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策略研究

合集下载

小学英语课题研究方案《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英语课题研究方案《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英语课题研究方案《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策略研究》一、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分析语言作为一种工具,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交际。

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却存在着很多问题。

以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为例,我在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考试常常能拿高分,但要让他流利地说几句英语却很难。

在进行课堂口语练习时,有的学生面对老师和同学十分害羞,不愿积极参与口语活动;有的学生虽然参与积极性较高,心里或许也想得不错,但一到口头表达,就抓耳挠腮,不知怎么表达;还有的学生自由讨论会话时语言流畅,一到正式发言就吞吞吐吐,结结巴巴,表达时出现许多语言错误。

这些都是“哑巴英语”的表现。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此种“哑巴英语”的现象发生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1、口语学习的重要性尚未被普遍认识在现阶段,由于各级各类考试还不重视口语能力的测试,重读写、轻听说的观念仍然根深蒂固。

经过我的调查,认为读写重要的学生远多于认为听说重要的学生。

广大家长和学生认为口语并不重要,英语成绩是靠最后的一张考卷来评定的。

我们之中一部分教师甚至也有这种想法,因而忽视了平时的口语训练。

2、良好语言环境的匮乏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同样,英语口语水平要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得到提高。

但由于我们的学生并不是生活在英语的语言环境中,除了课堂外,学生使用英语的机会很少。

即便在课堂上,如果教师不能创设轻松愉快说英语的情境和氛围,学生也不会乐于参与。

3、学生心理素质大多数学生在进行口语表达时内心焦虑紧张,因此错误百出。

于是越出错就越紧张害怕,越紧张害怕就更容易出错,形成恶性循环,使学生有惧怕心理,导致学生不敢开口。

4、学生个性差异学生因个性差异在课堂上的表现各不相同。

性格开朗的学生善于表现自己,因此能得到较多锻炼机会。

性格内向或基础较差的学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不敢大胆说,怕同学嘲笑,怕老师批评,这样他们的口语水平就很难得到提高。

5、学生人数较多由于师资力量的缺乏,现在大多数学校都是大班教学,即每班有超过三十个学生,有的班甚至达到五六十个学生,这给教师组织口语训练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英语教学策略设计:小学篇

英语教学策略设计:小学篇

英语教学策略设计:小学篇
目标
- 帮助小学生建立英语研究兴趣
- 提高小学生英语听说能力
- 培养小学生英语研究惯
策略一:游戏教学法
- 利用游戏的方式进行英语教学,增加学生参与度
- 例如:英语单词接龙、英语角色扮演游戏等
策略二:多媒体辅助教学
- 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英语知识
- 例如:播放英语动画片、利用英语研究软件等
策略三:趣味故事讲解
- 通过讲解有趣的英语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研究兴趣
- 例如:讲解英语童话故事、英语小故事等
策略四:小组合作研究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研究,互相激励、共同进步
- 例如:小组英语对话练、小组英语歌曲表演等
策略五:英语实践活动
- 创设英语实践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英语知识- 例如:英语角活动、英语演讲比赛等
以上策略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小学生研究英语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英语听说能力,培养他们的英语研究惯。

小学英语情境化教学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英语情境化教学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英语情境化教学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一、问题的提出(一)社会发展和教学改革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随着课程的改革,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也就是说提高英语的交际运用能力是小学英语发展的必然趋势。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要用所学英语做事情,强调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尽量真实的语言环境,组织具有交际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

(二)英语教学的现状需要我们重视情景教学的研究从语言学习的要求看,语言学习的最大功能是为了交流思想,发挥语言的语用交际功能,但目前的英语教学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语言教学的核心功能。

而从学生在学习和使用英语的现状看,学生能听懂、朗读句型和模仿对话,但却不理解句型或对话的含义;不明白句子真正的使用场合。

我们认为其主要原因是教学时忽视了语境的作用,语言教学脱离了语言使用的环境,就难以恰当地表达,难以发挥其交际活动的本质作用。

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荡然无存,从而直接影响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目标达成的效果。

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对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研究,创设情景给学生大量接触真实、地道的英语的语境,而且要让学生具有使用英语的机会和条件。

(三)创设英语情境,可以使死的知识变为活的语言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创设情景运用英语正满足了学生的心理要求。

教育家们认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深入创造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交际语言。

因此我们就需要给他们创设一个合适的情境,让学生尽可能的有说英语的机会,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基于以上分析和认识我们提出了《小学英语情境化教学策略研究》这一课题研究,旨在通过对情境化教学的研究培养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新课标下的小学英语语法策略研究

新课标下的小学英语语法策略研究

新课标下的小学英语语法策略研究摘要:新课标下的小学英语教育改革在语法教学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变革。

语法作为语言学习的基础,对于学生的语言运用和沟通能力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新课标要求小学英语语法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培养,并通过培养学生的语感、语境懂得语法的运用,促进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的整体发展。

本文将探讨新课标下的小学英语语法策略,能够更好地辅助学生运用语法知识,并提升学生在语言表达上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新课标教学语法策略研究(一)语法教学的重要性语法作为语言学习的基础,对于学生的语言运用和沟通能力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学习语法规则和结构,学生能够更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并理解他人所传达的信息,语法教学在小学英语教育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通过科学的语法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语法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的全面发展。

1.语法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的形式和结构。

语法规则是语言的组织框架,通过学习语法,学生能够了解单词、词组和句子的构成规律,从而能够正确地组织和运用这些语言元素。

掌握语法规则有助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准确的语言交流,避免产生歧义和误解。

2.语法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

通过学习语法,学生能够理解和分析句子的结构,识别出句子中的主谓宾成分、修饰语等,进而理解句子的意思。

对于阅读理解和听力理解能力的提升,掌握语法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3.语法教学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语法知识是写作的基础,它能够帮助学生构建句子和段落,使写作更具有逻辑性和结构性。

掌握语法规则能够使学生写出更准确、更流畅的英语作文,提升写作的质量和效果。

4.语法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语法规则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理解和运用规则,这要求学生进行逻辑推理和创造性思维。

通过语法教学的训练,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语言思维能力,为以后更高层次的语言学习和应用奠定基础。

小学英语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

小学英语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

小学英语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学英语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重要阶段,而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是提高小学生英语学习效果的关键环节。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全球化背景下对英语教学的需求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教师和研究者开始关注如何在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然而,目前对于小学英语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研究还相对不足,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教师可能缺乏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无法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可能受到外部环境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下降。

因此,有必要对小学英语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进行深入研究,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

1.2 研究意义The significance of studying effective problem situations in elementary English teaching lies in its potential to enhance students' learning experiences and outcomes. By creating stimulating and thought-provoking scenarios, teachers can engage students in active participation, leading to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language and improved retention ofknowledge. Additionally, fostering an environment where students are encouraged to ask questions and explore different perspectives can help to cultivate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and promote creativity.2. 正文2.1 小学英语教学问题情境的定义In the context of elementary English teaching, defining problem situations is crucial in promoting students' language learning and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Problem situations refer to scenarios or tasks that require students to think critically, apply their knowledge, and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in English.One key aspect of defining problem situations in elementary English teaching is to ensure that they are age-appropriate and engaging for students. This means that the problems should be relevant to students' everyday experiences and interests, and should challenge them to think creatively and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learning process.Problem situations in elementary English teaching can take various forms, such as role-playing activities, group discussions, and real-life scenarios. These situations should encouragestudents to use English in meaningful ways, such as asking questions, solving problems, and expressing their opinions.Furthermore, problem situations should be designed to be open-ended and multifaceted, allowing students to explore different solutions and perspectives. This not only enhances their language skills but also fosters their creativity and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ies.Overall, defining problem situations in elementary English teaching requires careful planning and consideration of students' needs and abilities. By creating engaging and meaningful problem situations, teachers can help students develop their language skills and cultivate a love for learning English.2.2 影响小学生积极参与的问题情境因素There are several factors that can influence the active participation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 problem-based learning situations.2.3 教师如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教师如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是小学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小学英语情境化教学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英语情境化教学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英语情境化教学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情境教学已经成为英语教学的主流趋势,许多国家的教育机构都开始采用情境教学法来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美国的“语言艺术教育”提出了“语境即一切”的教学理念,强调语言研究必须与实际情境相结合;英国的“语言教育”也提倡情境教学,认为通过情境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

二)国内研究现状:近年来,国内的教育机构也开始重视情境教学的研究。

许多学者对情境教学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提出了许多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例如,XXX教授提出的“情境教学法”以及XXX教授提出的“情境教学策略”等。

这些研究成果对小学英语情境化教学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一)研究内容:本研究将重点探讨小学英语情境化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包括如何创设情境、如何设计情境教学活动、如何评价情境教学效果等方面。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实验研究和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通过文献研究,了解国内外情境教学的研究现状和相关理论;其次,通过实验研究,验证情境教学法对小学英语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效果;最后,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学生对情境教学的认知和反馈,从而进一步完善情境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四、预期成果和意义一)预期成果:本研究将形成一套适合小学英语情境化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包括情境创设、情境教学活动设计和评价方法等。

同时,本研究还将验证情境教学法对小学英语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效果,并探讨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前景。

二)意义:小学英语情境化教学是适应时代需求和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本研究的成果将对小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促进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的提高。

和实践基础情境教学法是一种以情境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它能够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研究效率,解决研究难点,提升交际能力。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策略研究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策略研究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策略研究在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运用以下策略来提高教学效果:1.渗透性教学策略:在整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英语单元的内容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使学生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并运用英语。

比如,在进行购物、外出游玩等活动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同时进行相关词汇和句型的复习和运用。

2.游戏化教学策略:通过游戏化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语言游戏、角色扮演活动等,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英语口语和词汇,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

3.多模态教学策略:通过多种媒体和教学资源来进行教学,如图画、视频、音频等,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例如,教师可以播放英文儿歌、动画片等视频资源,让学生通过观看并模仿,提高他们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同时,配合图画和图片等教学材料,帮助学生学习和记忆单词和句型。

4.学生主导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供多种学习方式和机会,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合作意识。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通过合作探究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情景教学策略:将英语单元的学习内容与实际情景结合起来,创设各种活动和场景,帮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例如,针对购物场景,教师可以设置小型商店,让学生扮演购物者和商家,进行针对性的角色扮演和实地体验,以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真实交流的能力。

6.全体激励策略:通过激励和奖励机制,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可以设置学习目标,设立小型竞赛和评比,并给予学生相应的奖励和认可。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步和成长。

总之,通过以上策略的综合运用,可以在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度和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在语言技能、交际能力和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小学英语教程研究报告(共6篇)

小学英语教程研究报告(共6篇)

小学英语教程研究报告(共6篇)第一篇:小学英语教学方法探究本篇报告主要探讨小学英语教学的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观察,我们发现了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如游戏化教学、多媒体教学和情境教学。

这些方法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第二篇:小学英语教材评估与选择本篇报告旨在评估和选择适合小学英语教学的教材。

通过对多种教材的比较和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优秀的教材,它们内容丰富、结构合理,并且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选择合适的教材对于提高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第三篇:小学英语听力技巧培养本篇报告主要介绍了培养小学生英语听力技巧的方法。

通过针对性的听力训练和使用真实语境的听力材料,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语感和语音准确性。

第四篇:小学英语口语能力培养本篇报告研究了培养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策略。

通过鼓励学生多参与口语练习、提供情境对话和角色扮演的机会,我们可以帮助他们积极主动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并提高口语表达的流利度和准确性。

第五篇:小学英语阅读技巧培养本篇报告探讨了培养小学生英语阅读技巧的方法。

通过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阅读材料、训练阅读理解能力和提供词汇学习的支持,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

第六篇:小学英语写作技巧培养本篇报告介绍了培养小学生英语写作技巧的策略。

通过提供写作任务和指导,鼓励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我们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写作能力,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以上是关于小学英语教程研究的六篇报告,涵盖了教学方法、教材选择以及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技巧的培养。

这些报告将为小学英语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英语教学策略研究》课题论证报告
课题研究的背景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中国加入WTO进程的加快,国际互联网不断地向世界的各个角落迅速延伸,信息的交流变得空前重要,英语首当其冲地充当了现代社会必备的交流工具,学习和掌握英语是二十一世纪人类“学会生存”和“适应生存”的基本要求,加强英语教育,培养国际化、现代化的人才正成为中国现代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

世界各国已经或正在把外语教学看成是各国教育改革的重点。

1995年欧洲委员会在发布的《教育和训练:以学习化社会为目标》的白皮书中建议“最好在学前阶段就开始第一门外语学习,在小学阶段打下系统坚实的基础,在中学便开始第二外语的学习”。

在这一号召下,欧洲各国纷纷修改调整教育大纲,将小学外语教学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对象,赋予小学外语教学极重要的战略地位。

儿童外语学习兴趣高涨,起始年龄普遍提前,普通小学从一年级就开设外语课已经是大趋势。

与此同时,欧洲各国也特别重视让小学外语教师掌握了解语言习得理论知识,广泛开展小学生外语学习的实验研究。

据1998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日本东京举办的“亚太地区学校课程比较研究国际会议”的调查显示,大部分国家的小学课程结构中,外语属于必修课。

新加坡在独立后的1966年正式实施双语教育政策,规定必须教授英语作为第二语言。

20世纪80年代,随着“新教育体制”的实施以及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发展,学校更加重视英语的特殊地位,自1987年开始,全国中小学实行以应与为第一教学用语教学。

在这种国际大环境下,小学一门基础课的英语,也正受到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来,在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贯彻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过程中,无论是“素质教育工程”,还是“园丁工程”的实施,外语学科都被列为一个重点。

1999年6月,我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建了英语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组,国内知名的课程专家、高校外语研究人员、有经验的教材编写人员、教研员和英语特级教师经过反复讨论,着手制定新的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对小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内容与目标要求方面,以发展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为主线,接触达600-700个。

新英语课程标准建立了新的评价体系,不仅包含了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而且提出了对学校和教师的评价标准和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对小学英语教学有新的认识。

2001年1月教育部正式下文规定,从2001年秋季开始全国城市和县城小学逐步开设英语课程,从2002年秋季开始,乡镇所在地小学逐步开设英语教程,小学英语学习的起始年级为小学三年级。

在我国一些发达地区,如上海,则率先在今秋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

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覆盖面还在不断扩大,学习英语的起始年龄也大有低龄化的趋势,这对中国的外语教育是令人振奋和鼓舞的事情。

为了迎接在全国小学全面开设英语课程的新形势,为了确保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对小学开设英语的重要意义的认识,认真研究小学英语教学的规律与特点,探讨小学英语教学新的教学策略,将小学英语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目前,教学理论界对教学策略的研究已取得了不少成果,英语学科教学策略研究也发表了一些研究论文,但对小学英语教学策略的全面研究成果尚不多见,尤其是教育部新的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公布后,小学英语教学策略的研究完全是一个新课题,认真探讨这个问题,对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效率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2.对项目的论证
本项目的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国内外同类项目研究状况,本项目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项目研究的基本内容如下:
① 小学英语教学策略的涵义
② 小学英语教学策略的特点
③ 小学英语教学策略的结构
④ 小学英语教学策略的制定和运用
⑤ 小学英语教学策略对小学英语教学有效性的影响
本项目研究的重点是:
小学英语教学策略的结构及小学英语教学策略对小学英语教学有效性的影响。

本项目研究的难点是:
①“小学英语教学策略对小学英语教学有效性的影响”的验证性实验的实施
②“小学英语教师教学策略的结构”的理论探讨。

国内外同类项目研究状况:
本人先后查阅了近百篇/部文献资料。

综述如下:
一基本概念的有关论述
“策略”一词最初指的是大规模军事行动的战略、战术,后泛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使用的手段和方法。

20世纪60年代以后,以美国匹兹堡大学罗伯特·格拉塞(Robert·Glaser)为带头人的一批认知心理学家开始使用“教学策略”一词。

关于教学策略的涵义,美国教育家史密斯(1976)提出了以经验为基础的两种教学策略,即内容限制性和非内容限制性策略。

美国教育家E·D加涅(1985)指出,教学策略是指导教师如何改进自己的教学,指导学生如何改进自己的学习,以达到最佳效益。

保罗·D·埃金强调,教学策略是“为了完成特定目标所设计的指示性教学技术”。

D·G·阿姆斯特郎认为教学策略是“有系统地安排的教师活动,用以帮助学生达到某一单元所确定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策略研究情况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研究者对教学策略作了大量的研究,如David Jacobson, Paul Eggen, Donald Kauchak, Carole Dulaney(1985)指出教学策略是教学模式的执行阶段,阐述了讲解、发现、讨论和调查等策略在教学中的应用,并对它们进行了比较。

Barry & King(1997)将常用的教学策略归纳为传播策略、操作策略、讲解策略、示范策略、概念策略、摸拟策略、分组讨论策略和引导发现策略,并对各策略的操作方法进行了阐释。

Young-Hyun Kim(1996)
在分析韩国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目的、师生素质的基础上,就如何教授小学英语课向小学英语教师介绍了种种英语教学技巧。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教育研究者对教学策略也作了大量的研究。

其中张大均在他的论著《教学心理学》(1997)中对有效教学策略的涵义、制定依据、基本特征、基本策略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顾泠沅(1997)对教学效率与教学策略作了较深层次的研究,闫承利在《素质教育课堂优化策略》(2000)论著中,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各种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施良方、崔允漷(1999.8)对课堂教学策略进行了详尽的论述,胡继渊、沈正元,和学新,黄高庆、申继亮、辛涛,邓安静等也从各个不同方面对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

还有一批研究者对学科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及运用,如,王祖浩(1996)论述了如何指定化学学科教学策略,王国英、沃建中对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策略的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2000.3),吴欣(2001)从英语知识分类教学的角度研究了有效外语教学的策略,李庆奎、杨骞阐述了数学建构教学策略(2000),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教学策略在特定学科中的应用。

三、我国目前关于教学策略的几种看法:
①把教学策略看作与教学方法、步骤、教学模式同义。

②教学策略是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特定教学情境中为完成教学目标和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而作出的教学谋划和采取的教学措施。

〈张大均,1997〉
③认为教学策略就是有效地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技术的操作原则与程序的知识。

(黄高庆、申继亮、辛涛,1998)
④教学策略是指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教学方法、步骤及行为方式的综合。

(王国英、沃建中,2000.3)上述四种方法,都从不同角度对教学策略给予了界定,为理解小学英语教学策略打下了基础。

基于以上看法,我认为,小学英语教学策略是小学英语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在特定的教学情境和文化背景中为完成小学英语教学目标和适应小学生学习英语的需要而作出的教学谋划和采取的教学措施。

综观以上材料,我们可以看到,在国内外研究作为基本性教学策略(为各门学科通用的数学策略)的居多数,对特殊性教学策略(学科教学策略)的研究正为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者所重视。

到目前为止,对小学英语教学策略的全面研究在我国的学科教学策略方面尚是一块待开发的处女地,这正是本项目的新意和价值所在。

本项目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一,本项目的研究有利于改进小学英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国内外许多学者通过研究认为,有效的教学策略同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成正相关,教师根据自己对教学活动的认知结果,对教学活动进行科学分析,有目的地控制和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可以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教学策略的研究有助于促进英语教学理论与小学英语教学实践的结合。

小学英语教学策略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形成的,因此,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同时,教学策略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研究小学英语教学策略一方面有利于小学英语教师在整体上认识和探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把握小学英语教学规律,另一方面又便于小学英语教师掌握和运用,改进教学,因此,小学英语教学可成为教学理论研究与小学英语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桥梁。

第三,小学英语教学策略研究有利于小学英语教师素质的提高。

小学英语教学策略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它来自小学英语教学实践,又高于实践,易于小学英语教师掌握,可以成为广大小学英语教师的研究课题,并通过研究以改进自己的英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促进小学英语教师各方面素质的提高。

第四,小学英语教学策略研究可以丰富英语教学应用理论,更好地指导小学英语教学实践。

小学英语教学策略是英语教学理论的一部分,由于它是基于小学英语教学实践而建立的,因此它更符合小学英语的教学特点,对小学英语教学的指导性就更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