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学临床实践教学改革分析

合集下载

关于高职高专《妇产科护理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探析

关于高职高专《妇产科护理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探析

关于高职高专《妇产科护理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探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妇产科护理学是护理学专业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涉及到妇女生殖系统和婴儿护理等内容。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妇产科护理学的教育和实践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需要进行改革与创新。

随着高职高专院校的不断发展壮大,培养出更多的护理专业人才也成为当务之急。

对于妇产科护理学的实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与实践,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够更好地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护理人才。

本文旨在探讨高职高专院校妇产科护理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通过深入分析传统实验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并探讨改革后的实践效果及案例分析。

同时也将对实践过程中的探索与建议进行总结和展望,以期为未来的教学实践提供借鉴和启示。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妇产科护理学》是高职高专护理专业中的重要课程,对培养学生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针对性、缺乏互动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

对《妇产科护理学》实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与实践探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积极性,使他们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改革可以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了解和探索新的实验教学方法,有利于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提高。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高职高专《妇产科护理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进行深入探析,找出传统实验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改革措施。

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临床实践工作的需求。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探索,探讨新型的实验教学方法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高职高专妇产科护理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妇产科学临床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妇产科学临床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妇产科学临床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近年来,随着医学教育的不断发展,妇产科学临床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改革与创新。

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缺乏对实践能力的培养。

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妇产科学临床教学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实践。

教学模式的改革主要体现在教学方法的创新上。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以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然而,这种教学方法容易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不足。

因此,妇产科学临床教学模式引入了问题导向学习和案例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

通过让学生参与到真实的临床案例中,让他们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判断能力。

教学模式的改革还包括教学内容的调整。

传统的教学内容主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临床实践的重要性。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妇产科学临床教学模式将临床实践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生实地参与产科手术、妇科检查等真实临床操作,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

教学模式的改革还包括教学环境的优化。

传统的教学环境大多局限于教室和实验室,缺乏真实的临床场景。

为了更好地模拟真实的临床环境,妇产科学临床教学模式引入了临床实习和实践教学。

学生可以在真实的临床环境中观察和参与各种妇产科疾病的治疗和护理,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临床经验。

总的来说,妇产科学临床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旨在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通过引入新的教学方法、调整教学内容和优化教学环境,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相信随着妇产科学临床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和完善,将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妇产科医学人才,为妇产科学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妇产科护理教学实践报告(3篇)

妇产科护理教学实践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妇产科护理是护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涉及女性的生殖健康、孕期护理、分娩护理、产后护理以及妇科疾病的治疗与护理等方面。

为了提高妇产科护理教学质量,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护理人才,我校护理学院开展了妇产科护理教学实践活动。

本文将结合实践过程,对妇产科护理教学实践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实践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日益提高,妇产科护理工作在保障女性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当前妇产科护理教学中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动手能力不足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校护理学院开展了妇产科护理教学实践活动。

三、实践内容1. 课程设置妇产科护理教学实践课程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

理论教学主要包括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生理、妇产科护理学基础、妊娠期并发症护理、分娩期护理、产褥期护理、妇科疾病护理等内容。

实践教学主要包括产房、新生儿护理、妇科病房等科室的实地操作和临床护理。

2. 实践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教师结合临床案例,对妇产科护理理论知识进行讲解,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

(2)临床见习:组织学生到产房、新生儿护理、妇科病房等科室进行实地见习,让学生了解临床护理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

(3)技能操作训练: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妇产科护理技能操作训练,如胎心监护、会阴侧切缝合、新生儿护理等。

(4)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临床护理场景,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

3. 实践考核(1)理论考核:通过笔试形式,考核学生对妇产科护理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2)技能考核:通过实际操作考核,考核学生妇产科护理技能水平。

(3)临床护理考核:通过临床护理考核,考核学生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实践效果1. 提高学生理论素养: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妇产科护理基本理论,为临床护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 增强学生实践能力:通过临床见习、技能操作训练、角色扮演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总 之 ,在 目前 SSP培 训 过 程 中还 没 有 完 全 建 立 标 准 化 体 系 时 ,要 扬 长 避 短 。在 护理 人 文 课 程 教 学 中 引 人 SP教 学 模 式 ,充 分 发 挥 其 优 势 :容 易 安 排 的 病 人 、可 重 复 表 现 一 样 的 病 症 、可 一 再 地 接 受 同 样 的 病 史 询 问 或 身 体 检 查 、避 免 因 教 学 而 对 真 实 病 人 造 成 伤 害 、可 完 全 掌 控 整 个 教 学 或 评 估 过 程 、提 供 医 学 生 面对 真 实病 人 之 前 的 过 渡 经 验 、降 低 医 学 生 面 对 真 实 病 人 的 紧 张 或 生 疏 。 还要 注 重 体 现 护 理 教 学 的 人 文 性 、百 变性 、社 会 性 和 情 境 性 。 当然 也 要 意 识 到 SSP是 不 能 代 替 真 正 的 病 人 和 床 边 教 学 _2],因为 其 只 能 模 拟 某 种 疾 病 的 主 观 症 状 ,而 没 有 客 观 体 征 ; SP扮 演 的 都 是 典 型 病 例 病 人 ,而 病 人 的 临 床 实 际 表 现 往 往 不 一 定 典 型 ,学 生 从 中掌 握 实 际 经 验 很 有 限 。 参 考 文献 : E1] Chesser AM ,Laing MR,Miedzybrodzka ZH ,et a1.Factor analysis
教 学 大 纲 及 实 施 方 案 。
及 模 拟 操 作 ,学 生 进 行 分 组 ,每 名 教 师 带 教 1O名 ~ 15名 学 生 ,
1.2 方 法
采 取 同性 互 教 法 教 学 ,即 女 生 全 部 由女 教 师 示 范 教 学 ,男 生 由男
1)为湖南省教育厅 2012年普 通高校教学 改革研究 立项项 目,编号 :501。

妇产科护理学临床教学分析.docx

妇产科护理学临床教学分析.docx

纲要目的剖析教课法在妇产科护理学临床教课中应用成效。

方法我们联合实习医院采纳随机抽取所精选出的六十名学生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红实验组和比较组,两组各分派实习学生三十人。

实验构成员使用教课方式,比较构成员使用过去的教课方式。

在实习完成后让两组学生共同参加同期查核,并使用检盘问卷方式对两种不一样的教课方式进行综合性评估。

结果实验组在各项目中的查核成绩都远远超出比较组。

结论教课法在妇产科护理学临床教课中的应用能够在必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踊跃性,锻炼实习学生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综合素质都有很大的提高作用。

要点词妇产科;护理学;医院;以问题为主的学习;教课方式妇产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在很多年的临床实习带教中,我们使用的教课方式向来都是传统的教课方式 [1] 。

这类传统的教课方式,存在好多问题,比方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缺少主动性,学习目标不明确等。

因此大多半实习学生只会机械的履行带教老师部署的任务,不会利用空余时间听取医生查房、参加术前议论、查阅病例、咨询病史等主动学习,不可以灵巧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在实践中发生的问题[2] 。

这类状况的发生说明过去的教课方式其实不可以培育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立性,这即是高分低能现象产生的重要原由。

为了适应新时代医疗机构对护理人材的要求,我们联合实习医院医护人员全面更新教课方式,研制出教课法。

本文对此种教课法在本质运用中的收效进行全面剖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我们经过随机抽选的方式,对护理学专业的60 名专科学生进行本次研究,此中女 54 名,男 6 名,将他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比较组,每组人员各 30 名,年纪在 20-22 岁,均匀 212±055 岁。

这两组学生在医院妇产科病房进行实习,实习时间为一个月,实习生都是由经验丰富的护理工作人员进行带教及讲课。

全部学生入科时都要进行一次妇产科理论知识的查核,查核的题目同样。

两组学生性别、年纪、专科理论查核成绩的比较差别无明显性>005,见表 1。

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现状及改进提升策略思考

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现状及改进提升策略思考

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现状及改进提升策略思考【摘要】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理专业中的重要领域,本文对其现状进行了分析。

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法单一等。

为了改进教学质量,本文提出了多方面的策略,包括更新教学内容、多元化教学方法等。

提升措施包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多学科融合教学模式等。

未来发展方向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加贴近实际临床。

作者建议加强学科建设,加大对妇产科护理教学的投入,以提升教学质量,培养更多优秀的护理人才。

【关键词】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现状、改进提升、策略思考、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改进策略、提升措施、教学模式创新、总结与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建议与改进措施1. 引言1.1 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现状及改进提升策略思考妇产科是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其临床护理教学在医学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通过对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提升的策略思考。

目前,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模式陈旧、教学资源不足等。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我们需要在改进策略上进行一些努力。

可以通过更新教学内容和引入新的教学方法来丰富教学内容和提升教学效果。

可以加强实践环节,提供更多的实际操作机会和临床实习机会,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还可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从而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在未来的发展中,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也需要与时俱进,关注行业发展动态,为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更新提供坚实基础。

建议学校和医院加强合作,共同打造优质的临床护理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实用的教育资源,为妇产科护理教学的提升贡献力量。

2. 正文2.1 现状分析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理学专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内容涵盖孕产妇护理、新生儿护理、妇科疾病护理等多个方面。

妇产科护理学临床实践教学改革初探

妇产科护理学临床实践教学改革初探
Ho s p i t a l o f Sha nx i Tr a d i t i o n a l Chi ne s e Me d i c a l Hos pi t a l Col l e g e, Sh a nXi 0 3 0 0 2 4 Chi na )
摘要 : [ 目的 ] 探 讨 妇 产 科 护 理 学 实践 教 学 改 革模 式 。[ 方 法] 在2 0 0 9级 护 理 本 科 妇 产 科 护 理 学教 学 中 , 采取 加 大 实践 课 课 时 、 进 行 模
能 力 的 培养 , 激 发 学 生学 习兴 趣 , 加 强学 生 之 间 的联 系 。进 行 护
1 . 1 对象
选择 2 0 0 9级 1 8 7名 护 理 本 科 生 作 为 研 究 对 象 , 其
中女 生 1 6 6人 , 男生 2 1 人, 均 参加 高考 后 进 入 我 院学 习 的学 生 ,
文章 编 号 : 1 0 0 9 — 6 4 9 3 ( 2 0 l 3 ) 0 8 A一 2 3 9 8 — 0 2
妇产科 护理学是一 门专业性 、 技 术性 、 操 作性、 实用 性 很 强
的护理临床专业课程 , 在 教学 过 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中不 仅 要 重 视 理 沦知 识 的 传
理 学 实 习 医 院 临床 带 教 教 师 与 护 理 学 院 教师 共 同设 计 模 拟 教 学 案例, 教 案 是 刻 意 置 人涵 盖 妇 产 科 护 理 学 教 学 目的 的情 境 展 开 ,
获得知识 、 技 能 的效 率 和 兴 趣 , 提 出妇 产科 护 理 学 临 床 实 践 教 学 的一系列改革措施 。 1 对 象 与 方 法
学 上进 、 坚持 临床 、 加 强集 体 备 课 ; 还 要 求 对 教 师 进 行 有 效 的 培 训 。③ 学 生 要 求 : 要 求 学 生 自主 学 习 、 自我 管 控 学 习 。课 前 自我 查找资料 , 小组讨论 , 设计模拟场景 , 模拟化妆技术 ; 课 中学 生 积 极参与 , 扮演 各种角色 , 讨 论时积极发 言, 这 样 可 促 进 学 生 自学

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现状及改进提升策略思考

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现状及改进提升策略思考

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现状及改进提升策略思考【摘要】本文通过对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存在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师队伍素质不高、教学手段与资源不足等问题与挑战。

为了提升教学质量,我们提出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完善教学手段与资源支持等三项策略。

未来发展趋势是更加注重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资源建设。

通过不断改进提升,妇产科护理教学将迎来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现状、改进提升、教学策略、教师队伍素质、教学手段、资源支持、发展趋势。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妇产科护理是护理学科中的重要分支,涉及到妇女在生理、病理以及生育方面的专业护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也逐渐受到重视。

在当前情况下,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升。

针对这一情况,本论文旨在通过对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现状的深入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有效的改进提升策略,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专业技能。

通过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以及完善教学手段与资源支持等策略,为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研究,有望为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提供更有效的改进路径,促进妇产科护理教学质量的提升,为医护人员的培养和社会的健康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提升策略,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通过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完善教学手段与资源支持等方式,进一步优化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临床实践能力,促进妇产科护理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为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的改进与提升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妇产科护理教育的持续发展,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护理人才的需求,为提升妇产科护理服务质量和水平做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在现代医学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于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妇产科护理学临床实践教学改革分析
发表时间:2016-04-08T15:15:14.10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8期供稿作者:彭钠申燕伟李海燕黄瑛
[导读] 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随着临床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护理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医院对护生综合素质要求不断提高。

彭钠申燕伟李海燕黄瑛
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湖南益阳 413000
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妇产科护理学临床实践教学改革措施,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100名妇产科护理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教学,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100名妇产科护理学生作为观察组,对妇产科护理学教材理论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方法等进行改善,对两组教学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考试优良率86.00%,高于对照组62.00%,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生对改革后教学方法评价优良率均在95.00%以上。

结论: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技术性、操作性、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加强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护生综合能力,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学;理论知识;实践教学;改革
随着临床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护理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医院对护生综合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因此应加强妇产科护理学理论和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优化和创新教学方法,可调动护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选取200名妇产科护理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妇产科护理学临床实际教学改革取得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妇产科护理专业学生100名作为对照组,年龄18~22岁,平均年龄(20.31±1.04)岁。

选取2014年9月
~2015年9月100名妇产科护理专业学生作为观察组,年龄19~23岁,平均年龄(20.76±1.06)岁。

两组学生均为女性,均为中专、大专程度护理学专业学生,现已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完成了专业基础课和理论课学习。

两组护生年龄、入校成绩、在校成绩等基线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授课教师8人,本科及以上5人,大专3人;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师3人。

1.2 方法
对照组护生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带教老师对护生进行解剖、疾病知识及护理知识讲解;带领学生进入临床学习妇产科基本护理操作,遇到什么学习什么,缺乏针对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对照组护生实习期,由老师根据每日护理工作任务带教示范护理操作。

教学评价由笔试和实践操作两部分组成,笔试为统一试题。

观察组护生接受改革后的教学方法,具体内容为[1-2]:(1)教材内容分工。

由带教老师和医生共同备课,商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重点、难点、疑点等,由医生进行医学知识教学,妊娠期、分娩期、妇产科护理等知识由护理人员进行教学。

(2)理论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视频、图片、文字、模型等,将生殖系统解剖、分娩机制、胎方位等抽象内容进行讲解和展示,可吸引护生注意力,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临床实践教学奠定基础。

(3)实践教学。

要求护生穿着整齐,提前预习护理内容,带领其参过产房、新生儿室、妇科检查室、病房等,使护生尽快熟悉环境,边参观边讲解相关仪器设备的结构、功能、使用方法、保养措施等。

选择常见的病例进行讨论,要求护生积极查阅文献资料,掌握疾病知识、治疗方法、护理要点等,带教老师指导学生融入人文知识及其他学科知识,在有限时间内分析病例,总结讨论结果,再由教师进行点评。

另外,选取合适的病例,进行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可及时发现护生存在的问题,增强其专业素质。

(3)教学评价。

理论考试时,随机抽取试卷进行考试,减少抄袭;实践成绩由多次实践课考核评价组成,包含学生互评结果和带教老师评价结果。

1.3评价指标
(1)两组学生理论考试为教考分离,妇产科护理学理论考试试卷从题库中随机抽取,满分为100分,优:得分≥90分;良:80~89分;中:70~79分;差:得分<70分,优良率=(优+良)/学生总数×100%。

(2)采用自行设计的学生问卷调查表,对实习结束后的200名护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医疗与护理的融合程度、教学方法接受程度、实习课安排合理程度、实习效果等,分为优、良、中、差等级。

发放200份问卷,回收20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0%[3]。

1.4统计学处理
详细统计本组研究所得数据,建立数据库,于统计学软件SPSS18.0中对计数资料处理,通过(n%)作数据描述,组间数据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如果检验结果为P<0.05,则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理论考试成绩比较
观察组护生理论考试成绩优良率相比高于对照组护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表1。

3 讨论
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专业性较高的临床护理课程[4],遵循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宗旨,叙述了妇女妊娠、分娩、产褥期正常生理变化及护理内容,突出了妇产科护理学专科护理操作技术的重要性,有利于提高护生综合能力。

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还应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以往教学模式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操作,或以临床护理为主,遇到什么学什么,毫无针对性,导致护生理论和实践脱节,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偏低,无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教学质量较低。

为提
高护理专业学生理论、实践能力,应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并根据护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此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实践教学是护理专业教学的重要部分,加强实践教学,提高护生实践能力,进而满足毕业后临床工作需要。

随着人们对临床护理要求不断提高,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具备过硬的护理操作技能,还应掌握护理性质,更快地适应角色。

新教学方法经过实践,使医疗护理相互渗透,溶于一体,医生和护理带教老师共同参与,共同提高,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技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加学习兴趣,提高对妇产科护理学相关知识认识。

同时带领护士熟悉妇产科环境、布局,讲解常用仪器使用方法,在查房过程中给护生讲解病情,强调操作规范,有利于深化护理知识。

另外,选择合适的病例,通过情景演练、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学习中做好脑、手、口、情共用,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5]。

本组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生理论知识优良率高达86.00%,高于对照组62.00%(P<0.05),说明改革教学方法,可有效提高护生理论知识掌握率;同时观察组护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习课安排、实习效果评价优良率均>95%,提示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方法的创新,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习效果和教学质量,促进护生妇产科护理综合技能持续提升。

因此对妇产科护理学教学工作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邱会利,李艳琼,于群等.《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护理研究,2013,27(33):3831-3832.
[2]李春莲,周芳,孙晶等.妇产科护理学临床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护理研究,2013,27(22):2398-2399.
[3]胡蘅芬.“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科教导刊,2014,21(32):155-155,193.
[4]武宏丽.《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现状及改革策略[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9(4):491-492.
[5]池丽洪.妇产科护理学临床实践教学方法的探索[J].中国实用医药,2011,06(32):275-27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