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资料】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1湖南省学业水平考试高中历史必修1复习纲要

1湖南省学业水平考试高中历史必修1复习纲要

湖南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必修1复习纲要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1)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2)内容:周王把王畿以外地区的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3)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后代;(4)受封诸侯的权力和义务:权力:职位世袭、对卿大夫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义务:服从周王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5)作用:积极: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

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消极:后来诸侯国中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6)瓦解: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根本原因在于封建生产方式的产生,这一生产方式使诸侯势力日益壮大)。

战国末年,分封制瓦解。

2、宗法制(理解)(1)含义:按照父系血缘关系维系政治等级,维护国家统治的制度。

(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正妻的第一个儿子)。

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分封制(互为表里)。

(3)宗法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4)作用(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⑴内容:①首创皇帝制度,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②建立中央官制,在中央设三公九卿。

三公是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监察百官)。

③建立地方制度,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⑵影响: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西汉初期,实行郡县与封国并存的制度(郡国并行制)。

⑴原因: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统一 ⑵内容: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

资料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

资料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

2009 年湖南省一般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历史(终审稿)一、考试目标一般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是面向全体一般高中学生的达标性考试。

它旨在检测高中历史授课对《一般高中课程方案》及《一般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落实情况,评估学生的历史学业水平,促进学生人文涵养的提升。

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必定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达到一般高中历史教育目标作出基础性判断,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友好、健康的发展,有利于中学推行素质教育,有利于表现历史学科新课程理念,充分发挥学业水平考试对一般高中历史学科授课的正确导向作用。

一般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应努力实现《一般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要求,引导学生关注历史发展进度中的重要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敬爱历史,追求真实,加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广阔视野,认识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加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善于汲取人类优秀的文明成就,弘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

一般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应精选平生的基础内容,加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展视野,引导创新与实践,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授课方式的转变。

试卷的成立应重基础、有层次、多样化,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健发展,具备收集、判断和办理信息的能力和从不相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经过不相同视角发现、解析、研究和解决问题,培养脚扎实地的科学态度,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命题依照湖南省一般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依照教育部宣布的《一般高中课程方案》《一般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 ) 》《湖南省一般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推行方案》《2009 年湖南省一般高中学业考试大纲·历史》,以及人民教育初版社《一般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 ( 必修Ⅰ、Ⅱ、Ⅲ),并结合我省一般高中授课的实质情况进行命题。

2022湖南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物理

2022湖南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物理

2022湖南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物理物理一、考试目标一般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是面向全体一般高中在校学生的达标性考试。

其考试目标是:以高中教育培养目标和《一般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为指导,通过检测学生物理必修学分模块的学习状况,考查学生对核心的物理知识、差不多的物理原理、思想和方法的了解与把握程度,以及运用物理知识与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了解高中教育培养目标和三维课程目标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现的程度。

通过一般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促使学生把握差不多的物理知识与技能,了解科学研究方法,进展探究自然的爱好,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认识物理学对科技进步以及文化、经济和社会进展的阻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提高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进展和教师专业进展。

二、命题依据为实现一般高中教育培养目标,一般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以《一般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湖南省一般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试行)》和《2020年湖南省一般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物理》为依据,并结合我省一般高中物理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形进行命题。

三、命题原则1.科学性。

试题符合一般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特点和要求,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认知规律和进展要求,试卷结构合理,试题内容涉及的知识、观点正确,试题文字简洁、规范,试题答案准确、合理。

2.客观性。

试题具有代表性,覆盖面广,充分反映物理学科要紧内容和差不多要求,有利于学生思维水平的发挥。

试题难易适当,杜绝偏题、怪题。

主观性试题和客观性试题的比例适当。

试卷的内容效度高,能够客观评判学生的学习成效。

3.基础性。

针对学生必修学分模块命题,突出物理基础知识、差不多技能、差不多的物理思想和方法,注重明白得能力、初步应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查,注重三维目标的落实。

2019年度湖南普通高级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语文

2019年度湖南普通高级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语文

2019湖南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语文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论述题中,问题大多具有委婉性,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明确考察要点,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反复细读。

只有经过仔细推敲,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语文【一】考试目标普通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考试〕是面向全体普通高中学生的达标性考试。

考试遵循国家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考查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考试充分表达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语文学科基本特点,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进行考查,注重“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全面检测高中学生学习语文必修课程的达标情况。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湖南省教育厅〕《2018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语文》〔湖南省教育厅〕《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必修1至必修5〕【三】命题原那么1、科学性——试题符合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特点和要求,符合语文学科认知规律和学生终身发展要求;确保知识无误、观点正确;语言表述规范,选用的素材健康。

试题答案准确、合理。

2、客观性——试题充分反映高中语文课程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

试题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较广的覆盖面,客观题和主观题的比例适当。

试卷杜绝偏题、怪题,难易适度,效度高,能够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湖南英语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

湖南英语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

湖南英语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Hunan General High School English Proficiency Examination OutlineI. IntroductionThe Hunan General High School English Proficiency Examination, also known as the Hunan High School English Exam, is a standardized test designed to assess the English language proficiency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Hunan province, China. The exam covers a wide range of language skills, including listening, reading, writing, and speaking, and is used by schools and colleges for admissions and placement purposes.II. Test Structure1.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The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section consists ofmultiple-choice questions based on recordings of conversations, lectures, and other spoken materials.- Test takers are required to demonstrate their ability to understand and interpret spoken English in a variety of contexts.2. Reading Comprehension- The reading comprehension section includes passages on a wide range of topics, such as literature, science, history, and current events.- Test takers must demonstrate their ability to understand and analyze written English texts, as well as infer information and draw conclusions.3. Writing Skills- The writing skills section requires test takers to write essays, letters, and other types of written responses in English.- Test takers are evaluated on their ability to organize ideas coherently, use appropriate vocabulary and grammar, and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in written English.4. Speaking Skills- The speaking skills section assesses test takers' ability to communicate verbally in English.- Test takers are required to engage in conversations, give presentations, and respond to questions in English, demonstrating their oral communication skills.III. PreparationTo prepare for the Hunan General High School English Proficiency Examination, students are advised to practice listening to English recordings, reading English texts, writing essays, and engaging in spoken English activities. Teachers can provide guidance and resources to help students improve their English language skills and prepare for the exam.IV. Scoring and ResultsThe Hunan General High School English Proficiency Examination is scored on a scale of 0 to 100, with higher scores indicating greater proficiency in English. Test takers receive individual scores for each section of the exam, as well as an overall composite score. Results are typically reported within a few weeks of the test date.V. ConclusionThe Hunan General High School English Proficiency Examination is an important assessment tool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Hunan province, allowing them to demonstrate their English language skills and gain recognition for their achievements. By preparing effectively and taking the exam seriously, students can improve their English proficiency and open doors to future academic and career opportunities.。

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查大纲

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查大纲

目录一、考查目标 (2)二、命题依据 (3)三、命题原则 (3)四、考查内容与要求 (4)五、考查方式、时量与分值 (18)六、试卷结构 (18)七、题型示例 (19)模块一:《信息技术基础》题型示例 (19)模块二:《算法与程序设计》题型示例 (22)模块三:《多媒体技术应用》题型示例 (24)模块四:《网络技术应用》题型示例 (27)模块五:《数据管理技术》题型示例 (29)八、样卷 (32)九、样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40)湖南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查指导纲要(送审稿)一、考查目标湖南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查是由湖南省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面向全体普通高中学生的达标性考查。

通过学业水平考查,进一步规范各地办学行为,确保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足、开好高中信息技术课,达到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提高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积极健康的信息社会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的目标。

通过学业水平考查,促进教师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理解与把握,提高教学水平,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信息素养、环境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学会交流与合作,理解信息文化的多样性,遵守相关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意识。

通过学业水平考查,从识记、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四个层次,综合评估普通高中学生信息技术知识水平和基本应用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不同层面信息素养的综合提升和协调发展。

二、命题依据1、普通高中教育培养目标。

高中信息技术是普通高中技术学习领域的一门重要课程,以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发展为主要培养目标。

2、《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

通过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学生应具备信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能力;对学生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2019湖南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生物

2019湖南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生物

2019湖南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生物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论述题中,问题大多具有委婉性,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明确考察要点,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反复细读。

只有经过仔细推敲,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生物湖南省教育厅制订【一】考试目标普通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是面向全体普通高中学生的达标性考试。

其考试目标是:以高中教育培养目标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为指导,全面检测普通高中学生修完生物学科必修课程后所达到的学业水平,考查学生是否达到《课程标准》确定的课程目标。

重点考查学生对生物学基本事实、核心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的理解;考查学生对生物科学探究一般方法的掌握;考查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生物科学知识和方法作出个人决策及对与生物学有关的问题形成自己看法的能力;考查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对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理解。

促进学生终身发展能力的形成,引导学校和生物教师落实《课程标准》,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为实现普通高中教育培养目标,普通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以《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课程标准》和《2018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生物》为依据,并结合我省普通高中生物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命题。

【三】命题原那么1、科学性原那么——生物试题应符合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特点和要求,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认知规律和发展要求。

2013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

2013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

2013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思想政治一、考试目标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学业水平考试,是面向全体普通高中学生修习思想政治必修模块的达标性考试。

考试遵循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致力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体现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检测普通高中学生学习思想政治必修模块达到的水平,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能力,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并力求引导普通高中学校和思想政治课教师把握《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面向全体学生,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命题依据根据普通高中教育培养目标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要求,湖南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学业水平考试,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以及((2013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思想政治》,结合湖南省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学生基础、现行教材和课程资源等实际情况,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进行命题。

三、命题原则1.导向性原则。

反映素质教育要求,体现高中教育培养目标对思想政治课程的要求,引导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发挥思想政治课教学对学生思想品德、道德情感、政治态度的导向功能,促进学生全面、自主、和谐发展。

2.基础性原则。

注重考核思想政治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引导学生把握学科的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检测学生运用学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科学性原则。

体现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要求和特点,依据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要求,内容科学、严谨,表述简明、规范,选用的情境素材健康、适切,试题答案准确、合理。

4.客观性原则。

充分反映学科主要内容和要求,试题具有代表性,覆盖面广,主观性试题与客观性试题比例合理,试卷难易适当,结构合理,杜绝偏题、怪题和无意义的死记硬背的试题,能够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历史(终审稿)一、考试目标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是面向全体普通高中学生的达标性考试。

它旨在检测高中历史教学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及《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落实情况,评估学生的历史学业水平,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达到普通高中历史教育目标作出基础性判断,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体现历史学科新课程理念,充分发挥学业水平考试对普通高中历史学科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

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应努力实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要求,引导学生关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善于吸收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

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应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展视野,引导创新与实践,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试卷的构建应重基础、有层次、多样化,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健发展,具备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整体与局部的关系、通过不同视角发现、分析、探索和解决问题,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命题依据湖南省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2009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考试大纲·历史》,以及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Ⅰ、Ⅱ、Ⅲ),并结合我省普通高中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命题。

三、命题原则1.科学性原则。

试题符合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特点和要求,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规律和发展要求。

试卷结构合理,试题内容科学、严谨,选用的情境素材体现历史学科的特色,文字表述简洁、规范,答案准确,合理。

2.基础性原则。

依据高中历史必修模块命题,突出历史学科主干知识,注重课程三维目标的落实,注重“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等学科基本思想和方法,考查初步应用历史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难易适当。

不同能力层次试题的比例一般为:识记占30%,理解占20%,简单应用占40%,综合应用占10%。

3.客观性原则。

试题具有普适性,紧扣高中历史学科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试卷的内容效度高,能够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试题难易适度,难度系数为0.8--0.85,杜绝偏题、怪题,主观性试题和客观性试题的比例为1:1。

4.公平性原则。

考虑我省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考试面向全体学生。

试题内容避免客观因素影响,充分保证无经济、文化、城乡、民族、性别等背景的差异”5.友好性原则。

卷面设计充分体现为考生服务的宗旨,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在选材、用词、排版等方面给予考生以充分的人文关怀。

四、考试能力要求和考试内容要求(一)考试能力要求历史学科考试的能力要求,分为识记、理解、简单应用和综合运用四个层次。

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历史能力最基本的层级。

要求记住构成历史基础知识的时间、地点、人物、文献、事件等要素,识别重要的图、像、画,以及通过阅读和观察、感知和体验的过程去获取历史信息,并能准确地表达出来。

理解:领会历史概念、现象等并能作简单的解释,要求在识记的基础上,对所学的历史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形成对基本的历史知识和历史问题的初步认识。

简单应用:指运用所学知识简析历史问题,在识记和理解基础上,调动和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简述、说明、分析问题。

综合运用:指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历史问题,是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最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要求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联系社会实际,贴近时代,以正确的观点方法,评价、比较、探究和解决问题。

(二)考试内容要求历史必修Ⅱ历史必修Ⅲ五、考试方式、时量和分值六、试卷结构1.题型占分比例选择题50分,材料解析题38分,探究题12分2.内容占分比例三个必修模块约各占1/3。

3.试题难度比例全卷难度系数控制在0.8~0.85之间。

七、题型示例(一)选择题【例1】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是 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 C.百团大战 D.徐州会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抗战期间重大战役的识记能力,意在要求学生掌握抗战时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抗战的具体情况,本题能力层级为识记,预估难度系数为0.95。

答案:C。

【例2】2007年2月22日,美国前驻联合国大使博尔顿在接受凤凰卫视采访时说:“35年前的破冰之旅,推动了中美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他所讲的“破冰之旅”是指A.尼克松访华 B.基辛格访华 C.乒乓外交 D.中美建交解析:本题是用一段材料考查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的选择题,意在要求学生抓住材料中的“2007年”和“35年前”两个时间概念,了解1972年中美关系发生的重大历史性事件。

主要考查识记和理解能力。

本题能力层级为理解,预估难度系数为0.90。

答案:A。

【例3】下列作品属于实现主义绘画作品的是....解析:本题是运用图片资料考查近代美术成就的选择题,意在要求学生了解四幅图片分别是四个画派的代表作,考查识记鉴别能力, 本题能力层级为识记,预估难度系数为0.90。

答案:A。

【例4】《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背景有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暴露②欧洲工人运动兴起③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出现④工人运动走向国际联合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背景概括和归纳,是一道组合选择题,意在要求学生区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背景和影响,解决本题时只要排除④即可, ④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影响. 本题能力层级为识记,预估难度系数为0.90。

答案:A【例5】下表是1915—1919年中国纱厂盈利指数,造成这样势头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辛亥革命的推动 B.“实业救国”新思想的推动C.群众性反帝斗争的推动 D.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解析:本题利用表格数据来考查近代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状况,意在要求学生能把表格中数据的变化和所学知识结合起来进行判断,检测学生在理解基础上,调动和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题能力层级为简单应用,预估难度系数为0.75。

答案:D。

(二)材料解析【例6】阅读下列材料:(16分)1933年,黄文弼先生在新疆罗布泊汉代烽燧遗址上发现了一片古纸,这是一片麻纸,长约40厘米,宽约100厘米,纸面可清晰见到麻,在同一遗址中还发现有汉元帝元年(公元前48年)的木简,因此,该纸当为西汉时期的文物,比“蔡伦造纸”的公元105年早了一个半世纪。

1957年,在西安市东郊的灞桥再次出土了比新疆罗布泊的纸还要早约一个世纪的西汉初期的古纸,而且有数十张之多,经科技史专家潘吉星教授的研究和分析化验,确认此灞桥纸主要由大麻和少量苎麻的纤维所制成。

1973年,在甘肃居延汉代金关遗址,1978年,在陕西扶风中颜村汉代窖藏中,也分别出土了西汉时的麻纸。

1986年,在甘肃天水市附近的放马滩古墓葬中,出土了西汉初年文、景二帝时期(前179-141年)的绘有地图的麻纸,这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植物纤维纸。

1990年,在敦煌甜水井西汉邮驿遗址中发掘出了多张麻纸,其中3张纸上还书写有文字。

请回答:有人说东汉蔡伦发明了植物纤维纸,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造纸术的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题目引入材料,要求结合所学知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一分为二的观点,对“东汉蔡伦发明了植物纤维纸”这一观点进行论述,考查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属于综合应用题,难度系数0.75。

参考答案:以上事实有力地说明了早在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初期,我国已制造出了植物纤维纸,(3分)而且当时造出的纸已经可以用于书写文字和绘图,(2分)这比蔡伦造纸早了二三百年(1分)。

东汉蔡伦虽然不是纸的最早发明者,但他改进造纸技术,(2分)扩大了造纸原料的来源,把树皮、破布,麻头和旧渔网这些废弃物品都充分利用起来,(2分)降低了纸的成本,为造纸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途径。

(2分)纸的发明和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4分)【例7】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必然结果。

跨国公司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跨国公司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有选择地向第三世界国家投资。

贸易自由化所创造财富中的70%被发达国家获得,占世界人口85%以上的100多个发展中国家只获得30%。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年增长速度每下降3%,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就有可能下降1%。

发达国家占据着高层次的工业部门,而发展中国家拥有的工业部门的层次是比较低的。

材料二:国际商品的流动和生产要素的流动推动国际经济规则的发展……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的对比,决定了国际经济规则的主导权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

(1)材料一反映了世界历史进程中经济全球化的哪些特点?(2)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历史知识,说明发达国家主导国际经济规则的原因。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经济向全球化发展的趋势,意在要求学生通过跨国公司和贸易自由化对国际经济产生的影响等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来分析经济全球化的特点和原因。

本题能力层级为综合应用,预估难度系数为0.75。

答案:(1)资本在全球的新一轮扩张;(3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相互依存,贫富差距加大;(2分)发展中国家工业落后,缺乏竞争力。

(2分)(2)近代以来资本主义长期发展,(2分)发达国家在贸易、资金和技术等方面拥有优势。

(3分)(三).探究(12分)【例8】某学校一堂高中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述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说:“穿衣服应该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何种地位,该穿什么穿什么”;丙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

”请根据该班三位同学的看法,完成下列问题:(1)请你判断一下,他们的说法分别代表了春秋战国时期哪家学派的思想(3分)(2)请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9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儒家、道家和法家思想主张的了解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