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试题及答案第七章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与习题参考答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技术系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与习题参考答案供教师参考第1章徐新第2~5章张葵;第6章丁胜;第7~8章李顺新;第9章王思鹏;第10章李琳;第11章吴志芳张葵整理若有建议及意见,请发邮件至zhangkui@,对您提出的建议及意见,将不胜感谢!2012年7月18日目录目录 (2)第1章计算机文化与信息表示基础习题 (1)第2章计算机系统习题 (2)第4章中文Office 2003习题 (5)第5章计算机网络基础习题 (8)第6章程序设计基础习题 (10)第7章数据结构与常用算法习题 (12)第8章软件工程基础习题 (15)第9章数据库技术基础习题 (17)第10章多媒体技术基础习题 (19)第11章信息安全基础习题 (20)第1章计算机文化与信息表示基础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5 DBBAA二、填空题1. 逻辑上相关的记录的集合某台二级存储设备上的一块已命名的区域2. 一种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共享的一组相关数据的集合3. 位、字节和字三、判断改错题1. √2. √3. ×(改正:计算机中存储数据的基本单位是字节。
)4. √5. ×(改正:20B中共有二进制位数为20*8。
)更正:书中P155此题题干修改为:20B中共有二进制位数为20。
四、简答题1. 简述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答:(1)第一代:1946---1958年,电子管计算机;(2)第二代:1958---1964年,晶体管计算机;(3)第三代:1964---1971年,集成电路计算机;(4)第四代:1971----今天,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2.什么是信息?什么是数据?二者有何关系?答:(1)信息是人们按照预先的目的,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不同的角度观察,以反映客观事物状态和特征的某种概念或经过加工后的数据,是人们进行各种活动所需要的知识。
(2)数据是指存储在某一媒体上可加以鉴别的符号资料。
(3)它们的关系是:数据是载荷信息的物理符号;信息是人们消化理解了的数据,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920780-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七章-多媒体技术基础知识

7.2多媒体技术的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
7.2.1 多媒体技术的研究内容 多媒体技术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感觉媒体的表示技术、数 据压缩技术、多媒体数据存储技术、多媒体数据的传输 技术、多媒体计算机及外围设备、多媒体系统软件平台 等。
1.多媒体数据压缩/解压缩算法与标准 2.多媒体数据存储技术 3.多媒体计算机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 4.多媒体开发和编著工具 5.网络多媒体与Web技术 6.多媒体数据库与基于内容的检索技术 7.多媒体应用和多媒体系统开发
示1分钟,则需要: 1280×1024×3×30×60 ≈ 6.6 GB
2.图像的数字化
• 采样 用多少个像素点的“列数×行数”表示,分辨率越高,图像越 清晰,存储量也越大。
• 量化 量化是在图像离散化后,将表示图像色彩浓淡的连续变化值离 化为整数值的过程。 把量化时所确定的整数值取值个数称为 量化级数,也称为颜色深度.
1991年,在第六届国际多媒体和CD-ROM大会上宣布了扩展结构系统标 准CD-ROM/ XA,从而填补了原有标准在音频方面的缺陷,经过几年的发展, CD-ROM技术日趋完善和成熟。而计算机价格的下降,为多媒体技术的实 用化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1992年,正式公布MPEG-1数字电视标准,它是由运动图像专家组(
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开发制定的。MPEG系列的其他标准还有
MPEG-2、MPEG-4、MPEG-7和现正在制定的MPEG-21。
1993年,“多媒体计算机市场协会”又推出了 MPC的第二个标准,其中包括全动态的视频图像, 并将音频信号数字化的采集量化位数提高到16位。
采样频率和量化参数比较
3.常见声音文件格式
(1)CD (2)WAV (3)MP3 (4)WMA
第五版《大学计算机基础》思考题及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思考题第一章计算机与信息社会1.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第一代电子计算机——电子管● 第二代电子计算机——晶体管电路● 第三代电子计算机——集成电路● 第四代电子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2. 按综合性能指标,计算机一般分为哪几类?1 高性能计算机2 微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3 工作站4 服务器5 嵌入式计算机3. 信息与数据的区别是什么?数据是信息的载体。
信息有意义,而数据没有。
但当数据以某种形式经过处理、描述或与其他数据比较时,便赋予了意义。
第二章计算机系统1. 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的过程。
1)取指令2)分析指令3)执行指令4)一条指令执行完成,程序计数器加1,然后回到1)。
2. 存储器的容量单位有哪些?若内存的大小为512MB,则它有多少个字节?单位:B KB MB GB TB 512MB=512×1024×1024 B3. 指令和程序有什么区别?指令是能被计算机识别并执行的一串二进制代码,它规定了计算机能完成的某一种操作。
程序是由一系列指令组成的。
4. 简述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各自的特点。
(1)机器语言是由二进制代码0和1按一定规则组成的、能被机器直接理解和执行的指令集合。
(2)汇编语言是使用一些反应指令功能的助记符代替机器语言的符号语言(3)高级语言是一种接近于自然语言和数学公式的程序设计语言。
5.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由哪几部分构成?主机主要包括了哪些部件?硬件系统由主机和外部设备组成,主机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和内存,外部设备包括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外存。
6.衡量CPU性能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1)CPU字长,CPU内部各寄存器之间一次能够传递的数据位,即在单位时间内能一次处理的二进制的位数。
(2)位宽,CPU通过外部总线与外部设备之间一次能够传递的数据位。
(3)x位CPU,通常用CPU的字长和位宽来称呼CPU(4)CPU外频,即CPU总线频率,是由主板为CPU提供的基准时钟频率(5)CPU主频,也叫工作频率,是CPU内核电路的实际运行频率。
《大学计算机基础》参考答案

第1章习题参考答案第2章习题参考答案一、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二、填空题1.(69) 10 = ( 1000101 ) 2 = ( 105 ) 8 = ( 45 ) 16。
2.( 11011101 ) 2 = ( 221 ) 10 = ( 335 ) 8 = ( DD ) 16。
3.(11100100)24.补码5.1GB= (210 )MB=(220)KB =(230 )B三、单选题1. D2. C3. C6. D四、多选题1.ABC 2.ABD 3. BC 4.ACD 5.ABC6. ABCD五、思考题1.计算机中的信息为何采用二进制系统?答:计算机内使用二进制数,这主要是基于下述原因:(1) 设计可行性。
如果将一个数码视做一种状态,则十进制数共有10种状态,对应0~9的数码,因为二进制数只有0和1两个数码,只有两种状态。
而具有两个状态的器件则容易实现,如开关的闭合、晶体管的截止和导通、电位电平的低和高等都可以表示数码0和1。
可以说,使用二进制才使电子器件的设计更具有可行性。
(2) 运算简易性。
二进制数具有比十进制数简单得多的运算规则。
(3) 系统可靠性。
因为使用二进制数表示数码的电信号较少,控制过程简单,数据的处理和传输不易出错,所以提高了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
2.什么是国标码、机内码、机外码以及字型码?答:国标码:是指我国1981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信息交换汉字编码”,代号为“GB2312-80”。
由连续的两个字节组成。
机内码:在计算机内表示汉字的代码是汉字机内码,汉字机内码由国标码演化而来,把表示国标码的两个字节的最高位分别加“1”,就变成汉字机内码。
机外码:目前常用的机外码主要有区位码,国标码,首尾码,拼音码,五笔字型等。
字型码:为了将汉字在显示器或打印机上输出,把汉字按图形符号设计成点阵图。
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课后习题与参考答案

习题与参考答案第一章作业[ 答案] 第六章作业[ 答案]第二章作业[ 答案] 第七章作业[ 答案]第三章作业[ 答案] 第八章作业[ 答案]第四章作业[ 答案] 第九章作业[ 答案]第五章作业[ 答案]3. 选择题⑴办公自动化是计算机的一项应用,按计算机应用的分类,它属于【】。
A) 科学计算B) 数据处理C) 实时控制D) 辅助设计⑵微型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从集成电路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几代的变革,各代变革主要是基于【】。
A) 存储器B) 输入输出设备C) 微处理器D) 操作系统⑶下面对计算机特点的说法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A) 运算速度快B) 计算精度高C) 所有操作是在人的控制下完成的D) 随着计算机硬件设备及软件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其价格也越来越高⑷最常见的保证网络安全的工具是【】。
A) 防病毒工具B) 防火墙C) 网络分析仪D) 操作系统⑸所谓计算机“病毒”的实质,是指【】。
A) 盘片发生了霉变B) 隐藏在计算机中的一段程序,条件合适时就运行,破坏计算机的正常工作C) 计算机硬件系统损坏或虚焊,使计算机的电路时通时断D) 计算机供电不稳定造成的计算机工作不稳定⑹寄存在Office 文档中用BASIC 语言编写的病毒程序属于【】。
A) 引导区型病毒B) 文件型病毒C) 混合型病毒D) 宏病毒第二章作业1. 叙述题⑴计算机中的信息为何采用二进制系统?⑵什么是国标码、机内码、机外码以及字型码?⑶音频与视频数字化的含义?2. 填空题⑴(69) 10 = ( 【】) 2 = (【】) 8 = (【】) 16。
⑵( 11011101 ) 2 = ( 【】) 10 = (【】) 8 = ( 【】) 16。
⑶-28 的补码用8 位二进制数表示为【】。
⑷(6789) 10的8421 码为【】。
⑸在计算机系统中对有符号的数字,通常采用原码、反码和【】表示。
⑹1GB= 【】MB= 【】KB = 【】B 。
3. 选择题⑴在下列不同进制的四个数中,【】是最小的一个数。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材全部习题答案)

对每章的“选择题”和“填空题”必须尽量做一遍,记忆答案。
第1章绪论一、选择题1.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英文缩写名为(A)。
A.ENIAC B.EDV AC C.EDSAC D.MARK-I2.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组成的微型计算机属于现代计算机的( D )。
A.第一代产品B.第二代产品C.第三代产品D.第四代产品3.早在现代计算机诞生100多年以前,就提出了程序控制设计方案的科学家是(B)。
A.莱布尼茨B.巴贝奇C.图灵D.阿塔纳索夫4.世界科学家(C)奠定了现代计算机的结构理论。
A.诺贝尔B.爱因斯坦C.冯·诺伊曼D.居里5.曙光5000A计算机属于(A)。
A.高性能计算机B.微型计算机C.工作站D.小型计算机6.利用计算机来进行人事档案管理,这属于(B)方面的应用。
A.数值计算B.数据处理C.过程控制D.人工智能7.物质、能量和(B)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A.原油B.信息C.煤炭D.水8.计算机辅助设计简称(D)。
A.CAT B.CAM C.CAI D.CAD二、填空题1.电子计算机主要是以(所采用的逻辑元器件)来分代的,第一代电子计算机采用(电子管)作为电器元件,第二代采用(晶体管),第三代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第四代采用(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2.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1946)年诞生的,当时主要用于(科学计算)。
3.世界上最先设计的存储程序计算机是(EDV AC),首次实现的存储程序计算机是(EDSAC),第一台商用计算机是(UNIV AC-I),第一台运算速度达每秒1亿次的计算机是(CRAY-I)。
4.图灵提出了理想计算机的通用模型,人们称这种模型为(图灵机),图灵还设计了著名的机器智能测试标准,被称为(图灵测试)。
5.信息技术常被称为4C技术,其核心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
三、问答题1.写出下列英语单词缩写的含义。
ENIAC: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ACM:美国计算机协会(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IBM:国际商用机器(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公司PC: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IT: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AI: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EC: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OA: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2.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按所用的逻辑元器件的不同,现代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4代变迁:(1)第一代电子计算机(1946年~1958年)第一代计算机的主要特征是采用电子管作为计算机的逻辑元件,其主存储器采用磁鼓、磁芯,外存储器采用磁带、纸带、卡片等。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7章练习题有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7章练习题有答案1、下列四项中,不属于数据库特点的是()C。
A)数据共享B)数据完整性C)数据冗余很高D)数据独立性高2.在SQL中,建立表用的命令是( ) B。
A)CREATE SCHEMA B)CREATE TABLEC)CREATE VIEW D)CREATE INDEX3.()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它属于系统软件,它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数据库的方法。
数据库在建立、使用和维护时由其统一管理、统一控制。
AA)DBMS B)DBC)DBS D)DBA4.SQL语言中,删除表中数据的命令是( ) A。
A)DELETE B)UPDATEC)CLEAR D)REMOVE5.目前()数据库系统已逐渐淘汰了网状数据库和层次数据库,成为当今最为流行的商用数据库系统。
AA)关系B)面向对象C)分布D)网络6.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英文缩写是()A。
A)DBMS B)DBSC)DBA D)DB7.在数据库技术中,实体-联系模型是一种( )。
AA)概念数据模型B)结构数据模型C)物理数据模型D)逻辑数据模型8 数据是信息的符号表示或称载体;信息则是数据的内涵,是数据的( )。
BA)语法解释B)语义解释C)语意说明D)用法说明9 数据管理技术发展阶段中,人工管理阶段与文件系统阶段的主要区别是文件系统( )。
B A)数据共享性强B)数据可长期保存C)采用一定的数据结构D)数据独立性好10 下列关于关系数据模型的术语中,哪一个术语所表达的概念与二维表中的“行”的概念最接近?( ) DA)属性B)关系C)域D)元组11学生(学号,姓名,性别,班级,专业,学院)这个关系中,主码是()。
AA)学号B)姓名C)班级D)专业12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课程学分数,课程开设学院)这个关系中,主码是()。
A A)课程编号B)课程名称C)课程学分数D)课程开设学院13选课(学号,课程编号,选课学期,课程成绩)这个关系中,主码是()。
《大学计算机基础》各章习题答案(Win7+Office2010)

目录第一章答案 (1)第二章答案 (3)第三章答案 (5)第四章答案 (5)第五章答案 (5)第六章答案 (5)第一章答案一、单项选择题CCBCC AABBA AC二、填空题1. 世界上一台电子计算机是1946年在美国研制,该机的英文缩写名是ENIAC 。
2.冯·诺依曼原理又称为:“存储程序控制”原理。
3.计算机的硬件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个部分组成。
4. 微型计算机总线一般由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组成。
5. 请将下列数据进行相应的转换:(0.125)10=(0.001 )2(11010011)2=(211 )10(127)10=(1111111 )2=(7F )16(FD)16=(11111101 )2=(375 )86. 多媒体对象可为文本、图形、图像、音频、动画、视频。
7. 多媒体的特性主要包括信息载体的多样性、交互性和集成性。
8. 数据库领域中最常见的数据模型主要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3种。
9. 计算机科学家Niklaus Wirth曾对程序下了如下定义:程序=算法+数据结构。
10. 能够被计算机直接执行的语言是:机器语言。
11. 黑客的常见入侵手段主要有木马入侵和漏洞入侵。
三、简答题1.计算机经历了几代的发展?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时间,计算机发展已经经历了四代,现在正在向第五代发展。
2.采用二进制数表示计算机数据具有哪些好处?采用二进制数表示计算机数据具有以下好处:(1)容易表示二进制数只有“0”和“1”两个基本符号,易于用两种对立的物理状态表示。
(2)运算方便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是计算机的基本运算,采用二进制可以简单方便地进行这两类运算。
(3)简单可靠二进制只有“0”和“1”两个数码,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在数字传输和处理时容易识别,不易出错。
3.计算机信息的存储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计算机信息的存储单位主要有位、字节、和字等几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答案是:关系
题目28
关系数据库中的3种数据完整性约束是实体完整性、自定义完整性和____
正确答案是:参照完整性
题目29
在关系数据库中,一个属性的取值范围称为____
正确答案是:域
题目30
如果某个字段在本表中不是关键字,而在另外一个表中是主键a. DB包括DBMS和DBS
b. DBS包括DB和DBMS正确
c. DBMS包括DBS和DB
d. DBS与DB和DBMS无关
正确答案是:DBS包括DB和DBMS
题目9
下列关于层次模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其他结点有且仅有一个上级结点
b.有且仅有一个结点无上级结点不正确
c.用树形结构来表示实体以及实体间的联系
d.用二维表结构表示实体与实体之间的联系的模型
正确答案是:用二维表结构表示实体与实体之间的联系的模型
题目10
已知3个关系及其包含的属性如下: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年龄)
课程(课程代码,课程名称,任课教师)
选修(学号,课程代码,成绩)
要查找选修了“计算机”课程的学生的“姓名”,将涉及____关系的操作。
题目14
下列关于主关键字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
a.在输入数据或对数据进行修改时,不能向主关键字的字段输入相同的值
b.在一个表中只能制定一个字段成为主关键字正确
c. Access并不要求在每个表中都必须包含一个主关键字
d.利用主关键字可以对记录快速的进行排序和查找
正确答案是:在一个表中只能制定一个字段成为主关键字
题目24
使用Access的查询,可以对查询记录进行总计、计数和平均等计算。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25
创建查询使用的数据源只能是表。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26
如果关系中的某一字段的组合的值能唯一的标识一个元组,则称该字段组合为____
正确答案是:候选键
题目27
常用的数据模型有层次、网状和____。
选择一项: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17
报表是用来在网上发布数据库中的信息。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18
窗体主要用于数据的输出或显示,也可以用于控制应用程序的运行。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19
在同一个关系中不能出现相同的属性名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20
在一个关系中列的次序无关紧要
正确的答案是“对”。
SQL Server是一种支持____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a.树型
b.层次型
c.网状型
d.关系型正确
正确答案是:关系型
题目2
在关系理论中成为“关系”的概念,在关系数据库中称为____
a.二维表正确
b.记录
c.实体集
d.文件
正确答案是:二维表
题目3
关系数据模型是____的集合
选择一项:
a.文件
b.记录
c.数据
d.记录及其联系正确
正确答案是:记录及其联系
题目4
不同实体是根据____区分的。
a.属性数量
b.代表的对象
c.名称
d.属性值正确
正确答案是:属性值
题目5
在关系数据模型中,域是指____
a.字段
b.属性的取值范围正确
c.记录
d.属性
正确答案是:属性的取值范围
题目6
如果把学生当成实体,则某个学生的姓名“张三”应看成是____
a.课程和选修
b.学生、课程和选修正确
c.学生和选修
d.学生和课程
正确答案是:学生、课程和选修
题目11
在实际存储数据的基本表中,属于主键的属性其值不允许取空值是____
a.参照完整性
b.实体完整性正确
c.用户自定义完整性
d.域完整性
正确答案是:实体完整性
题目12
以下各项中不属于数据库特点的是____
题目21
正确
Access中,在数据表视图和设计视图下都可以进行删除字段的操作。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22
正确
Access中,创建表间关系时,关系双方至少需要有一方为主关键字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23
在一对多关系中,如果修改一方的原始记录,另一方要立即更改,应设置级联更新相关记录。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15
下列关于数据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
a.表中的字段名可以在设计视图或数据表视图中更改
b.一个表打开后,原来打开的表将自动关闭
c.在表的数据表视图中可以对字段宽度属性进行设置
d.在表设计视图中可以通过删除列来删除一个字段正确
正确答案是:在表设计视图中可以通过删除列来删除一个字段
题目16
Access的表示用户定义的用来存储数据的对象
a.记录值
b.属性型
c.属性值正确
d.记录型
正确答案是:属性值
题目7
在关系数据库中,候选键是指____
a.关键的很重要的字段
b.能唯一决定关系的字段
c.不可改动的专用保留字
d.能唯一标识元组的字段或字段的组合正确
正确答案是:能唯一标识元组的字段或字段的组合
题目8
DB、DBMS和DBS三者之间的关系是____
a.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b.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c.较小的冗余度
d.较差的扩展性正确
正确答案是:较差的扩展性
题目13
关于数据库,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
a.若系统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则系统可确保更新时的一致性。
b.数据库中的数据可以共享
c.数据库减少了数据冗余
d.数据库避免了一切数据的重复正确
正确答案是:数据库避免了一切数据的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