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河煤矿东山井通风系统技术改造可行性研究
东河煤矿三采下山煤柱工作面过风桥技术探讨

东河煤矿三采下山煤柱工作面过风桥技术探讨东河煤矿位于中国山西省,是一座规模较大的煤矿,以煤炭资源丰富而闻名。
在采煤过程中,工作面的过风桥技术被广泛应用,这项技术对于提高煤矿生产效率和保障矿工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东河煤矿三采下山煤柱工作面过风桥技术进行探讨,探讨其技术特点、优势和发展趋势。
一、技术特点三采下山煤柱工作面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采煤工作面形式,其特点主要包括煤柱宽度较大、煤柱下行速度快、煤柱受力较大等。
过风桥技术是一种通过架设桥梁跨越煤柱顶部,通过合理的通风设计和布局,使得煤柱下行的过程中,矿井内通风不受到严重影响,确保工作面通风质量,保证矿工的安全作业。
在实际应用中,过风桥技术需要根据工作面的地质条件、煤柱的特点以及煤层气体的分布情况进行灵活设计和布置。
通常情况下,过风桥设备会采用轨道滑移式结构,方便对煤柱进行移动和操作。
二、技术优势1. 提高煤矿生产效率过风桥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保证工作面通风质量,有利于矿工的安全作业。
通过合理布局和设计,可以使得煤柱下行的过程中,不会影响到矿井内的正常通风,从而确保了矿井的正常生产,提高了煤矿的生产效率。
2. 减少煤层气体的积聚在煤矿生产中,煤层气体的积聚是一种常见的安全隐患。
过风桥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减少煤层气体在煤柱下行过程中的积聚,从而降低了矿井的安全风险。
3. 提高矿工的安全性过风桥技术在保证通风质量的也提高了矿工的安全作业条件。
矿工在这样的工作面下,能够更加安全地进行作业,避免了煤矿事故的发生。
三、技术发展趋势随着煤矿深部开采和煤矿开采条件的不断变化,过风桥技术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1.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技术将逐渐应用到过风桥技术中,例如智能通风系统、智能控制系统等,使得过风桥技术更加便捷和高效。
2. 绿色环保技术的发展在过风桥技术的应用中,应该引入更多绿色环保技术,例如煤矿瓦斯资源的综合利用、新型通风设备的研发等,实现煤矿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
东河煤矿三采下山煤柱工作面过风桥技术探讨

东河煤矿三采下山煤柱工作面过风桥技术探讨根据地质资料显示:三采下山煤柱工作面在向前推进32m时,将揭露2303运输巷风桥空巷,该空巷宽3.8m,巷高2.5m,长80m,空巷与工作面推进方位平行,与工作面揭发距为0~1.5m,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必须做好空巷的支护工作,在主要危险源采取相应安全措施,保障安全生产。
关鍵词:风桥空巷;技术措施;安全措施;安全生产1 施工方法通风区做好风桥空巷密闭墙的启封工作,启封密闭墙后安装局部通风机排放空巷内的瓦斯和有毒有害气体,为综采队空巷支护工作做好准备;综采队回采前要提前做好空巷老硐的支护工作,上坡段(与煤层伪顶斜交部分),在上部联络巷内施工两排锚索,每排2根,距帮300mm,间排距为3200×2000mm,锚索外露钢绞线底部与下部巷道顶板平行(需地测部放线),上好药卷、托板,锁具锁好,拉拔力达到150KN,在锚索外露钢绞线底端安设11#矿用工字钢,(工字钢长3500mm,两端预留锚索孔)并上好锁具,在工字钢上铺网(5×2m),铁丝网长边对接,每隔150mm联一道联网丝,双股扭结不少于3圈,网两端多余部分用2排帮锚杆压在帮上,每2排锚索之间保证有8根锚杆,锚杆间排距为600×600mm,在铺好的网上铺半圆木,最底层不少于4根,沿联络巷方向搭设,上面每层不少于4根,“#”型铺设,保证每层半圆木接触牢靠,接顶结实,接触不实处用木楔打实;平巷段仅用圆木搭设#型木垛,要求相同,木垛间距不大于2500mm;工作面揭露空巷时要及时调整采高,空巷处采高不得大于2m,适当减少循环进尺,及时带压拉架;当采煤机割至距空巷10m位置时,放慢采煤机速度,采煤机速度不得大于2m/min,采煤机滚筒割过空巷位置后及时拉架超前支护顶板,必要时及时打出伸缩梁临时护顶,顶梁上部严禁出现300mm以上的冒空区,若顶梁上部出现300mm以上的冒空区时,要及时用构木构顶,构顶时由跟班队长,班组长及有经验工人确认无危险后方可作业,清理好退路,保证退路畅通;矿有关部门应派专职人员和技术人员现场指导作业。
东河煤矿三采下山煤柱工作面过风桥技术探讨

东河煤矿三采下山煤柱工作面过风桥技术探讨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渐减少和采空区问题的日益突出,煤矿开采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安全隐患。
而在煤矿开采中,因为采空区的形成,煤柱作为支护结构在维持矿井稳定性和安全性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三采下山煤柱工作面在采空区煤柱的压力作用下,存在着严重的不稳定性和安全隐患。
研究如何有效地解决三采下山煤柱工作面过风桥技术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通过对三采下山煤柱工作面的采空区特点进行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其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为后续的技术探讨奠定基础。
针对过风桥的技术原理、施工工艺、施工参数优化和风险防范措施等方面展开研究,有助于提升煤矿开采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本文将对三采下山煤柱工作面过风桥技术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煤矿开采提供更加有效的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
【字数:229】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在东河煤矿三采下山煤柱工作面过风桥技术的应用,通过对采空区特点、过风桥技术原理、施工工艺、施工参数优化等方面的分析和研究,来提高采空区通风效果,确保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通过本研究可以总结出一套适合该煤矿工作面条件的过风桥施工技术方案,并提出问题解决方案和风险防范措施,为矿山生产管理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
通过本次研究,也可以为其他类似地质条件下的矿井提供经验借鉴,推动过风桥技术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和推广,以提高矿山安全生产水平,保障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1.3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煤矿工作面过风桥技术是保障矿井安全生产和提高矿井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
通过深入研究过风桥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采空区与工作面之间的风流交叉,降低煤矿事故的发生率,提高煤矿生产效率,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
本研究的开展将为煤矿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指导,促进煤矿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为我国煤矿行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通过对过风桥技术施工参数优化和风险防范措施的研究,可以提高矿工在工作中的安全保障措施,减少矿井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实现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技术改造初步设计(东山煤矿)

前言白山市八道江区东山煤矿是由原“白山市八道江区东山煤矿”和“八道江区玉顺煤矿”两个独立生产井口经资源整合后形成的,并将矿井定名为“白山市八道江区东山煤矿”,原东山煤矿和玉顺煤矿属同一个煤田。
两个矿井均为复采矿井,矿井的原设计均为小窑浅井开采,设计能力仅为3万吨,两矿井资源整合后由国土资源部门重新划定了矿井境界,经白山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统制了《吉林省白山市八道江区东山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该报告提供了矿井资源储量为67.2万t。
为更好的开采利用该井区的煤炭资源,根据当前国家和省市对煤矿生产的法规和政策,对该矿井进行技术改造,使矿井能力增加至6万t/a。
为此,在批准的矿井“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的基础上,编制该矿井技术改造初步设计。
一、编制设计的依据1、2007年5月1日实施的《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GB50399-20062、《煤矿安全规程》2006年版3、吉林省煤炭工业管理局《关于吉林省开办小型煤矿的若干(暂行)规定的通知》[吉煤行管]字(第2004)208号4、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明传发电吉政办明电[2006]143《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煤炭资源整合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煤炭资源整合方案审查及下步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5、白山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编制的《吉林省白山市八道江区东山煤矿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6、吉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吉林省白山市八道江区东山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吉国土资储备字[2008]43号);7、白山市八道江区东山煤矿设计委托书8、安监总局煤行[2007]167号文《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所有煤矿必须立即安装和完善井下通讯、压风、防尘供水系统的紧急通知》二、设计的指导思想1、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严格执行国家对煤矿企业制定的各项政策和法律、法规。
结合小型矿井生产的特点,在矿井开拓方式和巷道布置、提升、运输、通风、排水和供电等各主要生产系统和环节,都要保证安全生产的需要,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
矿井通风技术及通风系统优化设计研究

作者简介 : 黄元金( 1 9 7 5 一 ) , 男, 四川乐山市人 , 在职研究生 , 太原煤气 化龙泉能源发 展有 限公司通风 副总工程 师兼通
风 区长 。
矿 井通风技术及通风 系统优化设计研 究
黄元金( 太原煤气化龙泉能源发展有限公 司 , 山西 太原 0 3 0 3 0 3 )
摘 要: 随着我国煤矿开采规模和深度的增加 , 在 复杂的地 质条件下 , 某些 矿井开 采面临着 诸多 的通风问题 , 对煤矿 的未来发展 以及安全生产带来 了许多严重影 响。本文通过探讨矿井 通风 系统 的优 化设 计和矿井 工作面的优化 改造 , 为矿 井 的安 全、 高效 、 节能建设提供 了一些经验 , 以供参考。 关键词 : 矿井通风 ; 优化设计 ; 工作面 ; 瓦斯治理
பைடு நூலகம்
中图分 类号 : F 4 0 6 . 3 ; T D 7 2 1 矿 井概 况
文献标 志码 : B
文章编 号 : 1 0 0 8— 0 1 5 5 ( 2 0 1 6 ) 2 4— 0 1 4 9— 0 2
程度高 , 适用于大型及特大型矿井 , 但价格偏贵。 龙泉矿井的建设规模为 5 . 0 M t / a , 可采煤层分 方案 二 : 选用 G A F型矿 用停 车动 叶 可调 轴 流 别为 4号 、 7号 、 9号煤层 , 首采煤层为 4号 , 埋藏 式矿井通风机 , 优点是 : 停车 动叶集中同步调节装 深度在 4 2 0 m~ 8 5 0 m, 属高瓦斯矿井。根据煤层赋 置 , 一次调节 叶片 角度 调节方 便 ; 产 品佩戴 消音 存条件和矿井建设环境情况 , 矿井工业场 地布 置 器 、 箱式风 门、 轴 承 润滑 站 、 喘 振报 警 装 置 , 成 套 性 在上龙泉村。通过对全井 田的开拓方案经过筛选 强 ; 风机全压效率高、 产品加工精 良、 保护完善、 价 优化 , 经技术 、 经济综合分析比较 , 设计斜、 立井联 格适中。缺点是: 风机占地面积大 , 需设置垂直扩 合开拓走向条带开采方案。 散塔 , 土建费用较高。 矿井初期 , 在工业场地布置一对主、 副斜井和 方案三 : 选用 A G F 型矿井轴流通风机 , 该产品 副立井 , 在风井场地布置一个 回风立井。井下大 结 构形式 与 G A F大致 相 同 , 优点 是可反 转反风 。 巷呈南北向布置 , 回采工作面推进长度较长, 便于 方案 四 : 选用 F B C D Z型 防 爆 对 旋 轴 流 通 风 高产高效设备能力的发挥。井下大巷沿 4号煤层 机 , 国内有多个风机厂生产。该型风机为 9 0年代 顶、 底板布置 , 合理解 决了巷道立体交叉 问题 , 大 中期开发出的新产品, 已在国内多个矿井应用, 尤 巷运输方式与井筒提升方式相协调 ; 矿井 初期开 其在中、 小型矿井更是得到广泛的推 广, F B C D Z 型 拓大巷与采准巷道“ 合二为一” , 在开拓巷道 两侧 风机最大的优点是风机 可露天布置 , 不需建风机 直接布置回采工作面 , 大大节省 了矿井初 期工程 房 , 节省大量的土建费用 ; 且风机安装于轨道上 , 量 及投 资 。矿 井 建 设 工 期 短 、 全 员效 率高 、 用 人 无基础, 安装简便, 可缩短施工安装工期。 少、 投资 低 。 方 案五 : 选 用一般 矿 用轴 流通风 机 , 如 K Z S 2矿 井通风 技术优 化设 计 型 。该形 式风机 主要采 用 的是原 苏联 技术 , 在8 0 、 2 . 1 通 风 方 式 9 0年代得到了较为广泛 的推广应用, 在国内较大 根据本井田煤层埋藏较深 、 瓦斯含量大 、 生产 型、 中型矿井 占有一定 的份额。该型风机 由于 自 能力大 、 通风系统复杂的特点 , 矿井采用机械抽出 身结构的需要 , 风道较长且需要设置 s 弯道, 占地 式通 风方 式 。 面积相 对增 加 , 土 建投 资相 对较 高 。 2 . 2通 风 系 统 选 择 根 据 以上方 案 对 比 , A G F型 矿 用轴 流 通 风 机 根据 本 矿井 实际 情 况 , 结合 开 拓部 署 , 矿井 通 和 F B C D Z矿 用防爆 轴 流通 风 机 , 两种 型 号风 机 均 风系统采用 中央并列式。利用主斜井 、 副斜井和 是 目 前国内较大型 、 大型矿井主要选择 的通风设 副立井进风 , 回风立井回风 。 备, 均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 2 . 3矿 井通风 设备 的优化 选择 A G F 型风机具有优 良的气体动 力性能 , 但其 经计算 , 矿井总需要风量为 2 6 0 m / s 。矿井通 复杂的结构 、 较大的土建工程 、 较长的施工工期限 风 负压为: 通风 容易时期负压 1 1 4 4 . 3 2 P a ; 矿井通 制 了其 使 用范 围 。F B C D Z型对 旋 轴 流 通 风 机 , 近 风 困难 时 期负压 2 8 3 1 . 8 6 P a 。 年来则发展迅速 , 不仅在中、 小型矿井通风设备选 根据矿井规模及通风参数 , 就 目前 国内流行 型中一枝独秀, 而且广泛应 用在较大型 、 大型矿井 的、 能够 满 足 本 矿井 通 风 需 要 的 矿井 轴 流 通 风 机 通风设备选型 中。 形式进行了定性的技术与经济分析 , 详述如下 : 大机号风机由于采用稀油润滑后轴承性能大 方案一 : 选用 A N N型矿井轴流通风机。该产 大改善 , 加上其可露 天布置 , 不需建风机房, 节省 品结构合理 、 效率高、 制造精 良、 成套性强 、 自动化 大量的土建费用 , 无基础 , 安装简便 , 可缩短施工
新建矿通风系统改造分析的开题报告

新建矿通风系统改造分析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矿井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通风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传统的矿通风系统存在许多问题,如能耗高、通风效率低、安全隐患大等。
因此,对矿通风系统进行改造和优化是必要的。
本次研究选取新建矿通风系统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新建矿通风系统改造对能耗、通风效率和安全性的影响,为新建矿通风系统的设计和改造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研究内容:1. 新建矿通风系统的现状分析:分析传统新建矿通风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存在的问题。
2. 矿通风系统改造的方案设计:根据新建矿的实际情况和现有通风系统的情况,设计改造方案。
3. 改造前后能耗、通风效率和安全性的比较:通过运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比较改造前后的能耗、通风效率和安全性,评估改造效果。
研究方法:1. 文献调研法:对新建矿通风系统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了解传统新建矿通风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存在的问题。
2. 计算模拟法:基于CFD模拟,建立新建矿通风系统的模型,并模拟不同工况下新建矿通风系统的运行状态,计算矿井内的气流速度、温度等参数。
3. 经验归纳法:根据工程经验和运行数据,总结新建矿通风系统改造的关键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三、预期研究结果及意义1. 针对传统新建矿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造方案,改进通风系统的能耗、通风效率和安全性。
2. 建立新建矿通风系统的CFD模型,通过计算模拟矿井内的气流速度、温度等参数,分析矿通风系统改造后的运行状态。
3. 对新建矿通风系统的改造方案进行评估,总结改造效果,为新建矿通风系统的改进提供科学依据,提高矿山安全生产水平。
四、论文框架第一章:研究背景与意义第二章:新建矿通风系统的现状分析第三章:矿通风系统改造的方案设计第四章:改造前后能耗、通风效率和安全性的比较第五章: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
东河煤矿三采下山煤柱工作面过风桥技术探讨

东河煤矿三采下山煤柱工作面过风桥技术探讨东河煤矿是我国一座大型煤矿,拥有三个采区,其中三采下山煤柱工作面是矿井的主采区。
在这个工作面中,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即过风桥技术。
本文将对该技术进行探讨。
过风桥是指在工作面上设置的一种设施,用于引导瓦斯和风流阻挡到较远处,避免其对采矿工作的影响。
在三采下山煤柱工作面中,过风桥的设置非常重要。
根据实际情况分析,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解决问题。
要正确选择过风桥的位置。
过风桥应该设置在距离工作面较远的位置,以确保瓦斯和风流能够彻底被阻挡。
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可以在工作面末端设置一个过风桥,或者在风流量较大的地区设置多个过风桥。
要使用合适的材料来建造过风桥。
过风桥应该由具有良好的封闭性能和抗高温能力的材料制成。
可以选择使用钢板和混凝土等材料来建造过风桥。
还可以在过风桥的表面涂上耐高温的涂料,以增加其使用寿命和抗腐蚀能力。
还需要加强对过风桥的维护。
定期检查和维护过风桥的状态,及时修补破损或老化的部分。
在工作面停产时,还应定期清理过风桥周围的积水和灰尘,以确保过风桥的正常使用。
要加强对过风桥的管理和监控。
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明确过风桥的使用规定和安全操作规程。
还可以采用先进的监控设备,对过风桥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过风桥技术在东河煤矿三采下山煤柱工作面的应用非常重要。
通过正确选择位置、使用合适的材料、加强维护和管理等措施,可以提高过风桥的效果,确保瓦斯和风流能够被彻底阻挡,保障采矿工作的安全进行。
还需要加强科学研究,不断改进过风桥技术,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矿井通风系统技术改造的实践和效果浅析

一 … … 一
・3 ・ 5
矿 井通 风 系统 技 术 改 造 的 实践 和 效 果 浅 析
OnteP at ea dE et f h eh i l n o ainP oet f h e t a o ew r h r c c n f c eT c nc n v t rj eV ni t nN t o k i ot aI o c ot li
任 洪 斌 R 团公司 新建 煤矿 , 台河 14 0 ) 七 5 6 0
( ie C ro tnXnj nC l r,i i 560 C ia Qm i o r i iga oiy Qth 140 ,hn ) p ao i l e ae 摘 要: 简要 地介 绍 了该矿 进 行通风 系统技 术 改造所 采取 的措 施 , 该改造 取得 了较 好 的经 济效益 。
Absr t het ssito uc sb e yt a u e a e oi rv h e tlt n n t r ,wh c c iv d g e tb n f s tac :T hei nr d e r f heme s r st k n t mpo et e v n i i ewo k i l ao ih a he e ra e e t. i
关 键词 : 通风 系统 改造 ; 阻; 术 改造 降 技
Ke y wor :i r v h e tlto t r drgr d cin;e hn l gc lrf r ds mp o e te v n i i nnewok; a e u to tc oo ia eom a
中图分类号 :D 2 T 7 0 引言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6 4 1 (0 0)4 0 3 — 1 10 — 3 12 1 0 - 0 5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年 07
第 1卷 7
第 3 期 5
收 稿 日期 :0 7 1— 5 20 — 1 1
东 河 煤矿 东 山井通 风 系 统 技术 改造 可 行牲 研 究
任 学亮, 何文工
( 太原煤炭气化集团股份( 有限 ) 公司东河煤矿 , 山西蒲县 .4 2 7 0 10 )
摘 要 : 对 东河煤 矿通 风能 力 不足 的 问题 , 出两 个改 造 方 案 , 进 行 了方案 比较 。 针 提 并 关 键 词 : 风 系统 ; 术 改 造 ; 行 性研 究 通 技 可 中 图 分 类号 :D 2 T 7 文 献标 识 码 : A
东山井 目前只有 1个回风 立井 , 即东山回风立井 。 尚未安设 梯子间 ,
算需风量, 个机采面需风量 5 0 S i, 个炮采面需风量为 40 3 i, 1 0 m/ n 1 a r 5 m/ n m 掘进 工作面按 2 0 m n 9 i,峒室风量按 6 3 i 考虑 ,其 他用风地点 M/ 0 /n mm 10 3 i , 5 / n 矿井需风系数取 1 , mm . 目前 3 0 3 i 的风量仅能满足 2 2 0 /n 0 mm 个
310m3 n 负 压 1 0 a 风 叶 角度 为 5 。 4 。 5 / , mi 0P , 2 2/ 。 4
采区现有 2个炮采工作面 , 个掘进 _作 面, 2 T 截至 7 月底剩余可采
储量 6 . t可布置 9个正规工 作面 , 2 0 1 6万 , 从 0 8年开始安排 一个炮采工
回采工 作面及 4个 掘进工作 面的需风 量 ( 备用 面风量 ) 无 。总风量 为
( 0 x + 9 x + 0 2 1 0 x . 29 6 m3 n 。 5 0 2 2 0 4 6 x + 5 ) ! = 1 ( / ) 2 mi
井简直径 2 净断面积 61 根据煤矿 安全规 程 : . m, 8 . m, 5 不行人 回风 井风 速不得大于 1 ns 5 f。 , 此 若不安设梯子间最大风量不得超过 5 3 m/i。 5 5 3 n 若 m 将来安设梯子 间, 一种是安设封 闭梯子 问, 封闭的梯 子间断面一般在 2 . O
m . , 25 则回风立井通风断面缩小为 41 , .5 最大 风量 不得超 过 3 3 5 7 m/l ; S n 另一种是安设 不封闭梯子问 , m 按行人 回风井风速 不得大于 8 s , m/ 最大风量不得超过 29 2m3 n 梯子间断面不计 ) 5 / ( mi 。
间掰之 前, e 应首先调整横臂的位 置 , 以消除运动 中附加脉 冲弯矩对横臂
导杆的作用 , 对防止导杆断裂具有积极意义。 具体i 整方法 : 过调整横 封 l 通
球、 横臂的导向油孔是否畅通 , 横臂油道工艺堵应无松动。
维普资讯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文 章编 号 :05 6 3 (0 7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5 0 7 — 4 10 —0 3 20 3 — 14 0
S IT C F R A IND V L P N C— E HI O M TO E E O ME T& E O O N C N MY
24 安 全 出 口 .
2个 回采工作面 回采产量 为 5万 t , 4个掘进工 作面掘进产量 为 0 . 5 万 t矿井年产量为 6 . t , O 5万 。 () 3 正确调整横臂的位置。检修柴油机配气系统时 , 在调整气门冷态
() 6 保持配气 系统的油路畅通。检查直径为 d6ll进油管 、 l nl 摇臂 、 压
共 计 用 风 290m3 i 。 6 / n m 23 东 山井 回 风 立风 井断 面 及 允 许 风 速 I
东山井主扇通过 2 0 0 5年 1 月调整 角度后 ,目前 风机 叶片角度 为 1 504 2/ 0总进风量 为 30 0m3 i , 4 9 0 / n按新 的煤矿 生产能 力核定标 准进行 计 m
8月 11 3,我 们将 2号 风机风叶 角度调 整到最大安 装角达 到 5 。 5/ 4 。但电机 电流达到 了 10A, 7, 2 开机约 1 n后 自动跳闸。 0mi 说明要增加风 量必须更换现有电机。 22 东山井开采现状 .
一
l 基本情 况
东河煤 矿东 山井为低瓦斯矿井 ,0 5 2 0 年瓦斯等级鉴定结果为 :绝对
作面进行同采 , o 年底结束 , 2 9 o 接替采区为三采 区。 二采区现有 1 个机采工作面 , 4个掘进丁作面 ,准备在 1 O月份第 2
个机 采面投产 }煤 。 J j 现 在的 配风情况是 : 回采面各 30m/ n 2 0 3个 0 3 ,2 7有 2条 顺槽各 mi
瓦斯涌出量 为 31 3 n 相对瓦斯涌出量为 28m/ .5m/ , mi . 3。矿井通风 方式为 t 机械抽 出式通风 , 风方法为混合式 , 通 现安装 B 5 — 一 o7型轴 流式 DK 4 6 N 1 通风机 2台 , 1台工作 , l台备用 ,电机型号为 YB E 8 — 。功率为 5 F 20 6 5 k 2 风机铭牌上 的技术 参数为 : Wx , 风量 20 3m ̄ i一 6 / n 风压 4 / n 29 4m ̄ , m mi 72P ~ 2 a 0 5年通 过调整风 叶角度后 , 9 a 24 0P 。2 0 目前 东山井 总回风量
2 现状 分析
21 按 现在 风 机 风 量 核 定 生产 能力 .
30m/ i,其余 4个掘进 工作 面各 20m / i ,2 1 0 n m 0 3 n 2 0 备州 _ 作面 2 0 m 丁 0
m3 i, / n 2个峒室各 8 3 i, m 0m/ n 两大巷 10m/ i , m 5 3 n 同风 上山 10m/ n m 0 3 . 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