(mx +1)=0,解得:x 1=−1,x 2=5,由|x 1﹣x 2|=6,得|−1−5|=6,解得:m =1或m =−111;(3)解:由(2)得,当m >0时,m =1,此时抛物线为y =x 2﹣4x ﹣5,其对称轴为:x =2,由题已知,P ,Q 关于x =2对称,∴rr 2=2,即2a =4﹣n ,∴4a 2﹣n 2+8n =(4﹣n )2﹣n 2+8n =16.11.已知抛物线y =a (x ﹣h )2+k 与x 轴有两个交点A (﹣1,0),B (3,0),抛物线y =a (x ﹣h ﹣m )2+k 与x 轴的一个交点是(4,0),则m 的值是()A .5B .﹣1C .5或1D .﹣5或﹣1解:∵抛物线y =a (x ﹣h )2+k 的对称轴为直线x =h ,抛物线y =a (x ﹣h ﹣m )2+k 的对称轴为直线x =h +m ,∴当点A (﹣1,0)平移后的对应点为(4,0),则m =4﹣(﹣1)=5;当点B (3,0)平移后的对应点为(4,0),则m =4﹣3=1,即m 的值为5或1.答案:C .题型02坐标轴交点12.已知抛物线y=−16x2+32x+6与x轴交于点A,点B,与y轴交于点C.若D为AB的中点,则CD的长为()A.154B.92C.132D.152解:令y=0,则−16x2+32x+6=0,解得:x1=12,x2=﹣3∴A、B两点坐标分别为(12,0)(﹣3,0)∵D为AB的中点,∴D(4.5,0),∵C(0,6)∴OD=4.5,OC=6,当x=0时,y=6,∴OC=6,∴CD==152.答案:D.13.经过A(2﹣3b,m),B(4b+c﹣1,m)两点的抛物线y=−12x2+bx﹣b2+2c(x为自变量)与x轴有交点,则线段AB长为()A.10B.12C.13D.15解:∵经过A(2﹣3b,m),B(4b+c﹣1,m)两点的抛物线y=−12x2+bx﹣b2+2c(x为自变量)与x轴有交点,∴2−3r4rK12=−2×(−12),Δ=b2﹣4×(−12)×(﹣b2+2c)≥0,∴b=c+1,b2≤4c,∴(c+1)2≤4c,∴(c﹣1)2≤0,∴c﹣1=0,解得c=1,∴b=c+1=2,∴AB=|(4b+c﹣1)﹣(2﹣3b)|=|4b+c﹣1﹣2+3b|=|7b+c﹣3|=|7×2+1﹣3||14+1﹣3|=12,答案:B.14.已知二次函数y=2x2﹣8x+6的图象交x轴于A,B两点.若其图象上有且只有P1,P2,P3三点满足△A1=△A2=△A3=m,则m的值是()A.1B.32C.2D.4解:∵二次函数y=2x2﹣8x+6的图象上有且只有P1,P2,P3三点满足△A1=△A2=△A3=m,∴三点中必有一点在二次函数y=2x2﹣8x+6的顶点上,∵y=2x2﹣8x+6=2(x﹣2)2﹣2=2(x﹣1)(x﹣3),∴二次函数y=2x2﹣8x+6的图象的顶点坐标为(2,﹣2),令y=0,则2(x﹣1)(x﹣3)=0,解得x=1或x=3,∴与x轴的交点为(1,0),(3,0),∴AB=3﹣1=2,∴m=12×2×2=2.答案:C.15.若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坐标分别为(x1,0)、(x2,0),且x1<x2,图象上有一点M(x0,y0),在x轴下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x0﹣x1)(x0﹣x2)<0B.a>0C.b2﹣4ac≥0D.x1<x0<x2解:A、当a>0时,∵点M(x0,y0),在x轴下方,∴x1<x0<x2,∴x0﹣x1>0,x0﹣x2<0,∴a(x0﹣x1)(x0﹣x2)<0;当a<0时,若点M在对称轴的左侧,则x0<x1<x2,∴x0﹣x1<0,x0﹣x2<0,∴a(x0﹣x1)(x0﹣x2)<0;若点M在对称轴的右侧,则x1<x2<x0,∴x0﹣x1>0,x0﹣x2>0,∴a(x0﹣x1)(x0﹣x2)<0;综上所述,a(x0﹣x1)(x0﹣x2)<0,故本选项正确;B、a的符号不能确定,故本选项错误;C、∵函数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Δ>0,故本选项错误;D、x1、x0、x2的大小无法确定,故本选项错误.答案:A.16.抛物线y=x2﹣4x+m与x轴的一个交点的坐标为(1,0),则此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的坐标是(3,0).解:把点(1,0)代入抛物线y=x2﹣4x+m中,得m=3,所以,原方程为y=x2﹣4x+3,令y=0,解方程x2﹣4x+3=0,得x1=1,x2=3,∴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的坐标是(3,0).答案:(3,0).17.已知函数y=mx2+3mx+m﹣1的图象与坐标轴恰有两个公共点,则实数m的值为1或−45.解:当m=0时,y=﹣1,与坐标轴只有一个交点,不符合题意.当m≠0时,∵函数y=mx2+3mx+m﹣1的图象与坐标轴恰有两个公共点,①过坐标原点,m﹣1=0,m=1,②与x、y轴各一个交点,∴Δ=0,m≠0,(3m)2﹣4m(m﹣1)=0,解得m=0(舍去)或m=−45,综上所述:m的值为1或−45.18.抛物线y=x2+bx+c与x轴的正半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C点,且线段AB的长为1,△ABC的面积为1,则b的值是﹣3.解:∵△ABC中AB边上的高正好为C点的纵坐标的绝对值,=12×1×|c|=1,∴S△ABC解得|c|=2.设方程x2+bx+c=0的两根分别为x1,x2,则有x1+x2=﹣b,x1x2=c,∵AB=|x1﹣x2|=(1+2)2−412=(−p2−4=1,∴b2﹣4c=1,∵c=﹣2无意义,∴b2=9,∵抛物线y=x2+bx+c与x轴的正半轴交于A,B两点,∴b的值是﹣3.19.已知二次函数y=2(x﹣1)(x﹣m﹣3)(m为常数).(1)求证:不论m为何值,该函数的图象与x轴总有公共点;(2)当m取什么值时,该函数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在x轴的上方?(1)证明:当y=0时,2(x﹣1)(x﹣m﹣3)=0,解得:x1=1,x2=m+3.当m+3=1,即m=﹣2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m+3≠1,即m≠﹣2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不论m为何值,该函数的图象与x轴总有公共点;(2)解:当x=0时,y=2(x﹣1)(x﹣m﹣3)=2m+6,∴该函数的图象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为2m+6,∴当2m+6>0,即m>﹣3时,该函数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在x轴的上方.20.已知二次函数y=﹣x2+2x+m.(1)如果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求m的取值范围;(2)如图,二次函数的图象过点A(3,0),与y轴交于点B,直线AB与这个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交于点P,求点P的坐标.解:(1)∵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22+4m>0∴m>﹣1;(2)∵二次函数的图象过点A(3,0),∴0=﹣9+6+m∴m=3,∴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2+2x+3,令x=0,则y=3,∴B(0,3),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0=3+3=,解得:=−1=3,∴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3,∵抛物线y=﹣x2+2x+3,的对称轴为:x=1,∴把x=1代入y=﹣x+3得y=2,∴P(1,2).。

人教版九年级初中数学上册第二十二章二次函数-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PPT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初中数学上册第二十二章二次函数-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PPT课件

新知探究
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和x轴交点的横坐标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
根有什么关系?
抛物线y=ax2+bx+c(a≠0)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
与x轴的公共点的个数
(a≠0)的根的情况
b2-4ac>0
有两个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2-4ac=0
有一个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P(2,-2)
重复上述过程,不断缩小根的范围,根所在两端的值就越来越
接近根的值.因而可以作为根的近似值。
尝试求出方程y = 2 − 2 − 2两个根的近似值?
课堂练习
1. 抛物线 = 2 + 2 − 3与轴的交点个数有(
. 0个
. 1个
C.2个
C ).
D.3个
【分析】解二次函数 = 2 + 2 − 3得1 =
第二十二章 二次函数
2 2 . 2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人教版九年级(初中)数学上册
授课老师:XX
前 言
学习目标
1.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联系。
2.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三种位置关系。
3.利用二次函数图象求它的实数根。
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联系。
难点:让学生理解函数图象交点问题与对应方程间的相互转化,及用图象求方程

x1=x2 =-
x
2
与x轴没有
交点
一元二次方程
ax2+bx+c=0
(a≠0)的根
x
没有实数根
新知探究

九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九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解:
t2 - 4t+4=0.
t1 =t2 =2.
当小球飞行2s时,它的飞行高度为20m.
你能结合图指出为什么只在一个时间小球的高度为20m吗?
2s
20m
(3)球的飞行高度能否达到20.5m?如果能,需要多少飞行时间?
h=20t-5t2.
20.5=20t-5t2.
解:
t2 - 4t+4.1=0.
因为(-4)2 – 4×4.1<0,
有两个不同实根有两个相同实根没有根
有两个交点有一个交点没有交点
△ > 0
△ = 0
△ < 0
二次函数 y=ax2+bx+c 的图象和x轴交点的三种情况与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关系(2)
ax2+bx+c = 0 的根
抛物线 y=ax2+bx+c与x轴
若抛物线 y=ax2+bx+c 与 x 轴有交点,则________________ 。
无公共点
先画出函数图象:
公共点的函数值为 。
0
对应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是多少?
x1 =-2,
x2 =1.
x1 =x2 =3.
方程无解
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没有实数根
由上述问题,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呢?
方程ax2+bx+c=0的解就是抛物线y=ax2+bx+c与x轴公共点的横坐标。当抛物线与x轴没有公共点时,对应的方程无实数根.
综合应用
解:(1)如图所示.(2)由图象可知,铅球推出的距离为10.
拓展延伸
7.把下列各题中解析式的编号①②③④与图象的编号A、B、C、D对应起来.①y=x2+bx+2; ②y=ax(x-3); ③y=a(x+2)(x-3); ④y=-x2+bx-3.

九年级上册数学课件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九年级上册数学课件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方法技巧 ●(1)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横坐标,对应一元二次
方程的根; ●(2)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个数,对应一元二次方
程根的情况 ●(3)抛物线 y =ax2 + bx + c与直线 y = kx+ m 的交点横坐
标是方程 ax2 + bx + c= kx+ m 的根.
题型一:二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知识导航 ●1.利用二次函数 y = ax2 + bx + c 的图象,观察 一元二次方程 ax2 + bx + c =0的根的情况, ●2.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的坐标与方程组的解的对 应关系。 ●3.二次函数与根与系数的关系. ●4.图象法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板块一】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解答】解:由二次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上可得a>0,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 与y轴交于正半轴知:c>0,由对称轴直线x=2,可得出b与a异号,即b< 0,则abc<0,故①正确;
● 把x=﹣1代入y=ax2+bx+c得:y=a﹣b+c,由函数图象可以看出当x= ﹣1时,二次函数的值为正,即a﹣b+c>0,则b<a+c,故②选项正确;
●5.关于x的方程x2 -(2m十3)x-4m=0有一个负根,一个 正根,且负根大于一1,求 m 的取值范围。
【板块三】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系关系
题型一:抛物线截水平线段
题型二:抛物线截斜线段
●【解答】解:(1)∵y=kx﹣3k+4, ●∴k(x﹣3)=y﹣4, ●∵k为任意不为0的实数, ●∴x﹣3=0,y﹣4=0,解得x=3,y=4, ●∴直线l 过定点(3,4); ●故答案为(3,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