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教学设计
议论文写作教案大学

教学对象:大学本科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
2.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提高学生撰写议论文的能力,使其能够独立完成一篇结构完整、论点明确、论证有力的议论文。
教学重点:1. 议论文的结构:引言、论点、论据、结论。
2. 论证方法:事实论证、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
3. 逻辑推理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难点:1. 如何在有限的篇幅内清晰地表达观点。
2. 如何有效地运用论证方法,使论点更有说服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提问或讨论,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写作知识,激发学生对议论文写作的兴趣。
2. 介绍议论文的定义和重要性,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二、讲授新课1. 议论文结构讲解:- 引入:简要介绍背景,引出论点。
- 论点: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 论据:列举事实、数据、实例等支持论点。
- 结论:总结全文,重申论点。
2. 论证方法讲解:- 事实论证:列举具体事实来支持论点。
- 道理论证:引用权威观点、名言警句等来支持论点。
- 举例论证:通过具体实例来证明论点。
- 对比论证:通过对比两种或多种观点、事物来支持论点。
3. 逻辑推理和批判性思维讲解:- 逻辑推理:让学生学会运用归纳、演绎等推理方法。
- 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质疑、分析、评价的能力。
三、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选择一个主题,撰写一篇议论文草稿。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帮助学生完善论文结构。
四、点评与总结1. 学生展示自己的议论文,其他同学进行点评。
2. 教师对学生的论文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3. 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强调议论文写作技巧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写作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2. 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议论文》 教学设计

《议论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特点和要素,包括论点、论据和论证。
2、帮助学生掌握提出明确论点、选择恰当论据和进行有效论证的方法。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表达观点的能力。
4、提高学生写作议论文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掌握议论文的三要素及其关系。
(2)学会如何确立鲜明、正确的论点。
(3)能够运用恰当、丰富的论据来支持论点。
2、难点(1)掌握多种论证方法,并能在写作中灵活运用。
(2)避免在论证过程中出现逻辑混乱、条理不清的问题。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议论文的基本知识和写作技巧。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相关话题,激发思维,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3、示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议论文范例,让学生学习借鉴。
4、写作练习法:安排学生进行写作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简短的议论性文字,如时事评论、名人名言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文字的特点和作用,从而引出议论文的概念。
2、知识讲解(20 分钟)(1)介绍议论文的定义和特点: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
(2)讲解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
论点必须明确、正确、新颖。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
论据要真实、可靠、充分。
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论证要合理、严密、有逻辑性。
(3)阐述论点的提出方法:可以开门见山直接提出,也可以在文章中间逐步揭示,还可以在结尾总结归纳。
(4)讲解论据的类型和选择原则:论据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选择论据要紧扣论点,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5)介绍常见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并举例说明其作用和运用方法。
3、小组讨论(15 分钟)给出一个话题,如“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影响”,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提出自己的论点,并思考可以用哪些论据来支持论点。
议论文写作教学设计

议论文写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让学生回忆议论文知识,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2)、熟练的运用议论文常用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3)、学会如何利用材料 , 对论点进行分析论证。
2、能力目标:——指导学生确立正确的论点,运用恰当的论据进行论证,完成一篇议论文的初步构思。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思考生活的意识,引导学生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挫折。
【教学重难点】:如何利用材料 , 对论点进行分析论证。
【教法学法】教法:教师通过巩固议论文有关知识,选取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论点,运用恰当的论据进行论证,完成一篇议论文的初步构思。
学法:议练结合,自主学习。
【教具】多媒体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运用多媒体展示4名花季少女考试失败后一起服药自杀的报道。
2.要求同学们思考这一报道,谈谈在挫折面前怎么办?你是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的?3.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提出看法:在挫折面前不要害怕、不要逃避、不要颓废、不要绝望,不同的生活态度会有不同的人生。
向学生展示桑兰、霍金的事例。
4.展示本课的写作要求:请以“生活的态度”为话题写一篇600字的议论文。
二、复习请学生回忆所学的议论文知识1、什么是议论文? (议论文是分析事理,阐明作者观点和主张,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
)2、议论文有哪些要素?学生回答后,教师运用投影指出:⏹论点,作者对某事物所持的观点和看法。
⏹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使文章具有说服力。
⏹论证,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目的在于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
三、课堂指导指导学生确立论点,选取材料,列提纲,完成初步的构思。
1、请同学们认真思考,确立自己的观点。
2、论点确立后,请同学们筛选论据。
教师展示论据要求:⏹围绕中心论点⏹内容必须新颖⏹表述要精练、简要3、引导学生选取恰当的论证方式和方法。
投影展示:论证的基本结构层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高中议论文写作课教学设计

高中议论文写作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什么是议论文以及其特点和结构;2.掌握议论文的写作步骤和技巧;3.提高批判性思维和辩证能力;4.培养良好的论证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课件以及相关教学资料;2.学生准备:纸和笔。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引入本节课的话题,可以选择与学生生活相关的话题,例如:是否应该禁止手机在校园内使用。
通过提出这个问题,激发学生对辩论和议论文的兴趣。
2.议论文的概念和特点(10分钟)通过讲解和讨论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什么是议论文以及其特点。
可以引用一些经典的议论文例子,帮助学生理解。
概念:议论文是一种以辩论和论证为主要方式的文章,通过提出论点、论证、反驳反方观点和总结等来表达作者的观点。
特点:- 以事实、例子和理由等为依据;- 通过逻辑和推理来论证观点的正确性;- 有明确的目的和观点。
3.议论文的结构(10分钟)向学生介绍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并举例说明每个部分的内容要点。
结构:- 引言部分:引入话题,提出观点和论点;- 正文部分:列举事实和理由,进行论证;- 反驳部分:反驳反方观点,增强论证力度;- 总结部分:总结观点,并提出建议或展望。
4.写作步骤和技巧(15分钟)介绍议论文的写作步骤和技巧,帮助学生步入写作的实践。
步骤:- 确定主题和观点;- 收集事实、例子和理由,构建论证链;- 进行写作规划和提纲的制定;- 开始写作,即引言部分、正文部分、反驳部分和总结部分的撰写;- 逐步修改和完善议论文。
技巧:- 要理解题目,把握论述的范围和要求;- 逻辑严密,推理合理;- 用简明的语言表达观点;- 使用具体的例子和事实支持论证。
5.案例学习(20分钟)选择一个适合学生水平的案例,并引导学生分析和评价该篇文章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可以从论证方式、论证力度、论证链的连贯性等方面进行学生讨论和分享。
6.写作实践(20分钟)要求学生根据所给的话题,撰写一篇议论文。
议论文写作教案

议论文写作教案•相关推荐议论文写作教案(精选12篇)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议论文写作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议论文写作教案篇1一、选题背景1、我们所面对的学生议论文写作水平较低。
2、教师的整体作文教学呈现无序性、随意性。
3、高中三年的议论文写作教学应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有次序、分阶段地进行,才能让绝大多数学生学会写一篇有思想有力量的议论文。
二、教学方法“破”“立”体系。
三、教学步骤1、只破不立初中阶段只要求学生写夹叙夹议的作文,体现为“详细记叙某件事+最后一段三两句感悟分析”的模式,此模式已根深蒂固。
而高中阶段要求学生必须能写出一篇规范化的、有一定理论层次与深度的议论文。
在高一初期的议论文训练评改时“只破不立”,即对学生的每一次作文都只指出“这不好那不好”,就是不告诉学生怎样才好,让学生在被否定中困惑、迷茫,最后急迫地想学习规范的议论文写作方式。
以此来彻底改变初中建立起来的所谓议论文写作观念。
这大约需要三次写作,即高一开学四五个周的时间。
2、破后才立有了第一阶段”破”的铺垫,第二阶段给学生”立”起全新的写作模式。
模式化的议论文,要求学生能写出“并列式”“递进式”“对比式”的议论文。
包括谋篇布局、论点鲜明、简述论据、重在分析等意识。
强调论据要简洁,分析要到位。
明确议论文的格式:总分总,即引出论点→论证论点(事例加分析)→联系现实→总结。
使文章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言之有序,顺理成章。
3、立后又破“文无定法”,任何体裁的文章,一旦落入窠臼,就会跃进下品。
何况高考作文明确要求“不得套作”,“套作”包含了”结构套作”。
在第二阶段,学生确实养成了议论文写作意识之后,就要对“立”起来的新的价值体系再一次”破”——要求学生保留在第二阶段借助模式作文确立起来的写作意识,但又不准他们在作文中体现出“并列式”“递进式”“对比式”的痕迹,而以一种全新的思路去论证自己的观点。
议论文作文教案3篇

议论文作文教案3篇议论文作文教案3篇议论文作文教案1:——议论文的文体特点及基本要求【训练目的】了解议论文的文体特点及写作议论文的基本要求。
【写作指导】一、什么叫议论文?议论就是发表意见,阐明是非.以议论为主要表现方法,对社会生活中的人或事进行分析评论的文章称为议论文。
二、议论的三要素:1、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
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分论点。
论点应该鲜明、准确、概括,绝不可模棱两可,让人捉摸不定。
论点的位置一般有四个:①文题如《反对自由主义》论点是“反对自由主义”。
②开篇如《谈骨气》论点是“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③中间如《拿来主义》论点是“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④结尾如《过秦论》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
事实论据用事实来说话,而理论论据靠经典性取胜。
论据必须围绕中心论点,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
选用的事例与论点若不能保持一致,势必削弱说服力量。
像1999年高考作文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若写议论文,就必须要弄清“记忆”与“记忆力”的区别,有的考生所举的事例就明显犯了论据与论点游离的错误,举了郭沫若倒背《红楼梦》的事例,使说服力大打折扣。
选用事实论据还要注意几点:①论据必须具有典型性。
典型就是指论据要具有代表性。
②论据必须具有新颖性。
不少学生的议论文写作离不开一些陈旧的事例,像一写失败与成功的关系,似乎就离不开爱迪生发明灯泡,一写逆境成才就非写张海迪不可,类似的内容不是说不可以用,而是说你用,他用,大家都用,谁的作文与众不同呢?③论据的表述要精练、简要,与记叙文的表述不同,它只要求表述出与论点相关的内容即可。
3、论证:是议论文写作的重要一环,它包含的内容也较多。
①论证的基本类型:立论、驳论。
立论从正面论述,驳论从反面论述。
我们写议论文一般以立论为主。
②论证的基本结构层次:三段论式的结构。
《议论文》 教学设计

《议论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议论文的基本要素和结构,包括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2、帮助学生掌握提出明确论点、选择合适论据和进行有效论证的技巧。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能够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理性表达。
4、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他们能够写出观点清晰、逻辑严密、有说服力的议论文。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掌握议论文论点的提出方法和要求,确保论点明确、新颖、有针对性。
(2)学会选择恰当、丰富且有说服力的论据来支持论点。
(3)熟练运用多种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使论证更有力。
2、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从复杂的材料或话题中提炼出独特而深刻的论点。
(2)培养学生对论据的分析和运用能力,避免简单罗列。
(3)帮助学生克服论证过程中的逻辑漏洞,使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议论文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对议论文的特点和写作要求有初步的了解。
2、讨论法组织学生针对给定的话题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展示优秀的议论文范文和有问题的作文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优点和不足,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4、写作实践法安排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写作水平。
四、教学过程1、导入(1)通过讲述一个引人深思的故事或提出一个具有争议性的话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初步感受观点的表达和争论。
2、知识讲解(1)介绍议论文的定义、特点和作用,让学生明白议论文是一种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表达观点、阐述见解的文体。
(2)详细讲解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应该明确、准确、新颖、有针对性。
可以通过直接提出、设问引出、从材料中提炼等方式确立论点。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包括具体事例、统计数据、名人名言、科学原理等。
论据要真实可靠、典型充分、与论点紧密相关。
议论文写作教案精彩4篇

议论文写作教案精彩4篇写作方法与技巧篇一叙事作文,简而言之就是记叙事件的文章。
如何才能把事件写得有条有理,给人以清晰的印象呢?这里为大家讲解如何写好叙事作文。
一般而言,叙事作文可以分为四大类,即写单个事件、写多个事件、写集体活动,以及写某个场面。
首先,关于写单个事件。
记叙文章中最为常见的就是写一件事,即单个事件。
当写一件事时,我们要注意:①写印象最深的事件,从小到大我们经历的事件数不胜数,因此要将自己所写的事件凸显出来,首先就要在记忆库中搜寻印象最深刻的那件事,并以此为材料;②清楚的交代出事件的六大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让读者通过这些要素清楚明白了解事件;③具体经过写清楚,突出事件的闪光点,即事件中最能打动人心的部分;④讲明自己从事件中获得的感受、影响,最好能够揭示一定的人生哲理,从而深化主旨。
其次,关于写多个事件。
有时候一篇文章当中不止写一件事,而是写多个事件,这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就与单个事件有所不同了。
单个事件侧重于这件事本身的经过和意义,而写几件事往往是为了同一个中心思想服务。
因此,我们在写多个事件时,一定要注意围绕一个固定中心来选材和记叙,并且将事件之间的联系写明白,做到想略得当、中心突出。
再次,关于写集体活动。
写集体活动包括记叙班级活动、文体活动、参观、访问等集体活动。
不论是写哪种活动,都要注意将事情的发展过程写清楚,因此最好能够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活动的每个环节写清楚,并且注意通过侧面描写的方式把活动参加者的不同反应、行为等写出来,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集体活动的空间比较大,人物也比较多,而且所涉及的内容也比较复杂,所以我们一定要避轻就重突出活动的主要特点,并且做到有详有略,写出层次感来,这样才能给读者有多而不乱、有条有理之感。
当然,如果想加深读者的印象,我们还可以写写自己在活动前、活动时及活动后的不同心理感受。
最后,关于场面描写。
场面描写与活动描写并不相同,活动描写注重的是活动的发展过程,而场面描写是指在特定时间、地点内对众多人物进行活动总面貌的描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论文在生活中是处处存在的,你自己的观点就是“论点”,你用来说服别人的证据就是“论据”,用论据证明自己观点的过程就是论证。
教学设想:根据学生写议论文出现的问题,本次作文指导准备分两部分:1、议论文中,议论无疑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举例只是议论的手段,说理才是议论的目的。
因此,要力求做到精选事例与深入说理相互结合,做到事与理之间的契合、呼应与阐发。
近段时间进行议论文训练,学生大多不善分析,只是停留在论点加论据上,出现“观点+材料”的弊病,致使议论文浅显空洞,缺乏说服力,因此,为帮助学生尽快突破议论文的写作障碍,提高议论文写作的能力,本次教学设想要依据事例教会学生就事析理。
2、同一则材料,从不同的角度陈述,就会得出不同的观点,目前学生提炼观点的能力还比较差,因此,我打算利用教师举例、当堂训练和课后练习的方法对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训练。
教学目标:1、通过训练学会怎样分析事例,就事析理。
2、通过训练学会从同一个材料中提炼不同的观点(至少两个)。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指出学生上次写作存在的问题:上次作文“(平凡、朴素、挫折、苦难、失败)很美丽”,大多数学生能够用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但缺乏对事例的分析,不会紧扣“美丽”来说理,出现“观点+材料”的弊病,这样材料和观点就不能紧密联系起来,说理不透彻,致使文章内容空洞,缺乏说服力。
二、学习怎样分析事例:1、学生自学材料中的方法和例子。
2、教师略做解说。
3、学生当堂训练。
第二课时一、出示“哑人卖刀”的材料:思考:可以提炼什么观点?(学生回答交流)二、总结学法:对同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分析,可以挖掘出不同的内涵,得出不同的见解和看法来。
然后,从不同的角度来叙述这件事,就可以证明不同的观点,因此我们要尽可能扩展思维,力求从新的角度、新的层面写出新意。
三、实战演习:根据材料当堂练习。
怎样分析事例一、开篇:中学生的议论文,大多不善分析,只是停留在论点加论据上,致使议论文浅显空洞,缺乏说服力,因此,中学生要想尽快突破议论文的写作障碍,提高议论文写作的能力,就必须学会分析.二、阐释观点,分析道理下面三个语段各是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说理的?文段1:自由不是随心所欲的风,它应在该驻足的地方驻足,在该飞翔的地方飞翔;自由不是放浪不羁的海涛,它应在龟裂之地飞扬,在汪洋之地遁形;自由不是肆无忌惮的野花,它应在阳光明媚中露脸,在电闪雷鸣中俯首。
文段2:“知羞耻成人”,前提是要明于羞耻的界限,保持清醒的认识。
当前,我们处于一个急剧转型的社会环境,大量涌入的外来文化和各种各样的外在诱惑,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思想观念产生了负面影响,以致使一些人思想混乱、价值迷惘,对什么是羞耻、什么不是羞耻分辨不清。
当一个人对真善美与假丑恶缺乏辨别力,头脑中分不清耻与荣时,什么愚昧无知、好逸恶劳、损己利人、见利忘义、违法乱纪、骄奢淫逸,甚至危害祖国、背离人民的事情都有可能做出来。
现代社会是多元的、开放包容的,但在基本准则上依然有自己的底线,人们无论怎么选择,都离不开做人的本色和遵守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则。
只有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善于辨别羞耻的界限,才能知羞耻而成人。
(《知羞耻成人》)文段3:“知羞耻成人”,关键是在于严格的道德自律,强化思想内省。
“知耻近乎勇”。
道德自律产生的羞耻感是人类趋于完善的动力,使人自爱、自重、自尊、自律,使人止于礼、合乎情、趋于善、臻于美,使人深刻反省、改正缺失。
道德自律、知羞耻有助于阻人为恶。
劝人从善。
难怪英国作家卡莱尔说:“羞耻心是所有品德的源泉。
”增强人们的羞耻感受,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可以造就具有良好品德的人。
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首要的就是要教育人们把荣荣、耻耻作为一个社会公民的起码准则。
(《知羞耻成人》)三、分析例子,就例析理(一)为什么要分析事例? 重要原则:扣住材料分析它是如何体现观点的。
分析是联系论点和论据的桥梁,是丰富文章内容的关键。
用事例论证不是做数学的证明题,不能摆个事例就了事。
围绕论点摆出论据后之后,一定要围绕论点对论据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分析一下它与论点之间有什么关系,讲清它们为什么能证明论点,千万不能摆事实而不讲道理,只是单纯地罗列事例。
分析是联系论点和论据的桥梁,是丰富文章内容、开掘议论文深度的关键。
有了分析,就能使事例和论点成为有机的统一体;只有通过理性的分析,揭示出事例与论点之间的关系,才能使文章产生令人信服的逻辑力量。
(二)怎样分析事例?1、归纳分析法文章在列举了几个属性相同的事例后,对其进行归纳分析,由诸多个“前提”概括出特殊的结论,回扣深化其结论。
例①勤出成果。
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动40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其中作过笔记的就有1500种以上。
司马迁著《史记》,从二十岁起就开始周游,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为《史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歌德花了58年时间,搜集了大量材料,写出了对世界文学界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浮士德》。
我国现代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数学高峰的道路上,翻阅了国内外的上千本有关资料,通宵达旦地看书学习,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
上海一个女青年坚持自学,十年如一日,终于考上了高能物理研究生。
可见,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是与勤分不开的。
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当堂训练:奋斗,即是通往理想之路。
(古今中外事业有成者无不浸透着奋斗的汗水)。
因为奋斗,安徒生从一个鞋匠的儿子成为“童话大王”;因为奋斗,罗曼•罗兰获得了20年心血的结晶——《约翰•克利斯朵夫》;因为奋斗,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因为奋斗,陈景润采撷到了数学皇冠上的明珠;也是因为奋斗,在一次次的国际比赛中,中国运动员让五星红旗在世界赛场上冉冉升起。
2、反向假设法这种分析法是假设材料能达到某种结果的条件不存在,将会出现什么结果。
还可以同时与原条件的结果进行比较,通过这种比较来论证论点的成立。
例如,为了证明“立志”的重要性引用了王羲之练字的事例。
王羲之9岁就开始练字,立志要做书法家,无论酷暑严寒,还是刮风下雨,从不间断。
他在绍兴兰亭的一个水池边练字,池水都被他洗笔砚洗黑了,他那俊秀飘逸的字体,千百年来被人们奉为瑰宝。
假如王羲之根本没有想过当什么书法家,只是平庸过日子,那么他绝不可能有什么坚强的意志去练字,那么王羲之其人也不为我们后人所知。
正因为他从小立下了苦练书法,才会成为一代书法家。
当堂训练:(1)坚持就是胜利。
欧立希为发明一种新药,坚持进行试验,失败了,总结教训再干,一直试验了606次方获得成功,制出了以试验次数命名的新药“606”,新药的问世是坚持的结果。
(分析句)。
可见,坚持就是胜利。
(2)泰戈尔说:“任何鸟翼坠上黄金,都不能再高飞了。
”。
因此,人啊,千万不要沦为金钱的奴隶。
(结论句)3、因果分析法用“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原来……”引出探究和剖析事理的文字,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和论据联系起来。
具体说就是对事例中的行为,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探求其根源,发现其本质,使内容逐步深化。
例如为了证明“人要立志”这一论点,举了这样一个事例:据说,牛顿小时候并不聪明,有一次,父亲叫他在门上打个洞,让猫和狗出入方便些,他却打了两个洞,说是因为有两只小动物。
尽管如此,牛顿在立志探索科学奥秘的过程中,因刻苦钻研取得了累累硕果。
一个人立了志,就像机器上安了发动机,就有了使不完的劲。
牛顿就是因为在这“使不完的劲”的推动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著名的科学家。
当堂训练:观点:瞬间铸就永恒(材料句)一位母亲带儿子乘缆车观光,突然缆车从高空坠落,在落地的一刹那,母亲用双手高高举起儿子。
儿子活了下来,而母亲离开了人世。
无独有偶,在一次大地震之后,救援人员从倒塌房屋的废墟中挖出一具早已僵硬的盲女人的躯体,她双手上举,手中托着的是她一息尚存的女儿……(分析句)这两个感人的情节在当时只是一瞬,而它却永远留在人们记忆深处,这是为什么?(结论句)从同一个材料中提炼不同的观点材料:我家街口有个哑人卖刀,只见他将晒衣服用的铁丝垫在钢板上,像切韭菜一样嚓嚓切断,然后扬起刀口让人看——刀口完损无缺。
在人们的惊叹声中,刀一售而空。
观点①实力最重要:由此,使人联想到了做人……哑人的成功充分说明了——实力是一个成功的必要条件。
同样是这件事,《要善于宣传自己》一文则是这样开头的:“邻居王阿姨逢人便说她从街口买回一把好菜刀。
据说这刀能将一根铁丝切成几段而刀口完损无缺。
‘我们刚从街口经过,怎么没听见卖刀的吆喝声呢?’‘那卖刀的是个哑人!我是看了他的表演才买的。
’——原来如此!”说理的中心不同,叙述的角度也就不一样。
叙事要为所说之理奠定坚实的基础,然后再以“理”为核心展开议论也就顺理成章了。
观点②要善于宣传自己:王阿姨买哑人的刀,是因为亲眼目睹了刀的优良性能,而我们没看到的人只能与此‘良刀’无缘了。
哑人无言是处于无奈,但我们却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启示:实力之外,要善于展示、宣传自己,这可以使人取得更大的成功!由以上两例,我们可以明白,事理本身往往具有多面性,对同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分析,可以挖掘出不同的内涵,得出不同的见解和看法来。
我们要尽可能扩展思维,力求从新的角度、新的层面写出新意。
许多材料从不同角度看会提炼出不同的观点。
能从多角度提炼论点,然后选取新颖角度入手写议论文,文章成功的可能性就大。
材料一: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
遂辞行。
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1)从薛谭的言行角度可提炼出的观点有:(2)从秦青的言行角度可提炼出的观点有:参考答案:(1)人要有自知之明/学无止境/知错就改/骄傲自满是学习的大敌/终身不归,何以服务社会等等;(2)应鼓励学生在学中干,干中学/秦青能做到因才施教/做任何事都要讲究方法等等。
材料二:在美国阿拉斯加涅利英自然保护区,人们为保护鹿而把狼消灭了,鹿没有了天敌,终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林中。
十几年后,鹿群由4000只发展到40000只,但鹿的体态蠢笨,没有了昔日的灵秀。
植物也因鹿群迅速繁殖和践踏而凋零了。
鹿由于缺乏充分的食物以及安逸少动所带来的体质衰弱而大批死亡。
人们只好把狼再请进来,鹿又四散奔逃,但却恢复了蓬勃生机。
根据上述材料提炼出不少于三个观点。
参考答案: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人需要一定的压力/不可因噎废食等等。
汶川地震中感人事迹的一个缩影附材料:1、(5月)16日下午6点半,离地震发生整整100小时。
虚弱得已近昏迷的刘德云被救援官兵抬出来时,看到了自己的女儿。
随即,他的目光指向自己的左手腕。
女儿扑上去,发现父亲左手腕上,歪歪扭扭写着一句话:“我欠王老大3000元。
”经过324医院野战医疗队紧急抢救,刘德云第二天就清醒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