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梦想分析

合集下载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优秀3篇】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优秀3篇】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优秀3篇】我有一个梦想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联系时代背景,揣摩重点句段的深层含义及强烈的感情色彩。

2、反复诵读,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体会并学习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

4、体悟马丁路德金的崇高献身精神。

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奋斗。

教学难点:1、对本文背景的了解和对非暴力抵抗主义的认识。

2、演讲词的特点及运用。

教学方法:1、诵读法。

感悟体会重点句段,更好地理解全文。

2、问答、讨论与拓展。

教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公开课)教学步骤:一、导入课文:投影:一次使全世界永难忘怀的大x行,一场令全世界刻骨铭心的演说。

导入语:在2003年8月酷热的一天,数千人汇聚在美国华盛顿林肯纪念碑前,纪念缅怀一位伟人。

人们又记起了那一次使全世界永难忘怀的大x行,那一场令全世界刻骨铭心的演说。

四十年前的8月28日,约25万人的游x队伍汇聚在此,聆听马丁路德金博士的演说。

金博士慷慨陈词,演说感人至深。

其中“我有一个梦想”的名句更是脍炙人口,流传至今。

今天,我们就来赏析这篇激情洋溢的演说词——《我有一个梦想》。

二、介绍作者与背景:(补充一些图片,加深印象。

如林肯纪念堂前的纪念活动、被刺的情景、墓地、故居等图片)三、原音重现:金博士为何会有如此魅力?他的演讲究竟有什么迷人之处?我们先欣赏原音重现,对照课后练习英文片段听演讲录音,体会演讲的语调、激情。

(播放录音)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齐读,领会感情,体会演讲词的特点。

2、分组读有关段落,并思考讨论问题:①“我有一个梦想”中的“梦想”具体指什么?试概括。

(即消除种族歧视,争取政治、文化、经济上的民主、平等、自由)②作者说“这个梦想是深深扎根于美国的梦想中的。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美国的梦想就是民主、平等、自由)③马丁路德金一贯主张非暴力主义,倡导非暴力抵抗原则,文中一些语句体现了他的主张,试找出并体会。

小结:《我有一个梦想》,这是20 世纪最为惊心动魄的声音之一,穿过近半个世纪的时光隧道,我们仍能感受到其中的大悲悯和大悲痛。

大学语文-我有一个梦想剖析

大学语文-我有一个梦想剖析

作者简介
马丁·路德·金(1929—1968),美国著名 黑人民权运动领袖。生于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先 后获得神学学士与哲学博士学位。
20世纪50年代,金在阿拉巴马州浸礼会教堂 任牧师时,开始领导当地黑人维权斗争。随后组 织南方基督教领袖联合会,成为迅速扩展的民权 运动领导人。
1964年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1968年当他指 导田纳西州孟菲斯罢工斗争时遇刺身亡。1986年 1月,里根总统签署法令,规定每年1月份的第三 个星期一为“马丁·路德·金纪念日”。
4. (7、8)阐明和劝慰黑人采用“理性”、“非暴力” 与 白人一起战斗——斗争方式。
5.(9~14)历数美国社会种种种族不平等事实,阐明斗争 应获得的结果和坚定的信念。
6.(15、16)鼓励克服困难甚至迫害,坚持斗争,直至返回取
二、(17—32)围绕“梦想”演讲,阐明梦 想的内容、梦想的目的、梦想实现的美景 。 1.(17~21)阐明我的梦想:在全美不 分肤色、出身贵贱,实现人人平等、享受 自由公义,消灭种族歧视。 2.(22~26)阐明今天我有一个梦想的 目的是:为了“有一天,黑人与白人的后代 能够‘情同手足’、平等自由地生活在美 国各地”。
• 审题指导:这两个题目都是两个论说文题 目,即都应写成论说文。要有理有据地论 说,即既要讲道理,又要摆事实。摆事实 时尤其要举当代大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事例, 这样才有现实教育意义。
• “我的中国梦 ”可按如此思路论说:
• 首先引出中国梦的提出及其具体所指; 然后写中国梦与每个中国人的梦想的关系; 最后写我的中国梦是什么,她与中国的关 系怎样?我将怎样努力实现我的中国梦?

当代大学生是怎样的一代大学生?他们生活在怎样的时代,肩负
着怎样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优秀6篇)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优秀6篇)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优秀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我有一个梦想》教案(优秀6篇)《我有一个梦想》(I have a dream)是马丁·路德·金于1963年8月28日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发表的著名演讲,内容主要关于黑人民族平等。

我有一个梦想句子赏析

我有一个梦想句子赏析

我有一个梦想句子赏析一、用排比比喻反复,揭露事实,强化观点。

开篇,作者以深情优美的语言盛赞了“宣言”给黑人带来的光明和希望,在肯定其历史意义后,将笔锋一转,尖锐地指出“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悲惨的事实”,紧接着,作者用了一组气势磅礴的排比比喻反复句,从美国的种族隔离、黑人的生活以及社会地位等方面概括了一百年来黑人的悲惨境遇,多侧面、多角度地强化了黑人境遇的悲惨,地位的低下,生活的贫困。

有力地突出和强化了自己的观点,与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形成了强烈鲜明的对比,从而在兴趣浓然中展开自己天才的演讲,引发听众的强烈共鸣。

二、用排比比喻反复,指明形势,开出良方。

文章的第五自然段,作者用了一组以“现在”领起的排比比喻反复句。

这组句子以六个判断单句组成,气势急促,语言铿锵,语气坚定。

冷静中不乏睿智,睿智中不乏热情,热情中不乏尖锐。

鲜明地揭示了这次示威游行的崇高目的:它将引领人们从“荒凉”走向“阳光普照”,从“流沙”中得到拯救,而置于“磐石之上”;一针见血地向美国当局指明了形势,指清了方向,突出了这次游行的正义分量,为那些制造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政策的人发出了严正的警告,并为他们开出了一剂消除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的良方。

三、用排比比喻反复,指明策略,毫不偏激。

文章第五、六自然段,作者深刻地指出了美国黑人争取自由平等权利的形势已经到了非常严峻的时刻:这不是“斗争的结束,而是开始”,当权者如果“忽视时间的迫切性和低估黑人的决心,那么,这将是美国的致命伤”,如果对这次大规模争取自由平等权利运动的大游行“安之若泰,毫无反应”的话,那么,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因为现在是实践民主的诺言的时刻,是消除种族隔离的时刻,是实现平等的时刻。

他向美国政府表明,黑人的决心是坚定的,力量也是强大的。

“黑人得不到公民的权利,美国就不可能有会安宁或平静,正义的光明的一天不到来,反叛的飓风就将继续动摇这个国家的基础。

”他机智地将所有参会者的政治热情和反抗决心充分地调动了起来。

高中语文《我有一个梦想》课文解读

高中语文《我有一个梦想》课文解读

高中语文《我有一个梦想》课文解读一百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①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②,今天我们就是在他的雕像前集会。

(①一位伟大的美国人:指美国第16届总统林肯。

林肯,1809-1865,共和党人,曾任律师,1848—1849年当选为众议员。

主张维护联邦统一,逐步废除奴隶制度。

1860年当选总统后,南方各州相继宣布脱离联邦,内战爆发。

在群众运动高涨和军事失利的情况下,林肯于1862年开始采取革命措施,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奴宣言》,使战争成为群众性的革命斗争,保证了战争的胜利。

内战结束时,即被南方奴隶主指使的暴徒刺杀。

②解放黑奴宣言:林肯于1862年9月22日颁布,规定自1863年1月1日起,南方叛乱各州的黑人奴隶成为自由人,但没有明确废除奴隶制,也没有规定给黑人以土地。

直到1865年宪法第十二条修正案才正式宣布废除奴隶制。

从此,黑人在法律上获得了平等自由,但实际上依然受到歧视。

)这一庄严宣言犹如灯塔的光芒,给千百万在那摧残生命的不义之火中受煎熬的黑奴带来了希望。

它之到来犹如欢乐的黎明,结束了束缚黑人的漫漫长夜。

[演讲从一百年前林肯发布《解放黑奴宣言》起笔,一开始就为黑人民权运动、为这次集会申明最强有力的法律依据,向世人证明黑人民权运动的正义性。

演讲连用四个比喻,热烈讴歌了《宣言》的伟大历史意义,语言典雅华丽而又极具形象感,褒扬之情溢于言表。

宣言犹如光芒的灯塔,它的到来犹如黎明,是明喻,生动地描写了宣言给黑人带来的希望,带来的欢乐。

“不义之火”,是一个暗喻。

其本体是“不义”,喻体是“火”,用结构助词“之”把本体和喻体联结起来,组成偏正式结构的暗喻。

种族歧视是一种“不义”,这种不义就像“火”一样,摧残了黑奴的生命,摧残了黑奴的尊严,使黑奴在火炉中备受煎熬,作者借用这个比喻形象地揭露了黑奴制度的残酷,揭露了种族歧视的不正义性,从而也就有力地说明了民权运动的正义和神圣。

长夜是借喻,形象地描写了从十六七世纪以来黑人所经历的漫长的苦难。

《我有一个梦想》教学反思

《我有一个梦想》教学反思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演讲技巧,包括语言运用 、情感表达和逻辑思维等方面。
教学目标实现情况
01
知识目标实现情况
通过课堂讲解和讨论,学生基本理解了演讲的背景、目的和主要内容,
掌握了演讲中的关键概念和表达方式。
02
能力目标实现情况
通过课堂演讲练习和小组讨论,学生的演讲技巧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能
够较为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THANKS
感谢观看
1 2 3
个性化教学
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采用个性化的 教学方法和策略,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获得 成长和进步。
深化课堂改革
积极探索和实践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如翻 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 性和参与度。
拓展教学资源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网络课程、多媒 体教学软件等,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 源,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0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实现情况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演讲中的主题和意义,他们的社会公平和正义
意识得到了一定的增强,对公民责任和社会责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未能达成目标的原因分析
部分学生对演讲的背景和目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在分析和评价演讲内 容时存在困难。这可能与学生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知识不足有关。
学生参与度和互动情况
学生参与度高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小组活 动等方式,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 习兴趣和参与度,大部分学生能
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师生互动良好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进行互 动交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增 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
生生互动促进学习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 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使 他们在互动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

激情与浪漫梦想中的演讲——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赏析

激情与浪漫梦想中的演讲——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赏析

激情与浪漫梦想中的演讲——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赏析马丁路德金是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革命者之一,他的改革思想和行动对美国的革命历史发生了重大的影响。

1963年8月28日,他在美国的林肯纪念堂感动地发表了《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这是被公认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演讲之一。

在这次演讲中,他激情洋溢、完美无缺地阐述了他对美国民权和平等的梦想。

《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充满了金的激情,他持续地展示了他对于人民解放的坚定信念,他的激情不容置疑,阐释出了他的社会改革热诚。

每当他提到南方非裔美国人的苦难时,他的声调充满激情,他说:“如果没有被奴役,他们就不会受到这样的苦难。

如果没有被奴役,他们就不会被虐待。

如果没有被奴役,他们就不会被剥夺投票权。

”些声明提醒人们,虽然民权和平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个社会也正在朝这个目标迈进。

他还描写了他对民权和平等的梦想,即一种到处都有平等的新世界。

他说:“当所有的人们都可以在任何餐桌上坐下来,不管你是黑色的、白色的、黄色的或其他颜色的,你都可以有自己的子女在一个真正意义上享受自由。

当我们这样做时,就可以实现人类的大同。

”他还激励人们要在朝着梦想的道路上一步步走,强调要以和平的手段来达成目标,他最后的句子更是把我们带回到了他的激昂和梦想:“我知道,在浩瀚的宇宙中,上帝是公平的,他要坚持他的真理,他将要实现我们的梦想。

”《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展现了马丁路德金作为一个革命者的浪漫梦想,他勇敢而坚定地追求他的政治理想,他积极地改革了美国的社会制度,他致力于为非裔美国人争取平等和民权。

他的演讲表达出了他对平等、自由、宽容和和平的多彩梦想。

他不仅仅是一个革命者,更是一位梦想家,他的激情梦想激励着我们去实现他的梦想。

从修辞的角度分析《我有一个梦想》的语言特色

从修辞的角度分析《我有一个梦想》的语言特色

从修辞的角度分析《我有一个梦想》的语言特色摘要:我们高中所学过一篇著名的演讲词《我有一个梦想》。

本文将就以美国著名的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得•金所写的这篇演讲名作为例子, 来分析文章中比喻、排比、对比、反复、引用等修辞方法在这篇演讲词中的作用, 并指出修辞在这篇演讲词中所具有的语言魅力。

关键词:我有一个梦想、演讲词、修辞、语言特色正文:1963 年8 月28 日, 在华盛顿特区一次25 万人的集会上, 美国黑人牧师、著名的黑人民权运动领导袖马丁•路德•金发表了著名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 此文之所以能获得巨大成功, 除内容丰富、思想深邃外, 主要得力于它诗一般的语言。

作者就像一位修辞大师,整篇演讲, 新颖贴切的比喻、气势磅礴的排比、反差强烈的对比、动人心魄的反复、恰到好处的引用, 俯拾即是, 犹如“杂花生树”, 大大地增强了该演讲的感染力与表达效果。

一、恰切的比喻如用“灯塔”和“黎明”来比喻林肯签署的解放黑奴宣言的意义;用“ 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 和“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来比喻黑人的处境, 生动地描绘出美国黑人的生存现象和他们内心的渴望。

“ 空头支票” 形象地表现出了政府许诺和现实之间的距离。

诸如此类, 不一而足。

作者利用丰富多彩的比喻, 将一些抽象、理论性较强的问题描述得活灵活现、绘声绘色, 既富于无穷的美感, 又蕴含着深刻的思想,令人难忘,回味久远。

二、多姿的排比这篇著名的演讲中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善于使用排比的辞格来表达自己丰富的思想内涵, 并使表达的内容波澜起伏、气势雄伟, 具有清晰的层次感, 也显得优美和谐, 具有很强的韵律感。

( 一) 短语排比。

例如第27 自然段:“有了这个信念, 我们将能一起工作, 一起祈祷, 一起斗争, 一起坐牢, 一起维护自由;因为我们知道, 终有一天, 我们会是自由的。

”这一句中各分句之间的短语排比, 表达了黑人团结协作, 将民权运动进行到底的决心与信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自由、平等、民主是人类追求的一个永恒主题,理解马丁·路德·金为之献身的事业的崇高意义,体悟马丁·路德·金崇高而伟大的奋斗精神。
2、结合演说词的特点,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比喻、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的作用,感受文章深层含义和激情昂扬、极富感召力的感情色彩。
说明:
《我有一个梦想》,这是20世纪最为惊心动魄的声音之一,穿过近半个世纪的时光隧道,至今仍然震撼我们的心灵。从19世纪后期起,美国黑人的平等问题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为了替全美黑人争取人权,美国著名的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率领一支庞大的游行队伍向首都华盛顿进军,并且在林肯纪念堂前充满激情地向二十五万民众发表了著名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为消除种族歧视、实现民族平等发出激越、磅礴的呼声。马丁·路德·金概述了黑人忍受精神歧视、生活贫穷、地位低下的不平等现象;以充满正义感的激情向美国政府发出警告;同时他又表达了广大黑人决心和意志;他的伟大更在于反对一切以暴力手段来获取民权与和平的形式,这本身就是对人类和平与尊严的维护,要求自由、民主、种族的平等的呼声义正辞严。
(2)运用比喻,把黑人也享有自由平等、摆脱贫困、享受教育的那一天比作爽朗的秋天,这样就能把黑人为之奋斗的最终结果的感受,生动而直观地传达给听众。与此形成对比的则为“酷暑”,“酷暑”一是揭示了黑人备受摧残的生活现状,二是指黑人胸中的怒火。
思路点拨
也可以从整体理清全文思路、整体把握感知文意、整体品味语言特色、感情展开教学。
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优美的句子,分析它们的表达效果
2请以“梦想”为话题,联系实际,即兴演讲,注意体现演讲词的特点。
3理解句子
(1)美国没有履行这种神圣的义务……但是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
(2)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的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
1好文章值得反复诵读,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提高朗读水平。
他讲话没有讲话稿,他把自已对前途的看法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告诉了云集的听众,情感充沛,词句优美,设喻巧妙,大量的排比、反复的运用,增强了演讲的感召力。作者以回顾历史开端,以揭示黑人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以展望美好的末来而结。全文思路明晰,富有逻辑性。整个演讲词,不仅体现了作者的才情,更展示了作者高远的追求与不屈的精神。就演说而言,演讲需要真情,文章中要求自由、公正、平等心声代表了大众的声音,顺应了时代,所以文章在内容和形式上的效果都很好。
2追求自由是人类崇高的愿望,与所有的命运相通,休戚相关。宽容和用灵魂力量进行斗争是人类博大而雄健心灵的精神象征。
3大量的排比、反复句,由于内容的不同而应该在朗读中有变化。反对暴力斗争的第7段可以充满希望的语气;信任白人兄弟的第8段可用热忱的语气;第10、11……段可用肯定坚毅等语气。
排比段整齐的形式,是使语言更有效果的常用形式,但必须和内容结合,作具体分析,诵读的语气也并非一味急迫与快速。
4朗读感受文章深层含义和强烈的感情色彩。
分层次分析有利于教学目的的分阶段实行。
“梦想”不是乞求,而是真理,是充满社会正义感的,马丁·路德·金义正辞严,可以从思想内容上感受语言的力量,从语言表达上感受内容的崇高,两者相互得彰。
以读促思
以点带面
读第7段到16段
第7段“有些话我是必须说的”——
1这些话是怎样的话?
2为什么“必须说的”?
3怎样读好这些“必须说的”话?
这部分内容是为实现其要求所使用的斗争策略与目标。
1马丁·路德·金坚持在法制基础上,以和平、合作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罕见地保持了自己的高尚和宽容,告诫他的黑人战友不选择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不走向暴力与偏执之路。“不应导致我们对所有白人的不信任。”
2马丁·路德·金的演讲成功是偶然的吗?有些什么必要条件?
1①多少年来,美国民众一直以各种方式纪念马丁·路德·金,2003年8月23日数千美国民众再一次聚集到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前纪念《我有一个梦想》演说四十周年。美国主流社会的非暴力呼声仍然高涨,可见他的民权意识已深入人心。
②客观的说社会是在进步,但仍然存在不公正的土壤,美国目前仍然存在严重的种族歧视,自由、民主、平等仍然是美国社会的顽疾,同样在整个世界也还是需要人类的努力奋斗,这有其现实意义。
说明
这次游行活动的演讲很有特征:信念不移,决心不改的执著精神,构成了演讲词《我有一个梦想》的灵魂。充沛的情感是这篇演讲词的主线:演讲者从期待、失望、兑现诺言的义正辞严,到梦想灿烂前景综合起来,寄托了演讲者悲愤与热切的情感。这种情感又在与听众的心理中回荡,明确的斗争原则,切身利益的呈现,美好未来的展望,都使听众的情绪受到感染并得以升华。所以整体阅读很有效果。
反复诵读
升华感情
拓展训练
学以至用
读17段到最后
1马丁·路德·金的演讲最后展示了具体梦想,这些梦想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2请同学为他的演讲补入一个想象中的梦想,寄托自己的美好祝愿,并且诵读出来。
这部分表达作者心中执著追求的理想以及为了实现理想所具有的决心与信念。
1实现了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的“人人生而平等”,拥有了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不可剥夺的权利。
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不可剥夺的权利;这种权利是依靠举止得体、纪律严明的非暴力斗争取得的。
2①结合课文中开头有关美国黑人长期忍受精神歧视、生活贫穷、地位低下的概述回答;
②请学生介绍自己在网上,图书馆里查找到的资料;
③教师自己补充。
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了解演讲的历史背景,从而能理性地认识演讲的深刻内涵,引发阅读共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引起关注
美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我们知道有华盛顿、林肯、富兰克林、爱迪生、卓别林、海明威、比尔•盖茨,也知道鲍威尔、乔丹、迈克•杰克逊等人,请同学介绍自己所了解的这个国家的人和事。
向同学介绍马丁·路德·金的的演讲
学生自由发言,说熟知的事,会活跃气氛,调动学习的关注程度。
3引导同学关注文章语言的特点:逻辑关系及其力量,比喻及其作用,排比、反复及其要求的紧迫性……
如“现在是从……现在是把……现在是为……”,作者要表达的是:现在是美国政府“兑现诺言”的最佳时刻。
如使用排比句式,则把这次示威游行的目的神圣化,是从“荒凉”走向“阳光普照”;如把“流沙”改为“坚石”,增加了这次游行的正义的分量。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在了解历史背景的基础上,理清文章脉络,领会演讲者的深厚感情、政治主张和丰富的思想内涵;充分品味演讲中和内容的有机结合的精彩的语言艺术,做到讲读结合。
2、难点:要尽力使学生理解文中反映的黑人生活的严酷事实。由于文化、历史、经济、政治制度等差异,学生不熟悉西方的宗教生活,不了解美国的社会制度,对美国的种族歧视、隔离政策无具体感受,难以理解文章所指出的严酷事实,而这些是理解他演讲的基础,否则就难以体会作者倾注在梦想中的真切情感和实现梦想的坚定信念和深远意义。
细读课文
品味意义
读前6段。
1演讲的前6段多处提到“一百年后的今天”,“一百年后”“今天”和“梦想”有什么关系?
2多处提到美国时说“我们共和国”、“故土家园”,这样的表述有什么深刻意义?
3还有哪些演讲语言给自己深刻影响的?
4通过朗读努力体会马丁·路德·金此时此地的感情。
前6段指出此次游行的要求及要求的合理性。
2形象化的语言,表述出对演讲内容的理解;通过诵读表现对美好理想充满向往。
把握感情基调,真挚、深情、向往与坚定、执著相结合。
这部分是演讲的高潮与结局。
思考、写作与诵读结合,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融入自己的感受。
老师可以把其余段落补充读给学生。
总结特点
深化旨意
1马丁·路德·金的演讲篇是选入《世界散文经典》中的,人们至今在纪念他,原因何在?
2演讲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并且旗帜鲜明,要抓文章主旨;其次演讲以说服听众为目的,要有逻辑性;演讲讲究内容的鼓动性,要以自己的情感之火点燃听众的情绪,要以生动的语言和多样金的演讲成功正符合以上的条件。
1可以联系社会公正与社会进步作一个分析,指出其现实意义。2马丁·路德·金的演讲成功是在内容和形式符合以上的条件。
演讲语言的比喻、排比、反复的使用,则使演讲体现了信念坚定、执著、充满了义无反顾与视死如归的悲壮,能使作者表达的内容更加丰富,思想更加深刻,语气更加强烈,感情更加充沛。能产生排山倒海的气势和一泻千里的激情,进而增强演讲的表达效果,唤起了所有读者与听众的共鸣。
由此而自然引出课文和马丁·路德·金,引发学习兴趣。
从熟悉的话题引入到陌生的范畴,从宽泛内容到针对性的深入思考,为后面的安排的学习做铺垫。
快读课文
了解预习
初读课文:
1思考“梦想”的内容,抓住关键段落概述马丁·路德·金的具体的梦想。
2马丁·路德·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
泛读从大的块面粗知课文
1人人生而平等;
1“一百年后的今天”,从时间强调了这是百年来美国社会的“诺言”,是“神圣的义务”,但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的生活备受压榨,仍然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显示出社会的不公正性。
2黑人仍然萎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而共和国是我们每个美国人的,这样的说法不仅宣示了“梦想”的正义感,更揭示了“民主社会”虚伪性
2学以至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学写演讲词,切实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初步学会演讲。
3(1)运用比喻,把美国政府比作支票的签字者,而把美国公民比作支票的合法持有人。“空头支票”指的就是政府违背诺言,对有色人种拒付支票。这样就撕破了政府的虚伪外衣,让听众明白他们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促使听众放弃幻想,更加清醒、警觉地投入战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