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历次调整数据2018.10
“福”字的来历

HR 2014.2.8
歌曲:祝 福
福字在《说文解字》 一书中列为“示” 部,“示,天众象。 见吉凶,所以示人 也。观乎天文以察 时变,示神事也。”
随着时代的进步,福 字的内涵越来越丰富。 《书· 洪蔂》:“五福: 一曰寿,二曰富,三 曰康宁,四曰攸好 德,五曰考终命。”把 福的形式和内容具体 化了。
从对福字的解释来 看,“福”在中国文化 中的含义不是物质满 足,主要是精神层面 上的满足和对美好生 活的追求。
康熙皇帝写起福字来要 高明多了。他把“示”字 用行书草书结合写成既 像“子”,又像“才”;把 “畻”写成“多”字头,形 成“多田”二字。
康熙这个福字含 有“多子多才多田 多寿多福”的字形 和意义,并且“才” 与“财”同音,也 适于未参加科考 之人家,于是可 以点化为民请福。
正式因为这独特的 构思,此“福”字被 人们广泛应用,自 1962年起更被誉为 “天下第一福”。
有人不理解这一点, 民谣中说“一口田, 衣禄全”,就是把福 的“示”部首写成“衤” (衣)字,认为衣食 足了就是福。
慈禧太后也受到这种 影响,有一次这么 写,吓得被赐字的一 位京剧名演员跪地不 起,不敢拿走。幸好 李莲英发说:“太后的 福气总比别人多一 点,这点怎么能给 你?!收回吧!”慈 禧也发现写错了 字,于是顺着说: “嗯,这点我收回, 另写一幅给你!”
福字的起源和演变作文

福字的起源和演变作文福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华夏文化,被认为有“福”、“禄”、“寿”、“喜”和“乐”等几种含义。
所谓“福”是指“福气”,也就是人们的健康、繁荣和幸福;“禄”是指政府赐予官吏的财富和爵位;“寿”是指长寿,是最理想的祝福;“喜”是指婚嫁或其他重要事件时出席宴会及宴席上的兴奋;“乐”是指歌唱、讲故事和歌舞等节庆活动。
早在上古时代,“福”字就比较流行。
据史料记载,在春秋战国时代,商鞅的“禄马名”的说法,“马姓福者”的记录等,说明这个字已经有了一定的应用。
汉萨克斯《左传》中记载,鲁公子殷费洽在洽宴时,福字的作用已经很大。
古代礼乐制度规定,雍、登、饰、福等类别的服饰,全是为了庆祝喜事而设计的。
随着历史发展,福字也在演变。
汉朝时期,福字出现在文字、纹饰、刻砚石、祈福器、建筑、坛基和碑等艺术形式中,继而传入至各个民族,各民族的艺术中都有福字的影子。
到了唐朝,福字的形态已经成形,形状主要是“福”字、“福”字旁边的“水”字、“福聚”字、“福财”字和“福贵”字等,可以用来祝福美好的未来和丰富的收获。
从宋元至明清时期,福字出现在各个艺术形式中,并在民间作为祝福或预测未来的吉礼广泛传播,“福”字在中国艺术中占据重要地位。
如今,福字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扩散到了欧洲、美洲等地区。
中国的“福”字也被西方誉为“门神招财”,借用福字的习俗在世界上大量流传,包括文字、彩绘和结构环境等形式。
可以说,“福字”的演变和传播,是中国文化影响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也在不断发生改变。
它表达人类的热切期望,象征着中国民族的深厚历史文化,也是中国人在困难时刻激起生机兴奋、坚持向前奋斗的力量源泉。
以上就是福字的起源和演变的大致介绍,从古至今,福字以其独特的形态和内涵,给人们带来祝福与吉祥,蕴含着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希望通过我们对这一重要字体的认识,能够在西方文明的影响下,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的文化精髓,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珍惜祖先传承下来的福字文化。
fu历史故事

fu历史故事福历史故事在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有许多传世经典的历史故事,其中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就是关于福的传说。
福,作为一个充满智慧与幸福的神灵,一直以来被中国人民所崇拜和追求。
下面,我们将带您一起探究福的历史故事,以及它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
相传,在遥远的古代,人们经历着饥荒和战乱的困扰,生活十分艰难。
于是,他们开始祈求上天的保佑,希望能够获得好运和幸福。
传说中,一个名叫福的神灵应运而生,他带着智慧和幸福降临人间,使得人们的生活变得幸福美满。
福的形象多种多样,最为常见的是一只脸上带着笑容的仙鹤。
在中国文化中,仙鹤象征着长寿和福气。
而福的名字本身也寓意着好运和幸福。
福的形象常常出现在中国人的生活中,不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寺庙里,人们都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祈福。
无论是将福的字画悬挂在门口,或者尊奉福的塑像,都是人们表达对福的崇敬和向往。
除了形象上的崇拜之外,福在中国文化中还有着深刻的内涵。
福不仅代表着幸福和好运,它还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中国人的心中,福是一种精神寄托,是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福的概念渗透在中国社会各个方面,比如在春节期间,人们会用“贴福字”来表达对新年的祝福,以期能够得到福的庇佑。
福的历史故事不仅仅局限于神话传说的范畴,它还和历史人物的故事息息相关。
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故事。
相传,李白是唐朝时期的文学家,他才华横溢,与福一样被人们称之为“福星”。
李白的诗词作品流传至今,他的才华也被后人所钦佩。
李白的故事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传世佳话,无论是在诗词中还是在人们的口述中,他都被人们视为一个崇拜的对象,同时也象征着福的象征。
福的故事不仅在中国本土有着广泛的传播,也在世界各地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
比如,在东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福的形象在新年时仍然被人们所崇拜和喜爱,他们相信通过祭拜福能够带来好运和幸福。
这些国家和地区将福的形象制成各种各样的纪念品,供人们收藏和观赏。
福的古文字

福的古文字
“福”字的古文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其形态和含义随着时间的发展而演变。
在甲骨文时期,"福"字表现为一个会意字,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左侧的“示”字表示祭祀,右侧上方的“酉”代表酒,以及右侧下方象征着双手的部分。
这个字形象征着双手捧着酒坛进行祭拜,以祈求神灵的保佑和赐福。
在金文时期,"福"字发生了一些变化,简化了捧着酒坛的双手部分,且“酉”字逐渐演变成为“畐”字。
金文中的“福”字成为了形声字,其中“示”仍然代表祭祀,而“畐”则作为声旁,同时“畐”本身也含有饱腹即富足的含义,因此金文中的“福”字也表达了生活富足美满的意思。
随着时间的推移,“福”字经过了小篆、隶书、楷书等书写阶段的演变,最终形成了现代所使用的标准化字形。
在这一过程中,“福”字的象形性逐渐减弱,而其形声结构则被保留下来。
综上所述,“福”字最初与祭祀活动紧密相关,通过象征性的字形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祈愿和向往。
随着历史的发展,“福”字的书写形式不断演化,但其作为寓意吉祥和幸福的汉字,一直是中华文化中的重要符号。
汉字书法课件模板:福_楷书72种写法

汉字书法:福_楷书72种写法
23.赵孟頫
汉字书法:福_楷书72种写法
24.赵孟頫
汉字书法:福_楷书72种写法
25.柳公权
汉字书法:福_楷书72种写法
26.赵孟頫
汉字书法:福_楷书72种写法
27.佚名
汉字书法:福_楷书72种写法
28.魏碑
汉字书法:福_楷书72种写法
29.于佩安
汉字书法:福_楷书72种写法
7.日本
汉字书法:福_楷书72种写法
8.颜真卿
汉字书法:福_楷书72种写法
9.褚遂良
汉字书法:福_楷书72种写法
10.微软
汉字书法:福_楷书72种写法
11.杜慧田
汉字书法:福_楷书72种写法
12.黄自元
汉字书法:福_楷书72种写法
13.赵孟頫
汉字书法:福_楷书72种写法
14.褚遂良
汉字书法:福_楷书72种写法
30.颜真卿
汉字书法:福_楷书72种写法
31.司马彦
汉字书法:福_楷书72种写法
32.杨子实
汉字书法:福_楷书72种写法
33.陈天俊
汉字书法:福_楷书72种写法
34.米俊
汉字书法:福_楷书72种写法
35.顾仲安
汉字书法:福_楷书72种写法
36.庞中华
汉字书法:福_楷书72种写法
37.郑孝胥
15.褚遂良
汉字书法:福_楷书72种写法
16.魏碑
汉字书法:福_楷书72种写法
17.柳公权
汉字书法:福_楷书72种写法
18.欧阳询
汉字书法:福_楷书72种写法
19.卢中南
汉字书法:福_楷书72种写法
20.佚名
汉字书法课件模板:蝠_隶书21种写法

汉字书法:蝠_隶书21种写法
8.柏青
汉字书法:蝠_隶书21种写法
9.何绍基
汉字书法:蝠_隶书21种写法
10.赵之谦
汉字书法:蝠_隶书21种写法
11.佚名
汉字书法:蝠_隶书21种写法
12.曹全碑
汉字书法:蝠_隶书21种写法
13.金农
汉字书法:蝠_隶书21种写法
14.顾建平
汉字书法:蝠_隶书21种写法
汉字书法 蝠
隶书21种写法 课件模板
汉字书法:蝠_隶书21种写法
1.爨体
汉字书法:蝠_隶书21种写法
2.何铁山
汉字书法:蝠_隶书21种写法
3.禹卫
汉字书法:蝠_隶书21种写法4.Leabharlann 名汉字书法:蝠_隶书21种写法
5.日本
汉字书法:蝠_隶书21种写法
6.微软
汉字书法:蝠_隶书21种写法
7.李佛君
15.伊秉绶
汉字书法:蝠_隶书21种写法
16.梁培生
汉字书法:蝠_隶书21种写法
17.邓石如
汉字书法:蝠_隶书21种写法
18.佚名
汉字书法:蝠_隶书21种写法
19.汉简
汉字书法:蝠_隶书21种写法
20.张锦昌
汉字书法:蝠_隶书21种写法
21.梁培生
谢谢!
能得和谐福的福字-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能得和谐福的福字-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福字作为中国文化中的重要象征,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力。
它不仅代表着人们对幸福和吉祥的向往,更体现了对和谐社会的追求。
本文将从福字的象征意义、历史渊源以及传统用法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探索福字对于实现和谐福的重要性,并提出现代社会中获得和谐福的方法和应用。
通过对福字的研究,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思考和行动的启示,以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在正文中,我们将首先探讨福字的象征意义。
福字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象征着吉祥、幸福和平安。
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符号之一,被广泛运用于各种场合。
福字的形状简洁明快,内涵丰富深刻,它所承载的意义超越了语言文字的界限。
通过研究福字的象征意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福字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
其次,我们将追溯福字的历史渊源。
福字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oracle bone inscriptions,出现在商代的甲骨文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福字逐渐演变成了现代所使用的形状。
通过追溯福字的历史,我们可以了解福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进一步认识到福字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不仅具有历史的底蕴,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
最后,我们将探讨福字的传统用法。
福字在中国文化中有着广泛的运用和应用,如春联、福字贴、福字画等。
这些传统用法既体现了福字的美学价值,也表达了对幸福和吉祥的美好祝愿。
通过研究福字的传统用法,我们可以感受到福字在传统节日、庆典和家庭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创新。
通过对福字的象征意义、历史渊源和传统用法的研究,我们可以认识到福字的重要性。
它不仅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也是实现和谐福的重要元素。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进一步探讨如何获得和谐福以及福字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阐述,能够引发读者对福字的思考和理解,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福字的力量,共同创造一个更加和谐幸福的社会。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编写:文章结构部分主要是对整篇文章的组织进行简要介绍,旨在给读者一个整体的概览。
“福”字的来历作文

“福”字的来历作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福”字的来历作文导读:下面本店铺为大家分享满分作文“福”字的来历作文400字相关内容春节期间,我和爸爸妈妈去看望奶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00%
13.50%
0.50%
2007年10月13日
2007年10月25日
12.50%
13.00%
0.50%
12.50%
13.00%
0.50%
2007年09月06日
2007年09月25日
12.00%
12.50%
0.50%
12.00%
12.50%
0.50%
2007年07月30日
2007年08月15日
0.50%
2010年05月02日
2010年05月10日
16.50%
17.00%
0.50%
14.50%
15.00%
0.50%
2010年02月12日
2010年02月25日
16.00%
16.50%
0.50%
14.00%
14.50%
0.50%
2010年01月12日
2010年01月18日
15.50%
16.00%
0.50%
2008年01月16日
2008年01月25日
14.50%
15.00%
0.50%
14.50%
15.00%
0.50%
2007年12月08日
200%
13.50%
14.50%
1.00%
2007年11月10日
2007年11月26日
13.00%
13.50%
2010年12月20日
18.00%
18.50%
0.50%
16.00%
16.50%
0.50%
2010年11月19日
2010年11月29日
17.50%
18.00%
0.50%
15.50%
16.00%
0.50%
2010年11月10日
2010年11月16日
17.00%
17.50%
0.50%
15.00%
15.50%
11.50%
12.00%
0.50%
11.50%
12.00%
0.50%
2007年05月18日
2007年06月5日
11.00%
11.50%
0.50%
11.00%
11.50%
0.50%
2007年04月29日
2007年05月15日
10.50%
11.00%
0.50%
10.50%
11.00%
0.50%
2007年04月05日
2012年02月24日
21.00%
20.50%
-0.50%
19.00%
18.50%
-0.50%
2011年11月30日
2011年12月05日
21.50%
21.00%
-0.50%
19.50%
19.00%
-0.50%
2011年06月14日
2011年06月20日
21.00%
21.50%
0.50%
19.00%
19.50%
0.50%
2011年05月12日
2011年05月18日
20.50%
21.00%
0.50%
18.50%
19.00%
0.50%
2011年04月17日
2011年04月25日
20.00%
20.50%
0.50%
18.00%
18.50%
0.50%
2011年03月18日
2011年03月25日
19.50%
16.00%
15.50%
-0.50%
14.00%
13.50%
-0.50%
2018年04月17日
2018年04月25日
17.00%
16.00%
-1.00%
15.00%
14.00%
-1.00%
2016年02月29日
2016年03月01日
17.50%
17.00%
-0.50%
15.50%
15.00%
-0.50%
17.50%
17.00%
-0.50%
16.50%
16.00%
-0.50%
2008年09月15日
2008年09月25日
17.50%
17.50%
0.00%
17.50%
16.50%
-1.00%
2008年06月07日
2008年06月25日
16.50%
17.50%
1.00%
16.50%
17.50%
1.00%
2008年05月12日
-1.00%
17.50%
16.50%
-1.00%
2015年02月04日
2015年02月05日
20.00%
19.50%
-0.50%
18.00%
17.50%
-0.50%
2012年05月12日
2012年05月18日
20.50%
20.00%
-0.50%
18.50%
18.00%
-0.50%
2012年02月18日
2008年05月20日
16.00%
16.50%
0.50%
16.00%
16.50%
0.50%
2008年04月16日
2008年04月25日
15.50%
16.00%
0.50%
15.50%
16.00%
0.50%
2008年03月18日
2008年03月25日
15.00%
15.50%
0.50%
15.00%
15.50%
2007年04月16日
10.00%
10.50%
0.50%
10.00%
10.50%
0.50%
2007年02月16日
2007年02月25日
9.50%
10.00%
0.50%
9.50%
10.00%
0.50%
2007年01月05日
2007年01月15日
9.00%
9.50%
0.50%
9.00%
9.50%
0.50%
0.50%
13.50%
14.00%
0.50%
2008年12月22日
2008年12月25日
16.00%
15.50%
-0.50%
14.00%
13.50%
-0.50%
2008年11月26日
2008年12月05日
17.00%
16.00%
-1.00%
16.00%
14.00%
-2.00%
2008年10月08日
2008年10月15日
2015年10月23日
2015年10月24日
18.00%
17.50%
-0.50%
16.00%
15.50%
-0.50%
2015年08月25日
2015年09月06日
18.50%
18.00%
-0.50%
16.50%
16.00%
-0.50%
2015年04月19日
2015年04月20日
19.50%
18.50%
20.00%
0.50%
17.00%
18.00%
1.00%
2011年02月18日
2011年02月24日
19.00%
19.50%
0.50%
16.50%
17.00%
0.50%
2011年01月14日
2011年01月20日
18.50%
19.00%
0.50%
16.50%
16.50%
0.00%
2010年12月10日
中国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更新至2018年10月15日)
公布日期
生效日期
大型金融机构
中小金融机构
调整前
调整后
调整幅度
调整前
调整后
调整幅度
2018年10月07日
2018年10月15日
15.50%
14.50%
-1.00%
13.50%
12.50%
-1.00%
2018年06月24日
2018年07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