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水文学PPTPPT课件

合集下载

工程水文学第3章课件讲解

工程水文学第3章课件讲解

3.1.1 水文测站
在流域内一定地点(或断面)按统一标准对所需要的水文要素作系统观 测以获取信息并进行处理为即时观测信息,这些指定的地点称为水文测站
水文测站所观测的项目有:水位、流量、泥沙、降水、蒸发、水温、冰 凌、水质、地下水位等。只观测上述项目中的一项或少数几项的测站,则按 其主要观测项目而分别称为水位站、流量站(也称水文站)、雨量站、蒸发站 等。
适合的水深(m) <1.5
1.5 ~ 2.0
三点
0.2、0.6、0.8h
五点
水面、0.2、0.6、0.8h、 河底
2.0 ~ 3.0 >3.0
(二)断面测量 断面测量工作包括水道断面测量和大断面测量两种,水道断面是指自
由水面线与河床线之间的范围,大断面为历年最高洪水位以上0.5~1.0m的 水面线与岸线、河床线之间的范围。
3.1.4 收集水文信息的基本途径
收集水文信息的基本途径可分为:
---- 驻测: 在河流或流域内的固定点上对水文要素所进行的观测称驻测。 这是我国收集水文信息的最基本方式,但存在着用人多、站点不足、效益低 等缺点。 ---- 巡测: 观测人员以巡回流动的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一地区或流域内 各观测点进行流量等水文要素的观测。 ---- 间测: 中小河流水文站有10年以上资料分析证明其历年水位流量关系稳 定,或其变化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对其中一要素(如流量)停测一时期再施测 的测停相间的测验方式。 ---- 水文调查: 为弥补水文基本站网定位观测的不足或其他特定目的,采用 勘测、调查、考证等手段进行收集水文信息的工作。
断面流量计算示意图
2 部分面积计算
中间部分面积按梯形面积公式计算:
Wi

1 2 (Hi-1

工程水文第3章课件

工程水文第3章课件

Q
Qt
Qt+△t 0
Qt t
Qt
e
t Kg
t
t +△t
t
地下水时段退水方程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六:二点 五十分。
确定Kg的方法
方法1:根据地下水退水曲线上每隔△t
的流量值Q(t)、Q(t+△t),可算出
Kg
t ln Q(t) ln Q(t t)
取若干计算值的平均值作为流域的Kg。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六:二点 五十分。
N
地表径流
B
A
地下径流
地表径流停止点
地下径流分割示意图
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六:二点 五十分。
三、土壤含水量
土壤含水量是表示包气带土壤湿润程度的物 理量,土壤保持水分的最大量称为田间持水量。
田间持水量与凋萎含水量的差值称流域蓄水容 量(Wm )。土壤含水量与前期降雨有密切关系,
可以用参数 前期影响雨量(Pa )来反映。
已知 Pa = 58mm P ΣP ΣR R 50 50 18 18 30 80 38 20 25 105 63 25 25 130 88 25
18 38 63 88
R(mm)
第三十七页,编辑于星期六:二点 五十分。
3、简化的降雨径流相关图
降雨径流
关系也可采用
简化形式,以
Pe+Pa为纵坐标 ,R 为横坐标
第四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六:二点 五十分。
A+Pe
R = Pe + W0 - Wm
△W =PWe m-W0
Wm
A
W0 0
R= Pe – △W流=域Pe蓄–(水W容m –量W曲0 ) 线
第四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六:二点 五十分。

《工程水文学》(第4版)第5章 水文预报PPT课件

《工程水文学》(第4版)第5章 水文预报PPT课件
已知下游断面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Q=f(Z下))、上游断面的水位-面积曲线 (A上=f(Z上))、收缩断面的水位-面积关系曲线(Ac=f(Z下)),用试错法建立壅水 后围堰上游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步骤如下:
(1)分级定流量值,查Q=f(Z下)曲线得相应的Z下值。 (2)由Z下值查Ac=f(Z下)曲线得相应的Ac值。 (3)由Q和Ac值计算vc和acvc2/2g值。 (4)假定上游壅水高度ΔZ’,按Z上+ ΔZ’值查A上=f(Z上)曲线,得相应的A上值。
某时刻上游站的水位(流量)预报一定时间后下游站的水位(流量)。 河道相应水位(流量)预报的基本关系式:
某上下游站同位相水位示意图
2、河段洪水预报
2)洪峰水位(流量)预报 对于区间来水比例不大、河槽稳定的河段,若 没有回水顶托等外界因素影响,那么在上、下游站 相应水位(流量)过程线上,可以找到相应的特征 点:峰、谷、涨落洪段的反曲点等,利用这些相应 特征点的水位(流量)即可制作预报曲线图(如下 图所示)。
水利部水文局水文情报预报中心
二、短期洪水预报
短期洪水预报包括降雨径流预报、河段洪水预报以及考虑实时修正的实时洪水 预报。
降雨径流预报是指按降雨径流形成过程的原理,利用流域内的降雨资料预报出 流域出口断面的洪水过程。
河段洪水预报是指以河槽洪水波运动理论为基础,由河道上游断面的水位、流 量过程预报下游断面的水位和流量过程。
三、施工洪水预报
2、分期围堰明渠截流期水位、流量预报
(1)龙口上、下游水位和流速极限预报 龙口过水断面的水流要素一般都按水力学中的宽顶堰计算,并分为自由出流
和淹没出流两种情况。相关计算公式可参阅水力学有关书籍。 (2)初蓄期的水库水位与出流量预报 围堰合龙后,工程进入初蓄期,边施工边蓄水,坝前蓄水陡增,水位上升。

[讲义]大学课本《工程水文学》设计年径流量章节精讲讲义(110页 附例题)PPT

[讲义]大学课本《工程水文学》设计年径流量章节精讲讲义(110页 附例题)PPT

b. 设计年的径流量过程线等于缩放倍比Ky乘以典 型年的逐月的平均流量(为已知),即得设计年径 流量过程线。
平水年 Q平 Q0 枯水年 Q枯 (0.1~0.2)Q0 丰水年组 枯水年组
250 200 150 100 50
0
17:54
年平均流量过程线图
1971 1974 1976 1978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设计保证率:反映对水利资源利用的保证程 度,即工程规划设计的既定目标不被破坏 的年数占运用年数的百分比。
四、设计年径流计算的内容
基本资料的收集和审核 年径流量频率计算 确定年径流在年内的分配过程 成果合理性检查
17:54
第二节 长系列下设计年径流计算
一、水文资料的三性审查 可靠性审查 一致性审查 代表性审查
推求年月径流系列的任务和目的:
年月径流分析计算是研究年径流的年际变化 及年内的分配规律,预估未来水资源工程运用期 间的径流变化(来水)情况,为合理确定工程规 模和确定水资源利用效益提供科学的依据。
其设计标准用保证率表示,用以反映水资源 利用的保证程度。即水资源工程规划设计的目标 不被破坏的年数占运行年数的比值。
(1) 确定计算时段:
计算时段的选择与水资源工程的主要功 能有关,如:
◆ 灌溉工程一般取灌溉期或灌溉期内的主 要需水期作为计算时段;
◆ 以发电为主的水电工程一般取枯水期或 年作为计算时段。
17:54
(2)设计时段径流量的计算 A. 频率计算:
根据历年逐月径流量资料,统计各年 的计算时段的径流量,组成一样本系列;
17:54

工程水文第4章水文统计的基本知识精品PPT课件

工程水文第4章水文统计的基本知识精品PPT课件
P(A/B)=P(B/A)P(A)/ P(B)
=0.3×0.1 / 0.2
=0.15
第三节 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
一、水文随机变量 随机变量是表示随机试验结果的数 量表示。水文随机变量一般指水文特征 值,如水位、流量、雨量等,属连续型 随机变量。
二、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随机变量的取值x与其概率P 的对应关系,
二、概率
随机事件A在试验结果中可能出现也可 能不出现,但其出现可能性的大小的数量标 准就是概率。
古典概率表达式
P(A) m n
三、频率
水文事件不属古典概型事件,只能通过
试验来估算概率。设事件A在n次试验中出 现了m次,则称
W (A)
m n
为事件A的频率。
试验者 蒲丰 皮尔逊 皮尔逊
掷币试验出现正面的频率表
称为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水文统计学研究随 机变量的取值大于某一个值的概率
F(x)=P(X>x)
称此为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函数或概率 分布曲线。
x
1100
某雨量站的年雨量分布曲线
1000
900
800
700
0.2
0.4
0.6
0.8
(((1()23)4)年)年P雨P(雨(量X量X>超小≤x过)于9x=08)000m0=.mm1的m0的的.概1设概的率计率设值计x值x
P(P(PX(>Xx>X9=>08009x)09))5=m==m01.0-2.502.1= 0.9 P(X≤x 8=007)20=m1m-0.52=0.48
1.0
P(X > x)
函数f(x)=-F ’(x)为概率密度函数,
简称为密度函数或密度曲线。
f(x)
f(x)dx

工程水文学课件

工程水文学课件
实际工作中,这三种方法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工程水文学中的水
文计算与水文预报都有预报的性质,但因预见期长短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
法,水文预报通常只能预报几天的来水情况,此时必然性起主要作用,随着
预见期的增长,所研究的水文现象影响因素更为复杂,此时必然性退居次要
,偶然性增加,要求用统计的方法进行概率预报。概率预报不同于实时预报
布,从而得出工程规划设计所需要的设计水文特征值。
(3)地理综合法:根据气候要素及其他地理要素的地区分布特点
,分析受其影响的某些水文特征值的地区分布规律,一般用等值线图或地区
经验公式表示(如多年平均年径流深等值线图,洪水地区经验公式等)。利
用这些等值线图或经验公式,求出观测资料短缺地区的水文特征值。
有冷锋、暖锋之分。
天气(Weather):某一时间某一地区的大气状态,这种大气状态是各种气
候要素的综合表现。
气象(Meteorology):大气中的冷、热、干、湿、风、雨、雪、霜、雾、
雷电、光等各种物理状态和现象的总称。
气候(Climate):某地区多年天气状况及变化特征的综合。
暴雨(Storm):降雨强度和量均相当大的雨。1h内雨量等于或大于16mm,
水系(河系)(Water system):由河流的干流和各级支流,流域内的湖泊
、沼泽或地下暗河形成彼此连接的一个系统。
河网密度(Drainge density):流域内干支流总河长与流域面积的比。
河流(River):在明渠中,受地表水和地下水补给,或受径流调节补给,
经常或间歇地沿着狭长的凹地或岩洞流动的水流。
工程水文学课件1
第一章 绪论
本章重点名词解释

工程水文学第二章课件

工程水文学第二章课件

降雨等进行预测。
• 2.3.4、流域平均雨深的计算 • 算术平均法:当流域内雨量站分布较均匀,地形起伏变化 不大时,可用算术平均法求得流域上的平均降水量:
p1 p 2 Pn 1 n
P1……Pn — 各雨量站同时期内的降水量,mm;
2.3.2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
降水量的年内、年际变化 降水量的年内分配很不均匀,主要集中在春夏季,例如长江以南
地区,3~6月或4~7月雨量约占全年的50~60%;华北、东北地区,
6~9月雨量约占全年的70~80%。 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很大,并有连续枯水年组和丰水年组的交替。 年降水量越小的地方往往年际间变化越大。 降水量的年内分配很不均匀,主要集中在春夏季,例如长江以南
• 2.3.3 降水量的观测 为了掌握各地降水的变化,水文气象部门设立了大 量的雨量站 、气象站 、水文站观测降水,每年汇总。 整编、刊印或存入水文数据库,供各部门应用。降水观
测有多种方法:
(1)雨量器 :是最简单的测雨器,分时段人工观测。
(2)自记雨量计 :随时间连续记录承雨器收集的累积降
水量。
在地形图上绘出流域的分水线,用求积仪量出分水线包围
的面积,即流域面积,以Km2计。
2、流域长度basin length
从流域出口到流域最远点的流域轴线长度,km计。 3、流域形状系数 流域的平均宽度B和流域长度LA之比。即:K=B/LA
2.2.3、流域的主要特征 (三)流域自然地理特征
★ 地理位置:处的经纬度
第二章 水循环及径流形成
• §2.1 水循环及水量平衡
• §2.2
河流与流域
• §2.3 降水 • §2.4 蒸发 • §2.5 下渗 • §2.6 径流及径流形成过程

第五章 水文预报 工程水文学ppt课件

第五章 水文预报  工程水文学ppt课件

§5.1.2 水文预报的分类
➢ 沙情预报:沙情预报则是根据河流的水沙相关关 系,结合流域下垫面因素,预报年、月和一次洪 水的含沙量及其过程。
➢ 水质预报:预测河流中污染物迁移转化的时空变 化过程。
➢ 施工水文预报:在工程施工期间要进行的特殊预 报项目。
§5.1.2 水文预报的分类
2.按预见期的长短,水文预报可分为 短期水文预报:主要由水文要素作出的预报。 中长期水文预报:包括气象预报性质在内的水文预
根流量演算方法。
§5.2 短期洪水预报
• 短期洪水预报的分类: • 河段洪水预报:以河槽洪水波运动理论为基础,
由河段上游断面的水位、流量过程预报下游断面 的水位和流量过程。 • 降雨径流预报:按降雨径流形成过程的原理,利 用流域内的降雨资料预报出流域出口断面的洪水 过程。
§5.2.1 河段中的洪水波运动
§5.2.4 流量演算法
• (1) 基本原理 • 河段流量演算是由以下两个基本公式组成: • 河槽时段水量平衡方程
• •
1 2 ( Q 上 ,1 Q 上 ,2 ) t 1 2 ( Q 下 ,1 Q 下 ,2 ) t S 2 S 1 S
• 若当河段内有区间入流量q,将q值并入到上断 面的入流量中进行演算,即q:Q'上Q上
§5.2.2 相应水位(流量)法
• 2.无支流河段的相应水位预报 • 在制定相应水位法的预报方案时,要从实测资
料中找出相应水位及其传播时间是比较困难的。 一般采取水位过程线上的特征点,如洪峰、波谷 等,作出该特征点的相应水位关系曲线与传播时 间曲线。
§5.2.2 相应水位(流量)法
• ⑴简单的相应水位法 • 在无支流汇入的河段上,若影响洪水波传播的
§5.2.2 相应水位(流量)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4
第一章 绪论 → 1.2 工程水文学的研究对象及其作用
1/2
水文学(Hydrology)是一门研究水在自然界中运行、 变化和分布规律的科学。
水文学
水文气象学 水文地质学 地表水文学
河川水文学 湖泊水文学
海洋水文学 陆地水文学
冰川水文学 沼泽水文学
应用于实际工程的水文学称为工程水文学,包括 有关控制或利用河川和海洋资源所建造的工程,其规 划、设计、施工与运行管理所需要的水文学的知识。
黄河入海口
二、我国水资源总量
1、地表水资源量
年平均径流总量:27115亿立方米,折合年平均径流 深284mm;近20年统计最高年份与最低年份径流相差25% 以上。
年平均入海量17243亿立方米,约占全国河川径流总 量的63%,呈逐年减少之势。
我国有许多国际河流,年出境水量为6057亿立方米, 占全国总量的27%;流进境内水资源量为172亿立方米。
狭义的水资源:指人类在一定的技术经 济条件下能够直接使用的淡水。
.
4
第一章 绪论 → 1.1 我国的水资源概况
2/6
地下
大气
山河
海洋
自然界 中的水
湖泊
冰川
沼泽
冰川:
.
6
湖泊:
.
7
大气:
.
8
沼泽:
.
9
沼泽:
.
10
地下:
贵州安顺 地下暗河
.
11
地下:
趵突泉
.
12
山河:
长江
.
13
山河:
1/6
一、世界水资源存在形式及比例
地球的总储水量约1386×10^7亿立方米,其中 海洋水为1338×10^7亿立方米,约占全球总水 量的97%。人类主要利用的淡水约35×10^7亿 立方米,在全球总储水量中只占2.5%。
广义的水资源:指人类在一定的技术经 济条件下能够直接或间接使用的地球 上的各种水体。包括海洋、地下水、 冰川、河流等各种水体的总称(气态, 液态,固态)
3/6
水文循环
l 定义:存在于地球上各种水体中的水,在太阳辐射与地心 引力的作用下,以蒸发、降水、入渗和径流方式进行的往 复交替的运动过程,称为水文循环或水循环
l 分类:大循环--海陆之间的水文循环
小循环--海洋或陆地局部的水文循环 l 自然界水循环的意义:
水的可更新性。 水具有自身净化作用。 水存在的形式多样性,分布的广泛性,时空变化的随机性, 水资源的分配的巨大差异性。
工程水文学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水文基础知识 第三章 水文资料的收集 第四章 水文统计 第五章 设计年径流分析计算 第六章 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 第七章 径流调节计算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1.1 我国的水资源概况 1.2 工程水文学的研究对象及其作用 1.3 水文现象的特点与水文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绪论 → 1.1 我国的水资源概况
水量平衡
水量平衡原理: 自然界中的水分不停的运动与循环只是其形态和存在场所
的改变,既不会自消自灭又不会无中生有,就全球而言, 水的数量保持着平衡。 陆地:多年降水量等于多年蒸发量与入海径流量之和
海洋:多年蒸发量等于多年降水量与入海径流量之和
陆地水量平衡: PL = EL + RL 海洋水量平衡: Po + RL = Eo
PL 、Po--陆地、海洋的多年降水量 EL、Eo--陆地、海洋的多年蒸发量 RL----陆地多年入海径流量 两式相加:PL + Po = EL + Eo
全球水平衡(数据来自John Mbugua et al,1995)
.
35
2.2 河流、流域与分水线
1、河流的形成和分段 河流——汇集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的水道 l 河水流经的谷地称为河谷。 l 河谷底部有水流的部分为河床。 l 脉络相通的大小河流所构成的系统为水系(或河系)。
第一章 绪论 →1.3 水文现象的特点与水文学的研究方法
确定性规律 偶然性规律 区域性规律
成因法
随机现象 概率论和 数理统计
区域性方法
1/1
第二章 水文基础知识
2.1 水循环与水量平衡 2.2 河流、流域与分水线 2.3 降水 2.4 蒸发与下渗 2.5 径流 2.6 径流的度量方法
2.1 水循环与水量平衡
一般天然河流,按照河谷和河床的情况,冲淤程度, 水情变化等特点,分为:
河源
上游
中游
下游
河口
河源
上游
中游
河口
下游
黄河分段示意图.ຫໍສະໝຸດ 382、河流的基本特征
河流 断面
河流 比降
河流的 基本特征
河流 长度
l 河流长度——从河源到河口的距离。 l 河流比降——单位长度河段的落差。
i H 2 H 1 /l H /l
整理 分析
观测
主要 任务
掌握
内容包括:
收集
水文现象变化规律 水文资料的测验和收集方法
水文资料的整理、分析、 统计和计算方法
2/2
航运
水资源
河川 资源
淡水养殖
水能资源
石油 天然气
海洋 资源
海洋运输 港口航道
渔业
我国的河川和海洋都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有待于我们去综合 开发和利用。所有的这些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都需要我们进行相 应的工程建设,工程水文学是我们利用地球丰富资源的基础。
长江三峡
大运河
.
28
三峡水库
世界最大水利枢纽中国长江三峡水库大坝二00三年六月一日 上午下闸蓄水成功。十五天后,三峡库区水位将达到135米高程。
2009年8月29日,长江三峡三期工程枢纽工程达到正常蓄水(175米水位)。 正常蓄水(175米水位)验收是三峡工程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是三峡工程按照设 计规模全面建成的重要标志。
i —— 河底或水面比降。
H2, H1 —— 河段上游端和下游端水面或河底的高程。
l —— 河段长度。
H —— 水面或河底落差。
6/10
3、山区与平原河流的一般特性
l 山区河流 流经地势高峻、地形复杂的山区。 受水流不断的纵向切割和横向拓宽,河谷断面形成发育 不完全的“V”字和“U”字形。
.
20
3、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矿产资源分布不匹配
.
21
全国660个城市中,有近400个城市缺水, 全国城市年缺水量为60亿立方米左右。全 国有山西、重庆、天津、陕西、河南、贵 州、四川、北京、山东等9个省(直辖市) 人均用水量小于300立方米;其中山西、 重庆、天津不足200立方米。
.
22
.
23
.
15
2.7万亿 m3
水资源总量 2.8万亿m3
河川径流
地下水
0.1万亿m3
.
16
三、我国水资源特点
1、水资源总量较丰富,人均拥有水量少

.
17
2、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
.
18
.
19
连续最大四个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百分数
连续最大四个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 70%以上地区
年内年际分配不匀,旱涝灾害频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