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著名诗人及风格
古代十大诗人排名

古代十大诗人排名大家平时会关注古代十大诗人排行吗?关于古代十大诗人排行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代十大诗人排行,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古代十大诗人排行屈原曹植陶渊明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苏轼陆游古代十大诗人排行:屈原屈原1)促成楚齐联盟2)创立“楚辞”文体3)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4)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5)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6)被誉为“衣被词人,非一代也”1.和神话有密切关系2.许多虚幻的内容就是承袭神话发展而来的3.又是关注现实的诗人,作品里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种种矛盾,尤以揭露楚国的黑暗政治最为深刻4.楚辞”的不断传习、发展,北方的文学逐渐楚化5.新兴的五、七言诗都和楚骚有关6.汉代的赋作家无不受“楚辞”影响,汉以后“绍骚”之作,历代都有,作者往往用屈原的诗句抒发自己胸中的块垒,甚至用屈原的遭遇自喻,这是屈原文学的直接发展7)近代学者梁启超首推为“中国文学家的老祖宗”8)郭沫若评价是“伟大的爱国诗人”9)闻一多评价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有充分条件称为人民诗人的人”10)《中国文学史》评价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
11)《中国大百科全书·文学》评价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古代十大诗人排行:曹植曹植1)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2)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3)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4)建安文学集大成者5)《白马篇》《飞龙篇》《洛神赋》6)诗歌:1.前期诗歌可分为两大类:一.表现他贵族王子的优游生活二.则反映他“生乎乱、长乎军”的时代感受2.后期诗歌,主要抒发他在压制之下时而愤慨时而哀怨的心情,表现他不甘被弃置,希冀用世立功的愿望7)《画赞序》,是我国画论史上流传下来的第一篇专题论画的文章,讲画的伦理教化作用,明确了绘画艺术的社会价值和意义,肯定了绘画艺术的地位古代十大诗人排行:陶渊明陶渊明1)田园诗人的鼻祖2)《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3)文学:1.两汉魏晋南北朝800年以来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杰出的词赋家与散文家2.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寄寓着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其洁身自好,不愿屈身逢迎的志趣,但有时也流露出逃避现实的老庄思想,宣扬“人生无常”,“乐安天命”等消极情感3.感情真挚,朴素自然。
中国古代主要诗人、词人的背景、风格、代表作整理

著名词作有《水调歌头•带湖吾甚爱》、《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备】
《满江红•家住江南》、《沁园春•杯汝来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8、李清照
1084.3.13日~1155.5.12
.宋代(南北宋之交)
字易安,号易安居士,“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婉约词派代表
早期生活优裕,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人,
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则表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间许多作品反映当时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动乱、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行径,从此踏上了忧国忧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随着唐玄宗后期政治越来越腐败,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贫困失望的境地。【备】
《早春呈水部员外郎》。
17、刘禹锡
(772-842)
,字梦得。
贞元九年进士,登博学鸿词科,授监察御史。因参加王叔文变法,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后因宰相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与柳宗元交好,人称“刘柳”,又与白居易常相唱和,又并称“刘白”,诗风格清新,宛转含蓄,善用比兴寄托手法,为时人推崇。
中国古代30位著名诗人概述

要求:1.用记号笔标注重点,熟知著名诗人的生平,归纳常见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
2.一周内容,每天积累六位诗人概述。
中国古代30位著名诗人概述(1)陶渊明——先做几年小官,后辞官隐居——田园风光,平常生活——朴素真挚,悠然冲淡人生经历:陶渊明(365—427),东晋末年诗人。
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
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祖父做过太守,父亲早死。
曾几度出仕,担任过江州祭酒、彭泽令等小官职。
自觉深受羁缚,后坚决脱离官场,归隐田园,直到病故。
思想内容:田园生活是陶诗的重要题材。
作品主要表现他对污浊现实的厌烦、对恬静的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作为劳动者的喜悦,如《归园田居》组诗的第一首《少无适俗韵》和第三首《种豆南山下》。
还有的诗写他的社会理想,如《桃花源诗》。
艺术特点:语言朴素,善用白描手法,情感真挚自然,意境优美,情致悠然冲淡。
(2)骆宾王——仕途受挫,起而造反——建功立业,怀才不遇——擅长铺陈,圆熟流转人生经历:骆宾王(约638—?),唐代诗人。
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
骆宾王和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号称“初唐四杰”。
7岁能诗,有“神童”之称。
父死后,早年生活贫困。
仕途上历经挫折和失败,后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骆宾王参与其中。
兵败,骆下落不明。
思想内容:曾久戍边城,写了不少边塞诗,抒写立功边塞的豪情壮志,或写边塞生活的亲切见闻。
而《咏蝉》,则借蝉自喻,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懑,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艺术特点:五律工整精练,尤擅七言长歌,排比铺陈,圆熟流转,或被誉为“绝唱”。
(3)王勃——少时家贫,出仕废官——怀乡送友——意境开阔,清新质朴人生经历:王勃(约650—676),字子安,唐代文学家,“初唐四杰”之一。
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青年时代就迫于家贫,道未成而受禄。
出仕以后,又两次因事废官,一生处于下位。
最后溺水,受惊而死。
思想内容:王勃的诗多为五言律诗和绝句,其中写离别怀乡之作较为著名。
中国古代30位著名诗人概述

要求:1.用记号笔标注重点,熟知著名诗人的生平,归纳常见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
2.一周内容,每天积累六位诗人概述。
中国古代30位著名诗人概述(1)陶渊明——先做几年小官,后辞官隐居——田园风光,平常生活——朴素真挚,悠然冲淡人生经历:陶渊明(365—427),东晋末年诗人。
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
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祖父做过太守,父亲早死。
曾几度出仕,担任过江州祭酒、彭泽令等小官职。
自觉深受羁缚,后坚决脱离官场,归隐田园,直到病故。
思想内容:田园生活是陶诗的重要题材。
作品主要表现他对污浊现实的厌烦、对恬静的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作为劳动者的喜悦,如《归园田居》组诗的第一首《少无适俗韵》和第三首《种豆南山下》。
还有的诗写他的社会理想,如《桃花源诗》。
艺术特点:语言朴素,善用白描手法,情感真挚自然,意境优美,情致悠然冲淡。
(2)骆宾王——仕途受挫,起而造反——建功立业,怀才不遇——擅长铺陈,圆熟流转人生经历:骆宾王(约638—?),唐代诗人。
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
骆宾王和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号称“初唐四杰”。
7岁能诗,有“神童”之称。
父死后,早年生活贫困。
仕途上历经挫折和失败,后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骆宾王参与其中。
兵败,骆下落不明。
思想内容:曾久戍边城,写了不少边塞诗,抒写立功边塞的豪情壮志,或写边塞生活的亲切见闻。
而《咏蝉》,则借蝉自喻,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懑,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艺术特点:五律工整精练,尤擅七言长歌,排比铺陈,圆熟流转,或被誉为“绝唱”。
(3)王勃——少时家贫,出仕废官——怀乡送友——意境开阔,清新质朴人生经历:王勃(约650—676),字子安,唐代文学家,“初唐四杰”之一。
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青年时代就迫于家贫,道未成而受禄。
出仕以后,又两次因事废官,一生处于下位。
最后溺水,受惊而死。
思想内容:王勃的诗多为五言律诗和绝句,其中写离别怀乡之作较为著名。
中国古代主要诗人、词人的背景、风格、代表作整理

谪(zhé)诗人:被贬流放的诗人嫡(dí)出:由正妻所生的孩子,一 般家业或者王位 都由嫡长子继 承。
庶(shù)出:在封建宗法制度 下,姬妾,或者 非正妻的嫔妃所 生的孩子叫庶 出。
2、杜甫 唐朝由盛转衰712-770
二十五岁时只身出蜀,开始 了广泛漫游生活,南到洞庭 湘江,东至越州(会稽郡) , 寓居在安陆、应山。直到天 宝元年(742),因道士吴筠 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 供奉翰林,后因不能见容于 权贵,在京仅两年半,就赐 金放还而去,然后由高天师 如贵道士授录济南(今山东 省济南市)的道观紫极宫。 成为一个真正的道士,过着 飘荡四方的漫游生活。
相 思 》、
《山居秋 暝
诗词人
名号
出生
生平背景
作品风格
代表作
其它
称“王右 丞”,因笃 信佛教,有 “诗佛”之 称
省运城市) 人,祖籍山 西祁县
诗篇,常用五律和五绝的形式, 篇幅 短小,语言精美, 音节较为舒缓, 用 以表现幽静的山水和诗人恬适的心 情,尤为相宜。
五言或七言绝句, 感情真挚, 语言明 朗自然,不用雕饰, 具有淳朴深厚之 美,可与李白、王昌龄的绝句比美, 代表了盛唐绝句的最高成就。
3、苏轼
1037~1101
宋代
字子瞻,又 字和仲,号 东坡居士 与父苏洵、 弟苏辙合 称“三苏”, “唐宋八 大家”之一
汉族,北宋 眉州眉山 (今属四 川省眉山 市)人。嘉 祐(宋仁宗 年号,1056~1063) 进 士。
首次进京应试,就受到主考 官欧阳修的称赞一时声名大 噪。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 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 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 时任翰林学士, 曾出知杭州、 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 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 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 励后进。【备】
中国古代主要诗人、词人的背景、风格、代表作整理

诗词人 1、李白 盛唐 701-762
2、杜甫 唐朝由盛转衰 712-770
名号 字太白, 号青莲居 士,唐朝 浪漫主义 诗人,被 后人誉为 “诗仙”。 李白和杜 甫并称“李 杜”。 李 商隐与杜 牧并称为 “小李杜”
字子美, 自号少陵 野老,唐 代伟大的 现实主义 诗人。被 后人称为 “诗圣”,
下,姬妾,或者
[1],4 岁再 省济南市)的道观紫极宫。 随父迁至 成为一个真正的道士,过着 剑南道绵 飘荡四方的漫游生活。
艺术的完美统一。他被贺知章称为 “谪仙人”,其诗大多为描写ft水和 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李白的诗具
非正妻的嫔妃所 生的孩子叫庶出。
州。
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 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明
岑参 10 岁左右父亲去世, 岑参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 家境日趋困顿。他从兄属学, 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 九岁属文。十五岁ft居嵩颖, 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刻苦学习,遍读经史,奠定
《过故人 庄》、《临 洞庭上张 丞相》、 《秋登兰 ft寄张五》 、《夏日 南亭怀辛 大》 罢官后, 天宝十载,回长 东归不成, 安,与李白、杜 作《招北 甫、高适等同游 客文》自 梁、宋(今河南
市)人, 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民生疾苦和政治动乱、揭露统治者 等
俗淳”的宏伟抱
的丑恶行径,从此踏上了忧国忧民
负。杜甫虽然在
的生活和创作道路。随着唐玄宗后
世时名声并不显
期政治越来越腐败,他的生活也一
赫,但后来声名
诗词人
名号
出生
生平背景
作品风格
代表作
其它
他的诗被 称为“诗 史”。后世 称其杜拾 遗、杜工 部,也称 他杜少陵、 杜草堂。
古代著名诗人和作品评析和评价

古代著名诗人和作品评析和评价推荐一: 李白与《将进酒》李白是唐代最为知名的诗人之一,其诗歌风格热情奔放、豪迈洒脱,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其中,《将进酒》尤为著名,被誉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代表作”。
《将进酒》是李白的长篇抒情诗,描绘了作者陶醉于酒与诗的迷人之中,同时又借酒泄愁、激发豪情,自比于“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诗句中不断重复出现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更是表达了作者享受人生、追求自由的过程和理念。
对于李白的《将进酒》,学者和鉴赏者的评价各不相同。
有人认为其言志高远,蕴涵了作者对于自由与豁达的追求,与众不同的个性也具有启迪意义;有人则认为其偏向于放浪形骸、沉溺于低级趣味,不足以成为一首真正的伟大作品。
不管怎么评价,《将进酒》都是李白代表作之一,其振奋人心、豪放洒脱的风格,也具有极强的文化价值和阅读体验。
推荐二:苏轼与《水调歌头》苏轼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歌一直被人们吟咏传诵,并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水调歌头》是其代表性作品之一。
《水调歌头》以平淡、亲切的笔调,讲述了一位闯荡天涯的文人在思乡之际,怀念故乡风土人情、忆及父母亲人的感情,既有深厚的个人情感,又贴近了普通百姓的生活。
苏轼的《水调歌头》具有诗情画意、意境深远、凝练简洁等诸多特点,被公认为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代表之作。
同时,其关注人民生活,传递人文情怀的思想内涵,也为现代社会的道德建设和精神文化层面的发展强调了必要的价值导向。
推荐三:杜甫与《登高》杜甫是唐代伟大的诗人,他以高远、深邃、凝重的文风和议论手法,表达了自己深沉的哲学思想和社会关怀,对于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登高》是杜甫代表作之一,用简洁、凝练的语言刻画了北国的风光,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感慨和内心的眷恋。
杜甫的诗歌以其深刻的思想深入人心,身临其境的描绘令人魂牵梦绕,其对于人性和社会问题的关注也为消解当前社会问题带来启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名诗人及作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名诗人及作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著名诗人及其作品一直是中国文艺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让我们来看一下几位著名的中国诗人及其作品。
王维(701年-761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诗人之一。
他的主要作品有《山居秋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和《终南望余家》等。
他的作品大多以大自然为题材,记述了崇山峻岭、秀丽山水、萧疏山林、空蒙碧色,以及情感上对家乡的思念。
李白(701年-762年)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为重要的诗人之一。
他的诗作构思新颖、形式与内容完美结合,有着风格迥异的独特表现,且作品多有古典气质。
他的几首著名诗作,如《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静夜思》和《登鹳雀楼》等,对后世影响极大。
杜甫(712年-770年)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
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内容深刻,也具有极强的批判意识,他诗中有《登鹳雀楼》、《子夜四时歌》和《江月》等,这些作品显示了他对历史与人性的深刻理解。
白居易(772年-846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风格独特精湛,充满浪漫情怀,且内容深刻,有极强的感情色彩和文化内涵。
他的诗作代表作有《琵琶行》、《酒泉子》和《静夜思》等。
苏轼(1037年-1101年)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他的诗作抒情优美,富有现实主义色彩,以及丰富的社会性情感。
他的代表作有《江城子》、《水调歌头》和《念奴娇》等。
以上就是关于中国著名诗人及其作品的简单介绍。
这些诗人的伟大成就及其作品的艺术性,不仅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文学发展,也深深影响了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甚至影响了世界文学发展。
他们的伟大成就将永远留存在人们心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著名诗人及风格(格式:作家——人生经历——思想内容——艺术特点)(1) 王维——身陷叛军,皈依佛门——前期积极,后期求禅——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人生经历:(公元701—761),字摩诘,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原籍太原祁县(今属山西),父辈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
进士及第,任大乐丞,因事贬为济州司仓参军。
曾奉使出塞,回朝后累官至给事中。
安史之乱,身陷叛军,接受伪职。
乱平,受降官处分,后官至尚书右丞。
其名字取自维摩诘居士,心向佛门。
虽为朝廷命官,却常隐居蓝田辋川别墅,过着亦官亦隐的居士生活。
思想内容:前期诗歌表现出一种政治理想,积极入世精神。
诗豪壮雄阔,内容充实。
后期着意表现大自然之美。
艺术特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描写景物优美,精工刻画;意境动人,浑然完整,语言高度清新洗练,朴素中有润泽华采。
(2)孟浩然——应试落第,归隐山林——寄情田园,寻求归隐——清远空淡,韵味深长人生经历:(公元689—740),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早年隐居鹿门山,四十岁入长安应进士考落第,失意东归,自洛阳东游吴越,即所谓“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
张九龄出镇荆州,引为从事,后病卒。
他是不甘隐沦而以隐沦终老的诗人。
思想内容:其山水田园诗,主要反映隐居生活,描写山水田园风景。
内容并不丰富。
艺术特点:清远空淡,韵味深长,往往以自然清朗的格调表达深长意韵,以白描手法写景抒怀,给人一种清纯之美。
语言朴实无华,平淡、自然。
(3) 李白——供奉翰林,漫游各地,晚年飘泊——揭露黑暗,怀才不遇,向往自由——意境壮阔,想象奇特,真率自然,清新飘逸人生经历:(公元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生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五岁时随父迁居绵州彰明(今属四川省江油)青莲乡。
唐玄宗时供奉翰林。
后赐金放还,漫游各地。
安史之乱中,曾入永王李璘府,因璘败以“附逆”罪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飘泊东南一带,卒于当涂(今属安徽)。
思想内容:浪漫主义诗人。
深刻尖锐地揭露朝廷的黑暗和统治者的荒淫,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和痛苦,表现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体现刚正不屈的斗争精神。
充满火一样的热情和美好的理想,主观感情强烈,个性特征鲜明,向往人生自由,追求个性解放。
艺术特点:往往给人开阔壮美的意境,给人一种积极奋进的勇气,也给人激动心胸的鼓舞。
广泛采用民间神话传说,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比喻、大胆的夸张,使诗歌洋溢着浓厚的浪漫情调,构成奇幻无穷、色彩斑斓的艺术世界。
语言往往冲口而出、真率自然、浑然天成,清新飘逸。
(4) 杜甫——早年漫游,科场失利,身陷叛军,晚年漂泊——忧国忧民,揭露黑暗,同情百姓——意境壮阔,沉郁顿挫人生经历:(公元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出生于巩县(今属河南)。
早年南游吴越,北游齐赵,裘马清狂而科场失利,未能考中进士。
后入长安,困顿十年,以献三大礼赋,始博得看管兵器的小官。
安史乱起,为叛军所俘,脱险后赴灵武,麻鞋见天子,被任为左拾遗,又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后弃官西行,客秦州,寓同谷,入蜀定居成都浣花草堂。
严武镇蜀,荐授检校工部员外郎。
次年严武死。
即移居夔州。
后携家出峡,漂泊鄂湘,死于舟中。
思想内容:盛唐现实主义诗人。
真实反映人民疾苦,表达对广大人民的同情和关怀;揭露批判统治集团的腐败、昏暗;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描写和表现个人亲情以及朋友情谊,往往和自己的忧时伤世之感紧紧结合在一起;描写祖国河山和自然景物;表现对生活的热爱,特别是一些寄情写景诗,有的渗透着诗人的爱国之情,是内在情感的折射。
艺术特点:善于从生活中选择和提炼典型事件,真实客观地反映现实,深刻地揭示生活本质;善于把个人和家庭的遭遇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现实而深刻;在描写事物时体察事物特征非常细致,能鲜明地展示事物特征。
语言丰富多彩,雅俗共赏,善于学习前人和民间语言而锤炼出优美的诗歌语言,自然而平易。
风格沉郁顿挫。
(5) 苏轼——外任杭州,再贬黄州,又贬岭南——抒发性情,歌咏自然——豪迈奔放,清新自然人生经历:(公元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苏洵之子。
嘉祐进士。
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
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
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等,官至礼部尚书。
后又贬谪惠州、儋州。
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
南宋时追谥文忠。
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
思想内容:曾写出一些反映民间疾苦、谴责官吏贪鄙、关心国家命运的作品。
少数诗篇,表现诗人要求为国破敌的雄心。
在苏诗里数量最多对后人影响最大的是许多抒发个人情感和歌咏自然景物的诗篇。
苏轼的词有更大的艺术创造性,它进一步冲破了晚唐五代以来专写男女恋情、离愁别绪的旧框子,扩大词的题材,提升词的意境,把散文革新运动扩展到词的领域里去。
举凡怀古、感旧、记游、说理等向来为诗人所惯用的题材,他都可以用词来表达,这就使词摆脱了仅作为乐曲的歌词而存在的状态,成为可以独立发展的新诗体。
艺术特点:其诗清新豪迈,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
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
豪迈奔放的感情,坦率开朗的胸怀,是苏诗苏词浪漫主义的基调。
(6)辛弃疾_---坚持抗金,多受排挤---恢复中原,壮志难酬---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人生经历(公元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历城人(今山东济南人).出生于金兵统治的沦陷区.二十一岁时,率领两千多人起义,投归耿京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耿京被害后,带兵回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浙东等地地方官.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并作了不懈努力和大量的准备,受到南宋主和派的多次打击,曾长期罢挂官闲居.思想内容:是两宋词人中词作最多的作家,共有六百多首。
不少词作以国家、民族的现实问题为题材,抒发慷慨激昂的爱国之情,表现坚持抗战的决心,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以及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屈辱投降进行嘲讽和批判。
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艺术特点: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
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7)李清照——早年优裕,晚境悲凉——抒写自然,伤时感世——清丽优美、典雅情致人生经历:(公元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
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
李清照的一生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她的词作也随着她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着。
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后期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思想内容:早期作品主要是对大自然的描绘,对真挚爱情的抒发,多写其悠闲生活;南渡后,悲伤于自己的身世和失去的幸福,又面临着民族的灾难,其作品多伤时感世,悼亡思乡,沉郁感伤。
艺术特点: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语言清丽,意境优美,典雅精致。
(8)岑参岑参诗歌的题材涉及到述志、赠答、山水、行旅各方面,而以边塞诗写得最出色,“雄奇瑰丽”是其突出特点。
岑参两度出塞,写了七十多首边塞诗,在盛唐时代,他写的边塞诗数量最多,成就最突出。
在他笔下,在大唐帝国的伟大力量面前任何敌人都不能成为真正的对手,所以他并不需要写士兵们的出色奋斗和艰苦牺牲,他要写的是横在战士们面前的另一种伟大的力量,那就是严酷的自然。
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雪夜风吼、飞沙走石,这些边疆大漠中令人望而生畏的恶劣气候环境,在诗人印象中却成了衬托英雄气概的壮观景色,是一种值得欣赏的奇伟美景。
如没有积极进取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勇气,是很难产生这种感觉的,只有盛唐诗人,才能有此开朗胸襟和此种艺术感受。
岑参以好奇的热情和瑰丽的色彩表现塞外之景。
在立功边塞的慷慨豪情的支配下,将西北荒漠的奇异风光与风物人情,用慷慨豪迈的语调和奇特的艺术手法,生动地表现出来,别具一种奇伟壮丽之美。
突破了以往征戍诗写边地苦寒和士卒劳苦的传统格局,极大地丰富拓宽了边塞诗的描写题材和内容范围。
风格关键“雄奇瑰丽”是其突出特点,生动夸张、慷慨激昂、奇峻壮阔、气势磅礴、想象丰富、语言变化自如。
(9)陆游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
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
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
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
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
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
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86],存世有九千三百余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46岁入蜀以前,偏于文字形式;入蜀到64岁罢官东归,是其诗歌创作的成熟期,也是诗风大变的时期,由早年专以“藻绘”为工变为追求宏肆奔放的风格,充满战斗气息及爱国激情;晚年蛰居故乡山阴后,诗风趋向质朴而沉实,表现出一种清旷淡远的田园风味,并不时流露着苍凉的人生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