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叩诗歌的大门——学写儿童诗教案教学内容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轻叩诗歌的大门》教案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轻叩诗歌的大门》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诗歌的定义和特点。
2.对诗歌进行简单的鉴赏和解析。
3.理解《轻叩诗歌的大门》这首诗歌的内容和意义。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独立欣赏诗歌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增进学生对美的感悟和情感体验。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轻叩诗歌的大门》这首诗的内容理解。
2.引导学生发现诗歌的美。
难点1.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深入挖掘诗歌的内涵。
2.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通过播放相关诗歌的视频或音频,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学习1.分组朗诵《轻叩诗歌的大门》,学生感悟诗歌中的美。
2.听老师讲解诗歌背景和作者生平,了解《轻叩诗歌的大门》的创作背景。
操练1.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
2.让学生自由创作一首属于自己的诗歌。
第二课时复习回顾前一堂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对《轻叩诗歌的大门》有更深入的理解。
学习1.教师详细讲解《轻叩诗歌的大门》中隐含的意义和修辞手法。
2.让学生分组讨论诗歌中的重要词语和意象。
操练1.学生分角色表演《轻叩诗歌的大门》中的情景,理解诗歌的情感表达。
2.学生就《轻叩诗歌的大门》撰写读后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四、课堂作业1.背诵《轻叩诗歌的大门》。
2.完成课后练习题目,进一步巩固对诗歌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引导学生从诗歌中发现美、感悟美,提高学生对文学的欣赏能力和理解力。
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诗歌欣赏与理解中来。
《轻叩诗歌的大门》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如果春天带来的是生机,夏天带来的是躁动,冬天带来的是 萧索,那么秋天带来的则是无奈了,喜欢一个人徜徉在落叶漫舞 的小径,或是长满青苔的空苍,任凭思绪被秋天渐听渐远,直到 被若即若离的惆怅占个上风。我们也收集了4首描写秋天的诗,分别是《登高》⋯⋯
(男)古人云:胸无城府人如玉,腹有诗书气自华。下面有 请同学们根据我提供的图画与文字,看谁能背诵相应的一句诗或 整首诗?
(二)创设情境用古诗——运用
(女)同学们采得可真多呀!下面我来考察考察同学们的古 诗运用能力怎么样?大家有信心接受考察吗?
古诗运用题:
1)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 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 “”。
限,我就不详细地介绍了,请大家下课后慢慢欣赏吧!
2、(男)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忽如一夜春风 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景的佳句还真不少呢!下面就让搜集有 关“景物的诗歌小组”上台尽情展示吧!
《诗深似海》组展示成果:
(本小组六名成员进行自我介绍,⋯⋯)
(田发蓉),我们这组的主题是写景的,经全组讨论决定命名 为《诗深似海》。春夏秋冬,四季轮回,春天是富有生机的,是一 个五颜六色的季节,它像一位美丽而害羞的姑娘,不像夏弟弟那 样爽快地走来,她总是悄悄地来、偷偷地来。我们收集了4首写 春天的诗,分别是《春望》 《春宿左省》《春思》《幽居初》;
6)昨晚有一首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 “”时,爸爸走过来,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
(三)激情扬抑诵新诗——朗诵 (男)同学们不仅能背,还会运用古诗了,真不错!下面有 请欣赏我们的新诗朗诵组激情扬抑的朗诵吧!
小学语文_轻叩诗歌的大门——学写儿童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轻叩诗歌的大门——学写儿童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感悟儿童诗的特点,能自主选题,发挥想象,创作简单的儿童诗。
2、通过品读赏析,了解儿童诗的特点,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初步掌握儿童诗的创作方法。
3、激发学生创作儿童诗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尝试用儿童诗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了解儿童诗的特点,并创设情境让学生尝试创作诗。
2、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让童言自然地流淌,童心尽情地表达。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想象引领,诗歌创作有人说:想象是一切希望和创作的源泉。
现实世界是有限的,而想象的世界是无情无尽的,当你看到这个“○”,你会想到什么?1、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大胆说出自己想到的的事物。
如:圆月、盘子、太阳等。
同学们,你们的想象还停留在它的形状上,发散你的思维,看谁更有创意!(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看谁的想象力更丰富。
)如;漩涡指纹地球年轮等.【设计意图:用一个简单的圆圈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充分发挥想象力,初步认识想象力是创作儿童诗的重要条件。
】2、老师看到这个圆,又看到了你们,就想到了一双双明亮的眼睛,闪烁着灵动、智慧的光芒,说到眼睛,那你有没有想过:(1)、什么是天空的眼睛?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
如:白云是天空的眼睛,星星是天空的眼睛,太阳是天空的眼睛(让学生写到黑板上)(2)、那谁又是大地的眼睛呢?如:高山、大楼、湖泊是大地明亮的的眼睛(请学生写到黑板上)(3)、早晨,露珠躺在花瓣上,你会想到露珠是谁的眼睛?露珠是花瓣的眼睛。
(请学生写到黑板上)(4)、奶奶年纪大了,看东西越来越模糊了,谁可以当她的眼睛?如:我是奶奶的眼睛。
(生板书)(5)、请同学们再想一想,拿起笔完成练习一: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的眼睛。
3、全班交流。
4、(指板书)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句子:太阳是天空的眼睛湖泊是大地的眼睛露珠是花瓣的眼睛我是奶奶的眼睛5、这样一读你有什么感觉?不知不觉中(手指黑板),我们把想象的句子罗列起来就变成了一首儿童诗,同学们给它取个题目吧,如:《眼睛》。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教案教学内容本课为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活动,主题为“轻叩诗歌大门”。
教学内容涵盖诗歌的基础知识、诗歌的韵律与节奏、以及诗歌的情感表达。
通过学习,学生将初步掌握诗歌的基本构成,理解诗歌的韵律美,并能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诗歌的基本元素,如韵脚、对仗、排比等,并能识别常见的诗歌形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分析、创作等环节,让学生体验诗歌的魅力,培养他们对诗歌的欣赏和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培养他们通过诗歌表达情感的习惯,增强对文学美的感知。
教学难点1. 诗歌韵律的掌握:四年级学生对于诗歌的韵律节奏还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反复朗读和教师的引导来逐步掌握。
2. 情感的准确表达:学生往往难以将自身的情感准确地通过诗歌形式表达出来,需要教师通过具体示例和情感引导来帮助学生。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诗歌教材。
2. 学具:诗歌选集、彩色笔、绘画纸。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 利用多媒体展示诗歌的美丽画面,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世界。
-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诗歌有什么样的了解?”第二环节:诗歌知识讲解- 讲解诗歌的基本元素,如韵脚、对仗、排比等。
- 通过示例诗篇,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第三环节:诗歌朗读- 分组让学生朗读不同的诗歌,体会诗歌的节奏和情感。
- 教师指导正确的朗读技巧。
第四环节:诗歌创作- 学生尝试自己创作简单的诗歌,教师巡回指导。
-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相评价。
第五环节:总结与反思-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韵律和情感表达。
- 学生分享学习诗歌的感悟和创作体会。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围绕诗歌的基本元素、韵律特点以及情感表达进行展开,通过图表、关键词和示例诗句,直观地呈现诗歌的结构和美感。
作业设计1. 朗读并背诵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们》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诗歌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鉴赏一首诗、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诗歌创作练习。这个练习将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诗歌技巧,创作一首小诗。
《轻叩诗歌大门》教学旨在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具体目标如下: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诗歌学习,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热爱,激发他们对诗歌艺术的兴趣,形成积极向上的审美情感。
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掌握诗歌欣赏的基本方法,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对诗歌的理解与感受,提高信息整合和创意表达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轻叩诗歌大门》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过被一首诗打动,或想表达自己情感却找不到合适方式的情况?”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诗歌的魅力。
3.诗歌朗诵: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语感。
4.诗歌鉴赏:分析教材中诗歌的主题、意境、表现手法等,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5.互动交流: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诗歌创作和心得,增进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
本节课将紧扣教材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诗歌素养,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方法来引导学生探索诗歌的世界。我发现,通过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确实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他们在回答问题时,表现出了对诗歌的初步理解和感悟,这为后续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四年级下册语文《轻叩诗歌大门》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轻叩诗歌大门》教案
教案设计如下: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初步了解诗歌的特点和形式,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2.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讨论,提升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诗歌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了解诗歌的特点和形式。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提高他们的诗歌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展示一些美丽的自然景色或生活场景,引发学生对诗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然后引出今天要学习的主题——《轻叩诗歌大门》。
(二)初步阅读
让学生自由朗读一些简单的诗歌,注意字音和节奏,初步感受诗歌的语言
美。
(三)深入理解
教师讲解诗歌的特点和形式,如押韵、比喻、拟人等,并提供一些例子帮助学生理解。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尝试写一首小诗,体验诗歌创作的乐趣。
(四)讨论交流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自己的观点。
(五)总结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诗歌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情感的表达方式。
希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四、作业布置
让学生回家后继续阅读其他诗歌,对比不同诗人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
以上就是四年级下册语文《轻叩诗歌大门》的教案设计,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六年级语文上册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教案 新人教版

教案:六年级语文上册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第一章:诗歌的定义与特点一、教学目标:1. 了解诗歌的定义和特点;2. 能够分析诗歌的语言、形象和情感;3. 培养对诗歌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诗歌的定义:诗歌是一种文学形式,以音乐性的语言表达情感和思想;2. 诗歌的特点:语言简练、富有节奏和韵律,形象生动,情感丰富。
三、教学步骤:1. 引入:让学生分享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印象;2. 讲解:介绍诗歌的定义和特点,举例说明;3. 实践:让学生阅读一首诗歌,分析其语言、形象和情感;四、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2. 收集学生的阅读笔记和分析报告;3. 评估学生对诗歌欣赏的能力。
第二章:诗歌的形式与结构一、教学目标:1. 了解诗歌的不同形式和结构;2. 能够分析和创作不同形式的诗歌;3. 培养对诗歌形式和结构的敏感度。
1. 诗歌的形式:抒情诗、叙事诗、散文诗等;2. 诗歌的结构:总分总、总分、首尾呼应等。
三、教学步骤:1. 引入:让学生讨论他们对诗歌形式和结构的了解;2. 讲解:介绍诗歌的不同形式和结构,举例说明;3. 实践:让学生阅读一首诗歌,分析其形式和结构;4. 创作:让学生尝试创作一首具有特定形式和结构的诗歌;四、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2. 收集学生的阅读笔记和分析报告;3. 评估学生对诗歌形式和结构的敏感度。
第三章:诗歌的修辞手法一、教学目标:1. 了解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2. 能够分析和运用诗歌中的修辞手法;3. 培养对诗歌修辞手法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比喻:通过比较两个不同的事物来表达意义;2. 拟人:赋予非人类事物以人的特征和情感;3. 排比:使用相同的句式或结构来强调意义;4. 反问:用问句表达肯定或否定的意义。
1. 引入:让学生分享他们对诗歌修辞手法的了解;2. 讲解:介绍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举例说明;3. 实践:让学生阅读一首诗歌,分析其中使用的修辞手法;4. 运用:让学生尝试在写作中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四、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2. 收集学生的阅读笔记和分析报告;3. 评估学生对诗歌修辞手法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轻叩诗歌的大门》教学设计(五篇范例)

《轻叩诗歌的大门》教学设计(五篇范例)第一篇:《轻叩诗歌的大门》教学设计《轻叩诗歌的大门》说课一、教材分析:六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分成“诗海拾贝”和“与诗同行”两大板块。
本节课,我专门选择了“古诗”这一范畴让学生围绕“与古诗同行”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学生在五年级已开展过两次这种综合性学习,具备了一些综合性学习的基础。
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主要抓好策划、活动、交流、评价等几个环节,充分体现综合性学习自主、探究、开放的特征,从而使综合性学习更有实效。
虽然六年来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量的古诗词,但要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还是需要对古诗词有更深更广的积累。
因此,针对本次综合性学习,从开学初就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古今中外的优秀诗篇,希望能让学生在有一定的量的积累的基础上,达到质的飞跃。
在学生已有一定的诗歌积累的基础上,让学生走近诗歌,去“轻叩诗歌的大门”。
综合性学习开始后,指导学生分小组、按题材去搜集诗歌,背诵诗歌,这样,学生的收集避免了盲目性,主题更鲜明,学习效果会更显著。
在活动展示环节,通过小组展示主题诗词、古诗知识竞赛、吟唱积累古诗、诗歌朗诵会、写总结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领略古诗的韵味,让学生走进经典诗文,在活动中真正提高语文素养。
《轻叩诗歌的大门》教案一、导入:1.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已经搜集、阅读了许多诗。
今天,让我们再一次叩响诗歌的大门,与古诗同行。
(板书课题)2.在学习中,同学们自由组合成了5个小组。
请组长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小组。
(组长介绍小组名称并贴组名,组员呼喊口号)3.各组的组名充满了诗情画意,从你们铿锵有力的口号中我感受到了小组的凝聚力,相信你们接下来的展示一定会十分精彩。
二、经典诗文我最爱:1.在前段时间的学习中,各组制定了学习计划,确定了主题,我想,你们已经根据各自的主题搜集了很多古诗吧?能在全班交流吗?2.各组汇报学习情况:四季诗。
春有百花夏有荷,秋有菊花冬有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轻叩儿童诗的大门
——学写儿童诗
教学内容:《学写儿童诗》来源于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轻叩诗歌的大门》,通过教学《致老鼠》和《爸爸的鼾声》,及欣赏儿童诗歌系列,使学生乐于创作诗歌。
教材分析:
第六组《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第二个板块“与诗同行”中提出了“自己动手写写诗”的活动建议。
其中提供了两首同龄人的诗《致老鼠》《爸爸的鼾声》,可作为引导学生欣赏儿童诗和感受儿童诗特点的阅读材料,而综合性活动的开展又为学生提供了创作儿童诗的平台。
对于儿童诗的特点,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所以这节课就重在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调动已有的生活积累进行儿童诗的创作,从中领悟出一些儿童诗的写法。
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1、降低习作难度,激发创作热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语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回忆儿童诗的特点,模仿说诗句,补充诗句等力求让学生在与伙伴的交流中自然感知、了解儿童诗的基本特点,降低习作难度,激发创作热情。
2、把握教材特点树立开放意识
教师心中必须有整体、全体意识,建立开放式的语文教学。
到了高年级应该让孩子们能独立创作诗,愿意用诗的这种表达方式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欣赏体味,激活想象等形式去感悟儿童诗的特点,体会怎样创作儿童诗,力争使每个学生的兴趣点得以充分展示,发挥自身优势,拥有施展才华的充分的空间。
3、尊重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
在教学中设计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学起来、交流起来的教学环节。
学生在这种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中,既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也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从而调动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进而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教学难点:指导孩子们写诗,引导孩子们拥有一颗〞诗心〞。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与诗同行,不仅学习了清淡幽雅的古诗,也学习了阳光奔放的现代诗,这节课,我们再次走入诗歌的国度,一起看看同学们往日创作的几首有趣的诗。
生原创诗歌展示
指名朗读,出示作者,了解创作感想。
小结:小诗人就在我们中间。
这几首诗有的是生活场景的再现,有的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还有的写出了对自由快乐的向往,写得真好,说得也真好。
孩子创作的诗歌和诗人创作给孩子的诗歌都是儿童诗。
二、启发想像
这节课,让我们轻叩诗歌的大门,一起来欣赏两首儿童诗一一《致老鼠》和《爸爸的鼾声》。
说说自己喜欢哪首诗歌?为什么?
那我们先来读读《致老鼠》。
大家都不喜欢小老鼠,可小作者闫妮怎样对待老鼠呢?(女生读诗歌,男生认真听,思考问题,指名谈感想。
)(喜爱一一帮助一一期望)你能看出小诗人是个怎样的孩子吗?
这是一首有趣的儿童诗,期待宽容、爱与正直,伴随着充满想像力的语言,传递给我们。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无论这缺点是多还是少,我们都要一点一点地远离它们,抛掉它们。
每个孩子都是在慢慢远离、抛弃的过程中,渐渐长大的。
有谁爱《读爸爸的鼾声》?指名读
听过爸爸的鼾声吗?有什么感受?在这首诗里,爸爸的鼾声被小作者当成了什么来描写?小作者对父亲充满温情,连鼾声都可爱。
一起再来读读这首诗歌?
小结:在儿童诗中,两件看似不相关的事物,往往因为想象造成传神的诗意,在儿童诗的世界里,花儿会笑,鸟儿会唱,小草跳舞,鱼儿会说话……
引导板书:儿童诗创作:充满想象,富有童趣,巧用修辞。
小结;其实无论是老鼠还是爸爸的鼾声,在我们的感受中都不是美好的事物,可是小作者的诗歌却给我们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就是诗歌的感染力和想象力,这两首诗歌,告诉我们写诗的孩子要有一颗温情的心,善于发现美表现美。
三、学习激趣
生活中处处有诗歌,诗都是从生活中而来,同学们,我们去看海,是一首诗;一只可爱的小老鼠,是一首诗;爸爸的鼾声,是一首诗……我们身边的一切,都是诗。
只要你用心,大胆想像,我们身边的物和人(橡皮擦、课本、树、花等)都是一首诗,每个孩子都是诗人。
唐代诗人骆宾王7岁就写出“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的千古绝唱;北宋宰相寇准7岁时在宾客酒筵前,以华山为题,赋诗助酒兴,三步就吟咏出“只有天上有,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的美妙诗句。
2、有一次,爸爸打了一个大喷嚏,这很正常吧。
有位小诗人把爸爸打喷嚏的样子用诗描绘了下来,他是怎么描绘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出示诗歌)
看——张大嘴巴,/抽动鼻子,闭上眼睛,爸爸打了一个大喷嚏。
师:他写得像吗?写得好吗?可小作者觉得写得还不够传神,于是又往下写了一句:吓得妈妈站住脚,
师:你能继续帮他往下写吗?
吓得我/吓得小猫/吓得小狗……
师:我们把这些诗句连起来,就成了一首有趣的儿童诗,不信,大家连起来一起读一读。
3、许多优秀的歌曲,本身就是一首美妙的诗。
如歌曲《母亲》,出示诗歌。
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
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
你,有人。
你,有人。
你能用这样的句式,继续往下写吗?试试看。
四、自由创作,展示交流
1、在刚才的训练中,我们了解了一些写诗的方法,增添了一些童趣。
产生了丰富的想像力,我觉得你们都是一个个小诗人。
出示课件,播放一只萤火虫图片。
请用自我介绍的形式(第一人称),抓住特点说出名字。
举例:我是一只(小小的,喜欢在夏夜里提着小灯笼四处闲逛)的(萤火虫)。
再播放其他图片。
生自由发挥。
换一种形式,改成短句,触摸童诗的语言。
老师把刚才的介绍换一种形式,我们一起来读读,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出示:我是一只萤火虫/小小的,一到夏夜,就提着小灯笼/四处闲逛。
生:这样读起来更有诗的味道。
师:是的,同样的内容,运用短句,一句一行,就成了诗的形式,有了诗的味道。
其实,诗就是这么简单,一起再来感受一下。
齐读。
你们能不能也不样来介绍一下刚才说的那些事物,让自己的语言也有诗的味道?
说的真好,不经意间,我们已经叩开了诗的大门。
同学们,你们再看下面几幅图画,让你联想和想象到什么?
启发学生给图配文,相应出示图片,(图片配乐欣赏)花卉、风景、人物、校园生活图……
其实,我们身边的一切,世间的种种皆可入诗。
让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让想象的梦拉长,拉成诗句一行行。
用诗的语言,把自己的奇思妙想写出来,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自由创作,别忘了署上自己的大名。
(播放旋律优美的音乐)生自由选择创作。
师巡回指导,随机点拨。
展示诗作,交流评价。
五、活动总结
孩子的心灵最为纯净,孩子的梦想最为绚丽,孩子的表达最是动人。
愿“儿童诗”这颗梦想的种子,能够播撒在你们的心田,让我们用真情和快乐来浇灌,相信在这个冬天的背后,我们梦里是春天,梦外也是春天……
六、作业布置
我们的生活中并不缺少诗,每一个心动的瞬间,每一个精彩的片断,都是精彩的诗歌。
相信我们班的同学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请同学们课后自由命题,创作一首有趣的儿童诗。
附:板书设计
学写儿童诗
充满想象
富有童趣
巧用修辞。