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市县空间规划数据标准(试行)

合集下载

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马鞍山市空间规划(多规合一) 工作方案的通知-马政办〔2017〕6号

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马鞍山市空间规划(多规合一) 工作方案的通知-马政办〔2017〕6号

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马鞍山市空间规划(多规合一)工作方案的通知正文:----------------------------------------------------------------------------------------------------------------------------------------------------关于印发马鞍山市空间规划(多规合一)工作方案的通知马政办〔2017〕6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有关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马鞍山市空间规划(多规合一)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7年3月9日马鞍山市空间规划(多规合一)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空间规划体制改革要求,推进马鞍山市空间规划(多规合一)编制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皖发〔2016〕50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省级“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的通知》(皖政办秘〔2015〕111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统筹城乡空间资源配置,形成空间发展战略共识。

优化城市空间功能布局,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推动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加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规划的相互衔接与协调,从目标、规模、布局结构、信息平台、协调机制和空间管制、空间治理等方面理顺各主要部门间的关系,构建“一本规划严格管控”和“一个平台协同管理”的空间规划体系和空间治理体系,提升建设项目审批效率,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二、主要任务以《安徽省市县空间规划编制技术导则》为基础,着力构建“一套标准、一本规划、一张蓝图、一个平台、一个项目库、一套机制”组成的“六个一”成果体系。

(一)以“一个导则”为基础,建立一套数据标准。

按照《安徽省市县空间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要求,以空间统筹利用为核心,以用途管制为主要手段,统一空间利用与管控,促进空间类规划在“发展目标、技术指标、空间坐标、环境达标”上的统一,形成各规划共同遵守认可的核心目标指标体系;明确全市建设用地规模、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人口规模、城镇开发边界规模、永久基本农田规模、人均城镇建设用地等规划指标。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省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皖政办〔2019〕32号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省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皖政办〔2019〕32号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省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正文:----------------------------------------------------------------------------------------------------------------------------------------------------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省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皖政办〔2019〕32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将《全省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9年12月17日全省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全面开展全省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目标任务(一)省国土空间规划。

2019年底,形成省国土空间规划初步成果,2020年上半年修改完善,并按照规定程序上报国务院审批。

(二)市县及以下国土空间规划。

2020年9月底,形成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成果,上报有批准权的政府审批。

2020年,市县结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在县域层面完成村庄布局工作,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完成村庄规划编制。

2021年,基本完成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和详细规划编制。

二、编制要求(三)省国土空间规划。

省国土空间规划是对全国国土空间规划以及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规划、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的落实,为国家及省发展规划、重大项目实施提供空间保障,指导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

省国土空间规划由省政府组织编制,报省委审定,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后报国务院审批。

(四)设区的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设区的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对省国土空间规划的细化和落实,是编制相关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的依据,侧重实施性。

设区的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由市政府组织编制,经同级人大常委会审议后报省政府审批;需要报国务院审批的,由省政府报国务院审批。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办法的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办法的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办法的通知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安徽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办法》业经省政府批准,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四年一月七日安徽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科学合理地制定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保证城市总体规划的有效实施,促进城市健康有序的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设市城市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审批和实施,应当遵照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指以城市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为依据,对城市建设用地使用和空间布局的各项控制指标做出的具体安排。

第三条省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监督管理工作。

市、县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组织编制、实施和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第四条省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据国家有关技术规范,制定本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规范,指导和规范全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

第五条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计划,指导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第六条设市城市的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编制。

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县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编制。

第七条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覆盖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建设用地范围。

城市中心地区、旧城改造地区、城乡结合部、近期发展地区、下一年度建设用地以及其他重要控制区域,应当优先编制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八条编制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符合城市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的要求,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确定的规划原则,并积极采用先进的规划方法和技术手段。

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评估技术指南(试行)

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评估技术指南(试行)
1.2 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编制市、州、县(含县级市)级国土空间总体 规划时的现行空间规划实施评估工作。
市县空间规划评估范围主要基于《湖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 的要求,以城市总体规划和市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下简称“两 规”)为主体,同时根据市县地方规划编制实际,可涵盖生态环 境保护、综合交通发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林地保护等各专项 类空间规划内容。
5.3.1 基础图件 ................................. 14 5.3.2 评估成果图件 ............................. 14 5.4 附件 ............................................ 16 6 附则 ................................................. 16 附件 1 市县空间规划实施评估资料收集清单 .................. 17 附件 2 市县专项类空间规划参考名录 ........................ 20 附件 3 现行空间类规划实施评估指标表 ...................... 21
26新增基础设施市域县域重大公共服务设施对比图标明规划实施期间新增公共服务设施市域县域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实施情况图标明规划实施期间的土地开发综合整治复垦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实施情况中心城区综合交通对比图底图为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图标明规划实施期间新增道路及交通设施中心城区市政公用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对比图底图为中心城区市政公用设施规划图标明规划实施期间新增市政公用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及用地中心城区住房建设对比图底图为中心城区总规居住用地规划图标明规划实施期间新增居住用地情况

丘陵地区县域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划定研究--以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为例

丘陵地区县域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划定研究--以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为例

丘陵地区县域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划定研究--以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为例摘要《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提出以规划评价、评估为基础,指南将主导功能作为分区标准的最主要因素,在丘陵地区的县域国土空间规划分区中的适用匹配度够高,也缺乏较系统明确的规划分区技术流程;近几年,各省份仅针对下辖市、县发布地方性的指南、规程,缺乏对于丘陵地区地貌特征的分区指导。

介此,笔者结合滁州市“双评价”结果与丘陵地区在农业生态生产适宜性、生态保护重要性、城镇开发适宜性偏差内容,结合指南概述滁州市全椒县县域规划分区划定路径及分区形成结果。

关键词:丘陵地区;县域规划分区;1.县域规划分区的概念县域规划分区是县级国空间总体规划传导和落实上位规划省、市级国土空间规划的分区要求,结合辖区内资源禀赋条件,进一步细化规划分区及制定相关管控要求。

1.县域规划分区的规定1.县域规划分区目标县域规划分区,当遵循上级国土空间规划的要求,并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人口分布以及国土利用情况,进行综合性的规划和安排,以确保本行政区域的可持续发展[[1]]。

(1)坚持城乡统筹、地上地下空间统筹的原则,以国土空间的保护与保留、开发与利用两大功能属性作为规划分区的基本取向。

(2)规划分区划定应在制定规划时,应该注重科学性、简洁性和可操作性,确保全域覆盖,避免交叉和重叠,并且必须遵守以下基本原则[[2]]。

1.县域规划分区原则坚持城乡统筹、地上地下空间统筹的原则,以国土空间的保护与保留、开发与利用两大功能属性为规划分区的基本取向[[3]]。

(1)以主体功能定位为基础,体现规划意图,配套管控要求;(2)当出现多重使用功能时,应突出主导功能,选择更有利于实现规划意图的规划分区类型;(3)如县域内存在本指南未列出的特殊政策管控要求,可在规划分区建议的基础上,叠加历史文化保护、灾害风险防控等管控区域,形成复合控制区[[4]]。

1.县域规划分区类型参考《安徽省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及各省下发规划指南,针对丘陵地区提出以下生态保护区、生态控制区、农田保护区、城镇发展区、乡村发展区、矿产能源发展区共计6类一级县域规划分区。

舒城县城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

舒城县城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

舒城县城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目录第一章总则 (3)第二章建设用地 (3)第三章建筑容量 (9)第四章建筑间距 (12)第五章建筑退让 (17)第六章建筑高度 (21)第七章管线综合 (22)第八章绿地 (27)第九章建筑停车及地下空间 (28)第十章建筑景观 (31)第十一章附则 (33)本规定用词说明本规定对执行条文时,表示很严格,非这样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涉及以上用词的条文为强制性内容。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或“可”,反面词采用“不宜”。

在执行过程中,超出“宜”、“可”或“不宜”规定的必须经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议研究决定。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舒城县城规划建设管理,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范,结合县城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舒城县城总体规划建设区内详细规划编制、规划管理及各类建设工程活动均应符合本规定。

临时建设除外。

第二章建设用地第三条县城建设用地,按其主要用途和功能分区的基本原则,依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分类如下:㈠R-居住用地㈡C-公共设施用地㈢M-工业用地㈣W-仓储用地㈤T-对外交通用地㈥S-道路广场用地㈦U-市政公用设施用地㈧G绿地(公共绿地、公园绿地)㈨D-特殊用地第四条居住用地(R),指居住小区、居住街坊、居住组团和单位生活区等各种类型的成片或零星的用地。

㈠一类居住用地(R1),指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良好、以低层住宅为主的用地;㈡二类居住用地(R2),指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较好、以多、中、高层住宅为主的用地;㈢三类居住用地(R3),指市政公用设施比较齐全、布局不完整、环境一般、或住宅与工业等用地有混合交叉的用地;㈣四类居住用地(R4),指以简陋住宅为主的用地。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数据规范(试行)》来了!——文件内容解读与后续使用探讨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数据规范(试行)》来了!——文件内容解读与后续使用探讨

《国⼟空间⽤途管制数据规范(试⾏)》来了!——⽂件内容解读与后续使⽤探讨导语近⽇,为规范开展国⼟空间⽤途管制信息化建设,构建“全域、全要素、全流程、全⽣命周期”的⽤途管制数据体系,按照“统⼀底图、统⼀标准、统⼀规划、统⼀平台”的要求,⾃然资源部研究制定了《国⼟空间⽤途管制数据规范(试⾏)》(以下简称《规范》),并确定了9个省(⾃治区)和11个城市作为⽰范单位按照《规范》开展相关⼯作。

该规范旨在推进国⼟空间⽤途管制数字化、智能化、⽹络化建设,切实提⾼国⼟空间治理现代化⽔平和服务效能。

那开展国⼟空间⽤途管制信息化建设⼯作重点内容是什么?如何⽤好《规范》,⾼效指导国⼟空间⽤途管制信息化建设⼯作?《规范》内容要点《规范》就其适⽤范围、相关应⽤,国⼟空间⽤途管制数据总体要求、数据主要内容、数据要素分类编码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1适⽤范围《规范》适⽤于国⼟空间⽤途管制五⼤阶段,在乡村地区,可按规定包含乡村建设规划许可;也适⽤于国⼟空间⽤途管制相关的各类数据库、信息系统建设,以及数据交换,各地可结合管理实际进⾏扩展。

2总体要求坐标系统:汇交要求CGCS2000坐标系。

地图投影与分带:“⾼斯-克吕格投影”,3度标准分带。

⾼程基准:1985国家⾼程基准。

PDF参数要求:扫描模式:彩⾊;分辨率:150dpi。

电⼦监管号编制规则:全国统⼀编号,5层17位码结构。

字段类型说明:各字段的实际含义。

⽤途分类的说明:注:各地可在该分类基础上细化拓展, 并在过渡期建⽴以上分类与现⾏⽤途分类对照关系。

3数据内容《规范》贯穿国⼟空间⽤途管制全周期,在时间序列上体现了建设项⽬按照国⼟空间规划在空间单元上的逐步落地过程,是国家、省、市、县四级实施空间治理、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的统⼀时空数据标准。

按时间顺序先后可包括建设项⽬规划选址与⽤地预审、农⽤地转⽤与⼟地征收、建设⽤地规划许可、建设⼯程规划许可、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地核验与规划核实,与投资项⽬审批等其他部门业务共享信息,与专项管理、⼟地征收、⼟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等业务横向衔接。

安徽省村庄规划编制技术指南(试行)(评审稿)19年11月

安徽省村庄规划编制技术指南(试行)(评审稿)19年11月

安徽省村庄规划编制技术指南(试行)(评审稿)安徽省自然资源厅2019年11月目录1 总则 (1)1.1 编制目的 (1)1.2 适用范围 (1)1.3 编制依据 (1)1.4 规划定位 (2)1.5 规划原则 (2)1.6 规划期限 (2)1.7 规划范围 (2)2 分类分区指引 (3)2.1 村庄分类及指引 (3)2.2 空间分区及指引 (4)3 规划内容 (5)3.1 村庄发展定位与目标 (5)3.2 空间总体布局及用途管制 (6)3.3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 (8)3.4 历史文化保护及特色风貌 (9)3.5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9)3.6 产业发展规划 (11)3.7 农村住房布局 (11)3.8 村庄安全和防灾减灾 (14)3.9 人居环境整治 (14)3.10 近期行动计划 (14)4 成果要求 (14)4.1 成果形式 (14)4.2 村民公示版 (15)4.3 报批备案版 (15)附录A 基础资料收集参考 (18)附录B 驻村详细调查要点 (19)附录C 村庄规划指标确定要点 (24)附录D 村庄规划管制规则参考格式 (26)附录E 村庄规划用途分类 (28)附录F 规划文本表格 (33)附录G 规划图件制图要求 (37)附录H 规划数据库建设要求 (46)附录I 数据库成果汇交要求 (52)附录J 数据库成果质量要求 (54)1 总则1.1编制目的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落实《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农规发〔2019〕1号)、《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19〕35号)要求,编制好用、管用、实用的“多规合一”村庄规划,制定本指南。

1.2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城镇开发边界外村庄规划的编制。

城镇开发边界内需要编制村庄规划的,也可参考该指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1数据格式dataformat
数据格式是数据保存在文件或记录中的编排格式。
2.1.2元数据metadata
关于数据的数据,用于描述数据的内容、覆盖范围、质量、管理方式、数据的所有者、数据的提供方式等有关的信息。
2.1.3地形图topographicalmaps
地形图指的是地表起伏形态和地理位置、形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图。具体来讲, 将地面上的地物和地貌按水平投影的方法,并按一定的比例尺缩绘到图纸上。
安徽省市县空间规划数据标准
(试行)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员会 安徽省国土资源厅
安徽省环境保护厅2016.12
1总则..........................................................................................................................................1
9.2成果文件质量检验...........................................................................................................19
9.3空间数据质量检验...........................................................................................................19
2.1.6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chinageodeticcoordinatesystem2000
9 数据质量检验..............................................................................................................................19
9.1一般规定...........................................................................................................................19
6.1一级控制线规划数据.........................................................................................................7
6.2二级控制线规划数据.........................................................................................................8
3.3元数据.................................................................................................................................4
4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5
7 用地差异分析数据......................................................................................................................10
8 其他数据......................................................................................................................................11
10 数据交换规定............................................................................................................................21
10.1数据交换内容.................................................................................................................21
2.2代 号.....................................................................................................................................3
3 基本规定........................................................................................................................................4
10.2数据格式要求.................................................................................................................21
10.3数据存储方式.................................................................................................................21
9.4属性数据质量检验...........................................................................................................20
9.5元数据质量检验...............................................................................................................20
5 用地规划数据................................................................................................................................6
6 控制线规划数据............................................................................................................................7
3.1数据组成和内容.................................................................................................................4
3.2空间参考系.........................................................................................................................4
8.1主体功能区规划数据.......................................................................................................11
8.2城乡总体规划数据...........................................................................................................12
2 术语和代号....................................................................................................................................2
2.1术 语.....................................................................................................................................2
附录A空间规划用地分类、代码和表达图式23
附录B一级控制线分类、代码和表达图式23
附录C二级控制线分类、代码和表达图式24
附录D建设用地差异分区分类、代码和表达图式25
附录E主体功能区规划用地分类、代码和表达图式25
附录F城乡规划用地分类、代码和表达图式26
附录G1市(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9
附录G2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30
2.1.4影像图image map
以遥感影像要素为主,以适量地理要素为辅,具有严格的数学基础和规范的图面整饰,符合地图几何精度要求的图件。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5政务电子地图E-governmentelectronicmap
政务电子地图是一种以基础地理数据为基础,以GIS和计算机系统为处理平台, 以政府部门为服务对象,面向电子政务应用需求,覆盖行政辖区,多要素实体化的以在线形式提供服务的地图形式,具有地图特性和综合特性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