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过滤器效率的测试方法
空气过滤器效率标准

空气过滤器产品知识简介一、空气过滤器的不同效率表示方法当被过滤气体中的含尘浓度以计重浓度表示时,则效率为计重效率;以计数浓度表示时,则效率为计效效率;以其它物理量作相对表示时,则为比色效率或浊度效率等。
最常用的表示方法是用过滤器进出口气流中的尘粒浓度表示的计数效率。
1.在额定风量下,按国家标准GB/T14295-93《空气过滤器》及GB13554-92《高效空气过滤器》的规定,不同过滤器的效率范围如下:初效过滤器,对≥5微米粒子,过滤效率80>E≥20,初阻力≤50Pa中效过滤器,对≥1微米粒子,过滤效率70>E≥20,初阻力≤80Pa高中效过滤器,对≥1微米粒子,过滤效率99>E≥70,初阻力≤100Pa亚高效过滤器,对≥0.5微米粒子,过滤效率E≥95,初阻力≤120Pa高效过滤器,对≥0.5微米粒子,过滤效率E≥99.99,初阻力≤220Pa超高效过滤器,对≥0.1微米粒子,过滤效率E≥99.999,初阻力≤280Pa2.由于现在许多企业选用的是进口的过滤器,而它们表示效率的方法与国内的不同,为便于比较,将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列表如下:按欧洲标准,粗效过滤器分为四级(G1~~G4):G1 效率对粒径≥5.0μm,过滤效率E≥20% (对应美国标准C1)G2 效率对粒径≥5.0μm,过滤效率50>E≥20% (对应美国标准C2~C4)G3 效率对粒径≥5.0μm,过滤效率70>E≥50% (对应美国标准L5)G4 效率对粒径≥5.0μm,过滤效率90>E≥70% (对应美国标准L6)中效过滤器分为两级(F5~~F6):F5 效率对粒径≥1.0μm,过滤效率50>E≥30% (对应美国标准M9、M10) F6 效率对粒径≥1.0μm,过滤效率80>E≥50% (对应美国标准M11、M12) 高中效过滤器分为三级(F7~~F9):F7 效率对粒径≥1.0μm,过滤效率99>E≥70% (对应美国标准H13)F8 效率对粒径≥0.5μm,过滤效率90>E≥75% (对应美国标准H14)F9 效率对粒径≥0.5μm,过滤效率99>E≥90% (对应美国标准H15)亚高效过滤器分为两级(H10、H11):H10 效率对粒径≥0.5μm,过滤效率99>E≥95% (对应美国标准H15)H11 效率对粒径≥0.5μm,SEO,过滤效率99.9>E≥99%(对应美国标准H16) 高效过滤器分为两级(H12、H13):H12 效率对粒径≥0.5μm,过滤效率E≥99.9% (对应美国标准H16)H13 效率对粒径≥0.5μm,过滤效率E≥99.99% (对应美国标准H17)二、空气过滤器的规格与额定风量各类过滤器的一些标准尺寸、风量及初阻力如下表:序号名称外形尺寸额定风量初阻力1 粗效平板式过滤器 595X595X20 2500m3/h ≤50Pa2 粗效折迭式过滤器 595X595X46 3600m3/h ≤50Pa3 中效袋式过滤器 595X595X500 3600m3/h ≤80Pa4 W型亚高效过滤器 610X610X292 3200m3/h ≤160Pa5 有隔板高效过滤器 610X610X150 1000m3/h ≤220Pa6 无隔板高效过滤器 610X610X69 1000m3/h ≤160Pa空气过滤器的不同效率表示方法,空气过滤器的效率表示方法,空气过滤器效率空气过滤器效率规格比较表,空气过滤器效率表示方法容尘量容尘量是在特定试验条件下,过滤器容纳特定人工粉尘的重量。
洁净室空气过滤器手册最终版要点

洁净室空气过滤器(Cleanroom Air Filter)前言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日渐加强, 空气质量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而空气过滤系统不仅可以保护产品与生产设备,还可以保障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因此, 空气过滤器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高新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半导体/磁头工艺的日趋精密化与微型化必然决定了对空气洁净度的高标准与要求。
采用初、中、高效过滤器并用的方法,能够持续有效地去除粒径更小的尘埃粒子,保证洁净室空气浓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本手册主要介绍空气过滤器的功能与作用、选择原则、检测方法和使用寿命等知识,希望能对大家的洁净工作有所帮助。
目录1、什么是空气过滤器2、空气过滤器的材质3、空气过滤器应用范围4、空气过滤的原理5、空气过滤器的种类6、空气过滤器的功能和作用7、空气过滤器检测方法8、空气过滤器的选择原则与配置:9、空气过滤器的使用频率及维护:10、空气过滤器技术参数名词介绍11、空气过滤器效率分类与对照表1.什么是空气过滤器空气过滤器(Air Filter)是指空气过滤装置。
空气过滤装置一般用于洁净车间、实验室及洁净手术室。
2.空气过滤器的材质目前广泛使用的空气过滤器材质主要有:3.空气过滤器的应用范围4、空气过滤器的原理有尘污染有色污染有毒污染有菌污染洁净空气高精密电子行业公共场所中央空调LCD 、LED 、TFT 行业 生物实验室及研究机构医疗机构及手术室光学、光电、半导体行业 表面静电喷涂车间制药行业航天军事行业食品工业玻璃纤维滤纸 聚丙烯纤维 聚酯纤维滤料 植物纤维滤料无纺布滤料活性碳滤料不洁净空气空气中的尘埃粒子随气流做惯性或无规则的运动,在运动中的空气尘粒撞到既能有效拦截尘粒又不对气流形成过大阻力的过滤介质时,过滤介质杂乱交织的纤维便形成对粒子的无数道屏障,纤维间宽阔的空间允许气流顺利通过。
下面为过滤器具体原理介绍:(为了便于说明,假设灰尘均为球形,并且与过滤器内部纤维接触时会因范德华力粘在纤维上)惯性效应较大的灰尘粒子在气流中做惯性运动,较大的灰尘因惯性来不及绕过而直接撞到纤维上。
净化空调系统的验证及维护保养

净化空调系统的验证及维护保养HVAC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处理方法:HVAC系统利用物理方法对空气进行的各种处理(如加热、加湿、干燥、冷却、净化等),而净化空调是要解决来自生产车间的内外干扰因素对室内空气的输送与分配所产生的矛盾。
1.1 空气的加热一般都采用蒸汽和电加热的方式进行,蒸汽加热是利用散热片的加热方式,而电加热则主要用电热管或远红外管加热的方式。
1.2 空气的加湿一般采用干蒸汽和喷淋水雾的方式进行。
1.3 空气的干燥一般采用降温除湿和物理吸收的方式。
降温除湿是在空调箱内利用表冷器冷却,使湿空气温度降到露点,并使水分析出由积水盘排出,达到除湿的要求;而物理吸收则主要利用吸湿剂(如硅胶、活性碳、氯化锂、氯化钙等)吸收水分达到干燥的要求。
后者需要用再生的方法使吸收剂还原。
1.4 空气的冷却大多数采用表冷器吸收热量而达到空气冷却的目的,冷媒是由冷水机组提供。
常用的冷水机主要为容积式和吸收式,目前常用的容积式机组是活塞型和螺杆型,而吸收式机组以溴化锂机组为主要形式。
1.5 空气的净化空气净化指通过过滤的方式使空气中的含尘量达到环境要求。
目前常用的空气过滤器有3种类型:粘性填料过滤器、干式纤维过滤器、静电过滤器。
因第1种和第3种在制药空调中极少运用暂不作介绍。
现简单介绍干式纤维过滤器:(1)过滤器的材料与形式:过滤器的滤料有玻璃纤维、合成纤维、石棉纤维以及由这些纤维制成的滤纸和滤布,常用袋式和板式;(2)过滤器的滤尘原理:过滤器滤尘主要是通过拦截、惯性、扩散、重力和静电达到滤尘的目的;(3)空气过滤器的主要考核指标有4项:效率、阻力、容尘率和滤速:1)过滤器效率η% :是指在额定速风量下过滤器捕获的灰尘量和进入过滤器的灰尘量之比的百分数,所以此值越大越好。
过滤器过滤量除用过滤效率表示外,还常用穿透力K来表示。
穿透力能形象地表示过滤器的性能,如两个高效过滤器过滤效率分别为99.99 %和99.98 %,表面看过滤性能几乎差不多,但就穿透力来看前者0.01 %和后者0.02 %之间两者竟相差1倍;2)过滤器阻力:过滤器阻力是空调系统总阻力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它随过滤器通过风量的增加而增大。
压缩空气过滤器完整性测试基本操作OPL.

(全面生产维护)
OPL(One Point Lesson—点滴教材)
参数设置
过滤器测试前在“测试压力 ”选项里面输入36.00,单位 为默认psi;在“最大流量” 选项里输入2.34,单位为默 认的ml;/min. 备注:”最大流量值”在单 只时是0.44ml/min.
- 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
3、参数设置:所有参数设置标准按SOP规定执行.文件编号:GD03EN011
4、拆开过滤器滤筒后需对筒内用蒸馏水进行清洁,打开滤筒下面的排水阀排除污水。 5、测试操作要求:安装过滤器滤后必须用97%的酒精消毒。 6、测试完后均匀的紧固过滤器滤筒的每一颗螺丝,并排放滤筒内的测试液。
7、开启过滤器滤筒下面的排水阀后微开过滤器滤前端进气阀,使其用压缩空气对过滤器滤芯的水分进行吹扫,
(全面生产维护)
OPL(One Point Lesson—点滴教材)
此状态为待机状态
测试用的压缩空 气压力值设置到 70—80psi之间
按下主菜单MENU,再按横 向箭头找出下一幅图片的 画面,请看下一幅图片。
- 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
(全面生产维护)
OPL(One Point Lesson—点滴教材)
- 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
(全面生产维护)
OPL(One Point Lesson—点滴教材)
参数设置
过滤器测试前在“过滤 器壳体”选项输入过滤 器滤筒的型号;在“过 滤器型号”选项里输入 过滤器滤芯的型。
- 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
(全面生产维护)
OPL(One Point Lesson—点滴教材)
空气过滤器标准

空气过滤器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空气过滤器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与标记、一般要求、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通风、空气调节和空气净化系统或设备的空气过滤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1019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包装通则GB/T 1236工业通风机用标准化风道进行性能试验GB 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GB 4706.1-2005家用及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GB 8624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T 18204.2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2部分:化学污染物GB 50243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JG/T 404空气过滤器用滤料ISO 15957 Loading dusts for testing air cleaning equipment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空气过滤器air filter用过滤、粘附或者荷电捕集等方法去除空气中颗粒物的设备。
3.2.额定风量rated air flow在标准空气状态下,单位时间通过空气过滤器的空气体积流量。
3.3.标准空气状态standard air温度为20℃,大气压力为101.3kPa,密度为1.2kg/m3的空气状态。
3.4.迎面风速face velocity通过空气过滤器的空气体积流量与其空气流通截面面积之比。
3.5.初阻力initial resistance初始状态下,空气过滤器通过额定风量时的静压损失。
3.6.终阻力final resistance在额定风量下,空气过滤器由于捕集标准试验尘而使其阻力上升并达到的规定值。
3.7.粒径particle diameter用某种方法(光学或空气动力学等效)测出的颗粒物几何直径。
高效空气过滤器检测方法介绍

高效过滤器试验方法1)钠焰法Sodium Flame源于英国,中国通行,欧洲部分国家于20世纪70-90年代实行。
试验尘源为单分散相氯化钠盐雾。
“量”为含盐雾时氢气火焰特征光的光强。
主要测试仪器为光度计。
原理(GB/T6165-2008):用雾化干燥的方法人工发生氯化钠气溶胶,气溶胶颗粒的质量中值直径约为0.5μm。
将过滤器上下游的氯化钠气溶胶采集到燃烧器中并在氯化钠火焰下燃烧,将燃烧产生的钠焰光转变为电流信号并由光电测量仪检测,电流值代表了氯化钠气溶胶的质量浓度,用测定的电流值即可求出过滤器的过滤效率。
随着扫描法的普及,欧洲已经不再使用钠焰法。
相关标准:英国BS3928-1969,欧洲Eurovent 4/4,我国有GB/T6165-2008。
2) 油雾法Oil Mist原西德,原苏联,和中国采用过该方法。
尘源为油雾。
“量”为含油雾空气的浊度。
仪器为浊度计。
以气样的浊度差别来判定过滤器对油雾颗粒的过滤效率。
原理(GB/T6165-2008):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用汽轮机油通过汽化—冷凝式油汽发生炉人工发生油雾气溶胶,气溶胶粒子的质量平均直径为0.28μm~0.34μm。
使经过与空气充分混合的油雾气溶胶通过被测过滤器,分别采集过滤器上下游的气溶胶,通过油雾仪(或浊度计)测量其散躲光强度。
散射光强度的大小与气溶胶浓度成正比,由此即可求出过滤器的过滤效率。
德国规定用石蜡油,油雾粒径为0.3~0.5mm。
中国标准规定的油雾平均重量直径为0.28~0.34mm,对油的种类未做具体规定。
油雾法在德国本土已经成为历史,德国于1993年率先搞出了计数扫描法的国家标准,欧洲标准EN1882就是以德国计数扫描法标准为蓝本制定的。
原苏联帮中国搞过滤器时使用的是油雾法,虽然中国标准规定可以用油雾法,但国内厂家更愿意使用同一标准规定的另一种钠焰法,只有部分生产滤材的厂家及少量军工单位依在测量过滤材料时仍使用油雾法。
相关标准:我国有GB/T6165-2008。
汽车空调滤清器性能与试验方法

汽车空调过滤器性能标准与试验方法(参考QCT 998-2015 汽车空调滤清器技术条件)1.颗粒式空调滤清器(蓝布)的性能标准及试验方法1.1初始压力降标准:在不同试验空气流量下,颗粒式空调滤清器初始压力降应符合表2中相应类别的规定。
测试设备:测试设备应完全符合QC/T 795.1第5章试验方法:颗粒式空调滤清器性能试验按QC/T 795.1第6章至第9章进行。
1.2 分级过滤效率标准:在试验空气流量为300m³/h条件下,使用GB/T 28957.1中定义的A2灰测试,颗粒式空调滤清器分级过滤效率应符合表3中相应类别的规定。
测试设备:测试设备应完全符合QC/T 795.1第5章试验方法:颗粒式空调滤清器性能试验按QC/T 795.1第6章至第9章进行。
1.3 储灰量标准:在试验空气流量为300m³/h条件下,使用GB/T 28957.1中定义的A2灰或A4灰测试,当压力降上升了200Pa时,颗粒式空调滤清器储灰量应符合表4中相应类别的规定。
测试设备:测试设备应完全符合QC/T 795.1第5章试验方法:颗粒式空调滤清器性能试验按QC/T 795.1第6章至第9章进行。
2.多效空调滤清器(低碳、高碳)的性能标准及试验方法2.1初始压力降标准:不同试验空气流量下,多效空调滤清器初始压力降应符合表5中相应类别的规定。
测试设备:测试设备应完全符合QC/T 795.1第5章试验方法:多效空调滤清器性能试验按QC/T 795.1第6章至第9章进行。
2.2分级过滤效率标准:在试验空气流量为300m³/h条件下,使用GB/T 28957.1中定义的A2灰测试,多效空调滤清器分级过滤效率应符合表6中相应类别的规定。
测试设备:测试设备应完全符合QC/T 795.1第5章试验方法:多效空调滤清器性能试验按QC/T 795.1第6章至第9章进行。
2.3储灰量。
标准:在试验空气流量为300m³/h条件下,使用ISO 12103定义的A2灰或A4灰测试,当压力降上升了200Pa时,多效空调滤清器储灰量应符合表7中相应类别的规定。
汽车空调-过滤器技术要求

汽车空调过滤器(CAF)性能标准与试验方法1、过滤效率标准是:ISO/TS 11155-1:2001《道路车辆——乘员车厢用空气过滤器第一部分:粉尘过滤测试》一般要求在2m/S(相当于5.0m3/min)的风速下,对于有效粒径5微米的灰尘颗粒的过滤效率达到90%以上,对于有效粒径10微米的灰尘颗粒的过滤效率达到95%以上。
2、压损(空气阻力)标准是:ISO/TS 11155-1:2001《道路车辆——乘员车厢用空气过滤器第一部分:粉尘过滤测试》一般要求在2m/s(相当于5.0m3/min)的风速下,空调过滤器的压损小于80Pa。
3、容尘量标准是:ISO/TS 11155-1:2001《道路车辆——乘员车厢用空气过滤器第一部分:粉尘过滤测试》在300m3/h的风量、粉尘浓度为70±30mg/m3条件下,向过滤器释放灰尘,当过滤器阻力达到初始阻力的2.5倍时,过滤器容纳灰尘的重量不小于10g。
4、高、低温度循环性能-40℃×8h+常温×1h+80℃×8h,试验2个循环,共34h,试验后在室温下放至少30min,测量长、宽、高,尺寸变化在±1%初始值内,然后300m3/h风量下试5min,不应有损坏。
5、耐湿性能把过滤器放置于38℃×95±15%RH,时间168h,测试后在室温下放置至少30min,测量长、宽、高尺寸,尺寸变化在±1%初始值内,然后300m3/h风量下试5min,不应有损坏。
6、低温冻结性能以水分附着于滤芯进入-30℃急冻1h,再放置于常温下解冻,重复10次表面不得破损或剥离。
7、抗水性能环境温度为23℃±5℃,湿度为55±15%RH,成品浸水30min后取出,再以10m3/min (600m3/h)的风量条件下测试,持续一小时产品无变形,滤材无破损,边条无破裂。
8、耐药品(化学品)性能将汽油、润滑油涂于产品上,室温放置1h,再放于70℃,保持3h,试验后产品不得破损或剥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气过滤器效率的测试方法什么是空气过滤器的效率呢?过滤器捕集粉尘的量与未过滤空气中的粉尘量之比为“过滤效率”。
不同作业环境所要求的洁净等级不同,所以要采用不同效率的过滤器和相当的新风量才能满足不同的洁净度等级要求。
在决定过滤效率的因素中,粉尘“量”的含义多种多样,由此计算和测量出来的过滤器效率数值也就不同。
实用中,有粉尘的总重量、粉尘的颗粒数量;有时是针对某一典型粒径粉尘的量,有时是所有粉尘的量;还有用特定方法间接地反映浓度的通光量(比色法)、荧光量(荧光法);有某种状态的瞬时量,也有发尘全过程变化效率值的加权平均量。
因此,对同一只过滤器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测试,测得的效率值就会不一样,离开测试方法,过滤效率就无从谈起。
所以对不同的空气过滤器应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检测,选择过滤器时不能只考虑空气过滤器的效率还应该了解其试验方法和试验尘。
我国在世界上最早采用大气尘分组计数法试验过滤器的效率,并于1990年颁布了GB12218-1990《一般通风用过滤器性能试验方法》。
对于高效空气过滤器,各国的试验尘和试验方法差别较大,如我国颁布的GB/T6165-1985《高效空气过滤器性能试验方法、透过率和阻力》将油雾法和钠焰法作为法定的性能试验方法;英国采用钠焰法(BS3928-1969;)美国提出的DO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法。
各国在提出试验方法标准基础上提出了空气过滤器的标准,如英国以DOP为试验尘的BS5295标准,欧洲空气处理设备制造商协会制定的EVROVENT4/9,国内外各种空气过滤器标准和效率比较见表3-3。
表3-3国内外各种空气过滤器标准和效率比较我国标准欧洲标准EUROVENT4/9 计重效率(%) 比色法效率(%) 美国DOP法(0.3μ)效率(%) 欧洲标准EN779-1993 德国标准DIN24185粗效过滤器 EU1 <65 G1 A粗效过滤器 EU2 65~80 G2 B1粗效过滤器 EU3 80~90 G3 B2中效过滤器EU4 ≤90 G4 B2中效过滤器 EU5 40~60 F5 C1高中效过滤器 EU6 60~80 20~25 F6 C1/C2高中效过滤器 EU7 80~90 55~60 F7 C2高中效过滤器 EU8 90~95 65~70 F8 C3高中效过滤器EU9 ≥95 75~80 F9亚高效过滤器 EU10 >85 H10 Q亚高效过滤器 EU11 >98 H11 R高效过滤器A EU12 >99.9 H12 R/S高效过滤器A EU13 >99.97 H13 S高效过滤器B EU14 >99.997 U14 S/T高效过滤器C EU15 >99.9997 U15 T高效过滤器D EU16 >99.99997 U16 C高效过滤器D EU17 >99.999997 U17 V国内外常用的空气过滤器的检测试验方法有:(1) 计重法用于粗效、中效空气过滤器效率检测。
测试原理:过滤器安装在标准试验风洞内,上风端连续发尘,每隔一段时间,测量穿过过滤器的粉尘质量,由此得到过滤器在该阶段粉尘质量计算的过滤效率,测试粉尘粒径范围≥5μm。
采用该法的相关标准有中国GB12218-1990《一般通风空气过滤器性能试验方法》、美国ANSI/ASHRAE52.1-1992、欧洲EN779-1993。
(2) 比色法用于中效过滤器的效率检测。
测试原理:在过滤器前后采样,含尘空气经过滤纸,将污染的滤纸放在光源下照射,再用光电管比色计(光电密度计)测出过滤器前后滤纸的透光度;在粉尘的成份、大小和分布相同的条件下,利用光密度与积尘量成正比的关系,计算出过滤器效率,这种方法主要针对粒径≥1μm颗粒的粉尘。
(3) 粒子计数器法用于洁净室、高效过滤器的检测试验,在洁净空调工程中广泛应用。
测试原理:将含尘气流以很小的流速通过强光照明区,被测空气中的尘粒依次通过时,每个尘粒将产生一次光散射,形成一个光脉冲信号,根据光脉冲信号幅度的大小与粒子表面的大小成正比的关系,由光电倍增管测得粒子数及亮度,确定其过滤效率。
对于粗效过滤器,可依据≥5μm的粒径档的过滤效率判断其优劣,对于一般的中效空气过滤器可用的≥2μm 的粒径档的过滤效率判断其好坏,对于高中效空气过滤器可采用≥1μm的粒径档的过滤效率判断其性能的优劣,至于亚高效、高效过滤器可以采用≥0.5μm的粒径档的过滤效率判断其性能的好坏。
(4) DOP(邻苯二甲二辛酯)法用于高效过滤器的效率检测。
测试原理:将试验粉尘为0.3μm单分散相的DOP液滴加热成蒸气,在特定条件下冷凝成微小液滴,去掉过大和过小的液滴后留下0.3μm左右的颗粒,雾状DOP进入风道,然后测量过滤器前后气样的浊度,由此判断过滤器对0.3μm的粉尘的过滤效率。
DOP法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这种方法曾经是国际上测量高效过滤器最常用的方法。
早期,人们认为过滤器对0.3μm的粉尘最难过滤,因此规定使用0.3μm的粉尘测量高效过滤器。
测量高效过滤器的DOP法也称热DOP法。
与此对应的冷DOP法是指Laskin喷管(用压缩空气在液体中鼓气泡,飞溅产生雾态人工尘)产生的多分散相DOP粉尘。
在对过滤器进行扫描测试时,人们经常使用冷DOP法。
DOP法源于美国,国际通行,其相关标准为:美国军用标准MIL-STD-282。
(5) 油雾法测试原理:尘源为油雾,“量”为含油雾空气的浊度,仪器为浊度计。
以气样的浊度差来判定过滤器对油雾颗粒的过滤效率。
德国规定用石腊油,油雾粒径为0.3—0.5μm 。
中国标准规定的油雾平均直径为0.28~0.34μm,对油的种类未做具体规定。
虽然中国标准规定可以用油雾法,但国内厂家更愿意使用同一标准规格的另一种钠焰法,只有部分生产厂家在测量过滤材料时仍使用油雾法。
其相关标准有中国GB/T6165-1985《高效空气过滤器性能试验方法、透过率和阻力》和德国DIN24184-1990。
(6) 钠焰法测试原理:试验尘源为单分散相氯化钠盐雾,“量”为含盐雾时氢气火焰的亮度,主要仪器为火焰光度计。
盐水在压缩空气的搅动下飞溅,经干燥形成微小盐雾并进入风道。
在过滤器前后分别采样,含盐雾气样使氢气火焰的颜色变蓝、亮度增加。
以火焰亮度来判断空气的盐雾浓度,并以此确定过滤器对盐雾的过滤效率。
国家标准规定的盐雾颗粒平均直径为0.4μm,但对国内现有实测结果为0.5μm。
欧洲对实际试验盐雾颗粒中径的测量结果为0.65μm。
其相关标准有英国BS3928-1969、欧洲Eurovent4/4、中国GB/T6165-1985《高效空气过滤器性能试验方法、透过率和阻力》。
(7)荧光法 Uranine 只有法国使用。
尘源为0.17μm单分散相苏打盐雾。
气样中的盐雾被特定液体吸收,“量”为含盐样品在特定条件下的荧光亮度。
以过滤器前后采样的荧光亮度差别来确定过滤器效率。
荧光法比较麻烦,测量时,要先在过滤器前后采样,然后到另一处去测量荧光。
实际上,法国人最常用的也是DOP法,并正在向MPPS法过渡,只有当涉及到核级过滤器时,他们才使用荧光法。
相关标准:法国AFNOR X44-11。
(8)计数扫描法欧洲通用,美国类似,其他国家紧跟。
目前国际上高效过滤器的主流试验方法。
主要测量仪为大流量激光粒子计数器(CNC)。
用计数器对过滤器的整个出风面进行扫描检验,计数器给出每一点粉尘的个数和粒径。
这种方法不仅能测量过滤器的平均效率,还可以比较各点的局部效率。
欧洲人的经验表明,对于高效过滤器,最容易穿透的粉尘粒径在0.1~0.25μm之间的某一点,先确定测试条件最易穿透的粉尘粒径,然后连续扫描测量过滤器对该粒径粉尘的过滤效果,欧洲人将这种方法称为MPPS 法。
美国标准干脆就规定只测量0.1~0.2μm区间。
试验中使用的尘源为Laskin喷管产生的多分散相液滴,或确定粒径的固体粉尘。
有时,过滤器厂商要按照用户的特殊要求,使用大气粉尘或其它特定粉尘.若测试中使用的是凝结核计数器,就必须采用粒径已知的单分散相试验粉尘。
用计数器扫描一台过滤器需要较长的时间,为了节省时间,国外将4组大流量采样头和激光测量装置合为一体,这使检测速度大大提高,但一台扫描台的检测速度仍赶不上一条普通过滤器生产线的生产速度,所以主流过滤器厂经常需要配置数台扫描装置。
计数扫描法是测试高效过滤器最严格的方法,用这各方法替代其它各种传统方法是大趋势。
相关标准:欧洲EN1882.1~1882.5-1998~2000,美国IES-RP-CC007.1-1992。
因此,只有依据以上这些不同的测试方法,才能正确而客观地评价过滤器的效率指标,脱离了具体的测试方法,也就不能科学地谈论过滤器的过滤效率。
净化原理气流→初效净化→空调→中效净化→风机送风→管道→高效净化风口→吹入房间→带走尘埃细菌等颗粒→ 回风百叶窗→初效净化重复以上过程,即可达到净化目的。
净化参数换气次数:100000级≥15次;10000级≥20次;1000≥30次。
压差:主车间对相邻房间≥5Pa平均风速:10级...、100级0.3-0.5m/s;温度冬季>16℃;夏季<26℃;波动±2℃。
温度45-65%;GMP粉剂车间湿度在50%左右为宜;电子车间湿度略高以免产生静电。
噪声≤65dB(A);新风补充量是总送风量的10%-30%;照度300LX等级每立方米(每升)空气中≥0.5微米尘粒数每立方米(每升)空气中≥5微米尘粒数100级≤35×100(3.5)1000级≤35×1000(35) ≤250(0.25)10000级≤35×10000(350) ≤2500(2.5)100000级≤35×100000(3500) ≤25000(25)注:对于空气洁净度为100级的洁净室内大于等于5微米尘粒的计算应进行多次采样。
当其多次出现时,方可认为该测试数值是可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