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图洛书中的数学纳音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关于[河图洛书的数学奥秘(三)]的字幕

关于[河图洛书的数学奥秘(三)]的字幕
它就具有这种幻方的基本性质,幻方的基本性质每一横行,每一竖列和两条对角线,每一组四个数之和都相等。每一横行,每一竖列和两条对角线,每一组四个数之和都相等。都相等,这四个数之和等于多少呢?就是我们可以用刚才我所介绍的那个幻方常数的计算公式:×4×(1﹢42),1+16=17,17× 4×1/2 = 34。×4×(1﹢42),1+16等于17,
如果我们为了更进一步地熟练地运用这个四句口诀,来构造所有的这个奇数阶幻方,我们再来体验一下,7阶幻方怎么构成。方法是完全一样的,我们看一下就行了。这就是用“太一巡行法”
构造的7阶幻方的图。根据口诀“一居下中”,就是在这个七七的方阵当中,移了7次位置,在下一行的正中。就是从这个地方开始。“右下斜行”,还是按照刚才这个规律,实际上我们就重复这样的一个路线。到这个位置,出外了转内这个2在这里,
11、12、13、14、15。到下一步,16应该在这个位置,这个位置应该是对应的,是这样一个位置,这个位置被,有数占据,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这也是遇阻情况之一,也可以理解为就是“遇阻”,怎么办呢?升一格到这个位置。再右下斜行,就到这个位置。
出外了转内,所以17在这里。再右下斜行,在这个位置,出外了,转内,所以18在这个位置。然后右下斜行,不变,18、19、20。好,再往前走,有数占据,理解为“遇阻”。就升一格,21在这个位置。右下斜行,22在这,
具体做法就是这样的,李光地是把这个4的平方数,就是16了,就是从1到16,这16个数有两种排列方法,第一种排列方法,“以十六数自左而右、自上而下列之”就是从左而右,自上而下列之。这就是李光地他的原话,
就这样表述的。“以十六数自左而右、自上而下列之”。就是这样,这样排列。1到16自左而右,自上而下列之。就是1、2、3、4、5、6、7、8、9、10、11、12、13、14、15、16这样排列。

河图洛书中的数学(纳音)模板.ppt

河图洛书中的数学(纳音)模板.ppt

最新.课件
6
• 五行之数:五行之数 即五行之生数,就是
水一、火二、木三、 金四、土五,也叫小
衍之数。一、三、五、
为阳数,其和为九,
故九为阳极之数。二、
四为阴数,其和为六,
故六为阴之极数。阴 阳之数合而为15数, 故化为洛书则纵横皆 15数,乃阴阳五行之 数也。
最新.课件
7
• 大衍之数:大衍之数 50即五行乘土之成数 10;同时也是天地之
83+34+48=67+72+26。 递变为三位数依然相等,即
438+384+843=276+762+627。从下向上递数依然成立,即
834+348+483=672+726+26最7新….课…件 以此类推
14
• (5)43^2+38^2+84^2=27^2+76^2+62^2… …以此类推;
• (6)“卍”字形上的五个数字之和为25。
四、九为友,五、十同德。
正是万物生存之数。所以
甲己合为一、六共宗,乙
庚合为二、七同道,丙辛 合为三、八为朋,丁壬合 为四、九为友,戊癸合为 五、十同德。十天干经交
合之后,化为天干交合之
五行,将河图五行之体化 为天干五行之用。
最新.课件
9
• 六甲纳音之数:天
地之数55加上五行
之数5,合化为60
甲子五行纳音之数。
中央:五个白点在内,十个黑点在 外,表示时空奇点(明堂), 五行为土。
最新.课件
4
• 天地之数:河图共有10个数,1, 2,3,4,5,6,7,8,9,10。 其中1,3,5,7,9,为阳,2、 4、6、8、10、为阴。阳数相加 为25,阴数相加得30,阴阳相 加共为55数。所以古人说:"天 地之数五十有五",即天地之数 为55,"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河图洛书的传说与详解

河图洛书的传说与详解

河图洛书的传说与详解静心池关于河图洛书的研究,古今著作引经据典数不胜数。

但要说把河图洛书真正看懂的少之又少。

如常说的,1.6水、2.7火、3.8木、4.9金、5.10土,只是字面解释。

看河图,通言的都是正五行,而真五行纳音出自河图没有一部书谈及。

甲己子午九用了几千年都说是納音数,究竟河图3.8木、2.7火、5.10土、4.9金、1.6水、除方位四时外还藏有什么真义?杨雄納音太玄数,假借是否反映納音的真实?納音名究竟是根据什么命名?太极图阴阳鱼、阴根阳根究竟代表什么?研究这些问题,穿新鞋走老路是行不通的,照搬旧书本毫无益处。

<一>河图真意:中国文化源于太极八卦、河图洛书。

中国易学象数理一体,符号是多元的,这就形成流派。

直到现在各派均说自己是正宗,我看谁也称不上正宗,所谓正宗必须知道图书的真意,而后才是应用。

河图的真意是什么?河图的本质是揭示生命起源的天书。

生命诞生演化首先要有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河图告诉人们,生命源于海洋,母为坤,坤腹有羊水,孩子是在羊水中成形的,河图设水为1,以北方象之。

有水没有温度生物不能衍化,植物没有火没有光合作用不能生长,河图设火为2,以南方象之。

生命有水火还需营养物质,木是食物,河图设木为3,人不是软体动物,成形需要骨架支撑,河图设金为4,以西方象之。

大地为坤,坤为生命立足之地,河图设土为5,以中央四隅象之。

河图1水.2火.3木.4金.5土为生数。

有生应有成,万物乘于土,1.2.3.4.5生数各加5数得6.7.8.9.10成数。

1.6水、2.7火、3.8木、4.9金、5.10土由此得名。

术数家用天干代替:<1>从中土起甲依次顺行,1.6谓之甲己合土。

2.7谓之乙庚合金,3.8谓之丙辛合水,4.9谓之丁壬合木,5.10谓之戊癸合土。

<2>用天干配四时,甲乙东方木,丙丁南方火,戊己中央土,庚辛西方金,壬癸北方水。

<二>河图有正五行与真五行之别。

象数疗法基础:中华文明的源头『河图』——象数追根溯源!

象数疗法基础:中华文明的源头『河图』——象数追根溯源!

象数疗法基础:中华文明的源头『河图』——象数追根溯源!河图是上古时代汉族神话传说中伏羲通过黄河中浮出龙马身上的图案,与自己的观察,画出的“八卦”,而龙马身上的图案就叫做“河图”。

八卦源于阴阳概念一分为二,文王八卦源于天文历法,但它的“根”是《河图》。

▌河图出世伏羲对日月星辰,季节气候,草木兴衰等等,有一番深入的观察。

不过,这些观察并未为他理出所以然来。

一天,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黄河中忽然跑出了“龙马”,也就是这一刻,他突然发现自己正处于一种强烈的精神震撼之中,深切地感到了自身与所膜拜的自然之间,出现了一种莫名其妙的和谐一致。

他发现龙马身上的图案,与自己一直观察万物自然的“意象”心得暗合,就这样,伏羲通过龙马身上的图案,与自己的观察,画出了“八卦”,而龙马身上的图案就叫做“河图”。

在“山海经”中说“伏羲得河图,夏人因之,曰《连山》”。

伏羲八卦源于阴阳概念一分为二,文王八卦源于天文历法,但它的“根”是《河图》!《易·系辞传上》:“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汉·孔安国:“《河图》者,伏羲氏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

《洛书》者,禹治水时,神龟负文而列于背,其数至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类。

”唐·孔颖达《正义》:“《河图》有九篇,《洛书》有六篇。

孔安国以为《河图》则八卦是也,《洛书》则九筹是也。

”出图:传说伏羲时,黄河里出了一匹神马,背上画着图,伏羲就照着此图,画出了八卦。

河,指黄河!洛出书:传说夏禹治水时,洛水出了个神龟,背上刻有文字,大禹就照此写出了《洪范·九筹》(治国的九种大法)。

《尚书·洪范》:“天乃赐禹洪范九筹。

”圣人则之:指伏羲依(效法)《河图》画出了(得到了)八卦图,夏禹依(效法)《洛书》写出了(得到了)《洪范·九筹》!《河图》《洛书》,过去认为很神秘,在今天看来,它们实际上只是数学中一个分支,通常叫它为幻方或魔方。

关于[河图洛书的数学奥秘(二)]的字幕

关于[河图洛书的数学奥秘(二)]的字幕

关于[河图洛书的数学奥秘(二)]的字幕:今天讲的是河图洛书探秘之河图洛书的数学奥秘(二)河图洛书的数学奥秘。

刚才讲到这个河图洛书的数字构成原理,又讲到第二个问题就是用洛书原理构造所有的奇数阶幻方用洛书原理,构造所有的奇数阶幻方。

因为洛书是三阶幻方,洛书的这个数字构成过程有规律。

把这个规律加以普遍化,可以构成所有的奇数阶幻方。

刚才所介绍的这种方法对易嵌入法九子NN斜排,中间取方,上下对易,左右相更,四边嵌入。

就是“九子NN斜排,中间取方,上下对易,左右相更,四边嵌入。

”这种方法就叫做“对易嵌入法”。

通过这个对5阶幻方的演示,我们看到这个每边为5的这个正方形方阵。

它这形成过程当中,用这种方法形成的过程当中,关键的问题,我们是把这个中间取得那个方阵之外的一组数看成一个板块,这一点非常重要。

上下对易——两个板块,上下两个板块,整体对易,左右相更——左右两个板块整体相更。

四边嵌入——四边四个板块整体嵌入。

所谓“上下对易”,是两个板块,上下两个板块,整体对易,“左右相更”,是左右两个板块整体相更。

“四边嵌入”,是四边四个板块整体嵌入。

那就是把这个中间取定的正方形方阵之外的每一个三角形的板块,作为一个整体看待,一同移动,整体推进,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这就是我所介绍的这种方法,这是关键的一点。

刚才构成的那个5阶幻方,幻方常数等于65。

这只是这个许许多多的5阶幻方的一种,因为5阶幻方有很多很多种形式。

这里顺便说一下,就是这个幻方常数怎么样计算的?是怎样计算出来的?这里面有一个公式幻方常数用Pn表示 Pn=n(1+n2)如果幻方常数用Pn表示,那就是Pn=n(1+n2)。

这个5阶幻方,具体到5阶幻方,那就是:5阶幻方:P5=×5×(1﹢52)1﹢52=26 26×5=130130×1/2=65P5=×5×(1﹢52),1﹢52就是26。

乘5呢(等于)130,然后再1/2就是65,所以这是一个基本公式,就是计算幻方常数的基本公式。

纳音五行的推导原理

纳音五行的推导原理

纳音五行的推导原理一、纳音数是天地之间的距离五行数有三种:生数、壮数、老数。

大家经常用的数多为生成之数,就是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类的。

生成之数,多用于河图。

然而五行除了生数、壮数两种之外,还有老数,也就是纳音之数。

纳音的五行数都是奇数,也就是阳数。

纳音数为老,多用于断正常的老死比较灵验。

断灾祸而亡不甚灵验。

纳音数是天干与地支之间的距离。

纳音出于纳甲,纳甲出于月相!第一八卦纳天干第二八卦纳地支第三推导过程将干支(天干A,地支B)中的地支B换成六子卦(乾坤二父母卦不用),再将六子卦转换成天干C,再数从A到C的序数,如果AC重合,则为1。

如癸亥,亥属于兑卦,兑卦纳甲为丁,癸亥中的癸到丁的距离为:癸到癸为1,癸到甲为2,癸到乙为3,癸到丙为4,癸到丁为5,也就是天干到地支的距离是5,5对应的老数查表为水,故而癸亥的纳音是水。

再如丙寅,寅属坎卦,坎卦纳甲为戊,丙寅中的丙到戊的距离为丙1,丁2,戊3,即丙到戊的距离,也就是天干到地支的距离是3,3对应的老数是火,所以丙寅的纳音是火。

再如辛丑年,丑属于巽卦,巽卦纳甲为辛。

辛到辛得距离为一,故而辛丑的老数为土,即为纳音土。

附、《五行大义.纳音数》纳音数者.谓人本命所属之音也.音.卽宫商角徴羽也.纳者.取此音.以调姓所属也.乐纬云.孔子曰.吹律定姓.一言得土曰宫.三言得火曰征.五言得水曰羽.七言得金曰商.九言得木曰角.此并是阳数.凡五行有生数.壮数.老数三种.木.生数三.壮数八.老数九.火.生数二.壮数七.老数三.土.生数五.壮数十.老数一.金.生数四.壮数九.老数七.水.生数一.壮数六.老数五.管辂云.土老数一者.土为万物之主.一切归之.所以一也.三才交而人理具.火之为德.取三才之义.故老数三.水.上应五星.下同五藏.故水老数五.金配七曜.故金老数七.木.在天为九星.在地为九州岛.在人为九窍.故木老数九.先生数.次壮数.后老数.纳音论其本命.故以终数言之.此释犹为未尽.夫万物皆禀五常之气.化合而生.物生之后.必至成壮.成壮之后.必有衰老.故有三种义.为人之道.自壮及老.莫不本乎礼义.而以立身.然存礼义者.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今既论纳音人之所属.非人莫能行其礼义.故以终老之数.礼义明之.一言得土者.土以含弘德厚.位高为君.君为民主.主则无二.唱始之言.故数一也.三言得火者.火既主礼.孝敬为先.不敢弃所生之德.故其数三.从木数也.水居阴位.人臣之道.土能制水.如君制臣.纵之则行.壅之则止.水不自专.故从土数五也.金既主义.义是夫妻之道.妻无自专.有从夫之义.火为金夫.故用火数七也.木主仁孝.金能尅木.宗庙之象.式经云.金为骸骨.木为棺椁.此明金木为鬼神之事.以敬事.故木从金数.故数九也.一示君德.二顺父母.三表臣节.四敬从夫.五事鬼神.此则礼义备.而人事毕矣.故纳音数用之.纳音者.子午属庚.震卦所直日辰也.丑未属辛.巽卦所直日辰也.寅申属戊.坎卦所直日辰也.卯酉属己.离卦所直日辰也.辰戌属丙.艮卦所直日辰也.己亥属丁.兑卦所直日辰也.一言得土者.本命庚子.子属于庚.数之.一言便以得之是也.三言得火者.本命丙寅.寅属于戊.从丙数至戊.凡三是也.五言得水者.本命壬戌.戌属于丙.从壬数至丙.凡五是也.七言得金者.本命壬申.属于戊.从壬数至戊.凡七是也.九言得木者.本命己巳.巳属于丁.从己数至丁.凡九是也.六十甲子.例皆如是.支属八卦为纳音者.皆以次而取对冲.如子午属庚.子午相对冲也.余例悉然.夫阳施阴化.故受气定形.皆资于阴阳.以养成之.是以人之所属.皆以阳数言也.所以子午属庚之例者.干为父.坤为母.共有六子.故曰.干将三男震坎艮.坤将三女巽离兑.阴阳相生.故就干索女.就坤索男.所以干一索而得巽.曰长女.再索而得离.曰中女.三索而得兑.曰少女.坤一索而得离.曰长男.再索而得坎.曰中男.三索而得艮.曰少男.甲是阳干之始.干下三爻取之.壬是阳干之末.干上三爻取之.乙是阴干之始.坤下三爻取之.癸是阴干之末.坤上三爻取之.余有六干.阳付其男.阴付其女.甲乙之后.次于丙丁.故以丙付少男艮.以丁付少女兑.丙丁之后.次于戊己.故以戊付中男坎.以己付中女离.戊己之后.次于庚辛.故以庚付长男震.以辛付长女巽.所以从少而付老.自小及大.从微至着故也.付干既讫.次付其支.震为长子.故其卦.初九得干之子.九四得干之午.震干庚.故子午属庚.巽为长女.子后次丑.故其卦.初六得坤之丑.午后次未.六四得坤之未.巽干辛.故丑未属辛.坎为中男.丑后次寅.其卦.初六得干之寅.未后次申.六四得干之申.坎干戊.故寅申属戊.离为中女.寅后次卯.故其卦.初九得坤之卯.申后次酉.九四得坤之酉.离干己.故卯酉属己.艮为少男.卯后次辰.故其卦.初六得干之辰.酉后次戌.六四得干之戌.艮干丙.故辰戌属丙.兑为少女.辰后次己.故其卦.初九得坤之己.戌后次亥.九四得坤之亥.兑干丁.故己亥属丁.六子取干.则乾坤之.余取支.竝从乾坤而得.阳取于干.阴取于坤.皆受于父母.故六子并主十二辰.人之纳音.皆所继焉.甲乙壬癸.不为纳音者.以属乾坤故也.或问曰.六子用干.则取父母之不用者.用支.则竝同于父母者.何.答曰.干.是阳也.阳体奇.故正得一往分用.支.是阴也.阴体偶.故以再往用之.又复龟则用日.是以正求于干.故发兆分为十分.筮则用辰.正求于支.是以飞伏六爻.竝论十二支.虽复体不兼要.须相配以明义.干为尊.故不得不先设.而后求支.筮虽不正用干.亦须干助.以显其趣.犹如龟判十二支.兆体虽无支象.必约而论之.筮虽阙三甲.三壬.三乙.三癸.亦约虚以求实.且设干往.先从父母而为始.后及六子.以甲付干.以乙付坤.以丙付艮.以丁付兑.以戊付坎.以己付离.以庚付震.以辛付巽.历八卦讫.壬还到干.次癸还到坤.十干所在六爻.乾坤位尊.取其始末理.然体各得二.干支既当爻正用.故卦别皆备.阳卦取其阳支.阴卦取其阴支.四卦同阳.四卦同阴.非正同于父母.当伏羲画八卦.为三爻.备天地人.所以分干卦.别取三.乾坤居始.故取甲乙.后神农重之以为八.纯子有重来之理.所以卦六干竝同.父母无二之义.故后卦取乎壬癸.其甲乙壬癸各少三者.皆排在虚用之中.不全无者.阴有从阳之义.。

关于[河图洛书的数学奥秘(二)]的字幕

关于[河图洛书的数学奥秘(二)]的字幕
“太一者,北辰之神名也。居其所曰太一,常行于八卦日辰之间,曰天一,或曰太一。出入所游息于紫宫之内外,其星因以为名焉。天一下行,
犹天子出巡狩省方岳之事,每率则复太一。下行八卦之宫,每四乃还于中央。中央者,北辰之所居,故因谓之九宫。天数大分,以阳出,以阴入,阳起于子,阴起于午。是以太一下九宫,从坎宫始。”——东汉·郑玄《周易乾凿度》注释“太一者,北辰之神名也。居其所曰太一,常行于八卦日辰之间,曰天一,或曰太一。出入所游息于紫宫之内外,其星因以为名焉。天一下行,犹天子出巡狩省方岳之事,每率则复太一。下行八卦之宫,每四乃还于中央。中央者,北辰之所居,故因谓之九宫。天数大分,以阳出,以阴入,阳起于子,阴起于午。是以太一下九宫,从坎宫始。”
就好像是他到四方去巡行,就按照这么一个路线来走,明朝有人把太一巡行的路线,画成一个图叫“洛书符”。就是我拿着这样一个图。这个图叫“洛书符”,它就是一个一笔画的图,一笔画的图,
从一开始,就是从这个一开始顺着这个线往前走,第二步到二这个位置,然后第三步是到三那个位置,然后到四,到五,中央。然后到六这个位置然后到七、八、九。到九这个地方正好从这出来,这实际上就是个一笔画的画。这个图它就非常形象地
无限延伸,就这延伸,一个方阵接着一个方阵往四面八方延伸,它从一这个位置往右下走,走到这个位置,是下一个方阵的上面的这么一个位置。但是表述的时候,我们还是在一个方阵里表述。所以就把这个位置移到这个上面来。我们发现这个规律,我们才这样来一步步来理解。
所以这个二,除掉方阵之外,我们就把它移到这个方阵之内,和相应的位置,到这。从而再往右下斜行,斜到这个,走到这个位置,又跑到这个方阵以外了。怎么办呢?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右边又一个方阵。虽说到这个方阵了,但是我们表述的时候,还要在这一个方阵来表述,

教你六十甲子纳音数字推演法

教你六十甲子纳音数字推演法

教你六十甲子纳音数字推演法教你六十甲子纳音数字推演法其实关于60甲子纳音五行的推演方法有很多,大致可分为口诀,掌决和数字推演三种方法。

下面介绍的是数字推演法,其余二法另有篇章。

五行纳音推演(一):“纳音之法,‘同类娶妻,隔八生子’,此《汉志》语也。

此律吕相生之法也。

”甲子金之仲(黄钟之商),同位娶乙丑(大吕之商同位,谓甲与乙,丙与丁之类,下皆仿此),故甲子乙丑为“一对夫妻”,五行相同。

隔八,就是干支各隔八位,下生壬申金之孟(夷则之商,隔八,谓大吕下生夷则,下皆仿此)。

壬申同位娶癸酉(南吕之商)。

隔八,上生庚辰金之季。

(姑洗之商,此金三元终,若只以阳辰言之,则依遁甲逆转仲孟季,若娶妻言,则顺转孟仲季也。

)庚辰同位娶辛巳。

(伸吕之商)隔八,下生戊子火之仲(黄钟之徵,金三元终,则左行传南方火也。

)戊子娶己丑,(大吕之徵),生丙申火之孟,(夷则之徵),丙申娶丁酉,生甲辰火之季(姑洗之徵),甲辰娶乙巳(仲吕之徵),生壬子木之仲(黄钟之角,火三元终,则左行传于东方木),如是左行,至于丁巳,中吕之宫,五音一终,复自甲午金之仲,娶乙未,隔八,生壬寅,一如甲子之法,终于癸亥(谓蕤宾娶林钟上太簇之徵)。

上述只要把握六十律吕旋相为宫之法则可:金自西行为始,从甲子起依照“同类娶妻,隔八生子”,按照仲孟季逆行,火—木—水—土,则三十纳音五行全备,五音一终,再行甲午,同理又得另三十甲子纳音五行。

此为纳音五行推演的一个方法。

五行纳音推演(二):按:此法以河图先天“本位生数”(1水2火3木4金5土)为用。

具体步骤:1、查太玄数求和2、用大衍数求差3、除5求商4、查五行数:水1、火2、木3、金4、土55、生之为纳音五行先记“太玄数”:甲己子午9,乙庚丑未8,丙辛寅申7,丁壬卯酉6,戊癸辰戌5,巳亥4。

将两对干支数相加(因两对干支共一纳音)。

然后以大衍之数,去1为体(《考原》曰:“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用49减去此得数后除以5,得一个五行之数,(河图五行数:1水、2火、3木、4金、5土),此数乃该纳音五行之母,所生乃该纳音五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天地之数:河图共有10个数,1, 2,3,4,5,6,7,8,9,10。 其中1,3,5,7,9,为阳,2、 4、6、8、10、为阴。阳数相加 为25,阴数相加得30,阴阳相 加共为55数。所以古人说:"天 地之数五十有五",即天地之数 为55,"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即万物之数皆由天地之数化生而 已。
• 五行之数:五行之数 即五行之生数,就是 水一、火二、木三、 金四、土五,也叫小 衍之数。一、三、五、 为阳数,其和为九, 故九为阳极之数。二、 四为阴数,其和为六, 故六为阴之极数。阴 阳之数合而为15数, 故化为洛书则纵横皆 15数,乃阴阳五行之 数也。
• 大衍之数:大衍之数 50即五行乘土之成数 10;同时也是天地之 数的用数。天地之数 55,减去小衍之数5得 大衍之数50,其中小 衍为天地之体数,大
• 六甲纳音之数:天 地之数55加上五行 之数5,合化为60 甲子五行纳音之数。 十天干之阴阳五行 与万物相交,同气 相求,同声相应各 发出12种声音,无 声无音不计,按河 图北、东、南、西、 中成象五位五行共 60纳音。乃天地五 行声音之数也。
《尚书·顾命》: “越玉、五重、陈宝、
赤刀、大训、弘璧、琬琰在西序;大玉、 夷玉、天球、河图、洛书在东序。”
衍为天地之用数。所 谓"大衍之数50其用 49",就是用大衍之数 预测的占筮之法:以
一为体,四十九为用, 故其用四十又九。
• 天干交合之数:河图之数 十,乃十天干之数也。交 合之数为:一、六共宗, 二、七同道,三、八为朋, 四、九为友,五、十同德。 正是万物生存之数。所以 甲己合为一、六共宗,乙 庚合为二、七同道,丙辛 合为三、八为朋,丁壬合 为四、九为友,戊癸合为 五、十同德。十天干经交 合之后,化为天干交合之 五行,将河图五行之体化 为天干五行之用。
• 万物生存之数:天一生水, 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 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 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 生土,地十成之。所以一为 水之生数,二为火之生数, 三为木之生数,四为金之生 数,五为土之生数。六为水 之成数,七为火之成数,八 为木之成数,九为金之成数, 十为土之成数。万物有生数, 当生之时方能生;万物有成 数,能成之时方能成。所以, 万物生存皆有其数也。
北方:一个白点在内,六个黑点在 外,表示玄武星象,五行为水。
东方:三个白点在内,八个黑点在 外,表示青龙星象,五行为木。
南方:二个黑点在内,七个白点在 外,表示朱雀星象,五行为火。
西方:四个黑点在内,九个白点在 外,表示白虎星象,五行为金。
中央:五个白点在内,十个黑点在 外,表示时空奇点(明堂), 五行为土。
伏羲受河图 《尚书·顾命》伪孔安国传:“伏羲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 其以画八卦,谓之河图。”《礼含文嘉》:“伏羲德合天下,天应以鸟 兽文章,地应以河图洛书,乃则之以作《易》。”《汉书·五行志》: “刘歆以为伏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则而图之,八卦是也。”
• 河图用十个黑白园点表示阴阳、 五行、四象,其图为四方形。 如下:
河图洛书中的数学纳ຫໍສະໝຸດ 演示文 稿优选河图洛书中的数学纳音
伏羲受河图 《尚书·顾命》伪孔安国传:“伏羲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 其以画八卦,谓之河图。”《礼含文嘉》:“伏羲德合天下,天应以鸟 兽文章,地应以河图洛书,乃则之以作《易》。”《汉书·五行志》: “刘歆以为伏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则而图之,八卦是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