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法律与心理教育 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
思想政治与法律道德修养练习题答案-绪论、一二章(1)

绪论(潘会文老师提供)第一章(潘会文老师提供)第二章(陶肖云老师提供)第三章(左佐垄川老师提供)第四章(袁其微老师提供)绪论(红色为答案)1.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青年大学生作为一名时代新人,应当()A.有理想B.有寄托C.有本领D.有担当2.中国梦是(),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
A.历史的B.现实的C.未来的D.幻想的3.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有助于青年大学生()A.坚定理想信念B.领悟人生真谛C.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4.右江民族医学院的校歌是()A.《红土地上》B.《义勇军进行曲》C.《大医精诚》D.《我和我的祖国》5.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A.把推进教育现代化作为根本任务B.把建设教育强国作为根本任务C.把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作为根本任务D.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6.大学生的担当精神体现为()A.奉献祖国B.奉献人民C.尽心尽力D.勇于担责7.大学生应自觉树立()把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尽责集体、服务社会、贡献国家中实现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
A.国家意识B.民族意识C.自我意识D.责任意识8.大学生要树立坚定的政治方向和远大的人生志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A.道路自信B.理论自信C.制度自信D.文化自信9.大学生要把理想信念建立在()A.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B.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C.对自我行为的深刻反思上D.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10.青年大学生要勤奋学习,应当多()A.向书本学B.向实践学C.向群众学D.向传统和现代学11.当代大学生是民族复兴伟大进程的(),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
A.见证者B.建设者C.开创者D.参与者12.身处新时代,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更加(),中国这个古老而又现代的东方大国朝气蓬勃、气象万千。
心理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心理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中的“自我”指的是什么?A. 个体的自我意识B. 个体的自我评价C. 个体的自我感觉D. 个体的自我行为2.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中,哪一部分与道德判断有关?A. 本我B. 自我C. 超我D. 现实我3. 以下哪个是认知失调理论的提出者?A. 弗洛伊德B. 马斯洛C. 艾利克森D. 费斯汀格4. 情绪智力理论中,以下哪个不是情绪智力的组成部分?A. 自我意识B. 自我调节C. 社交技巧D. 记忆力5. 以下哪个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畴?A. 个体心理发展B. 群体行为C. 个人认知过程D. 神经心理学6. 以下哪个不是心理测量的工具?A. 问卷调查B. 心理测试C. 观察法D. 实验法7. 认知行为疗法主要针对哪种心理问题?A. 焦虑症B. 抑郁症C. 精神分裂症D. 人格障碍8. 以下哪个是心理治疗中常用的技术?A. 催眠疗法B. 药物治疗C. 外科手术D. 物理治疗9. 心理防御机制中,以下哪个是积极的防御机制?A. 投射B. 压抑C. 升华D. 否认10. 以下哪个是心理适应不良的表现?A. 焦虑B. 抑郁C. 适应性行为D. 情绪稳定答案:1. A2. C3. D4. D5. B6. D7. A8. A9. C 10. 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2. 描述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原理。
答案:1.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类的需求可以被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只有当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2.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它基于认知和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
该疗法认为,个体的不良情绪和行为问题往往是由不合理或扭曲的认知造成的。
通过改变这些不合理的认知,可以改善情绪和行为。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 论述情绪智力对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题库试题及答案(选择题)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一、单项选择题:1.世界观是( B )。
A人们认识主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根本方法B人们对整个世界最根本看法和观点的总和C对人生目的,人生价值的根本看法D科学的人生态度2.人生观是指( C )。
A人们认识主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根本方法B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最根本看法和观点的总和C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D科学的人生态度3.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生观的形成是( D )。
A人生的自我实现B上帝或神的启示C人性的自我完成D人们所处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4.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确立于( A )。
A《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B《共产党宣言》C《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D《论黑格尔哲学》5.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 B )。
A有生命的自然存在B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C饥食渴饮,性欲生殖D单个人所应有的抽象物6.人生不仅仅是一个自然过程,还包含着极为丰富的( B )。
A社会存在B社会内容C社会过程D社会关系7.人生观的核心是( B )。
A人生态度B人生目的C人生价值D人生信仰8.人生目的主要回答( A )的问题。
A人为什么活着B世界本源是什么C人应怎样对待生活D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9.马克思中学毕业时即表示要“为人类福利而劳动”;毛泽东青年时便立志“以天下为己任”;周恩来在南开中学时提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些事例告诉我们( A )。
A人生目的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B人生目的决定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C人生目的决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D人生目的决定保持什么样的人生精神状态10.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在选择和确立人生目的时,应当做到(D)A满足于个人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的实现B以是否有利于自己私利为转移C以利己为主又兼利别人D以国家、集体利益为重,并在此前提下谋取个人正当利益11.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 C )和基本意愿。
道德法律与心理教育第四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徳起源于(A.人性中的宿感、欲望B. “天”的意志或“神”的启示C.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D.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2.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是A.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B•语言的产生和发展C.劳动的产生和发展D.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3.人类道徳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是(A.传统B•语言 C.公有制 D.劳动4.道徳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的本质是A.人的主观精神的产物B.“天”的意志或“神”的启示C.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中的一种特殊社会意识形态D.动物的一种本能5.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和能力,被称为道徳的A.调节功能B.导向功能C.教育功能D.评价功能6.历代英雄豪杰、志士仁人,“重名节如泰山,轻生死如鸿毛”,为了民族生存、国家独立而抛头颅,洒热血,成就了一番可歌可泣的伟大事业。
这体现了中华民族优&道德传统中(A.乐群贵和孝慈友恭的传统美徳B.求真务实诚实守信的高贵品格C.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优&作风D.重视节操崇尚志向的精神境界7.社会主义道徳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体现着A.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B.基础性要求和全民性要求的统一C.相对稳定性要求和变动性要求的统一 D•理论性要求和实践性要求的统一8. 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作主,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根本上的 一致性,使得( )应当而且能够在全社会范ffl 内贯彻实施。
国家利益高于集体利益B.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10.社会主义道徳建设必须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样做的U 的是反对一切形式的个人利益在实际生活中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冲突,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在任何情况下只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就必然要个人做出牺牲 11- 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矛盾的统一体。
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指的是12-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最高层次是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先公后私、先人后己 13-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集体主义原则有着多层次的要求,包括最高层次的要 求、较高层次的要求、最基本的要求。
心理第三章测试题及答案

心理第三章测试题及答案测试题:1. 什么是心理学的基本研究对象?2. 请简要解释什么是认知心理学。
3. 什么是经典条件反射?请结合具体例子进行说明。
4. 请解释什么是心理投射。
5. 什么是情绪智力?请列举几个情绪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6. 请解释什么是依恋理论。
7. 请简要解释什么是认知风格。
8. 什么是社会认知理论?请结合实际情境进行说明。
9. 请解释什么是抑郁症。
10. 什么是心理治疗?请列举几种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
答案:1. 心理学的基本研究对象是人类的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
2. 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过程和认知功能的科学领域。
它主要关注人类的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语言等认知过程。
3. 经典条件反射是一种基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形成的自发式条件反射。
例如,帕夫洛夫的狗在多次将吃食与铃声同时出现后,听到铃声时会分泌唾液,即条件反射的形成。
4. 心理投射是指个体通过将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想法投射到他人身上来解释和理解他人行为的心理过程。
5. 情绪智力是指个体在情绪认知、情绪表达和情绪管理方面的能力。
它包括情绪识别、情绪理解、情绪表达、情绪调节等组成部分。
6. 依恋理论是关于人类个体在早期亲密关系中建立的情感依恋模式的理论。
它认为个体的依恋模式会影响其后续的社会关系和心理发展。
7. 认知风格是指个体在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上的偏好和倾向。
它可以分为整体性认知风格和细节性认知风格等不同维度。
8. 社会认知理论是研究个体对社会信息加工和处理的心理过程。
例如,个体在认知他人行为时会考虑其动机和意图等因素。
9. 抑郁症是一种临床诊断的心理障碍,其特征是持续的、严重的抑郁情绪和对日常生活感兴趣减退的状态。
10. 心理治疗是一种通过心理学理论和技术来解决个体心理问题的治疗方法。
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动力学治疗和人本主义治疗等。
以上是心理第三章测试题及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咨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
※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
※人生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意志指人自觉确定目的,有意识地组织、调节行为,并按主观意愿排除障碍和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它是人的意识的能动方面,也是人的主体性的心理表现。
.★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
衡量人生的社会价值的标准是个体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
★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
★竞争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的,在社会同一领域里为取得胜利而展开的竞赛活动。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或群体为了达到共同目的而联合,为了相互利益而协调一致的活动。
P88※题目1.在当今的社会生活条件下,许多人都十分讲求“实际”,思考人生目的这样的大问题有意义吗?为什么?目的是指行为主体自觉意识到的行为目标以及行为活动的指向性。
人生目的,既可理解为是人的生命历程的总目标和总的指向性,即人为也可以理解为是人的生命历程中一些具体实践活动,什么活着的问题.的目标和指向性。
目的既是人行为活动的起点,也是全部过程的终点。
由于人的任何一种活动自始自终受着一定目的的驱使和支配,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由于下列原因,思考人生目的有着重要的意义。
人生目的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
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章节测试 第三章

第三章学校心理辅导一、单项选择题1.从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对象来看,学校心理辅导主要针对的是()A.中、小学生B.大、中、小学生C.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及学生D.大学生【解析】B2.学校心理辅导的核心内容是()A.教育和适应B.教育和发展C.适应和发展D.创新与发展【解析】B本题考查学校心理辅导的核心内容。
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较好地体现了心理辅导的教育和发展两大基本职能,教育和发展是学校心理辅导的核心内容。
3.狭义的学校心理辅导是指()A.各级各类学校中开展的面向学校中各类成员的心理指导B.个别心理辅导C.学校内的心理辅导人员对前来求助的学生从心理上进行指导和帮助的活动D.心理辅导课【解析】C4.适应性辅导的对象是()A.身心发展正常,但带有一定的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B.身心发展正常,但在发展方面仍有潜力可挖,心理素质尚待完善的学生C.心理健康,但有一定的品德问题的学生D.身心发展正常,且发展较充分的学生【解析】A本题考查适用性辅导的对象。
适应性辅导的对象是身心发展正常,但带有一定的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或者说,是“在适应方面发生困难的正常人”。
5.适应性辅导强调教育的原则,重视辅导对象的()A.情感作用B.理性作用C.理想作用D.情商作用【解析】B本题考查适应性辅导的特点。
适应性辅导强调教育原则,重视辅导对象的理性作用,强调发掘、利用其潜在积极因素,自己解决问题。
对于环境的改善,也是在现有条件基础上提出改进意见。
6.从内容上看,学校心理辅导的核心问题是()A.适应问题B.发展问题C.人生观问题D.成长问题【解析】D本题考查学校心理辅导的核心问题。
从内容上看,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人生观问题,而心理辅导的核心问题则是成长问题。
7.学校心理辅导要指导和帮助学生乐于与人交往,宽以待人,乐于助人,客观评价别人自己形成积极的交往态度.即形成良好的()A.情绪稳定性B.情绪适应性C.交往稳定性D.交往适应性【解析】D8.让学生在各种模拟与实际情境中讨论、体验、训练,从而取得积极、有效的心理辅导效果,这体现了学校心理辅导基本原则中的()A.整体性原则B.主体性原则C.活动性原则D.预防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解析】C本题考查学校心理辅导的原则。
大一年级思想道德修养及法律基础复习题目和答案 第三章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一、单项选择题(20题)1、所谓人生观是指( C )。
A.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B.人们对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C.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D.科学的人生态度2、( A )就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A.世界观B.人生态度C.人生观D.价值观3、人的本质属性是( C )。
A.自然属性B.精神属性C.社会属性D.文化属性4、人生目的是对( B )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
A.人怎样活着B.人为什么活着C.何种人生才有意义D.人生是什么5、人生的自我价值主要表现为( B )。
A.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B.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C.国家对个人的积极评价 D.个人通过劳动、创造为国家所作的贡献6、( B )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价值。
A.人生的自我价值B.人生的社会价值C.价值观D.价值标准7、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 A )。
A.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B.能力大小与贡献是否统一C.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是否统一D.动机与效果是否统一8、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 B )。
A.是否促进个人的发展B.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C.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D.是否促进生产关系的改善9、人生价值评价的基本尺度是( C ) 。
A.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B.是否促进了历史的进步C. 对社会和他人所做的劳动和贡献D.是否实现了自己的愿望10、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B )?A.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 B.人在天赋上即有差异,人的主观努力不起作用C.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 D.人生价值目标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11、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 B )。
A.人的自身存在 B.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C.人的需要 D.具体不变的12、( D )的人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健康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世界观的说法正确的是()A.世界观要统一,宿舍同学与我意见不一致,我一定要说服他B.世界观来源于人的生产和生活实践C.世界观完全来自书本,尤其是教科书D.世界观仅是对人与世界关系的看法2.人生观的核心是()A.人生价值B.人生目的C.人生态度D.人生信仰3.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建立在()A.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B. 机械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C.客观唯心主义基础之上的D.主观唯心主义基础之上的4.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愿是()A.人生观B.人生价值C.人生态度D.人生目的5.爱因斯坦说:“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衡量人生的社会价值的标准是()A.个人对自己生命存在的肯定B.个人对自己生命活动需要的满足程度C.个人对自己的尊重和个人的自我完善D.个人通过劳动、创造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6.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A.是否促进个人的发展B.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C.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D.是否促进生产关系的改善7.下列不属于剥削阶级人生观的是()A.拜金主义B.享乐主义C.集体主义D.个人主义8.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该遵循正确的原则。
下列行为倾向中,符合人际交往正确原则的是()A.自恃清高,看不起别人B.互相利用,讲究“金钱交易”C.斤斤计较,为一点小事耿耿于怀 D.将心比心,换位思考9.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当你在为人民服务时,人民中的其他成员也在为社会包括为你服务,因此,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时应当遵循的准则是()A.“利己不损人”B.“我为人人,人人为我”C.“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D.“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10. 人的本质属性是()A.自然属性B. 业缘属性C.地缘属性D. 社会属性11.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是()A.世界观B.自然观C.人生观D.价值观12.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关系是()A. 世界观决定人生观B. 人生观决定世界观C.具有唯心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一定是不正确的D.一个人的人生观发生变化,不会导致世界观发生变化13.下列关于协调自我身心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有健康的心理就是一个健康的人B.一个人自觉地调适心理,保持心理健康,能够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创造良好的自我环境C.大学生处于特定的心理期,这是产生心理问题的外因D.社会环境的影响,这是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内因14.人生态度主要回答()A.人为什么活着B.世界的本源是什么C.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D.什么样的人生才有价值15.把追求金钱作为人生的至高目的,认为金钱可以主宰一切的错误人生观是()A.享乐主义的人生观B.禁欲主义的人生观C.拜金主义的人生观D.极端个人主义的人生观16.马克思说:“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是无所谓的。
”这里说的确定的、现实的人的“规定”、“使命”和“任务”,就是指()A.人的性格和特征 B.人生的目标和理想C.人生的道路和命运 D.人生的责任和使命17.对“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这一人生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生观中()A.人生态度的重要内容 B.人生价值的重要内容C.人生目的的重要内容 D.人生理想的重要内容18.在人生旅途中,有的人旗开得胜,有的人屡屡败北;有的人顺顺当当,有的人一波三折;即使同一个人,在一生中也往往有顺境和逆境的交替。
对于逆境,正确的人生态度是()A.居安思危,自制自励 B.大胆正视,积极应对C.怨天尤人,自暴自弃 D.玩世不恭,虚度光阴19.深圳歌手丛飞生前身患癌症,生活艰难,却捐赠上百万元资助很多失学儿童。
他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得到了快乐。
丛飞的行为表明()A.人的价值就在人自身B.人生价值的本质就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C.人生的社会价值的实现总是以自我价值的牺牲为代价D.人生的自我价值必须与社会价值相结合,并通过社会价值表现出来20.马克思说过,真正现实人的存在,就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
这说明()A.人的价值就是人自身的存在B.人可以有限制地创造出自己的价值C.人生价值的本质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D.人与自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人同其他人的关系才能得到实现和表现21.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是历史的主人。
这种群众史观反映到人生观上必然是()A.为人民服务B.为个人谋福利C.人生短暂,及时行乐D.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22.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A.美好的人生价值目标要靠社会实践才能化为现实B.人在自然天赋上存在差异,所以人的主观努力对于实现人生价值目标不起作用C.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D.人生价值目标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23.下列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凌驾于自然之上B.人能征服和战胜自然C.人与自然是对立的D.人与自然之间具有一体性24.下列不属于人生价值实现的个人条件的有()A.良好的经济、政治环境B.较高的自身能力C.立足现实,坚守岗位D.自强不息的精神25.人与自然的关系实际上就是()A.人与物的关系B.人与人的关系C.人与环境的关系D.人与气候的关系26.人生目的在人生实践中的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A.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B.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C.人生目的决定人生理想D.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标准二、多项选择题1.人生态度的形成既是一定社会环境影响的结果,也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
其中,对人生态度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的心理要素有()A、认知B、体验C、情感D、意志2.下列选项属于人生观范畴的有()A.人为什么活着B.怎样生活才有价值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如何D.如何对待人生道路上的困难和矛盾3.人生价值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与如何对待人生环境有重要关联。
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主要就是要促进()A.自我身心的和谐B.人与自然的和谐C.个人与社会的和谐D.个人与他人的和谐4.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要与他人进行交往,形成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A.平等原则B.诚信原则C.宽容原则D.互助原则5.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是科学的人生观。
科学的人生观指导人们()A.选择正确的做人标准B.坚持正确的人生方向C.调节好自我与他人的关系D.形成“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观点6.增强自己的人际吸引因素,是培养交往能力,获得交往成功的前提,也是搞好人际关系的根本所在。
下列选项中,能增强人际吸引的因素有()A.树立正确的人生观B.加强道德修养,塑造良好品质C.增进心理健康,培养生活情趣D.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积极实践,经受锻炼,增长才干7.人生态度大致可分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消极无为的人生态度。
大学生应当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这是因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A.容易使人好高骛远B.有助于实现人生价值C.有助于达到人生目的D.有助于承受困难和挫折8.极端个人主义的人生观()A.突出强调以个人为中心B.把个人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C.主张个人本身就是目的,具有最高价值D.认为社会和他人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9.人际关系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A.使人有不需原则,有求必应的朋友B.使人保持乐观的态度,轻松、平稳的心境C.为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创造优良的环境D.使人获得更多的幸福10.关于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中正确的说法有()A.竞争需要借助合作才更有可能获胜,合作增强了竞争的实力B.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二者相互伴随、相互统一C.竞争是击败对手,无须也无法合作D.合作则双赢,竞争则两败11.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在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上,人的价值包括()A.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B.个人对社会的索取和奉献C.社会对个人的要求和给予D.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12.下列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中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不可能一致B.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C.个人利益是社会整体利益得以实现的前提、基础和保障D.社会整体利益是个人利益得以实现的前提、基础和保障13.下列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正确的有()A.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B.积极进行自我心理调适C.发展与他人的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D.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养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14.下列有关人生价值评价的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任何人,只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兢兢业业,就应该对其人生价值给予积极肯定的评价B.个人为社会提供的物质财富是对人生价值进行评价的唯一标准C.评价人生价值时,既要看动机又要看效果D.个人能力强的人实现的人生价值一定要比个人能力弱的人实现的人生价值大15.下列关于个人与他人关系中的宽容原则的说法,理解正确的是()A.所谓宽容,就是容忍别人与自己的差异,这是最重要的B.所谓宽容,就是大方,即与他人一起吃饭时,尽量自己掏钱C.宽容不应该排除每个人有自己的原则,无原则的妥协不等于宽容D.宽容与自由有关,相互宽容,彼此就有更多的自由16.下列关于竞争的认识,正确的是()A.所谓竞争,就是弱肉强食,强权即是真理B.所谓竞争,就是在任何学校,任何工作单位,都要把人排出先后顺序,让凡是没有拿到第一的人感到自卑C.所谓竞争,就是允许争胜,允许每个人发挥自己的特长,以自己最擅长的方面为人们服务D.所谓竞争,是要讲一定的游戏规则的,游戏规则应该公平三、是非判断题1.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一种理想的尺度。
()2.人生价值评价的客观标准是对知识的掌握,也就是说谁掌握的知识多,谁的人生价值就大。
()3.决定人的本质的诸多社会关系的地位和作用是相同的。
()4.“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也是一种积极的人生价值观。
()5. 服务祖国和人民与实现自身价值是统一的。
()6.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既然价值观念存在多种多样性,那么价值导向也应该是多元的。
()7.重视友谊就要搞好关系,保持一团和气。
()8.人与自然的关系以生产劳动为中介。
()9.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10.任何个人的个体性都打上了深深的“社会性”的烙印。
()11.享受个人权利是承担社会责任的先决条件。
()12.所谓反对拜金主义,就是要坚持中国传统道德,鄙视金钱,因为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3.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
()14.反对享乐主义,就是要勒紧裤带,把钱存到银行,为国家建设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