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声音》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3

《大自然的声音》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21.大自然的声音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本课生字词,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美观书写“感受"两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梳理文脉。

3.品读句子,想象课文中描述的声音,感受大自然声音的美妙。

4.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第二小节。

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生字,正确美观书写。

2.有感情的朗读第二自然段,感受大自然的声音的美妙,尝试背诵。

3.学习学习语文的方法(摘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多姿多彩的大自然向我们展示着别样的风采,你们看,你们听!

1.出示大自然的图片和声音。

2.引导学生说话。

3.揭题:今天我们走进大自然的音乐厅。齐读课题

二、初读

1.出示任务一,指名读要求

2.检复

(1)指名交流:课文是围绕那一句话写的?

(2)出示第一小节,指名读。

(3)学习词语“美妙”,联系生活理解,学习生字“妙",记忆字形。

3.大自然有哪些美妙的声音?

4.学习词串

“潺潺淙淙哗哗”

(1)读准字音

(2)交流自己熟悉的声音和陌生的声音

(3)借助播放不同的声音感知

“滴滴答答叮叮咚咚叽叽喳喳叽哩哩叽哩哩"

(1)尝试读,指名读,齐读

(2)观察特点,学习拟声词,拓展拟声词。

5.将拟声词放在句段中读正确流利。

(1)出示句子:“滴滴答答…….不同的声音”,“当…….汹涌澎湃"

(2)指名读,生评,再读。

(3)小结:写了大自然什么的声音?(水)

(4)出示句子:“走在公园里,…….歌唱”

(5)指名读,小结:写了大自然啊的什么声音?(动物)

6.“轻轻柔柔呢喃细语雄伟的声音那声音充满威力“

(1)指名读短语

(2)变一变,变成()的()再读

(3)了解摘抄:一种好的学习语文的方法板书摘抄

(4)出示句子:“当微风….. 威力"

7.默读全文,找2-4 关键句,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

(1)出示任务二

(2)指名交流,齐读小诗。

三、精读第二自然段

过渡:此时此刻风这位音乐家正在演奏他的手风琴呢!

1.出示句子“他……手风琴”

(1)学习“演奏" 指名读,练习生活理解“演奏”。

(2)出示“手风琴",学习生字“琴”指导读准前鼻音,指导记忆字形,书空生字。

2.出示学习任务三:找出能感受风声美妙的句子,用朗读表现。

3.交流:

句子:“不一样的树叶……不一样的音乐"

(1)出示,认识不一样的树叶,你看见了什么样的树叶?

(2)你想变成什么样的树叶?和同桌模仿风吹,发出声音。

(3)指导朗读,读出“不一样”的声音。

(4)想象说话:不一样的季节,会发出什么样的风声?

(5)指导朗读,读出“不一样"的音乐。

(6)配乐朗读

句子:“当微风……大自然的威力”

(1)出示句子,指名读。

(2)出示微风吹拂,你看见了什么?指名交流

(3)联系生活理解“呢喃细语" ,生活中听到过对谁呢喃细语?

(4)想想说话:风会对谁呢喃细语?会说些什么?指导朗读。

(5)Ppt播放狂风的声音,你听到了什么样的声音?指名交流感受

(6)带着感受读。

4.小结:风音乐家的音乐时而……..时而………男女生合作读。

5.齐读第二节,听了风的演奏,你有什么感受?

(1)指名交流

(2)摘抄句子写下感受

(3)小结语文学习的方法

(4)学习生字“感受”指导书写。

四、总结试背,布置作业。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 1.认识“妙、奏”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呢”,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2.能找到全文的关键句,找到第二、三、四自然段的关键句并填写在图表中,借助图表说出课文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 3.体会课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的生动,背诵第二自然段。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 2.体会课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的生动,背诵第二自然段。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的生动,背诵第二自然段。 教学准备 教学ppt、音频资料、声音明信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快看,大自然多美啊!(自然风光展示) *大自然不仅有美丽的风光,还有许多美妙的声音呢,今天我们

一起来学习课文《大自然的声音》。(师板书课题,生书空,齐读课题) 二、整体把握 1.初步感知 *孩子们翻到课本88页,眼睛认真看着书,耳朵仔细听老师读课文。(师范读) *我读得美吗?你想不想也像我这样读一读课文。学着老师的样子自由的去读一读课文吧。(生自由读文) *你能用文中的话告诉我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吗?(生回答) (生找出来并划线,齐读)这句话很重要,是这篇文章的关键句子。 这句话中你最喜欢哪个词语?“美妙”一起写一写(板书并提示书写要点) 2.把握文章内容 课文给我们介绍了哪些大自然的声音呢?请孩子们默读课文,画出相关句子。(ppt出示图表,生默读,并作勾画,生汇报,强调回答完整)。 *为我们带来美妙乐曲的音乐家们是:“风、水、动物”(师板书)。 三、品读课文,积累词句 风之曲(重在朗读指导) *让我们首先去认识一下风这位“艺术家”吧。 (请一生读相关文段),师评:你的声音真好听,有当音乐家的潜质哦,听完朗读,这段话里有你喜欢的词语或句子吗?

三年级《大自然的声音》教案(精选3篇)

三年级《大自然的声音》教案(精选3篇)三年级《大自然的声音》教案(篇1) 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 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下雨的时候,他喜欢玩打击乐器。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所有的树林,树林里的每片树叶;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发出不同的声音。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小溪淙淙,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哗哗,汹涌澎湃。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走在公园里,听听树上叽叽喳喳的鸟叫;坐在一棵树下,听听唧哩哩唧哩哩的虫鸣;在水塘边散步,听听青蛙的歌唱。你知道他们唱的是什么吗?他们的歌声好像告诉我们:“我在歌唱,我很快乐!” 三年级《大自然的声音》教案(篇2) 一、激趣导入,释题,明确课文主要教学目标。 (一)阅读单元导读,明确单元主要教学目标。 1、出示任务:默读单元导读的两段话,想一想,这个单元学习的是关于什么内容的课文?这个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有哪些?分别用不同的符号标示出来。 2、反馈指导。(PPT出示单元导读)

预设: 这个单元学习的课文内容是关于我们与大自然的。 这个单元的主要学习目标有两个: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自己喜欢的语句;留心生活,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 3、小结:通过对单与导读的学习了解,我们知道,这个单元的课文内容,通过不同的角度展示了我们人们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内容。这个单元有两个主要教学目标: (1)继续品读有新鲜感的语句,体会主题思想,学习通过摘抄,积累自己喜欢的语句。 (2)留心生活中的现象、问题,对其中一个现象或问题有自己的想法,并把这个现象或问题以及想法写下来。 (二)导入,释题,明确课文主要教学目标。 1、导入释题。 ## 导语:那么,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是关于大自然的什么呢?通过学习我们对大自然又有什么了解呢?请看老师板书课题。 2、板书课题:21大自然的声音 3、齐读课题。 4、释题。 提问:同学们,读了课题,通过课题,你知道作者向我们介绍大自然的什么吗?(指名回答。预设:通过课题,我知道作者向我们介绍的是大自然的声音。) 5、明确主要教学目标。

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一等奖教案(部编版)

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背诵课文2--3自然段。 2.朗读课文,能借助课文中描写声音的短语,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3.了解课文描写的方法,想象课文中描述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会认本课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背诵课文2--3自然段。 2.朗读课文,能借助课文中描写声音的短语,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描写的方法,想象课文中描述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大自然的家族里有好多无师自通的音乐家和歌手。今天,他想带大家一起去欣赏一场特殊的音乐会。你们知道是什么吗?(齐读课题)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自然,听听大自然里的美妙声音!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课文,出示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4.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示例:本文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述大自然中“风”“水”“动物”这几位音乐家的演奏。 三、识字写字 1.出示本课需要识记的生字、多音字,让学生读一读。 2.理解词语,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3.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 4.组内合作识字:互读、互听、正音。 5.教师引导:鼓励学生当小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重点交流识字记字方法。 (1)按照字的结构划分识记生字; (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特征,想办法记住这些字,找出难点字和书写上应该注意的问题。 (3)教师范写难点字,强调重点笔画。 妙:“女”首笔撇点的撇要长,点稍短,横稍向上拉;“少”的点稍高。 演:右边“宀”下边有一短横,下边是“由”,中竖与上横相连。 四、课堂小结 1.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明确: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声音是多么美妙动听啊! 2.朗读课文,体会大自然声音的美妙。背诵第2-3自然段。 点拨:抓住“微风拂过”“狂风吹起”的不同背诵第2 自然段;采用时空法,抓住“下雨的时候”“当小雨滴汇聚起来”时的声音的特点背诵第3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大自然的声音什么样的呢?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述大自然中“风”“水”“动物”这几位音乐家的演奏。 二、品读释疑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串珠问题1) 明确: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 2.为什么说“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核心问题) 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一看! 3.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大自然的声音美妙的?画出相关的语句。(串珠问题2) 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细细品读。 风声 (1)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 解析:“音乐家”“演奏”“翻动”,作者把风当成人来写,写出了风在树林吹动树叶的样子、声音,给人以生动形象之感。

《大自然的声音》一等奖创新教案_2

《大自然的声音》一等奖创新教案 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妙、奏”等9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呢”,会写“妙、演”等13个字,会写“美妙、音乐家”等15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3自然段。 3.能找到第2-4自然段的关键句并填写在图表中,借助图表说出课文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 4.能联系生活经验,体会课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的生动。能仿照课文,围绕一种听到过的声音写几句话。 【教学重点】 能找到第2-4自然段的关键句并填写在图表中,借助图表说出课文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 【教学难点】 能联系生活经验,体会课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的生动。能仿照课文,围绕一种听到过的声音写几句话。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风吹麦浪、溪流、打雷、下雨等各种大自然的声音,学生仔细聆听,感受大自然的美。 2.揭示课题:你可真会倾听。大自然里除了刚才听到的声音外,还有哪些声音呢?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大自然的声音》,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声音! 二、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过渡: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是围绕“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这句话来写的,分别写了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和动物的声音,作者在描写风声的美妙时,运用了拟人、比喻、对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风声的美妙。 (一)、感受水声的美妙 水声是如何美妙的呢?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体现水声的美妙的?

1、出示句子: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水当做了音乐家。)引导学生体会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 2、水这位音乐家它的乐器是什么呢?(打击乐器) 出示句子:下雨的时候,他喜欢玩打击乐器。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所有的树林,树林里的每片树叶;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发出不同的声音。 3、你能说一说它的打击乐器是哪些吗?(树林、树叶、房子、屋顶、窗户。)引导学生体会下雨时小雨滴喜欢玩打击乐器的特点。 4、引导想象:除了这些,小雨滴还会把什么当做打击乐器?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呢? 5、出示表示声音的词语(滴滴答答叮叮咚咚叮叮当当淅淅沥沥啪啦啪啦哗啦哗啦哗哗啦啦乒乒乓乓噼噼啪啪嗵—嗵—嗵咚—咚—咚),引导学生发现拟声词的好处。 出示句子: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小溪淙淙,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哗哗,汹涌澎湃。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6、围绕“唱着歌”体会拟人的修辞手法,引导学生说出小雨滴的歌声(围绕“淙淙”、“潺潺”、“哗哗”体会小溪、河流、大海的不同声音)。 7、播放“小溪淙淙”“河流潺潺”“大海哗哗”的音频,让学生直观感受这句话语势层层推进,宛如乐曲逐渐攀升,直至高潮。 8、教学修辞手法“顶针”(把前一句的结尾当做后一句的开头),出示例句,引导学生自己补充。 (二)、感受动物歌声的美妙 感受到了水声的美妙,动物这位歌手声音又是怎样美妙的?画出表示声音的词语,说一说作者在描写动物声音的美妙时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出示句子: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走在公园里,听听书上叽叽喳喳的鸟叫;坐在一棵树下,听听唧哩哩唧哩哩的虫鸣;在水塘边散步,听听青蛙的歌唱。你知道他们唱的是什么吗?他们的歌声好像告诉我

21.《大自然的声音》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21.《大自然的声音》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声音》是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1课。本单元的学习要素是“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言。留心生活,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 这篇课文以生动活泼、饶有童趣的语言介绍了大自然中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和动物的声音。本文以独特的视角,丰富的联想,将大自然中的事物比作音乐家,把它们发出的声音描绘成各种美妙生动的乐曲,体现了大自然的美丽。 文章采用了总分的结构,课文围绕第一自然段展开,第二、三、四自然段分别从风、水和动物3个方面描写了大自然的丰富美妙。课文结构严谨,有助于进一步巩固第六单元的学习重点“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教学目标: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二、三自然段。 2、能找到第二、三、四自然段的关键句并填写在图表中。 3、联系生活实际,通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课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的生动。 教学重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通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描写大自然声音的词语的生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好,初次见面,老师想送大家一份见面礼,请竖起耳朵听。(播放音乐) 你听到了什么声音?你能学一学这个声音吗? 大自然还有许许多多的声音,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一起去享受一次听觉盛宴。 2、板书课题 二、把握文章脉络,厘清段落结构 1、大家刚刚听到大自然的那些声音有什么感觉?

“美妙”是一种什么感觉? 预设:好听、动听、听到这种声音很开心 2、作者的感受和你们一样呢(出示第一句“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一起读。 3、课文围绕美妙都写了哪些声音呢?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完成课后练习题。 相机指导:你是怎么找到的? 预设:所有的句子都是每一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这个句子就是这一段的关键句子,能够概括这一段话的主要意思。 4、课文先总的说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又从三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美妙的风声、水声、动物声。这种结构方式就叫总分结构。 三、品读声音,拓展想象 1、大自然的声音有多么美妙呢?就让我们一起去聆听风的演唱会吧! 2、它是怎么演奏出美妙的音乐呢?(出示自学要求: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风是怎么演奏出美妙的音乐,画出句子)(1)出示: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 你都知道哪些歌手?你都见过哪些不一样的树叶? 指名交流 孩子们,现在你是杨树叶、柳树叶,枫树叶,你们想当什么树叶就当什么树叶,老师就是那阵风,注意风吹来啦,所有的叶子都响起来吧,呼—— (2)风这位大自然的音乐家还用他的手风琴演奏出怎样美妙的乐曲?请同学们继续找一找。 怎样地说才叫呢喃呢? 预设:小声地、轻轻柔柔地说话 试着读一读微风的声音 生活中你有没有听过这样的“呢喃细语”呢? 想象一下,森林中,微风都会和谁呢喃细语呢?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呢?

部编版小学语文《大自然的声音》公开课优质课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大自然的声音》公开课 优质课教案 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及相关的词语,认识7个生字。 2、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背诵自己喜欢的 部分。 3、了解课文总分总的构成方式,想象课文中描写的声音,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重视象声词的教学,了解它们的不同结构,引导学生 通过朗读体会不同声音所表示的不同事物。 2、重点研究课文二至四自然段,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 象文中描述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难点: 1、理解文中总起句的内容及在段落中的作用。

2、了解课文描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研究本课生字及词语。 2、整体感知课文,研究课文第然段。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总分总的构成方式,感受大自然声音的美。 一、导入 1、(播放声音课件)请大家闭上双眼,静静聆听一些声音,等会请大家说说你听到哪些声音? 2、你听到什么声音?能用词语形容一下吗? 3、这些声音来自哪里?(大自然)今天我们要走进大自然,去聆听它的声音。 板书:21、大自然的声音)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 1、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 不懂之处画下来多读几遍。 2、检查预情况(指明学生领读,如果读对请跟读三遍) 第一组:美妙演奏感受激动虫鸣 哪个字容易写错?应该注意什么?) 第二组:淙淙潺潺哗啦啦滴滴答答叮叮咚咚 这些词的特点是什么?能结合生活实际说几个拟声词吗?)第三组:轻轻柔柔的呢喃细语雄伟的乐曲 充满力量的声音热闹的音乐会 轻快的山中小曲 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请生评哪些词读得怎么样?女生读“轻轻柔柔的呢喃细语”,读出轻柔之美;男生齐读“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读出大海的磅礴气势。) 速默读课文,请思考:大自然的声音给你整体感受是什么?(美妙) 你从哪里知道的? 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中心句)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第【1】篇〗 教材分析 《大自然的声音》是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7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感受大自然的馈赠,语文要素之一是“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本文是一篇浅显易懂、优美生动的散文。这篇文章应以读为本,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激情,在读中体验、品味。 学情分析 三上是学生从第一学段过渡到第二学段学习的阶段,学习重点转移到“学阅读”和“学表达”,给他们的学习带来困难和不适。而这些困难、不适一定会体现在课文练习所体现的从阅读到表达学习训练,尤其是“体会大自然声音的美妙”的阅读训练,为此,做好课后练习的任务分析,设计好达标的步骤,以减少学生学习的不适和困难,使

顺利达标,更好过渡到第二学段的学习。 教学目标 1.运用借助图片、联系生活等方法理解生字新词,体会文中拟声词的妙用。 2.借助简单的思维导图梳理出课文的段落结构,了解课文总分的构段方式。 3.通过朗读、想象等方法感受声音的美妙,主动分享和积累自己喜欢的语句。 教学重难点 1.能找到第2~4自然段的关键句并填写在图表中,借助图表说出课文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 2.能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课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的生动。

教学过程 图片 一、游戏导入,情境激趣 1.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做一个小游戏,请大家听一段音频,说说你都听到了什么声音? 2.同学们的小耳朵可真灵啊!流水潺潺、鸟儿在枝头歌唱、秋虫在草叶上鸣叫,多么生机盎然的大自然啊。听到这些声音,你内心有什么感受?是啊,这些声音是大自然赐给我们的珍贵礼物,美妙而动听,让我们心情愉悦。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走进今天的课堂。我们来学习第七单元的第一课《大自然的语言》,请大家一起伸出右手食指,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一起读课题。 二、自主合作,字词乐园 1.课前大家已经进行了预习,请大家拿出预习单,把第2题的词语再朗读一遍。

部编版全国小学语文优质课一等奖《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课堂实录

部编版全国小学语文优质课一等奖《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课堂实录 文本分析: 本文以独特的视角、丰富的联想、富有韵味的语言,将大自然中的事物比作音乐家,把它们发出的声音描绘成各种美妙生动的乐曲,体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全文围绕第1自然段展开,分别从风、水和动物三个方面描写了大自然声音的丰富美妙。文章结构严谨,有助于巩固对“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的方法的掌握。 教学时,应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联系生活等多种方式,感受课文语言的生动。抓住描写声音的词,边读边展开丰富的想象,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读,使学生在读中产生独特的感受,感受风声的美妙、水声的有趣、动物声音的快乐,培养自己的语感并摘抄积累。同时,教师要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够在情境中感知,在朗读中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声音的美妙,与文本产生共鸣,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本课在教学时还要注意读写结合。课后“小练笔”要求学生围绕一种听到过的“美妙的声音”写几句话,这一方面是对“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的能力巩固,也是从描写具体事物到描写抽象事物的过渡。 教学目标: 1.认识“妙、奏”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呢”,会写“妙、

演”等13个生字,会写“美妙、音乐家”等22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3自然段。 3.能找到第2、3、4自然段的关键句并填写在图表中,借助图表说出课文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 4.能联系生活经验,体会课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的生动。能仿照课文,围绕一种听到过的声音写几句话。 教学重点: 1.了解拟声词的不同结构,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不同声音所表示的不同事物,积累拟声词。 2.课文重点是第2至第4自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认识并感受这美妙的声音,然后通过想象,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难点: 1.了解课文描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仿照课文,围绕一种听到过的声音写几句话。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妙、奏”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呢”,会写“妙、演”等13个生字,会写“美妙、音乐家”等22个词语。 2.找出课文描写的几种大自然的声音,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要点把握 1.引导学生自主讨论,交流识字方法。

中小幼21大自然的声音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一等奖】

大自然的声音(第一课时) 麟湖小学宋梅佳 教学目标: 1.随文认识“妙、奏”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呢”,会写“妙、演”等13个字,会写“美妙、音乐家”等15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关键词句背诵第2自然段,通过圈画关键、补充图示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摘录字词、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 教学过程: 一、单元为引,导语揭题 1.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第六单元我们带着美的眼睛一起领略了祖国壮美的山河,本单元我们将继续走进大自然,去发现大自然赐给我们的珍贵礼物。 2.学生读导语 3.教师小结并激趣导入:大自然带给我们许多珍贵的礼物,老师这里也带来了一份礼物,你们来听一听。(播放大自然中的声音) 4.生答,师揭示课题:是呀,这些都是大自然的声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听一听“大自然的声音”。板书课题。个读,齐读。 二、思维为导,声音归类 1.自读课文,圈画关键 (1)出示自学提示: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是围绕着哪一句话来写的?在文中用波浪线划出来。 (2)学生带着任务自由读课文。 2.字词学习,语境辨析 (1)出示词语: 轻轻柔柔的呢喃细语雄伟的乐曲充满力量的声音 热闹的音乐会轻快的山中小曲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2)个读,齐读 (3)出示多音字“呢”,结合语境辨析 A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B翠鸟什么时候飞来的呢? 小结:表示句末语气词时读“ne”,表示拟声词时读“ní” 3.交流发现,理清结构 (1)学生交流刚刚划波浪线的内容: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 (2)提问:快速读课文,思考课文具体描绘了大自然哪些美妙的声音,用横线

《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3篇

《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精选3篇(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大自然的声音是什么,包括动物的叫声、风声、雨声等。 2. 听懂和区分不同大自然声音。 3. 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听觉注意力。 4. 增加学生对自然的兴趣和保护自然的意识。 教学准备: 1. 背景音乐:大自然的声音合集。 2. 大自然的声音图片卡片。 3. 教学PPT。 教学步骤: Step 1:引入话题 播放背景音乐《大自然的声音》,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声音。然后提问:你们觉得大 自然的声音都有哪些?请大家发表一下自己的想法。 Step 2:呈现图片卡片 呈现大自然的声音图片卡片,例如鸟儿的歌唱、风吹树叶、雨滴等。让学生观察图片,然后请他们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图片中的声音。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细节,例如鸟 儿的歌唱中是否有变调,风吹树叶的声音是否有节奏等。 Step 3:学习和听辨 播放一段大自然的声音,例如鸟儿的歌唱、风吹树叶、雨滴等,让学生倾听并尝试辨 认出来。然后请学生说出自己听到的声音是什么,并与图片进行对比。

Step 4:分享和讨论 请学生分享自己听到的大自然声音和对应的图片,让其他同学进行点评。学生可以分享自己觉得最有趣的声音和最难辨认的声音,以及对大自然声音的感想。 Step 5:总结 让学生总结一下他们今天学到了什么,他们觉得最有趣的一点是什么。再次强调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活动。 Step 6:巩固和拓展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观察并录制大自然的声音,然后在下节课上分享自己的录音和感受。同时,可以邀请专业人士来校园进行大自然的声音欣赏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和体验大自然的声音。 《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精选3篇(二) 教学目标: 1. 学习了解大自然的语言的概念和特征。 2. 掌握大自然的语言的基本知识和表达方式。 3. 培养学生观察和感知大自然的能力。 教学内容: 1. 大自然的语言的概念和特征。 2. 大自然的语言的分类。 3. 大自然中常见的声音和动作。 教学步骤: 步骤一:导入(约5分钟) 1. 引入话题:请学生们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仔细倾听和观察大自然中的声音和动作。

《大自然的声音》创新教案

《大自然的声音》创新教案 【创案】 21.《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运用“找一找、画一画、读一读”的研究方法,去理解体会重点词句,感受语言文字的美;运用联系生活实际,模仿声音等手段,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感受大自然声音的美妙。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感受大自然声音的美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 你听过动物的声音吧?当小金鱼用尾巴拨水,麻雀在窗沿唱歌;当一只小狗忙着啃骨头,两只老猫在墙头吵架,三只老母鸡在啄米吃,你总听到些什么了吧? 你听过风的声音吧?当清风掠过明月,当微风拂过树梢,当寒风呼啸着穿过田野,当狂风卷起巨浪,你总听到些什么了吧?

你听过水声吧?当山间的清泉奔向溪流,当哗啦啦的大雨砸向屋顶,当小水滴清脆地落到盛水的盆里,你总该听到些什么了吧? 2.学生自由阅读,读后交流自己的感受。 3.教师小结:声音是无处不在的,但是我们却常常忽略了它。片段列举了风声、水声、动物的声音,这些事物我们再熟悉不过,但正是我们没用心去聆听,失去了听的兴趣,因而什么声音也没听到。同学们,丰富美妙的声音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只要用心地倾听生活中平平凡凡、朴朴实实、普普通通的声音,就能感受到生活的精彩。 4.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一篇新的课文,通过这篇课文我们来感受大自然的声音。(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自立合作,进修生字。 1.要求:自己试着读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用以前学过的办法办理。 2.教师巡视交流情况。 3.检查字词:(课件出示) 美妙演奏手风琴感受激动乐器虫鸣翻动歌曲 拂过温柔狂风合奏雄壮乐曲

《大自然的声音》 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共两课时)

《大自然的声音》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共两课时)第七单元我与自然 21 大自然的声音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呢",背诵第2~3自然段。 2.能找到第2~4自然段的关键句,了解课文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 3.能联系生活经验,体会课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的生动,仿照课文,围绕一种听到过的声音写几句话。 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大自然美妙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并围绕一种听到过的声音写几句话。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大自然中有花、草、蝴蝶、小鸟等动植物。大自然里能听到什么声音呢?你们可要听仔细啦!(播放大自然的声音)同学们,大自然里除了刚才听到的声音外,还有哪些声音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大自然,走进课文,去聆听那来自大自然的美妙声音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 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检查自学反馈: (1)课件出示词语:演奏雄伟打击乐器汇聚 呢喃细语汹涌澎湃波澜壮阔敲敲打打淙淙 潺潺哗哗唧哩哩滴滴答答叮叮咚咚叽叽喳喳 (2)开火车读,男女生比赛读,全班读。

(3)第三行词语虽然形式不同,但它们都是表示声音的词,我们把它叫作——拟声词。 (4)教师指导读准多音字“呢”。 3.指导书写。 (1)出示会写字,重点指导“敲"字。 (2)学生练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二)整体感知,了解文章大意 1.学生自读课文,交流课文中介绍了哪几种大自然的声音。 教师相机板书:风水动物 师:文中写的大自然里的风、水、动物都能发出各种美妙的声音。有一句话总结了整篇课文的内容,你能找出这句话吗?(指名回答) 2.齐读第1自然段。 3.出示课后习题第二题,指导学生填写图表。 4.学生交流答案。 第二个方框中填: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第三个方框中填: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 5.学生交流课文写法的特点和第2、3、4自然段的构段方式。 6.教师总结:第2、3、4自然段都是围绕第1自然段来写的。第2、3、4自然段的第1句又是每段的中心句。 (三)想象风的声音 1.那么风的声音美妙在哪里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第二自然段。读完后告诉老师这一段有几句话? 2.是哪四句话呢,下面老师想请四位同学来给我们一句一句地读。 3.现在请大家自由读一读第一句话,看你读懂了什么?他是在哪里演奏手风琴? 你们看,作者把风比喻成了一位音乐家,他在森林里演奏着手风琴!那么风用他的手风琴演奏了哪些美妙的乐曲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下文。 4.出示: “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公开课教学设计

巧妙创设情境,感受语言魅力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大自然的声音》是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以“我与自然”为主题,意在表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本篇课文将自然中的事物比作音乐家,围绕第一段“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展开,二、三、四段分别描写了风、水和动物。风翻动树叶演奏手风琴,雨喜欢打击乐,动物是歌唱家,作者抓住了不同事物的特点进行了贴切的拟人化描写,表达了对大自然声音的喜爱。 【学习目标】 1.认识文中生字新词;采用集中识字、视频等方法,理解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 2.抓住关键词句,有感情朗读文章,感受文中描写的大自然声音的美妙。 3.利用思维导图找到2、3、4自然段的关键句,并说出课文中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 4.结合生活实际,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尝试仿照原文,围绕一种听过的声音写几句话。 【教学重难点】

1.能采用适当的方法认识文中生字新词,理解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 2.能抓住关键词句,有感情朗读文章,感受文中描写的大自然声音的美妙。 3.利用思维导图找到2、3、4自然段的关键句,并说出课文中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 4.结合生活实际,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尝试仿照原文,围绕一种听过的声音写几句话。 【助学过程】 一、汩汩幽音唤童思——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份礼物,需要你用心去感受,请闭上眼睛来听。(播放一段流水鸟鸣声) 2.说一说这段声音带给你的感受。 小结:这美妙的声音是大自然的礼物,今天我们就去聆听大自然的声音。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以“自然的声音”导入课堂,让学生体会自然声音的美妙,调动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文章学习的兴趣,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初闻妙声何处起——整体感知 1.出示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大自然的声音》一等奖创新教案

《大自然的声音》一等奖创新教案《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妙、奏”等10个生字,会写“演、奏”等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呢”。了解拟声词的不同结构,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不同声音所表示的不同事物。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3自然段。了解课文的写法特点及叙述的顺序。 3.想象课文中描述过的声音,抓住重点词句感受大自然的美。 学习重点: 借助重点词句,联系生活,感受生动的语言,体会大自然的声音之美妙。 学习难点: 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用摘抄的方式积累喜欢的语句,写下自己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初次见面,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礼物,就是请大家欣赏一段美妙的声音。(播放大自然的声音)闭上眼睛,静下心来,认真听。你听到了什么? 生:流水声/雨声、鸟叫、昆虫声…… 师:同学们真善于倾听,这些声音都来自哪里呀?(大自然)大自然赐给我们很多珍贵的礼物。这节课,就让我们随着一篇课文,去倾听来自大自然的声音。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词语,整体感知 1.带任务自读: 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圈出文中表示声音的词语。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填一填课后89页第二题的图表。 2.学习字词 我们来认识一下课文中表示声音的字词朋友:

第一组: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淙淙潺潺哗啦啦 哪位同学起来读一下这一组词语?带拼音读,去掉拼音读,齐读。 (相机正音。评价语:声音洪亮/字正腔圆/发音准确/)这组词有什么特点?都是表示声音的词,我们把它叫做——拟声词。(板书:拟声词) 第二组:轻轻柔柔的呢喃细语雄伟的乐曲充满力量的声音热闹的音乐会轻快的山中小曲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先自己试着读一读这些描写声音的短语。想一想,你在哪里听到过这些声音?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来说一说。 细心的你可能发现了,老师用不同的颜色把这些词语分成了两组。 老师播放两种声音,你们猜是哪一组的? 分角色齐读:女生读粉色的一组,男生读蓝色的一组。 学习多音字“呢”:这里有一个词语——呢喃。谁知道“呢喃”是什么意思?对,短语中就有提示——轻轻柔柔的细语。 “呢”是个多音字:在“呢喃,呢大衣”中读ní;在句子末尾用作语气词时读ne,比如“你呢?干什么呢?不知道呢。” 写字“奏”: 观察,范写练写,三星评价。 3.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围绕“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这句话,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指名答。 小结:课文分别从风、水、动物三个方面描写了大自然“美妙的声音”。(板书思维导图:美妙的声音,风--音乐家,水--音乐家,动物--歌手) 梳理文本结构:像这样前面是总起,后面是分写的文章结构,就是“总分”结构。(板书:总分结构) 三、研读课文,体会美妙 (一)感受风声的美妙 1.再读:为什么说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呢?下面请自由朗读朗读第二自然段。画出一句你认为把声音写得最美妙的句子。想想你画出的句子哪里“美妙”,试着读出“美妙”。

21 大自然的声音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第七单元 本单元的课文包括三篇精读课文、一个口语交际、一个习作和一个语文园地。《大自然的声音》讲述的是大自然中风、水、动物的声音;《父亲、树林和鸟》讲述了父亲知鸟爱鸟的情感;《带刺的朋友》写一只小刺猬偷枣的经过。都是与大自然的景、动物相关的。让我们不知不觉中融入到大自然中去,去感受小动物的可爱,感受大自然的奇特,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四个版块的内容。 课题内容简说 大自然的 声音 本文以清新鲜活的笔调介绍了大自然中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和动物的声音,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父亲、树林和鸟 本文叙述了父亲带“我”从滹沱河岸上的树林边走过,亲身感受到父亲非常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的事,表达了作者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带刺的朋友 这篇课文通过记述作者仔细观察刺猬偷枣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刺猬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认识24个生字,会写39个生字。注意“奏、聚”的读音,“琴、器、敲”的写法。正确读写词语“茫然、凝神静气、惊愕”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大自然的声音》第2~3自然段。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大自然各种各样的声音。了解小鸟、刺猬的生活习性。 4.学会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 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

2.划出重点词语、注意词语的积累与运用。如《大自然的声音》中的拟声词,《父亲、树林和鸟》中的叠词,《带刺的朋友》中的动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声音的美妙,读出父与子的对话,读出小刺猬的聪明与可爱。 4.总结各文章内容,认识大自然的神奇,让学生多走进大自然去探索发现。 21.大自然的声音…………………………………………………………………… 2~3课时 22.《父亲、树林和鸟》…………………………………………………………… 2~3课时 23.《带刺的朋友》………………………………………………………………… 2~3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4~5课时 围绕本组专题内容“细心观察”,按“讲读课文——留心观察事物——写观察日记——收集故事——口语交际——习作”的顺序进行。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认真观察,并依据课文合理想象,理解课文。学习《大自然的声音》中的声音写作特长,积累词语和句子。分角色朗读《父亲、树林和鸟》,感受父亲知鸟爱鸟的感情。朗读《带刺的朋友》,体会生动的语言描写在写作中的作用。总而言之,引导学生多读、多思、多观察、多想象、多说、多写,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与记忆。 21.大自然的声音 课题大自然的声音课型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文以清新活泼的笔调介绍了大自然中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和动物的声音,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在教学设计中,我始终以“大自然中这些声音太美妙了”贯穿始终,重点指导学生美读课文,抓住描写声音的词边读边想象,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学前准备1.收集风声、水声、各种动物的叫声。(教师) 2.课文内容的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大自然的声音》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声音》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 ー、教材简介 本文以独特的视角,丰富的联想,富有韵味的语言,将大自然中的事物比作音乐家,把它们发出的声音描绘成各种美妙生动的乐曲,体现了大自然的美丽。课文围绕第1自然段展开,第2、第3、第4自然段分别从风、水和动物三个方面描写了大自然声音的丰富美妙。课文结构严谨,有助于进一步巩固第六单元的学习重点“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二、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读准多音字“呢”,会写“器"等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三自然段。 3.能找到第二、三、四自然段的关键句并填写在图表中,借助图表说出课文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 4.能联系生活经验,体会课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的生动。能仿照课文,围绕一种听到过的声音写几句话。 三、教学重难点: 1.借助图表说出课文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背诵第二、三自然段。 2.体会课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的生动。能仿照课文,围绕一种听到过的声音写几句话。 四、课前准备:板贴。 五、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这节课,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去聆听大自然的声音,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课前预习了课文,这些词语你会读吗?自己试一试 1.读词 第一行请你读,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哦,雨滴落的声音 第二行你来读,潺潺是翘舌音,读的很准确。我们一起读。 第三行,请你读。这三个词什么声音?嗯,你还能说出其他鸟叫

的声音吗 我们看,这些都是描写声音的词,我们称它们为拟声词。大家一起读。 2.在大自然中,有着各种各样的声音, 大家再来读读下面这些词组,一边读一边想象,试试你能读出这些声音带给我们的不同感受吗? 这个词:请你读。呢喃细语,呢这里是多音字。读作ni,它的另一个读音是什么?你来说。 是的,它还是一个语气词,用于句子结尾,读轻声的ne。 呢喃——在字典中是形容像燕子叫声那样的轻声细语,让我们想象着燕子的那美妙的声音再来读这个词。 我们想象着这些声音,再来读好这几组词。 你们读出了不同的声音的节奏感、韵律感。所以作者在文章开头就这样写到,一齐读--- 3. 梳理课文内容: 课文到底写了哪些美妙的声音呢?在第六单元,我们学习了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圈画出2、3、4段的关键语句。并完成课后第二题的填写。请你来说 你很会读书,关注到了每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谁能结合这个图表,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请你 评:说的非常有条理。课文就是先总写“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然后分别从“风",“水”“动物"三个方面进行描写。(板书:风、水、动物) (三)品味语言,感受美妙 1.聆听风“声” 接下来,让我们先去聆听“风"这位音乐家演奏的美妙乐章吧。请同学们默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把你觉得最美妙的声音用横线画来,并想想你觉得哪里最美妙?我们一起来交流。把你画的句子读给我们听,并谈谈体会。请你 (1) 手风琴 哦,你画了这句话。同学们瞧,这就是手风琴,听,它能演奏出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第1篇】 《大自然的声音》结构严谨,介绍了风、水、动物的声音和“大自然中有许多美好的声音”。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三年级语文《大自然的声音》教案及教学反思,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三年级语文《大自然的声音》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会10个字及相关词语,认识5各1字。 2. 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 了解课文描写的方法,想象课文中描述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 4.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

1. 词语教学中重视象声词的教学,了解象声词的不同结构,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不同声音所表示的不同事物。 2. 课文重点是二至四自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文中描述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难点: 1. 对文中总起句,教师应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了解句子地内容及在段落中地作用。 2. 了解课文描写地方法,体会作者地思想感情。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什么?(教师播放一些自然界地声音)你们还想听到哪些奇妙声到课文中去找一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由朗读课文两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 同座互读,正音。 3. 检查自学生字情况,重点指导读好”柔,诉,敲”,区别”呢,量”是多音字。 4. 小组读书比赛。 5. 轻声朗读课文,看看课文中介绍了哪几种大自然的声音? 三、课堂练习 1. 观察字形,说说你的发现? 2. 师提示重点字的关键笔画,学生练写。

部编三上语文《大自然的声音》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

大自然的声音 本教案为省级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一、教学目标 (一)结合生活,联系上下文学习并理解“呢喃细语”“雄伟的乐曲”“波澜壮阔”等词语,感受拟声词的妙用,会写“演”“奏”“琴”等生字。 (二)借助图表梳理课文内容,进一步巩固“借助关键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的阅读方法,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通过抓住重点字词、想象、朗读等方式学习第二自然段,品味文中生动活泼的语言,感受大自然声音的美妙。 二、教学准备 课件,板贴,关键词卡纸,信封,音频。 三、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我来听声 1.(出示“听”的繁体字)猜一猜,这是什么字? 2.小结:依据字理,听要用耳朵、眼睛,更要用心噢。 3.(播放大自然的各种声音:雨声、雷声、鸟鸣等)猜一猜,你听到了哪些声音? 4.根据大自然的声音,人类发明了许多乐器。(出示竹笛、葫芦丝、竖琴、钢琴等乐器,并播放乐器的声音) 5.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我会辨声

1.根据要求,初读课文。 出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描写了哪几种声音? 2.学习活动一:我会辨声。(出示词语和短句) 第一组:淙淙、潺潺、哗啦啦、叮叮咚咚、滴滴答答、叽叽喳喳。 第二组:雄伟的乐曲、轻快的山中小曲、充满力量的声音、轻轻柔柔的呢喃细语、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预设一:第一组词都是拟声词,其中“淙淙”表示清脆的溪水声,“潺潺”表示河流缓缓流动的水声,“哗啦啦”表示大海澎湃的水声。(指导学生读出声音的变化) 预设二:理解“轻轻柔柔的呢喃细语”。“呢喃”两个字都是什么旁,与什么有关?你觉得怎样的说话声才是“呢喃细语”?(课件出示:两只小鸟挨在一起,轻轻柔柔地说话,同桌演一演“呢喃细语”)(三)梳理图表,我会寻声 1.出示课文,进行比较。 联系学过的课文《秋天的雨》,交流这两篇课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之处。(用红线画出总起段) 2.学习活动二:我会寻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