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泪囊炎
慢性泪囊炎

泛影葡胺
• 泛影葡胺(Meglumin diatrizoate)为水溶性造影剂。静脉注射后, 绝大部分于较短时间内经肾滤过而随尿排出。对肾脏显影较好, 常用于泌尿系统造影。因其毒性较小,也适合于有选择地内脏动 脉、脑血管、心脏大血管和关节腔造影,还可直接注入胆管、腮 腺、子宫、输卵管及其他管官腔等的造影,但不能用于脑室或脊 髓造影。
侧,即针头的长铀平行于险缘。便针尖沿泪小管缓慢前进,如无阻力可推进5~6mm。向管 内推注液体,用力均匀、适当。冲洗时如阻力较大,有逆流或从另一泪小管流出,表示泪 道阻塞。泪道的不同部位阻塞液体逆流的方向也不同。进针时注意深度以免损伤粘膜。
泪道造影
• 1.螺旋CT • 2.泛影葡胺5ml • 3.5ml注射器,冲洗针头,10ml 盐水,纱布。
赵越.拔管时问对顺向泪道置管术疗效影响的对照研究.中国实用眼科杂
内路和外路DCR的比较
内路和外路DCR的比较
• 谈群华.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与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 慢性泪囊炎的疗效.《中外医学研究》.2015.13(7).45-46
第五代泪道内窥镜
• A组66例(66只眼)行第五代泪道内窥镜下微钻联合全泪道置管术; B组62例(62只眼)行第五代泪道内窥镜下激光联合全泪道置管术。
第五代泪道内窥镜
• 唐永哲.吕红玲.马海智. 梁康福 .刘肖霞 .梁结玲.第五代泪道内窥镜经泪小 点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观察.中国实用眼科.2016.34(10).1058-1063
泪道激光治疗鼻腔泪囊吻合术后复发
目前,EXT-DCR的手术成功率已达85%以上.鼻腔泪囊吻合术仍是治 疗慢性泪囊炎的主要手术方式。 激光治疗的手术成功率是82% 徐春玲.杨隆艳.王霁.王莹雪.泪道激光治疗鼻腔泪囊吻合术后复发28 例.中国老年医学杂志.2011.1(31).145-146.
慢性泪囊炎护理常规

慢性泪囊炎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同急性泪囊炎。
【护理措施】
1.慢性泪囊炎的彻底治疗是手术,做好术前检查、宣教及准备,术前3天滴用抗生素眼药水,进行泪道冲洗,术前当天冲洗鼻腔,用1%麻黄素液滴鼻,以收缩鼻黏膜,利于引流及预防感染。
介绍手术方式,消除患者恐惧、惊慌及紧张心理状态,帮助患者以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手术。
2.术后半坐卧位,利于伤口积血的引流,减少出血量。
手术当天勿进食过热饮食。
出血量较多者,可行颊部冰敷。
术后第3天开始泪道冲洗,连续冲洗泪道并保持泪道通畅。
3.对于新生儿泪囊炎可每日向下挤压泪囊,使先天残膜被泪囊内液体冲破,若数周不愈,可作泪道冲洗或鼻泪管探通术。
【健康指导】
同急性泪囊炎。
慢性泪囊炎的科普知识PPT

什么是慢性泪囊炎? 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眼部不适、流泪、眼屎增多、红肿 等。
有时患者还会感到眼睛有异物感。
什么是慢性泪囊炎? 类型
慢性泪囊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慢性泪囊炎 症状较轻但持续时间较长。
急性发作时可能伴随明显的疼痛和发热。
造成慢性泪囊炎的原因
造成慢性泪囊炎的原因
泪道阻塞
大多数情况下,慢性泪囊炎是由于泪道部分 或完全阻塞引起的。
慢性泪囊炎的科普知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慢性泪囊炎? 2. 造成慢性泪囊炎的原因 3. 如何诊断慢性泪囊炎? 4. 慢性泪囊炎的治疗方法 5. 慢性泪囊炎的预防
什么是慢性泪囊炎?
什么是慢性泪囊炎? 定义
慢性泪囊炎是泪囊的慢性炎症,通常由泪道阻塞 引起。
泪囊位于眼睛内侧,负责泪液的排放和储存。
医生会通过眼部检查、泪液分泌试验等方法来判 断是否存在泪囊炎症。
眼科医生会查看眼部的红肿和排泪情况。
如何诊断慢性泪囊炎? 影像学检查
必要时可以进行泪道造影等影像学检查,了解泪 道的结构状况。
这种检查可以帮助确认是否存在泪道阻塞。
如何诊断慢性泪囊炎? 实验室检查
有时需要进行细菌培养,以判断是否存在感染及 其类型。
这对于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非常重要。
慢性泪囊炎的治疗方法
慢性泪囊炎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抗生素、消炎药物可以缓解炎症和感染。
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开具相应的药物。
慢性泪囊炎的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若泪道阻塞严重,可能需要进行泪道探通或 泪囊切开等手术。
手术可以有效恢复泪液的正常排放功能。
慢性泪囊炎的治疗方法 日常护理
老年人、感染、外伤等因素可能导致泪道阻 塞。
慢性泪囊炎

慢性泪囊炎泪囊粘膜发生慢性卡他性或化脓性炎症称为慢性泪囊炎。
由于鼻泪管的阻塞或狭窄而引起。
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眼病,好发于中老年女性,农村和边远地区多见。
一般必须手术治疗才能痊愈。
慢性泪囊炎(chronic dacryocystitis)是泪囊病变中最常见者,多继发于鼻泪管狭窄或阻塞后,泪液滞留于泪囊之内,伴发细菌感染引起,此病与粘液囊肿性之主要鉴别,是为泪囊部皮肤呈现一定程度的弥漫性充血,结膜炎与泪溢症较为明显。
严重者可形成化脓性囊肿。
发病机制泪液的滞留继而引起细菌感染,以肺炎双球菌多见,局部多数发生非肉芽肿性炎症。
而因结核、梅毒、麻风引起的全身或局部组织疾病多发生肉芽肿性炎症。
临床表现多主诉泪溢(即无刺激时爱流泪),眼分泌物增多,外观皮肤正常或者内眼角部位的皮肤湿疹,泪阜、半月瓣及内眦部结膜充血,泪囊部位无压痛,挤压泪囊有粘液性、粘液脓性或脓性分泌物自泪小点溢出。
有时由于分泌物的聚集、泪囊失去张力,在皮肤表现可看到泪囊部有一半球形隆起,接之较硬用力挤压后有大量粘液性分泌物溢出称为泪囊粘液囊肿。
慢性泪囊炎作为眼部的感染病灶,对眼球构成潜在威胁。
如果眼球外伤或施行内眼手术,容易引起化脓性感染,发生细菌性角膜溃疡或化脓性眼内炎。
对于急性泪囊炎者泪囊区有急性炎症表现,局部皮肤红肿、坚硬、压痛明显,炎症还可扩展到眼睑、鼻根及面颊部,严重进有畏寒、发热等全身不适。
数月后红肿局限,脓肿可以穿破皮肤,排出脓液、炎症减轻。
但有时局部会形成瘘道,瘘道闭死后又引起发作,故可表现为时愈时发。
病因病理慢性泪囊炎常因鼻泪管阻塞所致。
鼻泪管阻塞可发生在沙眼或慢性鼻炎、鼻粘膜、鼻粘膜肥厚、鼻中隔弯曲和鼻息肉等病。
因鼻泪管阻塞,泪液潴留在泪囊内,不能流入鼻腔,随着泪液流入的细菌得以在泪囊内繁殖,使粘膜受到感染,产生粘液或脓性分泌物,最常见的致病菌是肺炎球菌、链球菌和葡萄球菌。
女性鼻泪管骨部管道较男性细长,故泪囊炎的患病率较男性为高。
慢性泪囊炎的最佳治疗方法

慢性泪囊炎的最佳治疗方法慢性泪囊炎是眼睑泪囊部分的慢性炎症,常见症状包括眼睑边缘红肿、刺痛、分泌物增多等。
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热敷、按摩、外科手术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慢性泪囊炎的治疗方法。
一、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慢性泪囊炎的常见治疗方法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生素眼膏或眼药水、类固醇眼药水等。
抗生素眼膏或眼药水可以用于清除泪囊中的细菌,减少炎症反应。
类固醇眼药水具有抗炎症的作用,能够缓解眼睑红肿、刺痛等症状。
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应遵循医生的嘱托,按照规定的剂量和频率使用药物。
二、热敷热敷是缓解慢性泪囊炎症状的有效方法之一。
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炎症部位的血流,从而加快病变处的康复。
对于慢性泪囊炎,可以用温水浸湿一块干净的毛巾,然后轻轻敷在眼睑上,每次持续10-15分钟,每天进行2-3次。
在热敷的过程中,可以轻轻按摩泪囊区域,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
三、按摩按摩是慢性泪囊炎的辅助治疗方法之一。
按摩可以帮助泪囊排除积蓄在其中的分泌物,保持泪液通畅。
按摩时,可以使用干净的手指轻轻按摩泪囊区域,顺时针和逆时针各20-30次,每天进行2-3次。
在按摩的过程中,应注意用力轻柔,避免过度按压造成不适。
四、外科手术对于严重的慢性泪囊炎,无效的药物治疗和辅助治疗方法,外科手术可能是一个必要的选择。
常见的外科手术包括“开内窥镜下鼻腔瞬膜切除术”和“择期泪囊造口术”。
开内窥镜下鼻腔瞬膜切除术是通过内窥镜引导下在鼻腔内切除阻塞的鼻泪管瞬膜,以恢复鼻泪液的通道。
择期泪囊造口术则是在泪囊和鼻腔之间创造一个通道,以便泪液能够顺利排出。
外科手术一般需要由经验丰富的专家进行,手术前应进行全面检查,手术后需注意术后护理和随访。
总体来说,慢性泪囊炎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热敷、按摩和外科手术等。
病情轻微的患者可以首先选择药物治疗,结合热敷和按摩进行辅助治疗。
对于病情较重,并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则可能需要考虑外科手术。
然而,具体的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及时复诊,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慢性泪囊炎护理查房范文

05
保存:滴眼液应存放在阴凉、 避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和高温。
02
滴眼液的选择:选择适合病 情的滴眼液,如抗生素、抗 过敏、抗炎等。
04
使用次数:根据病情和医生 建议,每天使用滴眼液的次 数会有所不同,应遵循医嘱。
06
定期更换:滴眼液开封后, 应在规定时间内用完,避免 细菌滋生。
正确进行泪囊按摩
02
滴眼药水时, 应保持头部 后仰,避免 药水流入鼻 腔。
03
滴眼药水后, 应轻轻按压 内眼角,防 止药水流出。
04
滴眼药水的 频率和剂量 应根据医嘱 进行,避免 过量使用。
常见护理技巧
正确使用滴眼液
01
洗手:使用滴眼液前,应先 洗手,避免细菌进入眼睛。
03
滴眼液的使用方法:将滴眼 液滴入下眼睑和眼球之间的 空间,避免直接滴在眼球上。
演讲人
慢性泪囊炎护理查房
目录
01. 病因和发病机制
02. 临床表现
03. 辅助检查和处理要点 04. 常见护理注意事项
05. 常见护理措施
06. 常见护理技巧
病因和发病机制
泪液分泌异常
01
泪液分泌过多:泪腺功能亢进,导致
泪液分泌过多
02
泪液分泌过少:泪腺功能减退,导致
泪液分泌过少
03
泪液成分异常:泪液中的电解质、蛋
04
效果:有助 于缓解慢性 泪囊炎引起 的不适和症 状
热敷
01
目的:缓 解眼部不 适,减轻 炎症反应
02
方法:使用 热毛巾或热 水袋,温度 不宜过高, 避免烫伤
03
时间:每 次15-20分 钟,每天 2-3次
04
注意事项: 避免眼部过 度疲劳,保 持眼部清洁, 避免感染
慢性泪囊炎临床诊疗指南

慢性泪囊炎临床诊疗指南
【概述】
慢性泪囊炎是由于鼻泪管狭窄或阻塞,致使泪液潴留于泪囊内,伴发细繭感染所致。
常见的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
多见于中老年女性。
其发病与沙眼、泪道外伤、鼻炎、鼻中隔偏曲、下鼻甲肥大等有关。
【临床表现】
1.泪溢,并有黏液或脓性分泌物自泪小点溢出。
2,挤压泪囊区有分泌物溢出,该区可有局部肿胀、轻度压痛或无明显压痛;汨小管阻塞者有时可扪及囊性肿物,即黏液性囊肿。
冲洗泪道不通畅,并有黏液或脓性分泌物反流。
可见结膜充血,下睑皮肤出现湿疹。
【诊断要点】
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可以明确诊断。
【治疗方案及原则】
1.眼部滴用抗生素滴眼液,每日4〜6次。
滴药前应先挤出分泌物。
1可用生理盐水加抗生素滴眼液冲洗泪道,每周1〜2次。
2,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待泪囊冲洗干净后可用泪道探针试行探通鼻泪管。
3,上述治疗无效时可行手术治疗,常采用泪囊鼻腔吻合术,若患者髙龄或有泪囊鼻腔吻合术的禁忌证时,可改行单纯泪囊摘除术。
4.术后左氧氟沙星眼药水点眼,应用头孢呋辛钠0.75静滴QD*5天,5天拆线冲泪道。
慢性泪囊炎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谁容易得慢性泪囊炎?
相关疾病
糖尿病、免疫系统疾病等也可能增加患病风 险。
这些疾病可能导致身体的抵抗力下降,从而 引发炎症。
谁容易得慢性泪囊炎?
生活习惯
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和缺乏锻炼,可能 加重病情。
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减轻症状和预防复发 。抗生素和消炎药物缓解症状 。
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开具合适的药物。
如何治疗慢性泪囊炎? 手术治疗
严重病例可能需要泪道引流或泪囊切除手术 。
手术后需定期复查,确保恢复正常功能。
如何治疗慢性泪囊炎?
日常护理
保持眼部清洁,避免眼部刺激,有助于缓解 症状。
使用温热敷料可促进血液循环,减轻不适感 。
如何预防慢性泪囊炎?
如何预防慢性泪囊炎? 保持良好卫生
定期清洁眼部,避免眼部感染。
避免用手触碰眼睛,特别是在公共场合。
如何预防慢性泪囊炎? 定期体检
定期检查眼部健康,及早发现潜在问题。
尤其是有泪道疾病史的人,应更为注意。
如何预防慢性泪囊炎? 健康生活方式
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有助于增强免 疫力。
什么是慢性泪囊炎? 病因
常见的病因包括感染、外伤、先天性畸形等。
老年人更容易出现泪道阻塞,导致慢性泪囊炎。
什么是慢性泪囊炎? 症状
典型症状包括泪囊部位肿胀、疼痛、流泪和脓性 分泌物。
多个症状可能交替出现,严重时可影响视力。
谁容易得慢性泪囊炎?
谁容易得慢性泪囊炎?
高风险人群
老年人、儿童和有泪道疾病史的人更易患病 。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有效预防多种疾病。
谢谢观看
何时就医?
症状持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疾病诊断 1、溢泪,内眦部结膜充血,皮肤常有湿疹。 2、以手指挤压泪囊部,有粘液或粘脓性分 泌物自泪小点流出。 3、可由于分泌物大量聚积,泪囊逐渐扩张, 内眦韧带下方呈囊状隆起。
慢性泪囊炎的临床表现 1.结核性泪腺炎:常表现为孤立型结核瘤。多数 能自愈。但也有呈干酪样坏死,形成寒性脓肿。穿 破皮肤后形成结核性瘘管。 2.沙眼性泪腺炎:沙眼对泪腺的影响可能有两方 面:一是沙眼在结疤痕的过程中,引起泪腺排出管 道之阻塞—导致泪腺继发性萎缩;一是沙眼病毒沿排 泄管侵入泪腺,而形成沙眼性泪腺炎。 3.泪腺类肉瘤结节瘤:为一种侵蚀网状内皮系统 的肉芽炎症,原因尚未明确,常为全身病的一个局 部症状,患者多发生在20~40岁之间。 4.米古利兹病:典型者是以双侧泪腺和腮腺肿大 的慢性炎症,多发性30岁以上,亦可发生在任何年 龄,完全堵塞的病例,点抗 生素眼药水,每日4~6次,点药之前,挤净分泌物, 作泪道冲洗,冲洗后注入少量0.25%氯霉素液加 0.5%可的松及1:5000糜蛋白酶,同时应治疗鼻腔 疾病。 2、如鼻泪管仅部分狭窄,可试作泪道探通术或 鼻泪管插管术。 3、泪点和泪小管正常者,可作泪囊鼻腔吻合术。 4、如泪囊过分狭小,或病人年老体弱,或伤后 合并有严重瘢痕者,可行泪囊摘除术。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由于鼻泪管的阻塞或狭窄而引起,常见于沙眼、 泪道外伤、鼻炎、鼻中隔偏曲、鼻息肉、下鼻甲肥 大等阻塞鼻泪道,泪液不能排出,长期滞留在泪囊 内,泪液中的细菌,如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在此 滋生,刺激泪囊壁,引起泪囊黏膜慢性炎症,产生 黏液性或脓性分泌物。
三、疾病描述
慢性泪囊炎可分为卡他性泪囊炎、黏液囊肿和慢性化脓性泪囊炎等 几种。 卡他性泪囊炎 表现为泪溢,与单纯泪道阻塞相似,伴有内眦性结膜充血和刺激症状, 冲洗泪道有黏液分泌物回流,有时可部分通畅。 泪囊壁失去张力而扩 张,分泌物在泪囊内积聚形成囊肿。在内眦韧带下方一有波动的突起, 挤压时有胶冻样透明或乳白色的分泌物从泪小管回流或压入鼻腔。一旦 因为炎症上、下泪小管闭塞,囊肿将继续扩张,在皮下形成相当大的略 呈蓝色的囊性肿块,但不与皮肤粘连。CT扫描显示泪囊区为一囊性占 位病变,中低密度,因内侧为骨性结构病变多向眶内突出。 慢性化脓性泪囊炎 是滞留在泪囊内的分泌物积聚,合并细菌繁殖引起泪囊壁炎症。分泌物 初为黏液性,以后变成脓性,压迫泪囊区时有黄色黏稠脓液回流,且经 常排入结膜囊,成为感染源。慢性泪囊炎可由急性泪囊炎演变而来,也 可以反复急性发作。慢性泪囊炎的囊壁由于慢性炎症而增厚,加之脓液 积聚,囊壁扩张,形成类似黏液囊肿的化脓性囊肿。脓性分泌物排入结 膜囊引起结膜炎和湿疹性睑缘炎。
七、健康指导
1、做好眼部卫生宣教指导,保持眼部清洁, 避免感染发生。 2、若有发热全身不适应及时治疗 3、按时正确使用眼药水 4、嘱其不用手及赃物擦拭泪液及溢出的分泌 物。 5、门诊随访.
谢谢!!
慢性泪囊炎
一、概述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三、疾病描述
四、治疗要点
五、常见的护理诊断 六、护理常规 七、健康指导
一、概述
由于鼻泪管的阻塞或狭窄而引起,这 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眼病,好发于中老年女 性,农村和边远地区多见。常见于沙眼、 泪道外伤、鼻炎、鼻中隔偏曲、鼻息肉、 下鼻甲肥大等阻塞鼻泪道,泪液不能排出, 长期滞留在泪囊内。表现溢泪、有黏液或 脓性分泌物自泪小点流出等症状。
四、治疗要点
1、对患病不久鼻泪管未完全堵塞的病例, 点抗生素眼药水,每日4~6次,点药之前,挤 净分泌物,作泪道冲洗,冲洗后注入少量0.25% 氯霉素液加0.5%可的松及1:5000糜蛋白酶, 同时应治疗鼻腔疾病。 2、如鼻泪管仅部分狭窄,可试作泪道探通术 或鼻泪管插管术。 3、泪点和泪小管正常者,可作泪囊鼻腔吻合 术。 4、如泪囊过分狭小,或病人年老体弱,或伤 后合并有严重瘢痕者,可行泪囊摘除。
五、常见的护理诊断
1.舒适 改变泪溢与慢性泪囊炎有关。 2.知识缺乏 缺乏相关慢性泪囊炎防治知识 及潜在危害认识。 3.焦虑 因泪道阻塞,泪液不能正常排通, 外溢,影响正常生活 学习。 4.潜在并发症 角膜炎、眼内感染。
六 、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向病人或家属讲明手术前后应注意的问题,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 2.针对护理问题,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指导。 3.术前3天遵医嘱开始滴抗生素眼药水。 做好术前准备 1.协助完善各项检查。2.个人卫生、术眼准备。3全麻病人术前6~8h 禁食、禁饮。4.病人若有发热或月经期等特殊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 5.遵医嘱给予术前用药。 二、术后护理 1.根据手术类型,麻醉方式及意识情况,安置病人,并遵医嘱采取适当 卧位。2.观察生命体征并记录,全麻病人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及心电监 护。3.观察术眼敷料有无渗血、绷带松紧及鼻腔有无出血等情况。4.保 持术眼敷料干燥,预防伤口感染。5.遵医嘱应用抗生素,必要时给予止 痛剂、止血剂和镇静剂。6.术后指导病人进软食,1~3天内避免过热 食物。7术后不能擤鼻子、抠鼻子,打喷嚏时要把鼻子捏住,以防鼻出血.
手术治疗 适应证:体积不大的慢性泪腺肿大或泪腺肿 瘤。 术前准备及麻醉:手术前晚口服镇静剂。术 中用2%利多卡因2ml,加等量0.5%布比卡因,自 眶外下角作眶上裂麻醉,另用2~3ml上述混合麻 药,沿眶外上缘切口线作皮下浸润麻醉。摘下的 泪腺应送病理切片。用绷带轻轻加压包扎。 术后处理:全身常规使用抗生素,24小时药, 5天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