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1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优质教案

21 大自然的声音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奏、击”等8个生字,会写“演、奏”等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呢”。了解拟声词的不同结构,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不同声音所表示的不同事物。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3自然段。了解课文的写法特点及叙述的顺序。 3.想象课文中描述过的声音,抓住重点词句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及词语,了解拟声词的不同结构,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不同声音所表示的不同事物,积累拟声词。 2.课文重点是第二至第四自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认识并感受这美妙的声音,然后通过想象,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描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奏、击”等8个生字,会写“演、奏”等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呢”。了解拟声词的不同结构,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不同声音所表示的不同事物。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层次。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音乐.(lè yuè)歌曲.(qū qǔ) 快乐.(lè yuè)弯曲.(qū qǔ) 他呢.(ne ní)散.步(sǎn sàn) 呢.喃(ne ní)散.装(sǎn sàn) 二、比一比,组词语。 秒()爱()江()喳() 妙()受()汇()查() 三、照样子写拟声词。(每小题写四个) 1.淙淙: 2.唧哩哩: 3.叽叽喳喳: 参考答案: 一、yuè qū lè qǔ ne sàn ní sǎn 二、秒表关爱长江叽喳奇妙感受汇合检查 三、1.呼呼哗哗隆隆呜呜 2.扑通通哗啦啦轰隆隆叮铃铃 3.滴滴答答乒乒乓乓哗哗啦啦嘻嘻哈哈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3自然段。了解课文的描写方法及叙述的顺序,回想课文中描述过的声音,抓住重点词句感受大自然的美。 2.了解课文以清新活泼的笔调介绍了大自然中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和动物的声音,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专项训练:句型(含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专项训练:句型(含答案) 一、21.《大自然的声音》 1.根据课文《大自然的声音》内容填空 (1)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________;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 ________。 (2)小溪________地流向河流,河流________地流向大海,大海________地汹涌澎湃。从一首________的山中小曲,唱到________的海洋大合唱。 2.课文回顾。 课文围绕“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这一主题,分别写出了大自然中的 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________之情。 3.按要求写句子。 (1)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带着我从树林边走过。(改为”被”字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树林里的鸟真多啊!(改为带问号的句子,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用划线词写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照样子,将下列句子写得更生动、更形象。 例:春天来了。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练笔指导及范文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 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练笔指导及范文 学校班级姓名分数 一、练笔要求。 大自然就像一位神奇的演奏家,为我们谱写了一曲又一曲无字的歌谣。其实,大自然美妙的声音还有很多很多,只要你认真倾听,一定会有更多惊喜的发现。请仿照课文的写法,以“大自然的声音”为题,把你在大自然中发现的美妙声音与大家分享。 二、练笔指导。 1.先总后分,理清顺序。课文是总分结构,先写大自然的声音美妙,然后分述,并且每一段的首句是中心句,后面再具体描述,结构清晰,条理分明。我们在练笔时要按照这种结构来安排自己的写作材料。 2.展开想象,运用修辞。文中“风”和“水”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动物”也成了大自然的“歌手”。这一连串形象的比喻,把大自然的一切都赋予了生命的色彩,显得生机勃勃。像这样,抓住事物的特点,运用恰当的比喻和形象的拟人等修辞方法,会使习作更加生动形象。比如,青蛙是“演唱家”,蟋蟀最喜欢拉手风琴,雷最擅长打架子鼓……都可以成为我们练笔的点睛之处。

3.观察倾听,恰当用词。描写大自然的声音离不开合适的拟声词,不同的事物发出的声音也各不相同,所以结合事物特点,恰当使用拟声词也非常重要。如,同样是描写下雨的声音,“淅沥淅沥”和“哗啦哗啦”表现的雨势就是不一样的。我们要认真观察、用心倾听,这样才能描绘出大自然更多美妙的声音。 三、范文展示。 大自然的声音 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 风,是大自然的演奏家,它会在森林里演奏它的手风琴。每当它从森林里走过,树叶就发出“沙沙沙”的声音,叶子越大,发出的声音也就越大,不同的季节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 雷,是大自然的鼓手。打雷的时候,它爱敲低音鼓。鼓声震耳欲聋,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轰隆隆……轰隆隆……所有的树林,树林里的每棵树,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被震得嗡嗡直响。 雪,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它给大地送来了白白的、厚厚的棉被,给树枝送来了许多水晶手套。咯吱,咯吱,你听,那声音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雪地上留下一串长长的脚印。 小鸟,是大自然的歌唱家。走在林间的小路上,听听布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21大自然的声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7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呢”,会写13个字。正确读写本课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3自然段。 3.了解课文总分的构段方式,想象课文中描述的声音,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朗读课文,背诵第2~3自然段。了解课文的描写方法(叙述的顺序),想象课文中描述的声音,体会大自然声音的美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 2.通过朗读,想象文中描述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的描写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及词语。 2.整体感知课文,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感“美妙”。 1.课件出示大自然相关图片,老师边出示边说:花红柳绿,草长莺飞,树叶飘零,雨雪纷纷。多姿多彩的大自然以她特有的魅力展示着别样的风采。这些我们用眼睛可以欣赏到,如果用耳朵去听,我们会有哪些神奇的发现呢? 2.同学们,你们听到过哪些大自然的声音?这些声音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是啊,“两只黄鹂鸣翠柳”,这些声音悦耳动听,今天让我们跟随课文去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吧!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 抓住生活中容易用眼睛看到的美,引出大自然的神奇,引导学生去聆听声音的美妙。 二、整体感知,初识“美妙”。 1.课文写了哪些大自然的声音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生字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检查反馈。 (1)要想听到大自然悦耳动听的声音得带上这群小伙伴。认识它们吗?自由读一读。 美妙演奏呢喃细语手风琴温柔 感受雄伟打击乐器激动虫鸣 汇聚敲敲打打 (指生读词,一生领读,其余生跟读。) 师重点帮助学生识记易错难记的生字。 预设:找出多音字。“呢”还有一个读音“ne”。 (2)幻灯片出示: 滴滴答答叮叮咚咚叽叽喳喳唧哩哩 哗啦啦淙淙潺潺 ①指名读,同学们观察这些词有什么特点? ②这些词都是描绘事物声音的词,叫象声词。你能说一两个这样的词吗? 3.现在字音读准了,让我们把这些小伙伴带入到文中,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想想课文描写了哪些大自然的声音,用“”画出来,在小组内说一说你喜欢哪种声音。板书:风水动物 这些声音有什么特点? 出示: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板书:美妙) 齐读第一自然段。 4.默读课文,完成下面的图表。(多媒体出示) (1) (2)你们画的这些声音的句子在每个自然段的什么位置?(每个自然段的开头) (3)把每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连起来读一读,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概括了全文内容,齐读第一自然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含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 21大自然的声音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妙、奏、呢、喃、伟、击、汇、喳”等8个生字,会写“妙、演、奏、琴、柔、感、受、激、击、器、滴、敲、鸣”等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呢”,识记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指导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想象文中描述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这些声音。(教师播放一些自然界的声音) 2.听完后交流:你都听到了哪些声音? 3.这些都是来自大自然的声音,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大自然的声音。(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一)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 妙、奏、呢、喃、伟、击、汇、喳、演、琴、柔、感、受、激、器、滴、敲、鸣、美妙、演奏、手风琴、感受、温柔、激动、乐器、淙淙、潺潺、哗啦啦、呢喃细语、汹涌澎湃、波澜壮阔、敲敲打打 (1)先看第一行,谁愿意读?(评:你不仅字音读得准,而且声音非常响亮。)还有谁能像他这样读一遍?全班一起读一遍。 (2)指生读第二行。注意提示“淙淙”是平舌音;“潺潺”是翘舌音。 (3)再看第三行词,谁来读?(评:他的字音读得很准,尤其是“呢喃”鼻音读得很准。)全班一起读“呢喃细语”。 (4)齐读两遍。 (二)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1.同桌互读,正音。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朗读,师生评价。 3.课件出示重点句子: 走在公园里,听听树上叽叽喳喳的鸟叫;坐在一棵树下,听听唧哩哩唧哩哩的虫鸣;在水塘边散步,听听蝈蝈的歌唱。 (1)听范读录音。 (2)自由练读。 (3)指生读,重点指导。 (4)齐读、美读。 (三)浏览课文,看看课文中介绍了哪几种大自然的声音? (风、水、动物)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说课稿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说课稿说教材: 《大自然的声音》是教育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按照“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编排单元结构是统编语文教科书的突出特点。本单元在导读页中用一个问句“大自然赐给我们许多珍贵的礼物,你发现了吗?”揭示了单元人文主题“大自然的礼物”。然后从读、写两个方面提示了单元语文要素:一是,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二是,留心生活,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 《大自然的声音》以独特的视角、丰富的联想、富有韵味的语言,将大自然中的一些事物比作音乐家,比作歌手,把它们发出的声音描绘成各种美妙生动的乐曲,体现了大自然的美好。 说学情: 三年级学生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已经可以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但对于文中的长句子、读出感情还有待进一步引导点拨。 在前面五个单元的学习中,已经初步培养了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及其变化的兴趣,积累了一些描写美好事物的词句。在本课的学习中,进一步巩固“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感受语言的生动。 说教学目标: 1、认识“妙、奏”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呢"。会写“妙.演”等13个字,会写“美妙、音乐家”等22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三自然段。

3、能找到二、三、四自然段的关键句并填写在图表中,借助图表说出课文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 4、能联系生活经验,体会课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的生动,感悟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能仿照课文,围绕一种听到过的声音写几句话。 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和句子,并能运用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具体形象地描绘各种美妙的声音。 教学难点: 能围绕“美妙的声音”这一主题,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来仿写。 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谈话入题:由上课铃声谈到“校园的声音”,让学生明白声音无处不在,各种各样的声音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 2、听声音入课:(播放课件)说说都听到了什么声音? 3、师板书课题,生书空。 4、指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一)识记生字词 1、出示自读要求,对照要求自由朗读课文。 (自读要求: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遇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在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标上序号。) 2、检查反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精品教案【最新】

第七单元我与自然 本单元以“我与自然”为主题,编排的3篇课文各具特色,但都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教学时应注意,一是不要刻意讲授“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知识,以免限制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感受;二是将表达与生活紧密联系,引导学生把视角转向更广阔的生活空间,表达自己的想法;三是从词、短语到句子的摘抄过程对学生做循序渐进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培养扎实的摘抄能力。 分类具体内容内容简说教学要点课时安排 课文 大自然 的声音 本文以清新活泼的 笔调介绍了大自然中 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和 动物的声音,表达了作 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 赞美之情。 朗读课文,背诵 第2、3自然段;找出 关键句填写图表,借 助图表理解课文的大 致内容;围绕一种听 过的声音写几句话。 2课时 读不完的 大书 本文以儿童的视 角描写了乡村中缤纷 多彩的事物,展现了一 幅幅生动有趣的大自 然图画,赞美了大自然 中无尽的乐趣。 能从描写事物的 语句中感受大自然的 乐趣;能用生动的语 言写一写自己感受到 的乐趣。 2课时 父亲、树林 和鸟 本文讲述了童年 时代,父亲带着“我” 看叶、闻味、听歌去了 解鸟,表达了父亲对鸟 的喜爱及人与自然和 谐相处的主题。 能说出“我真高 兴,父亲不是猎人” 的含义,对文中人物 进行判断;能体会重 点词句表达的丰富 性。 2课时

21大自然的声音

出课文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重点) 4.能联系生活经验,体会课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的生动。能仿照课文, 围绕一种听到过的声音写几句话。(难点) 学前准备 学生预习“——”。 课 时 安 排 2 课 时教师备课“”。 “妙、奏”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呢”,会写“妙、演”等13个生字, 会写“美妙、音乐家”等15个词语。 2.找出课文描写的几种大自然的声音,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大自然的声音之美。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有感情地阐述,引入情境。 导语:同学们,大自然包罗万象、生机勃勃,有壮观恢宏的山川湖海,有柔和秀美的花草树木,还有姿态万千的飞禽走兽……。春天的一棵小草,夏天的一场大雨,秋天的一枚落叶,冬天的一片雪花,我们所见的每一种美景,都是自然的馈赠。但是,自然的馈赠远不止这些,还有一些我们看不见、摸不着,却一样让人沉醉其中。是什么呢?请你们仔细地听一听! 2.播放记录大自然声音的音频,引导学生欣赏感受。 过渡:你们都听到了哪些声音?这些声音好听吗?这是不是也是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美好享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大自然,走进课文中,去感受这些来自大自然的美妙声音。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出示自读要求。

21《大自然的声音》(说课稿)-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1

部编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大自然的声音》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在座的同行老师们,大家上午好! 莺莺燕语,流水潺潺,冬雪簌簌,微风呢喃……大自然赐给我们许多珍贵的礼物。部编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大自然的声音》,就为学生演绎了一首美轮美奂的大自然交响曲。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大自然的声音》是一篇浅显易懂、生动有趣的课文。本文以独特的视角,丰富的联想,富有韵味的语言,将大自然中的事物比作音乐家,把它们发出的声音描绘成各种美妙生动的乐曲,体现了大自然的美丽。 课文围绕第一自然段展开,第二、三、四自然段分别从风、水和动物3个方面描写了大自然声音的丰富美妙。课文结构严谨,有助于进一步巩固第六单元的学习重点“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课文还用生动的语言,把人们习以为常的声音写得丰富鲜活,妙趣横生。落实了本单元“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这一语文阅读训练要素。 二、说学情。 因为本次授课是借班上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孩子生长发育的规律,我们对于今天上课的学生学情做了以下预测:学生通过两年的学习,已经认识了大量的常用汉字,并且积累了很多识字写字的方法,并能根据学习内容随意灵活调用自己积累的方法,帮助自己更好地识字写字。阅读方面,经过两年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能自主读懂课文,但阅读理解的能力尚浅。学生因受年龄限制,课堂上仍以无意注意为主。 三、说目标。 依据本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学情,制定了本课时的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认识“妙、奏”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呢”,会写“妙、演”等13个字。 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了解课文的写法特点。 2.想象课文中描述过的声音,抓住重点词句感受大自然的美。能联系生活经验,体会课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的生动。能展开想像写一写风先生还去过哪些地方,发出怎样的声音。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 导学重点: 1、指导书写“演奏”二字。 2、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 导学难点: 想象课文中描述过的声音,抓住重点词句感受大自然的美。能联系生活经验,体会课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的生动。能展开想像写一写风先生还去过哪些地方,发出怎样的声音。 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本课语言生动,趣味性强,为了更好地达成导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本节课主要使用的教学方法为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多种媒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境、想象、美读、感悟,让学生真正走进大自然,体验大自然,发现大自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学法:在教学中始终以“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贯串始终,重点引导学生美读课文,抓住描写声音的词,边读边思考,大胆的展开想象,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风声的美妙。引导学生在大自然中去发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扩大视野,增长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五、说导学过程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生字表(精选)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生字表(精选)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生字表 21、大自然的声音 妙(miào) 美妙巧妙妙计 演(yǎn) 演示演出表演 奏(zòu) 弹奏奏鸣奏章 琴(qín) 钢琴琴师风琴 柔(róu) 柔软温柔柔道 感(gǎn) 感受感觉感恩 受(shòu) 接受受伤难受 激(jī) 激烈激动感激 击(jī) 击败打击游击 器(qì) 乐器器重机器 滴(dī) 水滴点滴滴答 敲(qiāo) 敲门敲诈敲打 鸣(míng) 鸣谢鸟鸣鸣叫 22、父亲,树木和鸟 朝(zhāo) 朝霞朝夕朝气 雾(wù) 大雾烟雾浓雾 蒙(méng) 启蒙承蒙迷蒙 鼻(bí) 鼻涕鼻梁鼻祖 总(zǒng) 总结总理老总 抖(dǒu) 抖动发抖精神抖擞 露(lù) 露珠露天暴露 湿(shī) 湿气湿度湿润 吸(xī) 呼吸吸气吸取 猎(liè) 猎手打猎猎物 翅(chì) 翅膀展翅鸡翅 膀(bǎng) 肩膀臂膀左膀右臂

重(zhòng) 重量重大重要 23、带刺的朋友 刺(c ì ) 刺痛讽刺针刺 枣(zǎo) 红枣囫囵吞枣枣糕 颗(kē) 颗粒 忽(hū) 忽然疏忽忽略 沟(gōu) 沟通山沟水沟 聪(cōng) 聪明失聪聪颖 偷(tóu) 小偷偷盗偷看 追(zhuī) 追求追赶追问 腰(yāo) 腰痛弯腰伸腰 小学语文文学常识重要考点 1、鲁迅之相关文学考点: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现代文化的奠基人。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著名短篇小说《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记《而已集》、《二心集》、《三闲集》等。《朝花夕拾》是鲁讯写于1926年2月间的散文集,共10篇。《故乡》选自小说集《呐喊》;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选自《朝花夕拾》;课文《雪》选自《野草》(《鲁讯全集》第2卷);《阿Q正传》是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 2、胡适之相关文学考点: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骍,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作家、学者、教育家。是中国现代文化的奠基人之一。着有《胡适文存》、《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胡适文集》、《胡适作品集》等。 3、郭沫若之相关文学考点: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沫若为笔名。四川乐山人。现代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学家、社会活动家。主要文学作品有诗集《女神》、《星空》、《蔡文姬》等。《天上的街市》《净夜》选自《郭沫若全集》。 4、巴金之相关文学考点:巴金:1904年生,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男,四川成都人。主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灭亡》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还有短、中、长篇小说。《短文两篇》选自《龙。虎。狗》。 5、柳宗元之相关文学考点: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

最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七单元教案

21 大自然的声音(第一课时) 主备教师:修改教师: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妙、奏”等8个生字,会写“妙、演”等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呢”。 2.了解拟声词的不同结构,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不同声音所表示的不同事物。 3.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层次。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不同声音所表示的不同事物。 教学难点: 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层次。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1.教师导语:大自然是我们永远的家园,也是永恒的智者。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自然,了解感悟大自然。 2.导入课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了解大自然更多奇妙的声音。板书课题:大自然的声音。(学生齐读课题)(板书:大自然的声音)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同桌互读,互相评议、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 三、扫清字词障碍 1.自由识记字词,读准字音,用自己的方法识记字形。

2. 多音字学习:呢。 四、理清文脉,了解文意 1.自读课文,看看课文中介绍了哪几种大自然的声音? 2.生发言,教师小结:(风、水、动物) 五、识记生字,指导写字 1.用识字方法识记字形,读准字音,书空练习。 2.重点指导书写:演、感、敲。 3.进行识字书写检测。 六、再读课文,积累词句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标注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标出和“点点滴滴”相似的词语,认真体会。 21 大自然的声音(第二课时) 主备教师:修改教师: 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的描写方法及叙述的顺序,回想课文中描述过的声音,抓住重点词句感受大自然的美。 2.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认识并感受美妙的声音,然后通过想象,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描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交了一个新朋友——大自然。大自然里有许多音乐家和歌手。今天,这些音乐家和歌手将举行一场特殊的音乐会。这场音乐会的主题是——大自然的声音。(学生齐读课题) 2.认读词语。 3.走进课文。 二、探究交流,品读感悟 (一)关于风的声音。(大胆想象,美读悟妙)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大自然的声音》说课稿

《大自然的声音》说课稿 【教材分析】 《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以清新活泼的笔调介绍了大自然中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和动物的声音。文章结构严谨,第一自然段概括地说明“大自然中有许多美妙的声音”,作为文章的总起。第二、三、四自然段均以总分的方式构段,用拟人的手法介绍风、水、动物。在第二自然段侧重对比的写法,把微风与狂风带给人的不同感受写得细腻、生动。第三自然段运用了顶针句式。第四自然段则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充分展示声音的魅力。课文中有许多优美的句子,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美读中走进大自然,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6个字及相关的词语,认识12个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了解课文的描写方法(叙述的顺序),想象课文中描述过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课文以清新活泼的笔调介绍了大自然中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和动物的声音,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及词语,注意读准“柔、敲、湃”这三个字以及多音字“呢”的字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让学生知道大自然有哪些美妙的声音,并感受美妙的声音,说说你有些什么新的发现。 【教学思路】 《大自然的声音》是一篇浅显易懂、生动有趣的课文。本课设计根据新课程标准,引导学生入境、想像、美读、感悟,让学生真正走进大自然,体验大自然,发现大自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1、创设情境,走进文本。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教学中我创设了情境,让大自然带领学生聆听了一场特殊的音乐会,缩短了学生与文本的空间距离,让学生置身于自然之中,俨然是大自然中的一员,在情境中感知,体会到大自然声音的美妙,与文本产生了共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美读感悟,放飞想像。 语文应以读为本,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本文没有生涩难懂的词语,文笔清新流畅,我始终以“大自然中这些声音真是太美妙了”贯穿始终,重点指导学生美读课文,抓住描写声音的词,边读边思考,大胆的展开想像,(入境想像、乐器感知想像、角色体验想像)有感情地读,配乐读,自由读,分组读,师生合读,全班齐读,在读中生成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感受风声的美妙,水声的有趣,动物声的快乐,同时培养学生的语感。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课文预习和知识点总结

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 知识点 我会写: 妙miào(绝妙、奇妙、美妙) 演yǎn(表演、演奏、演讲) 奏zòu(演奏、奏乐、伴奏) 琴qín(手风琴、钢琴、电子琴) 柔róu(柔和、柔软、刚柔相济) 感gǎn(感受、感想、感动) 受shòu(感受、接受、受宠若惊) 激jī(激动、激昂、刺激) 击jī(击打、击鼓、击败) 器qì(乐器、武器、服务器) 滴dī(雨滴、滴落、一滴水) 敲qiāo(敲鼓、敲门、敲敲打打) 鸣míng(虫鸣、鸣叫、鸣谢)

我会认: 呢ní(呢喃、呢绒、呢喃细语) 喃nán(喃喃、呢喃、喃喃自语) 伟wěi(雄伟、伟大、丰功伟绩) 汇huì(汇聚、汇集、融会贯通) 喳zhā(叽叽喳喳) 多音字: 曲qǔ(歌曲)qū(弯曲) 乐yuè(音乐)lè(快乐) 近义词: 美妙一一奇妙感受一一感觉温柔一一温和激动一一兴奋热闹一一喧闹汇聚一一聚集 反义词: 温柔一一粗暴雄伟一一渺小热闹一一安静

轻快一一笨重汹涌澎湃一一风平浪静 理解词语: 美妙:美好,奇妙。 微风拂过:微弱的风轻轻地吹过。 呢喃:小声说话的声音。 威力:强大的使人畏惧的力量。 汇聚:聚集。 潺潺:形容溪水、泉水等流动的声音。 汹涌澎湃:形容水势很大,波浪互相撞击,发出巨响。也比喻声势浩大。 波澜壮阔:原形容水面辽阔。现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巨大。 句子解析: 1.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

“音乐家”“演奏”“翻动”,作者把风当成人来写,写出了风在树林吹动树叶的样子、声音,给人以生动形象之感。 2.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壮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微风拂面”“狂风吹起”,作者采用对比的手法,将不同大小的风的声音特点形象的描摹出来。“呢喃细语”和“雄伟的乐曲”,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温柔”“拂面”的微风多像一首摇篮曲,“激动”“合奏”的狂风又像豪迈激昂的进行曲呀。 3.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 “淙淙”“潺潺”“哗啦啦”三个拟声词对雨水由少到多逐渐汇聚,由缓到急的流动声音的描摹非常生动。 4.动物也是大自然的歌手。走在公园里,听听树上叽叽喳喳的鸟叫;坐在一棵树下,听听唧哩哩唧哩哩的虫鸣;在水塘边散步,听听蝈蝈的歌唱。 这一句将树上、树下、水塘边常听到的声音进行描摹,让人感觉到大自然的音乐无处不在,处处美妙。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2019)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 大自然的声音-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 1.【答题】下列加下划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音乐歌曲快乐弯曲 A. yuèqǔ yuèqū B. yuèqǔ lèqū C. yuèqū lèqǔ D. lèqǔ lèqǔ 【答案】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 【解答】解答此题,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辨析。 2.【答题】下列加下划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他呢呢喃散步散装 A. ne ní sàn sǎn B. ní nísǎn sǎn C. ne nísǎn sǎn D. ne ne sàn sàn 【答案】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 【解答】解答此题,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辨析。

3.【答题】比一比,选字组词语。 关奇叽感检表 秒( )( )妙 ( )爱( )受 ( )喳( )查 【答案】表奇关感叽检 【分析】本题考查了形近字组词的能力。 【解答】解答此题,注意分辨字形再组词。 4.【答题】照样子写拟声词。 (1)淙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唧哩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叽叽喳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呼呼哗哗隆隆(2)扑通通哗啦啦轰隆隆(3)滴滴答答乒乒乓乓哗哗啦啦 【分析】本题考查仿写词语的能力。 【解答】解答本题需同学们平多注意积累,加强识记。 5.【答题】读拼音,选词语。 演奏温柔风琴感受 yǎn zòu()

fēnɡ qín() wēn róu() ɡǎn shòu() 【答案】演奏风琴温柔感受 【分析】本题为考查学生拼音及生字掌握情况的基础知识。 【解答】看拼音写词语,重要的是读准声母和韵母,注意调号,多拼读两遍就不会出错。平时要规范汉字的书写,按正确的笔画顺序书写汉字,把字写规范、写整齐、写美观。 6.【答题】连一连,读一读。 轻轻柔柔的乐曲 雄壮的海洋大合唱 热闹的山中小曲 轻快的音乐会 波澜壮阔的声音 【答案】轻轻柔柔的——声音;雄壮的——乐曲;热闹的——音乐会;轻快的——山中小曲;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搭配的掌握情况。 【解答】类似这样的连线题可以运用排除法。

三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人教统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同步练习 一、基础达标 1.给下列字词选择正确的读音。 妙________(miào miǎo)奏________(zóu cóu) 呢喃________(ni lan nínán)伟________(wěi wéi) 击________(jījū)汇________(fuì huì) 喳________(zhāchá) 2.拼一拼。写词语。 měi miào yǎn zóu tán qín qīng ròu gǎn shóu jī dóng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dǎ jīyuè qìdī dāqiāo dǎchòng míng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感受泥喃汇聚 B. 激动淙淙状大 C. 滴答乐器澎湃 D. 番动温柔汹涌 4.比一比,再组词。 爱________ 哭________ 炒________ 击________ 受________ 器________ 妙________ 出________ 5.选词填空 (1)A.激动 B.感动 ①小兰同学想尽办法帮我找到了丢失的课本,我十分()。 ②山区里的小朋友见到我们()万分。 (2)A.热情 B.热烈 C.热闹 ①节日的街道可()了。 ②我们来到电视台,叔叔()地接待我们。 ③校长话音刚落,台下就响起了()的掌声。 6.《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介绍了自然中、和,表达了作者之情。() A. 风的声音、雨的声音、昆虫的声音、对大自然的热爱 B. 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动物的声音、对大自然的热爱 C. 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动物的声音、对声音的喜爱 7.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大自然的声音》介绍了大自然中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和动物的声音。 (2)大自然中的动物歌手只有鸟儿。 (3)《大自然的声音》这篇文章的中心句是“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 (4)风的声音给人的感受是相同的。 8.仿一仿,写一写。 本文开头先总写,然后再从几个方面具体地写,请你照样子写一个习作提纲。 总写: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 分写一: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分写二: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分写三: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 仿写提纲 总写:春雨过后,大自然是一幅美丽的图画。 分写一:________ 分写二:________ 分写三:________

部编版2021年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同步练习A卷

部编版2021年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同步练习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 一、基础运用 (共5题;共34分) 1. (8分)给下列汉字的注音加上声调符号。 conɡ________从ɡanɡ________港ɡuai________乖 dan________旦 jiu________救pian________骗 ji________及chanɡ________厂sui________随 denɡ________灯mo________墨 zun________尊 2. (6分)给下列字组词 幻________ 征________ 凡________ 艺________ 幼________ 证________ 几________ 芝________ 值________ 稍________ 统________ 般________ 置________ 梢________ 流________ 股________ 3. (8分)看音节书写汉字。 yīsān wǔqīji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5分)用加横线的字造句 ①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谱!________ ②他不但是“三好学生”,而且是“优秀班干部”。________

③虽然月亮会发光,但它不是恒星。________ 5. (7分)按课文《小鹰学飞》内容填空。 小鹰只好鼓起劲,跟着老鹰________向上飞。飞呀,飞呀,大树看不见了,大山也变得________了。小鹰________地喘着气,对老鹰说:“现在……我________……会飞了吧?” 老鹰向________上指了指说:“孩子,你往上看!”小鹰一抬头,只见白云上面还有几只鹰在________呢! 二、阅读理解 (共2题;共23分) 6. (12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世界杯的来历 现代足球起源于英国,随后风靡世界,由于足球运动的发展,国际比赛也随之出现。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希腊举行时,足球就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丹麦以9:0大胜希腊,成为奥运会第一个足球冠军。因为奥运会不允许职业运动员参加,到了1928年(第九届奥运会)足球比赛已无法持续。 1928年奥运会结束后,国际足联召开代表会议,一致通过决议,举办了四年一次的世界足球锦标赛。这对于世界足球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最初这个新的足球大赛称为“世界足球锦标赛”。1956年,国际足联在卢森堡召开的会议上,决定易名为“雷米特杯赛”。这是为表彰前国际足联主席法国人雷米特为足球运动所作出的成就。雷米特担任国际足联主席33年(1921——1954),是世界足球锦标赛的发起者和组织者。后来,有人建议将两个名字联起来,称为“世界足球锦标赛——雷米特杯”。于是,在赫尔辛基会议上决定更名为“世界足球锦标赛——雷米特杯”,简称“世界杯”。世界杯赛的奖杯是1928年,国际足联为得胜者特制的奖品,是由巴黎著名首饰技师弗列尔铸造的。其模特是希腊传说中的胜利女神尼凯,她身着古罗马束腰长袍,双臂伸直,手中捧一只大杯。雕像由纯金铸成,重1800克,高30厘米,立在大理石底座上。此杯为流动奖杯,谁得了冠军,可把金杯保存4年,到下一届世界杯赛前交还给国际足联,以便发给新的世界冠军。此外有一个附加规定是:谁连续三次获得世界冠军,谁将永远得到此杯。 1970年,第九届世界杯赛时,乌拉圭、意大利、巴西都已获得过两次冠军。因此都有永远占有此杯的机会,结果是巴西队捷足先得,占有了此杯。为此,国际足联还得准备一个新奖杯,以发给下届冠军。1971年5月,国际足联举行了新杯审议会,经过对53种方案评议后决定采用意大利人加扎尼亚的设计方案,两个力士双手高擎地球的设计方案。这个造形象征着体育的威力和规模。新杯定名为“国际足联世界杯”。该杯高36厘米,重5公斤,当时价值2万美元。1974年第十届世界杯赛,西德队作为冠军第一次领取了新杯。这回,国际足联规定新杯为流动奖品,不论哪个队获得多少冠军,也不能占有此杯了。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每课课后作业及答案汇编(含六套题)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课后作业及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yǎn zòu () fēnɡ qín() wēn róu() jī dònɡ() yuè qì() qiāo dǎ()二、辨字组词。 受()爱()击()出()滴()摘()鸣()鸡() 三、照样子,写出描写声音的词语。 1.淙淙__________ __________ 2.唧哩哩__________ __________ 3.叽叽喳喳__________ __________ 四、按要求完成练习。 1.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仿写句子) _______,是_____________,他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走在公园里,听听树上叽叽喳喳的鸟叫;坐在一棵树下,听听唧哩哩唧哩哩的虫鸣;在水塘边散步,听听青蛙的歌唱。 (1)这句话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叫声,表现了大自然中的动物发出的声音的丰富。

(2)在大自然中你还会听到什么声音?写一写吧。 _________,听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下雨的时候,他喜欢玩打击乐器。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所有的树林,树林里的每片树叶;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发出不同的声音。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小溪淙淙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哗哗汹涌澎湃。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1.选段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 2.画“____”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__。句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__。 3.小雨滴敲敲打打时,发出的声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他们汇聚起来,从一首轻快的__________,唱到波澜壮阔的 __________,水越来越__________,发出的声音越来越__________。(二)课外阅读。 你一定会听见的 你听过柳树梳头的声音吗?你听过一大群小蚂蚁跑步的声音吗?你听过雪花飘落的声音吗? 也许你会说:“这都是想象的,我怎么能听出来呢?”那么我再 说清楚一点。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及反思

师:再来看这“汹涌澎湃”四个字,都是什么旁?说明什么?(水多)我们去看看。(课件)海浪猛烈地拍打着礁石,声势如此浩大,真是“汹涌澎湃”,全体男生读。全班一起把这些词连贯地读一遍。 (4)这些词谁会读?(评:这位同学的平舌音和翘舌音读得很清晰)来,请这一大组的同学读。这些词虽然形式不同,但它们都是表示声音的词,我们把它叫做——象声词。这些象声词读起来可有节奏了,声音听起来美妙极了(老师范读),请全体女生带着男生读。 三、整体感知。 1.现在字音读准了,让我们把这些小伙伴带入到文中,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看你知道了什么?【随机板书:风水动物】 2.大家真会读书。文中写了大自然里的风、水、动物都能发出各种美妙的声音。其实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就概况了全文的所有内容,齐读第一自然段。【板书:美妙】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1.那么风的声音美妙在哪里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第二自然段。读完后告诉老师这一段有几句话? 2.是哪四句话呢,下面老师想请四位同学来给我们一句一句地读。 3.现在请大家自由读一读第一句话,看你读懂了什么?他是在哪里演奏手风琴?你们看,作者把风比喻成了一位音乐家,他在森林里演奏着手风琴!那么风用他的手风琴演奏了哪些美妙的乐曲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下文。 4.出示: “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 (1)哦,他是这样翻动着手风琴,就能演奏出不同的歌曲啦!请你把这句话再读一遍。 (2)还有谁来读?原来风是这样演奏手风琴的,就像人一样。 (3)他用手风琴还演奏了怎样的乐曲呢? 5.出示: “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 (1)请同学们好好地读读第三句,看你知道了什么? (2)好,同学们,老师来举个例子让大家好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柳树叶会发出“沙沙”的声音,梧桐树叶发出“唰唰”的声音。 (3)你们还知道了什么?春天来了,树叶长得嫩绿嫩绿的,女生就是春天那柔柔的声音,女生齐读这句。秋天来了,那一片枫树叶都变红了呢,那第一大组来读一下。冬天来了,男同学就像松树那样依然挺拔,树叶发出深沉的声音,男生齐读。 (4)这里用了四个“不一样”(在课件里将“不一样”点红),风这位音乐家可真了不起,用不同的乐谱奏出不同的乐曲。真是——生读“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 6.除此以外,风这位大自然的音乐家还用他的手风琴演奏出怎样美妙的乐曲呢?出示:“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1)同学们,你们都听过微风吹过树叶的声音吗?谁来模仿一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