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性金融_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作用

合集下载

政策性金融

政策性金融

1.政策性金融:政策性金融是以国家政府为主体,以国家信用为基础,采取有偿的方式在较为有限的范围内筹集资金,严格按照国家法规限定的业务范围、经营对象进行资金投放以优惠性存贷利率为条件,直接或间接地,为贯彻国家特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而进行的一系列政策活动。

2.政策性金融的类型(一)按业务类型划分(1)政策性贷款:正常利率贷款、优惠利率贷款;指导性贷款、指令性贷款。

(2)政策性担保(3)政策性保险(4)政策性投资(二)按机构类型划分(1)政策性银行(2)政策性保险机构:存款保险公司、农业保险公司、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3)政策性担保机构(4)政策性投资基金(5)政策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华融、信达、东方、长城。

(三)按作用划分(1)开发型(2)支持型(3)扶持型(四)按区域划分(1)国际性的(2)国家的(3)地方的3.政策性金融与财政的异同一、共同点(1)政府的经济职能:财政——调控经济;政策性金融——辅助财政政策,完成政府的经济职能。

(2)宏观调控的手段:财政——逆风向;政策性金融——逆风向二、不同点(1)有偿性:财政——无偿转移支付;政策性金融——有偿(2)使用领域:财政——公共物品;政策:准公共物品(高速公路)4.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异同一、共同点(1)金融中介:主要是信用中介。

(2)资金的运作:发放贷款,提供担保。

(3)运作的市场化。

二、不同点(1)经营目标不同:商业性金融追求利润最大化,确保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

政策性金融以政府的意愿为目标。

(2)配置资金的导向不同:商业性金融流向有利可图的地方。

政策性金融不规避风险,流向对资金需求大的地方。

(3)资金的来源不同(筹措方式):商业性金融——存款、社会闲置资金、债券、借款。

政策性金融——财政资金、社会保障资金、邮政储蓄资金。

(4)资金投放领域不同:商业性金融——追求经济效益,投放于收益率高的领域。

政策性金融——追求社会效益,资金投放量大,期限长。

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角色与责任

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角色与责任

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角色与责任政策性金融机构是国家按照宏观经济政策需要和产业政策方向而设立的金融机构,其最主要的职责是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调整宏观经济运行。

在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主要包括中国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等。

政策性金融机构具有独特的社会责任,其中包括保障国家重点领域的资金供应、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促进新兴产业、服务国际经济贸易等。

这些责任的背后,有其独特的角色与定位,以下将分别阐述。

一、资金供应支持国家重点领域政策性金融机构是资金供应的重要来源,其贷款金额远高于商业银行。

这主要是因为政策性金融机构会围绕国家重点领域进行定向性的资金支持。

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为例,其主要服务农业和农村、支持国家粮食安全、推动扶贫开发等,因而其贷款的大部分都是用于农业和农村的。

政策性金融机构通过优惠的利率政策、灵活的还款方式等措施,为国家重点领域注入更多资金,这不仅支持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改善了国民生活,也起到了调节经济、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

二、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政策性金融机构大力支持。

政策性金融机构可以通过提供各方面的金融服务,使得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更加顺畅。

它可以推出创新金融产品、组织产业基金等方式,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资金支持和金融解决方案,使其更加具有可持续性。

三、促进新兴产业新兴产业发展具有不确定性、长周期、高技术含量等特点,造成了金融机构在为其提供服务方面存在较大难度。

政策性金融机构通过政策性贷款、创新金融产品等方式,帮助新兴产业进行融资,推动其快速发展。

以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为例,其通过出口信用保险产品,可以帮助国内企业冲破出口贸易融资瓶颈,促进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

四、服务国际经济贸易政策性金融机构在国际市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能够为中国企业在海外扩张、项目合作和进出口贸易等方面提供便利和支持。

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比较研究

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比较研究

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比较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增长,金融行业也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迅速壮大,金融市场有着作为资本存量蓄水池的作用,特点是用迅速、灵活的融资方式将储蓄转化为投资。

而且国家和中央银行可以根据金融市场发出的信息,调用各种手段和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同时金融机构和企业也根据金融市场发出的信息对自身做出相应的调整。

本文中,笔者研究分析了构成现代金融的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通过分析三者的内涵和作用,比较了三者的关系和不同。

标签: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关系研究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与现状金融市场是指金融商品交易的场所,是中央银行利用货币政策工具对经济进行间接调控的依托,是以市场为基础。

它的作用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合理配置有限的资金资本资源,提高资本和资金的使用效益。

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的30年内,随着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金融市场的变化发展非常大,取得了很多很重要的突破,还建立起了完整、系统的金融组织体系。

以前的中国只有一家金融机构就是中国人民银行,而它既要承担中央银行任务还要办理具体、繁琐的银行业务,而现今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了”由中国人民银行进行宏观调控,由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分业监管,国有商业银行和其他新型商业银行为主体,政策性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外资金融机构并存,功能互补和协调发展的新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极大地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

与较快的发展一同产生的问题也随之凸显,金融结构的失衡、金融监管不力、金融机构缺乏创新力和竞争力等等问题。

[1]二、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内涵开发性金融机构有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而开发性银行的资金主要用于国家和社会的开发和发展,是增强竞争力的一种金融形式。

开发性金融的作用是实现政府发展目标和弥补体制落后导致的市场失灵。

开发性金融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经济竞争力,有助于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和市场经济的稳定。

第八章 各国(地区)政策性金融机构比较概要

第八章  各国(地区)政策性金融机构比较概要

二是政策性银行办理大量具有较高社会效益 但财务收益差的政策性业务,常因利息收入 不仅补偿不了经常性开支,而且连筹资利息 支出都补偿不了,甚至出现利息倒挂现象, 迫使政策性银行的部分经常性开支要由财政 供给,在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中列支。但在 业务操作中必须严格区分这两种职能,防止 财政资金信用化和信贷资金财政化的双重扭 曲。

但中央银行与政策性银行之间的关系并非完 全隔离,中央银行可在既定调控目标和资金 能力允许的前提下向政策性银行提供再贴现、 再贷款或专项基金贷款等;可在一级或二级 市场上购买政策性银行的债券,以作为公开 市场操作的对象和支持政策性银行目标的实 现;可通过派驻代表参与政策性银行的决策 过程和业绩考核,从而实现监管金融业的职 能。


二是政府为政策性银行提供资本和营运 条件。政策性银行由政府出资和参股设 置,政府资金是政策性银行的后盾;而 且政策性的筹资、贷款和投资活动均由 政府财政担保和补充,从而为政策性银 行正常运转提供了重要的财产、制度保 证和条件。

三是政府规定了政策性银行的融资领域 及职能范围。政策性银行营运过程中的 经营方针、经营原则和经营目标等,都 是按照政府的要求而不是按照市场法则 来确定。在具体运作过程中,经营计划 要经政府批准,资金运用情况要定期向 政府汇报,重要决议及其它重金融机构比较
本章重点
政策性金融的意义与种类、美国的政策 性金融体系、美国的政府年金制度; 英国国民储蓄银行的功能; 日本的政策性金融体系; 台湾地区的邮政储金转存制度; 中国的政策性金融体系及其改革。

世界各国(地区)为了加强国家或政府对 经济的干预能力,保证宏观经济的协调发 展,由政府出面建立了一些官方或半官方 的专业信贷机构,称为政策性金融机构或 政府金融机构。 政策性金融机构向私人(民间)金融机构 不愿提供资金、无力提供资金以及资金不 足的部门进行投资和贷款。

第五章 政策性金融机构法律制度

第五章 政策性金融机构法律制度
第五章 政策性金融机构法律制度
第一节 政策性金融机构概述 第二节 我国的政策性金融机构
第一节 政策性金融机构概述


一、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概念和特征 政策性金融机构,是由政府创立,以贯彻政 府经济政策为目标,在特定领域开展金融业务的 专业性金融机构。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由政府出资设立。


公司按商业化方式运作独立核算保本经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任务主要是依据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任务主要是依据国家外交外贸产业财政金融等政策通国家外交外贸产业财政金融等政策通过政府性出口信用保险手段支持货物技术和过政府性出口信用保险手段支持货物技术和服务等出口特别是高科技附加值大的机电产服务等出口特别是高科技附加值大的机电产品等资本性货物出口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为企品等资本性货物出口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为企业提供收汇风险保障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3.政策性金融机构与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关系。 (1)地位平等。 (2)职能互补。彼此不存在替代与竞争的关系。 (3)业务协作。 4.政策性金融机构与服务对象的关系。两者在地 位上是平等的。至于两者之间具体的法律关系, 主要取决于政策性金融机构所提供金融产品的性 质及当事人之间所订立的合同。

四、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 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金包括资本金和营运资 金两个部分。其资本金多由政府财政全额拨付, 也有的由政府和商业性金融机构共同出资形成。 政策性银行的营运资金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①政府提供一定的信贷资金;②向财政和中央银 行借入资金;③通过在国内外发行债券筹集资金; ④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的转贷;⑤必要 时按商业条件向国内外金融机构借款。至于政策 性保险公司,其营运资金主要依靠业务收入,必 要时由国家预算补充。

专题三 政策性金融法

专题三  政策性金融法




三 政策性金融行为法 ——之出口信贷法律制度



(一) 出口信贷 涵义 出口信贷(Export Credit)是各国政府为支持本国大型 设备出口,以提供利息补贴和信贷保险的形式,鼓励本国 银行对本国出口商或外国进口商(或进口国银行)提供低 息优惠贷款,以促成出口交易达成的融资方式. 特点: 1)主要由政策性金融机构经营 2)以促进资本性货物的出口为目标 3)金额大 期限长利率低 4)有信贷保险配合实施


b) Official support for such down payments shall only take the form of insurance or guarantee against the usual pre-credit risks. c) Except as provided for in paragraphs (b) and (d), the Participants shall not provide official support in excess of 85 per cent of the export contract value, including third country supply but excluding local costs.
(五) 出口信贷“君子协定”

1. “君子协定”的由来及其约束力 ARRANGEMENT ON OFFICIALLY SUPPORTED EXPORT CREDITS 2. STATUS The Arrangement, developed within the OECD framework, initially came into effect in April 1978 and is of indefinite duration. The Arrangement is a Gentlemen’s Agreement among the Participants; it is not an OECD Act, although it receives the administrative support of the OECD Secretariat .

政策性金融数据分析报告(3篇)

政策性金融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政策性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发挥政策性金融的引导和促进作用,本报告通过对政策性金融数据的深入分析,旨在揭示政策性金融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

二、数据来源与范围本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统计局、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官方机构发布的政策性金融统计数据。

数据范围涵盖政策性银行贷款、债券发行、投资业务等方面,时间跨度为2010年至2019年。

三、政策性金融发展现状(一)政策性银行贷款规模稳步增长近年来,我国政策性银行贷款规模持续增长,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

2010年至2019年,政策性银行贷款余额从22.5万亿元增长至45.2万亿元,年均增长率约为12.6%。

(二)政策性债券发行规模不断扩大政策性债券作为政策性金融的重要融资工具,近年来发行规模不断扩大。

2010年至2019年,政策性债券发行总额从1.8万亿元增长至4.5万亿元,年均增长率约为19.4%。

(三)政策性金融投资业务稳步推进政策性金融投资业务主要包括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等领域。

近年来,政策性金融投资业务稳步推进,投资规模逐年增长。

2010年至2019年,政策性金融投资总额从2.5万亿元增长至5.2万亿元,年均增长率约为13.2%。

四、政策性金融发展趋势(一)政策性金融将更加注重服务实体经济未来,政策性金融将更加注重服务实体经济,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工程、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政策性金融将深化改革,提高金融服务效率为进一步提高政策性金融服务效率,未来将深化政策性金融改革,优化业务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融资成本。

(三)政策性金融将加强风险防控,确保金融安全在金融监管日益严格的背景下,政策性金融将加强风险防控,确保金融安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五、政策性金融存在的问题(一)政策性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有待提高部分政策性金融业务存在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的问题,导致资金使用效益不佳。

什么是政策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特点

什么是政策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特点

什么是政策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特点政策性金融机构是指那些由政府或政府机构发起、出资创立、参股或保证的,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的,在特定的业务领域内从事政策性融资活动,以贯彻和配合政府的社会经济政策或意图的金融机构。

那么你对政策性金融机构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概念政策性金融机构主要产生于一国政府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安排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或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要求。

一般来说,处在现代化建设起步阶段的经济欠发达国家,由于国家财力有限,不能满足基础设施建设和战略性资源开发所需的巨额、长期投资需求,最需要设立政策性金融机构;一些经济结构需要进行战略性调整或升级,薄弱部门和行业需要重点扶持或强力推进的国家,设立政策性金融机构,以其特殊的融资机制,将政府和社会资金引导到重点部门、行业和企业,可以弥补单一政府导向的财政的不足和单一市场导向的商业性金融的不足。

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主要特点⑴有政府的财力支持和信用保证。

⑵不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

⑶具有特殊的融资机制。

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融资机制既不同于商业性金融机构,也不同于政府财政。

它的资金来源除了国拔资本外,主要通过发行债券、借款和吸收长期性存款获得,是高成本负债,而它的资金运用则主要是长期低息贷款,通常都是商业性金融机构所不愿或无法经营的,这样的负债和资产结构安排是通过由国家进行利息补贴、承担部分不良债权或相关风险等来实现的。

但是,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融资又明显不同于财政,它的基本运作方式是信贷,通常情况下要保证资金的安全运营和金融机构的自我发展能力,因此,在符合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和产业政策要求前提下,行使自主的信贷决策权,独立地进行贷款项目可行性评价和贷款审批,以保证贷款的安全和取得预期的社会经济效益以及相应的直接经济效益。

⑷具有特定的业务领域,政策性金融机构不与商业性金融机构进行市场竞争,它的服务领域或服务对象一般都不适于商业性金融机构,而是那些受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重点或优先保护,需要以巨额、长期和低息贷款支持的项目或企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策性金融政策性金融是以国家政府为主体,以国家信用为基础,采取有偿的方式在较为有限的范围内筹集资金,严格按照国家法规限定的业务范围、经营对象进行资金投放以优惠性存贷利率为条件,直接或间接地,为贯彻国家特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而进行的一系列政策活动。

政策性金融的类型
(一)按业务类型划分
(1)政策性贷款正常利率贷款、优惠利率贷款;指导性贷款、指令性贷款。

(2)政策性担保(3)政策性保险(4)政策性投资
(二)按机构类型划分
(1)政策性银行(2)政策性保险机构存款保险公司、农业保险公司、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3)政策性担保机构(4)政策性投资基金(5)政策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华融、信达、东方、长城。

(三)按作用划分
(1)开发型(2)支持型(3)扶持型
(四)按区域划分
(1)国际性的(2)国家的(3)地方的
政策性金融与财政的异同
一、共同点
(1)政府的经济职能财政——调控经济;政策性金融——辅助财政政策,完成政府的经济职能。

(2)宏观调控的手段财政——逆风向;政策性金融——逆风向
二、不同点
(1)有偿性财政——无偿转移支付;政策性金融——有偿
(2)使用领域财政——公共物品;政策准公共物品(高速公路)
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异同
一、共同点
(1)金融中介主要是信用中介。

(2)资金的运作发放贷款,提供担保。

(3)运作的市场化。

二、不同点
(1)经营目标不同商业性金融追求利润最大化,确保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

政策性金融以政府的意愿为目标。

(2)配置资金的导向不同商业性金融流向有利可图的地方。

政策性金融不规避风险,流向对资金需求大的地方。

(3)资金的来源不同(筹措方式)商业性金融——存款、社会闲置资金、债券、借款。

政策性金融——财政资金、社会保障资金、邮政储蓄资金。

(4)资金投放领域不同商业性金融——追求经济效益,投放于收益率高的领域。

政策性金融——追求社会效益,资金投放量大,期限长。

(5)对货币总量的影响不同商业性金融——派生存款,对货币总量有影响。

政策性金融——无派生作用,起调节总作用,对货币总量无影响。

(6)监管不同①准入商业性金融——按市场机制审核。

政策性金融——国家根据政策需要,由国家确立准入,政府出资。

②经营③退出商业性金融——国家给予扶持再清算。

政策性金融——不可能永远存在,没有用处就直接撤销或被取代。

政策性金融的基本特征
(1)政策性——与商业银行的区别。

(2)有偿性——与财政性的最大区别
(3)优惠性——利息低;期限长——期限越长,风险越大。

在金融当中,是否存在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包括
(1)信息不对称这种不对称是双重存在的。

金融机构首先对客户、借款人
无法精确地判断违约率的高低。

①逆向选择的问题。

风险越大的借款人越可能得到借款的结果。

(2)道德风险的问题。

风险越大的借款人更愿意把借来的钱从事风险投资,易造成呆账、坏账。

其次,消费者对金融机构的具体经营状况不肯那个完全了解,金融机构本身在经营过程中也存在道德风险。

(2)公共产品例如挤兑行为。

经济危机之前,一个人的理性行为,引起多个人的理性行为,最后会演变成集体的非理性行为,金融机构就容易倒闭。

(3)垄断金融机构具有规模经济的特点,易形成高度垄断。

不主张自由竞争,维护整个金融机构体系的稳定。

(完全自由竞争的结果是优胜劣汰)。

(4)外部效应指私人成本(收益)与社会成本(收益)不一致。

正外部效应指付出却没得到回报,应给予补贴。

负外部效应指给所有人造成伤害却没有赔偿,应明确产权,庇谷税(环境保护税)。

主要是负外部效应,一方面体现在其高负债度上,另一方面体现在宽负债面上。

金融机构的负债主要是存款,固其用很少的自有资本经营非常大的负债,从财务杠杆的角度看风险是非常大的。

金融机构一旦倒闭,损失的是很多的百姓、企业,易形成连锁反应。

政府应该保护社会的独立性,保护社会、个人有公正的司法,提供公共设施。

凯恩斯的《就业与利息率通论》基本思想政府干预理论。

亚当斯密《国富论》(古典政治经济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