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与能源

合集下载

浅谈大能源对电网发展的影响

浅谈大能源对电网发展的影响

浅谈大能源对电网发展的影响4月10日,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所著《中国电力与能源》一书在北京首发,该书首次提出“大能源观”概念,阐释了电力在能源战略中的中心地位。

刘振亚在书中提出:“能源发展方式转变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电力在其中居于中心地位。

制定实施能源战略,促进能源发展方式转变,应坚持以电力为中心。

”这一说法引来各界专家的热议。

能源和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世界上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我们中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书中提到‘要鼓励电力消费’,因为我们电力在一次能源使用效率上是高的,多用电等于减少排放”。

一、电力在能源发展中的中心地位《中国电力与能源》一书提出,解决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能源发展方式转变,关键在于电力。

将电力摆在能源战略的中心地位,客观上是由电力特性、资源禀赋和能源发展规律决定的。

电力是化石燃料清洁利用的最好方式之一,也是最清洁、高效、安全、优质的能源,电力在能源生产和消费中长期占据重要的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增长,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不断增大。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以新能源和智能电网为标志的新一轮能源技术革命不断孕育发展,电力在能源发展中的中心地位更加凸显。

客观而言,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高涨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无论是煤炭的高效利用、缓解我国石油供应压力,还是清洁能源的开发,都要更多地转化为电力使用。

抓住电力发展,无疑为推动我国能源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全新视角。

从能源安全的角度考虑,电力安全关系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千家万户的生活,比其他能源行业安全的影响面更广、影响力更大。

确保电力安全,对保障我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和能源供应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电力在能源战略中的地位近年来,全球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问题日益突出,国内煤、电、油、气、运紧张局面反复出现,生态环保形势日趋严峻,以新能源和智能电网为标志的新一轮能源技术革命不断孕育发展,电力在能源发展中的中心地位更加凸显。

中国能源电力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能源电力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能源电力行业现状与发展中国电力工业自1882年在上海诞生以来,经历了艰难曲折、发展缓慢的67年,到1949年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仅为185万千瓦和43亿千瓦时,分别居世界第21位和第25位。

1949年以后我国(大陆,下同)的电力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1978年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712万千瓦,发电量达到2566亿千瓦时,分别跃居世界第8位和第7位。

改革开放之后,电力工业体制不断改革,在实行多家办电、积极合理利用外资和多渠道资金,运用多种电价和鼓励竞争等有效政策的激励下,电力工业发展迅速,在发展规模、建设速度和技术水平上不断刷新纪录、跨上新的台阶。

装机先后超过法国、英国、加拿大、德国、俄罗斯和日本,从1996年底开始一直稳居世界第2位。

进入新世纪,我国的电力工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一、发展现状(一)电力建设快速发展发电装机容量、发电量持续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到上世纪末,我国发电装机和发电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7.8%、7.9%。

发电装机容量继1987年突破1亿千瓦后,到1995年超过了2亿千瓦,2000年达到了3亿千瓦。

发电量在1995年超过了1万亿千瓦时,到2000年达到了1.37万亿千瓦时。

进入新世纪,我国电力工业进入历史上的高速发展时期,投产大中型机组逐年上升,2004年5月随着三峡电站7#机组的投产,我国电源装机达到4亿千瓦,到2004年底发电装机总量达到4.41亿千瓦,其中:水、火、核电分别达10830、32490、701.4万千瓦。

2004年发电量达到21870亿千瓦时。

2000~2004年,5年净增发电装机容量14150万千瓦,2004年我国新增电力装机容量5100万千瓦,超过美国在1979年创造的年新增装机4100万千瓦的世界历史最高记录。

预计今年新增装机容量约为6000万千瓦,年末装机容量将超过5亿千瓦。

电源结构不断调整和技术升级受到重视。

水电开发力度加大,2004年9月,随着青海黄河上游公伯峡水电站首台机组建成投产,我国水电装机超过了1亿千瓦,达到10830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24.6%,目前在建规模约4700万千瓦。

中国能源电力碳中和实现路径及实施关键问题

中国能源电力碳中和实现路径及实施关键问题

中国能源电力碳中和实现路径及实施关键问题摘要:气候危机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全球所有国家都无法置身事外。

因此,有效应对气候危机的方式只能是全球化的统一应对。

在这一前提下,国际社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努力,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以共同应对气候危机。

世界各国相继提出了碳中和目标。

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国家,中国政府也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并将该目标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同时正在制定全面的行动计划。

中国实现双碳目标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包括能源、电力、工业、交通、建筑、森林碳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各个领域,是多重目标、多重约束下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围绕以新型电力系统为核心的能源转型变革,需要统筹好碳减排与安全发展、近期目标与远期规划等方方面面的关系。

基于此,本文就对中国能源电力碳中和实现路径及实施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中国能源电力;碳中和;路径;关键问题1中国“碳中和”实施现状目前,中国再一次面临增长动力不足的问题,正是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好时机。

国际上公认的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有两大途径:一是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从源头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即减排;二是植树造林,提高森林汇碳能力,即固碳。

电力行业是碳排放的主力军,传统发电用煤炭等化石燃料,碳排放量逐年递增,目前光伏发电正逐步代替能源发电。

在全球前10大光伏生产商中,来自中国的企业占据9家,全球约70%的光伏组件都由中国制造,相关学者估测,在2025年中国生产的太阳能电池将为其余各国生产的两倍,可见在低碳技术转型这一新的起跑线上,中国已经占据了有利地位。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迅猛,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统计,截至2021年5月31日,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约580万辆,占全球新能源汽车总量50%。

近年来,国产新能源“造车三兄弟”:理性、蔚来和小鹏,推出了一批深受人们欢迎的新能源汽车,月交付量在8000辆左右。

中国新能源汽车具备完整的产业链、电机、电池等核心组件,且均可以自主研发,在部分领域已经达到了高科技水平。

中国电力与能源战略考试知识考试笔试专业知识题库历年考试真题

中国电力与能源战略考试知识考试笔试专业知识题库历年考试真题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笔试真题复习资料考试形式:从2013年开始,国家电网的校园招聘就采用“全国统考”的形式了,考试方式为“上机考试”,但是考试题都是客观题(选择和判断),预计未来也绝对不会有主观题了。

考试题型:总共是155道题其中专业部分:单选50多选25判断25道题。

其他是55道是综合能力测试占35分。

考试题型基本就这样了,建议报考的同学做好复习准备,考试复习资料可以到资料网上面找一下,里面的资料还是非常齐全、详细的,比较有针对性!考试范围:国家电网采取分专业统考的方式,所有专业都考行测+电网战略+企业文化+专业,其中其它专业类只考综合能力测试(行测+电网战略+企业文化),电网战略和企业文化是考试新加入的考点,各专业的重点科目如下(电网的大纲在官网上给出来了,所以我这里也就大致说下,不赘述);1)电气专业:分为研究生、本科、专科,研究生重点为:电路原理、电力系统分析、电网络分析、高等电力系统分析;本科、专科重点为:电路原理、继电保护、电力系统分析、高电压技术;2)计算机专业:重点科目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网络、数据库、数据结构;3)电信通信专业:重点科目为电磁、通信原理、信号、计算机通信与网络、现代交换、宽带接入、数字传输等;4)财务会计专业:重点科目为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税法等;5)管理专业:管理专业是比较特殊的,因为今年的大纲并未给出具体的科目,但是报名的时候还是给了2个方向,一个是人力资源管理,一个是技术经济管理(工程管理),重点要看好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薪酬管理、绩效管理、电力市场营销管理、管理统筹和现代管理等;考试复习方法:建议按照以下步骤复习:1、走马观花看一遍知识点,了解大概的重点内容,让自己能大概蒙对题目;2、做各知识点附带的练习题,把握出题的方向和方式;3、认真细致的抠字眼式的看每一个知识点,熟练掌握知识;4、做题海题库练习题,把握考试的重点知识分布;5、对重点薄弱项目再看知识点;考试大纲:1.综合能力(35%)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历年考试真题精选:64.某公司组织运动会,据统计,参加百米跑项目的有86人,参加跳高项目的有65人,参加拔河项目的有104人,其中,至少参加两种项目的人数有73人,三项都参加的有32人,则该公司参赛的运动员有()人。

电力在我国能源中的战略地位

电力在我国能源中的战略地位

电力在我国能源中的战略地位作者:洪钟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4年第19期资源短缺是制约中国当前和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中国战略思想库在2013年通过两期报告着重分析了这一问题,针对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解决,中国应当采取西进战略。

而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电力作为重要的二次能源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不断增大,其战略地位不容忽视。

一、中国经济发展与能源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资源特别是能源的需求量不断扩大,由于本土能源相对贫乏,国内的能源供应已经无法满足巨大的需求,越来越多的能源需要依靠外部供应,导致中国在能源问题上容易受制于人。

同时,国内能源供需的地域分布不均、跨度大正在对经济的发展造成制约,能源消费结构问题也加大了环境治理的难度。

(一)中国未来发展最大障碍是能源不足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带动了能源消费量的急剧上升,中国战略思想库在之前的报告中就已经明确提出,资源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当前和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硬约束。

在资源对环境和经济增长已经形成制约的情况下,非常迫切和现实的问题就是解决资源不足问题。

当前的经济形势是,全球金融危机已经长期化,为了应对危机,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施以大规模的刺激手段,但由于资本并没有进入到实体经济,其结果只是推动虚拟经济的短期复苏和股市、债市的虚假繁荣,从而制造出一场新的泡沫。

未来,危机将会继续深化,在实体经济难有起色的情况下,这些制造出来的新的货币泡沫迟早要破掉。

从国内来看,2011年中国进入了产能释放期,由于全球经济危机继续深化,缺少内外部需求来吸纳过剩产能,导致生产过剩严重。

因此,一旦世界范围内爆发新危机,外需将大幅度萎缩,而内需调整如果又打不开,中国经济将面临巨大困境。

所以,中国经济增长应当从外向型经济转向内需为主的增长轨道,即通过内需扩张来对经济增长形成新的牵动力。

未来,必须大规模的启动城市化,同时伴以分配领域为重点的改革,来推动经济的发展。

浅析2022国家电网考试《中国电力与能源战略》知识点

浅析2022国家电网考试《中国电力与能源战略》知识点

浅析2022国家电网考试《中国电力与能源战略》知识点奕诚教育官方网站:/国家电网考试内容大致分为综合能力和专业知识。

综合能力中,中国电力与能源战略是较为专业化的考查知识点。

专家针对此部分分模块进行知识梳理和讲解,以下是2022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能源与电力战略专业知识,奕诚教育开设有相对应的【智能电网】一、智能电网的理念和驱动力(1)信息通信技术、分析决策知;②可控制——可对观测对象进行有效控制;③实时分析和决策——实现从数据、信息到智能化决策的提升;④自适应和自愈——实现自动优化调整和故障自我恢复。

奕诚教育官方网站:/(3)智能电网的特征:坚强、自愈、兼容、集成和优化等。

①坚强。

在电网发生大扰动和故障时,仍能保持对用户的供电能力,而不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在自然灾害、极端气候条件下或外力破坏下仍能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具有确保电力信息安全的能力。

②自愈。

具有实时、在线和连续的安全评估和分析能力,强大的预警和预防控制能力,以及自动故障诊断、的能力。

③兼容。

支持可再生能源的有序、微电网的接入,④经济。

实现资源的⑤集成。

采用统一的平台和模;;③提高电力供应的经济型,降低成本和节约能源;④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调整优化电源结构,提高电网接入可再生能源的能力和能源供应的安全性,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⑤提高电能质量,为用户提供优质电力和增值服务;奕诚教育官方网站:/⑥适应电力市场化的要求,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电力企业的运行、管理水平和效益,增强电力企业的竞争力。

二、坚强智能电网坚强智能电网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是基础,“智能”是关键。

好互动的电网。

强大的电力输送;清洁环保是指提高清洁电;透明开放是指电网、电源和用户的信息;友好互动是指实现电网运行方式的灵活调整,促进发电企业和用户主动参与电网运行调节。

坚强智能电网的基础技术特征: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

信息化是坚强智能电网的基本途径,体现为对实时和非实时信息的高度集成和挖掘利用能力;自动化是坚强智能电网发展水平的直观体现,依奕诚教育官方网站:/靠高效的信息采集传输和集成应用,实现电网自动运行控制欲管理水平提升;互动化是坚强智能电网的内在要求,通过信息的实时沟通与分析,实现电力系统各个环节的良性互动和高效协调,提升用户体验,促进电能的安全、高效、环保应用。

综合素质部分思考题(含答案)

综合素质部分思考题(含答案)

综合课后习题题库中国电力与能源第一章中国能源与能源战略1、中国能源面临什么重大问题?2、影响中国能源发展的原因是什么?3、能源战略为什么以电力为中心?4、什么是“大能源观”,“一特四大”?5、实施“一特四大”战略有充分的必要性是什么?6、实施“一特四大”战略的关键是什么,为什么?第二章能源生产与输送7、如何解决我国能源资源与能源需求逆向分布的问题?8、什么是分布式能源?9、什么是新能源发电技术?10、如何做到输煤输电并举?11、为何要构建“三华”特高压同步电网?12、什么是智能电网?三网融合?13、智能电网基本特征是什么?14、智能电网发展重点和原则是什么?15、转变能源开发利用方式要贯彻什么原则?第三章能源消费与市场16、转变能源配置方式的核心是什么?17、绿色能源消费模式的核心是什么?P33718、坚持节能优先的基本思路是什么?P33719、发展电动汽车的重要意义,关键环节是什么?P33820、近期电价改革的重点措施是什么?P34021、成品油定价有哪两种方式?P34022、什么是大能源监管?P34123、能源预警的重点是什么?P34224、能源应急体系的建设内容是什么?P342-34325、能源科技创新的目标是什么?P34426、发展大型能源集团的意义是什么?P345综合素质《信息管理技术》篇第一章 ERP应用27、什么是ERP?28、ERP蕴含的先进理念是什么?29、ERP可以实现哪些方面的提升?30、ERP系统的特点有哪些?31、什么是“三流合一”?32、国网公司ERP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什么?33、国网公司ERP实施的“四统一”原则是什么?34、简述SG186工程的内容。

35、简述SG186工程与ERP的关系。

(不太确定正确性)36、SAP系统的特点是什么?37、财务管理模块分那两个模块?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38、什么是MSS?什么是ESS?39、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实施带来企业管理上的转变。

《中国电力与能源战略》题库一

《中国电力与能源战略》题库一

《中国电力与能源战略》一、判断题1、我国传统化石能源资源以煤为主,石油、天然气等优质化石能源相对充足。

()2、国家的电气化水平衡量指标:一是发电用能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二是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

()3、以电力为中心推动我国能源发展方式转变,当前重要和紧迫的任务是加快实施“一特四大”战略。

()4、从交流输电看,1000千伏交流输送能力是500千伏交流的1~2倍。

()5、发展特高压电网有利于构建结构坚强、功能强大的智能化能源配置平台。

()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保持快速增长,年均增速超过能源生产增速。

我国是世界第2大电力生产国。

()7、电能的特点是可以大规模储存,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在同一瞬间完成。

()8、电网包括输电、配电和用电环节,用于联系发电厂和电力用户。

()9、电压等级为交流800千伏及以上和直流±500千伏及以上的输电技术,是当今世界电压等级最高、最先进的输电技术。

()10、提高电网运行安全性和社会综合效益通过构建特高压交流电网,形成“强交强直”的特高压交直流混合电网,可确保特高压直流系统可靠输电。

()二、单项选择题1、、当今世界最主要的能源是_____能源,()A、风能B、电能C、煤炭D、石油2、下列能源中属于二次能源的是:()A、电能B、石油C、煤炭D、天然气3、大量使用下列能源能造成空气污染加剧的是:()A、化石能源B、太阳能C、风能D、核能4、下列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是:()A、水能B、太阳能C、风能D、核能5、我国是世界第______大石油生产国。

()A、2B、3C、4D、56、电气化水平指标:一是发电用能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二是电能占____消费的比重。

A、标准能源B、石化能源C、终端能源D、再生能源7、传统能源与新能源之间的关系;统筹考虑能源开发、输送、____等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

()A、消费B、结算C、利用D、转化8、我国制定的能源战略以______为中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远东(俄)
呼盟煤电
乌鲁木齐主网
锡盟煤电I 锡盟煤电II 锡盟
东北
沈阳 480 唐山 沿海电源 120 天津 240 300 沿海核电 250 340 豫北 济南 300 360 徐州 徐州煤电 450 淮南煤电 160 270 滁州 170 70 南京 170 100 武汉 440 芜湖 290 沿海核电 连云港 270 泰州 130 无锡 150上海西北 170 杭北 240 金华 上海西南 沿海核电 青岛 280
中国能源概况
3、能源消费
3.2 终端能源消费
热力 2.7% 天然气 2.4% 石油 17.1% 煤炭 68.7% 电力 9.1% 热力 4.4% 天然气 4.8% 石油 25.5% 电力 21.3% 煤炭 44.0%
1990年 2009年 我国终端能源消费分品种结构
煤炭比重下降约25个百分点,电能比重上升约12个百分点。

我国单位能源的经济产出效益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存 在一定差距。
2009年,我国单位GDP能耗为1.03吨标准煤/千美元,是世界平均 水平的2.3倍,美国的3.8倍,日本的7.4倍。
面临的重大问题
3、发展质量的问题
3.2 能源结构亟待优化
我国与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对比
单位:%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煤炭消费比重偏高,而油气及清洁能源比重偏低。 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带来环保压力大等多方面问题。
能源战略思路
3、“一特四大”战略
3.1 电力发展的核心任务
以电力为中心推动能源发展方式转变,当前重要而紧迫 的任务,就是实施“一特四大”战略,即: 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 强智能电网,实施输煤输电并举,促进大煤电、大水电、大 核电、大型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建设,实行大规模、远距离 输电,在全国范围优化配置能源资源,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 可持续的电力保障。
核电加速发展
核电积极推进 负荷中心
南方 台湾
能源战略思路
3、“一特四大”战略
3.2 实施 “一特四大”战略的意义
实施“一特四大”战略是能源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 其意义在于: 一是实现能源资源规模化、集约化开发,提高开发效 率。 二是优化煤电布局,改变过度依赖输煤的能源配置方 式,变输煤为输煤输电并举,更好地保障东中部地区 的电力和能源供应。 三是促进西部大开发和边疆地区发展。 四是推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 促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
中国能源概况
1、能源储量
我国传统化石能源资源以煤为主,石油、天然气等 优质化石能源相对不足。 我国主要化石能源虽然总量较为丰富,但储产比较 低,资源的可持续供应能力不足,由于人口众多,我国 人均化石能源资源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世界及我国人均化石能源探明可采储量
中国能源概况
1、能源储量
水电技术可开发量为5.4亿千瓦
哈密电厂 哈密二、三厂
×
安西 蒙西煤电IV 蒙西煤电III 蒙西煤电II 张掖 蒙西煤电I 蒙西煤电V 宁夏煤电 银川东 永登 白银 宁东 260 靖边 平凉 拉西瓦 官亭 兰州东 东南郊 470 雅安 川西水电 乾县 400 渭北 陕北煤电 100
华北
蒙西 450 420
480
北京东 150 280 石家庄
能源战略思路
3、“一特四大”战略
3.3 实施 “一特四大”战略的关键
石油生产

天然气生产

中国能源概况
2、能源生产
电力生产
– 煤电比重最高,水电次之,油电、气电等比重很低。 我国与世界及部分国家发电量结构比较
发达国家发电量结构中,气电、核电占有较大比重。
中国能源概况
3、能源消费
3.1 一次能源消费
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
我国经济社会的 快速发展使得对能源 的需求持续增长。 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煤炭比重偏高, 油气及清洁能源比重 偏低。 我国将长期维持以煤为主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
能源战略思路
1、能源问题解决思路
1.2 推进能源发展方式转变
坚持“五个并举”: 能源开发与能源节约并举 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开发并举 利用国内资源与利用国外资源并举 优化能源布局与优化能源输送方式并举 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并举
能源战略思路
1、能源问题解决思路
1.3 推进国际竞争格局转变
全球能源概况
2、资源和环境对能源发展的约束越来越强
化石能源消费引起的温室气体的 排放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温室气体排放时引起全球气候变 化的重要原因,气候变化问题成 为国际政治、经济、外交的焦点 议题。
2004年全球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构成
全球能源概况
3、能源安全问题受到国际社会普遍关注
能源安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主要包括: 一、化石能源资源的不可再生性。 二、全球能源区域性供应和消费的失衡。 三、能源生产区域和运输通道存在较多的不 确定性因素。
能源战略思路
2、能源战略的中心环节—电力
2.2 能源战略以电力为中心的意义
能源战略以电力为中心 • 可以保障能源供应,缓解能源安全压力; • 可以优化能源结构,缓解环境保护压力; • 可以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强度; • 可以改善民生,服务和谐社会建设。 总之,解决能源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能源发展 方式转变,关键在于电力。
面临的重大问题
2、输送和配置的问题
2.2 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能力不足
我国目前的能源运输体系还无法满足能源大范围远距 离配置的要求,导致我国“煤、电、运”紧张局面反 复出现。 我国能源投资长期偏重生产,对运输环节投入不足。 以电力为例,长期缺电形成“重发轻供不管用”倾向, 电力投资向电源倾斜,导致电源、电网投资比例失衡。
300
重庆 360
恩施 300
三峡地下电站 450 金沙江I期 金沙江II期
270
280 南昌 360
400
200 280 福州 170
沿海核电 温州
华中 南方
300 长沙 380 赣州
华东
410
沿海核电
泉州
台 湾
2020年前后特高压电网规划图
“四大”发电基地分布图
东北
华北 西北
煤电基地
水电基地 风电基地 西藏 华中 华东
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将 从目前化石能源占据绝对 主导地位的状况发展为煤 炭、石油、天然气、非化 石能源“四分天下”的格 局。
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变化
全球能源概况
2、资源和环境对能源发展的约束越来越强
资源的可持续供应成为约束世界能源发展的重要因素。 全球化石油能源资源特别是石油的供应总体趋于紧张,由于 地区政治、局部战争、投资减少、油田老化、需求增多等原 因,世界石油供需平衡较为脆弱,对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发 展中国家来说,能源供应的可持续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 作用正日益凸显。
面临的重大问题
3、发展质量的问题
3.1 能源开发利用效率较低
– 我国能源行业能耗指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偏高。
2010年,我国煤炭开采和洗选综合能耗为20.8kg标准煤/吨,比 国际先进水平高3.8kg标准煤/吨。

我国主要耗能产品能耗水平也普遍高于国际先进水平。
2010年,我国吨钢可比能耗为697kg标准煤/吨,比国际先进水平 高387kg标准煤/吨。
中国电力与能源
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2014年1月
提纲
一、能源概况 二、能源战略思路 三、能源生产与输送
全球能源概况
1、能源生产与消费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结论:化石能源比重持续下降,电力比重大幅提高,越来越多的煤炭、 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被转换成电力。
全球能源概况
1、能源生产与消费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可再生能 源资源开 发潜力巨 大
生物质能年资源可利用量约为8.99亿吨标准煤
风能资源潜在开发量25.8亿千瓦
太阳能资源可利用资源量约5.96亿吨标准煤/年
注:风能为50米高度3级以上风能资源潜在开发量。 太阳能年可利用量5%的沙化土地面积安装太阳能发电设备,年利用1400小时估算。
中国能源概况
2、能源生产
1、可持续供应问题
1.1 终端能源消费能源需求将保持较快增长
国外研究机构我国未来能源需求的预测
单位:亿吨标煤
面临的重大问题
1、可持续供应问题
1.2 资源环境等因素对提升能源供应能力的约束越来越强
– 受生态环境容量、开发条件、技术能力等诸多因素的 限制,未来我国国内能源供应提升潜力较为有限,保 障能源供应的压力巨大: • 煤炭产量和油气产量的提升主要受到资源条件约 束; • 非化石能源开发受到生态环境、技术能力和成本 约束; • 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不断升温的情况下,碳排放 也已成为能源发展的重要生态约束因素。
陕北 220 460 300
西北
西宁
晋中煤电
晋东南煤电
晋中 300 100 晋东南
图例 500kV交流 百万伏级交流 ±800kV 级 直 流 750kV交流
晋东南煤电II 西安东 330
300 驻马店
×
400 南阳 300 荆州
140 300 220
260
雅江水电 川西水电 雅龙江梯级
150 乐山
中国能源概况
4、能源合作
• 随着国内能源需求的增长,我国由能源净出口国 逐步转变为能源净进口国。 • 我国能源供应保障策略从“自给自足”走向“立 足国内和利用国外资源并举”,积极实施“走出 去”战略,获取海外“油气”资源。 • 在电力领域,我国能源企业积极开展跨国输电和 电力贸易。
面临的重大问题
顺应发展低碳经济的新潮流 打破“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 关键在于创新—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