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采油作业技术探讨

合集下载

负压采油作业技术探讨

负压采油作业技术探讨
以及加热 的合 理时 间 ,作 用机 理和 技术经 济性 以及 地层能 量 亏空 问题 等仍 是一些 亟待解决 的问题 。

微 生 物 采 油 技 术
近些 年 ,微 生物 采油技 术 因其存 在诸 多优 点 ,已经成 为 一项 迅速 发展 的提高 原 油采收 率 的技术 。微 生物 采油技 术 ,就是 通过 运用 微生 物来提 高 采油采 收率 ,它 是通 过把 微生 物直接 注入 到地 下 油层 ,这样 储 油层 就成 为一个 大 发酵 罐 ,微生 物就能 够在 里 面繁殖 ,使 微生 物在 其 中发 生有 益 的活 动 ,因其 活动 产 生的 产物 与 周围 的物 质发 生 作 用 , 改变 了原 油固有 的化 学特 征 ,使 原 油 的流动性 质 也发 生了 改变 ,从而 达到提 高原 油采收率效 果的技术 。 同传统 提高 采收 率的 方法 比较 ,微生 物采 油具有 这样 的优 点 ,一 是 生产成 本比 较低 ,二 是施工 过程 和施 工 的工艺 相对 简单 ,操作 起来 也容 易 ,方式 也多样 ,易于控 制 。三是 对底 层不 产生 破坏 ,可 以循环 使 用 ,生 物还 容易 降解 ,不会 产生 大 的污染 。最 后还 有能 够持续 提高
近几 十年 来 ,我国对 微波 采油技 术 的研 究有 了很 大 进展 ,微 波采 油技术是 指将 大功 率 的微波 天线 下到要 作用 的油 层位பைடு நூலகம் ,或 用传输 的
两种方 法 ,其一是 寻 找新 的储量 投入 开发 ,其 二是提 高 已开发 油 田的 采收率 ,而 在有 限资 源条 件下 ,新 的储量 发现 越来 越 困难 ,由此 ,提 高采收 率技 术上升 到 保障 国家石 油供 给安 全甚 至 国家安全 的 重要 战略 地位 ,其未 来技 术发 展 的方 向和 速度 关 系到 国计 民生 状 况 ,鉴 于此 , 采油技术 的应 用将有重大 战略意 义 。

连续油管水平气井负压冲砂工艺技术的研究

连续油管水平气井负压冲砂工艺技术的研究

连续油管水平气井负压冲砂工艺技术的研究大牛地气田油气井出砂是砂岩油气藏开采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和容易造成的危害,我们采用优良的负压冲砂工艺,通过对传统冲砂工艺的研究改进,形成了适应大牛地气田低产低渗特点的新工艺。

标签:连续油管;水平气井;负压冲砂大牛地气田大部分气井在投产之后由于地层出砂问题,而出现不同程度的井底积砂现象,对气井的正常生产和后期稳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大牛地气田作为低渗、低压、低产气井,在常规冲砂作业过程压井之后,对气井的产能会造成很大影响,作者提出了采用连续油管高粘度液体携砂、氮气循环顶替欠平衡注入的负压冲砂技术,经大牛地区块气井的作业经验,作业时间短,对储层伤害小,为低压、低产气井冲砂作业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1 技术简介负压作业就是指在作业过程中,井筒内液柱压力始终小于地层压力。

通过这一原理提出负压冲砂理论,就是用水泥车和液氮泵车在井口并联,将它们分别打出的泡沫液和气体在三通处混合后打入井内形成密度较小的泡沫,从而使井筒内液柱压力小于地层压力,做到不漏失,并且有一定的排液解赌作用。

与常规油管冲砂方式相比,连续油管负压冲砂可充分发挥连续油管连续起下、不需上卸扣、密封可靠的特点,在不压井、不动管柱的情况下实施各种管内或过管作业,有可靠的防喷功能做保证,采用低密度的氮气泡沫循环介质作负压作业,有利于保护油气层,整个保护系统密闭循环,整个施工过程连续快捷、安全可靠。

该项工艺主要优点有:(1)采用高粘液体与氮气组合作为冲砂介质,携砂能力强、摩阻小、对地层的伤害较小;(2)连续油管作业无需压井作业;(3)泡沫流体的低密度特性能够有效地防止冲砂液倒灌入地层的发生;(4)负压冲砂有助于低压气井的诱喷和排除井内积液。

2 工具组合和冲砂方式及工艺参数2.1 工具组合負压冲砂工具采用环压式与连续油管连接,结构采用4喷嘴(4.6mm)结构,分作两组:前向直喷嘴1个,松动前段砂桥;后端倾斜喷嘴3个,呈120°均匀分布并与前向错开60°,起到向后输送砂粒的作用,具体结构形状见图1。

负压解堵采油工艺技术简介(熊友明确定的宣传资料)

负压解堵采油工艺技术简介(熊友明确定的宣传资料)

负压解堵采油工艺技术简介********公司西南石油大学本技术为*******公司和西南石油大学联合研究的最新低成本解堵工艺技术。

一、应用背景通常来说,在油气钻井、完井、修井、增产改造及开发生产全过程中,造成流体产出或注入能力下降的现象称为油气层损害。

狭义的油气层损害,特指油气层渗透率下降,其实质包括绝对渗透率下降和相对渗透率下降。

油气层损害也是一类作用或过程,包括物理作用、化学作用、生物作用和热力作用,对应的损害类型称为:物理损害、化学损害、生物损害和热力损害,它们是导致油气层渗透率下降的因素及方式。

无论是什么方式产生损害,对生产井来说,最终的结果是产量下降,需要采取其他办法恢复油井的产能或者产量。

因此,如何解除油层污染和堵塞,恢复和提高油层近井地带的渗透率,从而增加油气井产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为解除油层的污染和堵塞,目前全世界所用的解堵技术如表1所示。

表1 目前全球石油界解除油层污染的技术汇总各种解堵的方法优缺点如下:1、化学解堵,需要采用专门的化学药剂,对地层的选择性强,成本也高,效果不明显。

2、物理解堵,需要采用专门的井下设备,对堵塞类型的选择性强,成本也高,效果不明显。

3、酸化,需要专门的酸液体系和配方以及众多的药剂,对堵塞类型的选择性强,成本高。

酸化成功则效果明显,但是从全世界来看,酸化的成功率一般在60-70%,酸液配方设计不好,酸化不仅会造成油层的二次污染,而且酸化施工需多种大型特种车辆和设备,作业成本高、周期长。

4、压裂,需要专门的压裂液和支撑剂以及众多的药剂,施工需要更多种大型特种车辆和设备,作业成本最高、周期更长。

对于底水油藏,控制不好裂缝的高度,往往压裂压开水层导致更大的损失。

5、本公司负压解堵抽油工艺针对油层污染和堵塞问题,本公司联合西南石油大学熊友明教授(博士生导师)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研发出了一项新的油层解堵工艺技术,即负压解堵抽油工艺技术。

该项工艺技术有如下特点:1)负压解堵抽油工艺技术不但能有效解除油层近井地带污染,恢复和提高渗透率,最大限度地改善油气流通环境,而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动态负压射孔技术研究及在杏树岗油田一~三区薄差层的应用的开题报告

动态负压射孔技术研究及在杏树岗油田一~三区薄差层的应用的开题报告

动态负压射孔技术研究及在杏树岗油田一~三区薄差层的应用的开题报告主要内容:1. 研究背景和意义2. 动态负压射孔技术的概念和原理3. 杏树岗油田一~三区薄差层开发现状4. 动态负压射孔技术在杏树岗油田一~三区薄差层开发中的应用5. 研究方法和实验计划6. 预期成果和意义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石油勘探领域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油田出现了薄差层油藏的开发问题。

薄差层油藏的储量大多分布在十几米到几十米的区间内,油井与储层之间的垂直距离通常不会超过20米,这给油田开发带来了很大的技术难题。

传统的射孔技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薄差层油藏的开发中应用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需要开发新的技术手段提高薄差层油藏开发能力。

动态负压射孔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射孔技术,可以提高射孔效率,降低射孔成本,有效地开发薄差层油藏。

因此,研究动态负压射孔技术在薄差层油藏开发中的应用,对于提高我国油田的开发水平和实现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 动态负压射孔技术的概念和原理动态负压射孔技术是一种通过动态改变井下压力差,实现油井或水井射孔的新技术。

它通常是通过在井下通过管道与喷嘴之间形成的负压效应来实现的。

在喷嘴周围形成的负压环境下,可以更加高效地射孔,且避免了射孔时产生的炸药渣卡住钻孔等诸多问题,并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能。

动态负压射孔技术主要实现的原理,是通过井下形成的压力差,将炸药引爆形成的冲击波引导到井壁孔洞中,以实现对储层的穿孔作用。

同时,将喷头的安装位置放在钻孔的断层面、岩层边缘等新近产生小位移短周期同步的地质突变带和薄薄层顶底等性质较为优良的地质区段,采用动态状压井内压力持续改变的方式又可极大地增强射孔的穿透力和储层受损面积,以达到改善油井、水井的产能和增强渗透性的作用。

3. 杏树岗油田一~三区薄差层开发现状杏树岗油田是国家“十一五”重点油田建设项目,是西南地区最大的油田之一。

该油田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油气储层主要分布在三叠系和古生界岩系中。

负压试油采油工艺技术

负压试油采油工艺技术

负压试油采油工艺技术1. 前言随着石油产量的不断提高,传统的采油方法已显得越来越落后于时代。

新的采油技术例如水驱和气驱已经被广泛使用,而负压试油采油工艺技术则是近年来在石油行业中备受关注的一种新技术。

负压试油技术可以说是一种相对成熟的技术,其对于石油的开采也具有很大的潜力。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负压试油工艺技术减少了采油系统中的压力,从而促进了石油的流动,从而达到提高石油采收率的目的。

本文将就负压试油采油工艺技术的相关知识进行详细的介绍。

2. 负压试油技术的基本原理负压试油技术是指在油藏中建立一定数量的负压,负压下的石油可以更容易地流动,使石油采收率得到提高。

这种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将采油系统建立在一种低于大气压的负压环境中,从而使得石油在地下更加流畅。

负压测试油技术可以降低地下含油层的压力,从而减缓地下油的渗流速度,促进石油的流动,提高采收率。

负压试油的实现主要归功于机械泵、建井樽和泄压系统。

通过建井樽和泄压系统,可以发现有多少石油可以通过力学手段获取。

同时,在正常的油气开采过程中,部分原油固结在岩石中,难以通过油变的方式进行采集。

因此,负压试油技术对于这种原油的采集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负压试油技术是一种高效、安全的采油技术,其与传统的采油技术相比有以下优点:3.1 显著提高采油效率负压试油技术可以显著地提高石油采收率,同时降低采出水的产量。

在采油过程中通过泵进行负压抽采,使得石油难以固结,随着地温和地压的变化而受到影响的范围也变得更加广泛。

同时,在压力下,石油流动性会得到改善,使其更加流畅,从而更容易被抽出。

3.2 降低采油成本相对于传统的采油技术,负压试油技术降低了采油的成本。

在采集困难的石油时,负压试油技术可以让石油更容易地被采集。

同时,这种技术减少了采油系统中的能量消耗,降低了油井的运行成本。

3.3 降低对环境的影响负压试油技术降低了采油对环境的影响。

相对于传统的采油技术,负压试油技术减少了采油系统中的能源消耗,减少了使用化学品的必要性,对环境的污染也相应被降低了。

强负压解堵工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强负压解堵工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强负压解堵工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摘要:强负压解堵工艺类似于井下套管泵改造后的限位封隔器,以作业机为动力,整体上提管柱冲程为5-7米,对油层进行抽吸可,对油层产生390m3/d的瞬时排液能力,因此,对于我们油田所有油井而言,足以抽空油层,产生负水击现象,对油层产生负压作用。

此时在油层压力的作用下,使井眼近井地带的油层堵塞物受到正向压差作用;在下行程时,被抽空的向上恢复液面的液流,在某一时刻与下行的封隔器底面产生强冲击,低频而强力的水力冲击波又反向作用于油层,经过60余次的双向抽吸振动使油层近井地带的堵塞物被抽出油层,疏通被堵塞的井径,保证油井的正常生产。

关键词:油井堵塞强负压解堵油井增产【中图分类号】te357引言随着油田的逐渐开发,大部分区块已经进入开采中后期,尤其对于以开采稠油为主的油田,常常由于钻井、蒸汽吞吐、出砂等原因,造成油井近井地带堵塞。

主要表现在产油急剧下降、供液差等方面,严重影响油井产量。

目前使用的解堵方法多为化学方法,该方法对于部分井虽然有一定效果,但容易造成油层二次污染。

同时,不具有普遍性,对于不同污染物造成的地层污染需使用相应的化学方法,给施工以及药物的选择带来很大的困难。

然而,负压解堵装置解堵技术不会因为污染物或污染原因的不同而有什么分别,只需将该管柱下到解堵井段上部,进行正常操作,即可完成解堵工艺。

一、油井堵塞机理分析1前期作业造成的伤害油气田开发是一个系统过程,从钻井开始,要经过完井、射孔、试油以及后期的措施作业等,正是由于这些作业,使一些固相颗粒和残渣物被挤入油层,或者在岩石表面形成泥饼而堵塞,同时在各种作业中使用的工作液及化学药品挤入油层后,形成水锁、乳化、润湿反转等而堵塞地层。

2外界带入的固相颗粒形成堵塞外界带入的固相颗粒除在钻井、完井、试油压裂等作业带入外,在后期的生产过程也异大量带入,如修井、措施、洗井等,对于注水井来说,外界带入注水层位的固相颗粒,主要来源于注水或注水系统及注水管柱的腐蚀产物,此种类型是注水井堵塞的最主要原因。

油气井负压测试工艺技术简介

油气井负压测试工艺技术简介

油气井负压测试工艺技术简介
油气井负压测试是一种常见的井下测试方法,用于确定油气井的产能和储层性质。

该测试通过在井下建立一定的负压力,使井里的油气向井口流动,同时测定流量和压力等参数,从而计算出井的产量和相关参数。

具体的工艺步骤如下:
1.在井下安装负压测试设备,包括负压器、流量计、压力计等。

2.在井口关闭阀门,使井底与地面隔离开来,然后打开负压器,建立一定的负压力。

3.测定井底的静压和流量等参数,计算出产能和储层性质。

4.根据测试结果,调整井的生产参数,以达到最佳生产效果。

5.完成测试后,关闭负压器,重新打开井口阀门,恢复正常生产。

油气井负压测试是一种较为复杂的井下测试方法,需要专业的测试设备和技术人员进行操作。

同时也需要进行安全措施,以避免测试过程中产生的危险。

基于油田开发后期的后效负压射孔技术研究与应用

基于油田开发后期的后效负压射孔技术研究与应用

基于油田开发后期的后效负压射孔技术研究与应用摘要:后效负压射孔技术是在常规负压射孔的基础上增加后效体二次爆燃的一种工艺,该技术可以显著降低地层表皮系数,增加孔道深度和孔道半径,从而增加油气产能。

本文在介绍了后效体射孔技术的作用原理及技术优势基础上,就某开发后期油田一口定向井实施后效体射孔技术的工艺方案进行了详细阐述。

结果表明:后效射孔技术与负压射孔技术的结合将进一步提升孔道的深度和宽度,增加卸油面积,运用后效体技术后在相同生产条件下预计产液量比常规射孔增加30%以上,技术优势明显。

关键词:后效负压射孔;开发后期油田;定向井0 前言射孔技术是指利用高能炸药爆炸形成射流束射穿油气井的套管、水泥环和部分地层,建立油气层和井筒之间的油气流通道的工艺。

由于射孔质量直接影响着油藏的后续开发效果,因此射孔工艺的发展日新月异,射孔方式由最初的电缆射孔发展到油管输送射孔及过油管射孔等南海东部某油田由于进入开发后期,可利用储层减少,为了最大程度的动用剩余可采储量,减少地层污染,提高采收率,对该油田的一口定向井实施后效负压射孔技术。

本文对后效负压射孔技术在该井的实施工艺进行分析,为该技术在其它油田调整井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1后效负压射孔工艺简介1.1定义后效负压射孔工艺的核心是负压射孔和后效集束射孔的有机结合。

负压射孔是指在井筒内液柱压力低于地层压力的条件下射开油气层。

负压射孔可以减少地层污染,避免射孔液侵入地层,同时把射孔孔道内的碎屑和孔道周围的压实层清除干净。

后效射孔是指在常规射孔效果基础上,通过一种特殊的爆燃材料后效体的灼热爆燃,扩展射孔孔道深度,提升孔道渗透性的一种工艺技术。

1.2作用原理(1)负压射孔射孔过程中通过替入低密度的射孔液,使得井筒内业主压力低于地层压力。

射孔管柱生成负压射孔液柱的方法主要有有两种:一是钢丝作业打开井下滑套,从油管替入轻密度的射孔液,再关闭井下滑套,二是从油管内下入连续油管,替入轻密度的射孔液,实现负压射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负压采油作业技术探讨
摘要: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内外的采油技术也有了飞速发展,本文主要针对各种类型的油气田介绍了采油技术的理论与方法。

关键词:采油技术发展
当前,中国石油企业承担着国家60%的石油供给,是中国石油安全的重要保证。

在石油对外依赖度逐渐增大的紧迫形势下,中国石油企业对国家石油安全的作用将更加重大,并且这也是立足本土,确保安全的实际需要。

从石油企业来讲,解决国内原油供给紧张的矛盾有两种方法,其一是寻找新的储量投入开发,其二是提高已开发油田的采收率,而在有限资源条件下,新的储量发现越来越困难,由此,提高采收率技术上升到保障国家石油供给安全甚至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地位,其未来技术发展的方向和速度关系到国计民生状况,鉴于此,采油技术的应用将有重大战略意义。

一、微生物采油技术
近些年,微生物采油技术因其存在诸多优点,已经成为一项迅速发展的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技术。

微生物采油技术,就是通过运用微生物来提高采油采收率,它是通过把微生物直接注入到地下油层,这样储油层就成为一个大发酵罐,微生物就能够在里面繁殖,使微生物在其中发生有益的活动,因其活动产生的产物与周围的物质发生作用,改变了原油固有的化学特征,使原油的流动性质也发生了改变,从而达到提高原油采收率效果的技术。

同传统提高采收率的方法比较,微生物采油具有这样的优点,一是生产成本比较低,二是施工过程和施工的工艺相对简单,操作起来也容易,方式也多样,易于控制。

三是对底层不产生破坏,可以循环使用,生物还容易降解,不会产生大的污染。

最后还有能够持续提高采收率,易于应用的优点。

通过微生物采油来提高采收率是一种多功能的技术,可以解决扫油效率低、流度比不利、原油渗透率低等问题。

利用微生物提高采油采收率取决于很多因素,所以这项技术还有很多奥秘需要去探索。

因为微生物采油技术相对来说比较方便,生产施工的成本也比较低,因此,这项技术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同时,因为其自身功能较多,所以它具有其它采油技术所没有的特点。

在今后我国油田开发过程中,这项技术必将能够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所以,应该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开发其更加多的功能,实现持续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效果,为我国社会持续稳定的发展提供能源保证。

二、CO2驱油技术
CO2采油技术始终是石油开采领域的研究重点,低渗透油藏由于渗透率过低,或者储层中水敏性黏土矿物较多,见水后发生膨胀阻塞孔隙,以致注水时吸水能力差,甚至不能注进水,或者难以见到注水效果。

在这种情况下,采取注
CO2气的方式,常可取得好的效果。

20世纪80年代,国外注气混相和非混相驱油技术在低渗透油藏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并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国内随着江苏、胜利和吉林等油田中小规模的CO2气藏以及松辽盆地大型高含CO2气藏的发现,注CO2驱油技术也逐步开始在油田进行现场应用。

应用CO2驱提高采收率主要有混相驱和非混相驱两种驱油方式,注入方式有水与气交替注入和重力稳定注入。

其作用机制为促使原油膨胀、降低原油黏度、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改善流度比和储层渗透率、萃取和汽化原油中轻质烃和形成内部溶解气驱等,混相驱替效果要远大于非混相。

CO2混相驱可小规模实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CO2非混相驱运用于整个油田,可以埋存大量的CO2。

目前,中国CO2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并且还在增长。

预测表明,到2025年,中国CO2排放总量很可能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

随着对环保的日益关注,CO2捕集-封存-应用一体化提高采收率技术将使今后发展的新走向。

三、微波采油技术
近几十年来,我国对微波采油技术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微波采油技术是指将大功率的微波天线下到要作用的油层位置,或用传输的方法将微波传到地下,对油层直接加热,降低原油粘度,提高采收率。

目前设计的微波采油方法有三种:a.地面加热法,通过地面微波加热处理装置,对注入地层的水或水蒸气加热,此方法优点是不用改变现有井口设备,不需动管柱,施工方便。

b.井下加热法。

将微波源直接放入井下,使地层温度升高。

c.多底井地层微波加热。

该方法具有最佳的作用效果和作用效率。

微波沿竖井段向下传到多连通器中的功分器,并与开窗侧钻的水平井内的天线相连通,微波能力通过水平天线向地层辐射。

在这种结构中,由于在同一油层中可以钻探多条水平井,因此可以有效地提高微波辐射的作用效果。

这种结构的有效作用半径和效果决定于开窗侧钻的水平井的个数和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距离。

尽管微波采油技术具有很大的开发优势,但目前还基本上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没有进行广泛推广,其主要原因是有一些难点至今未能解决好,包括大功率位置微波装置的研制,微波发生器的频率控制以及加热的合理时间,作用机理和技术经济性以及地层能量亏空问题等仍是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磁处理技术
目前我国的各大主力油田均建立了专门的磁技术研究机构,进行了系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为有效地保护石油资源,避免和减少油层污染,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磁处理技术在油田工业中的应用起步较早,早在1985年,大庆油田就开展了磁防蜡的应用试验,并取得了成功。

磁处理技术是利用磁场对原油及驱替液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可使经磁场处理后的流体物性发生变化,产生降粘、降凝、防蜡、增注等作用。

从手段上看,磁场的建立有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通过电磁铁建立磁场,另一种是利用永磁体建立磁场。

磁处理技术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油井磁防蜡技术,用于解决油井结蜡问题,延长热洗周期,节约清防蜡成本;磁减阻输油技术,解决了高粘原油地面集输困难的问
题,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增磁注技术,对水井注入水进行磁处理,降低注入压力,提高吸水指标和水驱油效果。

五、结语
我国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石油资源,同时也存在着复杂的地质环境,使得大量的石油储备无法得到最好程度的开采,采油新技术具有其他常规采油方法无可比拟的优势,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因此,加强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基础研究,探索低成本的提高采收率方法,才能使采油新技术在石油工业中得到更好的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赖枫鹏,岑芳,黄志文等.微生物采油技术发展概述[J].资源与产业,2009年第八卷第二期.
[2]张德平.CO2驱采油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J].科技导报,2011,29(13):75-79.
[3]樊中海,孔柏岭,佘月明.微凝胶驱技术在下二门油田的应用[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0,31(1):110-1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